三峡之秋语文课后练习题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三峡之秋 练习卷(五年级)同步测试.doc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三峡之秋 练习卷(五年级)同步测试.doc](https://img.taocdn.com/s3/m/01b71881ee06eff9aff80722.png)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三峡之秋练习卷(五年级)同步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评卷人得分(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闪耀汽笛橘柚树朦胧清冽黄昏()()()()()累累果实驳船摇曳扑跌光晕【答案】yào dí jú yòu méng lóng liè hūnlěi bó yè diē yùn【解析】试题分析:这里容易错的是光晕的晕,它本身是多音字,头晕时读yūn,光晕应读yùn【题文】比一比,组成词语。
峡(    )    峭(    )    消(    ) 陕(    )    悄(    )     梢(    )胧(    )    陡(    )   峰(    ) 拢(    )    徒(    )  锋(    )【答案】山峡陡峭消失陕西悄悄树梢朦胧陡峭山峰靠拢徒弟锋利【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形近字的组词,容易错的是第一组,峡读xiá,陕读shǎn【题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八年级语文 上册 三峡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 上册 三峡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9ed65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8.png)
八年级上册三峡
课后练习题
2、阅读下边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3、理解行默写填空
4、下列加点字无误的一项
5、课内阅读
答案
1、【答案】【小题1】(1)阙,同“缺”空隙,缺口
(2)逆流而上(3)延长(4)肃杀,凄寒
【小题2】引渔歌为证,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的特点,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表现了
三峡的凄婉美。
【小题3】(1)这(白帝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
(2)登
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小题4】第一问:夏水大而湍急;春冬水清而透明;秋水小而清冷。
第二问:危壁出泉;疏竹掩映。
2、【答案】【小题1】
同“缺”,缺口;逆流而上;实在,的确。
【小题2】(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小题3】夏季水势凶猛,水流湍急;春冬清幽秀丽,景色宜人;秋季景色肃杀,凄凉幽深。
3、【答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答案】A
5、【答案】【小题1】B
【小题2】B【小题3】A
【小题4】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②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
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精选五篇)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668c1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f.png)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三峡之秋》阅读答案《三峡之秋》阅读答案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的早,而去得特别的迟.于是,在青色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这一天,正是中秋.(1)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而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1c703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5.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三峡》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收获平台一、注音并解释下列加点字:1.略无阙.处()2.不见曦.月()3.沿泝.阻绝()4.绝巘.多生怪柏()5.良.多趣味()6.属.引凄异()二、填空题。
1、《三峡》选自《》,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朝代)学家。
2、《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3、故渔者歌曰:“,。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答: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3、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答:四、与同桌比一比,看谁背得快,写得准确。
赢家可得说一说背诵的小窍门。
1.春冬之时,,。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朝辞白帝彩云间,。
,轻舟已过万重山。
⊙发展空间1、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1)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
(2)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今义:。
2、“猿鸣三声泪沾裳”中“三”的意思是___(A.概数;B.确数),写出两个含有相同意义的带“三”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下面写景语句的语言特点。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2)绝巘多生怪柏。
_______(3)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_______4、文中引用“渔者歌”是为了证明什么?5、仁者爱山,智者乐水。
请写出你所喜欢的古诗文中描写山水的佳句,并简要分析。
答案:⊙收获平台一、1.quē,通“缺”,缺口。
2.xī,阳光,这里指太阳。
3.sù,同“溯”,逆流而上。
4.yǎn,山峰。
5.liáng,真,实在。
6.zhǔ,连续。
二、1、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奉节;郦道元北魏地理。
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1、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五年级语文3三峡之秋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3三峡之秋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673c71680203d8cf2f247d.png)
3.《三峡之秋》课时练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上拼音。
阙()湍()涧()曦()啸()溯()漱()嶂()襄()奔()属()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峡()峭()消()陕()悄()梢()胧()陡()峰()拢()徒()锋()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山岩()的果实()地摇曳()的青光()的光辉()的岩石四、读课文:再填空。
课文是按顺序记述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照样子:写出带“丽”字的词。
例:明净的美(明丽)雄壮的美()鲜艳的美()灿烂的美()清秀的美()异常的美()光彩的美()六、写出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仗、反问)1.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2.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寂静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6.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七、阅读答题。
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白天拥挤的人潮已离去: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艳丽的晚霞:像是打翻了的颜料:洒在天边:烘托着鲜红的夕阳。
而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把蓝色的海洋:都染成了耀眼的殷红。
渔船点点:如浪花上的花蕊:在斜阳的陪伴下:家人的期待中:满载而归。
远天:归鸟盘旋海面:翅边仿佛擦过晚霞:此时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啊!海边的黄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1.作者通过对()、()、()、()、()、()、()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海边黄昏风景图。
2.读下列句子:是拟人句的打“√”:不是的打“×”。
(1)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
()(2)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
()(3)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4)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11课_三峡之秋》小学语文-有答案- 同步练习卷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11课_三峡之秋》小学语文-有答案- 同步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b2d680ec4431b90d6d85c7cc.png)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11课三峡之秋》小学语文-有答案- 同步练习卷一、积水成渊1. 给画线的词语选择正确读音。
2. 找座位。
3. 把你积累的词语补充完整。
4. 写出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1)渔火和灯标都像被惊醒了一样,在水面轻轻地摇曳。
________(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________(3)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________(4)海底是不是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
________(5)远远望见了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________5. 在横线上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6. 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________(2)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________(3)岸英真的不在了?________。
7. 在课文《三峡之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默写下来,要写得工整,美观。
8. 找朋友,写近义词。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迷人的秋色花朵盛开的春天固然可爱,瓜果遍地的秋色更加使人欣喜。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你瞧,西面山洼那一片柿树,红的多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
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红得那么鲜艳。
山渣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玛瑙似的红果。
葡萄呢,更加逗人喜爱。
那种叫“水晶”的,晶莹透明,真像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我喜欢着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欢乐和富强。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固然﹣﹣________ 欣喜﹣﹣________(2)结合上下文讲讲“绚丽”、“驰名中外”的意思。
绚丽:________驰名中外:________(3)短文抓住了哪些事物的特点描写来突出秋天的景色?(4)讲讲结尾一句话的意思。
(5)作者喜欢这秋色的原因是:________10. 旅行家树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我们住的一座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翠绿的大树。
三峡之秋阅读习题及答案
![三峡之秋阅读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a5de37f7ec4afe04a1dfd8.png)
三峡之秋阅读习题及答案关于三峡之秋阅读习题及答案三峡之秋(1)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
这些树,生长在峻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
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
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2)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
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
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3)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芒,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
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4)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
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的早,而去得特别的迟。
于是,在青色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
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5)夜,终于来了。
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摇曳。
(6)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
起初,峡里只能感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突然出现在山上。
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
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比照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芒,一直泻到江面。
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7)这一天,正是中秋。
五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三峡之秋_西师大版-学习文档
![五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三峡之秋_西师大版-学习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efcd12f1711cc7930b71645.png)
2019年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三峡之秋练习卷1.语音信箱。
快给加点的字加上正确的读音吧。
陡峭..摇曳....朦胧清冽.巨蟒.光晕.2.比一比,组成词语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的山岩()的果实()地摇曳()的青光()的光辉()的岩石4.锦上添花。
照样子,写出带“丽”字的词。
例:明净的美(明丽)雄壮的美鲜艳的美灿烂的美清秀的美异常的美光彩的美5.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露水消逝..着阳光。
..了,橘树和柚树闪烁消逝——闪烁——(2)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摇曳——6.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反义词(1)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
朦胧——(2)偶尔有赶路的驳船驶过,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
偶尔——7.我会判断。
写出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仗、反问(1)于是渔火和灯标,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2)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寂静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6)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8.词语释义。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明丽:Array造句:(2)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呼啸:第 1 页造句:(3)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泄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
凌空:造句:(4)渔火和灯标,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摇曳造句:9.回顾课文,回答问题。
(1)本课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
(2)课文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课内品读。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一层青色的雾。
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
八年级语文《三峡》课后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三峡》课后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e01bc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1.png)
八年级语文《三峡》课后练习及答案八年级语文《三峡》课后练习及答案一、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设题意图:⑴ 使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⑵ 抓住精彩写景段落,深入领会画龙点睛的词语,使学生对文章的感知由整体到局部;⑶ 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问答题提示了背诵的思路,适宜先解决问答题,再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1、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线点的字注音重岩叠嶂夏水襄陵乘奔御风素湍绿潭绝巘飞漱清荣峻茂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参考答案嶂(zhng),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襄(xiāng),上。
奔(bēn),这里指快跑的马。
湍(tuān),急流的.水。
巘(yǎn),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漱(sh),冲刷。
峻(jn),高而陡峭。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设题意图是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本题的着眼点不在形式,只要学生能够将内容对应起来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三峡之秋阅读题及答案
![三峡之秋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bd7f7731b765ce050814bf.png)
阅读方纪的《三峡之秋》,回答文后问题。
(10分)①三峡已经是秋天了。
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
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挺直。
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下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
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②早晨,透明的露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③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
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④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一层青色的雾。
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
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错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不溪。
⑤夜,终于来了。
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⑥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过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
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同上。
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分云母石。
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
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⑦这一天,正是中秋。
1.三峡秋天总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从文中摘要填空)(1分)2.本文在写法上随着时间的推进而转移观察点并选择富有特征的典型景物,多角度表现三峡之秋的各咱情态。
最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三峡之秋》精品习题第三课时
![最新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三峡之秋》精品习题第三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2efcdbb0029bd64783e2c53.png)
《三峡之秋》习题一、基础题。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摇曳(yè zhuài)柚子(yïu yîu)繁衍(yǎn xíng) 谷壑(hèruì)2.比一比,组成词语。
胧()陡()峰()拢()徒()锋()二、综合题。
1.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描写的顺序是_____,依次描写了三峡之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
早晨的三峡特点是__________,中午的三峡特点是_______,下午的三峡特点是_______,夜晚的三峡特点是________。
文章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____________的热爱。
2.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2)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
()三、拓展题晋祠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有一座悬瓮山。
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
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
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
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
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
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
桥()有河,亭()有井,路()有溪。
《三峡之秋》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峡之秋》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b466eaff00bed5b8f31d5a.png)
阅读下边的文章,达成后边小题三峡之秋方纪①三峡已经是秋季了。
三峡的秋季,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
这些树,生长在峻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好像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
越到秋季,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逐渐从叶子中间显现出来。
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发散出一种幽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季的气味。
②清晨,透明的露珠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忧如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亮;太阳出来,露珠消失了,橘柚树闪耀着阳光,绿叶金实。
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季的明媚。
③正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情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腾着,吼叫着,奔跑流去 ; 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芒,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
于是,整个峡谷,波光涟漪,三峡又充满了秋季的热情的气味。
④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
这使得峡里的傍晚来得特其他早,而去得特其他迟。
于是,在青色透明的傍晚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
长江沉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犹如一条光亮的小溪。
⑤夜,终于来了。
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只有有时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摇摆。
⑥或许因为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窄,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
开初,峡里只好感觉它模糊的青光,和傍晚连在一同;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突然出此刻山上。
就像从山上生长出,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
这时,月亮和山的暗影,对照得异样显然——山是墨一般黑,陡立着,偏向江心,忧如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芒,向来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⑦这天,正是中秋。
10.三峡秋季总的特色是 __________________(从文中纲要填空)11.通读全文,达成下边的表格。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203457312b3169a451a4fb.png)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的早,而去得特别的迟.于是,在青色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这一天,正是中秋.(1)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而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
三峡之秋阅读题及答案_三峡之秋阅读全部答案
![三峡之秋阅读题及答案_三峡之秋阅读全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4bca0f856a561253d36f57.png)
三峡之秋阅读题及答案三峡之秋阅读全部答案编者序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下载后,能够帮助学校教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前言下载提示:为您提供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现代文阅读技巧,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初中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小学各年级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Download tips:Provide you with modern Chinese rea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modern reading skills, including modern rea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ju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rn reading questions, and modern rea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for all grades of elementary school三峡之秋方纪(1)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
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
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
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2)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
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
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3)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
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4)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
最新三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语文S版
![最新三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d4f05bd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2.png)
最新三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语文S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峡之秋(节选)方纪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下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龙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
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
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
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着,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夜,终于来了。
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却沉沉欲睡。
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1.查阅资料,写一写长江三峡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找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全文的结构是__________。
4.写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游记时,一定要按顺序写,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__顺序写的。
二、课外阅读。
南辕北辙从前有一个人,要从魏国到楚国去。
楚国明明是在魏国的南方,可这个人却乘着车一直向北走。
路人有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要向南走。
你这样走,方向不对。
3三峡之练习题及答案
![3三峡之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71e23876eeaeaad0f33072.png)
3.《三峡之秋》课时练一、给以下画线的字注上拼音。
阙()湍()涧()曦()啸()溯()漱()嶂()襄()奔()属()二、比一比,构成词语。
峡()峭()消()陕()悄()梢()胧()陡()峰()拢()徒()锋()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合的词。
()的山岩()的果实()地摇摆()的青光()的光芒()的岩石四、读课文,再填空。
课文是按次序记述的,表达了作者感情。
五、仍旧子,写出带“丽”字的词。
例:明亮的美(明媚)雄伟的美()娇艳的美()绚烂的美(俊秀的美()异样的美()光彩的美())的思想六、写出以下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仗、反问)1.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摆。
()2.就像一道道瀑布,腾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3.这不是伟大的奇景吗?()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沉寂笼盖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眠了。
()6.走了许久,远远地看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七、阅读答题。
阵阵冷风吹皱了沉静的海面,白日拥堵的人潮已离开,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岸上的脚迹,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岸,诉说着它的孤独。
明媚的彩霞,像是打翻了的颜料,洒在天边,衬托着鲜红的夕阳。
而夕阳却仿佛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把蓝色的大海,都染成了刺眼的殷红。
渔船点点,如浪花上的花蕊,在夕阳的陪同下,家人的期望中,满载而回。
远天,归鸟回旋海面,翅边忧如掠过彩霞,此时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啊!海边的傍晚,真是令人恋恋不舍。
1.作者经过对()、()、()、()、()、()、()等光景的描绘,描述了一幅壮美的海边傍晚景色图。
2.读以下句子,是拟人句的打“√”,不是的打“×”。
(1)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岸上的脚迹。
()(2)阵阵冷风吹皱了沉静的海面。
()(3)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岸,诉说着它的孤独。
()(4)夕阳却仿佛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2三峡之秋练习卷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2三峡之秋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37ef0fa831b765ce040814ca.png)
夜: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5.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柚子(yòu)劳累(lěi)瀑布(pù)
B.红晕(yūn)墨绿(mò)素锦(jǐn)
C.摇曳(yè)呼啸(xiào)沟壑(hè)
6.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信息匹配
10.选词填空。
显露 显示 显现
(1)三峡的秋色,是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______)的。
(2)奥运比赛充分(______)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3)果实正渐渐从叶子中间(______)出来。
闪烁 闪耀 闪光
(4)流星变成一道(______),划破黑夜的长空。
《白帝托孤》是京剧,说的是战败的刘备退到白帝城郁闷而死,把儿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给诸葛亮。抑扬有致的声腔飘浮在回旋的江面上,撞在湿漉漉的山岩间,悲愤而苍凉。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5)太阳出来了,橘柚树(______)着阳光,绿叶金实。
(6)早晨,透明的露水(______)着,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
五、修改病句
11.秋天的三峡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也许由于这里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宛若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 跌倒)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深深谷壑,把它那(清冽 清澈)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之秋语文课后练习题
三峡之秋语文课后练习题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注上拼音。
()()()()()()
闪烁汽笛朦胧清冽橘树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峡()峭()消()
陕()悄()梢()
胧()陡()峰()
拢()徒()锋()
六年级语文上册《凉州词》同步练习题
默写古诗《凉州词》,并完成练习。
凉州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春风”指的是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山岩()的果实()地摇曳
()的青光()的光辉()的岩石
四、读课文,再填空。
课文是按顺序记述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照样子,写出带“丽”字的词。
例:明净的美(明丽)
雄壮的美()鲜艳的美()灿烂的美()
清秀的美()异常的美()光彩的美()
六、写出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仗、
反问)
1.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
2.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5.寂静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6.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七、阅读答题。
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白天拥挤的人潮已离去,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
着它的寂寞。
艳丽的晚霞,像是打翻了的颜料,洒在天边,烘托着鲜红的夕阳。
而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把蓝色的海洋,都染成了耀眼的殷红。
渔船点点,如浪花上的花蕊,在斜阳的陪伴下,家人的期待中,满载而归。
远天,归鸟盘旋海面,翅边仿佛擦过晚霞,此时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啊!海边的`黄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1.作者通过对()、()、()、()、()、()、()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海边黄昏风景图。
2.读下列句子,是拟人句的打“√”,不是的打“×”。
(1)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
()
(2)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
()
(3)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
(4)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
()
3.用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
这个比喻句把()比作()。
4.从文中找出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仿的语句。
5.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海边的黄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它的作用是()
A点明中心,点明题目
B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C总结全文,点明题目,点明中心
一、看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
((xǐdí)(guàngài)(chénāi)(rǔzhī)(bǔyù)(fēngcǎi)(qìgài)
二、辨字组词
溉()彩()劈()薄()条()乳()
概()采()臂()礴()涤()貌()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的时代()的力量()的气概()的乳汁
()的丰采()的臂膀()的国土()的清流
()的情怀()的未来()的长江()的源泉
三、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全文一共有()个小节,它们之间()关系,这是《话说长江》(栏目)的主题歌曲,作为词来讲,它十分讲究韵律,读一读这首词,押韵的字是()。
四、想一想,做一做。
上为朋友饯行,之后作了一首诗,其中就是提及长江,你还记得吗?你能把这首诗默写下吧!如果你忘记了,赶紧翻翻课本找找看,然后写在下面:
六、查找与长江相关的前景资料、文段、诗词、故事、传说……把自己感兴趣的摘录或剪切下来,以加深对它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