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案例
![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b8c249b83d049649b6658b9.png)
• 改革原因分析: • 朝鲜可以说对商品经济既欢迎又害怕,一直在 市场与计划间摇摆,02年实施经济管理改善措 施之后,几乎家家摆地摊,全国各地形成了数 百数千个市场,商品经济给民生、经济带来的 活力毋庸置疑;然而此次市场经济实验十分短 命,2005年停止,人们心底迸发出来的对自由 商品经济的渴望让政府害怕…朝鲜政府2002年 推行经济改革,调整商品价格并提高劳动者工 资,但朝鲜货币从那时起大幅贬值。(向朝鲜 引入部分市场经济的)2002年推行经济改革措 施后,物价大幅飙升。可能是因为朝鲜货币大 幅贬值,所以强行货币改革。
30
• 1、M0(现钞)2、M1(狭义货币)3、 M2(广义货币) •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研究起步较晚,按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现阶段我国 货币计量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 1、M0=流通中的现金 • 2、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 +机关团体部分存款 • 3、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 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16
案例:朝鲜货币改革
• 2009年11月30日,朝鲜“ 闪电”推行货币改革,将 现有面值去掉两个零。重 发货币之后,原来每张面 值100朝鲜元的纸币现在 将被换成1朝鲜元面值。 平壤市内一些商店已经暂 时停止营业,现在因为要 等重新定价才能售货,估 计要到几日以后恢复营业 。
• 一些平壤市民大吃一惊,陷入困惑。他 们奔向黑市把私藏钱财兑换成美元或人 民币。美元和人民币汇率上扬。兑换货 币的消息传出后,所有人都受到巨大冲 击。上调币值前,根据朝鲜固定汇率政 策,1美元兑换135朝元。据报道,美元 在朝鲜的黑市汇率为1比2000朝元至3000 朝元。若逢美元紧俏,大约2万朝元才能 兑换1美元。 •
金融学课件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课件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d8778145f0e7cd18425369c.png)
4、纸币
是国家强制发行流通的货币符号。它的产生是由于铸币流通时具有可
能性(不关心铸币本身价值)、现实性(不能排除不足值铸币,仍作足值铸
币流通);加上政府强制性。产生过程是:足值铸币-→不足铸币-→纸币。 可能性
1 足值铸币 (1克)
自 然
现实性
1 不足值铸币 (0.9克)—公差
强 制
强制性
1 纸币 (0 克)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货币的性质、货币的运行规律、职能
作用等问题,人们却未必都能了解。
▲英国一位国会议员曾经说过:“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
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西方一位经济学家也曾说过:在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个人
懂得货币问题。
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5 000
年左右的历史。但在货币的起源问题上,却众
至下节
三、马克思科学地解开货币之“谜”
马克思运用两种方法阐述货币的起源 说明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 1. 抽象的逻辑分析法:
而且这种商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形式,解决了“商 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的问题。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商品交换必须有两个原则
用来交换的两种 商品必须具有相同 的价值。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并非人们主观臆想
或协商的产物,更不是皇帝钦定的,或上帝赐予的, 或圣人先哲发明的。货币根源于商品本身,它是商品 内在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晶。
▲货币是在由商品交换发展所决定的价值形式的发
展中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即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和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其中,货币只不过是一种高 级的价值表现形式而已。这就是货币随着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的发展由萌芽到形成的全部历史过程。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基础篇)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基础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78eb7531b765ce05081470.png)
1、货币的起源
(1)中国古代关于货币起源的观点: 先王制币说、自然产生说 (2)西方货币起源说: 创造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 (3)劳动价值说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其他商品的 价值
2、货币的本质
(1)契约说、货币金属说、货币名目说 (2)选票说 (3)劳动价值说
�
银行放款的投放量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 国家对银行信用的调节成为控制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货币的实际流通量对商品平均价格的决定作用。
�
�
�
思考:
什么原因导致货币制度不断发生演变? 一战前西方为什么实行金本位制,而中国实行银本位制?
债务到期
� � � � �
1、股票、债券 2、现金 3、活期存款 4、自有的商品房或汽车 5、定期存款
3、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计量单位) (2)流通手段 (交易媒介) (3)储藏手段 (价值储藏)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4、货币形态的演变
(1)实物货币 (2)金属货币 (3)代用货币 (4)信用货币
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 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 织形式。
二、货币制度
� �
� �
� �
货币的流动性结构
�
流动性较高的与流动性较低的货币余额之间的比 率。 M0/M1 M1/M2 交易性货币余额与非交易性货币余额之间的比 率。
第三章
金融体系
�
内容: 一、资金的供需方 二、金融机构 三、金融市场
�
银币本位: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白银,铸成一定形状的本位币,
实行银币流通的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
�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5750fa941ea76e58fa04b4.png)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存款货币:所谓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银行存款。
2货币替代:指一国居民因对本币的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从而外币在价值贮藏、交易媒介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本币。
3劣币驱逐良币:在双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结果官方的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金银比价平行存在。
当金币和银币实际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得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劣币”充斥市场。
4平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都是一国的本位货币;黄金和白银都可以自由铸造成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的法偿能力;金币与银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完全由市场价格决定。
5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本位币一般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6准货币: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
准货币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但因可随时转化为现实的货币,故对货币流通有很大影响,是一种潜在货币。
7金融资产流动性: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也就是变成现实中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
8跛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都是本位货币;但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与银币之间的兑换比率由政府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二、简单题1货币制度包含的主要内容?答:货币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种类、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规定发行准备制度;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银本位、金银复本位、金本位、纸币本位制4个主要阶段。
2纸币本位制取代金属本位制的原因?答:从金属本位制角度—货币供给制约与经济增长对货币需求增加之间矛盾;从纸币本位制角度—纸币能够同样能够执行货币职能;3如何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就是金银”?答:“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意思是说金银天生并不是货币。
金融学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8102df6453610661fd9f40e.png)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货币币材纸币铸币辅币主币银行券准货币M0 M1 M2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货币层次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价值尺度狭义货币广义货币货币存量货币增量货币制度货币单位自由铸造限制铸造无限法偿有限法偿金本位制货币供应量格雷欣法则牙买加体系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区域性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一、货币的出现及货币起源学说◆货币的出现◆对货币起源的探讨二、货币形式的演进◆币材的特征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演变顺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与作用一、货币的职能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交换媒介职能交换媒介职能就是在商品交易中作为交换手段、计价标准和支付手段,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便利商品交换的职能。
交换媒介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交换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为中介,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媒介商品流通。
◆特点:①现实的货币货币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价格(P) 、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 、货币流通速度(V).在金属货币制度下:M=PQ/V;在信用货币制度下:PQ≡MV②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
◆作用: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促进商品流通与市场扩大;将交换过程分离为买卖两个环节,出现买卖脱节、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计价标准:用货币去计算并衡量商品或劳务的价值,从而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标价。
◆特点:只是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作用:降低价值衡量、比较成本◆支付手段: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特点: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交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作用:积极的: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利用。
消极的: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064e65bbe23482fb4da4cb8.png)
• 狭义:包括现钞和银行活期存款。
金融学院
货
币
银
第二章
行
学
货币和货币制度
(2)纸币 • 是国家强制发行通用的价值符号。 • 纸币发展的三个阶段
纸币有法定的含金 量并可兑现为金属 币的价值 (1929-1933之前)
纸币有法定的 含金量但不兑 现的阶段 (30年代经济危机 到70年代)
纸币没有含金量, 也不能兑现为金 属币的阶段(70 年代中期以 来)
金融学院
货
币
银
第二章
行
学
货币和货币制度
(3)典型货币:银行券。 特征如下: • 银行发行,代替贵金属流通。 • 必须的发行保证,黄金或信用保证。 • 初期发行分散,而后集中于几家大型商业银行,直至中央银 行诞生,商业银行失去其发行权。
金融学院
货
币
银
第二章
行
学
货币和货币制度
3、信用货币 (1)特征 信用凭证,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流通(债务货币),本 身价值低于货币价值,且不代表任何金属货币. • 广义:由借贷行为产生。具有一定流动性的信用凭证和信用 符号。主要包括: -国家信用凭证(纸币和政府短期债券) -银行信用凭证(活期和定期等各类存款) -高级别的商业信用凭证(商业票据、银行承堆汇票等)。
货
币
银
第二章
行
学
货币和货币制度
2、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口径 M₀ (现钞):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即居民手中的 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M₁(狭义货币)=M₀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 M₂(广义货币)= M₁ +准货币(Quasi)or 近似货币(near Money)。 准货币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 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教学文案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教学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b8d03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1.png)
(四)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时执行的职能。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挥作用的领域涵盖了商品流通内外
赊销赊购、赋税、地租、借贷以及工资和各种劳务报酬的支付
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 充当支付手段的货币
流通中的货币
货币流通速度
结论: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几个概念的区分:通货、 货币、 财富 和 收入 Currency, money, wealth and income
货币是一种金融资产
• 金融资产是对未来收益的一种索取权。 • 货币,特别是今天所使用的货币,都是对某一
机构的索取权。 • 货币的两大组成部分
– 通货是对中央银行的索取权, – 存款是对商业银行的索取权。 • 所有的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都以货币标价,并 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 • 货币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种金融资产。
侧重于货币与国民收入的相 关关系,界定为可由央行加 以控制,并与国民收入有较 强关系的流动资产的集合
(一)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 –主要是不同资产的流动性。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其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二)货币层次的基本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狭义货币量) M2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广义货币量) 准货币
货币形态演变的缘由: 降低交易费用和信用制度的发展
任何一种货币形态都体现了 货币的信用特征,货币是信 用的载体。
货币形 态的基 本特征
物质 特征
社会 特征
易标 准化
易于 分割
易于 携带
持久 耐用
广泛 被接受
预期价 格比较
稳定
货币形态的划分即 货币的种类
货币和货币制度
![货币和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a7a09e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8.png)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3、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 货币等5大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主要的两大 职能。 4、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一 个历史的经济范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体现商品经济社会 中的生产关系。
金融学院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三)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 本位币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制度下, 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图2-4 中国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格雷欣法则(Gresham Law):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 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 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 的良币排挤出流通。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假设:在双本位制下: 市场比价:金:银=1:8 法定比价 金:银=1:10
充当过货币, 中国是世界上以铜铸币最早的国家,公元前1500年,商代
已有铜贝币; 公元前800年,春秋初期已有青铜铸造的布币和刀币;
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有鹿皮币; 公元1023年(宋仁宗天圣元年)建交子务,发行纸币交子。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金融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50.0 40.0 30.0 20.0 10.0
0.0
1992年 1994年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2002年 2004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c3422fff90f76c661371ae8.png)
(三)贮藏手段职能
含义: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 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时,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典型意义上的贮藏手段,是金属货币条件下的金银原始条块 的贮藏。 ▲特点: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足值货币,必须 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纸制的价值符号,本身没有内在的 价值,也不能兑现金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贮藏手段职能。 ▲作用:金属货币制度下可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信用货币制度下形成部分储蓄,影响即期购买力。
货币最早具 有的职能 两种基本职 能
练一练:
一台彩电的标价是2000元,这2000元是: 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②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③现实的货币 ④观念中的货币 ⑤商品的价值 ⑥商品的价格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⑥ D
下列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的是: A、一台电脑标价3000元 B、工厂财务向工人发工资 C、张三用20元钱买了两斤肉 D、李四到银行取回10000元存款的本金和 利息 C
●商品交换必须有两个原则
用来交换的两 种商品必须具有不 同的使用价值。
用来交换的两 种商品必须具有相 同的价值。
一种商品的价值必须用具有相同价值的商品来表现。 以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方式称 之为价值表现形式,或简称价值形式。 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其价值表现经历了四个阶段, 有过四种价值形式:
(五)世界货币
含义:当货币走出一国的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 物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特点: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有十足价值,并且是贵金属条块。
作用(具体表现):
金融学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金融学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f44aadd6529647d272852a3.png)
一、货币的本质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有:
1. 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体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可同一切商品交换。
2. 突出一般使用价值,弱化特殊使用价值。 3. 货币作为价值的外在尺度,劳动时间作为价值
的内在尺度。 4. 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不能与商品完全脱节。
#二、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货币的观点-1
(3)足值货币本身包含否定自身的基因。足 值货币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向 高一级的货币形态转化。
2、表征货币(Representative Money)
指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 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是现代信用货币的中介过渡
表征货币是足值货币的价值符号,内在价值低于额定 价值,但建立在足值货币的基础上。典型的表征货币 是银行券。
对货币的本质理解犯有与货币名目论同样的错 误。
三、现代信用货币的计量-1
货币量的层次划分:将各种货币,按照一定的 标准,划分为若干层次并进行相关包含排列的 一种技术方法 。
划分依据:流动性即金融资产不受或少受损失 的前提下,及时变现的能力;
原因:流动性不同,其流通周转次数不同,形 成的购买力及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同 。
货币的产生
起源于商品交换,产生经济根源是私有制; 商品交换发展的自发产物,商品经济内在矛 盾的结果。
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 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并遵循等价交换的
原则。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适应经济形式,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1、足值货币:(实物货币) 货币的额定价值同它作为特殊商品的内在价值
赵国“铲币”
秦国半两钱
楚国蚁鼻币
齐国刀币
空首布
金融学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d9a58a7a417866fb94a8e8c.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2000年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定义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间资本流动及货币往来而引起的货币兑换关系,以及相应的国际规则或惯例
组成的有机整体。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储备资产的确定;二是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安排;三是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四是国际间货币的兑换性和国际结算原则。
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成立-----1989年《德洛尔报告》出台。
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是实行一种可调整的内部固定汇率制度,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立欧洲货币单位( ECU)
(二)建立稳定汇率的机制
(三)建立欧洲货币基金
• (3) 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实现 • 1989年----2002年
316.4 745.6 753.6 753.6 765.2 765.2
217.7 398.1 395.0 395.0 600.0 600.0
(2)外汇准备是各国官方持有的、可以自由支配和自由兑换的储备货币。
外汇储备的主要作用:
一、是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二、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三、抵御金融危机重要条件
积极作用 (1)汇率安排多样化 (2)国际储备多元化 (3)用综合机制共同调节国际收支 局限 (1)汇率体系极不稳定 (2)大国侵害小国利益,南北冲突更加尖锐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
四 、欧洲货币一体化
1、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含义 是指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实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
② 外汇基金由政府设立。收到发钞银行交来的外汇储备,外汇基金给发钞银行开具无息的负债证明书。
③一般的存款货币银行需要港币,则需用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发钞银行兑换。
第2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2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73b7cccda38376baf1fae59.png)
二、
货币
经 形态
济
学 院
的演
变
1、 足值 货币
2、 表征 货币
3、 信用 货币
4、 电子 货币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计量
三、现代信用货币的计量
狭义货币:
经 济
M0 = 流通中现金
学
院
M1 = M0 +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
M2 = M1 + 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准货币包括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短期票据等。
经 济 学 院
辅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 的小额通货,供小 额周转使用,通常 用贱金属铸造。
各国货币制度一般 规定辅币限制铸造。 辅币只具有有限法
偿力。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三节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中国的辅币
经 济 学 院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四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
银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双本位制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关系。
5、现代信用货币按照其流动性的不同,可划分为M0、M1、M2等 不同的层次,各国对不同层次货币规定的口径有所不同。不同层次 的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影响不同,对科学分析货币流通状
况、正确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学习要点
6.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的形式确 立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3500多 年。 中 国的先秦 时期,牲 畜、兽皮、 珠玉、贝、
1500年, 商代已有 铜贝币; 早在殷商 时代,金 属货币就
800年, 春秋初期 已有青铜 铸造的布 币和刀币;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及答案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346f09524de518974b7ddc.png)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的工具。
答案:一般等价物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的联系。
答案:交换发展3、银行券是随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答案:资本主义银行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铸币的过程。
答案:不足值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
答案:流通手段6、价格是()的货币表现。
答案:价值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答案:电子货币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职能。
答案:流通手段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的作用。
答案:自发调节货币数量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
答案:本位币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职能的特征。
答案:支付手段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
答案:金铸币本位制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开始发行的。
答案:1948年12月1日14、人民币采取的是()银行券的形式。
答案:不兑现15、欧元的出现对()提出了挑战。
答案:国家货币主权二、单项选择题: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A、金银的稀缺性B、交换产生与发展C、国家的强制力D、先哲的智慧答案:B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答案:D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A、铜B、银C、铁D、贝答案:A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A、1948年B、1949年C、1950年D、1951年答案:A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A、1998年B、1999年C、2001年D、2002年答案:B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A、金银的稀缺B、生产力的迅猛提高C、货币发行管理混乱D、金银同为本位币答案:D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A、1分B、1角C、1元D、10元答案:C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A、金属货币的稀缺性B、金属货币的价值稳定C、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D、金属货币的易于保存答案:C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A、上升20%B、下降20%C、上升25%D、下降25% 答案:B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答案:C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C、金铸币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A、劳动价值说B、货币金属说C、货币名目说D、创造发明说答案:A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A、同商品价值成反比B、同货币价值成正比C、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D、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答案:C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A、特殊等价物B、一般等价物C、普通商品D、特殊商品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A、价值比较高B、金属的一种C、易于分割D、易于保存E、便于携带答案:ACDE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A、五铢B、布C、刀D、元宝E、铜贝答案:BCE3、信用货币包括()A、银行券B、支票C、活期存款D、商业票据E、定期存款答案:ABCDE4、货币支付职能发挥作用的场所有()A、赋税B、各种劳动报酬C、国家财政D、银行信用E、地租答案:ABCDE5、对本位币的理解正确的是()A、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B、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C、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D、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E、本位币具有排他性答案:ABCDE6、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A、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B、贵金属非货币化C、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D、金银储备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E、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答案:BCE7、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C、贮藏手段D、世界货币E、价值尺度答案:AE8、对货币单位的理解正确的有()A、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B、规定了货币单位的名称C、规定本位币的币材D、确定技术标准E、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答案:ABE9、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A、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B、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D、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E、人民币具有有限法偿力答案:BCD10、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A、银本位制B、金银复本位制C、金本位制D、信用本位制E、银行券本位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
金融学新教材课件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新教材课件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51f0deea300a6c30d229f6c.png)
•2.1.1.4 货币形式
–一般等价物相对固定在某种特殊商品上后,这种从 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就是货币。
–货币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2.1.2 货币形态的变迁 –古代:作为货币的有牲畜、盐、茶叶、皮革等,也
有铜、铁、贝壳、银、金。 –现代:纸币、辅币、银行存款和信用卡等。 –货币是由早期的实物形态发展为替代物,即代用货 币,然后发展到现代的信用货币。
纸币也可充当贮藏手段;贮藏手段趋于集中。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既有名义价值(即货币的购买 力),又有实际价值(自身内含的价值量)。假设社会上 有1000件等价值的商品,一件商品内含的价值量与一枚金 币内含的黄金的价值量一样,同时假设一枚货币在一年只 流通一次,则社会上需要1000枚金币。
– 假设发行了1100枚金币,在此情况下,金币的实际价值 仍为一件商品,而名义价值则低于一件商品,理性的人 必然将金币从流通中撤出一部分,以金属条块的形式保 持价值。
• 2.3.1.3 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
– 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即法定的计 价结算的货币单位。
– 本位币的特点:
• ①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入输出。 • ②无限法偿。 • ③磨损公差。
• 辅币: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交易 和找零之用。
• 特点:
• ①辅币可以与本位币自由兑换。 • ②限制铸造。即只能由国家来铸造。
–首先,货币是商品。作为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 一体。
–其次,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1)特殊的使用价值。
– 即可以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
(2)特殊的价值。
– 即具有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 第02专题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 第02专题 货币与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7be5cedbb68a98270fefa2f.png)
(3)跛行本位制 规定金银的法定比价 不允许自由熔铸银币,切断套利路径
3,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金币可以自由熔铸,自由输入输出 按照金币含金量计算汇率,被称作金平价 金币本位制下,汇率十分稳定 (2)金块本位制 以纸币和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不再熔铸流通金币 允许一定数额以上的货币兑换黄金 (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 以银行券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 PS1:国际金本位制的特征★ 黄金是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基础。黄金能自由熔铸、流通 各国汇率由各国货币含金量决定。汇率波动被固定在金平价和运金费决定的黄金 输送点内,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国际金本位制具有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导致黄金流出,国内货币减少,物价下降,赤字国获得对外 国竞争的价格优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第02专题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定义 马克思: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弗里德曼:是购买力的暂栖所,将购买行为从售卖行为中分离出来 凯恩斯:用于债务支付和商品交换的符号 米什金: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或者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二,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第一,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货币是价值的代表 第二,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代表的是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必须将自己 生产的商品交换成货币,生产商品的个别和私人劳动才能被社会承认,耗费的劳动才能 得到补偿 第三,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是一般财富的象征
六,货币制度及Leabharlann 演变★ 1,银本位制——白银作为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地位;能够自由铸造和融化;能自由流 入和流出 2,金银两本位制 (1)平行本位制: 金币和银币按照自己的实际价值流通,不规定法定比价; 能够自由熔铸
金融学习题(附答案)
![金融学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0e416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6.png)
金融学习题(附答案)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判断题(正确为√,错误为×)1、货币资产就是传统得、最基本得与最重要得金融资产。
2、中国使用最早与使用时间最长得铸币就是银币。
3、世界上最早得货币就是实物货币。
4、货币成为交易得媒介,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5、电子货币不属于信用货币。
6、货币在地租、借贷以及工资等方面得支付中发挥得职能就是交易媒介。
7、本位币就是一国货币制度法定作为价格标准得基本货币,具有有限法偿效力。
8、世界上最早得纸质货币就是北宋交子。
9、金本位制又可分为金币本位、金块本位与金汇兑本位三种不同得形态,其中以金块本位为最典型得金本位制。
10、称量货币在中国得典型形态就是银两制度.11、辅币得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具有无限得法偿效力。
12、在现代社会,现金在社会交易额中得使用比例很小,主体就是存款货币。
13、世界各国在对货币进行层次划分时,都以其“流通性”作为依据与标准。
14、定期存款得流动性比股票弱。
15、香港地区得港币发行准备就是美元外汇。
16、世界上最早实行金本位制得国家就是美国。
17、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得汇率由“金平价”来决定。
18、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就是一个变相得金汇兑本位制。
19、超主权储备货币得出现,能够有效克服“特里芬难题"。
20、港币与澳门币分别由香港中央银行与澳门中央银行发行。
二、单项选择题1、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得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就是()。
A、呈正比B、呈反比C、相一致D、无关2、辅币得名义价值( )其实际价值.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3、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得国家就是( )。
A、美国B、英国C、法国 D、日本4、辅币得特点( )。
A、就是一种足值货币B、不能自由铸造C、能自由熔化D、就是无限法偿货币5、世界上最早出现得货币制度就是( )。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不兑现本位制D、金银复本位制6、当人们在偿还债务、缴纳税赋、借贷款时所使用得货币得职能就是()。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7ad3e6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0.png)
2.1 货币的起源在商品经济萌芽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商品交换和商品交易媒介——货币,无论是古代人或现代人,在生产活动或生活中都与货币息息相关,但对货币的本质、职能和作用,过去是一个谜,直至现在理性的认识和论述各有千秋,难免偏颇。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货币已经融入并影响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
因此,学习、研究货币理论,必须把货币起源的追溯作为起点。
一、关于货币的起源,古今中外有种种学说。
(一)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主要有两种观点:先王制币说与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
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的。
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
从公元前524年的周景王到唐朝、北宋的诸子百家,创建并坚持先王货币说,认为先王为了救民拯灾而创造出货币;后来司马迁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即“维货之行,以通农商”,“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二)西方货币起源说主要有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
创造发明说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的。
便于交换说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
保存财富说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
从古罗马法学家J.鲍鲁斯(公元二、三世纪)到法国经济学家N.奥雷司姆(1325-1382),他们认为社会苦于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产生的纠纷与争议,从而由国家和先哲发明创造了货币,作为工具便于人民交换。
英国经济学家A.斯密(1723-1790)认为,货币是随着商品交换发展逐渐从诸货物中分离出来的,是为了解决相对价值太多而不易记忆、直接物物交换不便而产生的。
法国经济学家J.西斯蒙第(1773-1842)认为,货币本身不是财富,但随着财产的增加,人们要保存财富,交换财富,计算财富的量,便产生了对货币的需要,货币因此而成为保存财富的一种工具,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称之为保存财富说。
《金融学》货币和货币制度
![《金融学》货币和货币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d5eab14763231126edb11a9.png)
(3)代用货币
是指在贵金属流通制度下,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 金属货币流通的纸质货币符号。 产生的可能性包含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特性之中, 典型的是可兑换的银行劵。 局限性:其发行须以足量的金银为保证,其发行量受 到金属准备的限制,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到20世纪30 年代银行劵完全不可兑换,代用货币基本 退出了历史舞台
3. 金本位制 (1)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system):指以黄金 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类型: 金币本位制:最典型的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不稳定的货币制 度。 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不稳定的货币 制度。
4.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1)又称纸币本位制,是指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 的不兑换黄金的信用货币(纸币或银行券)为法偿 货币的货币制度。 (2)它是目前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 (3)特点: 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由 国家强制力赋予无限法偿能力; 纸币不规定含金量,也不可兑换黄金,黄金退 出流通领域,货币发行不以金银作准备; 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货币发行通过银行信 用程序投放到经济流通领域; 国家对货币发行和流通进行管理和调节。
3. 货币形式的发展演变: (1)实物货币 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 来的某种产品来充当货币。 历史上最初的实物货币形式:牛、羊、象牙、 盐、可可豆、龟壳、海贝、蚌珠、皮革、米 粟、布帛、农具等 。 局限性:体积大,价值小,不易计量与分割, 不便携带、不易保存 。
(2)金属货币 是指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 一般来说,用贵金属作币材是在铜以后,逐渐 过度到银,最后过度到金。以黄金作为货币是 金属货币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局限性:流通费用高,无法适应大宗交易的需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金属货币需要的无限性 与金属货币本身供应的有限性的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信用货币
• 纸币与金属货币挂钩,虽然币值较为稳定,但是它的 发行量却受到其黄金准备的限制,从而难于满足经济 发展对货币数量的需要。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经济大 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宣布其发行的纸币与黄金脱 钩。这些纸币就从代用货币变成为信用货币。
• 信用货币的流通依赖于人们对该货币的信心和货币发 行的立法保障。
2020/5/17
§2-1 什么是货币
一、从货币的起源看货币 二、从货币形式的演变看货币 三、从货币的本质看货币 四、从货币的职能看货币 五、从货币层次的划分看货币
2020/5/17
一、从货币的起源看货币
➢ 货币起源于商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时代
最初的采集
原始农业
手工业
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 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 果,也是价值形式发展的产物。
2020/5/17
二、从货币形态的演变看货币
➢ 货币自产生至今,先后经历了: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纸币 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 1. 实物货币:其特征是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
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 充作货币的材料应具备的条件:易标准化、易分割、易携 带、物理性能和价值稳定等。 典型的案例:二战期间战俘营里的货币
2、在货币的外延方面 主要是两大学派的争论——金属主义和名目主义 前者:强调货币价值尺度的职能。 后者:强调货币的流通职能。
2020/5/17
➢ 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一定的社会 生产关系。
1、货币首先是商品; 2、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特殊的
商品;
3、货币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过程中, 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
• 随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在金属货币上打上印记,表 明重量和成色,以便于流通。而最具权威性的国家铸 造的金属货币具有更好的信用,逐步取代私人铸造的 金属货币。
• 中国使用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铸币是铜币(达2000 多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大量使用银币。
2020/5/17
各 国 铸 币
2020/5/17
广泛 被接受
预期价 格比较
稳定
货币形态的划分即 货币的种类
• 1、实物货币
世界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如羽毛 、贝壳、兽皮、铜、银、金等。
2020/5/17
铁布
铜元
玉贝
图2-2 中国的古钱币
金贝
货币商品应满足的条件:
高价值性,可以较少的媒介完成较多的交易 易于分割性,便于与具有不同价值的商品交
3、代用货币
• 由于人们使用货币进行商品交易时,注重的是它代表 的价值而非它自身实际的价值。因此,人们为了减少 大量使用金融货币进行交易的不便,开始采用纸质的 代用货币。
• 早期的这些纸币代表了一定量的金属货币,并可以随 时与金融货币兑换,其使用比金属货币更为方便,因 而逐步被人们所广为接受(银行券是典型代表)。
行票据。
4. 信用货币:特征是其作为商品用途的价值不能与其作
为货币用途的价值完全相等,且不能用以兑现商品货币 a;) 通货; b) 存款货币(指那些 能够发
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也 称支票货币、债务货币)
摆脱了资源对货币量的约束,政 府可以有弹性地提供货币。
2020/5/17
5. 电子货币
用电脑或储值卡进行支付和转账的信用货币。
和狩猎行为 得到发展
原始畜牧业
农业
分离出 商品经营
商品经济
第一次 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 社会大分工
第三次 社会大分工
商品交换 商品 社
矛盾
使用价值 价值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私人劳动和 会劳动的
物202物0/5/交17 换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
货币产生
➢ 货币产生于交换价值形态的四个演变过程
(一)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 (二)扩大的价值形态 (三)一般价值形态 (四)货币形态
a) 传统支付方式的电子化 b) 智能卡型 c) 数字现金型“电子货币”
货币形态演变的缘由: 降低交易费用和信用制度的发展
任何一种货币形态都体现了 货币的信用特征,货币是信 用的载体。
2020/5/17
货币形 态的基 本特征
物质 特征
社会 特征
易标 准化
易于 分割
2020/5/17
易于 携带
持久 耐用
货币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
2020/5/17
现代信用货币:
• 包括纸币、辅币(二者统称为通货、现金)、 银行存款和其他可以作为支付手段的信用工具 ,如支票和信用卡等。电子货币则是在网络时 代产生的一种新的支付工具,也是一种新的信 用货币形式。
2020/5/17
三、从货币的本质看货币
➢ பைடு நூலகம்方学者有关货币本质的争论
1、在货币的内涵方面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重视货币的流通职能。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注重货币的储藏职能。
换 易于保存性,可避免或减少保存期的价值损
失 易于携带性,便于在更广大的地区使用。
金、银等贵金属因更具有这些特性,因 而逐步取代其他实物货币成为最终的实 物货币。
2020/5/17
2、铸币
• 早期的金属货币是以块状流通的,这很不方便。因为 每笔交易都要称重量、鉴成色,甚至还要进行分割, 使用成本较高。
2. 金属货币:经过称量货币和铸币阶段,铸币时期名义价
值和实际价值开始相分离。 贱金属和贵金属
2020/5/17
2020/5/17
1530年的银行家及妻子
3. 代用货币(纸币):由政府和银行发行,代替金属货
币流通,往往承诺可随时兑现为金属货币。
a) 政府发行的纸币; b) 银行券:由银行发行、以信用和黄金作双重保证的银
2020/5/17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四、从货币的职能看货币
➢ 货币具有四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一)价值尺度:货币用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
和劳务的价值的职能。 货币的出现使得商品相对价格的数目从n(n-1)/2减少到n-1
2020/5/17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可以反映货 币自身的价值吗?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2020/5/17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概 念的界定,明确现实中的货币层次计量和相应 的经济意义;熟悉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理解 货币替代效应和现代货币制度的特点。
重点与难点
1、货币概念的界定 2、现代货币制度的特点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货币 §2 货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