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传统音乐的不同感受图文稿

合集下载

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区别

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区别

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差异目录:1.西方古典音乐1.1西方古典音乐的定义1.2古典音乐的感受2.中国民族音乐2.1中国民族音乐的定义3.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差异1.西方古典音乐1.1西方古典音乐的定义古典音乐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广义的西洋古典音乐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并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或者指植根于西方传统礼拜式音乐和世俗音乐,其范围涵盖了约公元9世纪至今的全部时期。

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在地理上,这些音乐主要创作于欧洲和美洲,这是相对于非西方音乐而言的。

另外,西洋古典音乐主要以乐谱记录和传播,和大多数民间音乐口传心授的模式不同。

亦有人认为“古典”是对应于“流行”而言的,因为这些音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引起不同时代听众的共鸣,故认为应当称之为“经典”(classic)的音乐。

但如果细究古典一词,本意可以理解为古代留传下来堪称经典的音乐作品(古代+经典),但是一般来说,古典音乐是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具有平衡、明晰的特点,注重形式的美感,被认为具有持久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流行。

这也体现于“古典”(classical)与“经典”(classic)的不同。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本来是专指德奥在1750—1830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翻译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这就是狭义的古典音乐。

从这个狭义的古典音乐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向前追溯到巴赫、韩德尔,乃至更早的宗教音乐(含天主教即罗马公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向后延伸到浪漫主义、民族乐派,以及20世纪西方的现代音乐。

这些都是广义的古典音乐,也就是基于这个传统的,无论是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还是试图以创新来突破这个传统的音乐创作尝试,都可以归入古典音乐之内。

而在这个传统外独立发展的音乐,虽然有借鉴和影响古典音乐创作的,但是一般也不归入古典音乐之内,比如爵士乐、摇滚乐,以及东方一些民族的音乐。

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区别

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区别

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差异目录:1.西方古典音乐1.1西方古典音乐的定义1.2古典音乐的感受2.中国民族音乐2.1中国民族音乐的定义3.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差异1.西方古典音乐1.1西方古典音乐的定义古典音乐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广义的西洋古典音乐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并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或者指植根于西方传统礼拜式音乐和世俗音乐,其围涵盖了约公元9世纪至今的全部时期。

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在地理上,这些音乐主要创作于欧洲和美洲,这是相对于非西方音乐而言的。

另外,西洋古典音乐主要以乐谱记录和传播,和大多数民间音乐口传心授的模式不同。

亦有人认为“古典”是对应于“流行”而言的,因为这些音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引起不同时代听众的共鸣,故认为应当称之为“经典”(classic)的音乐。

但如果细究古典一词,本意可以理解为古代留传下来堪称经典的音乐作品(古代+经典),但是一般来说,古典音乐是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具有平衡、明晰的特点,注重形式的美感,被认为具有持久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流行。

这也体现于“古典”(classical)与“经典”(classic)的不同。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本来是专指德奥在1750—1830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翻译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这就是狭义的古典音乐。

从这个狭义的古典音乐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向前追溯到巴赫、德尔,乃至更早的音乐(含天主教即罗马公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向后延伸到浪漫主义、民族乐派,以及20世纪西方的现代音乐。

这些都是广义的古典音乐,也就是基于这个传统的,无论是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还是试图以创新来突破这个传统的音乐创作尝试,都可以归入古典音乐之。

而在这个传统外独立发展的音乐,虽然有借鉴和影响古典音乐创作的,但是一般也不归入古典音乐之,比如爵士乐、摇滚乐,以及一些民族的音乐。

浅析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论文

浅析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论文

浅析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论文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西方,由于实证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影响,促使西方学者形成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西方哲学、美学的实证论特点。

在东方,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习惯决定了中国古代先哲奉行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在否定中包含着对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析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全文如下:摘要:音乐可以超越国界和种族,它是人类共同的语言。

尽管中西方音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存土壤和文化环境,但却有着各自的魅力。

本文从几个角度对中西方音乐的异同进行分析,阐明了其共性与差异。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文化进入了多元化的时代,音乐文化的交融是必然趋势,中西音乐文化只有相互借鉴,互相吸收精华,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音乐是人类文化长河中孕育出来的珍宝,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得体现在音乐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态势的发展下,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我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联系与区别,并相互借鉴吸收,这对于彼此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西方音乐的相同之处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

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穿越国界、种族、时空,进入并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诚然,不同国家的音乐渗透出了其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但相同的是它们都是人类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它传递着人类喜怒哀乐的情感。

对于一些音乐形式也许我们听不懂它的语言,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它表达的情感,而这可以改善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性情,鼓舞人的进取精神。

所以无论是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还是西方的交响音乐,都是情感的外化,每首优秀的音乐作品都以它特有的方式给人以力量,这点正是中西方音乐的共性所在。

二、中西方音乐的不同之处(一)音乐审美的差异中国的音乐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审美特征。

中国音乐以“和”为理想,讲究意境和韵味,天人合一。

中西音乐文化比较

中西音乐文化比较

短笛

巴松管 萨克斯管
孤独的牧羊人 秃鹰飞去
排箫
铜管乐器
短号
长号
圆号 小号
世界著名小号大师杰恩.克拉德波里莱著名 的小号曲
德朗的微笑
晚霞的剪影
弓弦乐器
低音提琴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大师 以色列的帕尔曼 ?辛德勒的名单? 德国的穆特
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曲
沉思 如歌的行板 吉普赛之歌 卡农 梁祝
节奏感很强的beatitbilliejeandangerous公益歌曲earthsongweworld太空舞魔鬼舞机器舞相比较20世纪50时年代到80年代初期西方流行音乐的蓬勃发展中国大陆还沉迷在红色革命之中所有的歌曲都跟伟大领袖和共产党有关无法看出中国在流行音乐领域的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西方的文化思想开始向中国涌入中国的面貌开始西化在音乐方面也开始向西方学习一场积淀已久的中国流行乐坛的革命不久将会拉开序幕
中国乐器
吹奏乐器 包括:笙、笛子、唢呐、 箫、葫芦丝 等。
洞箫
葫芦丝
火不思
横笛 唢呐
弹拨乐器 包括:箜篌、古琴、古 筝、琵琶、柳琴、秦琴、月琴,扬 琴 等。
扬琴 筝
柳琴
古琴 箜篌
古筝与古琴的区别
从形态上看,古筝一般为21根弦,古琴7根 弦。 从历史上看,古琴的历史至少3千年以上, 古筝要迟得多。古琴所承载的文化底蕴更 深厚一些。 从音色上看,古琴的音色更加苍劲一一些, 古筝要显得华美。 从演奏的难以程度来比较来看,古琴的演 奏要难一些。
猫王〞是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昵称, 他与鲍勃·迪伦,披头士并称摇滚乐 史上最伟大的不朽象征,他的音乐 超越了种族以及文化的疆界,将乡 村音乐、布鲁斯音乐以及山地摇滚 乐融会贯穿,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 的独特曲风,强烈的震撼了当时的 流行乐坛,并让摇滚乐如同旋风一 般横扫了世界乐坛。整个20世纪五 十年代都是猫王的天下。

浅析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

浅析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

中西音乐文化作为世界上两大重要音乐文化体系,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发展特色。

虽然中西音乐文化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和创作风格,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异同。

一、发展历史的异同中西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有着很大的区别。

西方音乐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音乐实践,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浪漫等不同时期的演变,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西方音乐。

相比之下,中华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古代华夏文明。

中国古代的音乐实践受到了儒家、道家、佛教等不同思想流派的影响,形成了与西方音乐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从此,中西音乐文化的区别也从根本上体现出来。

二、创作理念的异同中西音乐文化在创作理念上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西方音乐追求个性化的创作,注重音乐作品表达个人情感和意念。

而中华音乐注重表现集体的整体情感,强调和谐和平衡。

中西音乐在创作方式上也有所不同,西方音乐追求和声、节奏和曲式的多样性,注重音乐表现力的展现。

而中华音乐则强调音乐旋律、乐器演奏和音乐形象的传达。

三、音乐形式的异同中西音乐在音乐形式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西方音乐以交响乐、歌剧、协奏曲等大型音乐形式为主,以管弦乐队为核心,追求音乐的宏大和浩瀚。

相比之下,中华音乐则更注重小型音乐形式,例如曲子和曲调,注重音乐的细腻和内敛。

此外,中华音乐中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如古筝、琵琶和二胡等独特的乐器演奏风格也与西方音乐有明显的区别。

四、技巧手法的异同中西音乐的技巧手法也有所差异。

西方音乐注重和声和多声部的运用,强调和谐音程和音符的组合。

而中华音乐则侧重于音律的运用和音色的表现,注重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变化。

另外,西方音乐注重对乐谱的准确演奏,对音乐的精确度有更高要求;而中华音乐更注重音乐的即兴创作和演奏者的情感表达。

五、文化背景的异同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也与两种文化背景有关。

西方音乐文化受到了希腊哲学、基督教文化和现代理性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强调个人的感知和表达。

中西方古代音乐元素的对比分析

中西方古代音乐元素的对比分析

中西方古代音乐元素的对比分析古代音乐是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记录着古代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更承载着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

中西方古代音乐作为两大古代文明的代表,其音乐元素在相似之处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西方古代音乐元素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相似之处和差异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音乐的魅力。

一、音乐形式和结构的对比1. 中华古代音乐中国古代音乐以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为主,其结构常常是以乐府歌辞为基础,加上具体的乐曲形式,如雅乐中的雅舞、雅乐和庙观以及宴会礼仪中的宫廷乐曲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广陵散》,它是中国古代音乐中最为著名的琴曲之一,它让人感觉到一种恬静深远的韵味。

西方古代音乐以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为主,其音乐形式多为合唱曲、器乐曲和舞曲。

古希腊早期的音乐形式主要有抒情诗、战争颂歌、凯旋曲等,而早期基督教音乐最初则是由圣歌发展而来的。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有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并且它们的音乐形式都受到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在音乐内容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征。

二、音乐演奏器乐的对比中国古代音乐的器乐种类多样,古代乐器以箜篌、琵琶、二胡、笙、笛子等为主要代表。

这些乐器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乐器也都有着不同的音乐价值和演奏技法。

西方古代音乐的器乐则以管弦乐为主,包括弦乐、铜管乐和木管乐。

其中最为著名的器乐家是克里特岛的门球手,他在古希腊古典时期开创了近三十场交响曲,这些交响曲充分表达了西方古代音乐的丰富内涵。

从器乐的角度来看,古代中西方音乐的器乐种类和音乐风格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差异和审美趣味,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同文化下的音乐表现形式。

三、音乐创作风格的对比中国古代音乐的创作风格主要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为主要渊源。

古代中国音乐在古代诗歌和文学的影响下,有着独特的音乐语言和音乐形式,音调丰富多彩,富有抒情和宁静的特征。

最新-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异同对比 精品

最新-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异同对比 精品

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异同对比不同的文化背景会造就出风格迥异的音乐形式和审美情趣,但是在这些不同的乐器表达和音律构造的缝隙中,人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异曲同工的妙处。

鉴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之间的异同之处,旨在为研究本课题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中国民族音乐;西方音乐;异同;对比一、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差异之处一文化背景的差异。

我国民族音乐长期以来尊奉的是儒道思想。

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生产力在遥远的古代相对比较低下,所以很大程度上依赖着大自然的馈赠,这就使得人们几千年以来都把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根植于思想观念中,而重视家族亲情和伦理道德的思想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也比较盛行。

而西方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是在古希腊,那个时候的古希腊正是海洋贸易兴起和实现城邦制的时期,西方人在长期的交易和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了征服自然的想法和观念。

除此之外,因为西方国家遵循城邦制的治理原则,他们把人分为了奴隶主和奴隶等不同的等级,不管是人与人还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西方人的观念中都是主客的关系,不存在平等和和谐的说法。

二演奏乐器的差异。

我国的民族音乐用得非常多的器材都是来自于自然,例如笙箫、二胡以及笛子等乐器,它们的构成非常单一和环保,也正是因为构成简单,所以一定程度上完成不了和声的演奏内容,但是其特有的音色更能表现出我国古典音乐的静谧幽远之感,给人一种独特的听觉享受。

而西方音乐中的乐器一般是使用金属材料来进行丰富和细致的构造,也正是因为工序复杂,所以在音色和和声的表现方面更加具体和生动,能够瞬间把人们带入音乐所表现的情境之中,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三音乐创作的差异。

与我国的民族音乐关注音乐所要表达的美好意境和和谐思想不同,西方音乐更多地把焦点聚集在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之中,所以我国的民族音乐把线条当作主要创作思想,而西方音乐更加注重音乐的逻辑结构。

中国民族音乐因为缺乏全面具体的作曲法则和理论基础而使得很多好的曲目迷失在了时间的长河中,而西方音乐因为有了非常全面具体的作曲规范和理论基础,所以很久远的音乐作品也能留存至今。

论中西方音乐文化异同

论中西方音乐文化异同

论中西方音乐文化异同中西方音乐文化都是由丰富的历史和传统影响而形成的。

在古代,中西方音乐都是与宗教和仪式有关的,而现代音乐则在各自的文化环境中发展。

首先,中西方音乐的基本元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音乐中,旋律和和声是两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旋律主要由基本的音高和节奏组成,而和声则是由不同音高的音符组成的和弦。

而中国音乐更加注重的是旋律的变化和演唱技巧。

另外,中西方音乐在节奏上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音乐中,节奏比较明显且规律,而在中国音乐中则更为灵活,致力于表现情感和气氛。

其次,中西方音乐的创作和演奏方式也存在差异。

西方音乐以乐谱为主要表示方式,指挥常常作为音乐表演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在中国音乐中,演奏者往往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对曲子进行即兴演奏和演唱改动。

此外,中西方音乐的乐器也有不同。

西方音乐使用的乐器主要包括钢琴、小提琴、吉他等,这些乐器有很高的音质和表现力。

而中国音乐使用的乐器包括琵琶、二胡、古琴等,这些乐器注重的是乐器本身的性格和文化内涵。

最后,中西方音乐在文化内涵上也存在很大差异。

西方音乐注重的是个体表达和独立性,强调个人独立性和创造力。

而中国音乐注重的则是团体性和社会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和谐。

此外,中西方音乐的主题和情感也不同。

西方音乐较为直接地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而中国音乐通常表达人们的生活和情感状态。

综上所述,中西方音乐的文化内涵、演奏方式、乐器、及基本元素都有很大的不同。

中西方音乐各有所长各有特点,全面地发掘这些优点,相互交流、融合,可为跨文化交流提供广阔的空间。

中西方音乐发展历史对比【优质PPT】

中西方音乐发展历史对比【优质PPT】

2021/10/10
6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 Music in ancient mGreuesceicand Rome.(古希腊
罗马时期的音乐)
• Music in the middle ages.(中世纪时期的音乐) • Music in the Renaissance.(文艺复兴时期的音
of Qin Dynasty,the
symbols of social status, but economic level of
also sacrifices for peace.
Tang Dynasty has
been improved
unprecedentedly
(空前的)
2021/10/10 4
stringed
instrument in the pre Qin
instruments(弹拨
period . It came up which had 乐器)
completely rewritten the
history of music throughout the As an important
2021/10/10 5
Modern times (近代)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music is difficult , Abing (阿炳)‘s “The Moon Over a Fountain”(二泉映月) is familiar to most of the audi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music entered a lag phrase(停滞阶段). The two symbols of this period were ABing and Liu Tianhua.

一文读懂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本质区别

一文读懂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本质区别

一文读懂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本质区别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先来说说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一般是集创作、演奏、欣赏于一体的。

在中国的古代,是没有作曲、作词、演唱家、演奏家之分的,一部音乐作品从萌芽,到创造,到成型,到展演,几乎都是同个个体完成。

所以中国音乐比较注重自娱自乐,注重乐人自己的体验与感受。

在审美上,中国音乐追求线条的流动美,在音乐思维中体现出的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领悟,常常表现为独有的韵味,结构上讲究时间性的呈示。

在音乐观念上,中国古人认为音乐的最小单位是一个“腔”,音乐的整体不仅只是音响本身,是融礼、乐于一体的。

音乐的内容重于形式,希望通过“善”达到“美”,孔子说的“尽善尽美”即为评判音乐的最高标准。

正因为这样,中国音乐史的书写同时也是中国的社会史,因为中国音乐是依附于“礼”上,研究中国音乐史必须先研究中国礼制制度与其社会变迁。

西方音乐就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音乐一般音乐的创作、演奏、欣赏分工明确,比较注重娱乐他人。

在西方,很早以前就是作曲、作词、展演、欣赏分开了。

作曲的是某个音乐家,作词的是某首诗等文学作品,展演的是某个乐团,欣赏的是买票了的观众,或者王公贵族伯爵等。

在审美上,西方音乐追求音响的厚实、丰满和立体感,追求一种对人心的震撼,它的深度表现为深刻,常常通过主题表现出来。

所以也就衍生出了交响乐、协奏曲等乐队作品体裁。

在结构上西方音乐力求表现出空间性。

在音乐观念上,以单个音为音乐的基础,音乐形式重于内容,以形式的美达到思想上的崇高,也就是善。

正因为这样,西方音乐史的书写方式可以是风格史的书写方式。

通常是“音乐家的介绍作品分析风格探析”的形式。

当然啦,这里指的是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至于现代的流行音乐,早就走上了同一条路了。

浅析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

浅析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

浅析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摘要】中西音乐文化在音乐概念、音乐风格、乐器、音乐教育以及表演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异同点。

西方音乐强调和声和旋律的结合,注重个人创作和表达;而中国音乐注重音调和音色的和谐,更强调传统和文化内涵。

在乐器方面,西方音乐使用的乐器更多样化和技巧性强,而中国音乐则注重民族特色和传统乐器的运用。

音乐教育也有很大差异,西方注重音乐理论和技巧的传授,而中国注重学生的感悟和表现力的培养。

在表演方式上,西方常采用独奏或合奏形式,中国则注重群体演奏和和声。

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中西音乐文化相互借鉴,趋向融合。

吸收交流对于中西音乐文化的发展十分重要,文化交融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关键词】中西音乐文化、异同、引言、背景介绍、音乐概念的异同、音乐风格的差异、乐器的差异、音乐教育的差异、表演方式的异同、结论、吸收交流的重要性、文化交融的趋势。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西方音乐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也变得日益密切。

中西方音乐文化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和特点,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中西方音乐在音乐概念、音乐风格、乐器、音乐教育以及表演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同时也有着相互借鉴和吸收的空间。

通过深入探讨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表达形式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这也为丰富和发展世界音乐文化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2. 正文2.1 音乐概念的异同中西音乐文化的音乐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

在西方音乐文化中,音乐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形式,强调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西方音乐强调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追求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技巧的完美。

西方音乐注重创新和个性,尤其是在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领域。

相比之下,中国音乐文化中的音乐概念更加注重音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关系。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西方音乐
• 西方音乐发展阶段: • 从17世纪初的巴洛克音乐 开始到现在,西方音乐的 发展大致经历了巴洛克音 乐时期,古典音乐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民族 音乐时期,印象主义音乐 时期,新音乐时期以及现 代音乐时期风几个阶段。 而每一个时期都有其各自 的风格特点,所以每一个 时期的音乐都可称为当时 所流行的一种音乐流派 • 西方传统音乐的特征: • 所谓的西方传统音乐既是: 巴赫至贝多芬之间的古典 音乐时期。被称为“复调 音乐之父”的巴赫、“交 响乐之父”的海顿、“音 乐神童”莫扎特以及贝多 芬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 表。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 是理性化、生活化、程式 化,且曲风严谨的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比较
• 一、中国传统乐的音阶一般是五至七声;而西 方传统音乐的音阶却是七至十二声。 • 二、中国传统音乐一般不转调;而西方传统音 乐有大量的转调。
中国传统
• 三、中国传统乐器高音强低音弱,各种乐器的音色不易溶为一团;西方传统 乐器高中低音较平衡,大多数乐器的音色可溶为一体。 四、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一般是“砌砖式”,即越加越高,越加越长; 然而西方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却是“细胞分裂式”,即越变越多,越变越长。 由此看来,西方传统音乐是已高而不易再高,中国传统音乐是不高而大有机 会再高。 不得不承认,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古国的音乐艺术,在国际乐坛中的影 响力及生命力,已经远远不及西乐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挽救“民族艺 术瑰宝—京剧”这样内容的文字见诸报端;我们也时常听到流行音乐的fans 们随口就是一句不听大陆流行乐的理由,日韩学欧美,港台学日韩,大陆学 港台!在我们大多数青年爱乐人的心目里,瞎子阿炳和肖邦、海顿绝对不是 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大谈“波洛乃兹”、“惊愕”也远远比小议“金蛇狂 舞”“二泉映月”更有品位与层次。但音乐欣赏是多么自由、多么个人的体 验啊,我们就是为了这种天马行空般的体验而喜爱音乐的,因此我们有理由 认为萦绕在我们周围的许多音乐已经越来越没有想象力,越来越不人民,越 来越不让人快乐了。这样讲话是不是很刻薄?身为一个中国人,其实一直都 很相信,我们有自己拿得出去的作品与艺术形式,而且这样的作品与艺术形 式是随处可见的,比如:一个能吼出几句信天游西北壮汉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就绝不低于一身顽疾的卡列拉斯,在同时拥有一副好嗓子的情况下,我就是 比较偏爱健康一点、我坐几个小时火车就能见到的形象……我们一直都知道, 比较才能让我们产生优越感或发奋图强,但无论怎样的比较也不会让我们丧 失信心,因为我们知道,发现不了自身的潜能比发现自己问题一箩筐更可怕。

中西方音乐差异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music and western music

中西方音乐差异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music and western music

键盘乐器
钢琴(Piano)、管风琴( Organ)、手风琴(Piano Accordion)、电子琴( Electronic Keyboard)、电钢琴 。
打击乐器 1)有调打击乐器:定音鼓( Timpani)、木琴(Xylophone); 2) 无调打击乐器:小鼓(Snare Drum)、大鼓(Bass Drum)、三 角铁(Triangle)、铃鼓( Tambourine)、响板(Castanets )、砂槌(Maracas)、钹( Cymbals)、锣(Gong)。
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westernmusic英翻一班中西方乐器chinanationalmusicalinstruments吹管乐器windinstruments弹拨乐器pluckedinstrument拉弦乐器bowedinstrument打击乐器percussioninstrumentswindinstrumentsbowedinstrument二胡erhu高胡gaohu板胡banhujinghu京胡pluckedinstrumentpercussioninstrumentswesternmusicalinstruments管乐器windinstruments弦乐器stringedinstruments键盘乐器keyboardinstruments打击乐器percussioninstruments1唇鸣类
Baroque Period The Baroque Era was a type of music genre from 1600 to 1750 based on European classical music. During this period, musicians and artists used more musical ornamentation, developed new instrumental playing techniques and made changes to musical notation.

感受不同音乐之美——谈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之异

感受不同音乐之美——谈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之异

感受不同音乐之美——谈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之异阅读提示:■听过了《命运》交响曲之后再听中国的古琴,你会感慨这两种音乐怎么相差这么多?交响乐那种磅礴的音响、那种震撼,和古琴的宁静完全不同,那么这两种音乐是怎么产生的?它们是在各自的土地上,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政治背景、生活方式、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沿着不同的两条线发展起来的。

■中国号称“礼乐之邦”,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是先人们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周代开始,中国建立礼乐制度,“礼”和“乐”结合起来,就是构建理想社会的基础。

■西方的钢琴音乐,从这个音到下一个音,是跳跃式的,中间没有过渡。

而中国音乐中常常有些音就在白键和黑键之间的“钢琴缝”里,这个音才有“味儿”。

中西音乐发展的两条线听一首中国的古琴曲《鸥鹭忘机》与听一首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人们的感受会有很大的不同。

古琴艺术与交响乐,可以视为中国古典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甚至可以视为中、西古典音乐的高峰。

但中、西方音乐的差异如何形成?其各自的表现形式又有哪些特点?应该说,中、西音乐的差异与各自的自然环境、历史、人文传统密切相关,也与整个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遭遇、撞击密切相关。

近两百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在世界上沦为弱势文化,在国内,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们也曾对自己祖先创造的文化有过完全不同的两种态度。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今天,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180 度的转变。

中国从一个自认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为自己的传统文化自豪的国家,突然沦落,被人家欺侮,如此巨大的精神落差是造成中国现在所有问题的根源。

所以,要了解中国文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社会上的种种问题,离不开3 个数字:一个是五千年的文明史,一个是两百年的屈辱史,一个是我们这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后的奋斗和成就史。

五千年的文明史和两百年的屈辱史,使我们所有的中国人——从文化大家到北京茶馆里号称“三大强国伺候我一个人儿”的胡同串子,每个人的心里都非常纠结,既有自豪,又有自卑,还有不服气。

【范文】阐述中西方音乐的差异及中西方对音乐美学的观点比较

【范文】阐述中西方音乐的差异及中西方对音乐美学的观点比较

阐述中西方音乐的差异及中西方对音乐美学的观点比较儒道两家提出的音乐美学思想, 为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源头。

儒家学派继承了孔子关于音乐与自然的关系, 追求音乐与自然和谐统一, 以“真”和“自然”为重。

中国音乐有一套自己的审美标准, 对中国音乐的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音乐含蓄, 追求意境, 以抒情为主, 以为意境深远特征, 以含蓄、淡泊、空灵为上品。

美好的意境能够给欣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回味无穷, 或能让欣赏着感受到心灵的升华。

在西方存在着“自律论”和“他律论”两大主流思想, 两大思想追求不同, 但都成体系。

一、音乐美学的本质(一) 音乐美学的本质音乐美学是从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来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基础理论学科。

在缪天瑞的《音乐美学史概观》一书中给音乐美学作了如下定义:音乐美学就是研究音乐的理解、音乐的感受、音乐的条件。

在中国人与物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 人与物两者缺一不可, 关于美学方面的著论有“声无哀乐论”和“物感说”。

而在西方, 人要理解世界、把握世界要先认识世界, 在音乐美学上的著论为音乐“自律论”和“他律论”。

(二)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差异西方人在知识的追求上具有执着的特点, 当没有创作灵感但又不得不完成作品时, 音乐自然会缺乏真情, 创作即趋于形式化。

因此, 在西方音乐中, 技巧占有很高的地位。

中国的音乐则重在随心自由, 这是中国文化的优良特点。

中国古代音乐注重感性, 乐感来了即可随手操琴抚上一曲, 将感受表达的淋漓尽致。

若乐感没来, 也不必强迫自己。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漫长的生活和生产劳动过程当中自然形成的, 经过数代乐人传承至今的音乐。

正是在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指导下,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中国传统音乐形成了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 柔和委婉、细腻清淡的艺术风格。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状态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美学思想。

二、中西方音乐美学的比较(一) 美感特征的比较在中国, 古典美学艺术追求包含着虚实相生, 以虚实相生作为一种民族特色。

中西音乐差异

中西音乐差异

我心中的中西音乐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音乐的差异。

归根结底,中西方的宇宙观、世界观的不同,是中西音乐风格形成各异的根本原因。

而中西音乐虽然存在差异,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音乐都存在共同之处,都给人一种优美的听觉享受。

一、关于乐器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音乐的魅力所在。

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在民间十分流行的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之一,我国的音乐大家为之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等都堪称经典。

西洋乐器主要是指18世纪以来,欧洲国家已经定型的管弦乐器和弹弦乐器、键盘乐器。

常用的西洋乐器有: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弦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等。

木管乐器起源很早,是乐器家族中音色最为丰富的一族,常被用来表现大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情景;铜管乐器的音色特点是雄壮、辉煌、热烈;弦乐器的共同特征是柔美、动听;键盘乐器的特点是其宽广的音域和可以同时发出多个乐音的能力;打击乐器主要用于渲染乐曲气氛。

关于乐器,我认为由于生产力的差距,导致了中西方乐器发展的差异。

中国的金属冶炼技术虽然发展很早,但后来的发展水平远落后于西方。

西方乐器有条件用金属弦,中国还只能停留在马尾、鸡筋等材料的阶段。

但无论是西方的“金属”还是中国的“马尾、鸡筋”,作为音乐的一种重要表现表现工具,它们都充分地表现出了中西音乐的神韵,表现出了各自的美。

二、关于风格好的音乐反应的是现实世界,反应的是人们的内心世界,因此,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造就了中西方音乐风格的不同。

西方的音乐给人的感觉更注重浪漫主义色彩,更注重内心世界的充分表达。

在我看来,西方的音乐,从钢琴曲的唯美到歌剧的狂放不拘,作者都将内心的想法“赤裸裸”的摆在了听众面前,听西方的音乐,更容易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文化特征的差异音乐是人类文化长河中孕育出来的珍宝。

历史中东西方文明长期隔离,因此,中西方文化有着巨大差异,紧密关系着音乐文化,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审美的差异,音乐创作的差异,音乐理念的差异,乐器发展的差异等等。

我们自身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后产生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性。

我认为中西方文化和哲学,信仰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文化、美学审美的差异、教育方面差异等等,中西方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借鉴,甚至将西方与东方的特质归纳为理性的与感性的,并产生了很多相关的标准和准则来衡量我们自身的审美与意识形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更加趋向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积极推行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主张,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来学习和理解。

在这种态势下,促使我们必须掌握我国本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趋势,在吸收西方音乐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好地发扬我国本民族的音乐。

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历史,地域等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中国音乐注重音乐的横向进行,即旋律的表现性;与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一样,在艺术风格上,中国音乐讲究音乐韵味处理。

强调形散神不散。

传统的中国音乐作品在旋律进行上常常以单旋律的方式进行,对和声的应用较少。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诗歌等姊妹艺术也有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音乐一般都离不开舞蹈,如远古时期的《《六代乐舞》》,唐朝的歌曲大曲以及唐宋以后兴起的戏曲音乐都体现了音乐舞蹈结合古代诗歌一般分为诗,词,曲三类,开始都是用来演唱的,只是后来诗歌的功能有了分化。

从现代音乐角度来看,歌曲的歌词大都是押韵的,一首好的歌词本身也是一首好的诗歌。

中国音乐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着重于情韵,而西方音乐注重则是音乐本身的和谐性;中国音乐发展自然过渡,一脉相承,西方音乐发展则呈块状结构和阶段性特征;中国音乐体现为单纯的模线性织体思维,以线条为主,而西方音乐则倾向于横叉的立体状织体思维,更讲究和声;中国音乐语言偏重心灵,略语形式,极富变量,为开放性结构,而西方音乐形式严谨,结构具有封闭性特征,中国音乐尚善尚美,追求虚静空灵的意境,注重感觉,而西方音乐却讲究理性与情感的统一,追求力度与强度,乐思明晰而实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不同
感受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不同感受简单的来说,人们通常认为西方音乐起源于古希腊,但史料对希腊音乐的记载较少,所以中世纪是人们研究西方音乐的一个起点,中世纪音乐与基督教音乐密不可分,可以说西方的传统音乐起源大部分受到了宗教音乐的影响。

中国传统音乐起源于黄河流域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音乐,以汉族为主体的音乐,商周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代表性,而这些音乐带有祭祀,哲学的特色,也可以说中国传统音乐来源于两者。

在发展上,从17世纪初的巴洛克音乐开始到现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巴洛克音乐时期,古典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民族音乐时期,印象主义音乐时期,新音乐时期以及现代音乐时期风几个阶段。

其中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其各自的风格特点,可以说这段时间每一个时期的音乐都可称为当时所流行的一种音乐流派,音乐风格理性,程序化,曲风严谨。

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于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3世纪。

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完善丰富于辽、宋、金、明、清。

从王室贵族的大场合音乐逐渐到走向民间,从严谨的编曲到轻松的戏曲艺术。

中国传统音乐经历了一个通俗化,民间化,世界化的过程。

可以看出,中西方传统音乐在起源和发展中都带有宗教特色,但是西方传统音乐似乎都是音乐家的事,以名人或则特定的表达方式为当时的时
代特色。

中国传统音乐则趋于平民化,每段时期更多地民间色彩会加入到音乐中来。

中西方传统音乐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音阶,基本上中国传统音乐声调为宫商角徵羽,一般有五至七声,很少转调。

而西方则是1、2、3、4、5、6、7七声,可以多至十二声,其中演奏时还有大量的转调。

也许是乐器的不同,中国传统音乐的每种乐器在演奏时不易混淆,各自分明。

而西方传统乐器音色平衡,大多数可以溶为一体,例如吉他在调音时可以利用钢琴的音阶。

在《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讲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感情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段话其实已经一针见血地点出了中西方传统音乐的差异,个人总结为“意”和“型”上的差异,就像中西方的绘画艺术,中国追求的是一种意义上面的表达,一点一画就已表达出意思。

西方是讲求理性上的实在意义,就像其在绘画艺术中追求真实感那样,要让人确实感受到音乐的气场所表达的意思。

就拿中国的《高山流水》与西方的《命运交响曲》比较。

一曲《高山流水》只以古琴就弹奏出那种古朴、优雅、空灵与韵味,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仿佛置身于高山之下看流水落下。

而《命运交响曲》则完全不同,多种乐器演奏得急促、紧张、恢宏,让人在这种气场下感受到那种命运来临的跌宕起伏。

其实中意传统音乐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也不能够一概而论,但是其中个人认为有几点是对中西方传统音乐差异有深刻影响的。

其实在上面的比较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中西方的音乐在乐器上面有很大的差别。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中国的演奏乐器有古筝、古琴、二胡、编钟等等。

不难看出,中国的传统乐器都是取之于自然之物,让人感觉天然,同时也是中国传统音乐音色单一的原因,一种乐器就是一种声音,在演奏中各种声音分明,让人印象深刻;在西方的传统演奏乐器中有钢琴、萨克斯风、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等等,这些乐器大部分都带有一些金属的味道,在前面也说过,西方乐器的声音不是单一的,多种乐器音色可以融合。

从中西方演奏乐器的差异这里就可以看出,在乐器上面直接导致了中西方音乐在演奏上面的差异,两者的发声原理不同,所出来的声音也不一样,给人的感觉自然也大相径庭。

在演奏的内涵上面,中国音乐讲求空灵,追求意境,而西方则是理性与感情的统一。

这是中西传统音乐最根本的差异。

不得不说,这是与中西方在哲学与世界观上面的差异而造成的。

古代中国人崇尚老子那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唯心主义。

对世界的感受完全来自于个人,就像前文所说,在绘画上面的表现更为突出,书上曾所过苏东坡画竹子,画出来却是红色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在我的世界观里,竹子是红色的,红色的竹子能表达出苏东坡眼中竹子的形象,也许这样并不能为世人所理解,但是总会让人产生共鸣,不然中国传统文化也不
会流传至今。

再看西方,西方注重外部知识的获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格物致知。

无论对于学术还是艺术,都有严谨的,正规的记录以流传,有一套完整的体系。

这个并不难发现,很多西方流传下来的古典音乐都是有谱有据。

反观中国传统音乐很有大一部分都是口耳相传,现在所听到的传统音乐大部分都是根据史料记载而重现的,不一定能很准确表达当时的意义。

在这方面个人认为是中国传统音乐做得不足的,中国古代很多美妙的乐章,我们都只能想象和猜测性的重现却不能像西方那样完整地展现给世人。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中西方在知识追求方面的差异是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并不陌生。

中国地大物博,应有尽有,广袤的土地塑造我们和谐的思想。

西方(当时的欧洲)却是土地资源紧张,所以他们有一种对未知事物的追求。

正是这种地理因素导致他中西方在世界观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影响着两者的艺术发展。

中国是一种宗法文化,而西方是一种宗教文化。

辜正坤先生在《中西文化比较导论》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宗法与宗教有很大的差异。

在宗法文化中,家族式的结构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宗教要适应这种家族结构”
这导致美学上的差异,也是导致音乐上的差异。

中国注重天人合一,人与人,人与天的和睦共处。

西方强调人神之和,讲科学,追求至高无上的真理。

审美上如此,在音乐的创作和欣赏上也如此。

中西方在传统音乐上有很多的差异,在比较中发现,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对一个事物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在比较中不是为了证明文化的优劣,而是在比较中有所感悟,感悟中西文化之博大精深,阴差阳错。

世事在偶然中有其必然性。

传统音乐的时期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在新的时代里越是传统的文化更应该得到好的发展。

无论是中国的古老音乐还是西方的古典音乐都不应该在时代的发展中没落。

然而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传统音乐正逐渐在消失,而西方的音乐也逐渐地被推崇。

在比较的资料中我们知道西方音乐更容易去理解更容易学,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样舍弃我们传统的优秀文化,与文化的入侵无关,国人的思想在开放同时更应该关注传统文化,二胡、古筝等古老乐器在新的时期必定会有新的发展。

总而言之,中西文化、中西音乐虽然有差异,但是在发展中不应该是互相排斥更应该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我们寄望中西文化在交流与发展中互相取长补短,为人们的艺术发展创作出一个新的起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