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梯液压缓冲器的设计及参数研究
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内容、要求和方法
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内容、要求和方法一、概述1、制造厂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申请单位)应填写型式试验申请书,并提交给经国家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型式试验机构。
2、试验样品的选送应由型式试验机构和申请单位商定。
3、申请单位可以派人参加型式试验。
4、型式试验必备的仪器设备a、万能试验机;b 、试验塔架;c、时间、速度、减速度测试仪(其系统频率不应小于1000Hz , 时间应记录到0.01s 脉宽的时间脉冲)。
d 、或采用能够达到与上述仪器设备同样功能的仪器设备。
5、申请单位需向型式试验机构提供说明下列内容的文件资料:⑴、缓冲器的使用范围:a 、缓冲器的允许质量范围;b、缓冲器的最大允许冲击速度;c、缓冲器的最大压缩行程(非线性缓冲器除外)。
⑵、缓冲器设计制造参数:a 、缓冲器类别、型号和安装方式;b、缓冲器装配详图,能够显示缓冲器的结构、动作、使用的材料、构件的尺寸和配合公差;d、线性蓄能型缓冲器的“力-行程”曲线图;c、液压缓冲器的“液体通道的开口度”与“缓冲器行程”的函数关系;⑶、证书及随机文件:a、上一年度缓冲器型式试验报告和型式试验证书,新产品的型式试验除外;b、缓冲器使用维护说明书;d、液压缓冲器使用液体的规格;e、橡胶类非线性缓冲器使用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污染⑷、型式试验机构要求的其它补充文件资料6、申请单位需向型式试验机构提供下列试验样品:a、一个缓冲器;b、液压缓冲器用液体应单独发送。
、线性蓄能型缓冲器型式试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应符合下表要求:三、耗能型型缓冲器型式试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四、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型式试验的内容要求与方法应符合下表要求:。
TSG T7007—2016电梯型式试验规则-附件-缓冲器型式试验要求
附件N缓冲器型式试验要求N1 适用范围本附件适用于(线性、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耗能型缓冲器的型式试验。
N2 引用标准(1)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2)GB 21240—2007《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3)GB 25194—2010《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N3 名词术语本附件采用N2引用标准规定的术语。
N4 主要参数和配置的适用原则N4.1 主要参数变化N4.1.1 线性蓄能型缓冲器主要参数变化符合下列之一时,应当重新进行型式试验:(1)额定速度增大;(2)最大缓冲行程改变;(3)最小允许质量或者最大允许质量改变;(4)弹簧的自由高度改变;(5)弹簧中径改变;(6)弹簧钢丝直径改变;(7)弹簧有效圈数改变。
N4.1.2 耗能型缓冲器主要参数变化符合下列之一时,应当重新进行型式试验:(1)额定速度增大;(2)最大撞击速度增大;(3)最小允许质量或者最大允许质量改变;— 95 —(4)最大缓冲行程改变;(5)液体规格或者容量改变。
N4.1.3 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主要参数变化符合下列之一时,应当重新进行型式试验:(1)额定速度增大;(2)最大撞击速度增大;(3)最小允许质量或者最大允许质量改变;(4)自由高度和外径改变;(5)表面硬度范围改变;(6)缓冲器设计使用年限增加。
注N-1:提出设计使用年限时,必须指明允许的工作条件;允许的工作条件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型式试验。
N4.2 配置变化N4.2.1 线性蓄能型缓冲器配置变化符合下列之一时,应当重新进行型式试验:(1)结构形式(圆柱螺旋、圆锥螺旋)改变;(2)适用工作环境由室内型向室外型改变。
N4.2.2 耗能型缓冲器配置变化符合下列之一时,应当重新进行型式试验:(1)节流方式(如环形缝隙节流等)改变;(2)复位方式(如外部上置弹簧复位、内部上置弹簧复位或者惰性气体复位等)改变;(3)工作环境由室内型向室外型改变。
电梯用液压缓冲器的缓冲原理与结构探究
电梯用液压缓冲器的缓冲原理与结构探究摘要:在电梯运行中,缓冲器是最后的安全保障设施,若是电梯降至底层然而没有及时停运,则轿厢会继续行驶,进而与底坑发生撞击,引发电梯事故,如果将缓冲器安装于底坑中,则可以有效提高轿厢制停安全性,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因此缓冲器被国家标准强制要求为电梯必备的安装装置之一。
在日常运行中,相关人员应该充分重视缓冲器性能情况,积极进行检修与养护,以充分提高电梯运行安全性。
对此,本文阐述了液压缓冲器概述,介绍了液压缓冲器结构,并介绍液压缓冲器维修与养护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与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液压缓冲器;缓冲原理;结构探究引言:对于电梯用液压缓冲器而言,其主要被安装在电梯井道底坑中,设置在轿厢和对重的正下方。
当电梯轿厢或对重因故障撞底时,油压缓冲器利用液体流动的阻尼作用缓冲轿厢或对重的冲击,安全平稳地把轿厢和对重制停,避免剧烈冲击,防止灾难性事故发生,保护乘客和设备安全。
当前,要求缓冲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缓冲过程平稳连贯,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1]。
1.电梯用液压缓冲器的缓冲原理1.1基本原理轿厢对缓冲器产生撞击作用时,柱塞下行,会对缸体液压油进行压缩,借助节流环将液压油喷进柱塞腔。
此过程中,由于活动截面积骤减,产生涡流,促使液体中质点互相摩擦与拉击,促使对重与轿厢速度变缓,最终停止。
缓冲器借助液体活动阻力作用,对对重与轿厢产生缓冲效果,在对重、轿厢与缓冲器分开时,基于复位弹簧作用,柱塞向上复位,液压油再次回到油缸中,恢复到正常状况。
由于液压缓冲器主要通过消耗能量形式达到缓冲目的,所以没有回弹效果。
另外,由于变量作用,柱塞下压过程中,节流环截面积不断减小,促使缓冲力和缓冲减速度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所以液压缓冲器平稳性良好。
1.2节流原理基于相同制停条件,缓冲器的缓冲作用时间较短,储能器可以将大部分动能转化为油液内能,并对其进行存储,其余动能借助节流作用进行热能转换,散发到空气中。
关于“液压缓冲器”相关检验项目的探讨
关于“液压缓冲器”相关检验项目的探讨摘要:缓冲器是日常电梯使用安全保障的重要装置,本文旨在对当前定期检验中有关耗能型缓冲器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结合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含1、2号修改单)中关于这一项目的相关要求展开讨论。
关键词:液压缓冲器、电梯检验众所周知,缓冲器是安装在井道底部,用来防止轿厢和对重意外坠落的最后一道保护罩。
当轿厢或者对重接触缓冲器表面时,它便能够最大程度的吸收高处坠落产生的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事故的严重性和毁灭性。
在现阶段检验中常见的缓冲器有三类,即弹簧缓冲器、聚氨酯缓冲器、液压缓冲器,其中液压缓冲器使用范围更广适用于任何速度的电梯 (弹簧、聚氨酯缓冲器只能用于不大于1m/s的电梯),往往我们在检验中遇到耗能型缓冲器时,对于是否有油,是否锈蚀,是否动作可靠都模棱两可,因此这就意味着液压缓冲器的安装,保养,检验都比其余两种更加严格。
一、工作原理上图是一个液压缓冲器的主视图,我们可以看到,当缓冲器表面受到外部的撞击力时,活塞杆同时受到冲击力,从而带动活塞挤压内管里面的液压油。
当液压油受压后,从内管的排油孔排出,同时内管排出的液压油也经回油孔回流到内管。
当作用的缓冲器表面的外力消失后,弹簧迅速复位活塞杆,油同时通过打开的逆止阀迅速回到管内,缓冲器恢复初始状态,等待下次动作。
根据原理分析,我们知道液压缓冲器是利用液体流动的阻尼, 缓解轿厢或对重的冲击, 所以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其次, 不断改良的节流型式、开口度可使油缸体内的缓冲压力在缓冲过程中保持不变, 在制停期间的作用力近似常数, 从而实现匀减速缓冲,在使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液压缓冲器所需的行程可以比弹簧缓冲器减少一半。
这些也就是液压缓冲器的优势所在。
二、检规中对于缓冲器的要求检规TSG T7001-2009中第3.15项的规定:1.轿厢和对重的行程底部极限位置应当设置缓冲器,强制驱动电梯还应当在行程上部极限位置设置缓冲器;蓄能型缓冲器只能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1m/s的电梯,耗能型缓冲器可以用于任何额定速度的电梯;2.缓冲器上应当设有铭牌或者标签,标明制造单位名称、型号、编号、技术参数和型式试验机构的名称或者标志,铭牌或者标签和型式试验证书内容应当相符;3.缓冲器应当固定可靠、无明显倾斜,并且无断裂、塑性变形、剥落、破损等现象;4.耗能型缓冲器液位应当正确,有验证柱塞复位的电气安全装置;5.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TSG T7011-05 电梯缓冲器型式试验细则
液压耗能型缓冲器的结构应当便于检查其液位
2.3
借助重物自由降落对缓冲器进行冲击试验,使用最大质量和最小质量先后分别各个进行一次试验
2.4
冲击试验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在撞击瞬间达到要求的最大速度
(2)每次试验后,缓冲器应当保持完全压缩状态5min
(3)每次试验间隔至少为30min
(4)试验环境温度在15℃-25℃之间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它必要资料
型式试验机构与型式试验申请方协商后,要求补充的其它必要资料
附件2
线性蓄能型缓冲器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项目及编号
试验内容与要求
试验方法
1
线
性
蓄
能
型
缓
冲
器
1.1
线性蓄能缓冲器可能的总行程:
(1)对于使用破裂阀或者单向节流阀作为防坠落保护的液压电梯缓冲器,应当至少等于相应于表达式vd+0.3m/s给出速度的重力制停距离的两倍,即:
①对于使用破裂阀或者单向节流阀作为防坠落保护的液压电梯:
,m/s.而且
②对于其它的所有电梯:
,m/s.而且
(2)缓冲器允许质量范围:
①
②
Cr=完全压缩缓冲器所需要质量,kg
FL=总压缩量,m
计算允许质量范围
附件3
耗能型缓冲器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项目及编号
试验内容与要求
试验方法
2
耗
能
型
缓
冲
器
2.1
耗能型缓冲器可能的总行程:
(3)试验期间记录下落距离、速度、加速度和减速度等
(4)计算平均减速度的时间为首次出现两个绝对值最小的减速度之间的时间差
论述电梯液压缓冲器缓冲特性
论述电梯液压缓冲器缓冲特性摘要:在电梯运行中,缓冲器是最后的安全保障设施,若是电梯降至底层然而没有及时停运,则轿厢会继续行驶,进而与底坑发生撞击,引发电梯事故,如果将缓冲器安装于底坑中,则可以有效提高轿厢制停安全性,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因此缓冲器被国家标准强制要求为电梯必备的安装装置之一。
对此,本文阐述了液压缓冲器的类型和缓冲原理,并对电梯液压缓冲器缓冲特性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液压缓冲器;缓冲特性引言:电梯液压缓冲器通常安装在电梯井道底部,位于轿厢和对重的正下方。
当电梯遭遇故障导致撞底时,缓冲器通过液体流动的阻尼作用,平稳地减缓轿厢或对重的冲击,确保它们安全停止,从而避免剧烈冲击和灾难性事故的发生,保护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为了满足现今的需求,缓冲器需要具有简单结构、小体积、轻重量、平稳连贯的缓冲过程,并且表现出良好的缓冲性能。
1、液压缓冲器的类型和缓冲原理1.1液压缓冲器的类型液压缓冲器根据内部节流方式不同分为:固定式、渐变式和可调节式三种。
固定式节流方式由于节流孔的面积是固定的,初始阶段的缓冲阻力比较大,行程中、末端的阻力急剧减小趋于0,因此缓冲震动比较大、缓冲性能较差;渐变式节流方式在工作过程中节流面积是逐渐减小的,因此能量的吸收比较均匀,有效地避免了固定式节流方式的不足,缓冲效果较好;可调式节流方式的缓冲器可实现根据工作参数的改变而改变,能够适用不同的缓冲工况。
电梯中常用的是渐变式的节流方式,根据内部节流孔的不同主要有:油孔柱式(也叫环状油孔式)、多孔式(主要有缸体内壁溢流式和柱塞溢流式)、多槽式等,其中环状油孔式液压缓冲器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液压缓冲器。
液压缓冲器根据复位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无复位式、弹簧复位式、气体弹簧复位式和液体弹簧复位式等,由于弹簧复位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是电梯液压缓冲器中应用最多的柱塞复位方式。
其中弹簧复位式有外置弹簧式和内置弹簧式两种。
将弹簧内置在缓冲器内部可靠性更好,能有效防止因为外部环境潮湿等因素导致的失效。
电梯液压缓冲器 原理
电梯液压缓冲器原理
电梯液压缓冲器是电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缓解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冲击力,保证电梯的平稳运行。
其原理是利用液体在缓冲器内部的流动和压力变化来起到缓冲作用。
液压缓冲器内部由两个主要的部分组成,分别是内筒和外筒。
内筒内部装有活塞、活塞杆和油嘴等部件,外筒内部则充满了液体。
当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冲击力时,活塞会向内筒移动,从而使液体流动,产生阻力,从而达到缓冲作用。
在液体流动的过程中,液体的压力变化也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从而保证了电梯的平稳运行。
电梯液压缓冲器具有结构简单、缓冲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电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
试论侧压式电梯底坑缓冲装置设计
132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工艺与技术中国设备工程 2018.02 (下)电梯安全事故中比较主要的原因就是电梯落底的缓冲装置的设计不科学,在电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缓冲装置的失灵,就会带来安全事故。
所以在对电梯的底坑缓冲装置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就要充分重视其科学性和安全性,保障缓冲装置能够正常的发挥作用,这样才能保障电梯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
通过此次对侧压式电梯底坑缓冲装置的设计理论研究,就能为实际设计工作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1 侧压式电梯底坑缓冲器设计要求及安全操作1.1 侧压式电梯底坑缓冲器设计要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电梯的使用量也在迅速增加,电梯的整体设计质量保障就显得比较重要。
而对于侧压式的电梯设计过程中,底坑的设计就要能满足相应的要求,从而提高设计的质量。
轿厢两端站平层位置的时候,轿厢以及对重装置装板以及缓冲器顶面要保持合理化的距离,对于耗能性缓冲器的设计可控制在150~400mm,而对于蓄能型的就要控制在200~350mm,对重装置撞板中心以及混重启中心的偏差要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当中,小于20mm。
对于同基础上的缓冲器顶部以及轿底对应的距离差要小于2mm。
底坑的设计过程中,要设置停止电梯运行的非自动复位红色停止开关。
在进行设置液压缓冲器的时候,其柱塞的铅锤度不能大于0.5%,还要进行设置缓冲器动作后没有恢复正常位置电梯不能运行的电气安全开关,在轿厢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的时候,轿厢最低部分和坑底间净空间距离不能小于0.5m。
只有保障从这些设计方面加强质量的控制,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侧压式电梯底坑缓冲器的设计质量,保障电梯的安全使用。
1.2 侧压式电梯底坑安全操作规范电梯底坑的操作安全规范的严格遵循,才能保障其应用安全。
侧压式电梯底坑的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操作,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进入到底坑工作的时候,就要将电梯放到底层端站一层,检查安全钳的过程需要两个人实施操作,一人在轿车顶检查速度开车,一个进入到底坑工作。
关于液压电梯相关项数据的要求
1、安全间距控制柜、屏的安装应符合:在其前面应有一块水平面积深度不小于0.7m,宽度为0.5m或控制柜屏的全宽度,在需要进行维修检查或紧急操作的地方,需要有一块不小于0.5m×0.6m的水平净空面积,且通往那些净地的通道宽度不小于0.5m,在无运动部件的地方可减小到0.4m.2、井道顶部空间当柱塞通过其行程限位装置而达到极限位置时,应同时满足以下六个条件。
(V m上行额定速度)a.轿厢导轨应提供不小于0.1+0.035V2m(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b.轿顶上可站人的最高水平面积,与位于轿顶投影部分的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 1.0+0.035 V2m(m);C1、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固定在轿顶上设备的最高部件(不包括c2)所述及的)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应不小于0.3+0.035 V2m(m);C2、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导靴或滚轮、钢丝绳连接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1+0.035 V2m(m)d、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向上伸出的柱塞头部组件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应不小于0.1m.。
e、轿厢上方的空间应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6×0.8m的矩形体。
f、对于直顶式液压电梯,a、b和c所述及的0.035 V2m的值不必考虑。
3、对重导轨的进一步制导行程当轿厢完全压缩缓冲器时,对重导轨应提供不小1.0+0.035 V2d (m) 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V d下行额定速度)4、轿厢面积乘客液压电梯或载货液压电梯轿厢的最大有效面积应分别符合附表1或附表2的规定。
5、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底坑空间当桥厢完全压缩缓器动作时,应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a.底坑中应能放进一个0.5×0.6×1.0m的矩形体;b.底坑地面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应不小于0.5m,当下列两者之间的水平距离在0.15m之内时,这个距离可减小到不小于0.1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电梯液压缓冲器的设计及参数研究第21卷第5期2008年9月机电产品开发与新Development&InnovationofMachinery&ElectricalProducts VOI,21,NO.5关于电梯液压缓冲器的设计及参数研究蔡平安.一.张珂(1.沈阳建筑大学交通与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2.沈阳博林特电梯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161)摘要:新型电梯液压缓冲器,能使质量大,速度高的电梯以合理减速在设定的距离内安全制动.本文推导出液压缓冲器在最佳受力状态时节流孔变化函数和复位弹簧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其它参数对缓冲器性能的影响.关键词:电梯缓冲器;节流孔;复位弹簧中图分类号:TP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673(2008)05—065—030引言人们生存空间的不断拓展,使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电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电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梯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电梯坑道的建筑空间也要改变.电梯用缓冲器的行程随着电梯速度的增加要成平方的增加.这样电梯底坑就要随之加深,造成了建筑空间的很大浪费川.一般电梯缓冲器采用弹簧或者柱塞复位,其复位弹簧的高度将占用缓冲器总体高度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为了节约空间,降低缓冲器的有效高度,我们研究一种利用活塞式蓄能器复位的适用于高速冲击的缓冲器.缓冲器主要实现缓冲和复位两个功能过程,所设计的新型缓冲器是采用蓄能器在缓冲过程中储存的能量来实现柱塞复位的.在相同的制停条件下,这种缓冲器缓冲作用的时间短,大部分的动能通过蓄能器转化为油液的内能储存,另一部分通过节流作用转化为热能消耗掉.在理论上.最好的节流方式是梯形凸台和多孔式.在此必须考虑结构,功能,成本等各方面因素,从理论设计上确定缓冲性能最优方案,采用径向分布节流小孔来实现缓冲过程的节流.尽管活塞式蓄能器反应不像皮囊式灵敏,缸体加工和活塞密封性能要求较高,但通过设计,可以实现缓冲器结构上的一体化,使成本降低,结构紧凑.因此,最终选用活塞式蓄能器.1液压缓冲器的结构型式和工作原理由于电梯缓冲器制动力预先难以精确调整,调定后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不能实现平稳可靠的减速制动.收稿日期:2008—06—20I作者简介:蔡平安(1972一),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现工作l于沈阳博林特电梯有限公司,从事电梯相关配件的研究与开发.I 而且事故发生后缓冲器难以恢复.利用流体小孔阻尼效应.可实现机械效果的减振缓冲作用.由于薄壁小孔在缓冲节流过程中有较好的特性,同时考虑到加工的工艺,采用薄壁孔来实现节流.图1为一种节流小孔式液压缓冲器,它的节流缓冲作用是通过设置在缸套6上的一系列特殊设计排列的节流小孔而实现的.设计时使参加节流的小孔数目随缓冲位移加大而减少,从而达到匀速缓冲.由于缓冲油压力很高,可达10MPa以上,必要时可用多个缓冲器.并将其压力油腔连通,以使压力均衡,缓冲效果平稳.图2所示为一种环形节流式液压缓冲器结构,当轿厢撞击活撞头活塞杆弹簧缸盖活塞缸套缸体底板图1小孔节流式缓冲器Fig.1Bufferwithsmall2电梯液压缓冲器的设计根据流体学原理,对应一定的负载速度及节流孔面65?产品与市场?积,必定有一定的流体压力.因此选择节流面积的某种线性变化特性,就使系统有一定的运动形式.由于任一端面节流孔面积的不变性以及节流孔面积沿轴向变化的连续性,使缓冲器在起动状态或工作过程中外界干扰作用下,系统经过瞬时冲击后能够迅速稳定在新的平衡状态,以尽可能小的减速度运行至设定的缓冲距离终点,从而实现安全平稳的制动.(1)缓冲器设计的原始数据.运动部件的系统质量m:系统质量主要包括轿厢质量P(kg)和载荷质量Q (kg),缓冲前的撞击速度U0.撞击速度在正常运行时取轿厢下降额定速度1J.但应考虑在超速115%额定速度时的情形:1.15”0(1)最大缓冲减速度a一:根据GB7588—2003中10-4.3.3 条规定轿厢作用在缓冲器上时平均减速度应不大于1g, 且2.5g以上的减速度作用时间不得0.04s.有关实验表明,一般取最大允许减速度a~:2g为宜,否则冲击太大,可能对人体产生伤害.此取:【a嗍】=g(2)(2)缓冲器基本性能参数的确定.液压缓冲器一般尽量设计成恒力缓冲器,这既可保证其良好的缓冲效果, 又可使其结构紧凑.轿厢的动能E:E1nq3Oo2(3)缓冲作用力F:F=(4)缓冲行程s,根据:I/IU02=F?S=m?a一?s(5)可得:S=≥0.0674v(6)二amax(3)缓冲器的设计计算.缓冲活塞面积A:A=上(7)n.PH式中:n一缓冲活塞数;p缓冲压力(Pa).缓冲过程中活塞速度:缓冲活塞行程为X时,速度翻:vx---Oo.,/寺(8)根据参考文献[4】,缓冲间隙随缓冲位移变化的关系8为:8x=8.I/1一X(9)V,以上情况均说明,只要合理设计缓冲节流孔面积随缓冲行程变化关系,即可保证缓冲力近似恒定.3节流孔曲线函数(1)节流孔参数设计.理论上,要实现缓冲器的匀减速制停.节流孔的面积变化应是位移的连续函数关系.节流面积随着位移的增加而减小,而在工程应用中只能采用有限个小孔排布的方式来近似地实现其面积. 为了尽可能减小实际节流面积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节流孔的直径和孔间距离要尽可能地小.以减小节流面积突变带来的冲击振动.在推导节流孔曲线函数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最佳节流孔曲线的目标函数.图4所表示的是缓冲器的缓冲力一行程函数.显然,该曲线与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就是缓冲能量.曲线越接近于矩形时,在相同缓冲能量下所受到的缓冲力就越小.节流孔设计成在该工作状态时,缓冲能量与缓冲器的重量比值最大.缓冲效果最好,为使推导过程简化且可行,将矩形的缓冲力一行程线定为最佳节流孔曲线的目标函数.图3液压缓冲器结构原理图Fig.3Structureandprincipaldrawingofoilbuffer设:A一节流孔过滤面积;A=dL隔离活塞面积;A2:4d一调节杆截面积;=}d,L柱塞横截面积;p一油液密度;C广流量系数.根据节流孔流量方程可得:缓冲行程图4缓冲器的缓冲力一行程曲线Fig.4Bufferforcetostrokechartofbuffer(A3-A2)=CdA,/’P1-P2)合并(8),(10)两式消除中间变量vY得:A)(=rp(,s-.x)又设v一隔离活塞相对于柱塞的位移,压缩性.从油液连续性方程可得:A1y与弹簧力相比忽略活塞质量力和阻力,塞受力平衡方程:(1O)(11)忽略油的可(12)可得隔离活P2A1=K(yo+y)(13)式中:y『-复位弹簧预压缩量;K一复位弹簧刚度. 脱离柱塞.并列出柱塞受力平衡方程:E—A2P2=(ArA2)P(14)将式(13),(14),(3)代人式(11)中,消除P,P2?产品与市场?与Y等中间变量,即可求得节流孔过流面积与缓冲距离的函数关系:3,Ax==半(15)其中:Cd,p一已知常数(可通过设计手册);100,E根据缓冲负载已知参数;A,A,A,一各部分面积截面积与要求吸收的能量成比例,在满足个部分结构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其可尽量小,当然还需要符合密封件标准系列尺寸.S的大小由缓冲器的结构需要确定.S越大平均缓冲力越小,但是增加了轴向尺寸,反之亦然.设计者可适当选择.(2)复位弹簧设计.复位弹簧采用螺旋弹簧,因为其维护方便,成本低,故适合在一般场合使用.复位弹簧刚度的设计原则需要考虑在弹簧预压缩状态时,其力足以克服各种摩擦力之和,在最大压缩状态时储备足够的复位能.一般设计复位能为缓冲能的10%.设为弹簧预压缩量,有:1K(S—S)2--o.1E(16)在预压缩状态时:KS=CFf(17)其中:C一可靠系数1.2~1.5;Fr一总摩擦力,取Fr= 3%F.联立式(16),(17)方程即可求出弹簧刚度系数:K=(0.1E—C0+,/0.01E2_O.2C0ESo(18)将式(18)代人式(19)中可求得S.其余部分参数的设计:①吸收容量和油缸截面积同时增加;②想要增加复位,应该增加弹簧的冲气压力;③平均缓冲力和缓冲行程成反比;④其它参数不变时, 缓冲行程s与V02成正比;⑤电梯的质量越大,节流孔的断面积尺寸应该相应的减小.4结束语新型液压缓冲器是一种高响应性,高平稳性,大容量.结构简单,易实现系列化,标准化的液压缓冲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使质量大且以高速度作直线运行的物体以合理减速度在设定距离内安全制动,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具有随遇平衡性质的液压缓冲装置.在高速电梯中采用此设计方案,可以减小底坑的高度.提高空间的利用率.采用活塞式缓冲器可以实现缓冲器结构上的一体化,具体的缓冲器结构需自行设计.本文系统地探讨了电梯液压缓冲器的结构形式,推导了电梯液压缓冲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在最佳受力状态时节流孔变化函数和复位弹簧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其它参数对电梯缓冲器性能的影响,针对电梯液压缓冲器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证实了电梯液压缓冲器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参考文献:[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P1.f2J马培忠.电梯用油压缓冲器原理与性能分析[J].中国电梯,1995. [3]章一明.液压缓冲器设计参数研究【J】.华东冶金学院,1994,7 【4】吴国栋.施工升降机液压缓冲器的设计[z]’2000,5. AboutElevatorStudyontheDesigningParametersofHydraulicBuffer CAIPiAn,ZHANGKe(1.TrafficandMechanicalEngineeringSchool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S henyangLiaoning110168,China;2.ShenyangBrilliantElevatorCo.,Ltd,ShenyangLiaoning110161,China) Abstract:Newelevatorhydraulicbuffer,makequ~ity,high—speedelevatorsto setareasonableslowdowninthesafebrakingdistance.Inthispaper.thevaristonfuncrionofthrottleorificeandthemethodofcalculatingthere setspringareestablishedonthebasisofthebestforcedcondition.Thispaperalsoanalysestheonfluenceoftheotherparametersonperf ormanceofthebuffer.Keywords:hydraulicbuffer;throttleorifice;resetspring(上接第59页)TheApplicationofQualityManagementforDesignandDevelopmentofProdu ct0e(ChinaUnitedCertificationCenter,BeOing100044,China)Abstract:Alongwith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therequiremento fproductqualityishigherandhigherforclient.Theproduct etolight,ifdesignof productoccurfailure,theproductofgoodqualitycouldntbeproduced.Qualitymanagementismoreandmoreimportantfordesignofprod uct.Itisonlyapproachandmethodtoimprovequalityof designanddevelopmentforproductthroughapplicationofmethodandideaofq ualitymanagementfordesignanddevelopmentofproduct.Keywords:qualitymanagement;designofproduct;developmentandappficati on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