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羊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疾病,对于羊疾病的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保证羊的健康,提高羊的生产效益。
以下是一些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疾病,一旦发生很容易在羊群中迅速传播。
预防口蹄疫的措施主要包括:1. 注重环境卫生,保持羊场的清洁和干燥。
2. 加强羊群的免疫力,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
3. 对于已经感染口蹄疫的羊,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二、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对于羊的生产和生长都有很大的危害。
预防疟疾的措施包括:1. 定期给羊群驱除寄生虫,减少病源传播。
2. 加强对于羊舍、饮水和饲料的卫生管理,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3. 对于已经感染疟疾的羊,及时进行治疗,减少羊群感染率。
三、肺炎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
预防肺炎的措施包括:1. 保持羊圈的通风和透气,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2. 加强对于羊群的营养管理,提高羊的免疫力。
3. 定期对羊群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病变早期进行治疗。
五、寄生虫病羊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包括绦虫病、肺囊虫病和肝吸虫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羊的消化不良和免疫力下降。
预防寄生虫病的措施包括:1. 定期驱除寄生虫,降低寄生虫对羊的危害。
2. 对于羊场的饮水和饲料进行消毒处理,减少寄生虫的传播。
3. 增强羊群的抵抗力,改善饲养管理,保证羊的健康生长。
对于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羊场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对羊群进行健康检查和隔离治疗已经感染的羊等措施。
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加强对羊群的抵抗力,提高羊的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只有做好了羊疾病的防治工作,才能保障羊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常见羊病及其防治方法

常见羊病及其防治方法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具有肉、毛、乳多种用途。
然而,由于个体数量多、适应性强,有时会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困扰。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羊病及其防治方法。
一、口蓝病口蓝病是由牙齿器官畸形造成的一种口腔疾病,常见于羊群中。
防治方法:1.控制遗传基因。
禁止繁殖过程中的近亲交配,加强羊群血统的混合。
2.提高羊的饲养管理水平。
合理安排饲喂,提供适宜的饲料,保持饮水的清洁。
二、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播的畜禽传染病,可以引起口蹄疱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1.应将羊栏和羊舍保持清洁,经常消毒,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
2.注射疫苗,提高羊群的免疫力。
3.对患病羊要及时隔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三、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指羊体内寄生虫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主要包括红疟病、细小疟病、蛔虫病等。
防治方法:1.格外注意饲草、饲料的清洁和消毒。
2.定期进行驱虫。
可以使用驱虫药物,也可以选择天然的驱虫方法,比如食盐和苦杏仁等,来驱除肠道寄生虫。
四、羊痘羊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羊和山羊身上,一旦发生,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1.羊痘疫苗注射,提高羊群的免疫能力。
2.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饲料和饮水,并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
3.对患病羊要及时隔离,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五、鼻腔炎鼻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容易发生在饲养密集的羊群中,主要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因素引起。
防治方法:1.改善饲养环境,保持羊舍通风,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2.加强饲养管理,提供清洁的饲料和饮水。
3.如发现羊出现鼻塞、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进行治疗,杜绝传播。
六、胃肠炎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饮食不当、饮水不洁和病原体感染等因素引起。
防治方法:1.合理安排饲喂,提供高质量的饲料。
2.注意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和消毒。
3.对患病羊要进行及时隔离,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总结起来,常见的羊病主要包括口蓝病、口蹄疫、寄生虫病、羊痘、鼻腔炎和胃肠炎等。
羊的常见病防治

一、羊布氏杆菌病
• 症状:母羊群体性流产且屡配不孕,关节炎、睾丸炎、 蹄炎。
• 预防:最好自繁自养,勿从疫区上羊。进行预防 接种,布氏杆菌羊型5号苗皮下注射10亿菌,室 内气雾50亿菌/米3。 猪型2号苗口服100亿菌,皮下或肌肉注射25亿 菌。
布病流产胎儿
二、羊尿结石
病因: 1、发病的原因是家畜缺乏维生素A,钙磷比例
• 症状是家畜不安,时时想尿,但只能滴尿, 如继续发展牛羊就停食,弓背、步调僵硬, 困难,显出痛感。滴淋出的尿有臭味,颜 色不正常,说明尿在膀胱中存放时间长起 了变化。如排尿的通道继续堵塞不治,家 畜就会死亡。
三、山羊异食癖
• 症状:羊异食癖一般以消化不良开始, 接着出现味觉异常和异食症状。
• 患羊舔食、啃咬、吞咽被粪便污染的 饲料或垫草。舔食墙壁、食槽、砖、 瓦块等,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高, 以后迟钝。被毛无光泽,贫血、消瘦。
五、羊瘤胃鼓气
• 病因:羊大量采食精料后饮水,或采食露 水、雨水、未干的豆料、幼嫩青草等易引 起本病。
• 症状:在左边腋部胀大,敲之如鼓响,低 头拱背、呼吸困难、起卧不安、结膜呈紫 红色,如抢救不及时,会窒息死亡。
五、羊瘤胃鼓气
• 防治:灌服来苏尔2.5毫升或福尔马林1-3 毫升,或鱼石脂2-5克,或松节油5-10克,或酒 100毫升加水灌服,严重的穿刺放气,另外服 止酵药物。
失调,使矿物质在膀胱或肾脏内沉淀,结 成小石块。
2、日粮中钙磷比例不当也是另一病因,当磷 的含量等于特别是超过钙的含量时,就会 引发尿结石,磷的含量2倍于钙时,绵羊的 发病率高,死亡率为50% .
二、羊尿结石
• 3、肾及尿路感染、炎症 饲喂棉籽饼的公 畜尿石症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其引起尿路 黏膜损伤有关。并发现应用某些磺胺类药 物(乙酰化率高的制剂)治疗病畜时,出 现尿石症病例增多。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羊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动物,但它们也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
为了保护羊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需要重视羊的疾病防控与治疗。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羊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和治疗方法。
1. 肺炎:肺炎是羊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预防肺炎的关键是加强环境卫生,保持羊舍的通风和干燥,避免过度拥挤。
一旦发现羊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隔离患病羊,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2. 羊胃肠炎:羊胃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肠道感染疾病。
预防羊胃肠炎的关键是加强羊圈卫生,定期清洁消毒,提供清洁的饮水和饲料。
在发生羊胃肠炎时,应及时就诊,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3. 羊疟疾:羊疟疾是由寄生虫引起的血液传染病,易于在夏季和秋季发生。
防止羊接触感染源(如蜱虫)是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
要加强羊群的营养管理,提高羊的免疫力,预防并控制疟疾的发生。
4. 羊肺囊虫病:羊肺囊虫病是由细小线虫囊虫寄生在羊的肺部引起的疾病。
预防该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清理羊圈,避免羊和犬的接触。
一旦发现羊患有肺囊虫病,应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
5. 羊痘:羊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易于在冬季和春季发生。
预防羊痘的关键措施包括定期给羊进行疫苗接种,加强环境卫生,控制羊圈的虫害。
6. 羊体外寄生虫感染:羊容易感染一些体外寄生虫,如蜱虫、跳蚤、虱子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寄生虫的感染,应定期给羊进行驱虫,保持羊圈清洁干净,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寄生虫感染的羊。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羊圈和环境的清洁卫生、饲料和水源的质量、羊的免疫力等。
只有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才能保证羊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对象之一,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
正确的疾病防控与治疗是保障羊群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羊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与治疗方法,以供广大养羊户参考。
一、疾病防控与治疗1.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羊群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有肠道线虫病、肺部寄生虫病和外寄生虫病等。
寄生虫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消瘦、贫血、厌食和腹泻等。
防控方法主要包括定期驱虫、改善饲养条件、控制羊群密度和保持环境卫生等。
对于已感染的羊只,可使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2. 传染病传染病是羊群健康的威胁之一。
常见的传染病有口蹄疫、猪瘟、羊痒虫病等。
传染病的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
预防传染病的关键在于加强羊只的免疫力、严格控制羊只的交往、增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等。
一旦发生传染病,应立即隔离患病羊只,并咨询兽医为其进行相应的治疗。
3. 肺炎肺炎是羊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质量差等引发的。
患有肺炎的羊只会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
预防肺炎的方法包括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棚通风良好、避免饲料发霉等。
对于患有肺炎的羊只,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 羊痘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气溶胶和直接接触。
羊痘的症状包括高烧、皮肤出现红斑和疱疹等。
预防羊痘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养殖管理、提高羊只的抵抗力、注意卫生防疫等。
一旦发生羊痘,应立即隔离患病羊只,采取抗病毒治疗措施。
5.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由于羊只缺乏某种营养素引起的疾病。
患有营养不良的羊只会出现贫血、消瘦、毛发干枯等症状。
预防营养不良的方法包括合理配饲、提供优质饲料、加强饲养管理等。
对于患有营养不良的羊只,应根据缺乏的营养素进行及时补充。
以上介绍了羊常见的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与治疗方法,希望对广大养羊户有所帮助。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对羊只进行健康检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水平,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是保障羊群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羊是家畜中比较容易患病的动物之一,常见的疾病有多种多样,例如肺炎、疥癣、蓝舌病、血液病等等。
为了保障羊的健康,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肺炎1. 防止寒冷潮湿环境:保持羊舍的通风,减少冷风吹进羊舍的机会;保持干燥的饲养环境,清理舍内的粪便。
2. 饲喂高营养饲料:提高羊的抗病能力,保证体力和免疫力的提高。
3. 预防针接种:按时给羊接种预防针,提高免疫力。
二、疥癣1. 干燥消毒:羊舍定期进行干燥消毒,减少病原菌滋生的机会。
2. 药物治疗:使用医生开具的疥癣药物进行治疗,按照药物说明进行使用。
三、蓝舌病1. 预防针接种:及时给羊接种蓝舌病疫苗,增强免疫力。
2. 防蚊虫叮咬:减少蚊虫的滋生繁殖,使用防蚊虫的药物或器具,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四、血液病1. 养成合理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料搭配,保证饲养基本要求,提高羊的抵抗力。
2. 饮用干净水:保证羊饮用的水源干净卫生,防止病原菌侵入体内。
3.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减少病变的发展,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五、钩端螺旋体病1. 干净的环境: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减少螺旋体的传播机会。
2. 饲喂防疫饲料:添加钩端螺旋体病防治的相关添加剂,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六、口蹄疫1. 隔离患羊和健康羊:将患有口蹄疫的羊隔离开,防止疫情扩散。
2.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定期给羊接种口蹄疫疫苗,提高免疫力。
七、肠道寄生虫感染1. 清理饲料和水源:保持饲料和水源的清洁,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2. 定期进行驱虫:定期对羊进行驱虫处理,减少寄生虫感染。
羊的常见疾病防治措施包括环境的清洁和消毒、饲养管理的合理和科学、接种预防针进行免疫和定期检查,以及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在养殖羊的过程中,必须及时关注羊的健康状况,以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羊群的健康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是广泛分布的家畜,但它们也会因为一些常见疾病而受到困扰。
在养殖羊的过程中,了解羊的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羊疾病并讨论
它们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一、羔羊腹泻症
羔羊腹泻症是由于饲料过度改变、饮用不洁水源或感染小肠寄生虫引起的。
患有腹泻
症的羊会表现出拉稀、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粪便检测
以确定是否感染了寄生虫。
当发现羊患上腹泻症时,需要立即将其隔离并提供充足的清洁
饮水和易于消化的饲料,同时给予抗生素和驱虫药物治疗。
二、羊肺炎
羊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患有肺炎的羊会出现咳嗽、呼
吸困难、鼻涕和发烧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血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的检测。
治
疗羊肺炎的方法包括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支持性治疗,如提供温暖的环境和高营养
饲料。
三、羊口蹄疫
羊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传染病,会导致羊的口蹄部出现水泡、溃疡
和脱皮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口蹄部分泌物的病毒检测。
预防羊口蹄疫的方
法包括接种口蹄疫疫苗、定期消毒环境和隔离患病羊只,一旦发现羊患上口蹄疫,需要立
即进行隔离和给予支持性治疗。
四、羊疥螨病
羊疥螨病是由疥螨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会导致羊的皮肤出现瘙痒、脱毛和溢液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皮肤刮片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疥螨。
治疗羊疥螨病的方
法包括给予杀疥螨药物的外用治疗、对环境进行消毒并隔离患病羊只。
肉羊常见的疾病及防治措施

肉羊常见的疾病及防治措施1、瘤胃膨胀(臌气)。
病因是过食豆科植物、霉变草料、豆饼及精料等易导致此病。
防治:①穿刺放气,常规消毒后,用套管针缓慢放气。
②制酵。
甲醛3--5毫升加水300--500毫升,或用鱼石脂3毫升、松节油10毫升、酒精20毫升,混合加水200毫升灌服。
2、羊肺炎。
病因是多由寒冷或吸入异物及刺激性气体引起。
防治:①青霉素80万、链霉素100万肌注2--3次/天。
②10%磺胺咪啶钠20--30毫升肌注,每天2次,连用3--5天。
3、有机磷中毒。
病因是吃了有机磷杀虫剂(1605、1059、乐果、敌百虫、敌敌畏等)污染的草料所致。
防治:①1%阿托品2--3毫升皮下注射或肌注,病重时1小时注射1次。
②解磷定20--50毫升/千克体重,加入300毫升5%糖水静脉注射。
4、有机氟中毒。
有机氟农药多为氟乙酰胺,剧毒、残效期长。
防治;①解氟灵(50%乙酰胺)肌注,用量每天每千克体重用0.10--0.30克,分2--4次注射,首次量为全日量的一半。
②洗胃。
③为保护胃黏膜,可投予鸡蛋清、氢氧化铝、凝胶次硝酸铋等。
④补液,调节电解质平衡。
5、羊快疫。
病因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治疗常无效果。
防治:每年注射1次羊厌氧菌五联苗,2毫升/只。
6、绦虫病。
①用阿苯唑8毫克/千克体重,1次灌服。
②硫双二氯酚100毫克/千克体重,1次灌服。
7、螨病。
①用0.10%--0.20%杀虫脒水溶液药浴。
②用0.50%--1%敌百虫水溶液涂擦患部。
8、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指产后4--6小时,胎衣仍排不下来的疾病。
病因是孕羊缺乏运动,饲料中缺乏钙盐、维生素,饮饲失调,体质虚弱,此外子宫炎、布氏杆菌等也可致病。
防治:药物疗法。
产后不超过24小时的,可用垂体后叶素、催产素或麦角新碱注射液0.80--1毫升肌注。
②手术剥离法。
保定病羊,按常规准备及消毒后,沿胎衣表面把手伸入子宫,小心剥离,最后宫内灌注抗生素或防腐消毒液,如土霉素或0.20%普鲁卡因溶液。
羊的常见疾病防治

胃肠炎。
临床与羊传染性脓疱病鉴别: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生于1周岁以下的幼龄羊,特征:口唇郏部水疱、脓疱及疣状痂,在齿龈,舌面、唇内也有脓、疣状厚痂的疱,但不流涎。初期体温变化不大。
(3)防治方法
(1)发病后要及时上报,划定疫区,由动物检疫部门的扑杀销毁疫点内的同群易感家畜;被污染圈舍、用具,环境严格彻底消毒;封锁疫区防止易感畜及其产品运输,把病源消灭在疫区内。
(2)对威胁区的易感家畜紧急接种疫苗防止疫病的扩散。
(3)该病只能预防,无治疗药品,不准治疗。
2、羊快疫
本病病原为腐败梭菌引起的,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菌突然病和被子短,真胃出血,炎性损害。
(3)防治措施
(1)可选用伊维菌素,碘硝酚等药物注射。
(2)诮用除癞灵,按说明涂擦患部。
(3)定期药浴:适用患畜量多。每年的5-6月份剪毛后,气候温暖时,对羊群适时药浴,会取得满意效果。
4、羊鼻蝇蛆病
(1)病原与流行情况:羊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内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腔窦内所引起的疾病。它的传播主要是通过雌性鼻蝇突然将幼虫产在羊鼻孔内或鼻孔周围,幼虫逐渐爬入额窦或鼻窦内,在其内生长,造成炎症而致病。一般发生于每年的5-9月份。
(2)症状:主要表现为消化紊乱、胃肠道发炎、腹泻、消瘦、眼结膜苍白,贫血’严重病例下颌间隙水肿、羊体发育受阻。少数病例体温升高,呼吸脉搏频散、心音减弱,最后衰竭死亡。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羊是人类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但在饲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疾病问题。
这些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防控和治疗,就会给养殖户带来损失,影响养殖业的发展。
了解羊的常见疾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并及时治疗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羊的疾病、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一、羊传染性疾病1. 羊临床病毒性腹泻: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症状为拉稀、发热、食欲变差等,重症时可出现糙毛、脱水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加强圈舍卫生,搞好消毒,增强羊群抵抗力。
治疗方法:及时隔离发病羊,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葡萄糖和体外注射液等。
3. 羊传染性性肺炎:该病是由传染性性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消毒。
治疗方法: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退热药、维生素等。
二、羊寄生虫病1. 羊围虫病:该病由细囊囊肠线虫引起,主要症状为贫血、消瘦、食欲减退等。
预防措施:注重饲养管理,定期给羊族投药驱虫,保持圈舍环境清洁。
治疗方法:口服给药驱虫,补充营养。
三、羊营养疾病1. 羊维生素缺乏症:羊缺乏维生素A、D、E等,会导致生长迟缓、贫血等症状。
预防措施:合理饲料配方,添加维生素,定期补充维生素类药物。
治疗方法:口服或注射维生素制剂。
以上仅仅是一些羊常见疾病的简要介绍,实际上羊的疾病种类繁多。
在养殖过程中,为了保障羊的健康和生产能力,养殖户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二、合理饲料配方,确保羊只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增强其机体抵抗力。
三、做好羊只的疾病预防工作,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驱虫、滴耳等预防措施。
四、及时发现疾病症状,对发病羊只进行隔离,并及时进行治疗,减少疾病传播,提高治疗成功率。
除了以上措施外,养殖户还应该密切关注养殖技术的更新,加强对羊只的日常观察和检查,及时发现疾病隐患。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羊是重要的家畜之一,但由于环境、饲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疾病。
下面就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一、盲肠虫病盲肠虫病是由盲肠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主要症状有懒散、食欲不振、消瘦、毛发粗乱等。
诊断可通过粪便检查,观察盲肠内是否有虫卵。
防治措施为定期给羊驱虫,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防止感染。
二、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口腔溃疡、乳房坏死、蹄受损等。
诊断可通过病理学检查、病毒检测等方法。
防治措施为加强疫苗接种,定期检查羊群健康状况,隔离疑似病羊,注意防蚊虫叮咬。
三、肺病肺病是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
诊断可通过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如X线、B超等。
防治措施为保持饲养环境的通风干净,定期开展消毒工作,加强营养,增强羊抵抗力。
五、肠道疾病肠道疾病是指羊消化系统的疾病,常见症状有腹泻、食欲不振、消瘦等。
诊断可通过粪便检查、血常规等方法。
防治措施为饲养管理规范,加强饲料的质量检测,定期除虫,避免饲料变质。
对于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除了以上所述的针对具体病症的防治手段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饲养管理规范保持羊圈的干净整洁,定期清理粪便,及时更换饲料和饮水,并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
2.加强羊群营养合理搭配饲料,补充足够的营养,增强羊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3.定期防治定期给羊进行疫苗接种,同时进行定期的驱虫措施,防止寄生虫的滋生。
4.隔离病羊发现疑似病羊时,及时将其隔离,避免病毒、细菌的传播。
5.增强羊的免疫力注重饲养管理,提高羊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了解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对于羊的健康养殖至关重要。
饲养者要加强学习,定期进行羊群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羊的健康成长。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羊是我们重要的农牧业畜牧动物之一,但在饲养过程中,羊常常会遭受各种疾病的困扰。
这些疾病不仅会导致羊的健康问题,还会对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保证羊的健康,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首先是口蹄疫,这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害,通常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途径传播。
预防口蹄疫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疫苗注射,养殖场可以定期请兽医上门给羊接种疫苗。
此外,还应当注意场地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消毒,避免病菌的传播。
第二个常见疾病是肺炎,这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肺炎通常发生在冬季或潮湿季节,这时温度较低,羊的免疫力也较弱。
预防肺炎的关键是加强羊圈内的通风和保暖措施,确保羊舍的温度和湿度适宜。
此外,根据兽医的建议,给羊接种适当的疫苗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常见疾病是寄生虫感染,常见的寄生虫包括蛔虫、绦虫、肺虫等。
这些寄生虫会影响羊的消化和免疫系统,导致羊体弱,生长缓慢。
为了预防寄生虫感染,养殖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给羊驱虫,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和正确的用药方法;改善饲养环境卫生,保持羊圈内的清洁和干燥;适当的草料管理,避免过量放牧。
第四个常见疾病是疥癣病,这是一种由真菌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羊皮肤瘙痒、脱毛等症状。
预防疥癣病的关键是保持羊舍干燥和通风,避免潮湿环境的形成。
此外,定期给羊进行体外驱虫,可有效预防相关寄生虫的感染。
除了以上常见的疾病外,还有一些羊常见的疾病,如蓝舌病、猪嗜血杆菌病等。
预防这些疾病的方法也各有差异,通常包括疫苗注射、环境卫生管理、合理饲养等措施。
总之,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是多方面的,包括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合理饲养和定期驱虫等。
养殖者应严格按照兽医的指导进行操作,定期检查羊的健康情况,做好预防工作,确保羊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山羊常见疾病防治

2、转群或出栏后,要对整个羊舍和用具进行 一次全面的消毒,方可进羊。
3、贮粪场的羊粪中常含有大量的细菌及虫卵, 应集中处理。可在其中掺入消毒液,也可采用堆 积发酵法,杀灭病菌和虫卵。
4、场门、生不场区入口处消毒池内的药液要 经常更换,保持有效浓度。谢绝无关人员进场, 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及车辆等都要严格消毒。
【症状】先在口唇部发生丘疹,继而形成水泡和脓疱,破后溃 疡,结成棕色疣状硬痂,一般无全身症状,病程2周左右,痂皮干 燥脱落而痊愈。但严重病例,痂垢不断增厚、肉芽组织增生,整个 口唇和鼻端肿大外翻呈桑椹状隆起,阻碍羔羊吮乳,从而导致瘦弱 而死。
防治: a.预防:保护羊只皮肤、粘膜勿受损伤,做好环境的消
3、预防
可每年注射一次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 对病羊原则上以扑灭为主,对隔离的病羊必 须经治疗至完全康复后才可合群。
(二)山羊巴氏杆菌病
平时健康羊也常带病菌,但当羊体质衰弱或营 养不良时才会发病。
临床特征:体温升高,停食乏力,呼吸困难, 常发咳嗽,眼鼻流脓,便秘或腹泻,头颈可水 肿。
防治:
患结核和布氏杆菌的人不准入场喂羊;羊场 内不养猫、狗、鸡、鸭等动物;羊舍内应消灭 老鼠和蚊蝇。
2、常用疫苗 (1)、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疫苗
用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皮下或肌肉 注射:6个月龄山羊5ml;6个月龄以内的羔羊 3ml,免疫期1年;注射部位应于颈部两侧远离 肩胛骨处,不要注射臀部,以免发生跛行。
a、预防:消毒,接种疫苗注射出血性败血 病菌苗,免疫期5~6个月。
b、(1)青霉素与链霉素混合注射,每日2 次,连用2~3天;
(2)氟苯尼考和硫酸卡那霉素联合用药肌 注,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肌注,氟苯尼考 20mg/kg硫酸卡那霉素1.5万in/kg,地米 4mg/只,每天1次,3天1个疗程,同时全群 用0.1%的氟哌酸溶液饮水。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是养殖中常见的家畜之一,由于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羊肉的市场需求一直很高。
不过,在羊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
羊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
种:
1.细小病毒病:该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腹泻、
呼吸急促等症状。
防治措施:及时注射细小病毒疫苗,定期给予维生素和营养物质,避免
环境污染和人畜共患病。
2.口蹄疫:该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蹄病、口腔溃疡、体温升高等症状。
防治措施:及时注射口蹄疫疫苗,加强卫生消毒,定期检查动物健康状况。
3.猪圆线虫病:该病是由猪圆线虫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食欲不振等症状。
防治措施:合理饲养管理,养殖场定期消毒,定期给予驱虫药物,避免过度饲喂油脂类饲料。
5.疯牛病:该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四肢抽搐、头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
防治措施:强化动物自我保护能力,避免交叉感染,及时排查发病病
例。
总的来说,要预防羊的常见疾病,首先要做好卫生防疫措施。
保持养殖场清洁卫生,
定期消毒,注射疫苗,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病例,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同时,注
意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科学饲养,建立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降低
疾病发生率,为养殖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一、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病毒病,会对饲养的羊群造成极大的伤害,从而影响羊的生产和发展。
为了防治这种疾病,农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做好饲养环境的卫生防护,保证畜舍干净卫生。
2. 严格执行检疫措施,从源头上防止羊群感染口蹄疫病毒。
3. 避免交叉感染,减少羊场数量,控制羊群密度。
4. 严格执行羊只隔离制度,确保新购羊只没有潜在的感染。
5. 加强饲料和饮水的管理,避免交叉污染。
二、羊大肠杆菌病羊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脓性胃肠炎等症状。
为了防治这种疾病,农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2. 及时清理羊舍的粪便,避免大肠杆菌的繁殖。
3. 为羊群提供卫生且营养均衡的饮食,增强羊的免疫能力。
4. 积极实施预防接种,增强羊群的免疫力。
三、羊痘病2. 接种羊痘疫苗,提高羊群的免疫力。
4. 预防室外放牧,避免羊群接触到潜在的感染源。
四、羊驼血吸虫感染病羊驼血吸虫感染病主要是由血吸虫寄生于羊体内而引起,会导致羊产生体力、食欲减退的症状。
为了防治这种疾病,农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养殖羊群时,要注意维持和清洁水源的卫生。
2. 对羊群实施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血吸虫感染症状。
3. 采用正确的药物治疗方法,对羊群进行驱虫和杀虫。
4. 羊群放牧时,避免到感染区域,以避免感染病原体。
总之,防治羊群常见疾病需要农民时刻关注动物的生长情况,并且一旦发现感染症状,要及时进行诊治。
同时,保持良好的畜舍环境、做好羊群的卫生管理和营养调节也是科学防治常见疾病的重要措施。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羊是我国种羊业的重要代表之一,是农村家庭和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也容易患上一些疾病。
因此,羊的疾病防控和治疗成为关键问题,本文将对羊的常见疾病防控和治疗进行介绍。
一、常见疾病及防控措施1. 羊癣病羊癣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症。
此病不仅能危害羊的皮肤,而且对生产也有很大的影响。
防控措施是:(1)保持圈舍干燥,控制环境温度;(2)按时给羊洗澡、除虫;(3)定期进行圈舍消毒,防止真菌滋生繁殖。
羊羔病是一种常见病,是肠道感染的一种动物常见病,成年羊有时也会发病。
防控措施包括:(1)羊羔出生后要进行消毒、干燥的保温;(2)增加羊羔饲料的营养成分;(3)定期精心饲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3. 羊伤寒羊伤寒是由细菌引起的羊病,常见于冬春季节。
防控措施:(1)改善羊舍卫生条件,排除细菌滋生繁殖的环境;(2)定期打疫苗,加强胃肠道的卫生防治;(3)食品安全加强管理,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
羊角质病是一种常见的繁殖性障碍性皮肤病。
一般来说,羊体养越胖,疾病就越容易出现。
防控措施包括:(1)定期为羊洗澡,保持身体的清洁卫生;(2)适当减轻羊的饮食量,保证营养均衡,避免羊的肥胖;(3)加强日常卫生监管,定期检查羊的健康情况。
(1)外用药治疗:一般选择口服的药物并不容易被羊体吸收,皮肤外用药可以在短时间内见效。
(2)口服药物:一些严重的病例需要通过口服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一般可以选择同类药物类来治疗。
2. 羊羔病的治疗方法(1)预防预处理至关重要:在一些易感期内,给羊羔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免疫力。
(2)羊羔需要静止和休息,尽量减少活动量。
(3)合理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根据不同类型选用不同治疗方法来解决问题。
(1)进行感染性突变的进行了解,了解生长变化。
(2)选择好的抗生素来治疗,以避免抗生素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1)口服药物治疗。
(2)光疗法。
(3)手术治疗,常见的是手术切除和医治。
(4)加强日常生活卫生监管,减少污染的风险。
羊病防治大全及治疗方法

羊病防治大全一、常见传染病的防治(一)羊病的防制措施1、搞好饲养管理,增强个体的抗病能力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遵守原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饮污水和冰冻水,使用权羊膘肥体壮,提高个体的抗病能力。
2、搞好环境卫生,圈舍做好清毒工作。
圈养羊应保持圈舍、场地和用的卫生。
经常清扫圈舍,对粪便、尿等污物集中堆积发酵30天左右。
同时定期用消毒药(如:百毒杀、易克林惠昌消毒液等到高效低毒药物)对圈舍场地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3、有计划地搞好免疫接种工作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菌的重要措施。
目前预防羊主要传染病菌的疫苗有以下几种:(1)无毒炭疽芽苗用于预防羊炭疽。
绵羊皮下注射0。
5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一年。
(此苗不能用于山羊)(2)破伤风明矾沉降类霉素用于预防破伤风。
羊颈部皮下注射0。
5毫升,1个月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第二年再注射1次,免疫期可持续4年。
(3)绵、山羊痘弱毒冻干苗用于预防绵、山羊痘。
接瓶签上的头数应用,每头份用0。
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每只羊皮内注射0。
5毫升(不论大小瘦弱、怀孕均可同量)。
注射后5-8天肿胀,硬结,5-10天逐渐消失。
注射后4-6天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1年。
(4)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三联四防苗用于预防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
干粉苗:用20%铝胶盐水溶解不论羊只年龄大小均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湿苗(又称羊四联苗):应用前摇均后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免疫期6个月。
(5)中口型口蹄疫天活疫苗用于预防羊O型口蹄疫。
肌肉注射:成年羊每只2毫升,羔羊每只1毫升。
注射后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个月。
注射后出现不良反应用肾上腺素救治。
免疫接种对体质健壮的成羊会产生很强的免疫力,对幼羊,体弱或患慢性疾病的羊效果不佳。
而对于怀孕母羊,特别是临产前的母羊,接种时由于驱赶、捕捉和疫苗反应等有时会引起流产、早产,影响胎儿发育和免疫效果不佳。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羊是我国主要的家畜之一,因其肉质鲜美,毛皮优质,母体繁殖力强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羊的疾病也日益增多,对羊的健康养殖提出了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障羊的健康,提高养殖效益,我们必须了解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疫病防治1. 疫苗接种羊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疫病的侵袭。
给羊接种疫苗是预防疫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八价疫苗、羊痘疫苗、牛疫疫苗等都是羊常见的疫苗种类,定期接种可以有效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
2. 疫病监测定期对羊群进行疫病监测是及时了解羊的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一旦发现有疫病的迹象,必须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以免疫病传播。
3. 疫区隔离在疫病流行的地区,要加强对羊群的隔离管理,避免与感染疫病的羊接触,防止疫病传播。
二、寄生虫防治1. 做好卫生寄生虫是羊常见的健康威胁,要做好羊栏的卫生,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定期清理羊粪,消毒羊栏,可以有效降低寄生虫的数量。
2. 饲料处理饲草和饲料中可能含有寄生虫卵,要及时进行加热处理,杀死其中的寄生虫卵,以免羊吃到含有寄生虫卵的饲料。
3. 定期驱虫定期对羊进行驱虫是预防寄生虫的关键措施。
选择适当的驱虫药物,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驱虫,防止寄生虫对驱虫药物产生抗药性。
三、消化系统疾病防治1. 合理饲养羊的消化系统较为脆弱,需要定量、定时、定质的饲料,要避免过饥或过饱引起的消化系统问题。
要确保饮水的清洁和充足,预防因饮水不洁导致的消化系统感染。
2. 饲料管理选择优质的饲草和饲料,避免发霉、变质的饲料,以防止因食用劣质饲料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3. 注意饲料配比不同阶段的羊对饲料的需求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比饲料,满足羊的营养需求,预防因营养不良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1. 空气流通羊栏的通风条件要良好,保持空气的流通,避免因空气不畅通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2. 避免群居过密的饲养环境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播,要避免过密的群居情况,保持羊的个体空间。
肉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肉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肉羊是我国重要的家畜资源之一,也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动物。
为了保障肉羊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重视肉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本文将介绍肉羊常见疾病及其预防与控制措施,以期为养殖户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细菌性疾病1. 羊肺疯羊肺疯是一种由放线菌属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呼吸道感染和肺部结核。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管理,保持圈舍清洁卫生,不同年龄段的肉羊要分开饲养,提高肉羊的免疫力。
2. 羊瘤胃炎羊瘤胃炎是一种由放线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饲喂,防止饮水不洁,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3. 羊产褥热产褥热是一种由临氧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产后脱食、产后抑郁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产前加强管理,保持环境卫生,产后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等。
二、病毒性疾病1.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可引起肉羊呼吸困难、咳嗽、体温升高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保持通风良好,饲养密度适中等。
2. 羊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肉羊口腔、蹄部发生水泡和溃疡。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检疫,隔离患病羊只,加强环境消毒等。
三、寄生虫病1. 弓形体病弓形体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动物间或通过饮用污染水源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保持饮水卫生,避免食用生草、生菜等植物。
2. 肠道寄生虫病肠道寄生虫病是由钩虫、蛔虫等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腹泻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管理,避免羊只食用受污染的饲料,合理使用驱虫药物等。
四、其他常见疾病1. 羊白喉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表现为咽喉炎和脓性分泌物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消毒饮水和饲料,提高免疫力等。
2. 羊蓝舌病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肉羊的口腔、鼻腔、喉部和食道。
预防措施包括进行疫苗接种、隔离患病肉羊只,控制蚊虫等。
羊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羊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动物之一,但由于其生长繁殖环境较为特殊,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的侵袭,给养殖户带来了许多困扰。
预防羊疾病是养殖业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才能有效保障羊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针对羊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详细介绍,以期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有益参考。
一、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预防羊疾病的重要手段。
针对不同的疾病,养殖户应根据当地的养殖环境、气候条件和病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常见的羊疾病包括口蹄疫、羊痘、疯牛病、猪链球菌病等,养殖户应根据病情情况,定期进行免疫接种,保障羊只的健康。
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羊只的生长环境对其健康状况影响很大,养殖户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羊圈内的粪便和污物,保持场地的干净整洁。
定期对饮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预防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湿度和温度的变化,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三、定期做好内外寄生虫的防治内外寄生虫是常见的疾病威胁,对羊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养殖户应定期对羊只进行内外寄生虫的防治,选择合适的驱虫药剂,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确保药物的有效杀灭寄生虫。
应定期清理羊圈内的粪便和污物,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四、做好疫病防控工作疫病的防控工作对于羊只的健康至关重要。
养殖户应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对发现的疾病病例及时进行报告,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
应加强对羊只的医疗护理,及时对发病的羊只进行治疗,并对疫病的爆发进行有效的控制,降低疫情的发生几率。
五、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羊疾病的基础。
养殖户应根据羊只的生长发育情况,合理确定饲料配方,保证羊只的营养摄入量。
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及时更换饮水,保障羊只的饮水质量。
还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合理调整饲养管理措施,预防因气候的变化对羊只的影响。
六、加强养殖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培训饲养人员是羊只的第一道防线,其健康状况关系到羊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目录沙门氏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坏死杆菌病 (4)大肠杆菌病 (6)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9)羊败血性链球菌病 (12)小反刍兽疫 (15)传染性脓包(羊口疮) (24)沙门氏菌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是各种动物有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总称。
临诊上多变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可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
本病遍发于世界各地,对牲畜的繁殖和幼畜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许多血清型沙门氏菌,可使人感染和发生食物中毒。
病原沙门氏菌属是一大属血清学相关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沙门氏菌属可分为5个亚属,亚属下为血清型,共有2020个血清型。
兽医上重要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几乎都在亚属Ⅰ中。
我国发现的血清型约近200个。
许多型沙门氏菌具有产生毒素的能力,尤其是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
毒素有耐热能力,75℃经1h仍有毒力,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类型对人、家畜和家禽以及其他动物均有致病性。
各种年龄的畜禽均可感染。
但幼年动物较成年动物易感。
在猪,本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以1~4月龄者发生较多。
在牛,以出生30~40天以后的犊牛最易感。
在羊,以断乳龄或断乳不久的最易感。
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它们可有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病菌,污染水源和饲料等,经消化道感染健畜。
病畜与健畜交配或用病公畜的精液人工授精可发生感染。
此外,子宫内感染也有可能。
有人认为鼠可传播本病。
据观察,众多健康的畜禽的带菌现象(特别是鼠伤寒沙门氏菌)相当普遍。
当外界不良因素使动物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可变为活动化而发生内源性感染,病菌连续通过若干易感家畜,毒力增强而扩大感染。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育成期羔羊常于夏季和早秋发病,孕羊则主要在晚冬、早春季发生流产。
本病在畜群中发生后,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
有些动物还可表现为流行性。
下列因素可促进本病的的发生:环境污秽、潮湿,棚舍拥挤,粪便堆积;饲料和饮水供应不良;长途运输中气候恶劣、疲劳和饥饿;内寄生虫和病毒感染;分娩、手术;母畜缺乳;新引进家畜未实行隔离检疫等。
症状羊主要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羊流产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引起。
本病据临床表现分为下列二型。
(1)下痢型病羊体温升高达40~41℃,食欲减退,腹泻,排粘性带血稀粪,有恶臭。
精神萎顿,虚弱,继而卧地,经1~5天死亡。
有的经历2周后可康复。
发病率30%,病死率25%。
(2)流产型沙门氏菌自肠道粘膜进入血液,被带至全身各个器官,包括胎盘。
细菌经母血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中。
怀孕绵羊于怀孕的最后1/3期间发生流产或死产。
产前产后数天,阴道有分泌物流出。
病羊产下的活羔,也表现衰弱、萎顿、卧地,并可有腹泻,不吮乳,往往于1~4天内死亡。
流产率和病死率可达60%。
病理剖检下痢型病羊真胃和肠道空虚,粘膜充血,有半液状内容物。
粘膜上有粘液,并含有小的血块,肠道和胆囊粘膜水肿。
肠系膜淋巴结一般增大充血。
心内外膜有小出血点。
流产型流产的、死产的胎儿或生后一周内死亡的羔羊,变现败血症病变。
死亡母羊有急性子宫炎。
流产或死产者其子宫肿胀,常含有坏死组织、浆液性渗出物、和滞留的胎盘。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能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从病畜的血液、内脏器官、粪便,或流产胎儿胃内容物、肝、脾取材,做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
近年来单克隆抗体技术已用来进行本病快速诊断。
防制预防本病常用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采用添加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有预防作用,还可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但应注意地区抗药菌株的出现,如发现对某种药物产生抗药性时,应改用另药。
本病必须严格贯彻消毒、隔离、检疫、药物预防等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
本病的治疗可选用药敏试验有效的抗生素,如土霉素、氯霉素等,并辅以对症治疗。
呋喃类(如呋喃唑酮)和磺胺类(如磺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嘧啶)药物也有疗效,近年对该病治疗新药较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亦可选用高免血清或耐过羊的血制得的血清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
坏死杆菌病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多种畜禽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皮肤。
皮下组织和消化道粘膜的坏死,有时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
病原坏死杆菌为格兰仕隐性、不能运动、不形成芽胞和荚膜的多形性厌氧菌。
小者呈球杆菌(0.5~1.5μm×0.5μm);大者呈长丝状,其大小为(0.75μm×100~300μm),且多见于病灶及幼龄培养物中。
普通苯胺染料可以着色,用稀石碳复红液或碱性美蓝加温染色,则出现浓淡不均匀着色。
坏死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土壤、污泥塘、动物饲养场等处均可发现,甚至常见于健康家畜的粪便内。
不均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直射阳光经8~10h死亡;60℃30min 即可杀死;2.5%克辽林、0.5%石碳酸、1%福尔马林经20min,1%高锰酸钾溶液经10min,5%来苏尔经5min可杀死本菌。
流行病学该病侵害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如绵羊、山羊、牛、马、猪、鹿、兔、鸡等,其中以猪、绵羊、牛、马最易感。
人也偶尔感染,在动物的皮肤、口腔、肺部形成脓肿。
实验动物家兔和小鼠最感,可在内脏中形成坏死性脓疡。
传染来源是病畜或带菌动物,常由粪便排出病原菌,污染土壤、死水坑、畜舍、饲料和垫草,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而感染,身体任何部分都能成为传染门户。
通常以蹄和四肢皮肤、口腔黏膜和生殖器粘膜发生较多。
特别是在饲养管理不良、圈舍潮湿、家畜营养缺乏时,最易发病。
常发生于多雨、潮湿和炎热季节,以5~10月份最为多见。
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3d,或1~2周。
绵羊坏死杆菌病多见于山羊,常侵害蹄部,引起腐蹄病。
蹄间隙、蹄踵和蹄冠红肿,有时蹄甲脱落。
绵羊羔还可发生疮,在鼻、唇、眼部甚至口腔发生结节、水泡、随后成棕色痂块。
重症病例若治疗不及时,往往由于在内脏器官形成转移性坏死灶而死亡。
可见实质器官发生坏死灶。
或口腔及胃肠黏膜有纤维素—坏死性炎症。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可作出诊断。
必要时,可进行细菌检查,从病、健组织交界处采取材料涂片,用稀释石碳酸复红或碱性美兰加热染色,可发现着色不均细长丝状坏死杆菌。
防制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勤换垫草,保持畜色清洁干燥。
避免畜群拥挤和争食咬斗,防止发生创伤,如有创伤,则及时处理。
注意蹄部的护理,不在低洼潮湿的地区放牧。
高床饲养的应注意检查创面是否有铁丝、铁钉等硬物,以防扎伤羊只蹄部。
治疗先清除患部坏死组织后,用3%来苏尔溶液或1%高锰酸钾冲洗,或用6%福尔马林、30%硫酸铜脚浴,然后用抗生素软膏涂抹。
为防止硬物刺激,可将患部用绷带包扎。
当发生转移性病灶时,应进行抗生素全身治疗。
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Colibacillosis)是Escherich于1885年发现,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该菌某些血清型具备致病性或者条件致病性,是引起动物和人败血症或严重腹泻的病源之一。
依据致病机理的差异,可以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4种。
随着大型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养殖业造成的损失日益明显,一般以侵袭羔羊为主,故又称羔羊大肠杆菌病。
病原羊大肠杆菌病病原属肠杆菌科,埃希菌属中的大肠埃希菌,此菌在羊肠道内正常寄居,构成固定的细菌群,当羊正常生理机能受到破坏,致使羊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导致大肠杆菌的生物特性发生变化而由正常菌群转变成本病的主要致病菌群,在出生不久,机体功能不健全,以及抵抗力不强的羔羊更为明显。
特性本菌抵抗力中等,但是各个菌株之间可能有差异。
一般均可用巴氏消毒剂杀死。
常用消毒药几分钟内即可将其杀死。
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可以存活不超过1个月,在寒冷而干燥的环境中存活较久,各地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较大,并且极易产生耐药性。
流行病学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排出的病菌,散布于外界,污染水源饲料以及母畜的乳头和皮肤。
当幼畜吮乳、舔毛是经消化道而感染。
某些血清型菌株也可以经鼻咽部粘膜侵入动物体,并导致脑膜炎;或经子宫、产道、脐带、输卵管等感染。
本病既可以水平传播又可以垂直传播,所以加强消毒及卫生管理工作和母羊配种前接种大肠杆菌疫苗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所在。
流行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于出生数日至6周龄的羔羊,有些地方3~8月龄的羊也有本病的发生;肠型多见于7日龄以内的初生羔羊。
呈地方流行,也有散发,该病的发生与气候不良、营养不足、场地潮湿污秽等有关系。
放牧季节很少发生,冬季舍饲季节常发。
集约化养殖场,羊密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饲养管理工具及环境消毒不彻底,可以加速本病的流行。
另外,营养失调,如缺乏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或蛋白质饲料偏高,母乳不足等也可导致羔羊发生大肠杆菌病。
临诊症状羊大肠杆菌病潜伏期为数小时至1~2天。
根据症状不同可将其分为败血性和肠炎型两种。
肠炎型又称大肠杆菌性羔羊痢疾,多发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
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不久即下痢,体温降至正常或略高。
粪便开始呈黄色或灰色半液状,后呈液状,含气泡,有时混有血液和粘液,肛门周围、尾部和臀部皮肤被粪便污染。
病羔羊腹痛、弓背、虚弱、严重的脱水、衰竭、卧地不起,有时候出现痉挛。
如治疗不及时,可在24~36小时内死亡,病死率15%~75%。
败血型主要发生于2~6周龄的羔羊,病羔体温升至41~42℃,精神萎顿,四肢僵硬,迅速虚脱,运动失调,头常弯向一侧或向后仰,视力障碍、磨牙等。
有的出现关节疼痛等关节炎症状,个别发生胸膜肺炎,听诊啰音,还有的频死期从肛门流出稀粪,呈急性经过,多以4~12小时死亡,死亡率可达80%以上。
另外,近年来也有育肥羊和成年羊感染大肠杆菌的报道。
有些地区3~8月龄育肥羊发生败血性大肠杆菌病,发病急,死亡快。
成年羊感染大肠杆菌的一般临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很少死亡。
病理变化肠型患病羔羊剖检可见到尸体严重脱水,真胃、小肠和大肠内容物呈黄色半液状。
粘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发红;胃膨胀,粘膜充血。
有的肺脏呈初期炎症病变。
从肠道各部分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
败血型患病羊急性死亡是,一般无明显肉眼可见病变。
病程稍长者可以从各内脏分离到大肠杆菌。
剖检可见胸、腹腔和心包大量积液,内有纤维素;某些关节部位,尤其是肘、腕关节肿大,包膜下有小出血点;肺的心叶、尖叶、隔叶均有较大面积的充血、出血性病变,水肿明显,边缘增厚;脾脏出血、淤血,呈紫黑色;大肠内粪便干燥,肠淋巴结水肿、出血;肾皮质小点出血,髓质充血,有时切面有泡沫样液体流出,甚至肾有软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