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概论试题

合集下载

填空题

填空题

宗教学基础考试题目一.填空题(100道)1.爱德华·泰勒给宗教所下的最低限度的定义是对于精灵实体的信仰。

2.1885年,罗伯特森·史密斯在其研究阿拉伯人和闪族人的宗教的著作中主张是一切宗教的起源。

3.弗雷泽在《金枝》第二版中系统论述人类理智发展历经的三个阶段,即、宗教、。

4.原始宗教的神灵崇拜具有、的特性。

5.宗教学这门学科问世的标志,宗教学的开山之作是。

6. 宗教现象学的现代发展以为标志。

7.“原始宗教”和“无文字民族的宗教”的研究主要以、的方法。

8,1979年全国宗教学研究规划会议将和学科并立。

9.佛教以佛陀所说为教,以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的分派,合称,意指。

10.世界上各种宗教都有一个以的信仰层面,因此宗教学者们把宗教理解为某种以的信仰系统。

11.爱德华泰勒认为,一切宗教,不管是发展层次较高的种族的宗教,还是发展层次较低的种族的宗教,它的最深层、最根本的根据是对“”或“”的信仰。

12.宗教构成一切文化的内部意义,宗教是文化的,文化是宗教的。

13.当人们把异己力量表象为超人间、超自然的力量的时候,也就伴生了对这种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敬畏感、和。

14.宗教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社会现象的宗教。

宗教学是认识宗教现象的,揭示宗教的规律的科学。

15.宗教组织的出现,进一步消除了原始宗教信仰上的,而使宗教成为以宗教组织为基础的宗教。

16.吕大吉先生指出的宗教的内在因素有两个部分:1. ;2.宗教的感情或体验。

宗教的外在因素有两个部分:1. ;2.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17.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从古猿中的支系逐步进化至今,大约经历了早期猿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

18.1856年在德国杜赛尔多利夫尼安德尔河区域附近洞穴中所发现的遗骸。

19. 年在我国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存有葬礼的遗迹,遗骸周围撒有含赤铜矿的红色粉末。

20.红色象征着、和。

21. 是宗教学的有关宗教起源问题的第一种理论。

宗教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00题)

宗教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00题)

宗教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00题)宗教学问竞赛题库及答案(100题)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的(B)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熟识宗教问题供应了熟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指导。

A.主观唯心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2.下列哪项不是宗教特殊简洁性的主要表现(B)A.国际性B.群众性C.民族性3.宗教熟识其信仰对象的基本方法是(A)A.信仰主义B.感性C.理性4.宗教信仰自由受(B)爱惜,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A.政府B.宪法C.国家5.对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都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C)的教育。

A.民族主义B.现实主义C.社会主义6.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B)A.基督教B道教C.佛教7.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要切实加强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其中包括(C)的宣扬教育。

A.宗教学问B.方法论C.无神论8.共产党员和(A)不能信仰宗教。

A.共青团员B.民主党派人士C.各族领导干部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党的政策是,父母信教等于子女信教。

B.中国共产党曾经多次作出明确规定: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参加宗教活动,长期坚持不改的要劝其退党。

C.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中科学无神论的最早提出和提倡者。

10.除经政府(B)部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外,其他场所一律不得组织、进行宗教活动,不得接受宗教性捐献。

A.民政B.宗教事务C.文物11.党处理同宗教界人士关系的基本原则是(C)。

A.长期共存,相互监督B.相互敬重,相互信任C.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敬重12.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A)的支配。

A.外国力力B.公民组织C.个人思想13.《宗教事务条例》的立法宗旨是(C),维护宗教和谐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

A.爱惜公民合法权利B.保障少数民族风俗习惯C.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14.宗教团体不得以(B)从事盈利性经营活动。

A.慈善活动名义B.自身名义C.社会名义15.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可以依据自己的宗教信仰在(A)的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参加宗教活动。

民族宗教试题

民族宗教试题

民族宗教试题第一篇:民族宗教试题民族宗教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月学习测试试题120题伊犁州地方税务局民族宗教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月学习测试试题(120题)1.新疆正式隶属于中国版图的时间和标志:——公元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行使对西域的管辖,新疆正式隶属于汉朝版图。

2.汉武帝时代出嫁乌孙的两位公主是——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

3.清朝中央政府批准在新疆建省的时间:——1884年,4.在汉代前迁入新疆的民族有:(只需说出5个)——伊兰、塞种、月氏、羌、粟特、乌孙、匈奴等;坚昆、鲜卑、柔然、哒、高车、突厥、吐蕃、契丹、回鹘、蒙古、汉人等。

5.在汉代后迁入新疆的民族有:(只需说出5个)——坚昆、鲜卑、柔然、哒、高车、突厥、吐蕃、契丹、、回鹘、蒙古、汉人等。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时,新疆的世居民族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13个民族。

7.早在西汉以前,新疆地区原始宗教是:——萨满教。

8.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时间:——公元10世纪初9.至今在新疆仍然有8种宗教并存,它们是:——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天主教、东正教、萨满教、道教。

10.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撒拉和保安10个民族。

11.与新疆毗邻的国家有:——从东北至西南分别与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个国家接壤,12、州党委、政府提出将2010年作为民族团结教育年,请问教育年的主题是什么?——“增进团结,推动发展,促进和谐”。

13、胡锦涛总书记在自治区干部大会上强调指出,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贯方针,也是的首要任务。

——推进西部大开发。

1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新疆共有13个民族成分,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新疆共生活着多少个民族。

宗教学概论试题

宗教学概论试题

《宗教学概论》试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答案直接写在试题纸上,否则不计成绩):1.从进化论的意义上讨论宗教起源的第一人是______________。

他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探讨宗教起源时所运用的“幼儿-野蛮人类比法”不仅受到了穆勒的挑战,也受到了弗雷泽所倡导的“_______________”(一个首先由马雷特所提出的术语)的挑战。

2.按照恩格斯的观点,宗教观念产生的“可能性”存在于原始人类的“_______________”能力之中;神的观念的产生是原始人类对“自然力”加以“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宗教进步观和宗教发展观在宗教研究中的支派地位是在达尔文的《______________》问世之后才得以逐步确立的。

4.整个宗教的历史发展从一方面看,是一个从“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发展过程,而从另一个方面看,则又是一个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发展过程。

5.犹太教的主要经典是公元前2世纪左右基本定型的《______________》和在拉比犹太教时期形成的《______________》。

前者共有24卷,它们构成了基督宗教的《圣经》中的《______________》部分。

6.基督论是基督宗教神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大部分。

传统的基督教神学通常将前者称为狭义的基督论,并且运用希腊哲学中的“_______________”概念来解释基督在三位一体中的地位,而将后者称为_______________;但是现代神学家大都不同意这种划分。

7.《古兰经》规定了穆斯林必须履行的5项宗教义务(伊巴达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五功”。

宗教学 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宗教学 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中山大学本科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考试科目:《宗教学》(A卷)一、简释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评分要点:①错一书名,扣0.5分;②各书间的排列顺序无论,尤其是五经,牵涉到今古文学派之争;③用简称,如“诗”、“书”、“语”、“孟”,或别称,如“周易”、“书经”,都算正确。

【参见课件第17,页13】2.近代四大高僧—我国近代四大高僧,指:弘一、太虚、印光、虚云。

评分要点:①错一人名,扣1分;②各人间的排列顺序无论。

【参见课件第25,页12】3.《金枝》—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和宗教史家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1854-1941)的代表作,将“类比法”和古典文化知识应用于人类学研究,总结出人类理智发展的“巫术→宗教→科学”三阶段进化论体系,在西方宗教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评分要点:①正确写出作者名,得2分;②未点出此作的宗教学或(宗教)人类学贡献的扣2分;③未写出作者国别或写错国别的,扣1分。

【参见《宗教学纲要》页98-99,151】4.“绝地天通”—语出《尚书》:“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书·吕刑》)。

孔传:“重即羲,黎即和。

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

言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於天,明不相干。

”从此,则“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

”因为早先“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

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

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

烝享无度,民神同位。

民渎齐盟,无有严威。

神狎民则,不蠲其为。

嘉生不降,无物以享。

祸灾荐臻,莫尽其气。

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表明我国史前社会宗教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原来地天相通,此后则通天事神的宗教事务大权收归权力中枢掌控,而不再由民间行使,所以称之为杜绝了地天通。

宗教试题(知识讲座)

宗教试题(知识讲座)

民族宗教法律法规知识试题一、填空题〔共10空〕1.我国的民族工作总体要求是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从而奋力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2.1998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新疆工作时又指出一定要在各民族干部群众的头脑中牢固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就是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二、单项选择题〔共25题〕:1.2004年11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国务院第426号令,颁布《宗教事务条例》,正式施行。

A.2004年11月30日B.2005年1月1日C.2005年3月1日2.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行政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负责有关的行政管理工作。

A.省级 B.市级 C.县级3.应当听取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意见,协调宗教事务管理工作。

A.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C.各级人民政府4.宗教团体的成立、变更和注销,应当依照的规定办理登记。

A.《宗教事务条例》 B.《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编印宗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

出版公开发行的宗教出版物,按照国家出版管理的规定办理。

6.国务院宗教事务部门应当自收到全国性宗教团体的申请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设立宗教院校的报告之日起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A.30日 B.45日C.60日7.筹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由向拟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申请。

A.信教群众B.乡镇、街道C.宗教团体8.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当自收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拟同意设立寺观、宫观、清真寺、教堂的报告之日起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A.15日B.20日C.30日9.宗教事务部门应当对宗教活动场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情况,建立和执行场所管理制度情况,登记项目变更情况,以及宗教活动和涉外活动情况进行。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100题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100题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1、《河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所称清真食品,是指。

A、按照回族等有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风俗屠宰、加工的肉制品和其它食品B、按照回族等有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风俗屠宰、加工、制作的肉制品和其它食品C、按照回族等有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风俗屠宰、加工、制作、销售的肉制品和其它食品2、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清真食品准营证和清真标识牌。

所在地人民政府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日内给予批复。

A、七日B、十日C、十五日3、《河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规定: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生产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

A、清真标识牌B、清真准营证C、清真食品税务登记证4、经营制售假冒伪劣清真食品的处以罚款。

A、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B、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C、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5、民族是产生的。

A、人类社会一开始B.国家出现后C.原始社会崩溃,私有财产和阶级产生后6、最早提出民族区域自治理念。

A、马克思B、毛泽东C、列宁7、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是。

A、民族解放B、民族繁荣C、民族自强8、“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这一句话是提出来的。

A、江泽民B、邓小平C、毛泽东9、一再强调“民族、宗教无小事。

”。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10、自治州、自治县的建制须经批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省级人民代表大会1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按照的要求配置。

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应占大多数B、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有适当代表名额。

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要有一名代表C、民族代表名额严格按人口比例分配1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应担任职务。

A、主任B、副主任C、主任或者副主任13、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制定的。

宗教学概论部分题目解答

宗教学概论部分题目解答

一、什么是宗教?宗教是一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在人类早期一些社会中,宗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现代社会中,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有些宗教分离出来,但是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

宗教所构成的信仰体系和社会群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具有群众性、民族性、长期性、国际性、复杂性等特点。

二、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当时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原始宗教的产生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状态极差。

人类对于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了解又很少,常常出现当时人类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或者生理现象。

出自生命的本能反应,便产生了对自然的畏惧,对死亡的困惑,而人类初始阶段的自我意识却不足以解决这些畏惧和困惑。

为了给予这些现象一个合理的解释,以及为了人类自身的考虑,趋利避害,自然的人格化便随之出现,从而产生了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是宗教的初期阶段,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对一些现象的感性认识。

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增强了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勇气,再也不是一味地服从自然的神威。

第二,维护了部落的团结秩序,有利于人类社会整体地向前发展。

第三,丰富了人类文化艺术,英雄神话传说以及各种各样的雕塑、绘画图案等工艺美术形式来阐发代表某种意义的图腾崇拜,形成了特殊的宗教文学艺术。

第四,积累了探索世界的经验,原始宗教是原始人类对世界的一个初步的感性的探索,为人类后来进行深层次的抽象的探索提供了基础。

第五,促进了人类思维的进步。

宗教文化概论考试

宗教文化概论考试

1. 烧香拜佛在中国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你怎么看?答:迷信:专指人对事物的一种痴迷信任状态,也是迷惘地信服,盲目地相信。

“迷信”的含义更多的倾向于“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因此,理论上,人类对任何事物都可能存在着“迷信”的观念,即使是在科学领域,同样存在着“科学迷信”。

但科学与迷信、信仰或宗教有着重要区别。

科学在本质上要求怀疑主义,并在实践中公开倡导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要求分析型思维以及批评型思维,要求怀疑一切,即不相信任何未经证实的事物。

对已经证实的事物,也要怀疑其时空的局限性及观察的准确性。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净饭的太子,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证道。

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

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

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

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当今社会,烧香拜佛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我看来,这只是对传统风俗习惯的继承,也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是一种精神信仰,并不是迷信,因为单个人的烧香拜佛只涉及到个人对平安和富足的追逐,并不会对其他人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也没有达到痴迷信任的状态,只是一种精神追求,从某一层面上讲,这样有利于社会安定,减少不安定因素对佛教的信仰也是对宗教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展。

2.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答:佛教的正式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在此之前的周朝,已经粗略地接收到部分传入的佛教文化。

早期主要以请印度法师来中国讲经为主,佛学经典也同时慢慢传入中国。

到汉晋时期,主要以翻译佛经为主,当时最著名的翻译家有支娄迦谶和安世高,佛学经典的翻译极大地丰富了词汇和典故,佛教文化也开始正式融入中国文化之中;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已经初具规模,佛教思想和儒道思想相融合,开始创建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佛教宗派,以慧远和梁武帝为主要代表;直至隋唐,佛教文化进入鼎盛时期,隋唐的建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了巩固统一的封建政权,封建统治着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缓和阶级对立的措施,另一方面,开始选用佛教思想统治人民的思想,所以佛教得到了大力发展,其次,隋唐时期的强大国力也为佛教的鼎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当时,全国佛寺占地达一千万顷以上,占有奴婢15万人,出现了玄奘,义净等著名译者。

《宗教学原理》考试题目集

《宗教学原理》考试题目集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词3分):宗教巫术图腾崇拜神迹宗教经验二、填空:(每题5分)①神灵观念的主要类型有。

②宗教禁忌的基本特征包括。

③宗教信徒一般通过等途径获得宗教体验。

④宗教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三、简述以下问题:(每题10分)①宗教行为由哪两个基本过程构成?②宗教组织内部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四、创生性宗教产生的背景是怎样的?你对此有何见解?(每题15分)《宗教学原理》考试题(二)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宗教图腾崇拜宗教制度神性巫术二、填空:(每题5分)①神灵观念的主要类型有。

②宗教禁忌的基本特征包括。

③宗教信徒一般通过等途径获得宗教体验。

④至上神观念有等类型。

三、简述以下问题:(每题10分)①宗教组织内部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②什么是氏族宗教,它有哪些特点?四、试析宗教礼仪的功能。

(每题15分)一、简要回答:(每题8分):1、世界性宗教的基本特点2、构成巫术活动的基本元素3、祈祷行为的种类4、什么是入世型宗教组织5、宗教修行有哪些方式6、获得宗教情感的途径二、简要叙述以下问题:(每题12分)1、请说明宗教起源的大致时间和基本依据2、宗教信条与教义不同吗,为什么?3、古代社会的国家化宗教保留了氏族—部落宗教的哪些特点三、论述题:(请从以下2题中选择1题完成。

16分)1、宗教的组织和制度对宗教有什么作用?2、请谈一谈你对宗教体验真实性的见解。

《宗教学原理》考试题(四)一、简要回答:(每题8分):1、巫术活动遵循的认识原则2、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特点3、宗教禁忌的特点4、宗教修行有哪些方式5、什么是入世型宗教组织6、宗教情感的具体表现二、简要叙述以下问题:(每题12分)1、请说明宗教起源的大致时间和基本依据2、宗教信条与教义是否相同,为什么?3、试解释世界性宗教的三个特点。

三、论述题:(请从以下2题中选择1题完成。

16分)1、为什么说宗教的组织化对宗教的巩固和发展有重要作用?3、请谈一谈你对宗教体验真实性的见解。

宗教学:伊斯兰教文化考试题库(题库版)

宗教学:伊斯兰教文化考试题库(题库版)

宗教学:伊斯兰教文化考试题库(题库版)1、问答题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寺是哪三座?位于哪里?正确答案:三大圣寺是:禁寺,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加(满开)城;先知寺,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地那市;远寺,位于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市。

2、问答题(江南博哥)仆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支配的能力和意志?正确答案:仆人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也有意志与意欲,他们的行为确是他们所为,他们根据一定的行为而被责成,将据此而受到赏与罚。

安拉只依他们的能力而责成他们。

经训肯定了上述的内容,并这样描述他们。

但他们只能做安拉使他们能做的事,他们只能意欲安拉所意欲的;他们无所作为,除非是安拉使他们成为有所作为者,犹如上文述及的意欲、意志与创造。

同时,他们并非自我生产,亦非自主行为,所以,他们的能力、意志、意欲与行为都是附属于安拉的全能、意志与行为的,因为安拉是创造他们的主,是造化他们的能力、意欲、意志与行为的主。

他们的意欲、意志、能力与行为,绝不等同于安拉的意欲、意志、能力与行为,即如他们绝非安拉一般。

安拉超绝于一切。

甚至,安拉赋予他们的行为,是通过他们来表现的,是符合他们的,是切实隶属于他们的,这是切实归于安拉、与安拉的德性相适宜的安拉执行的行为的一种迹象。

事实上,安拉是主动者,众仆则是被动者;安拉是引导者,众仆则是受引导者。

因此,这两种行为,都应归于其主动者与引导者。

安拉说:“安拉引导谁,谁就是遵循正道的。

”(夜行17:97)所以,应切实地把引导权归于安拉,众仆只有遵循正道的义务。

同样,引导者并非就是受引导者,引导也绝不等于受引导。

同样,安拉确已使他所意欲的人迷误,而那个人也确是迷误者。

安拉对其众仆的一切治理亦如此。

所以,谁把主动和被动归于仆人,谁确已叛道;谁把它俩归于安拉,谁也已叛道。

只有切实地把主动权归于造物主,把被动归于被造者,才是真正的信士。

3、问答题如果一个人达到“满贯”,同时他又负有帐债,那么他该如何对待天课?正确答案:先还其债务,如还债后剩余钱财仍达“满贯”,再依法缴纳天课。

宗教学试题整理

宗教学试题整理

宗教学试题整理(2005-2010)2005年宗教理论一、概念题(40)宗教情感宗教行为原始(自然)宗教世界宗教二、简述题(40)1、简述宗教的本质与特征2、件数中国宗教的特征三、论述题(70)1、宗教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能发挥何种作用?2、评述下文中爱因斯坦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看法。

(爱因斯坦如何界定科学、宗教?爱因斯坦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看法。

你的评述)科学与宗教要我们对什么是科学得出一致的理解,实际上并不困难。

科学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努力,力图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世界中可感知的现象尽可能彻底地联系起来。

说得大胆点,它是这样一种企图:要通过构思过程,后验地来重建存在。

但我要是问自已,宗教是什么,我可就不能那么容易回答了。

即使我找到了一个可能在这个特殊时刻使我满意的答案,可是我仍然相信,我决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使所有对这个问题作过认真考虑的人哪怕在很小程度上表示同意。

因此,我想先不去问宗教是什么,而宁愿问,一个我认为是信仰宗教的人,他的志向有哪些特征:在我看来,一个人受了宗教感化,他就是已经尽他的最大可能从自私欲望的镣铐中解放了出来,而全神贯注在那些因其超越个人的价值而为他所坚持的思想、感情和志向。

我认为重要的在于这种超越个人的内涵的力量,在于对它超过一切的深远意义的信念的深度,而不在于是否曾经企图把这种内涵同神联系起来,因为要不然,佛陀和斯宾诺莎就不能算是宗教人物了。

所以,说一个信仰宗教的人是虔诚的,意思是说,他并不怀疑那些超越个人的目的和目标的庄严和崇高;而这些目的和目标是既不需要也不可能有理性基础的。

但是它们的存在同他自已的存在是同样必然的,是同样实实在在的。

在这个意义上,宗教是人类长期的事业,它要使人类清醒地、全面地意识到这些价值和目标,并且不断地加强和扩大它们的影响。

如果人们根据这些定义来理解宗教和科学,那末它们之间就显得不可能朦胧什么冲突了。

因为科学只能断言"是什么",而不能断言"应当是什么",可是在它的范围之外,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仍是必要的。

宗教学概论考试题资料

宗教学概论考试题资料

一、如何理解上帝这一概念几点感受⏹1、在日常话语中,上帝主要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

惊奇!大喜!大悲!平常感觉不到上帝的存在,只有在出现奇迹或大喜大悲时才感到其存在。

人在大喜大悲时呼喊上帝,表示对上帝作为主宰者能施赏罚的人格特征的有意与无意的承认。

⏹2、“上帝”在日常观念中是正义的化身。

与之相对的黑暗势力代表是“歌革和玛各(Gogand Magog)”。

⏹3、日常语言与观念中的“上帝”与宗教(哲学)中的“上帝”有同有异。

一、理解上帝⏹1、泛神论的上帝:上帝被消融于自然之中⏹印度教经典《奥义书》载有一段父子问答,通过盐溶于水的现象寻找宇宙本质和上帝。

(1)上帝作为遍布于万物之中的内在本质而存在。

人类感觉不到上帝,但他遍布于一切实在之中。

就像盐溶于水。

(2)泛神论是“神即一切”主义,相信神就等同于自然界或作为整体的世界。

有滑入无神论的趋向⏹2、一神论的上帝:上帝是一个终极实在一神论的宗教不只是基督教,还有犹太教、伊斯兰教等。

这三大宗教尽管有诸多差异,但在这个基本的上帝观念上却是一致的。

这个上帝就是其所信奉的最高的神圣的和绝对的永恒的终极实在。

⏹3、基督教的上帝:狭义的上帝⏹基督教的上帝观:这个上帝是创生天地、三位一体、救赎人类、全知全善全能的神圣的终极的精神实在。

⏹其直接来源是犹太教的上帝观(如《申命记》):⏹(1)犹太希伯来的上帝观,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唯一神论。

唯一神的上帝观第一次充分有效地进入了人们的意识之中。

⏹(2)基督教的唯一神的上帝观承犹太人的上帝而来,相信仅仅只有一个最高存在,它是人格的、道德的,它要从它所创造的人类得到一种完全的、无条件的响应。

⏹1、《旧约》的上帝(犹太教的上帝观):上帝是以色列人的民族神⏹(1)它与以色列民族史联系在一起。

它把以色列和别的民族鲜明地区分开来。

⏹(2)它是以色列人民的一神论信仰。

以色列人民是上帝的选民。

⏹(3)上帝爱护以色列人民,和他们签订契约,为他们制订律法,要求他们对他绝对忠实与崇敬。

宗教学考试试题

宗教学考试试题

宗教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以下哪一种宗教起源于古代印度?()A 基督教B 伊斯兰教C 佛教D 道教2、犹太教的经典是()A 《古兰经》B 《圣经》C 《塔木德》D 《吠陀经》3、基督教的创始人是()A 释迦牟尼B 穆罕默德C 耶稣D 老子4、伊斯兰教的圣地是()A 麦加B 耶路撒冷C 罗马D 雅典5、道教的基本教义是()A 原罪说B 道生万物C 天堂地狱D 因果报应6、以下哪一个宗教强调“涅槃”的境界?()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犹太教7、世界三大宗教中,信徒最多的是()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难以确定8、宗教产生的根源是()A 自然压迫B 社会压迫C 对未知的恐惧D 以上都是9、宗教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 积极作用B 消极作用C 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 没有作用10、以下哪一项不是宗教的基本要素?()A 宗教观念B 宗教情感C 宗教行为D 科学知识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佛教的三大分支是_____、_____、_____。

2、基督教的三大教派是_____、_____、_____。

3、伊斯兰教的两大主要教派是_____、_____。

4、道教的神仙体系中,三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5、宗教的社会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6、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是_____、_____。

7、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包括_____、_____。

8、宗教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_____、_____的作用。

9、宗教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10、宗教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宗教与哲学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都试图回答关于人类存在、宇宙本质、生命意义等根本性的问题。

哲学通过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来探索真理,追求智慧和对世界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学概论》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答案直接写在试题纸上,否则不计成绩):
1.从进化论的意义上讨论宗教起源的第一人是______________。

他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探讨宗教起源时所运用的“幼儿-野蛮人类比法”不仅受到了穆勒的挑战,也受到了弗雷泽所倡导的“_______________”(一个首先由马雷特所提出的术语)的挑战。

2.按照恩格斯的观点,宗教观念产生的“可能性”存在于原始人类的“_______________”能力之中;神的观念的产生是原始人类对“自然力”加以“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宗教进步观和宗教发展观在宗教研究中的支派地位是在达尔文的《______________》问世之后才得以逐步确立的。

4.整个宗教的历史发展从一方面看,是一个从“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发展过程,而从另一个方面看,则又是一个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发展过程。

5.犹太教的主要经典是公元前2世纪左右基本定型的《______________》和在拉比犹太教时期形成的《______________》。

前者共有24卷,它们构成了基督宗教的《圣经》中的《______________》部分。

6.基督论是基督宗教神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大部分。

传统的基督教神学通常将前者称为狭义的基督论,并且运用希腊哲学中的“_______________”概念来解释基督在三位一体中的地位,而将后者称为_______________;但是现代神学家大都不同意这种划分。

7.《古兰经》规定了穆斯林必须履行的5项宗教义务(伊巴达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五功”。

8.作为宗教意识的核心要素的宗教信仰主要具有两个特殊规定性或根本规定性,它们是对_______________的信仰和对_______________的信仰。

9.宗教学的创始人穆勒在《______________》一书中曾经讨论过“界定宗教之困难”;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们在认识宗教的“特殊本质”时,需要借助“语源学解释”的方法,这种方法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明确地昭示了宗教的最隐蔽处在于_______________,而且暗示了后者的“______________”特征以及该特征的成因,即“_______________”。

10.宗教多元主义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答案直接写在试题纸上,否则不计成绩):
1.探讨宗教起源的“阿里阿德涅之线”这句话指的是:______________
A 爱德华·泰勒提出的前万物有灵论。

B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人创造了宗教”。

C 现代宗教考古学所提供的研究线索。

D 现代心理学尤其是威廉·詹姆斯的宗教心理学所提供的方法论借鉴。

2.佛教徒所说的“三宝”指的是:______________
A 经、律、论
B 佛、法、僧
C 禅杖、袈裟、钵
D 阿难陀、摩柯迦叶和大梵天王
3.宗教排他主义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
A 麦克斯·穆勒
B 卡尔·拉内
C 约翰·希克
D 卡尔·巴特
4.宗教的初级本质指的是:______________
A 宗教的文化本质与功能
B 宗教的构成要素
C 宗教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所独有的本质
D 宗教这一特殊的意识形态所独有的本质
5.宗教世俗化的主要含义是:______________
A 政教合一制度所导致的后果
B 政教分离制度所带来的发展
C 现代科学和商业社会所导致的宗教信仰和宗教热情的减弱
D 对宗教赋予社会组织的超越意义的剥夺及其导致的“去神圣化”
三、多项选择(每小题5分,共10分。

答案直接写在试题纸上,认为正确处打ü,否则不计成绩):
1.尽管“宗教”一词在各民族语言中的含义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具有几个层面的共同内容或意义,那就是:______________
A 信仰对象的超越性、无限性等本质特征
B 禁欲主义和苦行主义
B 灵魂不朽和因果报应
D 宗教徒对信仰对象的敬畏和顺从
E 信仰主体同信仰对象相结合的意向
2.婆罗门教(印度教前身)的三大纲领是:______________
A 众生平等
B 祭祀万能
C 婆罗门至上
D 梵我同一
E 吠陀天启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哈底斯(圣训)
2.十二因果(集谛)
3.新约全书
4.宗教多元主义
五、论析(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析宗教与其它社会群体所共有的基本特征
2.简述世界宗教区别于氏族宗教和民族宗教的本质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