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油厂设计中基础拉梁设计探讨
框架结构中地坪拉梁设计问题探讨

框架结构中地坪拉梁设计问题探讨摘要:框架结构设计中,地坪拉梁是否应建入模型整体计算存在较大争议;理论分析及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对整体结构的抗倒塌起到关键作用,框架结构底层柱的承载能力应适当加强;现行版本PKPM程序不支持框架结构修改嵌固端所在层号,模型中建入地坪拉梁后形成计算一层,被程序默认为嵌固端所在层对柱弯矩值进行调整,对常发生破坏部位的柱承载力却未调整;本文认为现阶段地坪拉梁不应建入整体模型计算。
关键词:框架结构;地坪拉梁;抗倒塌能力;承载力调整Abstract: In the design of frame structure, floor beam should be built into the model of integral calculation in great disput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eismic damage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 frame structure of bottom columns on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collapse has played a key role, frame structure of bottom column bearing capacit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current version of PKPM does not support frame structure modification of block fixed end where the layer number, model built into the flo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a layer of the pull beam calculation, by default as the fixed end where the layer on the column moment value is adjusted, the often destroyed parts of the column bearing capacity without adjustment; in the current stage, floor beam should not be built into the whole model calculation.Key words: frame structure; floor beam; collapse resistant capacity; capacity adjustment1 前言框架结构设计中,通常在建筑地坪处设置纵横向拉梁(以下简称地坪拉梁)。
SHSG-054-2012石油化工厂工厂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

b) “内容规定”是对设计文件的构成、技术内容的一般要求,与项目大小、特点、设计 单位内部专业设置/专业分工的无关。
本规定在实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主编单位(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 21 号楼,邮编:10010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1. “内容规定”的编制对象是“工厂”,和总体设计的内容和范围协调一致。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石油化工工厂的基础工程设计。重点解决准确反映工厂 的全貌和实际情况问题。包括工厂和主项、总平衡(包括全厂物料平衡、全厂燃料和能量平衡)、 总平面等。其依据是批准的总体设计和设计基础资料,其设计文件的深度应达到能满足业主审查、 工程物资采购准备和施工准备、开展详细工程设计的要求。 2. 全厂统一的“专篇”编制内容要求。 3. 明确厂外设施“基础工程设计内容深度”执行的相关行业标准。包括项目范围内的厂外 铁路、码头、供电和外管外线等厂外设施。 4. 几点说明: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石油化工厂工厂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
SHSG-054-2012
2012-0X-01 发布
2012-XX-01 实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发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石油化工厂工厂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
SHSG-054-2012
主编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实行日期:2012 年 X 月 01 日
a) 工厂的建设规模应列出主产品或加工原料量的设计生产规模,对于项目设计范围内 分期建设的装置、系统设施应列出分期建设的规模;
独立柱基之间设计中拉梁的作用及计算要点

独立柱基之间设计中拉梁的作用及计算要点摘要:本文通过一具体工程的设计,引述了地基拉梁的作用及计算要点。
关键词:独立柱基,系梁,拉梁,整体性,整体计算作者在做海南洋浦技工学校实训楼工程时采用设拉梁层方法减少控制框架结构计算位移角,既满足了规范的要求,又做到了经济合理,符合实际。
得到了业主方的认可和好评。
现总结分析如下: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首层层高较高,独立基础埋深又较深,抗震设计时楼层的弹性层间位移角常常难以满足《抗震规范》5.5.1条的要求,当不考虑设置少量剪力墙时,通常可以采用下列三种措施的一种:①加大框架结构梁,柱截面尺寸,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②可以采用短柱基础,使框架柱嵌固在基础短柱顶面,从而减小框架结构首层层高。
(此短柱基础可以理解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6条预制高杯口短柱基础的现浇版。
)③在框架结构±0.000地面以下靠近地面处,设置拉梁层,将框架结构首层分为两层。
在这三种措施里,第一种措施往往因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等,受到限制,不能任意加大梁,柱截面尺寸,从而增加刚度,而仅仅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对改善结构整体侧向刚度来说又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们最好在第二种和第三种措施中选择,很多老前辈建议使用受力明确,构造简单,施工也方便的第二种措施即短柱基础。
其截面尺寸及配筋构造要求可参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6条的规定确定。
1.《抗震规范》6.1.11条规定,框架单独柱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系梁:⑴一级框架和Ⅳ类场地的二级框架;⑵各柱基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差别较大;⑶基础埋置较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⑷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液化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⑸桩基承台之间。
一般情况,基础系梁宜设置在基础顶面,其梁顶标高与基础顶面标高相同,当基础系梁梁底标高高于基础顶面时,应避免在基础系梁与基础之间形成短柱;当基础系梁距基础顶面较远时,基础系梁应按拉梁层(无楼板的框架楼层)进行设计,并参与结构整体计算。
浅谈基础±0.000处拉梁的设计

建筑理论与设计
浅 谈基础 ±0 . 0 0 0 处拉 梁 的设计
摘要 : 通过 对± O . 0 0 0 处 拉 梁 的按楼 层 梁 和层 间梁分 别 建模 分 析 比 较 , 在 设 计 中尽 可 能 以更 准确 的方 式来 设 计 , 使 拉 梁 的结 构 设
计 更加 趋 于合 理 。
6 5 6. 8 5 23 6 7. 94 6 37 2 8
87 2 4 4 1 76 2. 91 86 5. 74
4
g o g. 0I
9 0g . 01
9 0711
9 07 11 89 5. 49
89 5 4g
层阿 鞋 武
( 4 ) 地基 主要受力层 范嗣内存在 软弱粘性土层 , 液化 土层或严重不均匀土层 ; 桩 基 承台 之 间 当基 础 埋 置较 浅 ,拉梁 顶 标 高 可 以 和承 台 顶 或基 础 顶 平 齐, 这 时结 构 计算 模 型底 层层 高 可取 基础 顶 部至 二 层楼 板 面 的高 度 。但 当基
£
} 1 6 I
33
… 鑫
.
…
. 6
…
‘ … ’
卜
T
I
i
l l j
r r
¨ I I i
r
\
—
—
—
自
—
图1
图2
—- 1 l . ; l 上 』 ¨ L 上一 i
l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啪
L
目
关 键词 : 拉梁; 连 系梁 ; 层 间梁 ; 楼 层 梁
1 . 拉 梁 的作用 和设 置
大型储油罐基础环梁设计与讨论

大型储油罐基础环梁设计与讨论秦凯;王成玉【摘要】分别采用规范法和非线性方法对不同直径的储油罐基础环梁环向拉力进行了计算对比,研究表明,储油罐直径较小时,基础环梁的环向拉力随直径增大而增大,当油罐直径较大时,基础环梁的环向拉力并不与储罐直径成正比,并建议在大型储油罐基础设计计算时应进行非线性数值分析校核。
%The paper adopts the regular method and the non-linear method to have the calculation comparison among the circular tension of the circular beam at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orage tank with various diameters,and proves by the research that the circular tension of the foundation circular beam increase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diameters when the diameter of the storage diameter is small,the circular tension of the foundation circular beam is not proportional with the diameters of the storage tank,when the diameter of the storage tank is large,and suggests that the non-linear numeric analysis should be check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large storage tank's foundation design.【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2(038)008【总页数】2页(P64-65)【关键词】大型储油罐;环梁基础;环梁拉力【作者】秦凯;王成玉【作者单位】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826;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8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760 引言大型储油罐是一种特殊的工业结构,由钢板焊接而成,具有整体刚度较小的特点。
油罐基础环梁的内力分析及配筋计算

工程 设 计
油罐基础环梁的内力分析及配筋计算 鲁 明玉 (国 贸源自程设 计 院 ,北京 100037)
摘 要 :根 据粮 食 行 业植 物油罐 基 础 的构 造特 点 ,分析 了基 础 环 梁的 受 力状 态 ,推 导 出 了基 础环 梁 的 环向力计算公式 ,并通过计算实例 ,分析 了基础环梁的配筋特 点。
1 油 罐 基 础 的选 型
基 础 和桩 基础 ,见 图 1~4。
图 1 护 坡 式 基 础
油 罐基 础 选 型应 根据 油罐 的型式 、容 积 、工 艺 要求 、场地 地 质条 件 、地 基处 理方 法 、施 工技 术 条 件 和 经济合 理 性 等综合 确 定 …。总 的原则 是 油罐基 础应 能承担 油 罐 自重 、罐 内储 存介 质 重量 、基 础 自 重及风载作用产生 的基底压力 ,保证油罐充水实验 阶段 和储 油 使用 阶段 的基 础安 全 。
在 T程 中一般采 用罐壁位 于基础环梁 内的型式 为使基 础 与油罐 连接 紧凑 ,一 般情 况下 罐壁 j 基 础 环 梁 内 径 的 距 离 为 : (罐 底 板 半 径 一罐 壁 半 径 )+50mm=b+5Omm。
基础拉梁设计方法

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
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
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
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
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
推荐:关于多层框架基础拉梁的几点看法一、框架计算简图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埋置较深,在-0.05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应拉梁按层1输入。
以某学生宿舍为例,该项目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Ⅱ类;层高3.3m,基础埋深4.0m,基础高度0.8m,室内外高差0.45m。
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在8度地震区该工程框架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设计者按3层框架房屋计算,首层层高取3.3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0.05m处的基础拉梁顶面;基础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按构造设计;基础按中心受压计算。
显然,选取这样的计算生产力简图是不妥当的。
因为,第一,按构造设计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无法平衡柱脚弯矩;第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第7.3.11条规定,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盖顶面的高度。
工程设计经验表明,这样的框架结构宜按4层进行整体分析计算,即将基础拉梁层按层1输入,拉梁上如作用有荷载,应将荷载一并输入。
这样,计算简图的首层层高为H1=4-0.8-0.05=3.15m,层2层高为3.35m,层3、4层高为3.3m。
根据《抗震规范》第6.2.3条规定,框架柱底层柱脚弯矩设计应行乘以增大系数1.25。
当设拉梁层时,一般情况下,要比较底层柱的配筋是由基础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还是由基础拉梁处的截面控制。
考虑到地基土的约束作用,对这样的计算简图,在电算程序总信息输入中,可填写地下室层数为1,并复算一次,按两次计算结果的包络图进行框架结构底层柱的设计的配筋。
基础拉梁的问题

a)拉梁弯矩:由其承担的竖向荷载引起的弯矩;
b)拉梁拉力:0.1倍较大柱轴力;
c)按偏拉构件,对称配筋,计算纵向受力钢筋;
d)不需要按抗震框架梁设计拉梁。
2•拉梁作为柱底弯矩平衡结构时(柱底弯矩不能由基础承担,如柱
下单桩基础):
尚应考虑拉梁承担柱底弯矩,地震区应按框架梁设计。
此时拉梁设计相对烦琐,不便详述。
拉梁宜设在基础顶面上,无地下室的时候宜设在。00处
拉梁的计算按下面的两种方法之一算
1。取相连的柱轴力F较大者的10%作为拉梁的轴心拉力,按轴心
受拉进行计算。拉梁饿配金应上下相同,个不壹小于2D14的,箍筋
8@200
2。以拉梁平衡蛛下的弯矩,柱的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的钢
筋全部拉通,支座的负钢筋要有1/2拉通。
如果拉梁的承受隔墙等其他何在的时候,
则应将竖向的何在产生的内力与上面的两种方法之一的计算的结
果相加配筋!
基础拉梁计算详解
四、基础拉梁
1、基础拉梁有别于基础梁,基础拉梁一般在下列设置情况设置
1)有抗震设防要求且基础埋置深度不一致时;
2)地基土质分布不均匀时;
3)相邻柱荷载相差悬殊时;
Nmax,作为基础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 计算。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 较节约。
另一种是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正弯 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 的取值较高者,如拉梁承托隔墙或其他竖向荷载,应将竖向荷载所产生 的拉梁内力与上述两种计算方法至一所得之内力组合计算。
拉梁截面宽度大于等于0.03L〜0.04 L,高度大于等于0.05L〜
基础梁与基础拉梁分析

基础梁与基础拉梁分析【摘要】分别对基础梁、基础拉梁做出了定义,对其设置位置,计算及其构造作出了简要的介绍,以方便设计人员理清概念,合理设计。
【关键词】基础梁;基础拉梁;定义;设计1.基础梁与基础拉梁的定义(1)基础梁简单说就是在地基土层上的梁。
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如柱下条形基础、筏板基础中基础梁,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起承重和抗弯功能,一般基础梁的截面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议取1/4~1/6 跨距,这样基础梁的刚度很大,可起到基础的效果。
(2)基础拉梁又称为连系梁,一般起到承担柱底弯矩、地震时承担轴向拉力、调节基础不均匀沉降及承受低层隔墙的荷载的作用,实际计算模式中,拉梁可考虑为仅承受自重和底层墙体总重传给两边基础的单跨梁或连续梁。
但实际施工中由于基底下土层为老土或压实填土,且在协调变形过程中会承受一定的两边基础的变形差异带来的影响,所以也会有一定的土反力。
因此,拉梁计算应考虑上下部均配置受力筋,一般上下钢筋均通长配置,且钢筋配置一致。
2.基础梁的设计(1)柱下条形基础一般由基础梁和翼板组成,梁板式筏形基础由基础梁和基础底板组成。
当地基较为软弱、柱荷载或地基压缩性分布不均匀,采用扩展基础可能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时,常将同一方向(或同一轴线)上若干柱子的基础连成一体而形成柱下条形基础或梁板式筏形基础。
这种基础的抗弯刚度较大,因而具有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并能将所承受的集中柱荷载较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基底面积上。
(2)计算方法有反梁法和弹性地基梁法及剪力平衡法。
反梁法适合在比较均匀的地基上,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较均匀,且条形基础梁的高度不小于1/6 柱距时,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条形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它的内力刚好与正向连续梁相反,弯矩为跨中上拉,柱下下拉;弹性地基梁法分为普通弹性地基梁、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弹性地基梁,上部结构为刚性的弹性地基梁,一般按普通弹性地基梁计算,不考虑上部结构的刚度;剪力平衡法假定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但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
基础拉梁设计理论分析

基础拉梁设计理论分析摘要:本文探讨了基础拉梁的设置目的及意义,并介绍引进了基础拉梁的设置原则及要求,对基础拉梁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相关探析,对实际工程的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基础拉梁设置要点设计理论分析一、引言基础拉梁是指两端与承台或独立柱基相连的梁,其主要作用是承担上部结构的荷载并将其荷载传至相连接的基础上,最终将其荷载传至持力层,所以它不仅承受上部荷载,而且由于其拉梁的下部与持力层相接触,它还会受到地基反力的作用。
但是在当前设计工作当中,很多设计人员由于概念不清晰,一般认为只要拉梁设置于地面以下的梁均认为是拉梁,而对其作用和意义不大了解。
本文通过介绍设置拉梁的目的介绍相关规范的要求及设置原则,对基础拉梁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二、设置基础拉梁的目的及规范要求设置基础拉梁有以下目的:(1)增强独立柱基(桩基承台)之间的整体性;(2)调整柱基的不均匀沉降;(3)减少首层柱的计算高度;(4)平衡上部结构专至柱底的弯矩;(5)减轻桩偏位产生的不利作用;(6)兼做基础梁时承担部分墙体荷载;(7)参与抵抗上部结构传至基底的水平力。
相关规范的具体要求: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11:框架单独柱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系梁;(1)一级框架和IV类场地的二级框架;(2)各柱基础底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压应力差别较大;(3)基础埋置较深,或者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4)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土层、液化土层或严重不均匀土层;2、《建筑桩技术规范》4.2.6规定桩基承台之间:(地基设计规范相关条文一致)(1)一柱一桩时,应在桩顶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联系梁。
当桩与柱的截面直径之比大于2时,可不设联系梁;(2)两桩桩基的承台,应在其短向设置联系梁;(3)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柱下桩基承台,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联系梁。
(4)联系梁顶面宜与承台顶面位于同一标高。
联系梁宽度不宜小于250mm,其高度可取承台中心距的1/10~1/15,且不宜小于400mm;(5)联系梁配筋应按计算确定,梁上下配筋不宜小于2根12mm钢筋;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相邻联系梁纵筋应贯通。
关于基础拉梁设置与计算的探讨

关于基础拉梁设置与计算的探讨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钢筋混凝土基础拉梁广泛应用于独立基础以及桩基础工程中,本文主要从钢筋混凝土基础拉梁的作用入手,分别讨论拉梁的设置方式和计算方法以及构造要求,并就实际设计中拉梁是否参与结构整体分析,结构模型如何选用与建立做进一步的阐述与大家探讨。
二.拉梁的作用拉梁主要作为基础之间的联系梁,其主要作用基本归为以下几种:加强基础的整体性,调节各基础间的不均匀沉降,消除或减轻框架结构对沉降的敏感性。
用拉梁传递、分配柱底弯矩,增强整个建筑物基础协同工作的能力,减小基础由于柱底弯矩引起不利影响。
承托首层墙体或其他竖向荷载。
减少框架柱首层的计算高度和底层的位移,以达到理想的设计结果。
三.拉梁的设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11规定:框架单独柱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拉梁:1.一级框架和ⅳ类场地的二级框架。
2.各柱基础底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压应力差别较大。
3.基础埋置较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
4.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液化土层或严重不均匀土层。
5.桩基承台之间。
通过对拉梁的作用分析,以下情况下可不设置拉梁:如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11所规定的情况且柱距较大(如体育馆、影剧院等),因为基础拉梁刚度相对较小,对调节柱基不均匀沉降作用不明显,则可不设置基础拉梁。
结构为独基加防水板基础时,当板厚≥250mm时,由于防水板对基础约束较大,可不设置基础拉梁。
对于一柱一桩基础,当有地下室并有整体钢筋混凝土防水板时,如板厚≥250mm时,可不另设拉梁,只需在板内沿柱间轴线两个方向设置暗梁。
凡框架层数不超过三层,基础埋置较浅,且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11情况者,可不设置基础拉梁,但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应另行考虑。
单层工业厂房一般可不设置基础拉梁。
四.拉梁的计算对于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房屋,拉梁设置的位置及其作用决定了拉梁的计算方法。
基础拉梁设计

如何区分:基础梁,基础拉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地梁2011-10-08 10:27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基础梁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
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通过柱和墙传递到基础,基础又将其传递到地基土。
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
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
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所以在过去没有电脑、没有AutoCAD的年代,习惯上把基础梁视作“倒梁楼盖”体系,就是这么一个原因,与基础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说产生,这样的地下梁,就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基础拉梁”、“基础连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
地下框架梁DKL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
若这梁的上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低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JLL,其纵向钢筋必须锚入基础,不是锚入柱子,因为在施工JLL时,KZ还仅仅只有插筋,没有形成柱子,所以不存在锚入柱子的说法;若某梁的下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高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DKL,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第38页第2节第5.2.1条中阐述得明白: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
其纵向钢筋必须按照上部框架梁的相关要求锚入柱子。
基础拉梁设计方法

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
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
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
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
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
推荐:关于多层框架基础拉梁的几点看法一、框架计算简图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埋置较深,在-0.05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应拉梁按层1输入。
以某学生宿舍为例,该项目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Ⅱ类;层高3.3m,基础埋深4.0m,基础高度0.8m,室内外高差0.45m。
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在8度地震区该工程框架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设计者按3层框架房屋计算,首层层高取3.3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0.05m3.15m,层2层高为3.35m,层3、4层高为3.3m二、基础拉梁层的计算模型不符合实际情况基础拉梁层无楼板,用TAT或SATWE等电算程序进行框架整体计算时,楼板厚度应取零,并定义弹性结点,用总刚分板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
有时虽然定义楼板厚度为零,也定义弹性结点,但未采用总刚分析,程序分析时仍然会自动按刚性楼面假定进行计算,与实际情况不符。
房屋结构的平面不规则时,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三、基础拉梁设计不当多层框架房屋基础埋深很大时,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的位移,可在±0.00以下适当位置设置基础拉梁,但不宜按构造要求设置,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并按规范规定设置箍筋加密区。
但就抗震而言,应采用短柱基础方案。
一般来说,当独立基础埋置不深,或者埋置虽深但采用了短柱方案时,由于地基不良或柱子荷载差别较大,或根据抗震要求,可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构造基础拉梁。
基础拉梁截面高度可取柱中心距的1/12~1/18,截面宽度可取1/20~1/30。
基础拉梁计算范文

基础拉梁计算范文首先,需要明确要计算的基础拉梁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参数。
几何尺寸包括拉梁的宽度、高度和长度,材料参数包括拉梁的材料强度和抗剪强度。
这些参数是计算过程中的基础。
其次,需要根据拉梁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确定拉梁计算中的一些基本假设和简化条件。
例如,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假设拉梁是直线梁,而不考虑变形的影响;也可以假设拉梁是均匀截面的,而不考虑截面形状的变化。
然后,根据拉梁所承受的荷载,计算拉梁的受力情况。
拉梁所承受的荷载包括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
静力荷载包括重力荷载和水平力荷载,动力荷载包括地震、风载等荷载。
将这些荷载分别作用在拉梁上,可以得到拉梁的受力分布。
接下来,根据拉梁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利用静力平衡等基本原理,可以计算出拉梁内力的大小和分布。
拉梁内力中最重要的是弯矩、剪力和轴力。
通过解析方法或数值方法,可以得到拉梁内力的解析解或近似解。
然后,根据拉梁的几何形状和材料参数,可以计算出拉梁的截面性能。
拉梁截面性能包括截面面积、截面惯性矩和截面抗剪面积等。
截面性能的计算可以根据拉梁的几何形状和截面形状的简化条件进行。
最后,根据拉梁的内力和截面性能,进行基础拉梁的承载能力计算。
承载能力计算是根据拉梁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对拉梁的弯矩、剪力和轴力进行检验。
对于弯矩,需要检验拉梁截面的承载力;对于剪力,需要检验拉梁截面的抗剪承载力;对于轴力,需要检验拉梁截面的抗压承载力。
将这些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到拉梁的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基础拉梁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正确的基础拉梁计算可以保证基础拉梁的安全性能,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提供重要支持。
关于基础系梁设置的规定汇总与解读

建筑结构规范中关于基础系梁(拉梁)设置的规范汇总与解读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6.1.11 框架单独柱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系梁:1 一级框架和Ⅳ类场地的二级框架;2 各柱基础底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压应力差别较大;3 基础埋置较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4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性土层、液化土层或严重不均匀土层;5 桩基承台之间。
二.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4.2.6 承台与承台之间的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柱一桩时,应在桩顶两个主轴方向上设置联系梁。
当桩与柱的截面直径之比大于2时,可不设联系梁。
2 两桩桩基的承台,应在其短向设置联系梁。
3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柱下桩基承台,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联系梁。
4 联系梁顶面宜与承台顶面位于同一标高。
联系梁宽度不宜小于250mm,其高度可取承台中心距的1/10~1/15,且不宜小于400mm。
5 联系梁配筋应按计算确定,梁上下部配筋不宜小于2根直径12mm钢筋;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相邻跨联系梁纵筋应连通。
4.2.6 本条说明承台与承台之间的连接构造要求。
1 一柱一桩时,应在桩顶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设置连系粱,以保证桩基的整体刚度。
当桩与柱的截面直径之比大于2时,在水平力作用下,承台水平变位较小,可以认为满足结构内力分析时柱底为固端的假定。
2 两桩桩基承台短向杭弯刚度较小,因此应设置承台连系梁。
3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柱下桩基承台,由于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各桩基承台所受的地震剪力和弯矩是不确定的,因此在纵横两方向设置连系粱,有利于桩基的受力性能。
4 连系粱顶面与承台顶面位于同一标高,有利于直接将柱底剪力、弯矩传递至承台。
连系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一般按下述方法确定;以柱剪力作用于梁端,按轴心受压构件确定其截面尺寸,配筋则取与轴心受压相同的轴力(绝对值),按轴心受拉构件确定。
在抗震设防区也可取柱轴力的1/10为梁端拉压力的粗略方法确定截面尺寸及配筋。
基础拉梁设计的禁忌

基础拉梁设计的禁忌基础拉梁设计的禁忌【摘要】基础拉梁设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但是有些设计人员为了省时省力,往往不会考虑很多,进而为基础拉梁埋下了安全隐患。
比如某些设计人忽略拉梁上部的填充墙荷载,这使得计算值偏小,从而影响了基础拉梁后期的使用。
本文主要通过对基础拉梁设计禁忌的介绍,进而探讨了避免基础拉梁设计出现误差的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拉梁;设计;禁忌前言基础拉梁设计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基础的整体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基础都需要设计基础拉梁,对此国家《抗震规范》6.1.11条出台了相关规定,对此进行了严格的限定。
一般而言,一级框架的基础和Ⅵ类场二级框架两个方向都需要设置基础拉梁,对其他等级的框架独立基础,如果基础底面受力区域土层性能比较好,而且荷载下的压力差值不大,不需要设计拉梁,因为即使没有基础拉梁,该类基础也具有非常好的整体性能,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1.基础拉梁设计禁忌1.1不分情况任意设计拉梁一般而言,单独柱基指适用在基础条件相对优越的多层框架中,选择使用独立柱基时,设计人员必须要确保其整体性能够抵抗地震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沿着主轴两个不同的方向来设计基础拉梁。
为了明确设计标准,我国出台的有关规范中,做出了如下规定: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就需要设计人员沿着主轴两个不同的方向来进行设计:首先,属于一级框架的范畴,此外,尽管是二级框架,但是属于Ⅳ类场地,也可以符合条件;其次,各个柱基所应该承受的重力,彼此之间相距很大;再次,基础埋置超过了普通的深度,而且各个基础埋设深度有着非常大差距;第四,土层性能不佳,比如在地基受力层区域,液化土层所占比例比较大。
有很多设计人员没有依据现实情况来设置拉梁,实际上,有些单独基础并不需要一定要拉梁,为此,设计人员应该具备灵活性。
比如,如果框架层数并没有达到三层,而其基础埋深也没有非常深,同时每个基础埋置深度彼此之间没有严重的'差别,另外,地基受力区域也的没有任何不利的土层,此时,设计人员完全没有必要设计基础拉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油厂设计中基础拉梁设计探讨摘要:基础设计在整个油厂结构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于基础工程在完工后埋于地下出现问题后不易察觉,往往会给上部的厂房结构带来致命的危险,又难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弥补。
基础拉梁在基础设计中被广泛采用,对其设计理念的正确认识及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是对每一位结构工程师的基本要求。
由于对规范的不同解读及各地方各设计院间设计理念的差别,结构设计师对基础拉梁如何进行结构设计往往也有不同的见解,本文就基础拉梁的设计提出一些思路和看法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基础拉梁、设计要点、计算方法abstract: the basic design in the oil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 this is because the foundation project in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buried in underground after problems be hidden, often can give the upper portion of the factory building structure bring fatal danger, it is difficult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make amends. pull beam based design based on widely used in, the design concept of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reasonable calculation method, is to each structural engineer basic requirement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andard and all local the design concept of differencebetween design institute, to pull beam structure designers based on how to structure design is often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basic pull beam design some thoughts and views for designers.key words: basic pull beam, the key points of design, calculation method引言:1 拉梁的设置及作用1. 1 基础拉梁的设置位置[1 ]基础拉梁多设置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级框架和ⅳ类场地的二级框架;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差别较大的柱基处;基础埋置较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处;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性土层、液化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处;单桩桩顶两个相互垂直方向处;两桩承台的短向处;有抗震要求的桩基承台纵横方向处;8) 一层建筑平面中有隔墙处。
1. 2 基础拉梁的作用承受上部墙体的荷载或其他竖向荷载;对重要的建筑物或地基薄弱处,设置基础拉梁加强基础的整体性,调节各基础间的不均匀沉降,消除或减轻上部结构对沉降的敏感性;对于单桩及两桩承台的短向处,设置拉梁是因为桩身刚度与承台及上部结构刚度相比很小,桩与承台之间设计一般按照铰接考虑,自身不能够用来传递上部的弯矩和剪力,上部柱子的嵌固面往往在承台面处,上部柱子传递的弯矩和剪力必须由拉梁来承担;4) 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柱下承台,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各桩基承台所受到的地震剪力和弯矩是不确定的,拉梁起到各承台之间的整体协调作用。
1. 3 基础拉梁的竖向高度在具体设计中,基础拉梁的竖向高度确定,是设计中首先要确定的重要环节。
因为拉梁高度取值过高,起不到传递柱底弯矩和抗剪的作用,且如果是框架柱还有可能形成短柱问题;如果拉梁高度取值过低,特别是对于底层层高较大同时基础埋置较深的建筑,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的结构位移均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对于底层层高较高同时基础埋置较深时,除按规范要求正常设置拉梁的同时,可以考虑在±0. 000 以下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框架梁,以取得降低底层柱的计算长度,有助于提高底层的侧向刚度,减小柱底的弯矩,同时对柱的截面也可以适当减小(此构造框架梁应参与整体计算并按计算结果配筋) 。
对于底层层高不大或基础埋置不深时可按“梁顶面宜与承台顶面位于同一标高”的要求设置拉梁[2 ] 。
2 拉梁的设计计算2. 1 拉梁截面尺寸的确定如果拉梁本身截面尺寸较小(刚度小) ,用较为夸张的比喻就是试图用一个很细的构件来拉结两个单独的柱基一起沉降,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拉梁本身截面要满足刚度的要求,梁宽度不宜小于200 mm ,其高度可取承台中心距的1/ 10~1/ 15[2 ] 。
2008 年10月1 日开始实施的新j gj 942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对于拉梁截面也给出了明确的要求,与旧j gj 9429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不同之处在于最小截面宽度修正为250 mm ,并给出了最小截面高度450 mm。
2. 2 拉梁的配筋计算1) 拉梁上的荷载。
当拉梁需承担其上部的荷载(拉梁自重及其上部荷载如隔墙自重等) 时,应考虑相应荷载所产生的内力。
2) 拉梁承担的轴向拉(压) 力。
拉梁梁端拉(压) 应力有两种确定方法[2] :第一种方法:以柱底剪力作用于梁端,按轴心受压构件确定其截面尺寸,配筋则取与轴心受压相同的轴力(绝对值) ,按轴心受拉构件确定。
第二种方法:在抗震设防区采用粗略计算方法,即“取柱轴力的1/ 10 为梁端的压、拉力来分别确定拉梁截面尺寸及配筋”。
3) 拉梁承担的柱底弯矩。
拉梁分担的柱底最大弯矩设计值可近似按拉梁线刚度分配。
考虑拉梁承担弯矩时的一种简化的近似算法为[3]:as = m/ ( rsf y h0) 。
其中, m 为拉梁需平衡的柱底弯矩与承托拉梁上竖向荷载而产生的弯矩的组合设计值; rs 为钢筋的内力臂系数, 精确计算时rs = 0. 5[1 + (1 - 2 as ) 0. 5 ] , as 为矩形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 时取1. 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 时取0. 94 ,其间按线性插值。
但rs 一般对于梁近似可以取0. 875 ,对于板近似可以取0. 9 ,这样做可省略由as 计算出的过程; f y 为主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h0 为拉梁的有效高度。
3 拉梁的实际工程算例本算例取自某实际工程中两柱间设置的拉梁进行计算,其中轴力及弯矩均取两个柱子荷载的大值。
轴力n = 3 100 kn(设计值) ,m = 440 kn·m(设计值) ,拉梁上承托隔墙荷载为q = 16 kn/ m,拉梁跨度7 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钢筋为hrb400 (c) 。
计算时分别按拉梁承担柱底弯矩和拉梁不承担柱底弯矩两种方法进行计算比较。
拉梁内力示意图见图1 。
3. 1 拉梁不承担柱底弯矩,基础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基础计算略)1) 拉梁截面的确定。
截面高度:7 000/ 15 = 4 666. 7 mm(取500 mm) ;截面宽度:300 mm;拉梁截面尺寸:300 mm ×500 mm。
2) 荷载及配筋计算。
a. 拉梁自重、上部隔墙荷载及配筋。
m = ql2/ 12 = (25 ×0. 3 ×0. 5 + 16) ×72/ 12 = 80.6 kn·m。
as1 = m/ ( ysf yh0) = 80. 6 ×106/ (0. 875 ×360 ×465) = 550. 3 mm2。
b. 拉梁承担的轴向拉力及配筋。
f = 0. 1 ×3100 = 310 kn ,as2 = n/ f y = 862 mm2 。
根据上面的计算得: as = as1 + as2 = 1 412. 3 mm2 ,配筋取4<22 (1520 mm2) 。
3. 2 拉梁承担柱底弯矩,基础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1) 拉梁截面的确定: (同上) 。
2) 荷载及配筋计算。
a. 拉梁自重及上部隔墙荷载产生的弯矩同上, 即m1 =80. 6 kn·m。
b. 柱底传递的弯矩:柱底弯矩被两侧拉梁均分, m2 = 440/ 2 =220 kn·m。
则拉梁承受的总弯矩m = m1 + m2 = 300. 6 kn·m。
as1 = m/ ( ysf yh0) = 300. 6 ×106/ (0. 875 ×360 ×465)= 2052 mm2 。
c. 拉梁承担的轴向拉力及配筋同上,即as2 = n/ f y = 862 mm2 。
总配筋as = as1 + as2 = 2 914 mm2 ,配筋取6<25(2945 mm2) 。
结束语:分析本文算例,两种拉梁的计算比较看,当拉梁承担柱底弯矩时,配筋明显加大,当然这时的基础是按轴心受压构件进行计算的,基础截面尺寸则相对变小。
通过对拉梁设置位置及设置方法的分析讨论,按相关规范的要求,对如何设计拉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用具体实例计算说明了在选用不同设计方法时拉梁配筋的变化,以推广基础拉梁在基础设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1 ] jgj 942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s]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44页[2] gb500072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s]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4页[3] 刘铮. 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m].第一版 .中国电力出版.2007年出版:2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