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制图第六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条线即画面与基面的
g
交线。
❖ P与G的位置可上下互换。
G
❖ 站点s与p-p的距离为视距;
h-h与g-g间距为视高。
p ❖ P与G间的距离无要求。 以节约绘图空间、方便制 图为原则来确定。
s
.
23
❖ 透视作图相关术语:
灭点(F):与画面相交的直线上,距画面 无限远的点称为直线的灭点。
迹点(T):直线与画面的交点称为直线的 迹点。
这些交点作垂线,得与全透视的交点。交点间为 线段的透视。
.
29
已知一平面,用视线法求
其透视
求平面的透视就是求各线段的透视。
1、求迹点。延长线段交p-p,得该
线段的迹点,转绘于画面上。
注意:如果线段本身就与p-p相交, e 则交点就是迹点本身。此处a点就
是线段ab的迹点。
d
b
f
c
a
p
p
h
h
g
T(ao)
ab的透视。
同理可得出其他线段的透视,组合
起来就是平面的透视。
e
d
b f
f
c
a
p
bp
p
F
h
h
b°
g
a°
g
.sFra Baidu bibliotek
32
p
p
h
h
g
g
s
.
33
.
34
.
35
h
h
g
g
p
p
s.
36
三、网格法
❖ 主要用于园林制图中。 一点透视的网格 1. 在平面图上打上足够密度的网格。 2. 使一条网格线位于画面上。 3. 先求垂直画面直线的全透视,再以网格对角
●心点(s′)
●灭点(F)
.
11
4、透视图的分类
❖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P156 ❖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P157 ❖ 三点透视P158
灭点
一点透视
.
12
灭点1
两点透视
.
灭点2
13
灭点1
灭点2
灭点3
三点透视
.
14
■室内一点透视图 ■建筑物一点透视图
■建筑二点透视图
■鸟瞰图
■仰视图
第二节 透视图的画法
1、透视作图的基本知识
❖ 画面与基面的展开:将画面P和基面G展开到 同一平面上来。画面不动,基面绕g-g向下旋 转90°。基面可放在画面的正下方或正上方, 且P、G的边框可去掉。
.
21
P
h
h
视高
g
g
p 视距
G p
s
.
22
h 视高
g
p 视距
P
注意:
❖ P和G面的边框可以不画。
h ❖ g-g和p-p实为不同面上的
❖ 直线迹点与 灭点的连线 为全透视, 该直线透视 必在此全透 视范围内。
.
26
2、透视制图的基本方法 ❖ 一、视线法
❖ 二、网格法
(都是针对基透视)
通常都是已知物体的平面图、平面与画面的位置 关系、视点位置求该物体的透视。
与轴测图一样,绘制透视图也是先绘制水平面的 透视(基透视) ,再立高,得到完整的透视效果图。
.
56
p-p h-h
g-g
.
1、首先找出灭点s′ 2、绘制平面透视。
s′
s
57
p-p h-h
g-g
.
1、首先找出主灭 点s′
2、绘制平面透视。
s′
3、绘制画面上的 物体高度。
4、绘制画面后的 物体——将物 体的棱面延伸 到画面上,获 得物体的真高。
s
58
p-p h-h
g-g
1、首先找出主灭 点s′
47
.
48
.
49
h
h
g
g
p
p
s.
50
.
51
.
52
.
53
.
54
.
55
一点透视的画法
1、选择画面与物体的相对位置
——画面与物体最前主立
面重合。
2、选择站点与物体的相对位置 ——视距为画面宽度的1.5~ 2.0倍,站点在物体的一侧。
3、选择视高与物体的相对位置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本
s
题选择两上底面之间。
真高线:位于画面上的直线,其透视为该直线 本身,反映该直线的真实高度,称真高线。
❖ 立高在画面中进行,g-g中量取高度。
.
46
立高步骤:
❖ 在平面透视中,延长透视线与画面基线(g-g) 相交。过交点做竖线,量取高度。再连接所 得点与灭点。得高度上的透视线。
❖ 在所求点处做竖线与透视线交于高度点。
.
线求网格的透视。(P149) 4. 将平面图转于透视网格上。
.
37
.
38
视高
.
39
f F
.
40
.
41
两点透视的网格
1. 将平面图打上足够密度网格 2. 使网格与画面成一定夹角。 3. 用视线法绘制网格平面透视。 4. 将平面图转于透视网格上。
.
42
.
43
.
44
.
45
四、立体的立高
❖ 通过寻找真高线来求得物体的真实高度,从 而树立立体的高。
平面的透视是通过求组成平面的线段的透视来求 得的。
.
27
p
p
h
h
g
g
s
.
28
一、视线法
❖ 通过求直线的迹点、灭点、全透视来绘制直线的 透视的方法。
❖ 作图步骤: 1. 求迹点。基面上,延长线段交p-p,得该线段的迹
点。转绘到g-g上。 2. 求灭点。基面上,过s作线段的平行线,交p-p于f。
再转绘到h-h上得F。 3. 求全透视。画面上,连接迹点与灭点得全透视。 4. 求透视。连接s和线段端点,得与p-p的交点。过
全透视(TF):直线的灭点与迹点的连线称为 直线的全透视,该直线的透视在此全透视范 围内。
真高线:位于画面上的直线,其透视为该直 线本身,反映该直线的真实高度,称真高线。
.
24
注意:
❖ 迹点为直线与画面的交点。 ❖ 灭点为视点与直线无穷远处连线与画面的交点。 ❖ 用寻找迹点和灭点的方法
可作图像的透视,该方法 称为视线法。
g
.
s
30
2、求灭点。过s作ab的平行线, 交p-p于f,过f作垂线交h-h于F 注意:同一组平行线只有一个灭点。
e
d
b f
f
c
a
p
F h
g
T (ao)
.s
p h g
31
34、求全透透视视。。连连接接s和迹b点和,灭得点bp 。
过bp作h-h的垂线,得与全透视
的交点b° 。 a°与 b°的连线为
2、绘制平面透视。
3、绘制画面上的 物体高度。
第六章 透视制图
.
1
本章内容:
❖ 学习透视的基本知识 ❖ 掌握透视图的基本绘制方法(视线法、网格
法)
本章重、难点:
❖ 掌握透视图的基本绘制方法(视线法、网格 法)
.
2
第一节 透视基本知识
.
3
.
4
.
5
.
6
1、透视的形成
.
7
2、透视的特点
❖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长远短 ❖ 空间中与画面相交的直线有消失感,在透视
图中逐渐靠拢并汇于一点。 ❖ 空间中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在透视图中仍然保
持平行。
.
8
与画面相交的 直线靠拢并汇
于一点。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 近长远短
与画面平行的直 线在透视图中保
持平衡。
.
9
3、常用术语 P137
.
10
P
F
h
s′
h
S
Ss
g
g G
s
■透视基本原理及术语
●站点(s) ●视点(S) ●视高(Ss) ●视平线(h-h) ●基面(G) ●画面(P) ●基线(g-g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