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3).doc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文化就能够走多远。

”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来,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教这些东西,不能让它缺席。

”这说明( )①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②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③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D 本题考查汉字在中华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其自身特征,③④正确。

①②观点均错误,排除。

2.(xx呼和浩特一模)近年来,由一些电视台推出的面向中小学生的“汉字英雄”“成语桥”“灯谜大会”等电视节目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也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掀起一场学汉字、用成语、猜灯谜的热潮。

有关专家指出,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教育改革往往催生文化变革②汉语是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学汉语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④大众传媒推动文化传播,发展传统文化需要创新文化实践活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B 材料的行为主体是电视台,面向的群体是中小学生,并没强调教育的作用,①与材料不符;汉字不同于汉语,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错误;③④分别从内容和手段角度对材料作出了正确解读。

3.中国人喝茶历史悠久,但各地喝茶方式有所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壶和精致的小瓷杯,而四川人则喝大壶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

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一脉相承②中华文化辉煌灿烂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④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解析:D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人喜欢喝茶表明文化有共性,但各地喝茶方式又有不同表明文化的多样性和博大精深,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与材料无关。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答案不全)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答案不全)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题(答案不全)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3年3月13日,石家庄市第四届规范汉字书写艺术节启动仪式在鹿泉市第二实验小学隆重举行。

以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推广汉字文化、展示汉字的独特文化魅力。

我们之所以要热爱汉字、写好汉字,是因为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④写好汉字对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抵制庸俗文化具有关键性意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

其中《海国记》中的文字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

可见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D.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4.“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至清朝中期,共修成二十四部有“正史”之称的纪传体史书。

延续不断的历朝正史,使得中华文明能够五千年一脉相承。

修史有利于中华文化()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传承文明,开拓创新D.薪火相传,一脉相承5.中医学以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利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优势,对解决诸多疑难病症提供了治疗思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③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整体性特点④中医学能够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11: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11: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练习题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训练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古代辉煌的历程1.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就通过法国传入欧洲。

巴黎曾成为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在其名著《风俗论》中写道:“中国拥有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相匹的悠久历史,而且形成了光辉的理性主义文化。

当世界上其他民族尚处在神话传说的时代,中国人已经在编撰自己的历史了。

”这从一个侧面向世人说明中华文化的()A.各具特色B.源远流长C.固守传统D.革故鼎新2.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主体部分,它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变迁,充实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朝的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B.宋朝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C.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3.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

在中华文化史上,汉代的文化思想特点是()A.儒家学说至尊地位的确立B.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C.隋唐时期的全盛发展时代D.宋明理学的产生知识点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4.一条名为《“丨”竟然是个汉字》的微博在网上疯传。

“丨”不但是个字,念“gǔn”,而且还是一个多音字。

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重要标志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维系海外侨胞与祖(籍)国感情的精神纽带。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6.在“提笔忘字”越发严重的今天,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训练题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训练题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单项选择题1.“犁”的古文字如图,反映了农民驱使耕牛耕种的画面,其中有默默付出的耕牛,有对丰收的期望,有犁地的工具。

透过这个小小的汉字,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先民们在田地里艰辛劳作的身影。

由此可见()①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百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商务部先后认定两批中华老字号共1 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历史。

北京全聚德、上海老凤祥、天津狗不理……这些品牌耳熟能详,在老百姓中间有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

这表明()①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②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③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④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就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 103 个认可使用针灸。

这充分说明()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4.出现在3 300多年前商代中晚期的汉字鼻祖甲骨文,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

现代汉字及汉语语法结构,与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一脉相承。

由此可见,甲骨文是()①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③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汇编,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

《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针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靠键盘书写,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情况,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大型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下列关于汉字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①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③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④汉字传承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②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错误;①④是对汉字的正确理解。

答案:C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维系海外侨胞与祖(籍)国感情的精神纽带。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①是从时间历程上证明,②是从汉字上证明,③是从史书典籍上证明,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不符合题意。

答案:C3.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下列各项能印证这句话的是( )A.海峡两岸同胞在台湾北港朝天宫举行拜谒妈祖活动B.中国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C.第五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北京举行D.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完成主体封顶解析:题中强调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A项入选;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4.考古发现证实,远古时代巴人崇虎,以白虎为图腾。

必修3第03单元第0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练.doc

必修3第03单元第0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练.doc

课时练(二十六)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中华文明有着5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①文学艺术②汉字③史书典籍④科学技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B 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选B项。

2.“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销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诗至今仍使很多人动容。

下列对古诗词认识不正确的是()A.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B.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C.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D.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解析:选D D项属于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认识,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3.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海内外“龙的传人”的故乡。

2017年农历三月三上午,丁酉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市举行。

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近万余人参与了这一盛会。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台湾岛内连续引发“河南热” “寻根热”;越来越多的台商在河南扎根发展,中原儿女和台湾同胞迎来了更加亲密接触的新时期。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原因是()①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③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④经济全球化的要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 题目问的是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排除④。

③不能成为材料现象的原因。

因此应选A项。

4.(2018-邯郸模拟)早在东汉时期,佛法东传,汉明帝就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洛阳白马寺,促进了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

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②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④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推动着文明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5.(2018-梧州、柳州联考)2017年8月21日至27日是拉萨“雪顿节”。

“雪顿” 一词在藏语中意为“馥奶宴”,“雪顿节”又称“酸奶节”。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经典通用宝藏文档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经典通用宝藏文档

【走向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明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A组基础巩固1.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工夫处于世界的前列,并对全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 )①残缺性②适用性③易传播性④全体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解析]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长工夫处于世界的前列,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理论运用,具有适用性和全体性的特点。

故②④正确;①③不符合题意。

2.一个拜年的手势,寄托了千百年来中国人之间浓浓的牵挂和祝愿。

这表现了( )①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特点②民族节日是文明成就的重要标志③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④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 D[解析] ①在材料中表现不出来;文明遗产是文明成就的重要标志,②错误;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3.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外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

精美绝伦的青瓷表现了中华文明( )A.源远流长,惟我独尊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D.表现时期,摒弃传统[答案] B[解析] 材料阐明青瓷历史悠久,独具特点,这表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B符合题意。

A中“惟我独尊”说法错误;C与题意无关;D中“摒弃传统”说法错误。

4.中华文明虽历尽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不断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无量魅力,除了其蕴涵着发奋图强的民族精神,一个重要的缘由还在于,中华文明( )A.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B.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C.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D.比其他民族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把握和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考查中华文明具有顽强生命力和无量魅力的缘由,答案为C。

5.中国“和”文明历史悠久,包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第3单元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训练(人教必修3)

第3单元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训练(人教必修3)

第三单元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3)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拥有着辉煌的文化发展历程。

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②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③秦的统一促进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④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的“强势文化”⑤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期,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期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解析:殷周时期是中华文化的萌动时期,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不是形成时期,故①错误。

②③④⑤都是正确的。

答案:D2.有一首歌唱道:“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的发明使中华民族从此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所以,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

答案:D3.中华世纪坛序中“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A.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B.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特征C.神秘莫测、至高无上的特征D.一脉相承、求同存异的特征解析:从材料中的“千古”和“天地并存”等词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故选B项。

A不符合题意。

神秘莫测、至高无上、求同存异不是中华文化的特征,C、D不选。

答案:B4.从远古到近代,从昆曲到京剧,从吟诵《论语》到热唱《我和你》,从“四大发明”到“辉煌时代”……凸显“中国元素”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①源远流长②博大精深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④潜移默化,深远持久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题干中“从远古到近代”“从昆曲到京剧”等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②正确,选A。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专练:(6)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专练:(6)我们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答案

(六)我们的中华文化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基于人类共同发展提出的理念,这源于中华文明“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的和平思想,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价值判断,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②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④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绵延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南音作为中国现存最悠久的传统古乐,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又汲取了元曲、弋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为一体,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南音()①因其包容性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在博采众长中永葆生命力和创造力③以其民族性彰显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④在薪火相传中成为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电视剧《老中医》开播激起了国人对中医的热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华老字号,无论是始于清朝康熙年间提供中医秘方秘药的同仁堂,还是明朝中期开业以制作美味酱菜而闻名的六必居,均因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享誉中外。

这说明()①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③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保持不变④中华韵味影响广泛,独领风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

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湖北以古琴台为代表的“知音文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原始农耕祭祀文化为代表的“神农文化”,以土家族生活习俗为代表的“清江文化”等,都体现了湖北文化的深厚底蕴,影响深远。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2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课时作业 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2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课时作业 答案与解析

必修3 第三单元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18·南通一模)出现在3 300多年前商代中晚期的汉字鼻祖甲骨文,是研究汉字原初构形与汉语言语法最早形态的重要素材。

现代汉字及汉语语法结构,与甲骨文的字体构形和文辞体式一脉相承。

由此可见,甲骨文是()①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③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解析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①错误。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与题意无关。

2.自古以来,以茶为食、以茶会友、以茶示礼是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茶事的兴旺带来了商贸的繁荣,今天还成为中国与国际社会友好往来的重要载体。

这体现了()①文化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物质载体②文化交流是商业贸易的重要途径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④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 D解析文化不是物质载体,①错误。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②错误。

3.筷子,古称箸,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

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使得人们在用筷子品尝珍馐美味之时,还得承担一份严格的道义责任。

就考古学而言,成千上万种箸文物,可谓洋洋大观,通过小小的筷子,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

由此可见()①箸文化是中国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箸文化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③箸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④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D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①表述不准确;材料中不涉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②不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可以有很多,箸文物也是一个重要见证,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箸承载“道义责任”,通过小小的筷子,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可以看出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4.(2018·扬州中学四模)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如《春》正读: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2018·福建龙岩质检)2017年12月15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揭晓。

“冬梦”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

她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

汉字在会徽中的运用说明( )①汉字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③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④汉字已成为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A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

汉字在会徽中的运用说明汉字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基本载体,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①②正确;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③错误;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错误。

2.(2019·山东济南模拟)在异国他乡,汉字便是一种寄托。

无论你是功成名就还是漂泊沦丧,只要有方块字的伴随,你就会有很多慰藉、很多寄托。

因为无论是象形还是指事,无论是会意还是形声,都已经成为方块字的魂魄,每一个字都有深远的来历,每一个中国人就是那“一撇一捺”。

材料说明( )①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②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质④汉字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A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

在异国他乡,汉字便是一种寄托,只要有方块字的伴随,你就会有很多慰藉、很多寄托,说明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①②正确;题中未涉及兼收并蓄的特质,③排除;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排除。

3.(2018·北京西城一模)“你来自泥土,头微微扬起,仿佛仰望天空……人头壶,红陶材质,仰韶文化,制作于6 000至6 500年前……”这就是央视推出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人头壶——最初的凝望》。

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12: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12: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练习题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训练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基础自测知识点一古代辉煌的历程1.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共同创造出辉煌灿烂的科技成果,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中华文化史上,隋唐时期()A.逐渐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B.具有划时代意义C.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D.面临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孔子一生集古今之大成,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进程,并且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影响最深的古代文化之一。

儒家学说被确立为至尊地位的时期是()A.秦代B.汉代C.隋唐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秦始皇统一中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B.隋唐时期,儒学便确立了其至尊地位C.宋元明延续了隋唐文化的辉煌,产生了宋明理学,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D.明清时代,西方近代文化思想传入中国知识点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4.“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文化就能够走多远。

”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来,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教这些东西,不能让它缺席。

”这说明()①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②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③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和维系海外侨胞与祖(籍)国感情的精神纽带。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6.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成熟的汉字体系至少在我国商代的中后期已经形成,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是中国古代智者贡献给人类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字之林的一朵奇葩。

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单项选择题1.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

这句话表明()A.汉字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载体B.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C.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关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你认为不可能的是()A.中华民族特有的眷念故土的家乡情结B.中华文化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C.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D.中华文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品格3.同样是过元宵节,福州民间有送灯习俗(对出嫁之女,娘家必送灯);莆田涵江镇有坐刀轿、铁球甩打脊背的习俗;闽南漳浦有“穿灯脚”习俗等。

由此可见()①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②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④民族文化异彩纷呈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浙江历史文化的发展既是浙江人在独特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下的传承与丰富,也是一个不断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过程。

同时,古越国人不断向外迁徙,使得包括中国南方在内的整个东亚和南亚,都受到古越文化的影响。

这表明浙江文化()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②独树一帜,对外渗透③源远流长,独领风骚④面向世界,特色消融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5.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

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

这一史实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两岸客家一脉情,宁化石壁是台湾客家寻根问祖的地方。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8·河北唐山一模)2018年1月,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2018系列活动发布仪式暨舞台剧《汉字时间》首演在京举行。

舞台剧《汉字时间》以中华汉字为核心元素,把汉字的故事和其蕴藏的智慧思想搬上舞台,再现了上古“仓颉造字”的传奇,通过“人言”为“信”、“止戈”为“武”的汉字智慧,诠释了中华民族对和平与信义的人文追求。

这说明( ) ①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文明的重要标志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④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C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①错误;上古“仓颉造字”的传奇体现了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言”为“信”、“止戈”为“武”的汉字智慧体现了中华文化风格独特、博大精深,我们应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②③符合题意;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错误。

2.(2018·宁夏银川一中模拟)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徐悲鸿用“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作了精妙的概括。

每句以三个具体形象,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状貌的美。

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动态的刚性美,后者是静态的柔性美,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②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深切体验不同的审美意境③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④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特点。

“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人的审美,①符合题意;冀北的刚性美和江南的柔性美说明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③符合题意;②缩小了文化价值的外延;④夸大了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高中政治 3.6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3.6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26 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1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下列对公元1世纪时期的中华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①②②④①③③④解析:公元1世纪主要为我国的东汉时期,此时,儒家学说已经确立了至尊地位;在新疆,中国文化已经能够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等并存,故①②入选。

汉字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③错误。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才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④排除。

答案:有人指出,北宋以后,中华文化逐渐被昏庸的以封建皇帝为代表的统治者“阉割”,刚健不闻,阴柔萎靡,创新不足,封闭有余。

及至清末,中华文化积重难返,萎靡至极。

“”A.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B.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C.中国文人的集体无意识D.中国农民阶级的小农意识解析:由“中华文化逐渐被昏庸的封建皇帝为代表的统治者‘阉割’”可知,应选B。

答案:3.要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就应( )①②③④①②②③①④③④解析: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应吸取的是外来文化的有益部分,且“继承”用词不当,①错误;我们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②错误。

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2014·杭州模拟“”“”①②③④①②①③②④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有关知识。

汉字是中国的文字,不能说其是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重要标志,故②不选,①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④排除;③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①②③④①②③①②④①③④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从文化角度看,走出屈辱,重振并超越“老大帝国”的地位,意即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实现民族的复兴。

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中都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故③说法不妥;①②④均正确说明了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具体做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3)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拥有着辉煌的文化发展历程。

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②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③秦的统一促进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④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的“强势文化”⑤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期,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期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解析:殷周时期是中华文化的萌动时期,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不是形成时期,故①错误。

②③④⑤都是正确的。

答案:D2.有一首歌唱道:“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的发明使中华民族从此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所以,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

答案:D3.中华世纪坛序中“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A.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B.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特征C.神秘莫测、至高无上的特征D.一脉相承、求同存异的特征解析:从材料中的“千古”和“天地并存”等词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故选B项。

A不符合题意。

神秘莫测、至高无上、求同存异不是中华文化的特征,C、D不选。

答案:B4.从远古到近代,从昆曲到京剧,从吟诵《论语》到热唱《我和你》,从“四大发明”到“辉煌时代”……凸显“中国元素”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①源远流长②博大精深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④潜移默化,深远持久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题干中“从远古到近代”“从昆曲到京剧”等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②正确,选A。

③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A5.中国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

这主要说明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B.具有包容性C.具有民族性D.具有地域性解析:北方、吴、闽、粤、客家、赣、湘是从地域角度讲的,因此,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地域性。

答案:D6.中国人的饮食有“东辣、西酸、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异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A.差异性B.民族性C.地域性D.包容性解析:“东辣、西酸、南甜、北咸”中的“东”“西”“南”“北”这些方位词,体现了中国各地的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因此本题答案为C。

答案:C7.11世纪中叶,中国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人类的文化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这一传播文化信息的新技术在15世纪传入欧洲,使欧洲进入了一个文明勃发的近代文艺复兴时期。

这主要体现了()①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②科学技术直接决定社会的发展③东方的文明决定着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④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②③说法错误。

答案:D在世界上最初几个文明的发祥地中,除两河流域文明湮灭外,印度文明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因恺撒大帝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

据此回答8~9题。

8.世界人类文明发祥地,除了中华文明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外,其他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这说明()A.中华文明是悠久的文明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C.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D.中华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解析:世界最初的几个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而绵延不绝,这说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9.在中国,佛教是外来文化,在我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儒、释、道三种宗教的外在特征可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

这说明()A.中华文明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B.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和睦相处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D.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区别解析:中外文化象征的外在特征之所以可供奉一殿、一庭、一山之中,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这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10.历史上,西南地区属于边地,因交通不便,与内地交往不甚密切。

加上云贵高原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多样,多民族交错杂居,因而滇黔文化具有()①内敛性②多样性③开放性④流动性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西南地区交通不便,多民族交错杂居,具有内敛性和多样性特征,故选A。

答案:A11.“槑”(音同梅),部首:木,基本字义:同“梅”。

单看“槑”的解释跟“呆”可谓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可在新新人类的眼里,它们愣是被拉到同一个屋檐下,成了一家人。

仅仅因为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实现了古老文化和现代网络的完美对接。

这体现了()①汉字传承中华文明,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文化的自我调节和完善发展③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的强大功能④要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材料旨在表明汉字经过与现代网络对接产生了新的意蕴,并未涉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问题,④不选,答案为A。

答案:A12.2010年7月30日,著名物理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钱伟长在上海逝世。

钱伟长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天下没有别国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懂,汉字可以。

”这说明()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D.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解析:钱伟长先生这句话说明了汉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故D正确。

A说法错误,汉字只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故B错误。

C观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D13.中华民族曾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华文化在近代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文化的兴衰与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①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③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也决定综合国力④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④B.②④C.①③D.①②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国力与文化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实则是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A当选;②不符合题意;③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答案:A14.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对著名科学史学者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提炼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

”这一结论说明()①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②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④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传统文化在世界发明和发现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强调了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故①②符合题意;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作出重大贡献,是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故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A15.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明开发最早的古老民族之一,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华文学艺术的巨大成就说明()①中华文化有着辉煌而悠久的历史②中华文化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③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④中华文化在各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我国在文化的很多领域能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不是各个领域,故④说法错误。

答案:D16.中国民居建筑分布于祖国秀丽的山川之间,深深地扎根于各民族文化的沃土,多姿多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如:草原的蒙古包,广西壮乡的麻栏,陕西高原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等。

这一现象体现了()①我国各民族文化有区域性特征②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吸收③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④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材料主要强调建筑形式各具特色,②④不为材料所体现。

答案:C17.2010年10月1日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日。

中国馆主题鲜明,其规模、形式和色彩表达了中国的力量和信心,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意识,让各国宾朋感受到了中国的魅力:“来世博会参观,一定不能错过中国馆。

”由此,我们可以感悟到()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中国的魅力”对应“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来世博会参观,一定不能错过中国馆”对应“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因此①当选。

材料只说中国文化表达了中国的力量,这与文化为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不是一回事,②不选。

由“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意识”可知选③。

材料中参观中国国家馆的各国宾朋,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魅力,这与④的解释吻合,所以④当选。

答案为D。

答案:D18.“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补充。

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吸收了许多有意义的外来文化。

”这反映了我国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时代性B.包容性C.民族性D.多样性解析: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吸收了许多有意义的外来文化,这句话是说我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是我国文化具有包容性的体现。

答案:B二、非选择题(28分)19.材料一据文献记载,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黄帝的乐官就到新疆“取竹”,制造出12根律管。

这虽然只是古老的传说,但在新石器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已有了音乐文化的交流。

材料二夏代,曾有许多少数民族到夏王朝来表演乐舞。

周朝设有专门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官吏。

魏晋南北朝是各民族音乐大融合的时期,当时流行于中原的少数民族音乐主要有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鲜卑乐、西凉乐、楚调、燕乐、雅乐等。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诗歌,如《敕勒歌》、《企喻歌》、《琅琊王歌辞》等,都是音乐史上的优秀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