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典型例题

合集下载

立体几何经典大题(各个类型的典型题目)

立体几何经典大题(各个类型的典型题目)

1.如图,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EA ,CD 都垂直于平面ABC ,且EA =AB =2a ,DC =a ,F 是BE 的中点.(1)FD ∥平面ABC ;(2)AF ⊥平面EDB .2.已知线段PA ⊥矩形ABCD 所在平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

(1)求证:MN //平面PAD ; (2)当∠PDA =45°时,求证:MN ⊥平面PCD ;F CBAEDA B C D EF 3.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CB=CD,BD AD ⊥,点E ,F 分别是AB,BD 的中点.求证: (1)直线EF// 面ACD ; (2)平面⊥EFC 面BCD .4.在斜三棱柱A 1B 1C 1—ABC 中,底面是等腰三角形,AB =AC ,侧面BB 1C 1C ⊥底面ABC (1)若D 是BC 的中点,求证 AD ⊥CC 1;(2)过侧面BB 1C 1C 的对角线BC 1的平面交侧棱于M ,若AM =MA 1, 求证 截面MBC 1⊥侧面BB 1C 1C ;(3)AM =MA 1是截面MBC 1⊥平面BB 1C 1C 的充要条件吗?请你叙述判断理由]立体几何大题训练(3)C15.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G 分别是A 1A ,D 1C ,AD 的中点. 求证:(1)MN//平面ABCD ; (2)MN ⊥平面B 1BG .6.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为棱AD 、AB 的中点. (1)求证:EF ∥平面CB 1D 1;(2)求证:平面CAA 1C 1⊥平面CB 1D 1.立体几何大题训练(4)7、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AB ∥CD ,AB=4,BC=CD=2,AA 1=2,_ G_ M _ D_1_ C_1_ B_1_ A_1_ N_ D _ C_ B _ ABA 1FE、E1分别是棱AD、AA1的中点(1)设F是棱AB的中点,证明:直线EE1∥面FCC1;(2)证明:平面D1AC⊥面BB1C1C。

(word完整版)高三数学立体几何经典例题

(word完整版)高三数学立体几何经典例题

厦门一中立体几何专题一、选择题(10 X 5' =50 ')1•如图,设0是正三棱锥 P-ABC 底面三角形 ABC 的中心, 过0的动平面与P-ABC 的三条侧棱或其延长线的交点分别记 为 Q 、R 、S ,则-11 1( )PQ PR PSA. 有最大值而无最小值B. 有最小值而无最大值C. 既有最大值又有最小值,且最大值与最小值不等D. 是一个与平面QRS 位置无关的常量2•在正n 棱锥中,相邻两侧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0,D.nn2n的面积的取值范围是()若B €a ,C €3 ,则厶ABC 的周长的最小值是( )B.2 .75.如图,正四面体 A-BCD 中,E 在棱AB 上,F 在棱CD 上,使得詈 Cy =入(0<入<+m ),记f (入)=a x+ 3入,其中a 入表示EF 与AC 所成的角,3入表示EF 与BD 所成的角,贝U( )A. f (入)在(0,+ g )单调增加B. f (入)在(0,+ g )单调减少C. f (入)在(0,1)单调增加,在(1,+ g )单调减少D. f (入)在(0,+ g )为常数合是 ()A. 一条直线B. —个平面C.两条平行直线D.两个平面7.正四棱锥底面积为 Q ,侧面积为S ,则它的体积为 ()A. 1 Q (S2Q 2)B. 1 Q (S2Q 2)6 •3 'C. 1 -Q(S2Q 2)23•正三棱锥P-ABC 的底面边长为 2a,点E 、F 、G 、H 分别是 PA 、PB 、BC 、AC 的中点,则四边形 EFGHA.(0,+ g )B.C.D. ^a 2, 24.已知二面角a -a-3为60°,点A 在此二面角内,且点A 到平面a 、3的距离分别是AE=4, AF=2,6.直线a //平面3,直线a 到平面3的距离为 1,则到直线a 的距离与平面3的距离都等于7的点的集第5题图D.f QS第1题图8. 已知球O的半径为R, A、B是球面上任意两点,则弦长|AB|的取值范围为()B.(0,2R]C. ( 0,2R )D. : R,2R ]9•已知平面aQ 平面B =l,m 是平面a 内的一条直线,则在平面B 内A. .—定存在直线与直线 m 平行,也一定存在直线与直线B. —定存在直线与直线 m 平行,但不一定存在直线与直线C. 不一定存在直线与直线 m 平行,但一定存在直线与直 线m 垂直D. 不一定存在直线与直线 m 平行,也不一定存在直线与 直线m 垂直10. 如图为一个简单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沿图中虚线折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内任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为定值,这个定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广到空间,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内任一点到各面距离之和为 ______________12. 在厶ABC 中,AB=9, AC=15,/ BAC=120°,其所在平面外一点 P 到A 、B 、C 三个顶点的距离都是14,贝U P 点到直线 BC 的距离为 _____________ . 13. 已知将给定的两个全等的正三棱锥的底面粘在一起, 恰得到一个所有二面角都相等的六面体, 并且该六面体的最短棱的长为 2,则最远的两顶点间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120个等球密布在正四面体 A-BCD 内,问此正四面体的底部放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球. 三、解答题(4X 10' +14' =54')15. 定直线11丄平面a ,垂足为M ,动直线12在平面a 内过定点 N ,但不过定点 M.MN=a 为定值,在11、12上分别有动线段 AB=b,CD = c.b 、c 为定值.问在什么情况下四面体 ABCD 的体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AC 的中点,求:(1) PM 与FQ 所成的角; (2) P 点到平面 EFB 的距离; (3 )异面直线PM 与FQ 的距离.16.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 ABCD 、EADM 和MDCF 都是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点 P 、Q 分别是ED 和A. : 0,2 R ] m 垂直A.6B.7C.8D.9、填空题 (4X 4 ' =16')叠即可还原),则这个多面体的顶点数为 (第16题图连结人丘‘将厶DAE 沿AE 折起到△ D 1AE 的位置,使得/(1)试用基向量 AB , AE , AD 1表示向量OD 117.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B // CD ,/ ADC = 90° ,3AD=DC=3,AB=2,E 是 CD 上一点,满足 DE = 1 ,D 1AB = 60° ,设AC 与BE 的交点为O.(2) 求异面直线OD i与AE所成的角.(3) 判断平面D i AE与平面ABCE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第17题图18. 如图,在斜棱柱ABC —A i B i C i中,底面为正三角形,侧棱长等于底面边长,且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60°顶点B i在底面ABC上的射影O恰好是AB的中点.(i)求证:B i C± C i A;(2 )求二面角C i-AB-C的大小.第i8题图i9.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C中,PA=PB=PC , BC=2a,AC=a,AB=、3 a,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为 | a.(i )求二面角P-AC-B的大小;(2)求点B到平面FAC的距离.第i9题图立体几何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D 设正三棱锥P-ABC 中,各棱之间的夹角为a,棱与底面夹角为B ,h 为点S 到平面PQR 的距离,1 11则 V S -PQR = 3S ^PQR • h= — ( — PQ • PR • sin a ) • PS • sin B ,另一方面,记 O 到各平面的距离为 d,则有33 211 1 dV S -PQR =V O -PQR +V O -PRS +V O -PQS =S ^PQR °d+ S ^PRS ,d+S^PQS -d=3333a + d • - -PQ -PS-sin a •故有 PQ -PR -PS-sin B =d(PQ -PR+PR -PS+PQ -PS),即旦—-PQ -PR -sin a +— •丄 PS ・PR ・sin2321 1 _ sinPR PS d3 2 PQ 常量.2.B 设正n 棱锥的高为h,相邻两侧面所成二面角为B .当h f 0时,正n 棱锥的极限为正n 边形,这时 相邻两侧面所成二面角为平面角,即二面角Qfn.当h fg 时,正n 棱锥的极限为正n 棱柱,这时相邻两侧面所成二面角为正n 边形的内角,nEFGH 为矩形,当 P f 底面△ ABC 的中心O 时,矩形EFGH f 矩形E i F i GH.3a=_Aa 23 34. C 如图,I a 丄AE,a 丄AF,「. a 丄平面 AEF.设a 交平面 AEF 于点G ,则/ EGF 是二面角a -a-3的平面角,/ EGF=60° ,/ EAF=120。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典型题目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典型题目
【解析】C,①②③⑤正确.
(2010 安徽文 19)如图,在多面体 ABCDEF,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
AB=2EF=2, EF∥AB,EF⊥FB,∠BFC= 90°,BF=FC,H 为 BC 的中点.
(1)求证:FH∥平面 EDB;(2)求证:AC⊥平面 EDB;
(3)求四面体 B—DEF 的体积.
定值线段 AB 和 CD 滑动,如图,试探究四面体 ABCD 的体 积是否与定值线段 AB 和 CD 的位置有关.
A
B
a
A
B
a
E
C
Db
C
F Db
V SCDF h
1
SCDF
mnsin DCF 2
例 6 (2)(2009 宁夏海南改编) 如图,正方体 ABCD A1B1C1D1 的棱线长为
1,线段
与 C1D1
的交点
R
满足C1R1
1 3
;
④当 3 CQ 1 时,S 为六边形; 4
⑤当 CQ 1时,S 的面积为 6 . 2
例4
例 5.正四面体 ABCD 内接于半径为 R 的球 O(即四个顶点在球面上), 其内切球半径为 r. (1) 证明:R=3r; (2) 用 R 表示正四面体的棱长.
R 2 r 2 ( 3 a)2 1 R 2 1 a 2 a 2 6 R
3
93
3
例 6 (1) 设异面直线 a 和 b 上各有长度分别为 m 和 n 的
AA1=2,M 是棱 CC1 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 A1M 和 C1D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2)证明:平面 ABM⊥平面 A1B1M.
A1
D1
B1
C1
M
D A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题及解析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题及解析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500题及解析(二)(51~100题)51. 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BC=CD=DA=DB=AC,M 、N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

求:AM 及C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解析:(1)连接DM,过N 作NE∥AM 交DM 于E ,则∠CNE 为AM 及CN 所成的角。

∵N 为AD 的中点, NE∥AM 省 ∴NE=21AM 且E 为MD 的中点。

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1, 则NC=21·23= 43且ME=21MD=43 在Rt△MEC 中,CE 2=ME 2+CM 2=163+41=167∴cos ∠CNE=3243432167)43()43(222222-=⋅⋅-+=⋅⋅-+NECN CE NE CN ,又∵∠CNE ∈(0, 2π)∴异面直线AM 及C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2.注:1、本题的平移点是N ,按定义作出了异面直线中一条的平行线,然后先在△CEN 外计算CE 、CN 、EN 长,再回到△CEN 中求角。

2、作出的角可能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可能是它的邻补角,在直观图中无法判定,只有通过解三角形后,根据这个角的余弦的正、负值来判定这个角是锐角(也就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或钝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邻补角)。

最后作答时,这个角的余弦值必须为正。

52. .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BC 、AD 上的点,已知AB=4,CD=20,EF=7, 。

求异面直线AB 及CD 所成的角。

解析:在BD 上取一点G ,使得,连结EG 、FG 在ΔBCD 中,,故EG//CD ,并且, 所以,EG=5;类似地,可证FG//AB ,且, 故FG=3,在ΔEFG 中,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cos ∠FGE=215327532222222-=⋅⋅-+=⋅⋅-+GF EG EF GF EG ,故∠FGE=120°。

另一方面,由前所得EG//CD ,FG//AB ,所以EG 及FG 所成的锐角等于AB 及CD 所成的角,于是AB 及CD 所成的角等于60°。

高中空间立体几何经典例题精选全文完整版

高中空间立体几何经典例题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立体几何一、选择题1.(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省数学(理)卷(纯WORD 版))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αβ⊥,m α⊂,n β⊂,则m n ⊥B .若//αβ,m α⊂,n β⊂,则//m nC .若m n ⊥,m α⊂,n β⊂,则αβ⊥D .若m α⊥,//m n ,//n β,则αβ⊥【答案】D2 2.(20XX 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若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4,则这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 )A .1:2B .1:4C .1:8D .1:16【答案】C 【答案】A3 3.(20XX 年高考新课标1(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68π+B .88π+C .1616π+D .816π+【答案】A4 4.(20XX 年高考湖南卷(理))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则该正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不可能...等于 ( )A .1B .2C .2-12D .2+12【答案】C5.(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94,底面是边长为3.若P 为底面111A B C 的中心,则P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A.512πB .3πC.4πD.6π【答案】B6.(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数学(理)试题(含答案))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题()5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5603B.5803C.200D.240【答案】C7.(20XX年高考江西卷(理))如图,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α上,且AB CD,正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与直线CE,EF相交的平面个数分别记为,m n,那么m n+=()A.8 B.9 C.10 D.11【答案】A二、填空题8.(20XX年高考北京卷(理))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BC的中点,点P在线段D1E上,点P到直线CC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1D1BPD1CCEBA1A【答案】2559.(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数学)(已校对纯WORD 版含附加题))如图,在三棱柱ABC C B A -111中,F E D ,,分别是1AA AC AB ,,的中点,设三棱锥ADE F -的体积为1V ,三棱柱ABC C B A -111的体积为2V ,则=21:V V ____________.【答案】1:2410.(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 版))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答案】1616π-11.(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已知某一多面体内接于球构成一个简单组合体,如果该组合体的正视图.测试图.俯视图均如图所示,且图中的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2π12.(20XX 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在如图所示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异面直线1A B 与1B C 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AB C1A D EF1B 1C【答案】3π三、解答题13.(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 版))如图,AB是圆的直径,PA 垂直圆所在的平面,C 是圆上的点. (I)求证:PAC PBC ⊥平面平面;(II)2.AB AC PA C PB A ===--若,1,1,求证:二面角的余弦值D 1 C 1 B 1A 1D C AB14.(20XX 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如图,在正三棱锥111ABC A B C -中,16AA =,异面直线1BC 与1AA 所成角的大小为6π,求该三棱柱的体积.【答案】[解]因为1CC 1AA .所以1BC C ∠为异面直线1BC 与1AA .所成的角,即1BC C ∠=6π. 在Rt 1BC C ∆中,113tan 6233BC CC BC C =⋅∠==从而2333ABC S BC ∆==因此该三棱柱的体积为1336183ABC V S AA ∆=⋅==15.(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数学)(已校对纯WORD 版含附加题))B 1 A 1C 1ACB如图,在三棱锥ABC S -中,平面⊥SAB 平面SBC ,BC AB ⊥,AB AS =,过A 作SB AF ⊥,垂足为F ,点G E ,分别是棱SC SA ,的中点.求证:(1)平面//EFG 平面ABC ; (2)SA BC ⊥.【答案】证明:(1)∵AB AS =,SB AF ⊥∴F 分别是SB 的中点 ∵E.F 分别是SA.SB 的中点 ∴EF ∥AB又∵EF ⊄平面ABC, AB ⊆平面ABC ∴EF ∥平面ABC 同理:FG ∥平面ABC又∵EF FG=F, EF.FG ⊆平面ABC ∴平面//EFG 平面ABC (2)∵平面⊥SAB 平面SBC 平面SAB 平面SBC =BC AF ⊆平面SAB AF ⊥SB∴AF ⊥平面SBC 又∵BC ⊆平面SBC ∴AF ⊥BC又∵BC AB ⊥, AB AF=A, AB.AF ⊆平面SAB ∴BC ⊥平面SAB 又∵SA ⊆平面SAB ∴BC ⊥SA16.(20XX 年高考上海卷(理))如图,在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B=2,AD=1,A 1A=1,证明直线BC 1平行于平面DA 1C,并求直线BC 1到平面D 1AC 的距离.C 11A【答案】因为ABCD-A 1B 1C 1D 1为长方体,故1111//,AB C D AB C D =,故ABC 1D 1为平行四边形,故11//BC AD ,显然B 不在平面D 1AC 上,于是直线BC 1平行于平面DA 1C; 直线BC 1到平面D 1AC 的距离即为点B 到平面D 1AC 的距离设为h考虑三棱锥ABCD 1的体积,以ABC 为底面,可得111(12)1323V =⨯⨯⨯⨯=而1AD C ∆中,11AC DC AD ==故132AD C S ∆= AB CSGFE所以,13123233V h h =⨯⨯=⇒=,即直线BC 1到平面D 1AC 的距离为23.17.(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省数学(理)卷(纯WORD 版))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90A ∠=︒,6BC =,,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CD BE =O 为BC 的中点.将ADE ∆沿DE 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A BCDE '-,其中A O '(Ⅰ) 证明:A O '⊥平面BCDE ; (Ⅱ) 求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答案】(Ⅰ) 在图1中,易得3,OC AC AD ===连结,OD OE,在OCD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OD=由翻折不变性可知A D '=,所以222A O OD A D ''+=,所以A O OD '⊥,理可证A O OE '⊥, 又OD OE O =,所以A O '⊥平面BCDE . (Ⅱ) 传统法:过O 作OH CD ⊥交CD 的延长线于H ,连结A H ', 因为A O '⊥平面BCDE ,所以A H CD '⊥, 所以A HO '∠为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 结合图1可知,H 为AC 中点,故2OH =,从而2A H '== 所以cos OH A HO A H '∠=='所以二面角ACD B '--向量法:以O 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CO BDEA CDOBE'A图1图2C DO BE'AH则(A ',()0,3,0C -,()1,2,0D -所以(CA '=,(1,DA '=- 设(),,n x y z =为平面A CD '的法向量,则00n CA n DA ⎧'⋅=⎪⎨'⋅=⎪⎩,即3020y x y ⎧+=⎪⎨-++=⎪⎩,解得y x z =-⎧⎪⎨=⎪⎩,令1x =,得(1,1,n =- 由(Ⅰ)知,(OA '=为平面CDB 的一个法向量,所以3cos ,3n OA n OA n OA'⋅'===',即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5.18.(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如图, 四棱柱ABCD-A1B1C1D1中, 侧棱A1A⊥底面ABCD, AB//DC, AB⊥AD, AD = CD = 1, AA1 = AB = 2, E为棱AA1的中点.(Ⅰ) 证明B1C1⊥CE;(Ⅱ) 求二面角B1-CE-C1的正弦值.(Ⅲ) 设点M在线段C1E上, 且直线AM与平面ADD1A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 求线段AM的长.6【答案】19.(20XX年高考陕西卷(理))如图, 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 O为底面中心, A1O⊥平面ABCD,12AB AA==(Ⅰ) 证明: A1C⊥平面BB1D1D;(Ⅱ) 求平面OCB1与平面BB1D1D的夹角θ的大小.1A【答案】解:(Ⅰ) BDOAABCDBDABCDOA⊥∴⊂⊥11,,面且面;又因为,在正方形AB CD 中,BDCAACACAACABDAACOABDAC⊥⊂⊥=⋂⊥11111,,故面且面所以;且.在正方形AB CD中,AO = 1 . .111=∆OAOAART中,在OECAOCEAEDB1111111⊥为正方形,所以,则四边形的中点为设.,所以由以上三点得且,面面又OOBDDDBBODDBBBD=⋂⊂⊂111111E.E,DDBBCA111面⊥.(证毕)(Ⅱ) 建立直角坐标系统,使用向量解题.以O为原点,以OC为X轴正方向,以OB为Y轴正方向.则)1,0,1()1,1,1(),10(),1(,0,1,0111-=⇒CABACB,,,,)(.由(Ⅰ)知, 平面BB1D1D的一个法向量.0,0,1),1,1,1(),1,0,1(111)(==-==OCOBCAn设平面OCB1的法向量为,则0,0,2122=⋅=⋅OCnOBnn).1-,1,0(法向量2=n为解得其中一个21221||||||,cos|cos212111=⋅=⋅=><=nnnnnnθ.所以,平面OCB1与平面BB1D1D的夹角θ为3π1A。

高中数学空间立体几何求表面积典型例题

高中数学空间立体几何求表面积典型例题

- 1 -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一.《棱柱》问题1. 一个长方体的各顶点均在同一球的球面上,且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的长分别为2,2,3,则此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答】:17π二.《棱锥》问题1.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A ) A. B. C. D.三.《棱台》问题1.已知正六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2和4,高为2,则这个棱台的侧面积等于___________【答】:2. 过棱锥各侧棱中点的截面把棱锥分成一个棱锥和一个棱台,则小棱锥和棱台的侧面积之比为--(C ) A .1:1 B .1:2 C .1:3 D .1:4四.《圆柱,圆锥,圆台》问题1. 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C ) A .π B .2π C .3π D .4π2. 圆柱的轴截面是边长为S 的正方形,那么该圆柱的侧面积为----------------------------------------------(B ) A .12S π B .S π C .2S π D .4S π 3. 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全面积与侧面积的比是----------------------------(A ) A .1+22ππ B .1+44ππ C .1+2ππ D .1+42ππ4.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为6π和4π的矩形,则圆柱的全面积为----------------------------------(C )A .64+3ππ() B .83+1ππ() C .64+3ππ()或83+1ππ() D .64+1ππ()或83+2ππ() 五.《球》问题1. 两个球的半径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之比为------------------------------------------------------(A ) A .1:9 B .1:27 C .1:3 D .1:12.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的截面面积为π,则球的表面积为--------------------------(C ) A .2π B .6π C .8π D.33. 两个球的表面积之差为48π,它们的大圆之差为12π,则这两个球的半径之差为-----------------(C ) A .4 B .3 C .2 D .14. 一个球的内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54,则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_ 【答】:275. 一个正四棱柱的各个顶点在一个直径为2cm 的球面上,如果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1cm ,那么该棱柱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2cm 【答】:2+6. 设球内切于圆柱的侧面及两底面,则此圆柱的全面积与球表面积之比为------------------------------(C ) A .1:1 B .2:1 C .3:2 D .4:3。

必修二立体几何典型例题

必修二立体几何典型例题

必修二立体几何典型例题【知识要点】1.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1)空间两条直线:①有公共点:相交,记作:a∩b=A,其中特殊位置关系:两直线垂直相交.②无公共点:平行或异面.平行,记作:a∥b.异面中特殊位置关系:异面垂直.(2)空间直线与平面:①有公共点:直线在平面内或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在平面内,记作:a⊂α .直线与平面相交,记作:a∩α =A,其中特殊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垂直相交.②无公共点:直线与平面平行,记作:a∥α .(3)空间两个平面:①有公共点:相交,记作:α ∩β =l,其中特殊位置关系:两平面垂直相交.②无公共点:平行,记作:α ∥β .2.空间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1)四个公理与等角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定理:①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②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3)我们把上述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进行整理,得到下面的位置关系图:【例题分析】例2 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求证:MN ∥平面P AD .【分析】要证明“线面平行”,可通过“线线平行”或“面面平行”进行转化;题目中出现了中点的条件,因此可考虑构造(添加)中位线辅助证明.证明:方法一,取PD 中点E ,连接AE ,NE .∵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MA ∥CD ,.21CD MA = ∵E 是PD 的中点, ∴NE ∥CD ,.21CD NE =∴MA ∥NE ,且MA =NE , ∴AENM 是平行四边形, ∴MN ∥AE .又AE ⊂平面P AD ,MN ⊄平面P AD , ∴MN ∥平面P AD .方法二取CD 中点F ,连接MF ,NF . ∵MF ∥AD ,NF ∥PD , ∴平面MNF ∥平面P AD , ∴MN ∥平面P AD .【评述】关于直线和平面平行的问题,可归纳如下方法: a ∥c ,b ∥c ,a ∥α,a ⊂β α∥βa ⊥α,b ⊥αα∩β=bγ ∩α=a ,γ ∩β=b⇒a ∥b⇒a ∥b⇒a ∥b⇒a ∥b(2)a ∩α=∅a ∥b α∥βb ⊂α,a ⊄αa ⊂β⇒a ∥α⇒a ∥α⇒a ∥αα∩β=∅a ∥β,b ∥β a ⊥α,a ⊥βα∥γ ,β∥γa ,b ⊂α,a ∩b =A⇒α∥β ⇒α∥β ⇒α∥β ⇒α∥β例3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AC,AB⊥AC,求证:A1C⊥BC1.【分析】要证明“线线垂直”,可通过“线面垂直”进行转化,因此设法证明A1C垂直于经过BC1的平面即可.证明:连接AC1.∵ABC-A1B1C1是直三棱柱,∴AA1⊥平面ABC,∴AB⊥AA1.又AB⊥AC,∴AB⊥平面A1ACC1,∴A1C⊥A B.①又AA1=AC,∴侧面A1ACC1是正方形,∴A1C⊥AC1.②由①,②得A1C⊥平面ABC1,∴A1C⊥BC1.【评述】空间中直线和平面垂直关系的论证往往是以“线面垂直”为核心展开的.如本题已知条件中出现的“直三棱柱”及“AB⊥AC”都要将其向“线面垂直”进行转化.例4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 AB⊥平面ABC,AB⊥BC,AP⊥PB,求证:平面P AC ⊥平面PBC.【分析】要证明“面面垂直”,可通过“线面垂直”进行转化,而“线面垂直”又可以通过“线线垂直”进行转化.证明:∵平面P AB⊥平面ABC,平面P AB∩平面ABC=AB,且AB⊥BC,∴BC⊥平面P AB,∴AP⊥BC.又AP⊥PB,∴AP⊥平面PBC,又AP ⊂平面P AC ,∴平面P AC ⊥平面PBC .【评述】关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问题,可归纳如下方法: (1)证明线线垂直:a ⊥c ,b ∥c ,a ⊥αb ⊂α⇒a ⊥b⇒a ⊥b(1)证明线面垂直:a ⊥m ,a ⊥n a ∥b ,b ⊥αα∥β,a ⊥βα⊥β,α∩β=l m ,n ⊂α,m ∩n =Aa ⊂β,a ⊥l⇒a ⊥α⇒a ⊥α ⇒a ⊥α ⇒a ⊥α(1)证明面面垂直:a ⊥β,a ⊂α⇒α⊥β例5 如图,在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A 1ABB 1是菱形,且垂直于底面ABC ,∠A 1AB =60°,E ,F 分别是AB 1,BC 的中点.(Ⅰ)求证:直线EF ∥平面A 1ACC 1;(Ⅱ)在线段AB 上确定一点G ,使平面EFG ⊥平面ABC ,并给出证明. 证明:(Ⅰ)连接A 1C ,A 1E .∵侧面A 1ABB 1是菱形, E 是AB 1的中点, ∴E 也是A 1B 的中点,又F 是BC 的中点,∴EF ∥A 1C .∵A 1C ⊂平面A 1ACC 1,EF ⊄平面A 1ACC 1, ∴直线EF ∥平面A 1ACC 1. (2)解:当31=GA BG 时,平面EFG ⊥平面ABC ,证明如下: 连接EG ,FG .∵侧面A 1ABB 1是菱形,且∠A 1AB =60°,∴△A 1AB 是等边三角形. ∵E 是A 1B 的中点,31=GA BG ,∴EG ⊥AB . ∵平面A 1ABB 1⊥平面ABC ,且平面A 1ABB 1∩平面ABC =AB , ∴EG ⊥平面ABC .又EG ⊂平面EFG ,∴平面EFG ⊥平面ABC .例6 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E 是AC 的中点.(Ⅰ)求证:平面BEC 1⊥平面ACC 1A 1;(Ⅱ)求证:AB 1∥平面BEC 1. 【分析】本题给出的三棱柱不是直立形式的直观图,这种情况下对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根据几何体自身的性质,适当添加辅助线帮助思考.证明:(Ⅰ)∵ABC -A 1B 1C 1是正三棱柱,∴AA 1⊥平面ABC , ∴BE ⊥AA 1.∵△ABC 是正三角形,E 是AC 的中点,∴BE ⊥AC ,∴BE ⊥平面ACC 1A 1,又BE ⊂平面BEC 1,∴平面BEC 1⊥平面ACC 1A 1.(Ⅱ)证明:连接B 1C ,设BC 1∩B 1C =D .∵BCC 1B 1是矩形,D 是B 1C 的中点, ∴DE ∥AB 1. 又DE ⊂平面BEC 1,AB 1⊄平面BEC 1, ∴AB 1∥平面BEC 1.例7 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 AD ⊥平面ABCD ,AB ∥DC ,△P 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 =2AD =8,542==DC AB .(Ⅰ)设M 是PC 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 ⊥平面P AD ; (Ⅱ)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分析】本题中的数量关系较多,可考虑从“算”的角度入手分析,如从M 是PC 上的动点分析知,MB ,MD 随点M 的变动而运动,因此可考虑平面MBD 内“不动”的直线BD 是否垂直平面P AD .证明:(Ⅰ)在△ABD 中,由于AD =4,BD =8,54=AB ,所以AD 2+BD 2=AB 2. 故AD ⊥BD .又平面P AD ⊥平面ABCD ,平面P AD ∩平面ABCD =AD ,BD ⊂平面ABCD , 所以BD ⊥平面P AD ,又BD ⊂平面MBD ,故平面MBD ⊥平面P AD .(Ⅱ)解:过P 作PO ⊥AD 交AD 于O ,由于平面P AD ⊥平面ABCD ,所以PO ⊥平面ABCD . 因此PO 为四棱锥P -ABCD 的高,又△P AD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因此.32423=⨯=PO 在底面四边形ABCD 中,AB ∥DC ,AB =2DC ,所以四边形ABCD 是梯形,在Rt △ADB 中,斜边AB 边上的高为5585484=⨯,即为梯形ABCD 的高,所以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455825452=⨯+=S 故.316322431=⨯⨯=-ABCD P V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 ,β ,γ 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m ∥α ,n ∥α ,则m ∥n (B)若m ⊥α ,n ⊥α ,则m ∥n (C)若α ⊥γ ,β ⊥γ ,则α ∥β (D)若m ∥α ,m ∥β ,则α ∥β 2.已知直线m ,n 和平面α ,β ,且m ⊥n ,m ⊥α ,α ⊥β ,则( ) (A)n ⊥β (B)n ∥β ,或n ⊂β (C)n ⊥α (D)n ∥α ,或n ⊂α3.设a ,b 是两条直线,α 、β 是两个平面,则a ⊥b 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a ⊥α ,b ∥β ,α ⊥β (B)a ⊥α ,b ⊥β ,α ∥β (C)a ⊂α ,b ⊥β ,α ∥β (D)a ⊂α ,b ∥β ,α ⊥β 4.设直线m 与平面α 相交但不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平面α 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m 垂直 (B)过直线m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平面α 垂直 (C)与直线m 垂直的直线不可能与平面α 平行 (D)与直线m 平行的平面不可能与平面α 垂直 二、填空题:5.在三棱锥P -ABC 中,6==PB PA ,平面P AB ⊥平面ABC ,P A ⊥PB ,AB ⊥BC ,∠BAC =30°,则PC =______.6.在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当底面ABCD 满足条件______时,有A 1C ⊥B 1D 1.(只要求写出一种条件即可)7.设α ,β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α ,β 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 ①m ⊥n ②α ⊥β ③n ⊥β ④m ⊥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 8.已知平面α ⊥平面β ,α ∩β =l ,点A ∈α ,A ∉l ,直线AB ∥l ,直线AC ⊥l ,直线m ∥α ,m ∥β ,给出下列四种位置:①AB ∥m ;②AC ⊥m ;③AB ∥β ;④AC ⊥β , 上述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 三、解答题:9.如图,三棱锥P -ABC 的三个侧面均为边长是1的等边三角形,M ,N 分别为P A ,BC 的中点.(Ⅰ)求MN 的长; (Ⅱ)求证:P A ⊥BC .10.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CB =CD ,AD ⊥BD ,且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求证:(Ⅰ)直线EF ∥平面ACD ; (Ⅱ)平面EFC ⊥平面BCD .11.如图,平面ABEF ⊥平面ABCD ,四边形ABEF 与ABCD 都是直角梯形,∠BAD =∠F AB=90°,BC ∥AD ,AF BE AF BE AD BC 21,//,21==,G ,H 分别为F A ,FD 的中点.(Ⅰ)证明: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Ⅱ)C ,D ,F ,E 四点是否共面?为什么?(Ⅲ)设AB =BE ,证明:平面ADE ⊥平面CDE .专题七 立体几何参考答案练习一、选择题:1.B 2.D 3.C 4.B 二、填空题:5.10 6.AC ⊥BD (或能得出此结论的其他条件)7.②、③、④⇒①;或①、③、④⇒② 8.④ 三、解答题:9.(Ⅰ)解:连接MB ,MC .∵三棱锥P -ABC 的三个侧面均为边长是1的等边三角形,∴23==MC MB ,且底面△ABC 也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 ∵N 为BC 的中点,∴MN ⊥BC . 在Rt △MNB 中,⋅=-=2222BN MB MN (Ⅱ)证明:∵M 是P A 的中点, ∴P A ⊥MB ,同理P A ⊥MC .∵MB ∩MC =M ,∴P A ⊥平面MBC , 又BC ⊂平面MBC ,∴P A ⊥BC .10.证明:(Ⅰ)∵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EF 是△ABD 的中位线,∴EF ∥AD .又EF ⊄平面ACD ,AD ⊂平面ACD ,∴直线EF ∥平面ACD .(Ⅱ)∵EF ∥AD ,AD ⊥BD ,∴EF ⊥BD .∵CB =CD ,F 是BD 的中点,∴CF ⊥BD . ∵CF ∩EF =F ,∴BD ⊥平面CEF .∵BD ⊂平面BCD ,∴平面EFC ⊥平面BCD .11.(Ⅰ)由题意知,FG =GA ,FH =HD ,∴GH ∥AD ,,21AD GH =又BC ∥AD ,AD BC 21=,∴GH ∥BC ,GH =BC ,∴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 (Ⅱ)C ,D ,F ,E 四点共面.理由如下: 由BE ∥AF ,AF BF 21=,G 是F A 的中点, 得BE ∥FG ,且BE =FG .∴EF ∥BG .由(Ⅰ)知BG ∥CH ,∴EF ∥CH ,故EC ,FH 共面,又点D 在直线FH 上, 所以C ,D ,F ,E 四点共面. (Ⅲ)连结EG ,由AB =BE ,BE ∥AG ,BE =AG 及∠BAG =90°,知ABEG 是正方形, 故BG ⊥EA .由题设知F A ,AD ,AB 两两垂直,故AD ⊥平面F ABE ,∴BG ⊥AD . ∴BG ⊥平面EAD ,∴BG ⊥ED . 又ED ∩EA =E ,∴BG ⊥平面ADF . 由(Ⅰ)知CH ∥BG ,∴CH ⊥平面ADE .由(Ⅱ)知F ∈平面CDE ,故CH ⊂平面CDE ,得平面ADE ⊥平面CDE .。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50题及解析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50题及解析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500题及解析(一)1、二面角βα--l 是直二面角,βα∈∈B A ,,设直线AB 与βα、所成的角分别为∠1和∠2,则(A )∠1+∠2=900 (B )∠1+∠2≥900 (C )∠1+∠2≤900 (D )∠1+∠2<900 解析:C分别作两条与二面角的交线垂直的线,则∠1和∠2分别为直线AB 与平面,αβ所成的角。

根据最小角定理: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2ABO ∴∠>∠1902190ABO ∠+∠=∴∠+∠≤2. 下列各图是正方体或正四面体,P ,Q ,R ,S 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四个点中不共..面.的一个图是PPQQRSSPPPQQRR RSSSPP PQQQ R RS SS PP Q QR RRSS(A ) (B ) (C ) (D ) D解析: A 项:PS 底面对应的中线,中线平行QS ,PQRS 是个梯形B 项:如图C 项:是个平行四边形D 项:是异面直线。

3. 有三个平面α,β,γ,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若α,β,γ两两相交,则有三条交线 (B )若α⊥β,α⊥γ,则β∥γ(C )若α⊥γ,β∩α=a ,β∩γ=b ,则a ⊥b (D )若α∥β,β∩γ=∅,则α∩γ=∅ D解析:A 项:如正方体的一个角,三个平面相交,只有一条交线。

B 项:如正方体的一个角,三个平面互相垂直,却两两相交。

C 项:如图4.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侧面AB 1内有一动点P到直线AB 与直线B 1C 1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 所在曲线的形状为1111C解析:11B C ⊥平面AB 111,B C PB ∴⊥,如图:点到定点B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AB 的距离相等,建立坐标系画图时可以以点B 1B 的中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

5.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与AD 1成600角的面对角线的条数是(A )4条 (B )6条 (C )8条 (D )10条C解析:如图这样的直线有4条,另外,这样的直线也有4条,共8条。

(精选试题附答案)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典型例题

(精选试题附答案)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典型例题

(名师选题)(精选试题附答案)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典型例题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两个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②经过球面上不同的两点只能作一个大圆;③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四棱柱一定是正方体;④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腰三角形.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A解析:根据棱台、球、正方体、圆锥的几何性质,分析判断,即可得答案.①中若两个底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并不能保证侧棱延长线会交于一点,所以①不正确;②中若球面上不同的两点恰为球的某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则过此两点的大圆有无数个,所以②不正确;③中底面不一定是正方形,所以③不正确;④中圆锥的母线长相等,所以轴截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④是正确的.故选:A2、某正方体被截去部分后得到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为()A .132B .223C .152D .233答案:C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解.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该空间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由图示可知,该空间几何体体积为V =23−(13×12×12×1+13×12×12×2)=152,故选:C.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 .若直线l 与平面α上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 ⊥αD .若a 、b 、c 是三条直线,a ∥b 且与c 都相交,则直线a 、b 、c 在同一平面上答案:D分析:利用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直接判断.A.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故A 错误;B.由墙角模型,显然B错误;C.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若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直线l与平面α垂直,若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平行直线垂直,则直线l与平面α不一定垂直,故C错误;D.因为a//b,所以a、b确定唯一一个平面,又c与a、b都相交,故直线a、b、c共面,故D正确;故选:D.4、已知三棱锥P−ABC,其中PA⊥平面ABC,∠BAC=120°,PA=AB=AC=2,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12πB.16πC.20πD.24π答案:C分析:根据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结合球的性质、球的表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根据题意设底面△ABC的外心为G,O为球心,所以OG⊥平面ABC,因为PA⊥平面ABC,所以OG//PA,设D是PA中点,因为OP=OA,所以DO⊥PA,因为PA⊥平面ABC,AG⊂平面ABC,所以AG⊥PA,因此OD//AG,PA=1,因此四边形ODAG是平行四边形,故OG=AD=12由余弦定理,得)=2√3,BC=√AB2+AC2−2AB⋅AC⋅cos120°=√4+4−2×2×2×(−12⇒AG=2,由正弦定理,得2AG=√3√32所以该外接球的半径R满足R2=(OG)2+(AG)2=5⇒S=4πR2=20π,故选:C.小提示:关键点睛: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a ,沿图1中对角面将它分割成两个部分,拼成如图2的四棱柱,则该四棱柱的全面积为( )A .(8+2√2)a 2B .(2+4√2)a 2C .(4+2√2)a 2D .(6−4√2)a 2答案:C分析:拼成的几何体比原正方体的表面增加了两个截面,减少了原来两个正方形面,据此变化,进行求解. 由题意,拼成的几何体比原正方体的表面增加了两个截面,减少了原来两个正方形面,由于截面为矩形,长为√2a ,宽为a ,所以面积为√2a 2,所以拼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为4a 2+2√2a 2=(4+2√2)a 2.故选:C.6、下图是一个圆台的侧面展开图,若两个半圆的半径分别是1和2,则该圆台的体积是( )A .7√2π24B .7√3π24C .7√2π12D .7√3π12答案:B分析:先计算出上下底面的半径和面积,再求出圆台的高,按照圆台体积公式计算即可.如图,设上底面的半径为r ,下底面的半径为R ,高为ℎ,母线长为l ,则2πr =π⋅1,2πR =π⋅2,解得r =12,R =1,l =2−1=1,ℎ=√l 2−(R −r )2=√12−(12)2=√32, 设上底面面积为S ′=π⋅(12)2=π4,下底面面积为S =π⋅12=π,则体积为13(S +S ′+√SS ′)ℎ=13(π+π4+π2)⋅√32=7√3π24. 故选:B.7、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AA 1⊥底面A 1B 1C 1,∠BAC =90°,AB =AA 1=1,D 是棱CC 1的中点,P 是AD 的延长线与A 1C 1的延长线的交点,若点Q 在线段B 1P 上,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当点Q 为线段B 1P 的中点时,DQ ⊥平面A 1BDB .当点Q 为线段B 1P 的三等分点时,DQ ⊥平面A 1BDC .在线段B 1P 的延长线上,存在一点Q ,使得DQ ⊥平面A 1BDD .不存在DQ 与平面A 1BD 垂直答案:D分析:依据线面垂直性质定理,利用反证法即可否定选项ABC ;按照点Q 为线段B 1P 的中点和点Q 不为线段B 1P的中点两种情况利用反证法证明选项D判断正确.连接AB1,交A1B于H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1B1C1,AB=AA1=1,则四边形A1B1BA为正方形,则AB1⊥A1B又∠BAC=90°,即AB⊥AC,又AA1⊥AC,AB∩AA1=A,AA1⊂面A1B1BA,AB⊂面A1B1BA则AC⊥面A1B1BA,则AC⊥A1B又AB1⊥A1B,AB1∩AC=A,AB1⊂面AB1C,AC⊂面AB1C则A1B⊥面AB1C,选项A:当点Q为线段B1P的中点时,又D是棱CC1的中点,则DQ//AB1若DQ⊥平面A1BD,则AB1⊥平面A1BD又A1B⊥面AB1C,则面AB1C//平面A1BD,这与AB1∩A1B=H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当点Q为线段B1P的中点时,DQ⊥平面A1BD不正确;选项B:当点Q为线段B1P的三等分点时,又D是棱CC1的中点,则DQ//AB1不成立,即DQ与AB1为相交直线,若DQ⊥平面A1BD,则DQ⊥A1B又AB1⊥A1B,DQ与AB1为相交直线,AB1⊂面AB1P,DQ⊂面AB1P则A1B⊥面AB1P,又A1B⊥面AB1C,则面AB1P//面AB1C这与面AB1P∩面AB1C=AB1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当点Q为线段B1P的点三等分时,DQ⊥平面A1BD,不正确;选项C:在线段B1P的延长线上一点Q,又D是棱CC1的中点,则DQ//AB1不成立,即DQ与AB1为相交直线,若DQ⊥平面A1BD,则DQ⊥A1B又AB1⊥A1B,DQ与AB1为相交直线,AB1⊂面AB1P,DQ⊂面AB1P则A1B⊥面AB1P,又A1B⊥面AB1C,则面AB1P//面AB1C这与面AB1P∩面AB1C=AB1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在线段B1P的延长线上,存在一点Q,使得DQ⊥平面A1BD不正确;选项D:由选项A可知,点Q为线段B1P的中点时,DQ⊥平面A1BD不成立;假设点Q在线段B1P上,且不是中点,又D是棱CC1的中点,则DQ//AB1不成立,即DQ与AB1为相交直线,若DQ⊥平面A1BD,则DQ⊥A1B又AB1⊥A1B,DQ与AB1为相交直线,AB1⊂面AB1P,DQ⊂面AB1P则A1B⊥面AB1P,又A1B⊥面AB1C,则面AB1P//面AB1C这与面AB1P∩面AB1C=AB1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即点Q在线段B1P上,且不是中点时,DQ⊥平面A1BD不正确;故不存在DQ与平面A1BD垂直.判断正确.故选:D8、设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A.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B.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C.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D.α内的任何直线都与β平行答案:D分析:根据面面平行、相交的知识确定正确选项.A选项,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α与β可能相交,A选项错误.B选项,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α与β可能相交,B选项错误.C选项,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α与β可能相交,C选项错误.D选项,α内的任何直线都与β平行,则α//β,D选项正确.故选:D9、在《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矩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如图,若四棱锥P−ABCD为阳马,侧棱PA⊥底面ABCD,且PA=2√2,AB=BC=2,则该阳马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4πB.8πC.16πD.32π答案:C分析:补全该阳马所得到的长方体,则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即为该阳马外接球的直径,求出外接球半径,即可得出答案.解:因为四棱锥P−ABCD为阳马,侧棱PA⊥底面ABCD,如图,补全该阳马所得到的长方体,则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即为该阳马外接球的直径,设外接球半径为R,则(2R)2=AB2+BC2+PA2=4+4+8=16,所以R=2,所以该阳马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R2=16π.故选:C.10、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连线的长度,就是经过这两个点的大圆在这两点间的一段劣弧的长度(大圆就是经过球心的平面截球面所得的圆),我们把这个弧长叫做两点的球面距离.已知正△ABC 的项点都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球心到△ABC 所在平面距离为2√63,则A 、B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 A .πB .π2C .2π3D .3π4答案:C分析:设球心为点O ,计算出∠AOB ,利用扇形弧长公式可求得结果.设球心为点O ,平面ABC 截球O 所得截面圆的半径为r =√22−(2√63)2=2√33,由正弦定理可得4√33=AB sin∠ACB ,∴AB =4√33sin π3=2,又∵OA =OB =2,所以,△AOB 为等边三角形,则∠AOB =π3,因此,A 、B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2×π3=2π3. 故选:C.小提示:思路点睛:求球面距离,关键就是要求出球面上两点与球心所形成的角,结合扇形的弧长公式求解,同时在计算球的截面圆半径时,利用公式r =√R 2−d 2(其中r 为截面圆的半径,R 为球的半径,d 为球心到截面的距离)来计算.填空题11、词语“堑堵”、“阳马”、“鳖臑”等出现自中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商功》,是古代人对一些特殊锥体的称呼.在《九章算术・商功》中,把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现有如图所示的“鳖臑”四面体PABC ,其中PA ⊥平面ABC ,PA =AC =2,BC =2√2,则四面体P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答案:16π分析:确定外接球球心求得球半径后可得表面积.由于PA⊥平面ABC,因此PA与底面上的直线AC,AB,BC都垂直,从而AC与AB不可能垂直,否则△PBC是锐角三角形,由于AC<BC,因此有AC⊥BC,而PA与AC是平面PAC内两相交直线,则BC⊥平面PAC,PC⊂平面PAC,所以BC⊥PC,所以PB的中点O到P,A,B,C四个点的距离相等,即为四面体PABC的外接球球心.PB2=PA2+AB2=PA2+AC2+BC2=22+22+(2√2)2=16,PB=4,)2=4π×22=16π.所以所求表面积为S=4π×(PB2所以答案是:16π.12、已知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面积的2倍,则该圆锥的母线与其底面所成的角的大小为______.答案:π32πrl=2⋅π⋅分析: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底面半径为r,圆锥的母线与其底面所成的角为θ,根据面积关系可得12r2,即可得到答案;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底面半径为r,圆锥的母线与其底面所成的角为θ,则122πrl=2⋅π⋅r2⇒rl=12,∴cosθ=12⇒θ=60°,所以答案是:π313、如图所示,过三棱台上底面的一边A1C1,作一个平行于棱BB1的截面,与下底面的交线为DE.若D、E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V A1B1C1−DBEV A1B1C1−ABC=______.答案:37分析:证得S△A1B1C1=14S△ABC,然后结合棱台与棱柱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结果.因为BB1//平面DEC1A1,且平面BB1C1C∩平面DEC1A1=C1E,所以BB1//C1E,又因为B1C1//BE,所以四边形BB1C1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1C1=BE,且E分别是BC的中点,所以B1C1=1 2BC,同理A1B1=12AB,因此S△A1B1C1=14S△ABC,设上底面的面积为S,高为ℎ,则下底面的面积为4S,所以V A1B1C1−DBEV A1B1C1−ABC =13(S+√S⋅4S+4S)ℎ=37,所以答案是:37.14、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中,△ABD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BC⊥CD,以BD为棱折成直二面角A−BD−C,若折叠后A,B,C,D四点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_.答案:32√327π分析:如图,折叠后,取BD的中点H,连接CH,AH,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AH⊥平面BCD,由BC⊥CD,可得球心O在AH上,设球半径为R,求得半径R,再根据球的体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解:如图,折叠后,取BD的中点H,连接CH,AH,因为△ABD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所以AH⊥BD,又二面角A−BD−C为直二面角,平面ABD⊥平面BCD,所以AH⊥平面BCD,则AH=√3,HC=1,又BC⊥CD,所以球心O在AH上,设球半径为R,则OA=OB=R,OH=√3−R,所以R2=(√3−R)2+1,解得R=2√33,所以球的体积为V=43π(2√33)3=32√327π.所以答案是:32√327π.15、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ABCD为正方形,SD⊥底面ABCD,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_个.①AC⊥SB;②AB∥平面SCD;③SA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是∠SAD;④AB与SC所成的角等于DC与SC所成的角.答案:4分析: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C⊥平面SBD,进而可判定①正确.根据AB∥CD,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②正确.根据线面所成角的定义可判定③正确.根据AB∥CD,由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可判定④正确.因为SD⊥底面ABCD,所以AC⊥SD.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AC⊥BD.又BD∩SD=D,所以AC⊥平面SBD,所以AC⊥SB,故①正确.因为AB∥CD,AB⊄平面SCD,CD⊂平面SCD,所以AB∥平面SCD,故②正确.因为AD是SA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所以SA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是∠SAD.故③正确.因为AB∥CD,所以AB 与SC所成的角等于DC与SC所成的角,故④正确.所以答案是:4.解答题16、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E为侧棱PC的中点.(1)求证:经过A、B、E三点的截面平分侧棱PD;(2)若PA⊥底面ABCD,且PA=AD=2,求四面体ABEP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23分析:(1)设截面ABE与侧棱PD交于点F,连结EF,AF,证明CD//EF.即得F为PD的中点,即截面ABE平分侧棱PD;(2)取PB中点H,连EH,证明EH⊥平面PAB,即得解.(1)证明:设截面ABE与侧棱PD交于点F,连结EF,AF.因为底面ABCD为矩形,所以AB//CD.又AB⊄平面PCD,且CD⊂平面PCD,所以AB//平面PCD.又AB⊂平面ABE,且平面ABE∩平面PCD=EF,所以AB//EF.又因为AB//CD,所以CD//EF.因为E为PC的中点,所以F为PD的中点,即截面ABE平分侧棱PD. (2)∵PA⊥平面ABCD,BC⊆平面ABCD,∴BC⊥PA,又BC⊥AB,∴BC⊥平面PAB.取PB中点H,连EH,∵E是PC中点,∴EH//BC,即EH=1且EH⊥平面PAB,又Rt△PAB的面积S=12PA⋅AB=2.∴四面体ABEP的体积V=V E−PAB=13⋅S⋅EH=23.小提示:方法点睛:求几何体的体积常用的方法有:(1)规则的公式法;(2)不规则的割补法;(3)等体积法. 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择方法求解.17、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AA1,CC1的中点.(1)求证:D1E//BF;(2)求证:∠B1BF=∠A1ED1.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先证明四边形EMC1D1为平行四边形,可得D1E//MC1,再证明四边形MBFC1为平行四边形,得BF//MC1,从而得D1E//BF;(2)根据等角定理证明即可.证明:(1)如图,取BB1的中点M,连接EM,C1M.在矩形ABB1A1中,易得EM//A1B1,EM=A1B1因为A1B1//C1D1,A1B1=C1D1,所以EM//C1D1,EM=C1D1所以四边形EMC1D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D1E//MC1.在矩形BCC1B1中,易得MB//C1F,MB=C1F.所以四边形MBFC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F//MC1,所以D1E//BF.(2)因为D1E//BF,BB1//EA1,又∠B1BF与∠A1ED1的对应边方向相同,所以∠B1BF=∠A1ED1.18、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矩形,PD⊥底面ABCD,M为BC的中点,且PB⊥AM.(1)证明:平面PAM⊥平面PBD;(2)若PD=DC=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2.3分析:(1)由PD⊥底面ABCD可得PD⊥AM,又PB⊥AM,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AM⊥平面PBD,再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出平面PAM⊥平面PBD;(2)由(1)可知,AM⊥BD,由平面知识可知,△DAB~△ABM,由相似比可求出AD,再根据四棱锥P−ABCD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1)因为PD⊥底面ABCD,AM⊂平面ABCD,所以PD⊥AM,又PB⊥AM,PB∩PD=P,所以AM⊥平面PBD,而AM⊂平面PAM,所以平面PAM⊥平面PBD.(2)[方法一]:相似三角形法由(1)可知AM⊥BD.于是△ABD∽△BMA,故ADAB =ABBM.因为BM=12BC,AD=BC,AB=1,所以12BC2=1,即BC=√2.故四棱锥P−ABCD的体积V=13AB⋅BC⋅PD=√23.[方法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垂直垂直法由(2)知AM⊥DB,所以k AM⋅k BD=−1.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BC=2a(a>0).因为DC=1,所以A(0,0),B(1,0),D(0,2a),M(1,a).从而k AM⋅k BD=a−01−0×2a−00−1=a×(−2a)=−2a2=−1.所以a=√22,即DA=√2.下同方法一.[方法三]【最优解】:空间直角坐标系法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设|DA|=t,所以D(0,0,0),C(0,1,0),P(0,0,1),A(t,0,0),B(t,1,0).所以M(t2,1,0),PB⃑⃑⃑⃑⃑ =(t,1,−1),AM⃑⃑⃑⃑⃑⃑ =(−t2,1,0).所以PB ⃑⃑⃑⃑⃑ ⋅AM ⃑⃑⃑⃑⃑⃑ =t ⋅(−t 2)+1×1+0×(−1)=−t 22+1=0. 所以t =√2,即|DA|=√2.下同方法一.[方法四]:空间向量法由PB ⊥AM ,得PB ⃑⃑⃑⃑⃑ ⋅AM ⃑⃑⃑⃑⃑⃑ =0.所以(PD ⃑⃑⃑⃑⃑ +DA ⃑⃑⃑⃑⃑ +AB ⃑⃑⃑⃑⃑ )⋅AM ⃑⃑⃑⃑⃑⃑ =0.即PD ⃑⃑⃑⃑⃑ ⋅AM ⃑⃑⃑⃑⃑⃑ +DA ⃑⃑⃑⃑⃑ ⋅AM ⃑⃑⃑⃑⃑⃑ +AB ⃑⃑⃑⃑⃑ ⋅AM ⃑⃑⃑⃑⃑⃑ =0.又PD ⊥底面ABCD ,AM 在平面ABCD 内,因此PD ⊥AM ,所以PD ⃑⃑⃑⃑⃑ ⋅AM ⃑⃑⃑⃑⃑⃑ =0.所以DA ⃑⃑⃑⃑⃑ ⋅AM ⃑⃑⃑⃑⃑⃑ +AB ⃑⃑⃑⃑⃑ ⋅AM ⃑⃑⃑⃑⃑⃑ =0,由于四边形ABCD 是矩形,根据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得−12|DA ⃑⃑⃑⃑⃑ |2+|AB ⃑⃑⃑⃑⃑ |2=0,即−12|BC ⃑⃑⃑⃑⃑ |2+1=0. 所以|BC⃑⃑⃑⃑⃑ |=√2,即BC =√2.下同方法一. 【整体点评】(2)方法一利用相似三角形求出求出矩形的另一个边长,从而求得该四棱锥的体积;方法二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直线垂直的条件得到矩形的另一个边长,从而求得该四棱锥的体积;方法三直接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和空间向量的垂直的坐标运算求得矩形的另一个边长,为最常用的通性通法,为最优解;方法四利用空间向量转化求得矩形的另一边长.19、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为矩形,AB ⊥BP ,M ,N 分别为AC ,PD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ABP ;(2)若BP ⊥PC ,求证:平面ABP ⊥平面APC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要证明线面平行,需证明线线平行,即连结BD,证明MN//BP;(2)要证明面面垂直,需证明线面垂直,利用垂直关系转化,证明PC⊥平面ABP. 证明:(1)连结BD,由已知,M为AC和BD的中点,又∵N为PD的中点,∴MN∥BP.∵MN⊄平面ABP,BP⊂平面ABP,∴MN∥平面ABP.(2)∵AB⊥BP,AB⊥BC,BP∩BC=B,∴AB⊥平面BPC.∵PC⊂平面BPC,∴AB⊥PC.∵BP⊥PC,AB∩BP=B,∴PC⊥平面ABP.∵PC⊂平面APC,∴平面ABP⊥平面APC.。

立体几何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典型例题有答案

立体几何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典型例题有答案

立体几何的典型例题精炼一、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些?什么是异面直线?什么是异面直线所成角?求异面直线所成角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三垂线定理?证明三垂线定理。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穿过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如果平面内一条直线和穿过该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垂直于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

[例1]在正方体ABCD-A B C D中,O是底面ABCD的中心,M、N分别是棱DD、D C的中点,则直线OM( ).A .是AC和MN的公垂线.B .垂直于AC但不垂直于MN.C .垂直于MN,但不垂直于AC.D .与AC、MN都不垂直.错解:B.错因:学生观察能力较差,找不出三垂线定理中的射影.正解:A.1111111[例2]如图,已知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F 分别是AB,AD 的中点,G,H 分别是BC,CD 上的点,且,求证:直线EG,FH,AC 相交于一点.解:证明:、F 分别是AB,AD 的中点, ∥BD,EF=BD,又,GH ∥BD,GH=BD,四边形EFGH 是梯形,设两腰EG,FH 相交于一点T,平面ABC,FH 平面ACD,T 面ABC,且T 面ACD,又平面ABC 平面ACD=AC,,直线EG,FH,AC 相交于一点T.[例3]判断:若a,b 是两条异面直线,P 为空间任意一点,则过P 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a,b 都平行.错解:认为正确.错因:空间想像力不够.忽略P 在其中一条线上,或a 与P 确定平面恰好与b 平行,此时就不能过P 作平面与a 平行.正解:假命题.[例4]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CD ,直线AB ,BC ,AD ,DC 分别与平面α相交于点E ,G ,H ,F .求证:E ,F ,G ,H 四点必定共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分析:先确定一个平面,然后证明相关直线在这个平面内,最后证明四点共线.证明 ∵ AB//CD , AB ,CD 确定一个平面β.又∵AB ∩α=E ,AB β, E α,E β,即 E 为平面α与β的一个公共点.同理可证F ,G ,H 均为平面α与β的公共点.∵ 两个平面有公共点,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公共点的公共直线,∴ E,F ,G ,H 四点必定共线.点 评:在立体几何的问题中,证明若干点共线时,先证明这些点都是某两平面的公共点,而后得出这些点都在二平面的交线上的结论.2==HC DH GC BG E EF ∴212==HC DH GC BG∴31∴⊂EG ⊂∴∈∈ AC T ∈∴∴∴∈∈[例5] 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为直角,PA⊥平面ABC,BD⊥PC,垂足为D,求证:AD⊥PC证明:∵PA ⊥平面ABC∴PA⊥BA又∵BA⊥AC ∴BA⊥平面PAC∴AD是BD在平面PAC内的射影又∵BD⊥PC∴AD⊥PC.(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部分典型例题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部分典型例题

(一)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其中侧视图中的圆弧是半圆),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92+14π B.82+14πC.92+24π D.82+24π命题意图:考察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三视图为载体考察面积易错点:(1)三视图很难还原成直观图(2)公式及数据计算错误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为一个长方体上面放着半个圆柱,其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4,4,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高为5,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1S=5×4+2×4×4+2×5×4+π× 2 2π×2×5×2=92+14π.答案 A2.(本小题满分12 分)命题人:贺文宁如图所示,平面ABCD⊥平面BCEF,且四边形ABCD 为矩形,四边形BCEF 为直角梯形,BF∥CE,BC⊥CE,DC=CE=4,BC=BF=2.(12 分)(1)求证:AF∥平面CDE;(2)求平面ADE 与平面BCEF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3)求直线EF 与平面ADE 所成角的余弦值.命题意图:线面平行的位置关系,线面角、二面角的求法易错点:(1)直接建系,不去证明三条线两两垂直(2)数据解错(3)线面角求成正弦值(1)证明法一取CE 的中点为G,连接D G,FG.∵BF∥CG 且BF=CG,∴四边形BFGC 为平行四边形,则B C∥FG,且BC=FG.∵四边形ABCD 为矩形,⋯⋯⋯⋯⋯⋯⋯⋯⋯⋯⋯⋯⋯⋯..1 分∴BC∥AD 且BC=AD,∴FG∥AD 且FG=AD,∴四边形AFGD 为平行四边形,则A F∥DG.∵DG? 平面CDE,AF?平面CDE,∴AF∥平面CDE. ⋯⋯⋯⋯⋯⋯⋯⋯⋯⋯⋯⋯⋯⋯..3 分(2)解∵四边形ABCD 为矩形,∴BC⊥CD,又∵平面ABCD⊥平面BCEF,且平面ABCD∩平面BCEF=BC,BC⊥CE,∴DC⊥平面BCEF. ⋯⋯⋯⋯⋯⋯⋯⋯⋯⋯⋯⋯⋯⋯.4 分为y 轴,CD 所在直线为z为x 轴,CE 所在直线以C 为原点,CB 所在直线,⋯⋯⋯⋯⋯⋯⋯⋯⋯⋯⋯⋯⋯⋯.5 分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题意我们可得以下点的坐标:→=(-2,0,0), A(2,0,4),B(2,0,0),C(0,0,0),D (0,0,4),E(0,4,0),F(2,2,0),则AD→=(0,4,-4). DE设平面ADE 的一个法向量为n1=(x1,y1,z1),则→AD·n1=0,→DE·n1=0,∴-2x=0,4y1-4z1=0,取z1=1,得n1=(0,1,1).∵DC⊥平面BCEF. ⋯⋯⋯⋯⋯⋯⋯⋯⋯⋯⋯⋯⋯⋯7 分→∴平面BCEF 的一个法向量为C D=(0,0,4).设平面ADE 与平面BCEF 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为α,则cosα=→CD·n1→|CD | |·n1|4==4× 22,2因此,平面ADE 与平面BCEF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2 .⋯⋯⋯⋯⋯⋯⋯⋯⋯⋯⋯⋯⋯⋯.9 分(3)解根据(2)知平面ADE 的一个法向量为→=(2,-2,0),n1=(0,1,1),∵EF∴cos 〈E→F,n1〉=1〉=→EF·n1-2 1=,⋯⋯⋯⋯⋯⋯⋯⋯⋯.10 分=-→ 22 2× 2|EF | |·n1|设直线E F 与平面ADE 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sin 〈EF,n1〉|=3 ,2因此,直线E F 与平面AD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2 .⋯⋯⋯⋯⋯⋯⋯⋯⋯⋯⋯⋯⋯⋯.12分(二)2.某几何体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ππA.8-2πB.8-πC.8-2 D.8-4命题意图:考察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三视图为载体考察体积易错点:(1)三视图很难还原成直观图(2)公式及数据计算错误解析这是一个正方体切掉两个1圆柱后得到的几何体,且该几何体的高为2,V 4=2 ×π×1×2=8-π,故选B.3-12答案 B3.(本小题满分12 分)命题人:贺文宁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MD⊥平面ABCD,NB⊥平面ABCD,且MD=NB=1,E 为BC 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NE 与AM 所成角的余弦值;(2)在线段A N 上是否存在点S,使得ES⊥平面AMN?若存在,求线段A S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命题意图:异面直线所成角;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探索性问题易错点:(1)异面直线所成角容易找错(2)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搞不清(3)利用空间向量解决探索性问题,找不到突破口解(1)如图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依题意得 D (0,0,0),A(1,0,0),M(0,0,1),C(0,1,0),1B(1,1,0),N(1,1,1),E( ,1,0),⋯⋯⋯⋯⋯⋯⋯⋯⋯⋯⋯⋯⋯⋯.1 分2→1所以NE=(-,0,-1),2→AM=(-1,0,1).⋯⋯⋯⋯⋯⋯⋯⋯⋯⋯⋯⋯⋯⋯.2 分设直线N E 与AM 所成角为θ,→→则c osθ=|cos〈N E,AM 〉|⋯⋯⋯⋯⋯⋯⋯⋯⋯⋯⋯⋯⋯⋯.3 分1 →→=|N E ·A M |=→→|N E||·A M |25× 22=1010 .⋯⋯⋯⋯⋯⋯⋯⋯⋯⋯⋯⋯⋯⋯.5 分10所以异面直线N E 与AM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 .(2)如图,假设在线段AN 上存在点S,使得ES⊥平面AMN,连接A E.→→→因为A N=(0,1,1),可设AS=λAN=(0,λ,λ),→1又EA=( ,-1,0),2→→→1所以ES=EA+AS=( ,λ-1,λ).⋯⋯⋯⋯⋯⋯⋯⋯⋯⋯⋯⋯⋯⋯.7 分2由ES⊥平面AMN,得→→E S·A M=0,→→E S·A N=0,即12-+λ=0,λ-1 +λ=0,→→1 1 1故λ=,此时AS=(0,,2),| A S|=2 222 .⋯⋯⋯⋯⋯⋯⋯⋯⋯⋯⋯⋯⋯⋯.10 分经检验,当A S=2时,ES⊥平面AMN. 2在线段A N 上存在点S,使得ES⊥平面AMN,此时A S=22 .⋯⋯⋯⋯⋯⋯12 分(三)1.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23 47A. 6 C.6 D.73 B.命题意图:考察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三视图为载体考察体积易错点:(1)三视图很难还原成直观图(2)公式及数据计算错误解析如图,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棱长为2 的正方体右后和左下分别截去一个小三棱锥得到的,其体积为1 1 23V=2×2×2-2××1×1×1=× 3 . 32答案 A4.(本小题满分12 分)命题人:贺文宁如图,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和平面ABEF 互相垂直,等腰梯形ABEF 中,AB ∥EF,AB=2,AD=AF=1,∠BAF=60°,O,P 分别为A B,CB 的中点,M 为底面△OBF 的重心.(1)求证:平面ADF⊥平面CBF;(2)求证:PM∥平面AFC;(3)求多面体CD-AFEB 的体积V.命题意图:面面垂直,线面平行的判定,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易错点:(1)判定时条件罗列不到位失分(2)求体积时不会分割(1)证明∵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和平面ABEF 互相垂直,且CB⊥AB,∴CB⊥平面ABEF,⋯⋯⋯⋯⋯⋯⋯⋯⋯⋯⋯⋯⋯⋯.1 分又AF? 平面ABEF,所以CB⊥AF,又AB=2,AF=1,∠BAF=60°,由余弦定理知BF=3,2 2 2∴AF +BF =AB ,得AF⊥BF,⋯⋯⋯⋯⋯⋯⋯⋯⋯⋯⋯⋯⋯⋯.2 分BF∩CB=B,∴AF⊥平面CFB,又∵AF? 平面ADF;∴平面ADF⊥平面CBF . ⋯⋯⋯⋯⋯⋯⋯⋯⋯⋯⋯⋯⋯⋯.4 分(2)证明连接O M 延长交B F 于H,则H为B F 的中点,又P为C B 的中点,∴PH∥CF,又∵CF? 平面AFC,PH ?平面AFC,∴PH∥平面AFC,⋯⋯⋯⋯⋯⋯⋯⋯⋯⋯⋯⋯⋯⋯.6 分P O,则P O∥AC,连接又∵AC? 平面AFC,PO?平面AFC,PO∥平面AFC,PO∩PH=P,∴平面POH∥平面AFC,⋯⋯⋯⋯⋯⋯⋯⋯⋯⋯⋯⋯⋯⋯.7 分又∵PM? 平面POH,∴PM∥平面AFC. ⋯⋯⋯⋯⋯⋯⋯⋯⋯⋯⋯⋯⋯⋯.8 分(3)解多面体CD-AFEB 的体积可分成三棱锥C-BEF 与四棱锥F-ABCD 的体积之和在等腰梯形ABEF 中,计算得EF=1,两底间的距离E E1=3 2 .1 1 1所以V C △BEF×CB=-BEF=×1×3S×3 23×1=23,121 V F-ABCD=3S1矩形ABCD×EE1=×2×1×33=23,⋯⋯⋯⋯⋯⋯⋯10 分35 3所以V=V C-BEF+V F-ABCD=12 .⋯⋯⋯⋯⋯⋯⋯⋯⋯⋯⋯⋯⋯⋯.12 分(四)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命题意图:考察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三视图为载体考察体积解析由题意可得,几何体相当于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切去一个角,角的相邻2 22三条棱长分别是1,2,2,所以几何体的体积为8- 3 .=3答案22 36.(本小题满分12 分)命题人:贺文宁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6,AD=10,BD=8,E 是线段A D 的中点.如图所示,沿直线BD 将△BCD 翻折成△BC′D,使得平面BC′D⊥平面ABD.(1)求证:C′D⊥平面ABD;(2)求直线BD 与平面BEC′所成角的正弦值.命题意图:空间几何体的“翻折”问题,考察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易错点:把平面图形转化为空间几何体,数据错误,垂直平行关系错误(1)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6,AD=10,BD=8,沿直线BD 将△BCD翻折成△BC′D,可知C′D=CD=6,BC′=BC=10,BD=8,⋯⋯⋯⋯⋯⋯⋯⋯⋯⋯ 2 分即BC′2=C′D2+BD2∴C′D⊥BD.又∵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BD,C′D? 平面BC′D,∴C′D⊥平面ABD. ⋯⋯⋯⋯⋯⋯⋯⋯⋯⋯ 4 分(2)解由(1)知C′D⊥平面ABD,且CD⊥BD,如图,以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D(0,0,0),A(8,6,0),B(8,0,0),C′(0,0,6).⋯⋯⋯⋯⋯⋯⋯⋯ 6 分∵E 是线段A D 的中点,→∴E(4,3,0),BD=(-8,0,0).⋯⋯⋯⋯⋯⋯⋯⋯⋯⋯7 分→→在平面BEC′中,BE=(-4,3,0),BC′=(-8,0,6),设平面BEC′法向量为n=(x,y,z),→∴B E·n=0,→BC′·n=0,即-4x+3y=0,-8x+6z=0,令x=3,得y=4,z=4,故n=(3,4,4).⋯⋯⋯⋯⋯⋯⋯⋯⋯10 分设直线BD 与平面BEC′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n,BD〉|=→|n·B D|→=3 4141 .|n||BD |3 41∴直线B D 与平面BE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1 .⋯⋯⋯⋯⋯⋯12 分。

高中空间立体几何典型例题

高中空间立体几何典型例题

1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侧面对角线AB 1,BC 1上分别有两点E ,F ,且B 1E =C 1F 。

求证:EF ∥平面ABCD 。

证明 方法一 分别过E ,F 作EM ⊥AB 于M ,FN ⊥BC 于N ,连接MN 。

∵BB 1⊥平面ABCD , ∴BB 1⊥AB ,BB 1⊥BC , ∴EM ∥BB 1,FN ∥BB 1, ∴EM ∥FN .又∵B 1E =C 1F ,∴EM =FN ,故四边形MNFE 是平行四边形,∴EF ∥MN 。

又MN ⊂平面ABCD ,EF ⊄平面ABCD , 所以EF ∥平面ABCD 。

方法二 过E 作EG ∥AB 交BB 1于G , 连接GF ,则BB G B AB E B 1111=,∵B 1E =C 1F ,B 1A =C 1B , ∴BB G B BC E C 1111=,∴FG ∥B 1C 1∥BC ,又EG ∩FG =G ,AB ∩BC =B ,∴平面EFG ∥平面ABCD ,而EF ⊂平面EFG , ∴EF ∥平面ABCD .2 已知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G 1、G 2、G 3分别是△PAB 、△PCB 、△PAC 的重心。

(1)求证:平面G 1G 2G 3∥平面ABC ; (2)求S △321G G G ∶S △ABC .(1)证明 如图所示,连接PG 1、PG 2、PG 3并延长分别与边AB 、BC 、AC 交于点D 、E 、F ,连接DE 、EF 、FD ,则有PG 1∶PD =2∶3, PG 2∶PE =2∶3,∴G 1G 2∥DE . 又G 1G 2不在平面ABC 内,∴G 1G 2∥平面ABC .同理G 2G 3∥平面ABC 。

又因为G 1G 2∩G 2G 3=G 2, ∴平面G 1G 2G 3∥平面ABC 。

(2)解 由(1)知PE PG PD PG 21 =32,∴G 1G 2=32DE 。

(完整)高一立体几何经典例题

(完整)高一立体几何经典例题

立体几何周练命题人---王利军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线段AB 在平面α内,则直线A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A 、AB α⊂ B 、AB α⊄C 、由线段AB 的长短而定D 、以上都不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 、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C 、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D 、平面α和平面β有不同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交点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以上都有可能 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 、11AC AD ⊥B 、11DC AB ⊥ C 、1AC 与DC 成45角D 、11AC 与1B C 成60角5、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a α⊂,则l 与a 的位置关系是A 、l ∥aB 、l 与a 异面C 、l 与a 相交D 、l 与a 没有公共点6、下列命题中:(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 、1B 、2C 、3D 、47、在空间四边形ABCD 各边AB BC CD DA 、、、上分别取E F G H 、、、四点,如果与EF GH 、能相交于点P ,那么 A 、点必P 在直线AC 上 B 、点P 必在直线BD 上C 、点P 必在平面ABC 内D 、点P 必在平面ABC 外 8、a ,b ,c 表示直线,M 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 ∥M ,b ∥M ,则a ∥b ;②若b ⊂M ,a ∥b ,则a ∥M ;③若a ⊥c ,b ⊥c ,则a ∥b ;④若a ⊥M ,b ⊥M ,则a ∥b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9、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条件是A 、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B 、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C 、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D 、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10、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体,则截去8个B 1C 1A 1D 1BACD三棱锥后,剩下的凸多面体的体积是 A 、23 B 、76 C 、45 D 、5611、已知二面角AB αβ--的平面角是锐角θ,α内一点C 到β的距离为3,点C 到棱AB的距离为4,那么tan θ的值等于A 、34B 、35C D12、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V ,点P 、Q 分别在侧棱AA 1和CC 1上,AP=C 1Q ,则四棱锥B —APQC 的体积为A 、2VB 、3VC 、4VD 、5V13.设α、β、r 是互不重合的平面,m ,n 是互不重合的直线,给出四个命题: ①若m ⊥α,m ⊥β,则α∥β ②若α⊥r ,β⊥r ,则α∥β ③若m ⊥α,m ∥β,则α⊥β ④若m ∥α,n ⊥α,则m ⊥n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14.△ABC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那么△ABC 的斜二测平面直观图C B A '''∆的面积为( )A .43 B .83 C .86 D .166 15.设正方体的表面积为242cm ,一个球内切于该正方体,那么这个球的体积是 ( ) A .π343cm B .π63cm C .π383cm D .π3323cm16.四面体S ABC -中,各个侧面都是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E F 分别是SC 和AB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与SA 所成的角等于( ) A .090 B .060 C .045 D .030 17.三个平面把空间分成7部分时,它们的交线有( )A.1条 B.2条 C.3条 D.1条或2条18.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高为4,QPC'B'A'C BA则点1A 到截面11AB D 的距离为( )A .83 B . 38 C .43 D . 3419.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各侧棱和底面的边长均为a ,点D 是1CC 上任意一点,连接11,,,A B BD A D AD ,则三棱锥1A A BD -的体积为( )A .361a B .3123a C .363a D .3121a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间中,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一定是平行四边形;B .同一平面的两条垂线一定共面;C .过直线上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且这些直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D .过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 二.解答题1.(本题满分12分) 在三棱锥V —ABC 中,VA=VB=AC=BC=2,AB=32,VC=1,求二面角V —AB —C 的大小.3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ACDQ DBPCANM2.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正三角形,设D为AA1的中点。

2023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折叠问题规律方法与典型例题讲解

2023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折叠问题规律方法与典型例题讲解

2023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折叠问题规律方法与典型例题讲解【规律方法】1、处理图形翻折问题的关键是理清翻折前后长度和角度哪些发生改变,哪些保持不变.2、把空间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把握图形之间的关系,感悟数学本质. 【典型例题】例1.(2022春·江苏南通·高三期中)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π2∠=∠=ABC BAD ,24AB BC AD ===,E ,F 分别是AB ,CD 上的点,//EF BC ,AE x =,G 是BC 的中点,沿EF 将梯形ABCD 翻折,使平面AEFD ⊥平面EBCF . (1)当2x =时①求证:BD EG ⊥;②求二面角D BF C −−的余弦值;(2)三棱锥D FBC −的体积是否可能等于几何体ABE FDC −体积的一半?并说明理由. 【解析】(1)证明:过D 点作EF 的垂线交EF 于H ,连接BH .如图.2AE AD == 且//AE DH ,//AD EF ,π2EAD ∠=. ∴四边形ADHE 是正方形.2EH =,∴四边形EHGB 是正方形.所以BH EG ⊥(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因为平面AEFD ⊥平面EBCF ,平面AEFD ⋂平面EBCF EF =,,AE EF AE ⊥⊂平面AEFD , 所以⊥AE 平面EBCF , 所以DH ⊥平面EBCF , 又因为EG ⊂平面EBCF ,所以EG DH ⊥. 又,,BHDH H BH DH =⊂平面BDH ,所以EG ⊥平面BDH ,又BD ⊂平面BDH , 所以EG BD ⊥.②以E 为原点,EB 为x 轴,EF 为y 轴,EA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2B ,0,0),(0F ,3,0),(0D ,2,2),(2C ,4,0),(2BF =−,3,0),(2BD =−,2,2),设平面BDF 的法向量(n x =,y ,)z ,则·2220·230n BD x y z n BF x y ⎧=−++=⎪⎨=−+=⎪⎩,取3x =,得(3n =,2,1),又平面BCF 的法向量(0m =,0,1),1cos ,||||14m n m n m n <>==∴钝二面角D BF C −−的余弦值为.(2)AE EF ⊥Q ,平面AEFD ⊥平面EBCF , 平面AEFD ⋂平面EBCF EF =,AE ⊂平面AEFD . AE ∴⊥平面EBCF .结合DH ⊥平面EBCF ,得//AE DH ,∴四边形AEHD 是矩形,得DH AE =,故以F 、B 、C 、D 为顶点的三棱锥D BCF −的高DH AE x ==, 又114(4)8222BCFSBC BE x x ==⨯⨯−=−. ∴三棱锥D BCF −的体积为()2=11822(82)433333BFCV SDH x x x x x x ==−=−−,ABE FDC ABE DGH D HGCF V V V −−−=+13ABEHGCF SAD S DH =+111111(4)2(2)(4)=(4)1+(2)232262x x x x x x x x ⎡⎤=−⨯+⨯+−−+⎢⎥⎣⎦, 令()112(4)1+(2)=24623x x x x x ⎡⎤−+⨯−⎢⎥⎣⎦,解得0x =或4x =,不合题意;∴棱锥D FBC −的体积不可能等于几何体ABE FDC −体积的一半.例2.(2022春·辽宁·高三辽宁实验中学校考期中)如图1,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DC ,AB DC ∥,142AD DC CB AB ====,E 是AB 的中点.将△BCE 沿CE 翻折至△PCE ,使得2DP =,如图2所示.(1)证明:DP CE ⊥;(2)求直线DE 与平面P AD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1)如图取CE 的中点F ,连接PF ,DF ,由题易知△PCE ,△DCE 都是等边三角形, ⸫DF ⊥CE ,PF ⊥CE , ⸫DFPF F =,DF ⊂平面DPF ,PF ⊂平面DPF⸫CE ⊥平面DPF . ⸫DP ⊂平面DPF ⸫DP ⊥CE . (2)解法一:由题易知四边形AECD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D ∥CE ,又AD ⊂平面P AD ,所以CE ⊂平面P AD , 所以点E 与点F 到平面P AD 的距离相等. 由(1)知CE ⊥平面DPF ,所以AD ⊥平面DPF . 又AD ⊂平面P AD , 所以平面P AD ⊥平面DPF .过F 作FH ⊥PD 交PD 于H ,则FH ⊥平面P AD .DF PF ==2DP =,故点F 到平面P AD 的距离FH =设直线DE 与平面P AD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FH DE θ==, 所以直线DE 与平面P A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 解法二:由题易知四边形AEC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D ∥CE ,由(1)知CE ⊥平面DPF ,所以AD ⊥平面DPF . 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DA ,DF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轴,过D 且垂直于平面AECD 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0,0,0D ,()4,0,0A ,()E , 设()0,,P a b ,0a >,0b >. 易知DF PF ==2DP =,故(2222124a b a b ⎧−+=⎪⎨⎪+=⎩,P ⎛ ⎝⎭, 所以()4,0,0DA =,DP ⎛= ⎝⎭,()DE =,设平面P A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00n DA n DP ⎧⋅=⎪⎨⋅=⎪⎩,得00x y =⎧⎪⎨+=⎪⎩,令y =1z =−,所以()0,11,1n =−.设直线DE 与平面P AD 所成的角为θ,则11sin |cos ,|4DE nDE n DE nθ⋅=〈〉==, 故直线DE 与平面P AD 例3.(2022春·湖南长沙·高三宁乡一中校考期中)如图,平面五边形P ABCD 中,PAD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D BC ,AB =2BC =2,AB BC ⊥,将PAD沿AD 翻折成四棱锥P -ABCD ,E 是棱PD 上的动点(端点除外),F ,M 分别是AB ,CE 的中点,且PC(1)证明:AB FM ⊥;(2)当直线EF 与平面P AD 所成的角最大时,求平面ACE 与平面PAD 夹角的余弦值. 【解析】(1)设O 是AD 的中点,连接,OP OC , 三角形PAD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OP AD ⊥,OP =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OA BC OA BC =,所以四边形ABCO 是平行四边形,也即是矩形,所以OC AD ⊥,2==OC AB .折叠后,PC =222OP OC PC +=,所以OP OC ⊥, 由于,,AD OC O AD OC ⋂=⊂平面ABCD , 所以OP ⊥平面ABCD ,则,,OC OD OP 两两相互垂直,由此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2,0,0,AB OC ==()1,1,0F −,设)()0,1,01E t t t −<<,()2,0,0C,所以)11,,22t t M ⎛⎫− ⎪ ⎪⎝⎭,则)120,,22t t FM ⎛⎫−+= ⎪ ⎪⎝⎭,所以0AB FM ⋅=, 所以AB FM ⊥.(2)由于OP ⊥平面ABCD ,AB ⊂平面ABCD ,所以OP AB ⊥, 由于,,,AB AD AD OP O AD OP ⊥⋂=⊂平面PAD ,所以AB ⊥平面PAD ,由于AE ⊂平面PAD ,所以AB AE ⊥, 所以FEA ∠是直线EF 与平面PAD 所成角, 在直角三角形AEF 中,tan AFFEA AE∠=, 由于1AF =,所以当AE 最小时,tan FEA ∠最大,也即FEA ∠最大,由于三角形PAD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当E 为PD 的中点时,AE PD ⊥,AE 取得最小值.由于(P ,()0,1,0D,故此时10,2E ⎛ ⎝⎭,平面PAD 的法向量为()1,0,0m =,()()()30,1,0,2,0,0,2,1,0,0,2A C AC AE ⎛−== ⎝⎭,设平面AC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20302n ACx y n AE y ⎧⋅=+=⎪⎨⋅==⎪⎩,故可设(1,n =−, 设平面ACE 与平面PAD 的夹角为θ, 则1cos 17m n m nθ⋅===⋅例4.(2022·四川雅安·统考模拟预测)如图①,ABC 为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E ,F 分别为AB ,AC 上靠近A 的三等分点,现将AEF △沿EF 折起,使点A 翻折至点P 的位置,且二面角P EF C −−的大小为120°(如图②).(1)在PC 上是否存在点H ,使得直线//FH 平面PBE ?若存在,确定点H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求直线PC 与平面PBE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1)满足条件的点H 存在,且为PC 上靠近P 的三等分点.在PC 上取靠近P 的三等分点H ,连接AP ,FH ,如图,则AP 是平面P AB 与平面P AC 的交线,依题意,12PH AF HC FC ==,则有//FH AP ,又AP ⊂平面PBE ,FH ⊄平面PBE ,因此直线//FH平面PBE ,所以在PC 上是存在点H ,为PC 上靠近P 的三等分点,使得直线//FH 平面PBE . (2)取BC 中点G ,连接AG ,交EF 于点D ,连接PD ,因//EF BC ,依题意,EF DG ⊥,EF PD ⊥,则PDG ∠为二面角P EF C −−的平面角,即120PDG ∠=︒,且EF ⊥平面PAD , 而EF ⊂平面BCFE ,则平面PAD ⊥平面BCFE ,在平面PAD 内过P 作PO AD ⊥于O , 又平面PAD ⋂平面BCFE AD =,因此PO ⊥平面BCFE ,在平面BCFE 内过O 作Ox AD ⊥, 显然Ox ,AD ,OP 两两垂直,分别以向量Ox ,OD ,OP 的方向为x ,y ,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如图,则B ⎛⎫ ⎪ ⎪⎝⎭,C ⎛⎫− ⎪ ⎪⎝⎭,E ⎛⎫ ⎪ ⎪⎝⎭,30,0,2P ⎛⎫ ⎪⎝⎭,所以,32PC ⎛⎫=−− ⎪ ⎪⎝⎭,()EB =,31,2EP ⎛⎫=− ⎪ ⎪⎝⎭, 设平面PB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r,由20302n EB x n EP x y z ⎧⋅=+=⎪⎨⋅=−+=⎪⎩,令y =()3,3,1n =−,设直线PC 与平面PBE 所成角为α,则||18sin |cos ,|||||30PC n PC n PC n α⋅=〈〉===⋅所以直线PC 与平面PBE .。

高考数学专题四立体几何 微专题30 截面、交线问题

高考数学专题四立体几何 微专题30 截面、交线问题

跟踪训练1 (1)(多选)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若AC1⊥平面α,则 关于平面α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A.截面形状可能为正三角形
B.截面形状可能为正方形
√C.截面形状可能为正六边形
D.截面形状可能为五边形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1B, A1D,BD,则AC1⊥平面A1BD, 所以平面α与平面A1BD平行或重合, 所以平面α与正方体的截面形状可能是正三角形、 正六边形,但不可能是五边形和四边形,故A,C 正确,B,D错误.
12345678
在平面A1B1C1D1内取一点G,使得A1G=1, 则AG= 5, 所以以A为球心, 5 为半径的球面与底面A1B1C1D1
的交线为以A1为圆心,1为半径的 RGQ ,
其长度为14×2π×1=π2,故选 A.
12345678
设正六棱柱ABCDEF-A1B1C1D1E1F1的底面边长为a,高为h. 若要使该正六棱柱的体积最大,正六棱柱应为球的内接正六棱柱中体
积最大者,
所以h42+a2=22,即 a2=4-h42,
又正六棱柱的底面积 S=6× 43a2, 所以该正六棱柱的体积 V=S·h=6× 43a2h=383(16-h2)h.
则 EF=
362-
332=
33=ME,
所以∠FME=45°,
圆与三角形截得的三部分,由对称性可知,圆心角都
为90°,故该球的球面与侧面PCD的交线长度为截面圆周长的 14, 即为14×2π×MF= 66π,故选 A.
总结提升
截面和交线问题在高考中一般为选择和填空题,难度较大.探究找 截面一是几何法,常用直接连接、作平行线或作延长线找交点, 找交线的方法常用线面交点法和面面交点法,二是利用空间向量法.

(完整版)立体几何典型例题精选(含答案)

(完整版)立体几何典型例题精选(含答案)

FEDCBA 立体几何专题复习热点一: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例1.(2014,广二模理 18) 如图,在五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EF ∥平面ABCD , 1EF =,,90FB FC BFC ︒=∠=,3AE =.(1)求证:AB ⊥平面BCF ;(2)求直线AE 与平面BDE 所成角的正切值.变式1:(2013湖北8校联考)如左图,四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2,1,5,DB DC BC ===2.AB AD ==将左图沿直线BD 折起,使得二面角A BD C --为60,︒如右图.(1)求证:AE ⊥平面;BDC(2)求直线AC 与平面ABD 所成角的余弦值.变式2:[2014·福建卷] 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B =BD =CD =1,AB ⊥BD ,CD ⊥BD .将△ABD 沿BD 折起,使得平面ABD ⊥平面BCD ,如图1-5所示.(1)求证:AB ⊥CD ; (2)若M 为AD 中点,求直线AD 与平面M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热点二:二面角例2.[2014·广东卷] 如图1-4,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DPC=30°,AF⊥PC于点F,FE∥CD,交PD于点E.(1)证明:CF⊥平面ADF;(2)求二面角D-AF-E的余弦值.变式3:[2014·浙江卷] 如图1-5,在四棱锥A-BCDE中,平面ABC⊥平面BCDE,∠CDE=∠BED=90°,AB=CD=2,DE=BE=1,AC= 2.(1)证明:DE⊥平面ACD;(2)求二面角B-AD-E的大小.变式4:[2014·全国19] 如图1-1所示,三棱柱ABC-A1B1C1中,点A1在平面ABC内的射影D在AC 上,∠ACB=90°,BC=1,AC=CC1=2.(1)证明:AC1⊥A1B; (2)设直线AA1与平面BCC1B1的距离为3,求二面角A1 -AB -C的大小.热点三:无棱二面角例3.如图三角形BCD 与三角形MCD 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平面MCD ⊥平面BCD ,AB ⊥平面BCD ,23AB =.(1)求点A 到平面MBC 的距离;(2)求平面ACM 与平面B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变式5: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K BB ∈,1M CC ∈,且114BK BB =,134CM CC =. 求:平面AKM 与A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变式6:如图1111ABCD A B C D -是长方体,AB =2,11AA AD ==,求二平面1AB C 与1111A B C D 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高考试题精选1.[2014·四川,18] 三棱锥A-BCD及其侧视图、俯视图如图1-4所示.设M,N分别为线段AD,AB的中点,P为线段BC上的点,且MN⊥NP.(1)证明:P是线段BC的中点;(2)求二面角A-NP-M的余弦值.2.[2014·湖南卷] 如图所示,四棱柱ABCD-A1B1C1D1的所有棱长都相等,AC∩BD=O,A1C1∩B1D1=O1,四边形ACC1A1和四边形BDD1B1均为矩形.(1)证明:O1O⊥底面ABCD;(2)若∠CBA=60°,求二面角C1­OB1­D的余弦值.3.[2014·江西19] 如图1-6,四棱锥P-ABCD中,ABCD为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1)求证:AB⊥PD. (2)若∠BPC=90°,PB=2,PC=2,问AB为何值时,四棱锥P-ABCD 的体积最大?并求此时平面BPC与平面DPC夹角的余弦值.M OH FED C B A 立体几何专题复习 答案例1.(2014,广二模)(1)证明:取AB 的中点M ,连接EM ,则1AM MB ==,∵EF ∥平面ABCD ,EF ⊂平面ABFE ,平面ABCD 平面ABFE AB =, ∴EF ∥AB ,即EF ∥MB . ……………1分 ∵EF =MB 1=∴四边形EMBF 是平行四边形. ……………2分 ∴EM ∥FB ,EM FB =.在Rt △BFC 中,2224FB FC BC +==,又FB FC =,得FB =∴EM =……………3分在△AME中,AE =1AM =,EM =∴2223AM EM AE +==,∴AM EM ⊥. ……………4分 ∴AM FB ⊥,即AB FB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BC ⊥. ……………5分 ∵FB BC B =,FB ⊂平面BCF ,BC ⊂平面BCF ,∴AB ⊥平面BCF . ……………6分 (2)证法1:连接AC ,AC 与BD 相交于点O ,则点O 是AC 的中点, 取BC 的中点H ,连接,OH EO ,FH , 则OH ∥AB ,112OH AB ==. 由(1)知EF ∥AB ,且12EF AB =,∴EF ∥OH ,且EF OH =.∴四边形EOHF 是平行四边形.∴EO ∥FH ,且1EO FH == .……………7分 由(1)知AB ⊥平面BCF ,又FH ⊂平面BCF ,∴FH AB ⊥. ……………8分∵FH BC ⊥,,ABBC B AB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FH ⊥平面ABCD . ……………9分 ∴EO ⊥平面ABCD . ∵AO ⊂平面ABCD ,∴EO ⊥AO . ……………10分 ∵AO BD ⊥,,EOBD O EO =⊂平面EBD ,BD ⊂平面EBD ,∴AO ⊥平面EBD . ……………11分∴AEO ∠是直线AE 与平面BDE 所成的角. ……………12分 在Rt △AOE中,tan AOAEO EO∠== ……………13分 ∴直线AE 与平面BDE……………14分 证法2:连接AC ,AC 与BD 相交于点O ,则点O 取BC 的中点H ,连接,OH EO ,FH , 则OH ∥AB ,112OH AB ==.由(1)知EF ∥AB ,且12EF AB =, ∴EF ∥OH ,且EF OH =. ∴四边形EOHF 是平行四边形.∴EO ∥FH ,且1EO FH ==. ……………7分 由(1)知AB ⊥平面BCF ,又FH ⊂平面BCF , ∴FH AB ⊥.∵FH BC ⊥,,ABBC B AB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FH ⊥平面ABCD .∴EO ⊥平面ABCD . ……………8分 以H 为坐标原点,BC 所在直线为x 轴,OH 所在直线为y 轴,HF 所在直线为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H xyz -,则()1,2,0A -,()1,0,0B ,()1,2,0D --,()0,1,1E -. ∴()1,1,1AE =-,()2,2,0BD =--,()1,1,1BE =--. ……………9分 设平面BD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n 0BD ⋅=,n 0BE ⋅=, 得220x y --=,0x y z --+=,得0,z x y ==-.令1x =,则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0-. ……………10分 设直线AE 与平面BDE 所成角为θ, 则sin θ=cos ,n AE⋅=n AE nAE=. ……………11分∴cos θ==,sin tan cos θθθ== ……………13分 ∴直线AE 与平面BDE……………14分变式1:(2013湖北8校联考)(1)取BD 中点F ,连结,EF AF ,则11,,60,2AF EF AFE ==∠=……………2分由余弦定理知22222113121cos 60,222AE AF EF AE AE EF ⎛⎫=+-⋅⋅=+=∴⊥ ⎪⎝⎭………4分又BD ⊥平面AEF ,,BD AE AE ∴⊥⊥平面BDC ………6分(2)以E 为原点建立如图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31(1,,0)2A C -,11(1,,0),(1,,0)22B D --- ………8分设平面A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00n DB n DA ⎧⋅=⎪⎨⋅=⎪⎩得201302x x y =⎧⎪⎨+=⎪⎩,取3z =,则3,(0,3)y =-∴=-n . 136(1,,),cos ,224||||AC AC AC AC =--∴<>==-n n n ……11分故直线AC 与平面ABD 10. …………12分变式2:(2014福建卷)解:(1)证明:∵平面ABD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BD ,AB ⊂平面ABD ,AB ⊥BD ,∴AB ⊥平面BCD . …………3分 又CD ⊂平面BCD ,∴AB ⊥CD . …………4分 (2)过点B 在平面BCD 内作BE ⊥BD .由(1)知AB ⊥平面BCD ,BE ⊂平面BCD ,BD ⊂平面BCD ,∴AB ⊥BE ,AB ⊥BD . ……6分以B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BE →,BD →,BA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依题意,得B (0,0,0),C (1,1,0),D (0,1,0),A (0,0,1),M ⎝ ⎛⎭⎪⎫0,12,12.则BC →=(1,1,0),BM →=⎝ ⎛⎭⎪⎫0,12,12,AD →=(0,1,-1).…………7分设平面MBC 的法向量n =(x 0,y 0,z 0), 则⎩⎪⎨⎪⎧n ·BC →=0,n ·BM →=0,即⎩⎪⎨⎪⎧x 0+y 0=0,12y 0+12z 0=0, 取z 0=1,得平面MBC 的一个法向量n =(1,-1,1). …………9分设直线AD 与平面MBC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n ,AD →〉=|n ·AD →||n |·|AD →|=63. …………11分即直线AD 与平面M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3. …………12分例2.(2014,广东卷):(1):,,,,A ,,,,,,,,,,.(2):E EG//CF DF G,,,G GH AF H,EH,PD ABCD PD PCD PCD ABCD PCD ABCD CD D ABCD AD CD AD PCD CF PCD CF AD AF PC CF AF AD AF ADF ADAF A CF ADF CF DF EG DF ⊥⊂∴⊥=⊂⊥∴⊥⊂∴⊥⊥∴⊥⊂=∴⊥⊥∴⊥⊥∠解证明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解法一过作交于平面A 平面A 过作于连则00,CD 2,30,130,==1,21324,,,,,22333EG .,423EHG D AF E DPC CDF CF CD DECF CP EF DC DEDF DP CP DE EF AE AF EF DF AE EF EH HG AF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设从而∥还易求得EF=从而易得故cos GH EHG EH ∴∠===12:,,,,,2,1(0,0,2),C(0,2,0),,(23,22,0),,,431,0),ADF CP (3,1,0),22AEF (x DP DC DA x y z DC A CF CP F DF CF F E n n λλλλ==-⊥===-=解法二分别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设则可得从而易得取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设面的一个法向量为2212212,y,z),0,0,4||||2n AE n AF n n n n n ⋅=⋅=⋅==⋅⨯利用且得可以是从而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变式3:(2014浙江卷)解:(1)证明:在直角梯形BCDE 中,由DE =BE =1,CD =2,得BD =BC =2,由AC =2,AB =2,得AB 2=AC 2+BC 2,即AC ⊥BC . …………2分 又平面ABC ⊥平面BCDE ,从而AC ⊥平面BCDE ,所以AC ⊥DE .又DE ⊥DC ,从而DE ⊥平面ACD . …………4分 (2)方法一:过B 作BF ⊥AD ,与AD 交于点F ,过点F 作FG ∥DE ,与AE 交于点G ,连接BG . 由(1)知DE ⊥AD ,则FG ⊥AD .所以∠BFG 是二面角B - AD - E 的平面角.…………6分在直角梯形BCDE 中,由CD 2=BC 2+BD 2,得BD ⊥BC .又平面ABC ⊥平面BCDE ,得BD ⊥平面ABC ,从而BD ⊥AB .由AC ⊥平面BCDE ,得AC ⊥CD . 在Rt △ACD 中,由DC =2,AC =2,得AD = 6.在Rt △AED 中,由ED =1,AD =6,得AE =7.…………7分在Rt △ABD 中,由BD =2,AB =2,AD =6,得BF =2 33,AF =23AD .从而GF =23ED =23. …………9分在△ABE ,△ABG 中,利用余弦定理分别可得cos ∠BAE =5 714,BG =23. …………11分在△BFG 中,cos ∠BFG =GF 2+BF 2-BG 22BF ·GF =32. …………13分所以,∠BFG =π6,即二面角B - AD - E 的大小是π6.…………14分方法二:以D 为原点,分别以射线DE ,DC 为x ,y 轴的正半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 xyz ,如图所示.由题意知各点坐标如下:D (0,0,0),E (1,0,0),C (0,2,0),A (0,2,2),B (1,1,0).设平面ADE 的法向量为m =(x 1,y 1,z 1),平面ABD 的法向量为n =(x 2,y 2,z 2).可算得AD =(0,-2,-2),AE =(1,-2,-2),DB →=(1,1,0).…………7分由⎩⎪⎨⎪⎧m ·AD =0,m ·AE →=0,即⎩⎨⎧-2y 1-2z 1=0,x 1-2y 1-2z 1=0,可取m =(0,1,-2).…………9分由⎩⎪⎨⎪⎧n ·AD →=0,n ·DB →=0,即⎩⎨⎧-2y 2-2z 2=0,x 2+y 2=0, 可取n =(1,-1,2).…………11分于是|cos 〈m ,n 〉|=|m ·n ||m |·|n |=33×2=32. …………13分由题意可知,所求二面角是锐角,故二面角B - AD - E 的大小是π6. …………变式4:(2014全国卷) 19.解:方法一:(1)证明:因为A 1D ⊥平面ABC ,A 1D ⊂平面AA 1C 1C ,故平面 AA 1C 1⊥平面ABC . 又BC ⊥AC ,所以BC ⊥平面AA 1C 1C . …………2分连接A 1C ,因为侧面AA 1C 1C 为菱形,故AC 1⊥A 1C .由三垂线定理得AC 1⊥A 1B . ……4分(注意:这个定理我们不能用) (2) BC ⊥平面AA 1C 1C ,BC ⊂平面BCC 1B 1,故平面AA 1C 1C ⊥平面BCC 1B 1.作A 1E ⊥CC 1,E 为垂足,则A 1E ⊥平面BCC 1B 1. …………6分又直线AA 1∥平面BCC 1B 1,因而A 1E 为直线AA 1与平面BCC 1B 1的距离,即A 1E = 3.因为A 1C 为∠ACC 1的平分线,所以A 1D =A 1E = 3. …………8分作DF ⊥AB ,F 为垂足,连接A 1F .由三垂线定理得A 1F ⊥AB ,故∠A 1FD 为二面角A 1 ­ AB ­ C 的平面角.…………10分 由AD =AA 21-A 1D 2=1,得D 为AC 中点,DF =55,tan ∠A 1FD =A 1DDF=15,……12分 所以cos ∠A 1FD =14. …………13分所以二面角A 1 ­ AB ­ C 的大小为arccos 14. …………14分方法二:以C 为坐标原点,射线CA 为x 轴的正半轴,以CB 的长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 - xyz .由题设知A 1D 与z 轴平行,z 轴在平面AA 1C 1C 内.(1)证明:设A 1(a ,0,c ).由题设有a ≤2,A (2,0,0),B (0,1,0),则AB →=(-2,1,0),AC →=(-2,0,0),AA 1→=(a -2,0,c ),AC 1→=AC →+AA 1→=(a -4,0,c ),BA 1→=(a ,-1,c )|AA 1→|=2,得(a -2)2+c 2=2,即a 2-4a +c 2=0.①又AC 1→·BA 1→=a 2-4a +c 2=0,所以AC 1⊥A 1B . …………4分(2)设平面BCC 1B 1的法向量m =(x ,y ,z ),则m ⊥CB →,m ⊥BB 1→,即m ·CB →=0,0.因为CB →=(0,1,0),BB 1→=AA 1→=(a -2,0,c ),所以y =0且(a -2)x +cz =0.令x =c ,则z =2-a ,所以m =(c ,0,2-a ),故点A 到平面BCC 1B 1的距离为 |CA →|·|cos 〈m ,CA →〉|=|CA →·m ||m |=2cc 2+(2-a )2=c . …………6分又依题设,A 到平面BCC 1B 1的距离为3,所以c =3, 代入①,解得a =3(舍去)或a =1, 于是AA 1→=(-1,0,3). …………8分 设平面ABA 1的法向量n =(p ,q ,r ), 则n ⊥AA 1→,n ⊥AB →,即n ·AA 1→=0,n ·AB →=0, -p +3r =0,且-2p +q =0. 令p =3,则q =23,r =1,所以n =(3,23,1).…………10分又p =(0,0,1)为平面ABC 的法向量,…………11分故 cos 〈n ,p 〉=n ·p |n ||p |=14. …………13分所以二面角A 1 ­ AB ­ C 的大小为arccos 14. …………14分例3. 无棱二面角(2010年江西卷)解法一:(1)取CD 中点O ,连OB ,OM ,则OB ⊥CD ,OM ⊥CD .又平面MCD ⊥平面BCD ,则MO ⊥平面BCD ,所以MO ∥AB ,A 、B 、O 、M 共面.延长AM 、BO 相交于E ,则∠AEB 就是AM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OB =MO 3MO ∥AB ,MO//面ABC ,M 、O 到平面ABC 的距离相等,作OH ⊥BC 于H ,连MH ,则MH ⊥BC ,求得:OH=OCsin600=32,MH=152,利用体积相等得:2155A MBC M ABC V V d --=⇒=。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典型例题(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典型例题(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典型例题单选题1、如图,△A′B′C′是水平放置的△ABC的直观图,其中B′C′=C′A′=2,A′B′,A′C′分别与x′轴,y′轴平行,则BC=()A.2B.2√2C.4D.2√6答案:D分析:先确定△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A′B′,再确定原图△ABC的形状,进而求出BC.由题意可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2√2,其原图形是Rt△ABC,AB=A′B′=2√2,AC=2A′C′=4,∠BAC=90°,则BC=√8+16=2√6,故选:D.2、如图直角△O′A′B′是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斜边O′B′=4,则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A.8√2B.4√2C.4D.√2答案:A解析:根据斜二测画法规则可求原平面图形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由题意可知△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4,则O′A′=2√2,所以原图形中,OB=4,OA=4√2,×4×4√2=8√2.故原平面图形的面积为12故选:A3、正方体中,点P,O,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则PQ与RS是异面直线的图形是()A.B.C.D.答案:C分析:对于A,B,D,利用两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可以证明直线PQ与RS共面,对于C,利用异面直线的定义推理判断作答.对于A,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C,A1C1,则AC//A1C1,如图,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则有PQ//AC,RS//A1C1,因此PQ//RS,则直线PQ与RS共面,A错误;对于B,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C,QS,PR,如图,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有AP//CR且AP=CR,则四边形APRC为平行四边形,即有AC//PR,又QS//AC,因此QS//PR,直线PQ与RS共面,B错误;对于C,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如图,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有RS//BB1,而BB1⊂平面ABB1A1,RS⊄平面ABB1A1,则RS//平面ABB1A1,PQ⊂平面ABB1A1,则直线PQ与RS无公共点,又直线PQ与直线BB1相交,于是得直线PQ与RS不平行,则直线PQ与RS是异面直线,C正确;对于D,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1B,D1C,PS,QR,如图,因为A1D1//BC且A1D1=BC,则四边形A1D1CB为平行四边形,有A1B//D1C,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有PS//A1B,QR//D1C,则PS//QR,直线PQ与RS共面,D错误.故选:C4、下面四个选项中一定能得出平面α/⁄平面β的是()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答案:D分析:对于A,B,C,举出符合条件的特例即可判断;对于D,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再证c//α即可. 如图,ABCD−A1B1C1D1是长方体,平面ABCD为平面α,平面ABB1A1为平面β,对于A,直线C1D1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A不正确;对于B,直线CD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B不正确;对于C,直线CD为直线a,直线A1B1为直线b,显然a⊂α,b⊂β,a//β,b//α,而α与β相交,C不正确;对于D,因a,b是异面直线,且a⊂α,b⊂β,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如图,则c//a,并且直线c与b必相交,而c⊄α,于是得c//α,又b//α,即β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α,⁄平面β.因此,平面α/故选:D5、某正方体被截去部分后得到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为()A .132B .223C .152D .233答案:C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解.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该空间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由图示可知,该空间几何体体积为V =23−(13×12×12×1+13×12×12×2)=152,故选:C.6、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3,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2π3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 A .√23πB .2√23πC .πD .√2π 答案:B分析:根据弧长计算公式,求得底面圆半径以及圆锥的高,即可求得圆锥的体积.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 ,故可得2πr =2π3×3,解得r =1,设圆锥的高为ℎ,则ℎ=√32−12=2√2,则圆锥的体积V =13×πr 2×ℎ=13×π×2√2=2√23π. 故选:B.7、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此棱锥的侧面积为( )A .6B .12C .24D .48答案:D分析:首先由勾股定理求出斜高,即可求出侧面积;解: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其斜高ℎ′=√52−(62)2=4,所以正四棱锥的侧面积S =12×4×6×4=48故选:D8、已知三棱锥P −ABC ,其中PA ⊥平面ABC ,∠BAC =120°,PA =AB =AC =2,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12πB .16πC .20πD .24π答案:C分析:根据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结合球的性质、球的表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根据题意设底面△ABC 的外心为G ,O 为球心,所以OG ⊥平面ABC ,因为PA ⊥平面ABC ,所以OG//PA ,设D 是PA 中点,因为OP =OA ,所以DO ⊥PA ,因为PA ⊥平面ABC ,AG ⊂平面ABC ,所以AG ⊥PA ,因此OD//AG ,因此四边形ODAG 是平行四边形,故OG =AD =12PA =1, 由余弦定理,得BC =√AB 2+AC 2−2AB ⋅AC ⋅cos120°=√4+4−2×2×2×(−12)=2√3,由正弦定理,得2AG =√3√32⇒AG =2,所以该外接球的半径R 满足R 2=(OG )2+(AG )2=5⇒S =4πR 2=20π,故选:C .小提示:关键点睛: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多选题9、(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直线l与平面α不平行,则l与α相交B.直线l在平面外是指直线和平面平行C.如果直线l经过平面α内一点P,又经过平面α外一点Q,那么直线l与平面α相交D.如果直线a∥b,且a与平面α相交于点P,那么直线b必与平面α相交答案:CD分析:由线面直线的位置关系逐一判断即可求解.若直线l与平面α不平行,则l与α相交或l⊂α,所以A不正确.若l⊄α,则l//α或l与α相交,所以B不正确.由线面直线的位置关系可知,C、D正确.故选:CD10、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2,M为AA1的中点,过B1M作长方体的截面α交棱CC1于N,则()A.截面α可能为六边形B .存在点N ,使得BN ⊥截面αC .若截面α为平行四边形,则1≤CN ≤2D .当N 与C 重合时,截面面积为3√64答案:CD分析:利用点N 的位置不同得到的截面α的形状判断选项A ,C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分析选项B ,利用平面几何知识求相应的量结合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得截面的面积,从而可判断选项D .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1,AA 1=2,M 为AA 1的中点,过B 1M 作长方体的截面α交棱CC 1于N , 设N 0为CC 1的中点,根据点N 的位置的变化分析可得:当1≤CN ≤2时,截面α为平行四边形,当0<CN <1时,截面α为五边形,当CN =0时,即点N 与点C 重合时,截面α为梯形,故A 不正确,C 正确;设BN ⊥截面α,因为B 1M ⊂面α,所以BN ⊥B 1M ,所以N 只能与C 重合才能使BN ⊥B 1M ,因为BN 不垂直平面B 1CQM ,故此时不成立,故B 不正确;因为当点N 与点C 重合时,截面α为梯形,如下图所示:过M 作MH 垂直于B 1C 于H ,设梯形的高为ℎ,MH =x ,则由平面几何知识得:ℎ2=(√2)2−x 2=(√52)2−(√52−x)2,解得x =2√55,ℎ=√305,所以截面α的面积为:12×(√5+√52)×ℎ=12×3√52×√305=3√64,故D 正确;故选:CD .小提示:关键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截面的形状,关键在于分析动点在不同的位置时,截面的形状,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平面几何知识求得截面的面积.11、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是正方体的棱上一点,|PB|+|PC1|=λ,则()A.λ=2时,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1B.λ=4时,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4C.λ=4√2时,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2D.若满足|PB|+|PC1|=λ的点P的个数为6,则λ的取值范围为(2√2,4)答案:BC分析:根据各棱上的点P到B,C1两点距离之和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由此确定正确选项.设E,F分别是C1D1,AB的中点,|BD1|=√22+(2√2)2=2√3,|BE|=|C1F|=√12+(2√2)2=3,|A1C1|=|A1B|=2√2.由于|BC1|=2√2,所以|PB|+|PC1|=λ≥2√2,所以A选项错误.λ=4,满足|PB|+|PC1|=4的点为B1,C,E,F共4个,所以B选项正确.λ=4√2,满足|PB|+|PC1|=4√2的点为A1,D共2个,所以C选项正确.当P在正方形ADD1A1(不包括A,D,D1,A1)上运动时,λ∈(2+2√3,4√2),此时棱A1B1与棱CD上,也存在点使λ∈(2+2√3,4√2).所以当λ∈(2+2√3,4√2)时,满足|PB|+|PC1|=λ的点P的个数为6,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C填空题12、已知A、B、C、D四点不共面,且AB//平面α,CD∥α,AC∩α=E,AD∩α=F,BD∩α=H,BC∩α=G,则四边形EFHG是______四边形.答案:平行分析:由题,平面ABD∩平面α=FH,结合AB//平面α可得AB//FH,同理可得四边形EFHG另外三边与AB,CD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到答案.由题,平面ABD∩平面α=FH,因为AB//平面α,所以AB//FH,又平面ABC∩平面α=EG,所以AB//EG,则FH//EG,同理GH//CD//EF,所以四边形EFHG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答案是:平行13、如图已知A是△BCD所在平面外一点,AD=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若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角的大小为π3,则AD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答案:π3或π6分析:取AC的中点G,连接EG,GF,则∠EGF=π3或∠EGF=2π3,分别分析这两种情况下∠GFE的大小即为AD与EF所成角.解:如图所示:取AC的中点G,连接EG,GF,则EG//BC,GF//AD,所以∠EGF为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角或其补角.因为AD=BC,所以EG=GF,当∠EGF=π3时,△EGF为等边三角形,∠GFE=π3,即AD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π3;当∠EGF=2π3时,EG=GF,△EGF为等腰三角形,∠GFE=π6,即AD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π6.所以答案是:π3或π6.14、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棱长均为2,顶点A 1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恰为AB 的中点D ,E 为AC 的中点,则直线BE 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答案:34分析:根据三棱柱性质与题中的中点条件,可将所求直线BE 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转化为求直线GB 1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那么就要通过多次转化最终求得△AGB 1中三边长,然后直接在△AGB 1中运用余弦定理即可.如图,取A 1C 1中点G ,连接B 1G,AG,AE,DE,GE ,由三棱柱的性质易证得GE //BB 1,GE =BB 1,所以四边形GEBB 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GB 1//BE ,所以下面即求直线GB 1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由题意知,A 1D ⊥平面ABC ,因为AB,DE ⊂平面ABC ,所以A 1D ⊥AB,A 1D ⊥DE ,在Rt △AA 1D 中,AA 1=2,AD =12AB =1,∠A 1DA =90°,求得A 1D =√3,∠A 1AD =60°. 所以在菱形AA 1B 1B 中,AB 1=2ABcos30°=2√3.在Rt △A 1DE 中,∠A 1DE =90°,A 1D =√3,DE =12BC =1,求得A 1E =2. 所以在△A 1AE 中,根据余弦定理得cos∠A 1AE =AA 12+AE 2−A1E 22AE⋅AA 1=14,所以cos∠AA 1G =cos(π−∠A 1AE)=−14.在△A 1AG 中根据余弦定理得AG 2=AA 12+A 1G 2−2AA 1⋅A 1Gcos∠AA 1G,AG =√6.在△AGB 1中,AG =√6,AB 1=2√3,GB 1=√3,根据余弦定理得cos∠GB 1A =GB 12+AB12−AG 22GB 1⋅AB 1=34,所以直线GB 1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4,即直线BE 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4. 故答案为:34解答题15、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B=CD,点M、N分别为BD、AC的中点.(1)若直线AB与MN所成角为60°,求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2)若直线AB与CD所成角为θ,求直线AB与MN所成角的大小.答案:(1)60°(2)θ2或π−θ2分析: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借助平行关系作出平行直线,从而找到异面直线所成角(或补角)即可求解.(1)如图,取AD的中点为P,连接PM、PN.因为点M、N分别为BD、AC的中点,所以PM//AB,PN//CD,且PM=12AB,PN=12CD,所以,∠MPN为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或补角),∠PMN为直线AB与MN所成的角(或补角). 又AB=CD,所以PM=PN,即△PMN为等腰三角形.直线AB与MN所成角为60°,即∠PMN=60°,则∠MPN=180°−2×60°=60°.所以,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为60°.(2)(2)若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为θ,则∠MPN=θ或∠MPN=π−θ.若∠MPN=θ,则∠PMN=π−∠MPN2=π−θ2,即直线AB与MN所成角为π−θ2;若∠MPN=π−θ,则∠PMN=π−∠MPN2=θ2,即直线AB与MN所成角为θ2.综上所述,直线AB与MN所成的角为θ2或π−θ2.。

高考数学学科二轮备考关键问题指导系列十(立体几何典例剖析及资源推送)

高考数学学科二轮备考关键问题指导系列十(立体几何典例剖析及资源推送)

6
如图,由题意可知,O 为球心,在正方体中, EF FG2 EG2 22 22 2 2 ,即 R 2 ,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
64 3
,
又l
3
时, V
27 4
,
l
3
3
时, V
81 ,所以正四棱锥的体积V 4
的最小值为
27 4
,
所以该正四棱锥体积的取值范围是
27 4
,64 3
.故选
C.
【点评】1、球与几何体的切接是高考热点,常作为客观题压轴题出现,但由于同学们对这类问题训练比
较大,对解题套路相对比较熟悉,
面的面积为180.0km2 ,将该水库在这两个水位间的形状看作一个棱台,则该水库水位从海拔148.5m 上升到
157.5m 时,增加的水量约为( 7 2.65 )
A. 1.0109 m3
B. 1.2109 m3
C. 1.4109 m3 D. 1.6109 m3
【答案】C
【解析】把增加的水量转化为棱台的体积,依题意可知棱台的高为 MN 157.5 148.5 9 (m),
棱台上底面积 S 140.0km2 140 106m2 ,下底面积 S 180.0km2 180 106m2 ,
∴V 1 h S S SS 1 9 140106 180106 1401801012
3
3
3 320 60 7 106 96 18 2.65107 1.437109 1.4109(m3) .故选 C.
2
圆锥的表面积 S1 πrl πr2 3πr2 ,
2
球的表面积
S2
4πR2

3 2
r
3πr2 ,

立体几何经典大题(各个类型的典型题目)

立体几何经典大题(各个类型的典型题目)

立体几何大题训练(1)1.如图,已知ZkABC是正三角形,EA, CD都垂直于平面ABC∙且EA=AB=Za. DC=a, F是BE的(1)FD〃平面ABC: (2) AF丄平而EDB.2.己知线段PA丄矩形ABCD所在平而,M、N分别是AB. PC的中点。

(1)求证:MN//平面PAD: (2)当ZPDA=45°时,求证:MN丄平面PCD;3.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CB=CD,ADdBD.点E, F分别是AB1BD的中点•求证:(1)直线EF//面ACD: (2)平面EFC丄面BCD.4.在斜三棱柱A l B l C l-ABC中,底面是等腰三角形,AB=AC,侧面BB l C l C丄底面ABC(1)若D是BC的中点,求证AD±CC1:(2)过侧面BB l C l C的对角线BC l的平面交侧棱于M,若扯仁M&, 求证截面MBCl丄侧面BBiCiC:(3)AM=MA l是截面MBCI丄平面BB l CIC的充要条件吗?请你叙述判断理由5.如图,在正方体ABCD-A l BXC I Dl >, M、N、G分别是A1A, D i C, AD的中点. 求证:(1) MN//平面ABCD:(2) MN丄平面B1BG.D6.如图,在正方体ABCD-AlBlClDI中,E、F为⅛AD. AB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CB1D1:(2)求证:平面CAAlCl丄平面CBiDi.7.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1I1,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AB/7CD, AB=4, BC=CD=2, AA1=Z, E、El分别是棱AD、AAI的中点(1)设F是棱AB的中点,证明:直线EEl〃面FCCi:C)证明:平面DIAC丄面BBlClCoDBl EI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F分别在PD, Be上,且PE:(1)求证:PA丄平面ABCD:底面ABCD是菱形,ZABC=60°ED=BF: FCO(2)求证:EF//平面P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要点】1.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1)空间两条直线:①有公共点:相交,记作:a∩b=A,其中特殊位置关系:两直线垂直相交.②无公共点:平行或异面.平行,记作:a∥b.异面中特殊位置关系:异面垂直.(2)空间直线与平面:①有公共点:直线在平面或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在平面,记作:a .直线与平面相交,记作:a∩=A,其中特殊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垂直相交.②无公共点:直线与平面平行,记作:a∥.(3)空间两个平面:①有公共点:相交,记作:∩=l,其中特殊位置关系:两平面垂直相交.②无公共点:平行,记作:∥.2.空间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1)四个公理与等角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定理:①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②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3)我们把上述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进行整理,得到下面的位置关系图:【例题分析】例2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求证:MN∥平面PAD .【分析】要证明“线面平行”,可通过“线线平行”或“面面平行”进行转化;题目中出现了中点的条件,因此可考虑构造(添加)中位线辅助证明.证明:方法一,取PD 中点E ,连接AE ,NE .∵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MA ∥CD ,.21CD MA = ∵E 是PD 的中点, ∴NE ∥CD ,.21CD NE =∴MA ∥NE ,且MA =NE , ∴AENM 是平行四边形, ∴MN ∥AE .又AE ⊂平面PAD ,MN ⊄平面PAD , ∴MN ∥平面PAD .方法二取CD 中点F ,连接MF ,NF . ∵MF ∥AD ,NF ∥PD , ∴平面MNF ∥平面PAD , ∴MN ∥平面PAD .【评述】关于直线和平面平行的问题,可归纳如下方法: (1)证明线线平行:a ∥c ,b ∥c ,a ∥α,a ⊂β α∥βa ⊥α,b ⊥αα∩β=b∩α=a ,∩β=b⇒a ∥b⇒a ∥b ⇒a ∥b ⇒a ∥b(2)证明线面平行:a ∩α=∅a ∥b α∥βb ⊂α,a ⊄αa ⊂β⇒a ∥α⇒a ∥α ⇒a ∥α(3)α∩β=∅a∥β,b∥βa⊥α,a⊥βα∥,β∥a,b⊂α,a∩b=A⇒α∥β⇒α∥β⇒α∥β⇒α∥β例3在直三棱柱-111中,1=,⊥,求证:1⊥1.【分析】要证明“线线垂直”,可通过“线面垂直”进行转化,因此设法证明A1C垂直于经过BC1的平面即可.证明:连接AC1.∵ABC-A1B1C1是直三棱柱,∴AA1⊥平面ABC,∴AB⊥AA1.又AB⊥AC,∴AB⊥平面A1ACC1,∴A1C⊥A B.①又AA1=AC,∴侧面A1ACC1是正方形,∴A1C⊥AC1.②由①,②得A1C⊥平面ABC1,∴A1C⊥BC1.【评述】空间中直线和平面垂直关系的论证往往是以“线面垂直”为核心展开的.如本题已知条件中出现的“直三棱柱”及“AB⊥AC”都要将其向“线面垂直”进行转化.例4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AB⊥平面ABC,AB⊥BC,AP⊥PB,求证:平面PAC⊥平面PBC.【分析】要证明“面面垂直”,可通过“线面垂直”进行转化,而“线面垂直”又可以通过“线线垂直”进行转化.证明:∵平面PAB⊥平面ABC,平面PAB∩平面ABC=AB,且AB⊥BC,∴BC⊥平面PAB,∴AP⊥BC.又AP⊥PB,∴AP ⊥平面PBC , 又AP ⊂平面PAC ,∴平面PAC ⊥平面PBC .【评述】关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问题,可归纳如下方法: a ⊥c ,b ∥c ,a ⊥αb ⊂α ⇒a ⊥b⇒a ⊥ba ⊥m ,a ⊥n a ∥b ,b ⊥αα∥β,a ⊥βα⊥β,α∩β=l m ,n ⊂α,m ∩n =Aa ⊂β,a ⊥l ⇒a ⊥α⇒a ⊥α ⇒a ⊥α⇒a ⊥αa ⊥β,a ⊂α ⇒α⊥β例5 如图,在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A 1ABB 1是菱形,且垂直于底面ABC ,∠A 1AB =60°,E ,F 分别是AB 1,BC 的中点.(Ⅰ)求证:直线EF ∥平面A 1ACC 1;(Ⅱ)在线段AB 上确定一点G ,使平面EFG ⊥平面ABC ,并给出证明. 证明:(Ⅰ)连接A 1C ,A 1E .∵侧面A 1ABB 1是菱形, E 是AB 1的中点, ∴E 也是A 1B 的中点,又F 是BC 的中点,∴EF ∥A 1C .∵A 1C ⊂平面A 1ACC 1,EF ⊄平面A 1ACC 1, ∴直线EF ∥平面A 1ACC 1. (2)解:当31=GA BG 时,平面EFG ⊥平面ABC ,证明如下: 连接EG ,FG .∵侧面A 1ABB 1是菱形,且∠A 1AB =60°,∴△A 1AB 是等边三角形. ∵E 是A 1B 的中点,31=GA BG ,∴EG ⊥AB . ∵平面A 1ABB 1⊥平面ABC ,且平面A 1ABB 1∩平面ABC =AB , ∴EG ⊥平面ABC .又EG ⊂平面EFG ,∴平面EFG ⊥平面ABC .练习7-1一、选择题:1.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m ∥,n ∥,则m ∥n (B)若m ⊥,n ⊥,则m ∥n (C)若⊥,⊥,则∥(D)若m ∥,m ∥,则∥2.已知直线m ,n 和平面,,且m ⊥n ,m ⊥,⊥,则( ) (A)n ⊥(B)n ∥,或n ⊂ (C)n ⊥(D)n ∥,或n ⊂3.设a ,b 是两条直线,、是两个平面,则a ⊥b 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a ⊥,b ∥,⊥ (B)a ⊥,b ⊥,∥ (C)a ⊂,b ⊥,∥(D)a ⊂,b ∥,⊥4.设直线m 与平面相交但不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平面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m 垂直(B)过直线m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平面垂直 (C)与直线m 垂直的直线不可能与平面平行 (D)与直线m 平行的平面不可能与平面垂直二、填空题:5.在三棱锥P -ABC 中,6==PB PA ,平面PAB ⊥平面ABC ,PA ⊥PB ,AB ⊥BC ,∠BAC =30°,则PC =______.6.在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当底面ABCD 满足条件______时,有A 1C ⊥B 1D 1.(只要求写出一种条件即可) 7.设,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m ⊥n ②⊥③n ⊥④m ⊥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8.已知平面⊥平面,∩=l ,点A ∈,A ∉l ,直线AB ∥l ,直线AC ⊥l ,直线m ∥,m∥,给出下列四种位置:①AB ∥m ;②AC ⊥m ;③AB ∥;④AC ⊥,上述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 三、解答题:9.如图,三棱锥P -ABC 的三个侧面均为边长是1的等边三角形,M ,N 分别为PA ,BC 的中点.(Ⅰ)求MN 的长; (Ⅱ)求证:PA ⊥BC .10.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CB =CD ,AD ⊥BD ,且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求证:(Ⅰ)直线EF ∥平面ACD ; (Ⅱ)平面EFC ⊥平面BCD .11.如图,平面ABEF ⊥平面ABCD ,四边形ABEF 与ABCD 都是直角梯形,∠BAD =∠FAB =90°,BC ∥AD ,AF BE AF BE AD BC 21,//,21==,G ,H 分别为FA ,FD 的中点.(Ⅰ)证明: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Ⅱ)C ,D ,F ,E 四点是否共面?为什么?(Ⅲ)设AB =BE ,证明:平面ADE ⊥平面CDE .例2 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E 是AC 的中点.(Ⅰ)求证:平面BEC 1⊥平面ACC 1A 1;(Ⅱ)求证:AB 1∥平面BEC 1.【分析】本题给出的三棱柱不是直立形式的直观图,这种情况下对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根据几何体自身的性质,适当添加辅助线帮助思考.证明:(Ⅰ)∵ABC -A 1B 1C 1是正三棱柱,∴AA 1⊥平面ABC , ∴BE ⊥AA 1.∵△ABC 是正三角形,E 是AC 的中点,∴BE ⊥AC ,∴BE ⊥平面ACC 1A 1,又BE ⊂平面BEC 1, ∴平面BEC 1⊥平面ACC 1A 1.(Ⅱ)证明:连接B 1C ,设BC 1∩B 1C =D .∵BCC 1B 1是矩形,D 是B 1C 的中点, ∴DE ∥AB 1. 又DE ⊂平面BEC 1,AB 1⊄平面BEC 1, ∴AB 1∥平面BEC 1.例3 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AB ∥DC ,△P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 =2AD =8,542==DC AB .(Ⅰ)设M 是PC 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 ⊥平面PAD ; (Ⅱ)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分析】本题中的数量关系较多,可考虑从“算”的角度入手分析,如从M 是PC 上的动点分析知,MB ,MD 随点M 的变动而运动,因此可考虑平面MBD “不动”的直线BD 是否垂直平面PAD .证明:(Ⅰ)在△ABD 中,由于AD =4,BD =8,54=AB ,所以AD 2+BD 2=AB 2. 故AD ⊥BD .又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BD ⊂平面ABCD , 所以BD ⊥平面PAD ,又BD ⊂平面MBD ,故平面MBD ⊥平面PAD . (Ⅱ)解:过P 作PO ⊥AD 交AD 于O ,由于平面PAD ⊥平面ABCD ,所以PO ⊥平面ABCD . 因此PO 为四棱锥P -ABCD 的高,又△PAD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因此.32423=⨯=PO 在底面四边形ABCD 中,AB ∥DC ,AB =2DC ,所以四边形ABCD 是梯形,在Rt △ADB 中,斜边AB 边上的高为5585484=⨯,即为梯形ABCD 的高, 所以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455825452=⨯+=S 故.316322431=⨯⨯=-ABCD P V专题七 立体几何参考答案练习7-1一、选择题:1.B 2.D 3.C 4.B 二、填空题:5.10 6.AC ⊥BD (或能得出此结论的其他条件)7.②、③、④⇒①;或①、③、④⇒② 8.④ 三、解答题:9.(Ⅰ)解:连接MB ,MC .∵三棱锥P -ABC 的三个侧面均为边长是1的等边三角形,∴23==MC MB ,且底面△ABC 也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 ∵N 为BC 的中点,∴MN ⊥BC . 在Rt △MNB 中,⋅=-=2222BN MB MN (Ⅱ)证明:∵M 是PA 的中点,∴PA ⊥MB ,同理PA ⊥MC .∵MB ∩MC =M ,∴PA ⊥平面MBC , 又BC ⊂平面MBC ,∴PA ⊥BC .10.证明:(Ⅰ)∵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EF 是△ABD 的中位线,∴EF ∥AD .又EF ⊄平面ACD ,AD ⊂平面ACD ,∴直线EF ∥平面ACD .(Ⅱ)∵EF ∥AD ,AD ⊥BD ,∴EF ⊥BD .∵CB =CD ,F 是BD 的中点,∴CF ⊥BD . ∵CF ∩EF =F ,∴BD ⊥平面CEF .∵BD ⊂平面BCD ,∴平面EFC ⊥平面BCD .11.(Ⅰ)由题意知,FG =GA ,FH =HD ,∴GH ∥AD ,,21AD GH =又BC ∥AD ,AD BC 21=,∴GH ∥BC ,GH =BC , ∴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 (Ⅱ)C ,D ,F ,E 四点共面.理由如下: 由BE ∥AF ,AF BF 21=,G 是FA 的中点, 得BE ∥FG ,且BE =FG .∴EF ∥BG .由(Ⅰ)知BG ∥CH ,∴EF ∥CH ,故EC ,FH 共面,又点D 在直线FH 上, 所以C ,D ,F ,E 四点共面. (Ⅲ)连结EG ,由AB =BE ,BE ∥AG ,BE =AG 及∠BAG =90°,知ABEG 是正方形, 故BG ⊥EA .由题设知FA ,AD ,AB 两两垂直,故AD ⊥平面FABE ,∴BG ⊥AD . ∴BG ⊥平面EAD ,∴BG ⊥ED . 又ED ∩EA =E ,∴BG ⊥平面ADF . 由(Ⅰ)知CH ∥BG ,∴CH ⊥平面ADE .由(Ⅱ)知F ∈平面CDE ,故CH ⊂平面CDE ,得平面ADE ⊥平面CD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