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重点知识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重点知识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重点知识
一、观察物体(二)
1.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 从不同位置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用4个小正方体拼摆一个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可能是4个小正方形横着排列;从上面看可能是2行,第一行3个小正方形,第二行1个小正方形靠右;从左面看可能是2个小正方形竖着排列。

- 在观察物体时,要明确观察的方向(前面、上面、左面等),一般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去描述看到的形状。

2.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

-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例如,一个由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一层的长方体(4个小正方体横着排列)和一个由3个小正方体组成第一层(3个小正方体横着排列),在第二层左边第一个位置再放1个小正方体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形状是相同的,都是4个小正方形横着排列。

- 能根据给出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图,还原出原来的立体图形(小正方体的拼摆方式),这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可以通过先确定底层小正方体的排列,再根据从上面、左面等方向看到的形状逐步确定上层小正方体的位置。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归类(知识点、重点、典型例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归类(知识点、重点、典型例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类整理第一部分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典型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典型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计算0÷27+5×0+4【知识要点4】四则运算顺序【重点内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020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2020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6、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

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7、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

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纯小数和带小数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9、测量活动(名数的改写)①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克=0.001千克……学会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的互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

低级单位单名数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

②复名数改单名数:抄相同,改不同。

(相同的单位抄在整数部分,不相同的单位按照上面的改写方法写在小数部分)。

③其他改写方法:单名数互化:a.低级单位名数÷进率=高级单位名数。

b.高级单位名数×进率=低级单位名数。

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互化:抄相同,改不同(同单名数互化方法)。

如:3米2厘米=()米。

相同的单位米,抄在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是3;改写不同:2厘米÷100=0.02米(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④生活中常用的单位:10、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①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②把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要先比较它们的大小。

再按照题目的要求按顺序排列。

当单位不统一的几个数量比较大小时,要先将这几个数量的单位统一,再按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最后答题应按照最目中给的原数进行排列顺序。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PPT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PPT课件

7、直角三角形除直角之外的两个角之 和一定是( )。
8、两个内角的和是90°的三角形一定是
( )三角形。
9
判断对错
2、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3、有一个锐角三角形,它的最大锐角是55°。 4、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12㎝、6㎝、5㎝。 5、梯形的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6、长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
10
7.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 三角形。 8.如果三角形中一个最大的内角小于90°,那么 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11
1.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 ( ) 3.长方形是特殊的梯形。………… ( )
12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复习
1
曲线围成的图形 圆
等腰三角形 按边分 等边三角形
平面图形
三角形
任意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线段围成的图形
按角分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梯形
长方形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立体图形
任意四边形
正方形
2
三角形知识点
• 三角形特性 • 三角形分类 • 三角形角的特点 • 三角形边的特点
3
按照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 有一个角 是锐角 是直角
有一个角 是钝角
4
三角形按边分
•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5
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的四边形。
•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 形。
6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乘法●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1、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先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2.乘积末尾0的个数不是由乘数末尾有几个0决定的,乘法在计算过程中末尾有时也会产生0. 附:常用数量关系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①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②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第二单元升和毫升●一、容量的理解1.容量是一个物体可以容纳液体的多少。

●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1、1升(L)=1000毫升(ml 、mL)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时,一般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3、1毫升大约等于23滴水。

第三单元三角形●一、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二、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如:人字梁、自行车车架。

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5、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7、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都有三条高,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相等,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2、三条边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 + 0 =a 0 + a = 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 - 0 = 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 - a = 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 × 0 = 0 ; 0 × a = 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 a = 0⑥ 0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6、租船问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类整理.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类整理.

第一单元:四那么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典型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局部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典型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计算0÷27+5×0+4【知识要点4】四那么运算顺序【重点内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那么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课件)
按角分三角形分类按边分三角形内角和 180°
三角形边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
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 自 行 车 架 )
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 角 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一般四边形
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四边形的特性
四边形分类
哪两个图形既能拼成平行四 边形,又能拼 成梯形?
②⑥
③⑧
④⑨
①⑤
②⑥
③⑦
长方形
①⑤
④⑨

①⑤⑨①
3平行四边形
②⑥
③⑦
④⑨



C
8 梯形
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梯形梯形
②⑥
图形 ①③⑤⑧



●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正方形、长方形是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是特 殊的长方形
巩固练习1.请将下面的图形进行分类,和同伴交流你的分法。剪下附页3图2中的图形试一试。
① ② ③ 4 56 10
● 想一想,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6
3 (2)63+6 > 53+5 > 65+6 > 3
●算一算,比一比,能摆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长度 之间有什么关系? (单位:厘米)
63+4 > 63+6 > 4 4+6 > 3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
巩固练习1.在能摆成三角形的小棒下面画“ √”。 (单位:厘米 )(1) (2) (3)3 14 26 3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二单元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二单元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概括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

例: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110也可以写成0.1,其中的的6份是610也可以写成0.6,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是1100也可以写成0.01,其中的的6份是6100也可以写成0.06,其中的23份是23100也可以写成0.23,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是1 1000也可以写成0.001,其中的的6份是61000也可以写成0.006,其中的23份是231000,也可以写成0.023,其中的236份是2361000,也可以写成0.236。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例:2.3是一位小数,2.30是两位小数,2.300是三位小数。

例: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一位小数是2.8,有19个两位小数,有199个三位小数,有无数个小数。

3、小数的组成: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4、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

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例:由4个百,5个一,6个十分之一,9个万分之一组成的数是405.6009读作:四百零五点六零零九5、小数的数位、计算单位、进率:①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与整数一样,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数叫减数,得到的结果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去的数叫做除数,得到的结果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6.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17.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顺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8.有关的运算:(1)一个数加上或减得原数。

5+0=55-0=5(2)任何一个数乘得。

5×=×5=(3)除以一个非的数等于。

÷5=(4)不能作除数。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流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乘法交流律乘法结合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小学四年级的下册的数学各单元复习学习知识点整理.docx

小学四年级的下册的数学各单元复习学习知识点整理.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姓名★数学考试应注意: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

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

(如:“?”)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

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5)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5)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6)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 +余数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4、有关0 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 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a + 0 = a0 + a = 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 a -0 = a③一个数减去它本身,结果得零: a - a = 0④一个数和0 相乘,结果得0:a×0 = 00 × a = 0⑤0 除以一个非0 的数,结果得0:0÷a = 0⑥0不能做除数:a÷0 =(无意义)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

读作:线段ab 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

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3、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

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

如:直线长4厘米。

是错误的。

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4、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5、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6、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7、画垂线:(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8、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9、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读作度),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读作度),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1. 如何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1)明确方向。

(2)明确距离。

2.根据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在生活中一般先说物体所在方向离的近(夹角较小)的方位。

4.平面图形的一般画法:
(1)先确定某建筑物的方向。

(2)再确定角度。

(测量角度时,哪个方位在前,0刻度线就对准谁。

)
(3)最后确定距离。

5.两个城市的位置具有相对性,方向相对,角度和距离不发生改变。

例如:甲地在乙地的南偏东30度500米处,则乙地在甲地的北偏西30度500米处。

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就到这里,更多小学生辅导相关内容请随时关注小学频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四则运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1-5单元知识点复习

四年级数学下册1-5单元知识点复习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乘法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乘数中间有0 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与上面总结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相同,三位数中间的0也要乘,有进位的,还要加上进上来的数。

3、末尾乘法计算方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4、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练习】1、小明在计算一到乘法算式的时候,把其中一个乘数109错看成19,得到的积是399,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呢?2、□□×□□=1600 □□×□□=1600 □□×□□=1600 □□×□□=16003、一辆大客车可以乘座48人,一列火车乘座的人数是一辆大客车的12倍。

一列火车乘座的人数比一辆大客车乘座的人数多多少人?4、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中,五年级比四年级的3倍少35人,两个年级的人数差是41人,两个年级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各有多少人?5、125×16=125×()×2;250×4×6=250×()。

6、用7、5、3、6、4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要是乘积最大,应该是()×(),要是成绩最小,应该是()×()。

7、45,要是积的末尾有两个0里最小应该填()。

8、小马虎在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题时,把两位数20个位上的0错看成了8,乘得的积比正确的结果多960,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呢?8、简便计算 9、竖式计算32×250 8×17×125 35×4×25 301×30= 199×52= 320×60=第二单元升和毫升1、容器所能容纳液体的多少就是它的容量。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乘除法及其运算律1. 乘除法的关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即,如果一个数a被另一个数b 除,得到的商是c,那么可以表示为a÷b=c或a=b×c(b≠0)。

2. 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即a×b=b ×a。

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即(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即(a+b)×c=a×c+b×c。

此外,乘法分配律还可以扩展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即(a-b)×c=a×c-b×c。

二、简便运算1. 减法简便运算: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即a-b-c=a-(b+c)。

也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但通常第一种方法更为常用。

2. 除法简便运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即a÷b÷c=a÷(b×c)。

也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但同样,第一种方法更为简便。

三、积和商的变化规律1.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缩小(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缩小 (或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

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倍,积扩大m×n倍;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积缩小m ×n倍;一个因数扩大(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扩大)n倍,积扩大或缩小m÷n倍。

2. 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缩小 (扩大)几倍,除数扩大 (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被除数缩小 (扩大)几倍,除数不变,商也随着缩小 (或扩大)几倍。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9单元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9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资料集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被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3)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4)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3)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4)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与0有关的运算“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6、四则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算。

7、设计方案:租船问题学校组织去游玩,一共48个人参加,大船限乘5人,每只大船的租金的25元;小船限坐3人,每只小船的租金是20元;怎么租船最省钱?方案一:全部租大船48÷5=9(只)……3(人) 9+1=10(人) 10×25=250(元)方案二:全部租小船48÷3=16(只) 16×20=320(元)方案三:租9只大船,一只小船9×25+1×20=245(元)答:租9只大船,1只小船最省钱。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1.观察时,先确定看到的图形有几层(列),每层(列)的小正方体有几列(层)。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2017最新最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是错误的(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5)任何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9)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6.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一样的。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 重点知识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加法中,和=加数+ 加数,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乘法中,积= 因数×因数,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难点-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含义,尤其是在解决复杂问题中运用这种关系。

-正确处理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特别是多层括号的情况,容易出现运算顺序错误。

3. 考点-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填空或解决简单问题,如已知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常以脱式计算的形式考查,要求准确遵循运算顺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1. 重点知识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由几个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形状。

例如,通过观察一个由多个正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描述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

-根据视图还原物体: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想象和还原出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观念。

2. 难点-从斜方向观察物体的视图判断,以及根据给出的三个方向视图准确还原立体图形,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对于复杂的组合几何体,准确分析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尤其是有遮挡情况的判断。

3. 考点-给出立体图形,选择从不同方向看到的视图,以选择题或判断题形式出现。

-根据给定的几个方向视图,画出或选择正确的立体图形,多为操作题或选择题。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1. 重点知识点-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和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b + c)),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如计算25 + 36 + 75,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得到(25 + 75)+ 36 = 136。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各版本)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各版本)

人教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左右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苏教版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数位顺序表: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1)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

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近似数。

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北师大版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知识框架】1、图形分类(按不同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三角形的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2、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3、四边形的分类(初步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4、图案欣赏【知识要点】图形分类1、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1)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2)按平面图形时否由线段围成来分的;(3)按图形的边数来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整理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整理
(一)、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3)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注意:0不能作除数。

(4))整除: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如6÷2=3,就是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除6。

注:判断一个数能否被另一个数整除,首先看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商是否是整数,再看是否有余数,任意一个为小数或分数都不是整除。

如60÷2=30我们说60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除60。

用字母表示为a÷b(b≠0)=c则a能被b整除,b能整除a。

(二)、乘法运算律
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公式:(a+b)×c=a×c+b×c或a×(b+c)=a×b+a×c
乘法分配律的拓展:
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乘相减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减。

用字母表示为:
(a-b)×c=a×c-b×ca×c-b×c=(a-b)×c
(三)、减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
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四)、除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
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五)、积的变化规律
①一个因数缩小(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②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

③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积扩大m×n倍;
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积缩小m×n倍;
一个因数扩大(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扩大)n倍,积扩大
或缩小m÷n倍。

(六)、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缩小(扩大)几倍,除数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被除数缩小(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商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扩大)几倍,商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几倍。

(七)、解决问题:
1、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2、相距问题(同向而行)
相距距离=速度差×相距时间
相距时间=相距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相距距离÷相距时间
3、工程问题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最多、最少问题
人数最少要尽量多买贵的,人数最少要尽量多买便宜的。

5、购物、旅游合算问题
先计算后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