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艺复兴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参政思想浅析
一、公民参政的历史背景
在14世纪的意大利,市民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
这要归功于城邦已经获得的两项胜利:第一,解除了外部的封建贵族对城邦的控制,实现了城邦的独立;第二,击败了封建贵族对城邦内部的控制,实现了城邦的自治。
市民的强大,是以发达的工商业为基础的。
市民的人身是自由的,以银行家、资本家、商人、手工业者的身份从事着各种与商业、手工业有关的工作。
更为重要的是,意大利的公民力量也很强。
并非所有市民都具有公民身份,因为公民身份只给予对城邦中的重要人物(主要是男性)。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为公民参政提供了社会支持。
斗争最初是以市民争取选举权的形式出现的,因为城市的议会往往掌握在权贵家族手里,他们之中有的是旧贵族,有的则是在城市里通过贸易经商而发达起来的新兴阶级。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在某些城邦中却导致了城市贵族对城市的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些城邦是共和制,有的城邦是君主制,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却是共同的特征。
与传统意义上的封建贵族不同,城市贵族是些大商人和银行家,其力量还没有大到足以控制一切的程度。
在意大利,各个城邦经常受到外敌入侵和城邦间战争的威胁。
如何结束意大利的分裂、实现政治统一、抵御外敌入侵、维护意大利的自由,是城市贵族和意大利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最为迫切的政治要求。
简言之,市民力量的强大、公民参政的传统、封建制度的薄弱、市民反对独裁专制的斗争、新兴资产阶级掌权以及为抵御外强入侵的局势,形成了城市贵族和人民的有限结盟的背景。
意大利的城邦规模不大,经常性的战争和城市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民众向政府交纳赋税,也需要知识精英参与政府管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公民参政迅速发展,成为维持城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文艺复兴创立时期的道德政治论
1300年至1370年这70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创立期。
这个时期的社会动荡,深刻影响了公民阶层的社会稳定。
公民参与政治的两种方式:要么通过努力直接在政府中担任公职,要么利用自己在律法、文学和修辞上的特长,撰写政治性的论著,通过对统治者的规劝和对人民的宣传,来达到参与政治的目的。
文艺复兴早期的代表人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都是通过这两种方式来参与政治的。
在公民的圈子里,知识精英的位置非常奇特。
他们处于城市贵族和城市平民的中间,一方面,他们与城市贵族周旋,与同样具有公民身份的惟利是图的行会首领为伍。
与城市贵族和行会领袖相比,他们深知自己属于一个以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的团体。
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城市平民的领袖,深刻感到平民势力的单薄,同时又为城邦内部缺乏凝聚力而担忧。
上述状况说明,当时精英们敏锐地关注一个问题:如何找到一种让人们正当生活的社会标准,一方面,遏制统治者们对人民的过分剥夺,另一方面,又为民众提供一种躲避灾难的指南。
但丁通过对坏人坏事的一番描述,把各种人类的罪行将按照其轻重加以排列。
但丁认为:很多罪行是由贪心引起的。
但丁认为,正因为贪婪和肉欲如此有效地控制了人们,从青年时起人就倾向于邪恶。
但丁提出了人文主义政治学的一些原则。
首先,但丁认为公民必须履行职责、积极参与城邦事务。
其次,但丁提出了建立世界帝国的理想。
这个政体它必须是统一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方平安。
但丁提出了仁爱和德治的原则。
仁爱可以化为各种美德,不仅包括个人品行,还包括一种公共的美德,即人民的共同利益,以及和平、公正、奉献和自由。
在但丁
那里,这种关系是以仁爱和善心为特征的。
但丁提出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他主张政治和宗教分离,主张按照人的美德来区分人类。
《神曲》完成将近半个多世纪后,彼特拉克的《论统治者应当如何统治其国家》就出现了,它后来成为反映人文主义政治思想的重要文献。
与但丁不同,彼特拉克不再从对神灵的膜拜中来告诫人类防范作恶,他更加关注社会的公益和民生问题。
在《论统治者应当如何统治其国家》一文中,他提出了政府的职责和政治的准则,这对以后的人文主义政治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彼特拉克对于中世纪封建文化的批判是非常彻底的。
在但丁那里,人的新生是向天国的靠拢;但对于彼特拉克而言,这种新生只能是通过改革社会制度来加以获得。
他倾向于把他自己生活的时代,视为一个崭新的时代的开端。
在《论统治者应当如何统治其国家》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彼特拉克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到了首位,视其为政府行政的最重要职责。
从关注民众的生活方面看,政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统治者要有热爱民众的美德,像爱自己那样去爱自己统治的民众;认为解决穷人的吃饭问题才是真正的美德。
第三,与民众结盟是获得城邦安全的惟一途径。
第四,要保持城市的文明和清洁。
彼特拉克阐发了一种君主与民众结盟、根据民众需要建立政府行政的思想,这对形成人文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对以政府和民众为核心的近代政治民主理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政治学的一些基本原则,是从彼特拉克那里开始奠定的。
三、文艺复兴发展时期的自由城邦论
在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之后,文艺复兴进入了发展期,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公民参政的思想上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
第一,萨鲁塔蒂、布鲁尼等人致力于社会改革,把参与公共活动、担任社会公职、弘扬共和制度、用文化培养人民的爱国之心,视为文艺复兴运动最为重要的使命。
第二,发展时期的公民参政思想,明显打上了捍卫共和政治、捍卫自由城邦的烙印。
这种捍卫城邦的独立和自由的人文主义政治观它旨在建立自由城邦和公民社会,乐观地认为只要民众团结一致,建立公民的共和国是可能的。
它强调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要求人民为捍卫这种自由、保卫共同利益而献身。
第三,这种信仰的结果就是,通过对古代罗马政治和邻国政治的比较,确立建立公民共和国的制度。
四、文艺复兴晚期的君主论
1450年至1530年这80年,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晚期,政治上的特征就是君主制度在意大利和欧洲确立。
在这个时期,阶级关系是十分紧张的,由于力量对比的关系,意大利各个城邦最后都由大的显贵家族掌握了政权。
君主制度下的公民参政思想有什么主要特征呢?在创立时期的公民参政,主要考虑的是建立社会道德秩序,要求建立起一定的社会规范,来使民众的基本权益得以保障。
公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参与政治,或者通过劝说统治者,来建立这种道德规范。
在发展时期,因为民众已经团结起来,知识精英又在一定的范畴内掌握了权力,因此,就以自由城邦为号召,要求完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建立人民的自由共和国。
在文艺复兴晚期的君主制时代,意大利各个城邦已经由像美第奇家族那样的城市显贵掌权,公民参政的思想就越来越反映在如何奠定近代政治学的规则上。
这种变化表现在对大资产阶级政权性质的认识:民众和城市显贵之间的结盟关系已经破裂;公民社会已经不复存在,转变为君主统治下的臣民社会;政府已经转变成为大资产阶级的专政;选举制度已经为官僚任命制度所取代;城邦中的自由、民主、平等已不复存在,大资产阶级已经走向专制。
这就出现了当时第一流的政治家对城市显贵政权(新君主)性质的深刻揭示。
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里不再谈民众应当如何与君主结盟的问题,但却深刻剖析君主政府的实质及其与民众利益之间的对立。
同样,维护人民的权益,也就成了马基雅维里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于是,马基雅维里对君主政府的看法暗示着一个新的原则:政治秩序的建立或运行不再与君主个人的道德行为相联系,因为后者只根据自己的利益或根据利害原则来确立政策。
另一方面,马基雅维里也通过著作告诉统治者究竟什么才是治国之道。
在国难当头、人民受苦的形势下,马基雅维里甚至更加努力地去寻找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的方法。
尽管马基雅维里揭示出显贵家族统治的反人民本质,但是在民族矛盾居主要地位的时候,他的强国、卫国方略,在当时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愿望的。
五、结论
文艺复兴时期公民参政思想的变化,反映出运动创立期、发展期和晚期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佛罗伦萨共和国的瓦解原因,因此不能仅从外敌入侵来加以解释,因为从根本上说,这是掌权的大资产阶级与民众联盟关系的破裂,是大资产阶级阶级本性的暴露,这些,才是佛罗伦萨从共和制转变成为君主制度的最根本的原因。
公民参政思想对近代政治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以往,人们习惯于把自上而下的王权发展道路视为消除封建割据、建立民族国家的主要力量。
但是,不仅英国、法国的君主们最后都走上了专制的道路,就是有着大资产阶级出身背景的意大利城市显贵,最后也走上了专制君主的道路。
这说明白上而下的由王权发展来建立近代国家的理论是有局限的。
从根本上看,近代政治意味着政治程序的民主化、公正化和法制化,因此,还必须依靠自下而上的推动,即公民的参与政治,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国家。
从这些看,文艺复兴并不仅仅是场文化艺术运动,它更是一场人民群众自下而上建立近代国家的政治运动。
在旧秩序中无法生存的广大人民希望用公民参政的方式克服政治秩序的危机,使它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是公民参政的主要目标。
1 文艺复兴艺术的特点
显著特点现实与人文。
文艺复兴所有的创作大都围绕着这个主题。
这包括了人的感观,人的信仰,人的性欲,以及人的世界观。
这时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权,打破封建的禁欲主义。
打破封建制度对人精神甚至是肉体的封锁。
这时期有很大部分的作品以宗教为主,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技法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
在风格和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不拘一格。
2 薄伽丘的女性情结
薄伽丘是一位法国女人的私生子,母亲去世后在严父和后母的冷酷中度过了童年,后来被送到那波利,在宫廷里认识了玛丽亚,并对她产生爱情,这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留下了很深的印痕,很多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可以看到玛丽亚的影子。
作品《佛罗伦萨女神们的喜剧》《菲埃索拉的女神》均是以爱情为主题,借鉴古希腊古罗马的诗歌、神话,显示出中世纪传统和骑士文学的痕迹,但摆脱俗套,充满对人世生活和幸福的追求,谴责禁欲主义。
3 达芬奇的贡献
艺术巨匠:文艺复兴时期当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成就最高,其中尤以达·芬奇最为突出,恩格斯称他是巨人中的巨人。
在艺术创作方面,达·芬奇解决了造型艺术三个领域——建筑、雕刻、绘画中的重大问题。
科学天才:设计出初级机器人,点燃现代汽车发明的灵感之火,是一位现代世界的预言家,手稿被称为一部 15 世纪科学技术真正的百科全书。
对机械世界的痴迷,水下呼吸装置、风速计等奇思妙想展现给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