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发生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英文名称:Histology and Embryology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授课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放射医学、医事法学、信息管理、口腔医学、生物工程、护理学)执笔人:审核人:一、课程教学目标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微细结构,并理解与其功能的关系;熟悉人体胚胎发生过程,理解临床所出现的常见畸形。
本课程通过设置一部分自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对科学热点问题的课堂讨论和完成综述,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专题讲座,使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今后学习临床及各相关专业奠定牢固的基础。
组织学绪论(2学时)Introduction to histology【目的要求】熟悉:组织学常用研究技术。
了解:组织学的研究对象和在医学中的地位,了解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授课内容】1. 人体组织学(histology)研究内容、组织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2. 石蜡切片术、HE染色及PAS反应原理;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基本原理,电子密度的含义;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一般原理。
(苏木精hematoxylin ;伊红eosin)细胞(2学时)Cell【目的要求】掌握:各种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熟悉:细胞核的结构及功能。
了解: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
【授课内容】1.2.3.网()、(微丝4.1.状上皮;假2.;中间连接;基膜3.结缔组织(2学时)Connective tissue【目的要求】掌握: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成分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纤维和基质的结构和功能。
熟悉: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了解: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和脂肪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授课内容】1. 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固有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proper)。
泌尿生殖系统发生
首都医科大学 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翁静
[基本要求]
1.熟悉前肾和中肾的发生。 2.掌握后肾的发生及其先天性畸形。 3.掌握尿生殖窦的形成,演变及先天性 畸形。 4.掌握生殖腺的发生;熟悉性分化的机 理。 5.掌握生殖管道的发生与演化的机理及 先天性畸形。
生精小管 生精小管 卵泡
决定性腺向睾丸的基因, 目前普遍认为是位于Y染色 体的短臂。其编码产物被称为睾丸决定因子(testic determining factor,TDF)。
目前普遍认为睾丸的 决定基因是位于Y染色 体短臂1A1区的DNA片 段,被称为Y性别决定 区(sex-determinative region of Y, SRY)。
生精小管
末端吻合成 睾丸网
结构分化
表面上皮下的间充质 初级性索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生精小管间的 间充质细胞 青春期前的生 精小管为只有 支持细胞和精 原细胞的实心 细胞索,青春 期以后才出现 管腔。 白膜(第8周) 支持细胞。 精原细胞。 睾丸间质细胞 (分泌雄激素)
(2)卵巢的发生 胚胎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X时,由于无 睾丸决定因子(TDF), 生殖腺则分化为 卵巢(时间晚于睾丸)。
(一)生殖腺的发生和分化
生殖腺的构成
体腔上皮(生殖腺嵴表面) 间充质 原始生殖细胞
男女性胚胎直到第 7周才开始有性别的形态学特征。
生殖 腺嵴
生殖腺嵴
中肾嵴
1.未分化期的性腺
•人胚第5-6周; •生殖腺没有性别分化
初级性索
(1)初级性索(或髓质索)的形成:
生殖腺嵴表面上皮向其下方的间充质长出 许多不规则的细胞索(原始生殖细胞进入 其中)。
组胚教学大纲(8年制,第7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供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目录前言第14章消化管第1章组织学绪论第15章消化腺第2章上皮组织第16章呼吸系统第3章结缔组织第17章泌尿系统第4章血液第18章男性生殖系统第5章软骨和骨第19章女性生殖系统第6章肌组织第20章胚胎学绪论第7章神经组织第21章胚胎发生总论第8章神经系统第22章颜面和四肢的发生第9章眼和耳第23章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第10章循环系统第24章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第11章皮肤第25章心血管系统的发生第12章免疫系统第26章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第13章内分泌系统前言本大纲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7版)》为依据,规定了我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本学科的教学要求。
由于该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级临床医生,而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十分基础的学科,所以,本学科的教学重点是对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特别是病理学、生理学、产科学)最有用的知识。
按照这一原则,本大纲将教科书内容分为三级:1.掌握。
是课堂上主要讲授、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
2.熟悉。
是课堂上选择性讲授、学生必须阅读的内容,在考试的范围内。
3.了解。
是课堂上选择性讲授、学生应当浏览的内容(包括插入框的内容),不在考试范围内。
在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中,如教师未于课堂讲授,则学生必须自学。
此外,教师可酌情讲授学科的新进展。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对书本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取精华;要注意培养对组织形态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本学科为80学时,理论课与实习课学时比约为5:4。
理论课通过教师讲课、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实习课通过观察标本,观看幻灯片、录相片等方式进行。
第1章组织学绪论掌握:组织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组织、嗜酸性、嗜碱性的概念;组织学学习方法的要点。
熟悉: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的原理和主要过程,HE染色,PAS反应。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防治原则和注意事项-225-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防治原则和注意事项-225-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25-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防治原则和注意事项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尿路感染分类1、男性附属性腺感染不包括()A、附件炎[正确答案]B、前列腺炎C、精囊炎D、附睾炎E、炎2、尿路感染按感染发生时的尿路状态,分类不包括()A、非复杂性下尿路感染B、非复杂性上尿路感染C、复杂性尿路感染D、泌尿系统结核[正确答案]E、尿脓毒血症3、尿路感染依据解剖水平分类,不包括()A、尿道炎B、生殖系统感染C、膀胱炎D、上尿路感染[正确答案]E、肾盂肾炎4、尿路感染按临床表现分类,不包括()A、尿道炎B、膀胱炎C、泌尿系统结核[精确谜底]D、男性附属性腺感染E、尿脓毒血症5、尿路感染依据病原微生物不同的特殊类型分类,不包括()A、性传播疾病B、泌尿系统结核C、尿脓毒血症[正确答案]D、真菌感染E、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6、尿路感染可能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糖尿病B、HIVC、高血压[正确答案]D、肾脓肿E、肾功能不全7、无症状菌尿指在造就前7天内有留置尿导管,细菌计数(),造就出不超过两种致病微生物A。
107/mlB。
106/mlC。
105/ml[精确谜底]D、<105/mlE、<106/ml8、尿路感染多发于()A、绝经后女性[正确答案]B、青年男性C、青少年D、儿童E、老年人9、儿童尿路感染可以按照除()进行分类A、熏染的位置B、发作次数C、性别年龄[正确答案]D、感染严重程度E、有无症状10、尿路熏染最多见的致病菌是()A、大肠埃希菌[精确谜底]B、克雷伯杆菌C、铜绿假单胞菌D、变形杆菌E、葡萄球菌(二)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结核1、在活动性结核灶中,细菌分为四个亚群,其中不包括()A、活跃期B、半活跃期C、潜伏期[精确谜底]D、半休眠期E、休眠期2、国结核病人的人数居世界第()位A、一B、二[正确答案]C、三D、四E、五3、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的手术医治至少需要在药物医治的()周后A、1-2B、2-3C、2-4[正确答案]D、3-5E、4-64、泌尿系统结核的原发灶最常见于()A、肝B、肺[正确答案]C、脾D、肠道E、骨关节5、泌尿系统结核有的药物治疗原则不包括()A、早期B、单一[正确答案]C、适当D、规律E、全程6、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的治疗抗结核药物的一线用药不包括()A、异烟肼B、XXXC、阿米卡星[精确谜底]D、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7、肾结核常见的感染方式是()A、血行感染[正确答案]B、尿路逆行熏染C、淋巴循环熏染D、呼吸道感染E、间接熏染8、肾结核的原发灶多在()A、淋巴结B、肠道C、肺[精确谜底]D、脾E、肝9、引起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是()A、人型和牛型结核杆菌[正确答案]B、人型和鼠型结核杆菌C、鼠型和牛型结核杆菌D、鼠型和鸟型结核杆菌E、牛型和鸟型结核杆菌10、肾结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A、尿频尿痛[精确谜底]B、全身结核中度症状C、肾区疼痛D、肾区包块E、蛋白尿(三)泌尿外科操作及手术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1、清洁手术不包括()A、精索静脉高位术B、隐睾切除术C、肾囊肿去顶术D、尿路开放性创伤[正确答案]E、根治性肾切除术2、关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说法错误的是()A、对未合并尿路熏染危险因素的非复杂性尿路结石患者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B、对于存在感染高危因素及细菌负荷较大的患者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C、尿动力学和膀胱镜搜检前必须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精确谜底]D、TURP属于高感染风险手术,应按照清洁-污染手术给以相应的抗菌药物应用E、熏染手术者应尽早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并按照熏染灶细菌造就和药敏试验成效选用恰当的抗菌药物医治3、围手术期熏染的一般危险因素包孕()A、术前长期住院B、反复发作泌尿系熏染病史C、营养不良[精确谜底]D、长期留置引流管E、泌尿系结石4、污染手术包括()A、利用肠管的尿流改道术[精确谜底]B、隐睾切除术C、肾囊肿去顶术D、精索静脉高位术E、根治性肾切除术5、清洁-污染手术不包孕()A、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B、肾盂成形术C、肾部分切除术D、肾上腺切除术[正确答案]E、经皮肾镜碎石术6、如果手术时间超过()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需要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A、3[正确答案]B、2.5C、2D、1.5E、17、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暂存时间<()小时A、6B、12C、24[正确答案]D、36E、488、对于难度大、时间长的感染性结石手术,应在术前首次用药后维持用药,总疗程不超过()小时A、48[精确谜底]B、36C、24D、12E、69、关于预防泌尿外科操作及手术相关的尿路熏染的传播提防错误的是()A、建立三级监控体系B、健全办理制度、监测制度及消毒质量控制标准C、合理使用抗菌药物D、减少相关工作人员数量,避免传播[正确答案]E、加强教育,强化职责(四)前列腺炎1、II型前列腺炎的致病因素包孕()A、盆腔相关疾病B、逆行感染[正确答案]C、排尿功能障碍D、免疫反应异常E、下尿路上皮功能障碍2、Ⅰ型前列腺炎禁忌搜检是()A、尿常规B、尿培养C、四杯法D、前列腺按摩[正确答案]E、全身检查3、Ⅳ型前列腺炎临床症状()A、寒战、发热、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B、排尿困难C、尿急、尿频、尿痛D、无症状[正确答案]E、耻骨上疼痛4、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抗生素治疗首选()A、喹诺酮类抗生素[正确答案]B、青霉素C、红霉素D、头孢类抗生素E、复方新诺明5、前列腺液正常值为每高倍视野不超过()个A、5B、10[正确答案]C、15D、20E、256、IV型方法是()A、口服抗生素2-4周B、a-受体阻滞剂C、无需治疗[正确答案]D、非甾体抗炎镇痛药E、M-受体阻滞剂7、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致病菌最常见的是()A、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B、肺炎克雷白杆菌C、变性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溶血性链球菌8、按NIH的分类方法,前列腺炎可分为四类,其中不包括()A、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B、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D、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正确答案]E、无症状性前列腺炎9、Ⅰ型前列腺炎应采取医治方案为()A、广谱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正确答案]B、以口服抗生素为主C、可选择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等治疗D、无需治疗E、可选择植物制剂和M-受体阻滞剂等治疗10、I型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病原体感染[正确答案]B、逆行感染C、排尿功能障碍D、免疫回响反映异常E、下尿路上皮功能障碍(五)尿脓毒血症1、当2ng/ml<PCT<10ng/ml时,()A、可排除全身熏染或考虑局部熏染,开展为严重熏染风险低B、可能存在全身熏染,开展为严重熏染风险中等C、除非已知因素说明,否则全身熏染脓毒症,开展为严重脓毒症风险高[精确谜底]D、均开展为严重细菌脓毒血症或脓毒症休克E、无需考虑感染风险2、对于男性患者,单次晨尿标本分离出菌株,计数()可诊断菌尿A、≥105cfu/mlB、≥103cfu/mlC、≥102cfu/mlD、≤105cfu/ml[精确谜底]E、≤103cfu/ml3、女性患者连续两次晨尿标本分离出同一菌株,计数()可诊断菌尿A、≥105cfu/ml[精确谜底]B、≥103cfu/mlC、≥102cfu/mlD、≤105cfu/mlE、≤103cfu/ml4、关于降钙素原(PCT)说法错误的是()A、降钙素原(PCT)在细菌、寄生虫和真菌引起的严重全身感染时,PCT可升高至100ng/mlB、在病毒和非熏染性炎症回响反映引起全身炎症回响反映时,PCT短期内明显降低[精确谜底]C、检测PCT水平可能有助于判别严重的细菌、寄生虫和真菌性熏染是否会开展成为SIRSD、高表达PCT或短期内PCT明显降低应寻觅可能存在的熏染源E、PCT有助于鉴别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导致的严重全身反应5、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A、变形杆菌B、大肠杆菌[精确谜底]C、产碱杆菌D、结核杆菌E、衣原体6、尿脓毒血症患者应严厉控制血糖水平,维持血糖低于()A、6.2mmoL/LB、7.8mmol/LC、8.3mmol/L[正确答案]D、9.0mmoL/LE、11.1mmoL/L7、脓毒症患者早期复苏治疗推荐第一个3小时内至少给予()晶体液静脉输注A、20ml/kgB、30ml/kg[正确答案]C、50ml/kgD、60ml/kgE、100ml/kg8、尿脓毒血症医治的指点方针不包孕()A、早期维持稳定的血压和氧饱和度B、早期足量的最佳剂量的抗生素经验治疗C、临床恶化前确定最终诊断[正确答案]D、最佳的支持治疗必须随早期复苏同时展开E、ICU、感染科、泌尿外科多科室协作9、当PCT()时,可排除全身感染或考虑局部感染,发展为严重感染风险低A、<0.5ng/ml[正确答案]B、<2ng/mlC、<5ng/mlD、<10ng/ml。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防治原则和注意事项-225-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25-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的防治原则和注意事项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尿路感染分类
1、男性附属性腺感染不包括()
A、附件炎[正确答案]
B、前列腺炎
C、精囊炎
D、附睾炎
E、睾丸炎
2、尿路感染按感染发生时的尿路状态,分类不包括()
A、非复杂性下尿路感染
B、非复杂性上尿路感染
C、复杂性尿路感染
D、泌尿系统结核[正确答案]
E、尿脓毒血症
3、尿路感染依据解剖水平分类,不包括()
A、尿道炎
B、生殖系统感染
C、膀胱炎
D、上尿路感染[正确答案]
E、肾盂肾炎
4、尿路感染按临床表现分类,不包括()
A、尿道炎
B、膀胱炎
C、泌尿系统结核[正确答案]
D、男性附属性腺感染
E、尿脓毒血症。
泌尿与生殖系统
肾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肾的泌尿机能对
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肾的
主要功能是泌尿。
第 5页
膀胱位于盆腔内,底部有通向尿道的开口。
尿道开口处是环形括约肌,可控制尿道口,使尿
液不外漏。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当膀胱内储
满尿液后,膀胱内壁的神经末梢将刺激传到大脑,
第 15 页
男孩
(1)男性外生殖器卫生:① 应当勤洗阴茎和包皮, 以免积垢较多引起炎症。② 内裤和外裤均要宽松。 (2)睾丸检查: 发现隐睾并及时治疗,可减少睾丸癌的发生。 (3)寻常性痤疮:防止痤疮。
第 16 页
少年儿童健康与安全教育
第 2页
一、泌尿与生殖系统概述
食物进入人体经过消化,变成可吸收的营 养物质,同时产生代谢物。而这些代谢物除以 汗液、粪便的形式排出外,绝大部分是通过泌 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泄的。生殖系统的主要功 能是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分泌性激素 和维持副性征。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紧密相连。
第 3页
二、泌尿系统
少年儿童健康与安全教育
@
案例引导
泌尿与生殖系统
六岁半的欢欢一觉醒来尿尿时哭闹不止,直喊“疼” 并拒绝排尿,在医院检查后发现欢欢患的竟是尿路感染。
分析:可能是逆行感染,女性儿童肛门与尿道口距离较
近,而且尿道短,约1~2厘米。因此,尿道口极易遭到细菌, 特别是大肠杆菌的污染,细菌沿尿道逆行而上,进入膀胱、输 尿管、肾脏等部位,可导致急性尿路感染。
肾 输尿管 人体中的代谢产物通过 的生理作用,分泌成尿。尿经过每一肾的肾盂和
送到
膀胱 尿道 储存,达到一定容量之后,经过
排出体外。
第 4页
外形像蚕豆,外缘凸出,内缘凹入,凹入的
25泌尿生殖系统的发生《人体解剖学》《正常人体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卵泡细胞:由皮质索细胞分化而来。
卵巢基质 白膜 卵泡之间的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成。 表面上皮下方的间尾端到阴囊或大阴唇之间的长索状结构。随着胚体逐渐长 大、伸长,引带相对缩短,导致生殖腺下降。
卵巢:第3个月时,卵巢位于盆腔,即停留在骨盆缘下方。
睾丸:继续下降,于胚胎第7~8个月时抵达阴囊。
原始生殖细胞时沿后肠的背系膜迁入初级性索内。此时尚不能区分
是睾丸或卵巢。
初级性索
2.决定性腺分化的因素
体细胞、原始生殖细胞是否有Y染色体决定了胚胎性别和性腺分化, Y染色体短臂上有睾丸决定因子(testis-determining factor,TDF)的 性别决定区(SRY);TDF的作用决定生殖腺分化为睾丸。
3.睾丸的发生(第7~8周 ) 在TDF的诱导下
初级性索→睾丸索→生精小管、直精小管和睾丸网
表面上皮下的间充质 →白膜→睾丸纵隔 生精小管之间的间充质→睾丸间质(睾丸间质细胞)
4.卵巢的发生( 10周 )
缺乏TDF作用,初级性索退化(卵巢髓质),表面上皮增殖形成次级性索
次级性索(皮质索)→ 孤立的细胞团→卵泡 原始卵泡 卵原细胞(由原始生殖细胞分化)→初级卵母细胞
2.尿生殖窦的分化 上段 膀胱大部。
(膀胱三角区来源于中肾管— 输尿管芽,
膀胱顶来源尿囊根部) 中段 下部 女性尿道大部份 男性尿道的前列腺部和膜部。 男性尿道的海绵体部。
女性尿道小部份和阴道前庭
尿囊
(三)先天畸形
1.多囊肾 (polycystic kidney):由于肾单位和集合小管未接 通,导致肾小管内的尿液不能排出。肾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囊泡。 可致肾功衰竭。 2. 异位肾(ectobic kidney):肾上升受阻所致。多位于盆腔或 腹腔的低位。 3. 马蹄肾(ectobic kidney):后肾发育过程中左右肾的下端互相愈 合所致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知识点大全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知识点大全泌尿系统一、名词解释1.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处称为肾门,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及淋巴管等出入肾的部位。
2.肾窦:为肾门向肾实质内凹陷所形成的腔隙,肾窦内容纳肾大盏、肾小盏、肾盂、肾动脉的分支和肾静脉的属支、淋巴管、神经和脂肪组织等。
3.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为结缔组织所包裹,总称为肾蒂。
4.肾区:肾门在腹后壁的体表投影,通常在竖脊肌外缘与第十二肋相交所形成的夹角内,肾脏有疾病时,此区有叩击痛。
5.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的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处粘膜较平滑无皱裳,是膀胱肿瘤的好发部位。
二、填空题1.泌尿系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_________________ 组成。
2.肾门是一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_______________ 、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肾的部位。
3.左肾上端平第_11_胸椎体下缘。
右肾位置较左肾一低—,是由于受一肝—的影响。
4,成人肾门约平第1—腰椎体。
5.肾实质的外围部称—肾皮质_,此部富有一血管_______________ 故在新鲜的肾切面上呈暗红色。
6.肾盂由2-3个―肾大盏_汇合而成,出肾门后逐渐变细,移行为输尿管。
7.肾表面的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O8.肾窦内容纳_肾大盏、肾小盏、肾盂_、肾动脉分支、肾静脉属支、淋巴管、神经等结构。
9.肾乳头伸入漏斗状的一肾小盏—内。
10.肾的正常位置主要靠被膜维持,其次与腹内压、肾血管及邻近器官有关。
11.输尿管有三处狭窄,分别在—起始处、跨越盆骨上口边缘处和穿膀胱壁处处。
12膀胱空虚时,全部位于一骨盆腔内内,居—耻骨联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方。
13.膀胱朝向前上方的部分称—膀胱尖膀胱的最下部叫—膀胱颈_______ 。
14刃旁胱的外形可分为_膀胱尖、膀胱底、膀胱体和膀胱颈四个部分。
15.膀胱后面,在女性与子宫和阴道相邻;在男性与一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相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卵巢的发生
人胚第10周后,深入未分化性腺的初级性索退化,被基质 和血管代替,成为卵巢髓质。此后,未分化性腺的表面上 皮又一次向深层增殖形成新的细胞索,称次级性索 (secondary sex cord)或皮质索(cortical cord)。皮质索继续增 殖扩大并与上皮分离,构成卵巢的皮质。表面上皮下方的 间充质形成白膜。 人胚第16周时,次级性索开始断裂,形成许多孤立的细胞 团,其中央是一个由原始生殖细胞分化而来的卵原细胞, 周围是一层由皮质索细胞分化而来的小而扁平的卵泡细胞, 二者构成原始卵泡。其中的卵原细胞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 并停止在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图25-8)。
一、泌尿系统的发生
(一)肾和输尿管的发生 1.前肾
前肾(pronephros)发生于人胚第4周初,第7~14体节外 侧 的 生 肾 节 形 成 数条 横 行 的上 皮 性小管 , 称前肾 小 管 (pronephric tubule),其内侧端开口于胚内体腔,外侧端 向尾部延伸,互相连接形成一条纵行的管道,称前肾管 (pronephric duct)。前肾管与前肾小管构成前肾。前肾小 管很快退化消失,但前肾管大部分保留,并向尾端延伸, 开口于泄殖腔(图25-2)。
2. 睾丸的发生
性腺的分化决定于迁入的原始生殖细胞是否含有XY染色 体。Y染色体的短臂上有性别决定的基因,称Y性别决定 区(SRY),而SRY基因的产物为睾丸决定因子(TDF)。人胚 第7周时,在TDF的影响下,初级性索进一步向生殖腺嵴 深部增殖,并与表面上皮分离,发育为睾丸索, 并由此分 化为细长弯曲的袢状生精小管。此时的生精小管为实心细 胞索,内含两种细胞,即由原始生殖细胞分化来的精原细 胞和初级性索分化来的支持细胞。其末端断裂吻合成睾丸 网。第8周时,表面上皮下方的间充质分化为一层较厚的 致密结缔组织,即白膜。生精小管之间的间充质分化为睾 丸的间质和间质细胞,后者分泌雄激素。生精小管的这种 结构状态持续至青春期前(图25-8)。
(三) 外生殖器的发生
1. 未分化期
胚胎第9周前,外生殖器不能分辨男、女性别。胚胎第4周 初,在尿生殖窦膜的头侧间充质增生形成一个隆起,称生 殖结节(genital tubercle),在尿生殖窦膜的两侧间充质增生, 又形成两对隆起,内侧的较小,为尿生殖褶(urogenital fold); 外侧的较大,为阴唇阴囊隆起(labioscrotal swelling)。尿生 殖褶之间凹陷,为尿道沟,沟底为尿生殖窦膜(图25-11)。
肾单位的形成
生后肾组织内部的细胞团在由输尿管芽反复分支形成的集 合小管盲端处演化为“S”形肾小管。肾小管一端与集合 小管的盲端接通,另一端膨大并凹陷,形成肾小囊,毛细 血管伸入囊中形成血管球,肾小囊与血管球共同组成肾小 体。 “S”形肾小管逐渐弯曲增长,分化成近端小管、细段和 远端小管。肾小管与肾小体共同组成肾单位。 集合小管呈“T”形,并不断向皮质浅层生长并分支,陆 续诱导生后肾组织不断地形成新的肾单位,因此,髓旁肾 单位先发生,表浅肾单位后形成。生后肾组织的外周部分 形成肾的被膜。出生后,集合小管停止分支,肾单位不再 发生,肾的增大是由于肾单位的生长而不是数目的增多 (图25-5)。
(三)泌尿系统的先天性畸形(3)
6. 脐尿管相关畸形 (1)脐尿瘘 (urachal fistula) 成因是膀胱顶端与脐之间 的脐尿管未闭锁,出生后腹压增高时,膀胱内的尿液 可经此瘘从脐部漏出。 (2)脐尿囊肿 (urachal cyst) 是由于脐尿管中段局部未 闭锁并扩张所致,囊内有上皮分泌的液体。 (3)脐尿憩室 (urachal diverticulum) 是脐尿管连于膀胱 根部未闭锁所形成的一个盲管,开口于膀胱。
3. 后肾
后肾(metanephros)发生于第5周初,起源于输尿管芽及 生后肾组织。 (1)输尿管芽 (ureteric bud)是中肾管末端近泄殖腔处 发出的一个盲管并向胚体的背外侧和头侧方向伸长,长入 中肾嵴尾端的中胚层内。输尿管芽反复分支,其主干部分 形成输尿管,各级分支形成肾盂、肾大盏、肾小盏、和集 合小管(图25-4)。 (2)生后肾组织(metanephrogenic tissue)中肾嵴尾端的 中胚层在输尿管芽的诱导下,形成许多密集的细胞团,呈 帽状包围在输尿管芽末端的周围,形成生后肾组织。
(二) 生殖管道的发生和分化
1. 未分化期
人胚第6周时,男女两性胚胎均具有两套生殖管道,一对 中肾管和一对中肾旁管。中肾旁管(paramesonephric duct)又 称Müller管,由体腔上皮先凹陷形成纵沟,然后沟缘闭合 成管。其头端呈漏斗形,开口于腹腔;上段纵行于中肾管 的外侧;中段弯曲向内,越过中肾管的腹侧;下段与对侧 中肾旁管在中线合并;尾端为盲端,突入尿生殖窦的背侧 壁,在窦腔内形成一小隆起,称窦结节(sinus tubercle),又 称Müller结节。(图25-9)。
(二)膀胱和尿道的发生
人胚第4~7周时,泄殖腔被尿直肠隔分隔为两部分:背侧 的直肠和腹侧的尿生殖窦。膀胱和尿道均由尿生殖窦演变 而来。尿生殖窦分为三段:①上段:较大,发育为膀胱, 其顶端与尿囊相连,位于膀胱与脐之间的尿囊部分缩窄, 称脐尿管(urachus),胎儿出生前,脐尿管闭锁成纤维索, 称脐中韧带。随着膀胱的扩大,输尿管起始部以下的一段 中肾管逐渐并入膀胱,于是输尿管与中肾管分别开口于膀 胱(图25-4)。由于膀胱各部发育速度的差异,致使中肾 管的开口下移到尿道起始部。②中段:保持管状,在女性 形成尿道的大部分,在男性形成尿道前列腺部和尿道膜部。 ③下段:在女性形成尿道下段和阴道前庭,在男性则形成 尿道海绵体部。
(三)泌尿系统的先天性畸形(1)
1. 多囊肾 主要成因是集合小管未能与远端小管接通,或 者是由于集合小管发育异常,管腔阻塞,致使肾单位产生 的尿液不能排出,肾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囊泡(图25-6A)。 2. 异位肾 是肾上升过程受阻所致。出生后的肾未达到正 常位置者,均称异位肾。异位肾多是位于骨盆腔内,也有 位于腹腔低位处(图25-6B)。 3. 马蹄肾 是由于左右肾的下端互相愈合所致,呈马蹄形。 由于肾上升时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所阻,故肾的位置常常 较正常为低。由于两侧输尿管受压,易发生尿路阻塞及感 染(图25-6C)。
4. 睾丸和卵巢的下降
生殖腺最初位于后腹壁的上部,随着生殖腺增大,逐渐突 向腹腔,以系膜悬于腹腔。自生殖腺尾端到阴囊或大阴唇 之间,有一条由中胚层形成的索状结构,称为引带 (gubernaculum)。随着胚体逐渐长大,引带相对缩短,导致 生殖腺下降。第3个月时,卵巢停留在骨盆缘下方,睾丸 则继续下降,于胚胎第7~8个月时抵达阴囊。当睾丸下降 通过腹股沟管时,腹膜沿腹股沟管向阴囊方向突出形成一 盲囊,称睾丸鞘突。鞘突包在睾丸的周围,并随同睾丸进 入阴囊,形成鞘膜腔。睾丸降入阴囊后,腹膜腔与鞘膜腔 之间的通道逐渐闭锁。
3. 女性生殖管道的分化
如果生殖腺分化为卵巢,由于缺乏雄激素,中肾管退化。 由于没有中肾旁管抑制物质的抑制作用,中肾旁管则发育。 其上段和中段演变成输卵管,左右中肾旁管的下段在中线 合并形成子宫及阴道穹隆部(图25-9,图25-10)。窦结节增 生形成阴道板(vaginal plate),阴道板起初为实心结构,在 胚胎第5个月时,演变成管状,形成阴道。其内端与子宫 相通,外端与尿生殖窦之间有处女膜(hymen)相隔。
(三)泌尿系统的先天性畸形(2)
4. 肾缺如(renal agenesis)成因是中肾管未长出输尿管芽, 或者输尿管芽未能诱导生后肾原基分化出后肾。单侧肾缺 如发生率占出生婴儿的1/1000,两侧肾缺如者少见。 5. 双输尿管(double ureters)是由于在同一侧发生两个输 尿管芽或一个输尿管芽过早分支所致。此时一侧肾有两个 肾盂,各连一条输尿管,两条输尿管分别开口于膀胱,或 两条输尿管合并后开口于膀胱。
2. 男性外生殖器的分化
在睾丸产生的雄激素作用下,生殖结节伸长形成阴茎;两 侧尿生殖褶随生殖结节伸长向前生长,并在中线愈合,形 成尿道海绵体部。两侧阴唇阴囊隆起相互靠拢并在中线愈
合形成阴囊(图25-11)。
3. 女性外生殖器的的分化
因无雄激素的作用,外生殖器便分化为女性。生殖结节略 增大,形成阴蒂。两侧的尿生殖褶不合并,形成小阴唇。 两侧阴唇阴囊隆起形成大阴唇,并在阴蒂前方愈合,形成
阴阜,后方愈合形成阴唇后联合(图25-11);尿道沟扩展,
并与尿生殖窦下段共同形成阴道前庭。
(四)生殖系统的先天性畸形
1. 隐睾
睾丸未降入到阴囊,称隐睾(cryptorchidism)。未降的睾丸 多停在腹腔内或腹股沟管等处。隐睾可发生在一侧或双侧, 双侧隐睾由于腹腔内温度高于阴囊,生精细胞不能发育成 熟,可造成男性不育。
第25章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Development of Urinary and Reproductive Systems
概述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均起源于胚胎早期的间介 中胚层。 人胚第4周初,体节外侧的间介中胚层,逐渐向腹侧移动、 并与体节分离,形成两条纵行的细胞索,称生肾索,其头 侧呈分节状,称生肾节。第5周时,由于生肾索继续增生, 从胚体后壁突向体腔,沿中轴线两侧形成左右对称的一对 纵行隆起,称尿生殖嵴,是泌尿、生殖系统发生的原基。 以后尿生殖嵴的中部出现一纵沟,将其分成外侧粗而长的 中肾嵴和内侧细而短的生殖腺嵴(图25-1)。
(三)泌尿系统的先天性畸形(4)
7. 膀胱外翻 (exstrophy of bladder) 主要是由于尿生殖窦与 表面外胚层之间没有间充质长入,膀胱前壁与脐下腹壁之 间无肌组织发生,致使腹壁和膀胱前壁变薄而破裂,膀胱 黏膜外露。多见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