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教案

“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教案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阮 晓 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推证基本不等式,了解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代数、几何背景探究抽象出基本不等式;3.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其证明过程; 难点:在几何背景下抽象出基本不等式,并理解基本不等式.三、教学过程:1.设置情景,引入新课如图是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会标是根据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该图给出了迄今为止对勾股定理最早、最简洁的证明。

探究一:在这张“弦图”中借助面积能找出一些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吗?问题1:它们有相等的情况吗?何时相等?结论:一般地,对于正实数a 、b ,我们有ab b a 222≥+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2.代数证明,推出结论问题2:你能给出它的代数证明吗?(请同学们用代数方法给出这个不等式的证明.)证明(作差法):∵,当时取等号. (在该过程中,可发现a,b 取值可以是全体实数)问题3:当 a,b 为任意实数时,上式还成立吗?重要不等式:对任意实数a 、b ,我们有ab b a 222≥+(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特别地,若a>0且b>0可得ab b a ≥+,即ab b a ≥+2(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基本不等式:若a>0且b>0,则ab b a ≥+2(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深化认识:(1)两个正数的等差中项不小于它们的等比中项.(2)若称2b a +为a 、b 的算术平均数,称ab 为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则基本不等式又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几何平均数不大于它们的算术平均数3.动手操作、几何证明,相见益彰探究二:先将两张正方形纸片沿它们的对角线折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再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接构造出一个矩形(两边分别等于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多余部分折叠).假设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a 和b (b a >),考察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矩形的面积,你能发现一个不等式吗?(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探究三: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点C 是AB 上一点,AC=a ,BC=b .过点C 作垂直于AB 的弦DE ,连接AD 、BD .根据射影定理可得:ab BC AC CD =⨯=由于RtCOD 中斜边OD 大于直角边CD ,于是有ab b a ≥+2当且仅当点C 与圆心O 重合时,即a=b 时等号成立. (进一步加强数形结合的意识,提升思维的灵活性)4.应用举例,巩固新知例1.(1)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的矩形菜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的篱笆是多少?(2)一段长为36米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为多少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通过例1的讲析,总结归纳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的特征,实现积与和的转化) 方法:一般地,对于R y x +∈,我们有:(1)若xy=p (p 为定值),则当且仅当a=b 时,x+y 有最小值xy 2; (2)若x+y=s (s 为定值),则当且仅当a=b 时,xy 有最大值2s 41. 上述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可简记为:在“一证、二定、三相等”的前提下有“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2.2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课件(人教版)

2.2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课件(人教版)

必须要满足条件:(1)

(2)

(3)
.
练一练
4.试判断x(2-x)(0<x<2)与 1 的大小关系.
解答:
+(2−) 2
x(2-x)≤(
) =1
2
, 只有x=1时才取等号
2.2.1 基本不等式
思维篇
知识篇
素养篇












(1)如果积xy等于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2
二次式
a2+b2≥2ab
(a、b ∈R,当a=b时取等号)
a×a+b×b

a×b+b×a
自乘的和
不小于
互乘的和

如果把两个数相乘看成一
次合作“圈地”(如图),那
b
a
b
a
么公式 ①折射诞生活的哲理:
自立自强比互相合作更
重要!
1 重要不等式
a2+b2≥2ab
(a、b ∈R,当a=b时取等号)

特别地:

1 2
(2)如果和x+y等于定值S,那么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 S .
4
提示:因为x,y都是正数,所以x+y ≥2 .
无论是“和”定还是“积”定,不等号的另一侧部分将会取得最
+




1.已知x,y都是正数,求证:





值,且都在x=y时取得等号.
基本不等式从一侧到另一侧,本质上是一种放大或缩小;当

《基本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PPT教学课件(第一课时基本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PPT教学课件(第一课时基本不等式)

1.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a+4a≥4
B.a2+b2≥4ab
C. ab≥a+2 b
D.x2+x32≥2 3
解析:选 D.a<0,则 a+4a≥4 不成立,故 A 错;a=1,b=1,
a2+b2<4ab,故 B 错,a=4,b=16,则 ab<a+2 b,故 C 错;
由基本不等式可知 D 项正确.
2.2 基本不等式
第1课时 基本不等式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考点
学习目标
基本不等式
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内容及 导出过程
利用基本不等式 能够运用基本不等式求函
求最值
数或代数式的最值
核心素养 逻辑推理 数学运算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问题导学 预习教材 P44-P46,并思考以下问题: 1.基本不等式的内容是什么? 2.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名师点拨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必须按照“一正,二定,三相等”的 原则,即: ①一正:符合基本不等式a+2 b≥ ab成立的前提条件,a>0,b >0; ②二定:化不等式的一边为定值; ③三相等:必须存在取“=”号的条件,即“=”号成立. 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所以 y=x+x-4 2=x-2+x-4 2+2
≥2 (x-2)·x-4 2+2=6,
当且仅当 x-2=x-4 2, 即 x=4 时,等号成立.
所以 y=x+x-4 2的最小值为 6.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因为 0<x<12, 所以 1-2x>0, 所以 y=12x(1-2x)=14×2x×(1-2x)≤142x+12-2x2=14×14= 116, 当且仅当 2x=1-2x, 即当 x=14时,ymax=116.

高中数学课件:第三章 3.4 基本不等式 第一课时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高中数学课件:第三章 3.4 基本不等式 第一课时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1)利用基本不等式
b≥2 ab(a>0,b>0),求a+b的最小值时,必须注意三个条 件:一是a,b均为正数;二是ab为常数;三是等号必须取 到,三者缺一不可.
返回
(2)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的凑配技巧: 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或代数式的最值时,有时不 一定恰好能用上基本不等式,因此还必须对所给的函数或 代数式进行变形整理,通过凑项的方法(一般是凑和或积 为定值)构造出基本不等式的形式再进行求解.
返回
[自主解答]
1 1 n 法一:∵ + ≥ ,且a>b>c, a-b b-c a-c
a-c a-c a-c2 ∴n≤ + = . a-b b-c a-bb-c
a-c2 ∵对a、b、c上式都成立,∴n≤ a-bb-cmin
a-c2 a-c2 ≥ =4. a-bb-c a-b+b-c2 2 ∴n≤4.∴n的最大值为4.
返回
2+x2y2-2xy 2 = =(xy+xy)-2 xy ≥2 2 xy-2=2( 2-1). xy·
即z的最小值为2( 2-1).
返回
[错因]
错解过程中犯了严重的错误.由题意1=x+
1 2 y≥2 xy得0<xy≤ 4 ,而此解题过程中等号成立的条件为 xy = 1 xy,即xy= 2 ,显然与0<xy≤ 4 相矛盾.因此,在利用基本 不等式求最值时,一定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要求,否则就 会导致解题错误.
返回
[通一类] x y 2.已知x>0,y>0,且满足3+4=1,则xy的最大值为 ________.
返回
x y x y 解:∵3+4=1,∴1=3+4≥2
xy 3 12= 3 xy.
x y 1 3 ∴ xy≤ 3,当且仅当3=4=2即x=2,y=2时等号成立. ∴xy≤3.

高中一年级数学《基本不等式》课件

高中一年级数学《基本不等式》课件
b,我们有 a2 b2 2ab 当且仅当 a=b 时,等号成立.
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
基本不等式1:如果 a ,b R,那么 a2 b2 2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证明: a2 b2 2ab (a b)2 当 a b 时,(a b)2 0 (比较法) 当 a b 时,(a b)2 0
由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大于4个直角三 角形的面积和,即得到一个不等关系:
___a_2___b_2 __2_a_b___
当 直角三角形变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时, 即 a b时,正方形EFGH缩为一个点, 这时有_____a_2__b_2___2_a_b____.
基本不等式1:一般地,对于任意实数a、
又 AB⊥DE,∴ △ACD∽△BCD,
从而得到: CD2 AC CB ,
CD ab 半径 a b .
2
当且仅当点C 与圆心重合, 即 a b 时,等号成立 .
基本不等式2:如果 a ,b R ,那么 a b 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2”号).
探究:你能对基本不等式2给出几何解释吗?
由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大于4个直角三角形 的面积和,即得到一个不等关系: ____a_2 __b_2___2_a_b_____.
②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 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a_2__b_2____. 这 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 ____2_a_b_____,正方形的面积为__a_2___b_2 __.
当且仅当 a=b 时,等号成立.
基本不等式2:如果 a ,b R ,那么 a b 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2”号).
证明: a ,b R, 由基本不等式1得:
( a )2 ( b )2 2 a b ,(综合法)

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 PPT

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 PPT

(当且仅当 x=y= S 时, “=”成立).
4
2
口诀:“和定积最大”
注意:使用条件: “一正,二定,三相等”
练习:
1、当x>0时,x 1 的最 小 值为 2 ,此时x= 1 . x
变式:当x<0时,x 1 的最 大 值为 -2 ,此时x= -1 . x
若为负数,则添负号变正. 2、已知 x+y=4(x>0,y>0),求 xy 的最值. 4
a b 称为a、b的算术平均数,
2
ab 称为a、b的几何平均数.
注意:1.公式适用范围:a>0,b>0
2.文字表述: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 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变形公式:
(1)ab a2 b2 (a R, b R) (当且仅当a=b时取“=”) 2
(2)a b 2 ab(a 0,b 0) (当且仅当a=b时取取“=”)
3、已知x>0, y>0, xy=24, 求4x+6y的最小值,并说明
此时x,y的值.
(当x=6,y=4时,最小值为48)
提升应用
1.下列函数中,y的最小值为4的是( C )
A、y
x
4 x
C、y 3x 4 3x
2.判断正误:
B、y
sin
x
4 sin
x
(0
x
)
D、y
sin
x
4 cos
x
(0
x
2
(3)ab ( a b )2 (a R,b R) (当且仅当a=b时取取“=”) 2
(4)( a +b )2 a2 +b2 (a R,b R) (当且仅当a=b时取取“=”)

2.2 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

2.2 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
如果a 0,b 0,我们用 a, b分别代替a,b, 可得到什么结论?
替换后得到: ( a )2 ( b)2≥2 a b
即: a b≥2 ab 基本不等式
即: a b≥ ab 2
(a 0, b 0,当且仅当a b时取等)
基本不等式
a b ab 2
注意: 1、a 0, b 0
2、取等条件:当且仅当a b时取等 3、a b 叫算术平均数,ab叫几何平均数
2
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
如图, AB是圆的直径, O为圆心,点C是AB 上一点, AC=a, BC=b. 过点C作垂直于AB的 弦DE,连接AD、BD、OD.
ab ①如何用a, b表示OD? OD=___2___
②如何用a, b表示CD? CD=__a_b___
当且仅当 x 1 即x 1时有最小值 2. x
例2、(2)已知x 3,函数y x 1 ,当x为何值时,函数 x3
有最值,并求其最值。
解: x 3
y x 1 (x - 3) 1 3
x 3
x -3
2 ( x 3) 1 3 5 x 3
二定
当且仅当x 3 1 ,即x 4时,函数有最小值, x3
1 能否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 x2 2
解:由基本不等式知 x2 2
1 2 x2 2
x2 2 1 2 x2 2
当且仅当 x2 2 1 即x2 2 1时取等,而这是不可 x2 2
能的,故此函数不能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达标检测
1.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a+4a≥4 C. ab≥a+2 b
ab ( a b )2 (18)2 81
2
2

3.4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

3.4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
(2)、解 : x 3 1 1 y x ( x - 3) 3 x3 x-3 1 2 ( x 3) 35 x3
1 当且仅当x 3 ,即x 4时,函数有最大值, x3 最大值为5。
巩固练习
1. 已 知x 1,则x 1 3 此 时x _____ 的 最小 __ 值 为____, . 2 x 1
解:设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则
S 1 ab 50 即 2
ab 100
a b 2 ab 20 当且仅当 a b 10 时等号成立,
a b有最小值 20.
结论1:两个正数积为定值,则和有最小值
例题讲解
例1.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50,两条直角边各位多少时,两条直角 边的和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2)用20cm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 积最大的矩形,应当怎么折?
a 2ab b 0源自一般地,对于任意实数 a , b ,我们有
a b 2ab
2 2
当且仅当
a b 时等号成立
二、新课讲解
1.思考:如果当 a 0, b 0 用 a , b 去替换 2 2 a b 2a b 中的 a , b ,能得到什么结论?
a b 2ab
3.4基本不等式: (第一课时)
ab ab 2
一、复习回顾
1. a __0 2 2. (a b) __0 2 2 2 a 2ab b . 3. (a b) __________
2
问题1: 上式1、2中什么时候等号成立? 问题2:通过2与3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 2
1 ( 2)若x 3,函 数y x ,当x为 何 值 时 , x3 函 数 有 最 值 , 并 求 其值 最。

第一课时 基本不等式

第一课时 基本不等式

2.2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基本不等式课标要求素养要求1.掌握基本不等式ab≤a+b2(a>0,b>0).2.能灵活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一些证明、比较大小问题.通过学习掌握基本不等式及其简单应用,重点发展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素养.新知探究如图,是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它依据我国著名数学家赵爽为研究勾股定理作的弦图进行设计,颜色的明暗使其看起来像一个风车.问题依据会标,你能找到一些相等或不等关系吗?提示由图可知①a2+b2=(a-b)2+2ab;②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1.∀a,b∈R,有a2+b2≥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特别地,如果a>0,b>0,我们用a,b分别代替上式中的a,b,可得ab≤a+b2,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通常称此不等式为基本不等式,其中,a +b2叫做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ab 叫做正数a ,b 的几何平均数.2.基本不等式表明: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拓展深化[微判断]1.a +b2≥ab 对任意实数a ,b 都成立.(×)提示 只有当a >0且b >0时,a +b2≥ab 才能成立. 2.若a >0,b >0且a ≠b ,则a +b >2ab .(√) 3.若a >0,b >0,则ab ≤⎝⎛⎭⎪⎫a +b 22.(√) [微训练]当a ,b ∈R 时,下列不等关系成立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b a +ab ≥2;②a -b ≥2ab ;③a 2+b 2≥2ab ;④a 2-b 2≥2ab .解析 根据a 2+b 22≥ab ,a +b2≥ab 成立的条件判断,知①②④错,只有③正确. 答案 ③ [微思考]1.不等式a 2+b 22≥ab 和a +b2≥ab 中“=”成立的条件相同吗? 提示 不相同.前者仅需a =b 即可,后者要求a =b ≥0. 2.“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 a =b ⇔a 2+b 22=ab ;a =b >0⇔a +b2=ab .题型一 与基本不等式有关的比较大小问题【例1】 设0<a <b ,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a <b <ab <a +b2 B.a <ab <a +b2<b C.a <ab <b <a +b2D.ab <a <a +b2<b解析 法一 ∵0<a <b ,∴a <a +b2<b ,排除A ,C 两项.又ab -a =a (b -a )>0,即ab >a ,排除D 项,故选B.法二 取a =2,b =8,则ab =4,a +b 2=5,所以a <ab <a +b 2<b . 答案 B规律方法 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实数大小的注意事项(1)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常常要注意观察其形式(和与积). (2)利用基本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条件是否满足a >0,b >0.【训练1】 比较大小:x 2+2x 2+1________2(填“>”“<”“≥”或“≤”).解析x 2+2x 2+1=x 2+1+1x 2+1≥2,当且仅当x 2+1=1x 2+1.即x =0时,等号成立. 答案 ≥题型二 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角度1 无附加条件的不等式证明【例2-1】 已知a ,b ,c >0,求证:a 2b +b 2c +c 2a ≥a +b +c .解 ∵a ,b ,c >0,∴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a 2b +b ≥2a ,b 2c +c ≥2b ,c 2a +a ≥2c ,∴a 2b +b 2c +c 2a +a +b +c ≥2a +2b +2c ,故a 2b +b 2c +c 2a ≥a +b +c ,当且仅当a =b =c 时,等号成立.角度2 有附加条件的不等式证明【例2-2】 已知a ,b ,c 为正数,且a +b +c =1,证明:1a +1b +1c ≥9. 证明 1a +1b +1c =a +b +c a +a +b +c b +a +b +c c =3+⎝ ⎛⎭⎪⎫b a +a b +⎝ ⎛⎭⎪⎫c a +a c +⎝ ⎛⎭⎪⎫c b +b c≥3+2+2+2=9.当且仅当a =b =c =13时,等号成立.规律方法 在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的过程中,常需要把数、式合理地拆成两项或多项或恒等地变形配凑成适当的数、式,以便于利用基本不等式.【训练2】 已知a ,b ,c 是全不相等的正实数,求证:b +c -a a +a +c -bb +a +b -c c >3.证明 因为a ,b ,c 全不相等, 所以b a 与a b ,c a 与a c ,c b 与bc 全不相等, 所以b a +a b >2,c a +a c >2,c b +bc >2, 三式相加得,b a +c a +c b +a b +a c +bc >6, 所以⎝ ⎛⎭⎪⎫b a +c a -1+⎝ ⎛⎭⎪⎫c b +a b -1+⎝ ⎛⎭⎪⎫a c +bc -1>3,即b +c -a a +a +c -b b +a +b -c c >3. 题型三 利用基本不等式直接求最值【例3】 (1)当x >0时,求12x +4x 的最小值; (2)当x <0时,求12x +4x 的最大值;(3)已知4x +ax (x >0,a >0)在x =3时取得最小值,求a 的值. 解 (1)∵x >0,∴12x >0,4x >0. ∴12x +4x ≥212x ·4x =8 3. 当且仅当12x =4x ,即x =3时取最小值83, ∴当x >0时,12x +4x 的最小值为8 3. (2)∵x <0,∴-x >0. 则12-x+(-4x )≥212-x·(-4x )=83, 当且仅当12-x =-4x 时,即x =-3时取等号.∴12x +4x ≤-8 3.∴当x <0时,12x +4x 的最大值为-8 3. (3)4x +ax ≥24x ·a x =4a ,当且仅当4x =ax ,即a =4x 2=36时取等号, ∴a =36.规律方法 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各项均为正;二是寻求定值,求和式最小值时应使积为定值,求积式最大值时应使和为定值(恰当变形,合理拆分项或配凑因式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三是考虑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否具备.【训练3】 已知x >0,y >0,且x +y =8,则(1+x )·(1+y )的最大值为( ) A.16B.25C.9D.36解析 因为x >0,y >0,且x +y =8,所以(1+x)(1+y)=1+x+y+xy=9+xy≤9+⎝⎛⎭⎪⎫x+y22=9+42=25,因此当且仅当x=y=4时,(1+x)(1+y)取最大值25.答案 B一、素养落地1.通过学习基本不等式培养数学抽象素养,通过运用基本不等式进行证明提升数学运算及逻辑推理素养.2.两个不等式a2+b2≥2ab与a+b2≥ab都是带有等号的不等式,对于“当且仅当…时,取‘=’”这句话的含义要有正确的理解.一方面:当a=b时,a+b2=ab;另一方面:当a+b2=ab时,也有a=b.二、素养训练1.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ab≤a2+b22 B.ab≥a2+b22C.a+b≥2abD.a+b≤2ab解析a2+b2-2ab=(a-b)2≥0,∴a2+b2≥2ab,ab≤a2+b22,故选A.答案 A2.若0<a<b且a+b=1,则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A.12 B.a2+b2C.2abD.a解析a2+b2=(a+b)2-2ab>(a+b)2-2·⎝⎛⎭⎪⎫a+b22=12.a2+b2-2ab=(a-b)2>0,∴a2+b2>2ab.∵0<a <b 且a +b =1,∴a <12.∴a 2+b 2最大. 答案B3.若x >0,则x +1x ________2(填“=”,“≥”,“≤”,“>”,“<”). 解析 x >0时,x +1x ≥2x ·1x =2,当且仅当x =1x ,即x =1时取等号.答案 ≥4.若a ,b >0,且a +b =2,则下列不等式对一切满足条件的a ,b 恒成立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ab ≤1;②a +b ≤2;③a 2+b 2≥2;④1a +1b ≥2.解析 对于①,ab ≤⎝⎛⎭⎪⎫a +b 22=1,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故①正确;对于②,(a +b )2=a +b +2ab =2+2ab ≤4,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得a +b ≤2,故②错误;对于③,a 2+b 22≥⎝⎛⎭⎪⎫a +b 22=1,故a 2+b 2≥2成立,故③正确;对于④,1a +1b =12(a +b )⎝ ⎛⎭⎪⎫1a +1b =1+a 2b +b 2a ≥1+2b 2a ·a2b =2,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故④正确. 答案 ①③④5.已知a ,b ,c 为正数,且a +b +c =1, 证明:(1-a )(1-b )(1-c )≥8abc .证明 (1-a )(1-b )(1-c )=(b +c )(a +c )(a +b ) ≥2bc ·2ac ·2ab =8abc .当且仅当b =c =a =13时,等号成立.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不等式a2+4a2≥4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a=4B.a= 2C.a=- 2D.a=±2解析此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为a2=4a2,即a=±2,故选D. 答案 D2.设t=a+2b,s=a+b2+1,则t与s的大小关系是()A.s≥tB.s>tC.s≤tD.s<t解析∵b2+1≥2b,∴a+2b≤a+b2+1.答案 A3.已知x<0,则x+1x-2有()A.最大值为0B.最小值为0C.最大值为-4D.最小值为-4解析∵x<0,∴-x>0,∴x+1x-2=-⎣⎢⎡⎦⎥⎤(-x)+1(-x)-2≤-2-2=-4.当且仅当-x=-1x时,即x=-1时“=”成立.答案 C4.已知0<a<1,0<b<1,且a≠b,下列各式中最大的是()A.a2+b2B.2abC.2abD.a+b解析因为0<a<1,0<b<1,所以a2<a,b2<b,所以a2+b2<a+b,又a2+b2>2ab(因为a≠b),所以2ab<a2+b2<a+b.又因为a+b>2ab(因为a≠b),所以a+b最大,故选D.答案 D5.小王从甲地到乙地往返的时速分别为a和b(a<b),其全程的平均时速为v,则()A.a<v<abB.v=abC.ab<v<a+b2 D.v=a+b2解析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s,则v=2ssa+sb=21a+1b.由于a<b,∴1a +1b<2a,∴v>a,又1a+1b>21ab,∴v<ab.故a<v<ab,选A. 答案 A二、填空题6.已知a,b是不相等的正数,x=a+b2,y=a+b,则x,y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解析x2=a+b+2ab2,y2=a+b=a+b+a+b2.∵a+b>2ab(a≠b),∴x2<y2,∵x,y>0,∴x<y.答案x<y7.已知a>b>c,则(a-b)(b-c)与a-c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解析∵a>b>c,∴a-b>0,b-c>0.∴a-c2=(a-b)+(b-c)2≥(a-b)(b-c),当且仅当a-b=b-c,即2b=a+c时取等号.答案(a-b)(b-c)≤a-c 28.给出下列条件:①ab>0;②ab<0;③a>0,b>0;④a<0,b<0,其中能使ba+ab≥2成立的条件有________(填序号).解析当ba,ab均为正数时,ba+ab≥2,故只需a,b同号即可,∴①③④均可以.答案①③④三、解答题9.设a>0,b>0,且a+b=1a+1b,证明:a+b≥2.证明由a>0,b>0,则a+b=1a+1b=a+bab,由于a+b>0,则ab=1,即有a+b≥2ab=2,当且仅当a=b时取得等号,∴a+b≥2.10.已知a,b,c都是正数,求证:a+b+c-ab-bc-ac≥0. 证明∵a,b,c都是正数,∴a+b≥2ab,b+c≥2bc,a+c≥2ac,∴a+b+b+c+a+c≥2(ab+bc+ac),∴a+b+c≥ab+bc+ac,即a+b+c-ab-bc-ac≥0.(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能力提升11.设a,b为非零实数,给出下列不等式:①a2+b22≥ab;②a2+b22≥⎝⎛⎭⎪⎫a+b22;③a+b2≥aba+b;④ab+ba≥2.其中恒成立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由重要不等式a2+b2≥2ab,可知①正确;a 2+b 22=2(a 2+b 2)4=(a 2+b 2)+(a 2+b 2)4≥a 2+b 2+2ab 4=(a +b )24=⎝ ⎛⎭⎪⎫a +b 22,可知②正确; 当a =b =-1时,不等式的左边为a +b 2=-1,右边为ab a +b=-12,可知③不正确; 当a =1,b =-1时,可知④不正确.答案 ①②12.设x >0,求证:x +22x +1≥32. 证明 ∵x >0,∴x +12>0,x +22x +1=x +1x +12=x +12+1x +12-12≥2⎝ ⎛⎭⎪⎫x +12·1x +12-12=32.当且仅当x +12=1x +12,即x =12时,等号成立.创新猜想13.(数学文化)三国时期赵爽在《勾股方圆图注》中对勾股定理的证明可用现代数学表述为如图所示,我们教材中利用该图证明( )A.如果a >b ,b >c ,那么a >cB.如果a >b >0,那么a 2>b 2C.对任意正实数a 和b ,有a 2+b 2≥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D.如果a >b ,c >0那么ac >bc解析 可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取作a ,b ,斜边为c (c 2=a 2+b 2).则外围的正方形的面积为c 2,也就是a 2+b 2,四个直角三角形所在的阴影面积之和刚好为2ab . 对任意正实数a 和b ,有a 2+b 2≥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答案 C14.(多选题)设a >0,b >0,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A.a 2+1>aB.⎝ ⎛⎭⎪⎫a +1a ⎝ ⎛⎭⎪⎫b +1b ≥4C.(a +b )⎝ ⎛⎭⎪⎫1a +1b ≥4 D.a 2+9>6a 解析 由于a 2+1-a =⎝ ⎛⎭⎪⎫a -122+34>0,故A 恒成立; 由于⎝ ⎛⎭⎪⎫a +1a ⎝ ⎛⎭⎪⎫b +1b =ab +1ab +b a +a b ≥2ab ·1ab +2b a ·ab =4.当且仅当⎩⎪⎨⎪⎧ab =1ab ,b a =a b ,即a =b =1时,“=”成立,故B 恒成立;由于(a +b )⎝ ⎛⎭⎪⎫1a +1b =2+b a +a b ≥2+2b a ·a b =4. 当且仅当a b =b a ,即a =b 时,“=”成立,故C 恒成立,a 2+9≥6a ,当且仅当a=3时,“=”成立.答案 ABC。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三章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教学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三章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教学课件共16张PPT

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法二 :
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c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随堂检测 】
【作业布置 】
1.必做作业: 学案【巩固训练】
2.选作作业: 学案【拓展延伸】
(×)
反思总结: 使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应具备哪些条件?
利用
求最值时要注意下面三条:
(1)一正:各项均为正数.
(2)二定:两个正数积为定值,和有最小值. 两个正数和为定值,积有最大值.
(3)三相等:求最值时一定要考虑不等式是否能取“=”, 否则会出现错误.
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课堂探究一】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知识梳理】 1.基本不等式 可变形为
(1)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
(2)
.
2.已知 x >0,y>0,
(1)若xy=p(p为定值),则当
(2)若x+y=s(s为定值),则当
时,x+y有最 值 .
时,xy有最 值.【回顾题组来自】225
3.判断下列命题正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1
1
5
5
(×)
(×)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三章不等式基本不等 式第一课时教学课件共
16张PPT
2020/9/19
【学习目标】
1、准确掌握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2、灵活运用基本不等式求一些函数(或代数式)的最值 。
3、体会转化与化归、消元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学习重点】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学习难点】创造条件使用基本不等式求数式的最值

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 优秀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 优秀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
������������

������
+ ������
������
(第
1
课时)
教学 用 环节 时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2002 年在北京召开的第 24 届国际数
教师设置问 从教材中数学文化
学家大会的会标,感受其中蕴涵的数
题串引导学 背景赵爽“弦图”让
学文化。
生思考。学 学生从至真至善之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要不等式:������2 + ������2 ≥ 2������������(������,������ ∈ ������)的猜想与证明;
2.理解基本不等式:
������������

������
+ 2
������
的结构特点、成立条件和几何解释,并能进行简单
应用。
【学情分析】
1.心理特征:上课班级为实验中学理科实验班学生。根据实验中学已有学生的 数学学习素养和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心理特征,确定本节课的情感目标为培养学 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几何直观的美,欣赏数学对称美,领会数学 运算的简洁美。本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其心理特征对于新事物好奇心很强,喜欢不 寻常的方法和事物。而博大精深的数学文化可以恰如到好处的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同时在意识领域让学生从数学文化背景中感受古人的智慧,膜拜古人持之以恒追求 知识的精神,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伟大数学家的仰望和敬意。
通过重要不等式,学生类比得到基本不等式,以个别提问为主研究基本不等式。 引导学生分析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利用几何画板引导学生作圆,观察得到几何 解释。在学生感受几何直观与代数证明的紧密结合时,引出生活在 2000 多年前两 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时期的人们利用简单、对称的代数关系证明让学生感受基本不等 式的证明方法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展示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几何直观和代数运算辩 证统一的思想方法中让学生感受数形统一的思维过程。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以层 层递进的例题设计为学生的思维搭架子,让学生感受构造、二元问题转化为一元的 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会 获取知识的成功,享受学习的乐趣。

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课件)

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课件)

a b 2a b
2 2
结论:一般地,对于任意实数a、b,我们有
a b 2a b
2 2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此不等式称为重要不等式
a b 2a b
2 2
类 比 联 想 推 理 论 证
(特别的)如果 a>0 ,b>0 ,
用 a和 b代替a、b, 可得 a b 2 ab
思考:这会标中含有 怎样的几何图形? 思考:你能否在这个 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 关系或不等关系?
问1:在正方形 ABCD中,设AF=a,BF=b,则正方形的面积 2 2 a b 为S=———— , 问2:Rt△ABF,Rt△BCG,Rt△CDH,Rt△ADE是全等三角 A 2ab D 形,它们的面积是S’=——— 问3:S与S’有什么样的关系?
因此
xy ≤ 9
x y xy ≤ 2
将这个正值不等式的两边平方,得xy≤81, 当且仅当x=y时,式中等号成立,此时x=y=9, 因此,当这个矩形的长与宽都是9米时,它的面积 最大,最大值是81平方米。
规律:
两个正数的积为常数时,它们的和有最小值;
两个正数的和为常数时,它们的积有最大值。
探究:下面几道题的解答可能有错,如果
应用要点:一正、二定 、三相等
例1.(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100平方米,问这个矩 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矩形的周长最短?最短周长 是多少?
分析:在(1)中,矩形的长与宽的乘积是一个 常数,求长与宽的和的2倍的最小值;
解:(1)设矩形的长、宽分别为x(米),y(米),依题 意有xy=100(平方米), 因为x>0,y>0,所以, 因此,即2(x+y)≥40。 当且仅当x=y时,式中等号成立,此时x=y=10。 因此,当这个矩形的长与宽都是10米时,它的周长最 短,最短周长是40米.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PPT课件
当然,我们可以用作差比较法证明基本不等式 .
∀ a > 0,b > 0, ab ≤
高中数学
一、温故知新-新知形成
分析法
分析法是一种“执果索因”的证明方法,即从要证
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
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
件、定理、定义、公理)为止.
高中数学
四、画龙点睛-关键之处
例2 已知x,y都是正数,求证:
(1)如果积等于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 2 P ;
x+ y
证明:因为x,y都是正数,所以 2 ≥
x+ y

所以
2
P , 当且仅当x=y时,上式等号成立. 于是,当x=y时,和
x+y有最小值 2 P ;
高中数学
xy .
四、画龙点睛-关键之处
高中数学
一、温故知新-新知特征
问题2


即由


根据不等式性质,两边同乘以一个负数,所得不等式与原不
等式反向,这里,根据前面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⑤是④成立的充
分条件;
显然,⑤成立,当且仅当 = 时,⑤中的等号成立.
高中数学
一、温故知新-新知特征
分析法的证明格式
由于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
要证②,只要证
要证③,只要证
要证④,只要证
高中数学

+

2 ≤ + .
2 − − ≤0.
2
− − ≤0 .
2
− ≥0 .
2

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5课件:第三章不等式3.4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基本不等式

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5课件:第三章不等式3.4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基本不等式

ab+ 1 ≥2 ab 1 =2,故(3)正确;由基本不等式可知,当 y >0, x >0 时,有
ab
ab
xy
y + x ≥2 y x =2 成立,这时只需 x 与 y 同号即可,故(4)错误.
xy
xy
答案:(3)
方法技能 应用基本不等式时,第一根据题目的特征,确定“a”和“b”. 它们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复杂的代数式.其次,注意“a”和“b”的符号,必 须都是正数,最后看“=”号能否成立.
(D) b + a ≥2 ab
解析:因为 a2+b2≥2ab,当且仅当 a=b 时,等号成立,所以 A 错误;对于 D,因为
ab>0,所以 b + a ≥2 b a =2.
ab
ab
对于 B,C,当 a<0,b<0 时,明显错误.
故选 D.
2.不等式 a2+ 4 ≥4 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D ) a2
2
2
课堂探究
题型一 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
【例 1】 给出下列命题:(1)若 x∈R,则 x+ 1 ≥2;(2)若 a>0,b>0,则 lg a+lg b≥ x
2 lg a lgb ;(3)若 a<0,b<0,则 ab+ 1 ≥2;(4)不等式 y + x ≥2 成立的条件是
ab
xy
x>0 且 y>0.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b > ab > 2
ab .而 y= log1 x 为减函数,故 Q>P>M.故选 B.
2
题型三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例 3】 已知 a,b,c>0,求证: a2 + b2 + c2 ≥a+b+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授课教师:浙江省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陈芝飞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一、教学目标1.通过两个探究实例,引导学生从几何图形中获得基本不等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素养------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

2.进一步提炼、完善基本不等式,并从代数角度给出不等式的证明,组织学生分析证明方法,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认识,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的素养----逻辑推理论与数学运算。

3.通过“赵爽弦图”的引入传播数学文化,感受数学魅力;从直观猜想到严格论证体现数学的理性精神;通过不同角度理解基本不等式,发现数学的和谐美、对称美、简洁美。

4.借助例题尝试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引导学生领会运用基本不等式2ba ab +≤的三个限制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解决最值中的作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方法与策略.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2ba ab +≤的证明过程.难点:在探究基本不等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能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与最小值.三、教学过程:1.由形及数,发现新知师:先给大家展示一幅图。

(展示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问题1:同学们见过这个图形吗?它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师:这个是什么图形?你感觉它像什么呀?这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所围成的一个正方形,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像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

这种像“风车”一样的图标是2002年8月20—28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会标是根据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

该图给出了迄今为止对勾股定理最早、最简洁的证明,体现了以形证数、形数统一、代数和几何是紧密结合、互不可分的.问题2:你知道如何用这张图证明勾股定理吗?在正方形ABCD 中有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为b a ,,于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ab S 21=,小正方形的面积22)(b a S -=所以大正方形的面积22221)(2b a b a ab S S S +=-+=+=.进一步得到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2b a +.问题3:刚刚从等量关系得到了勾股定理,同学们能否仍然从面积的视角,得到不等关系呢? 生:正方形ABCD 的面积大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师:用数学式子加以表示?生:ab b a 222>+师:大家认为如何?生:ab b a 222≥+师:什么时候取到等号呢?(教师演示几何画板,通过展示图形动画,使学生直观感受不等关系中的相等条件)生:b a =的时候取到等号。

师:除了这个时候还有别的情况使得等号成立吗?生:没有了。

师:数学上把这种情况称做“当且仅当”。

(板书:若+∈R b a ,,则ab b a 222≥+(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2.代数证明,得出结论根据上述几何背景,初步形成不等式结论:若+∈R b a ,,则ab b a 222≥+(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师: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证法(作差法):0)(2222≥-=-+b a ab b aab b a 222≥+∴,当b a =时取等号.师:通过证明我们发现,这个重要不等式的实质就是“实数平方的非负性”。

在该过程中,可发现b a ,的取值可以是全体实数。

完善结论,得到重要不等式:若R b a ∈,,则ab b a 222≥+(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3.数学变换,探索新知练习:(1),0,0>>y x 比较2294y x +与xy 12的大小?(2)≥+>>b a b a ,0,0_______生:xy y x y x y x 12)3)(2(2)3()2(942222=≥+=+师:数学变换是数学研究的一把利器。

那么第二个练习谁来试试? 生:ab b a b a b a 2)()(,0,022≥+=+>> 师:很好,这个不等式我们习惯上把它写成:2b a ab +≤(+∈R b a ,), 并称这个不等式为“基本不等式” .(板书基本不等式)师:以上我们从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获得ab b a 222≥+,并结合数学变换得到基本不等式。

能否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直接推导出这个不等式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4.运算推理,分析证明证明:(分析法)要证 ab b a ≥+2, 只要证 ≥+b a ______,只要证 -+b a ______0≥,即证 , 该式显然成立,所以ab b a ≥+2, 师:什么时候取到等号?生:当b a =时取等号.师:而且只有当b a =时取等号,所以:当0,0>>b a 时,2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 师:“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是我们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的重要素养,前面采用的是分析法证明基本不等式。

分析法的证明思路是“执果索因”,从结果出发,不断寻找、转换使得前面结论成立的新条件,直到这个新条件是显然的、或已经被证明过的正确结论。

分析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也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形成解题思路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

其基本步骤是:从结果出发,要证……,只要证……,即证……….5.深化认识,文字叙述:师:基本不等式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生:两个正数的和与积.师:现在大家再想一想,基本不等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生:基本不等式是关于两个正数和与积的一个不等关系式.师:对!用基本不等式解题,关键就是“积化和”或者“和化积”的转化过程. 师:数学上,我们称ab 为b a ,的几何平均数;称2b a +为b a ,的算术平均数. 基本不等式2b a ab +≤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几何平均数不大于它们的算术平均数. 师:前面我们刚刚学过等差、等比数列,看到“2b a +,ab ”同学们会想到什么? 生:2b a +表示正数b a ,的等差中项、ab 表示正数b a ,的等比中项。

师:对,这里的等比中项指正的等比中项,基本不等式2b a ab +≤又可叙述为: 两个正数的等比中项不大于它们的等差中项.6.还数于形,深度感知师:代数和几何是刻画数学问题的两种基本途径,那么2b a ab +≤的几何意义又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再从图形的角度研究这个基本不等式。

探究: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点C 是AB 上一点,a AC =,b BC =.过点C 作垂直于AB 的弦DE ,连接BD AD ,. 根据射影定理可得:ab BC AC CD =⋅=由于Rt COD ∆中直角边<CD 斜边OD , 于是有2b a ab +< 当且仅当点C 与圆心O 重合时,即b a =时等号成立.故而再次证明:A B当0,0>>b a 时,2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 (进一步加强数形结合的意识,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几何解释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不小于斜边上的高。

几何解释2:同圆中,半径不小于半弦。

7.应用举例,巩固提高例题.(1)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的矩形菜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多少时,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的篱笆是多少?(2)一段长为36米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为多少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师:遇到实际问题,我们的解题步骤是怎样的?生:通过设元、列式,转化成数学问题?师:好的,请上黑板书写。

(见板书)师:基本不等式的本质是关于两个正数的“和”与“差”的不等关系。

用基本不等式解题,关键就是“积化和”或者“和化积”的转化过程。

(通过例题的讲解,总结归纳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的特征,实现积与和的转化。

引导学生领会运用基本不等式2b a ab +≤的三个限制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方法与策略.)定理:对于+∈R y x ,,(1)若p xy =(定值),则当且仅当b a =时,y x +有最小值p 2;(2)若s y x =+(定值),则当且仅当b a =时,xy 有最大值42s . (鼓励学生自己探索推导,不但可使他们加深基本不等式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总结: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

练一练(自主练习):1.已知0,0>>y x ,且182=+yx ,求xy 的最小值. 2.设R y x ∈,,且2=+y x ,求y x 33+的最小值.8.归纳小结,反思提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要不等式:若R b a ∈,,则ab b a 222≥+(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基本不等式:若+∈R b a ,,则2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等号成立) (1)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数形结合思想);(2)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最值问题的基本方法.本节课的研究过程:从几何图形中获得基本不等式,用“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的数学眼光观察世界。

并从不同角度给出不等式的证明,通过“逻辑推理论与数学运算”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

数学思想:转化化归、数形结合师:为什么称这个不等式为基本不等式呢?强调基础性、重视认知过程、结果简洁、证明方法的多元化,还强调可推广、可迁移性。

(背景人教社章建跃老师撰文指出: 为什么把2b a ab +≤ ( +∈R b a , ) 称作基本不等式, 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数学问题。

并从数及其运算性质、 等价形式的多样性、 证明方法多样性、 可推广性等四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称之为基本不等式比称之为重要不等式,更能体现其内在含义。

称之为基本不等式, 反映了其与其他基础知识的内在关联性, 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 提高用之解决后续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意识。

同时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优化其认知结构。

)9.布置作业,课后延拓(1)基本作业:课本P100习题A 组1、2题(2)拓展作业:已知+∈R b a ,,求证:2211222b a b a ab b a +≤+≤≤+.(3)探究作业:a.现有一台天平,两臂长不相等,其余均精确,有人说要用它称物体的重量,只需将物体放在左右托盘各称一次,则两次所称重量的和的一半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这种说法对吗?并说明你的结论.b.请同学们课外到阅览室或网上查找基本不等式的其他几何解释,整理并相互交流.四、教学反思张奠宙先生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

实现这两个形态的自然转化,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准确了解学生的学情,并且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本节课的备课前,我思考了以下三个问题:1、为什么称为“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的实质是什么?2、通过课堂教学指向哪些数学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寻找培养的途径)?3、有哪些育人价值?如何实现数学地育人?并将教学目标设置如下:1.通过两个探究实例,引导学生从几何图形中获得基本不等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素养------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