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运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运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学资源的核心部

分,但绝不是唯一的。

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

师生人力资源、文字资源、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我们所

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只是其中的一种文字材料而已。

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独特的资源性:一方面是大量的素材性资源,提供

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在提供素材性资源的同时,提供了一些方法性

资源,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生的学

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资源对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有促进作用的。

到2006年,我国与基础教育有关的公共资源数字化比例已达到百分之八十,基础教育专业化知识资源的数字化将达到百分之九十。已产生出了二十三万多部影视作品。这些资源具有直观表现力,丰富感染力,丰富艺术内涵。

一、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这是区别新旧教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正确把握“用教材教”的内涵,成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课题。

(一)“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区别

1、两者间的“教材”表达的含义不同

前者的“教材”含义是指教科书,后者的“教材”是指除了教科书之外,还包括各种教学资源。

2、两者的“教”的指向不同

(1)前者“教教材”的“教”就是依据教学大纲,认真地讲授教科书的行为。是不折不扣滴水不漏的执行、落实教科书的内容。

教材的观点与内容是“真理与权威”,是学习效果的标准答案和判定尺度。

教科书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忽视教师的经验和智慧。

忽视学生的学习经验。

没有知识的生成过程。

没有课堂教学的创造性。

体现了“以本为本”的理念。

(2)后者“用教材教”的“教”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学习研究成果,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把教科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在整合各类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的创新性教学行为。

教师不仅仅研究教材,而且重视研究教法。

教师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基础上,创新性的运用教材。

教师把教材作为一个线索、基础蓝本,依据学生的实际,向内发掘深度,向外拓展广度。

它不排斥教科书的作用,而是教师、学生、教科书、教学资源在学习效益基础上的有效整合。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用教材教”的需要把握的要点

1、正确发挥教师在学生有效学习中的指导、帮助作用

(1)教师是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体,是重要的人力资源。(2)学生是课堂教学中重要,待开发的资源。

(3)运用教学资源需要联系学生实际,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研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5)教师的素质是实现“用教材教”的水平和效果的关键。

2、实现“用教材教”的教学效益的核心是“用”

(1)教师要努力理解好领会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思路,把握其特点,使教材潜在的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2)可以联系本地区的教学资源,学生已有的资源予以整合,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践。

(3)教师解读教科书,针对性地运用教学资源,使之与教科书形成有机的整合。(4)多样化运用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但不能忽视教师的“讲授”。3、“用教材教”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与研究

(1)对教师提出来更高飞要求。(学科知识、教学能力、研究能力、责任感等)(2)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

(3)不断学习、了解历史教学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4)在不断自我反思基础上,开展同伴互助与交流。

(5)对自己负责与对学生负责的统一。

(三)“用教材教”的实践思考

1、需要深度思考,精心组织教学活动,确保质量。

(1)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思考,促进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理解。

(2)引用教学资源目的明确,与教科书内容形成整体思考。

(3)组织学生学习活动需要周密思考、设计和组织,让学生充分表达,深度参与。

(4)了解学生兴趣与需求,逐步向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优良的思维品质方向发展。

2、需要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再创造

(1)对概念性知识的内容进行“易化”处理,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

例:四大家族的黑暗统治:教材提出无限制发行法币,造成物价飞涨,通货严重膨胀。教师引用了下例资源:

100元法币

1937年2头牛

1941年1袋面粉

1945年2只鸡蛋

1949年2粒米

(2)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内涵的认识方面的内容处理,进行“深化”,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习能力。

例:教师通过文明古国的地理社会情况介绍,揭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离不开自然地理环境。教师在课堂上揭示了这些道理:

一、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

二、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改造着地理环境,同时又深刻地反作用于人类社会。

(3)对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学习问题、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进行“活化”

处理,多角度地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实践应用能力。

3、课堂教学要体现学习内容的基础性、拓展性与探究性的有机结合于联系。(1)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自主地掌握学习内容中的基础性知识。

(2)教师在学生掌握基础性知识的前提下,适时、给予必要的拓展性知识内容,引发学生的深入学习。

例:学习北京人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北京人”的生活年代、发现地点和过程、制造工具、生产活动、使用火、群居生活、社会形态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概括出“北京人”的完整概念。

(3)明确学习探究的目的、内容、方式和学习效果,开展必要的探究学习活动。

指导学生了解、运用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观点:如:认识历史发展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关于现象与本质的问题;关于继承与发展的问题等。二、课堂教学运用教学资源的现状分析

(一)在教学实践中发展性的变化

1、创设新的教学情境

运用资源有音频、视频、文字资料、图片、卡通、数据、实物、制做的课件等,渲染教学气氛、引发学习兴趣、启发学习思维、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等。

2、形象、具体展示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过程。

使语言文字的静态表述、抽象的定义、概念转变为直观、生动、具体、动态。

3、开发了许多教学资源,形成初步的运用教学资源的意识。

有与本课内容相联系的,把本课内容生动化、具体化的内容;

有拓展本课内容,促进学生深入学习,深化认识的内容;

有探究本课内容的,以丰富的教学资源论证、说明某一个问题,揭示某一个历史规律的;

有联系历史研究最新发展动态和信息的,从而对教科书知识形成针对性思考的等等。

4、开始出现学生自己开发学习资源,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注重师生人

力资源的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