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https://img.taocdn.com/s3/m/581686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7.png)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五、误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
六、误翼王与主不和,君臣相异,翼起猜心,将合朝文武将兵带去, 此误至大。 七、误主不问政事 .八、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 九、误国不用贤才。 十、误国立无章。 摘自《李秀成自述》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https://img.taocdn.com/s3/m/371d84fd9e3143323968937d.png)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领导集团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C.天京变乱使其元气大伤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新情况是 指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B.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
最能够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战争最高峰的史 实是 A.建立了天京政权 B.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提出了《资政新篇》 D.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 1860年,曾国藩提出"自古平江南之军,必踞上 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因此他采取的 军事行动是 A.全力夺取安庆 B.进攻天京 C.建立江南大营 D.合围庐州
提示: 在分析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性质特点、 历史功绩诸问题时,都须始终注意扣住下 列两点:一是太平天国运动所处的时代; 二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属性。为什么太 平天国运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 焉”?抓住这两点来分析其成败,较易把握。
农民阶级 主观:根本原因—— 的局限性 ①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 军事战略上 ②将士的目标不明确; 的失误:
二、重建领导核心
英王陈玉成 天 王 洪 秀 全
忠王李秀成
军事指挥 领导后期防 御战
干王洪仁玕
总理朝政提 出《资政新 篇》
时间
军事行动
指挥员
结果 取得三河镇大捷, 围攻安庆的清军不 战而逃 清军统帅兵败自杀, 清军被迫取消江南 大营 英法配合清军袭击 太平军,太平军退 苏州 安庆陷落,陈玉成被 俘遇害 天京陷落,太平天 国运动失败
破江北营, 陈玉成 1858年 救援安庆 李秀成 李秀成 破江南大营 陈玉成 1860年 东征苏南,直 李秀成 至上海近郊 安庆保卫战 陈玉成 天京保卫战 洪秀全 等
第六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第六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https://img.taocdn.com/s3/m/65469b4acf84b9d528ea7a5a.png)
第六节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个什么纲领?生:《天朝田亩制度》。
师:这个纲领为农民描述了人间美好的“小天堂”;而此后太平天国经过了一系列军事斗争从而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那这个时候领导人是不是应该考虑如何把农民带入他们所向往的“理想社会”了呢?生:是。
师:但是,事情却不是这样发展的,因为此后的天国经历着天京变乱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挫折,直到最后的失败。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现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天京变乱的原因及其结果。
板书:一、天京变乱——由胜转衰1、原因2、经过3、结果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集体原来亲密无间的关系很快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终于导致了一场天京变乱。
那这场变乱的原因是什么呢?生:(阅读课本并作答)师:是的,这些领导者江山美坐稳就沉迷于胜利,使得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也日益增长,这为什么呢?生:……师:这是因为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同学们想一下,当时的江浙一带,是不是比很繁华啊,他们是被江南的繁华给迷惑住了啊!于是在战争进行的正酣的时候,统治者就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宫殿。
同学们请看课本的插图,以及彩图7,这可以反映出当时天国的一些基本情况。
这个天王府,看起来漂亮吧,但这只是天王皇宫的一角,号称是江南的“紫禁城”,它的规模大小不亚于北京的紫禁城啊!洪秀全就在这里度过了他最后的人生。
闲话就不说了,我们再来看领导集体内部是如何争权夺利的。
师:师:那天京变乱的结果什么?生:出现了“国中无人”“朝中无相”的危险局面,此时,清军趁机反扑,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
师:我们可以从3方面来分析它的结果。
(1)力量受损: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互相猜忌,大批骨干被杀或出走,损失了干部,又削弱了军事力量,造成“朝中无将”、“国中无人”的局面,为清军的反扑提供了可乘之机;(2)形势危急:清军再建江北、江南大营。
太平天国历史过程
![太平天国历史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0dc20418f12d2af90242e656.png)
一、从金田起义到进军南京:
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初建政权:1851年秋,攻占永安,初建政权。
定都天京:永安突围北上,1853年春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都,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
二、太平天国运动发展高潮的表现:
政治: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军事:1856年,太平天国完成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三、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1. 1856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
2. 洪秀全挽救危局的主要措施: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为英王、忠王,担任军事指挥;洪秀全又封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3. 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包括哪些著名战役及结果:
1858年,破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
三河镇大捷,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1860年,破江南大营;向东拓展,在上海附近遭遇中外反动势力联合攻击。
1860年,1861年安庆陷落,陈玉成牺牲。
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2年,清军围攻天京,1864,湘军攻破天京,失败。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PPT课件3 人教版.ppt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PPT课件3 人教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2f0f095a8102d276a22f81.png)
49、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 狗的狂 吠,无 论是鳄 鱼的眼 泪,还 是恶狼 的嚎叫 ,都不 会使我 动摇。 ——恰 普曼
50、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 ,一个 叫苦, 一个叫 功,一 定要振 作精神 ,下苦 功。— —毛泽 东
7、失去了太多,舍去了太多,放 下了太 多,埋 葬了太 多。
8、别离,离我们不再遥远,现在 总是美 好,终 将成为 过去, 匮乏太 多。
9、指尖触掠着匆匆流失的东西, 心里反 而平静 了许多 。是不 是悲伤 消磨了 傲气, 让我成 为了行 尸走肉 般的傀 儡。
10、不曾等待,不知等待的滋味 ,不曾 迷恋, 不知说 不出的 爱的痛 苦,你 是否还 记得, 曾经还 有一个 人是那 样深深 的爱你 ?
原因
沉小醉生于胜产利者中的,进取心 减领退导局,内腐部限朽矛性思盾想 尖增 锐长,
二、重整朝纲
新的领
天 王
导核心
: 洪 秀
全
干王:洪仁玕
忠王:李秀成
英王:陈玉成
总理朝政
军事指挥 《资政新篇》
汉 口
武昌
扬
庐
州
州
天京
三河镇大捷
安
庆
杭
州
上海 慈溪
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
四、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1、失败原因:
13、回忆在无数次的发酵中膨胀 成了苦 涩,这 苦涩滴 穿着温 柔,蛰 伏在每 个长夜 的背后 ,惊醒 了隐藏 的疼痛 ,变成 了雨在 外面的 天空飘 洒着! 一滴滴 的泪, 一阵阵 地雨凝 结成了 张望, 慌乱着 ,流淌 着!
14、抬起了自己粗糙厚大的手掌 ,捂住 了渐渐 变红的 眼睛, 在悲痛 欲绝的 痛楚传 来之前 ,爆发 了一阵 撕心裂 肺的哭 泣声。
太平天国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战——安庆保卫战
![太平天国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战——安庆保卫战](https://img.taocdn.com/s3/m/f2ab86d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a.png)
太平天国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战——安庆保卫战1853年2月24日,太平军占领了安庆,不到一个月,在3月20日,太平军又攻克南京,并把南京改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国都,从此,安庆就成为天京的西大门。
安庆是天京上游的重要门户,安庆的得失,对太平天国后期战争的全局关系极大,湘军乘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和东征苏州、常州的机会,大举向东进犯安庆,1859年冬,大清派湘军曾国藩坐镇指挥安庆之战,并分四路去围攻安庆城。
湘军统帅曾国藩深知攻取安庆的意义,认为安庆为两军必争之地,“目前关系淮南之全局,将来即为克复金陵之本”。
1860年5月,清军水师提督杨载福率水师猛烈地进攻安庆下游的重镇枞阳。
太平军叛将韦志俊(北王韦昌辉之弟)挖开枞阳附近的罗德洲和下首的堤坝,放水进入后湖,使得湘军得以水陆并驱。
夏天,洪秀全调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西征武昌,以解安庆之围。
1860年夏,正当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和东征苏州、常州之际,曾国藩和湖北巡抚胡林翼,统率湘军水陆师约50000人,乘机自湖北大举东进,连陷太湖、潜山之后,以太平军所必救的安庆为主要攻击目标,曾国藩命令其弟道员曾国荃率陆师近万人会同提督杨载福水师4000人开始围困安庆城,进扎安庆北面的集贤关,并命副都统多隆阿、按察使李续宜率马步2万人来打援,城外开挖了长壕二道,前壕用以围城,后壕用以拒援。
1860年6月21日,湘军在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大军进军长江下游之际,正式开始合围太平天国天京的上游门户安庆。
1860年11月,英王陈玉成率军十万多人,自桐城南下,在垌城西南三十里的挂车河与清军李继宜部展开激战,杀得清军尸横遍野。
眼看正是胜利在望,不料被叛徒韦志俊突然从直捣练潭,切断了太平军的粮道,太平军被迫追撤回到桐城,因而第一次救援安庆失败。
1860年秋冬之间,忠王李秀成率南路大军从太平县出发,经繁昌、石台而入黟县,离曾国藩设于祁门的指挥部只有60里路。
当时的曾国藩闻听之后,惊恐万状,当即写下了一封遗书,准备兵败自刎,只可惜,忠王李秀成没有去乘胜直捣祁门曾国藩部湘军,也没有按预定的路线向湖北武汉进军,却擅自挥师浙江,转向到江西去了,致使太平军失去了一次绝好的战机。
第二节 太平天国后期斗争
![第二节 太平天国后期斗争](https://img.taocdn.com/s3/m/7bddb43e580216fc700afd64.png)
第三章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后期斗争第二节太平天国后期斗争一、天京事变(1856年秋)1、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其封建化趋势不可避免。
投奔太平天国的地主必将带入地主阶级的思想,而太平天国不能改造他们的思想,反而受他们的思想的影响愈重,农民阶级提不出科学的思想。
生活享受,产生权利排他性,太平天国领导人各个争权夺利,内部矛盾重重。
2、危害:①经过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的力量受到极大的摧残,元气大伤,领导核心解体,出现朝中无将,城中无兵的被动局面。
②失掉在军事上乘胜消灭清军的有力时机,使清军得以喘息,重振旗鼓,乘机向太平军反扑。
③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将士对上帝的信仰发生根本动摇,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和革命精神的锐减。
④总而言之,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有盛转衰的转折点和分水岭。
二、力挽局面和重振朝纲●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任能存在八年的原因:⑴外部原因:①天京事变后,全国农民运动任处于高涨阶段,客观上分散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力量。
②1856年清政府与英法之间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天京事变后,清政府在很长时间内任然没有解决满汉地主阶级问题。
⑵主观原因:天京事变后,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政策:Ⅰ、重建领导核心,提拔一批人:蒙得思、陈玉成(英王)、李秀成(忠王)、杨辅清(辅王。
青年将领)、李世贤(侍王)、韦志俊、洪仁玕(干王、《资政新篇》)《资政新篇》分为四部分:用人查失类、风风类、法法类、刑刑类、⑴政治上:①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制(天京事变后,各将领拥兵自重,各占山头),权归于一;②主张用温和手段消除山头主义;③反对封建专制,主张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办报纸、设意见箱)⑵经济上:主张兴办近代交通业,仿造火车、轮船;设立邮局;提倡修筑道路;兴修水利;开工厂;办银行;实行准许私人投资;奖励发明创造,保护专利;主张与西方国家通商,平等往来,欢迎外国人前来传授技术,但不许他们干预内政。
⑶思想文化上:明确批判清政府的异端邪说,批判儒家天命论,提倡朴实之风。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https://img.taocdn.com/s3/m/8550c3e9551810a6f5248667.png)
镇江 汉口 九江 上海
太平天国后期形势图 太平天国后期形势图
太平天国运动在哪些方面 表现出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 流,促进了历史的进程?
提示: 提示:从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
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1.功绩 功绩
2.性质 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性质: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性质
4.信仰危机 领导集团的残酷斗争 造成革命队伍 信仰危机: 领导集团的残酷斗争,造成革命队伍 信仰危机 人心涣散、 思想混乱、人心涣散、纪律松弛
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分水岭 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分水岭
重建领导核心
• 陈玉成 陈玉成——英王 英王 • 李秀成 李秀成——忠王 忠王 • 洪仁玕——干王 干王 洪仁玕
控制的地区威胁到了列强的利益. 控制的地区威胁到了列强的利益. 地区威胁到了列强的利益
3.历史功绩
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 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有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有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 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 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同中国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 思想上、组织上, 同中国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在思想上、组织上,它都 高出一筹,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高出一筹,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 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深远影响 太平天国的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 太平天国的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又提出 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9C中叶,亚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太 中叶, 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中叶 亚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平天国运动同波斯、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人民的反殖民 平天国运动同波斯、印度尼西亚、 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 国天王府西花园
太平天国后期保卫战 演示文稿
![太平天国后期保卫战 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e4e16ff9960590c69fc37614.png)
太平天国后期防御简图:
三河镇 安庆
江北大营 天京 江南大营
上海
• 1.性质:
四、最终失败
反封反侵略的革命战争
• 2.失败标志: • 3.失败原因
天京保卫战(1864)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上的 失误 客观:中外势力联合剿杀
• 4.历史功绩
①加速清朝崩溃(最大) ②反封建反侵略 ③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④发展资本主义 ⑤亚洲民解运动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பைடு நூலகம்有哪些新 特点和新功绩?
1、面临的敌人:中外反动势力 2、担负的任务:反封反侵略 3、受西方的影响:拜上帝教的创立与《资政新篇》 的提出。 4、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具有国际影响。
洪秀全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意识:
“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史有臣错无主错.” 并且“一句半句都是旨,认真遵旨万万年.”
二、重建领导核心
• 政治:洪仁玕(干王)
•
《资政新篇》
• 军事:李秀成(忠王)
•
陈玉成(英王)
三、积极防御
• 1.解天京之围:
• 2.向东部拓展: • 3.往西部保卫:
1858年 破江北大营 1858年 三河镇大捷 1860年 破江南大营 攻占江浙一些地区 上海近郊遭遇洋枪队
安庆失守,陈玉成牺牲
1、原因
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具体原因: ①领导层进取心减退,腐化作风增长 ②封建等级制代替朴素的平均、 平等思想
③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日益尖锐
2、过程:
洪秀全
借杀 杀 逼 走 杨秀清 冯云山 韦昌辉 萧朝贵 石达开
3、性质: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
了解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
![了解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https://img.taocdn.com/s3/m/7d94d9c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2.png)
了解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天京保卫战是1862年至1864年进行的太平军为保卫首都天京的防御作战,那么你了解天京保卫战吗?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天京保卫战的详细资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了解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天京保卫战是清政府统治后期发生的一场太平天国的防御战争,这场战争最后以天京陷落而结束,天京保卫战是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结束的一次历史事件,天京保卫战发生于公元1826年,一共进行了不到三年时间。
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一共历时3年,清政府调动的兵力达到二十万,而太平天国方面调动的兵力共有10多万,但是最后这场战争曾国藩打响了名头,成功攻下了天京,并且全歼太平天国的主力军队,从战略上来说,天京事件是太平天国领导人奉行消极防御思想战略的必然结果。
公元1862年安庆失守,曾国藩率领十万大军围困天京,陈玉成受到革职处分,后来曾国藩的援军又攻下了庐州和寿州等地,当地的地主团练头子被诱捕,投降清军,后来湘军成功攻陷安庆等地,曾国藩就趁虚而入。
其实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的失败有洪秀全及其手下将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因为洪秀全最后提出过袭击湖北的计划,不过他手下的李秀成执行不力,没有能达到洪秀全最初的目的,所以等到曾国藩率领湘军完成合围时,洪秀全已经退无可退,他错过了撤出天京的最后机会。
后代历史学家评论说,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也是标志着我国农民起义彻底失败的一次战役,如果没有天京保卫战的发生,我国会在19世纪中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且历史学家还认为,天京保卫战的失败使得人民对大清朝的统治进一步失去的信心,而且天京保卫战的失败消耗了中国太多的人力物力。
了解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的评价后代历史学家对天京保卫战的评价普遍比较低,这场发生于公元1862年的敌对战争最后以太平天国的全军覆没而告终,这场战争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清政府和太平天国军队两败俱伤,所以后代历史学家认为,天京保卫战不仅标志着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更标志着清政府从此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也从此变成了一个日益衰落的腐朽政权。
太平天国内讧与后期斗争
![太平天国内讧与后期斗争](https://img.taocdn.com/s3/m/97b21c2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b.png)
3、领导集团的失误
南王和西王在1852年阵亡,东王 和北王在1856年的内讧中被杀,翼 王另起炉灶。1856年以后,忠王李 秀成独木难支。干王主要是思想家 而非实干家,且有妒贤忌能的缺点。 洪秀全缺乏领袖天才,既不能制订 长期的建设性政策或全局性的军事 战略,也不能适当地指导行政管理, 于是他干脆推卸了所有的责任。
三股力量的联合绞杀下 阶级局限性与落后性,不可能成为社会
政治的革新者 宗教局限
2.历史地位
奋战14年,纵横18省,威震全中国,打击旧势力; 崭新的历史内容
军事:湘、淮军取代了旧式的八旗、绿营兵; 政治:地方实力派兴起; 财政:厘金倡办; 外交:中外新关系开始。
发扬民族精神,传播了开创一个新世界的革命精神, 对辛亥革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土地、农民问题的 高度重视精神,也引起毛泽东的广泛兴趣。
安顺场
如何评价石达开及其出走
3.影响:盛-衰 转折点
, .
------
, , .
------
不 到天
如 头父
回 还杀
家 是天
民 谣
做 一兄 长场 工空
A宗教上
江天
B政治上
山父
打杀
C军事上
不天
民 通兄
谣
杨秀清想当皇帝,一念之差, 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___孙中山《三民主义》
二.天国后期的政治与军事
林凤祥率领之北伐军是一支孤军深入敌境、自
取灭亡的偏师。
太平军没有集中力量,彻底摧毁长江两岸 的清军大营,确保南京的安全。洪秀全对 1853—1854年占领上海老城达一年之久的小 刀会的求助置若罔闻,太平军因而失去了从清 廷夺取一个与洋人接触的重要据点,以及一个 作战基地的机会。
太平天国后期保卫战
![太平天国后期保卫战](https://img.taocdn.com/s3/m/3da373305acfa1c7ab00cc39.png)
诸王争修王府
太平天国天王府西花园
太平天国东王府
为什么中外反 动势力开始公
开勾结?
华尔和“洋枪队”
为什么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清政府: 维护自身统治.
外国侵略者: 维护在华既得利益。太平天国
控制的地区威胁到了列强的利益.
3.历史功绩
➢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有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 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4.信仰危机: 领导集团的残酷斗争,造成革命队伍 思想混乱、人心涣散、纪律松弛
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分水岭
重建领导核心
• 陈玉成——英王 • 李秀成——忠王
军事指挥
• 洪仁玕——干王 (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
方案
二 太平天国的防御战
战役 破江北大营
时间 1858
作战双方
➢同中国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在思想上、组织上,它都 高出一筹,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 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深远影响 ➢太平天国的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又提出 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9C中叶,亚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太 平天国运动同波斯、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人民的反殖民 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 义者
直接原因:领导集团争夺权势
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主要事件
杨秀清逼封“万岁”1 韦昌辉滥杀无辜 2 石达开负气出走 6
洪秀全
1
5
逼
4
疑
杀
2
3
6
杀
第六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正式版
![第六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03fd3a5727a5e9856a6150.png)
A
B
• 3、《天朝田亩制度》在中国 行不通的根本原因是( ) A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的失败 B 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势力的阻挠 D未触及封建经济制度
B
• 4、下列事件发生在1853年的 有( ) ①太平军定都天京;②太平军 进军北京;③太平军进行西 征; ④ 太平军进行东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过程:
洪秀全
杨秀清 冯云山 韦昌辉
萧朝贵 石达开
1、过程:
洪秀全
借 杀
杨秀清
杀 冯云山
韦昌辉
萧朝贵 石达开
逼
走
太平天国由胜而衰的转折点,是太 2、影响: 平军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 折点
二、重整朝纲
新的领 导核心
天 王 : 洪 秀 全
干王:洪仁玕
忠王:李秀成
英王:陈玉成
总理朝政
军事指挥
1860—1862 1862—1864
天京保卫战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 洪秀全等 动失败
金田起义 (开始)
定都天京 (建立政权) 前 期
北伐、西 征和东征 (全盛)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战略上的失误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启示:农民阶级不 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 胜利
加速了……衰落与崩溃
失 败
太平天 功 绩 国运动
后 期 太平天国 的防御战
打破了……殖民化企图 提出了……资本主义 配合了……反殖民斗争 是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
天京变乱 (转折)
天京保卫战 (失败)
• 1、太平天国兴起的最主要的原 因是( ) A 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经济侵略加深 C 自然灾害严重 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A
• 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 的是( ) A 宣传西方的基督教 B推翻清朝的统治 C 建立理想的共和国 D建立朴素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6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教学设计
![第6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c4ae166bd97f192279e9de.png)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六节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天京变乱和太平天国后期领导核心的形成;三河镇大捷;太平军再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军;安庆失陷和陈玉成就义;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功绩、性质和特点。
2. 太平天国内部的斗争反映了封建思想的侵袭和小生产者的狭隘性。
3.通过对太平天国从兴起、全盛、转衰、防御战到最终衰亡的历史,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必须由先进的阶级进行领导,先进的革命纲领进行指导。
但在当时先进阶级还未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时,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阶级勇于承担反帝反封的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就不会有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教学重点:1.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斗争的原因2.太平天国的性质、功绩教学难点:1.天京变乱的原因2.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原因板书设计:第六节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一、转折点:1.天京变乱(原因、经过、影响)2.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二、防御战1.再破江北大营2.三河镇大捷3. 再破江南大营4. 太平军东征苏南与进攻上海5. 安庆陷落与陈玉成被俘就义三、太平天国的失败1.清军围攻天京2.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3.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4. 太平天国的性质与历史功绩教学过程:导入:1. 太平天国建立后它的革命纲领是什么?它的革命目标又是什么?答:《天朝田亩制度》是其革命纲领,太平天国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下面大家请看这幅图(大屏幕展示:“天王府”图):这座飞檐斗拱、富丽堂皇的建筑就是定都天京后,天王洪秀全的府第,它是在原都督府的基础上,几经扩建而形成的。
此外,其余各王在天京均建有自己豪华的王府。
大家想一想,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它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答:这说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的行为、思想已与建国初期背道而驰,在未完成反清大任之际,他们已日益滋长骄傲自满、贪图享受的腐朽思想。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PPT课件3 人教版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PPT课件3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353434a76e58fafab003f2.png)
2、意义:(3)太平天国是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4)其领导人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还提出了 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它与印度等国人民的斗争互相配合,共同打 击西方殖民者
小结
金田起义 (开始) 定都天京 (建立政权) 前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战略上的失误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启示:农民阶级不 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 胜利
时间:年 爆发
金田起义
1851
1853
1856
1859
1862
天京陷落
1864
课堂练习
1、标志太平天国失败的历史事件是 [ A 、天京变乱 B、 安庆陷落 C、天京陷落 D、洪秀全病逝
2、 《资政新篇》的作者是 A、洪秀全 B、石达开 C、陈玉成
C D
D
]
[ ] D、洪仁玕
3、体现曾国藩“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 乃能成功”思想的军事行动是 [ ] B、进攻庐州 A、围攻天京 D、进攻安庆 C、夺取汉口
四、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1、失败原因:
主观上:
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根本原因)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
2、教训: 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
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 得胜利。
五、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
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1)加速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第六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发 展 形 势
时间:年 爆发
1851
1853
1856
一、天京变乱
1、过程: 洪秀全
杨秀清 冯云山 韦昌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
逼
杨 杀
疑 杀 韦 责 石 走
天国出现无人无将危局 清军喘息重建高层领导的腐败带来的后果并结合现实 谈谈你对腐败的认识。
陈玉成 (英王) 军事 指挥 天 王 总理 朝政
1861 安庆失陷 1862 英勇就义 清军围攻天京 1858 破江北大营 三河镇大捷 1860 再破江南大营
扬州
庐州 三河镇
天京 上海
安庆
1860年、1862 年,太平军进 军上海
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 攻破江北大营,1860年, 攻破江南大营,天京解围
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中,洪仁玕曾提出攻破江南大营的 计策:“向湖杭虚处力攻其背,彼必返救湖杭,俟其撤兵远去, 即行返自救,必获捷报也。”此计称为 A 围魏救赵
4、和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内部矛盾斗争导致队伍分裂 ②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 ② B①③ C② ④ D③④
2、以下有关天京变乱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造成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 B 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C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D 清军趁机反扑,重新包围天京
3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 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A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B 没有充分领导人民 C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 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主张与外国通商,第一个提出 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与 亚洲 各国人民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
农民阶级 局限性 定都天京后 腐朽思想滋 长矛盾尖锐
重建领导 《资政新篇》 核心
由盛转衰 进行 防御战 三河镇大捷 安庆保卫战 天京保卫战
未能 实行
天京变乱
失败
1、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在于 A 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 B 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C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 领导集团腐朽思想的滋长
战略失误:偏师北伐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说明 阶级和时代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思考:与中国以往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相比, 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不同?
(1)发生的时代不同:列强侵入中国,中国开始沦为两半社会 (2)革命任务不同: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3)受西方文化影响,洪秀全利用基督教创立拜上帝教,洪仁 玕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5)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 (6)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7)……
C 远交近攻
B 瞒天过海
D 釜底抽薪
陈玉成(1837年─1862年),广西 藤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 跟着叔父,参加金田起义。1857年,他 任前军主将,同杨辅清等主持太平天国 军事工作。1858年9月,他率军攻破浦 口江北大营,11月在三河歼灭了湘军精 锐部队李续宾部,狠狠打击了曾国藩的 嚣张气焰,稳定了长江上游战局。1859 年,他被封为英王。1862年5月,清军 进攻庐州,陈玉成被混进太平军的歹徒 苗沛霖出卖,被捕送清营。清军将领胜 保劝他投降,陈玉成坚贞不屈,凛然斥 责说:“尔本吾败将,何向吾作态”, “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6月4 日,陈玉成在河南延津壮烈牺牲,年仅 26岁。
李秀成 (忠王)
1864 天 京 失 陷
1860 东征苏南 抗击洋枪队
洪仁玕 (干王 )
第一个在中国 《资政新篇》 发展资本主义 的方案
未能 实行
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领导人有
①洪秀全 ②洪仁玕 ③李秀成 ④陈玉成
A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864年,洪秀全病逝,不 久天京失陷,太平天国失 败
波斯
印度
中国
印度尼西亚
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主要是因为 A 规模巨大 B 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革命政权 C 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D 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加速了 清王朝和封建制度 反封建统治同时反 外来侵略 的衰落和崩溃
功 绩
是中国农民战争的 最高峰
材料二 秀全僻处深宫,从不出户,人罕见其面。自知诈 力不及杨秀清。一切军务皆委之,任其裁决。秀清自恃功 高,朝见立而不跪,每诈称天父下凡附体,令秀全跪其前, 甚至数其罪而杖责之,造言即毕,其为君臣如初。 -----摘自《贼情汇编》
请回答:
材料中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哪些问题,这些问题 造成了什么事件的发生?
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六节
你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农民起义?
它们各自的结局如何?
请你总结一下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农民起
义或农民战争的结局一般有哪几种情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四年(1854年)五月复兴土木,曰宫禁。城周 围十余里……雕琢精巧,金碧辉煌……伪天王舁夫(轿夫) 六十四人,伪东王舁夫四十八人,所次递减,至两司马舁 八人而止。洪逆不出行。惟杨逆每出行必盛仪仗……
?看了材料 和图片后, 你有何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
曾国藩认为:“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 建瓴而下,乃能成功。”
请回答:
曾国藩所说的上游是指什么地方?该地的失守, 对太平天国形势影响怎 样?
标志
1864年,天京陷落 没有切合实际的纲领 阶级局限性 革命目的不明确
失败
原因
主观
领导集团内部特权思想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