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第9章

合集下载

人格心理学笔记总结 - 陈会昌

人格心理学笔记总结 - 陈会昌

人格心理学笔记总结 - 陈会昌第一章绪论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观察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超越常识的分析能力;若主试客观上不是那么熟练,可以从主观上设立一些有目的的观察指标。

(二)、自然实验法(三)、测验法(四)、个案法(五)、相关研究法二、对人格的理解1、定义: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2、各理论党派对人格的理解(1)、精神分析理论(最主要的理论)认为人的无意识对其行为方式的差异起决定作用。

(2)、特质理论(核心理论之一)认为我们行为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核心成分特质,是一种以某种特定方式行动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倾向。

(3)、遗传决定论认为遗传素质和心理过程决定了人格的个别差异。

(4)、行为主义和学习理论认为稳定的行为方式是条件反射和心理预期的结果。

人格由我们经历的事情所构成,它是行为的习惯系统,而行为则是由环境造就的,如果我们的经历和遭遇不同,我们的人格也不同。

如何认识各种人格理论对人格内涵的认识? A、有关遗传和环境假设的回答;特质理论回避了这个问题;遗传决定论和精神分析都强调了遗传的作用;社会学习和人本主义则强调环境决定人的行为或者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造成了人格的差异。

B、意识和无意识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很多行为受到无意识力量的控制;行为主义则认为人们是能够理解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原因的;特质理论则从个体自我报告的资料出发,认为个体可以清楚地报告出他们的社会焦虑水平,以及他们是如何组织信息的;人本主义认为没有别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但是同时也认为许多人并不清楚他们为什么那么做。

C、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不能自由选择的,他是我们面对环境刺激的直接结果,斯金纳认为自由只不过是个神话而已;人本主义更多地考察个人的选择和责任感,并把这些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基础;精神分析则一般不采取绝对化的立场但他们强调与生俱来的需要和意识机制;在个人态度上应该把人格理论理解为各种人格理论的相关物,究竟哪种人格理论更重要取决于你个人研究的需要和目的;第三章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主要著作:《梦的解析》《日常工作中的心理病理学》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最初把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心理学-第九章 人格

心理学-第九章 人格

第九章人格一、单项选择题1.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极易出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现象。

这反映的性格的特点是()。

A.向师性B.依赖性C.可塑性D.独特性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3.“性格决定命运”突出了人格的()。

A.独特性B.社会性C.稳定性D.功能性4.“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句话说明人格具有()。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5.人格的()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A.独特性B.稳定性C.整合性D.功能性6.人格受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这说明人格具有()。

A.整合性B.独特性C.稳定性D.社会性7.按照典型气质分类,《红楼梦》中王熙凤和林黛玉分别属于()。

A.胆汁质和黏液质B.胆汁质和抑郁质C.多血质和抑郁质D.多血质和黏液质8.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是()。

的特点。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9.豹子头林冲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终于逼上梁山。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0.3岁左右基本成熟的自我是()。

A.生理自我B.心理自我C.社会自我D.现实自我11.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这是()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2.“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反映的是()因素对人的影响。

A.社会文化B.家庭环境C.自然环境D.早期经验13.人格结构中自我的作用主要是()。

A.追求各种生理需要B.抑制本我的冲动C.追求完善的境界D.调节矛盾14.超我遵循的原则是()。

A.快乐原则B.现实原则C.道德原则D.满足原则15.关于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说法错误的是()。

A.人格由三个层次构成B.人格的三个层次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C.自我位于人格的最高层次D.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反之,则会产生心理疾病16.在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中,对应强、不平衡神经活动的气质类型的是()。

人格心理学题库

人格心理学题库

人格心理学题库第一章人格概说一、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着个人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

――G.奥尔波特•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陈仲庚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黄希庭,2002人格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范型来研究人格的结构、动力、发展和适应等领域中的事实和规律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人格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有哪些?(或:主要研究领域)人格结构:是人格理论家用来解释个别差异的假设性概念,所描述的是个体内在的稳定的人格层面。

当承认人格结构存在之后,就要探讨人格结构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究竟有多少?诸要素是怎样组织的?是否有某些要素高于或控制着其他的要素?人格动力:指个体特征性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

一些人格理论家用人格过程这一术语来概括人格动力机制方面的内容。

人是积极能动的主体,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

是什么力量促使人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人格动力就是要解答这个问题的。

人格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至衰老死亡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

人格是如何发展的?发展是否有阶段性?如果有阶段性那么经历哪些阶段?遗传与环境如何具体地交互作用从而产生各种人格特征?婴幼儿时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有何意义?这些问题构成了人格心理学的第三个研究领域。

人格适应:(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

个人与环境保持和谐状态,心情愉快、情绪积极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而不能与环境保持和谐状态则表现为适应障碍。

持久性的适应障碍则属人格障碍。

人格评鉴:又称人格的评估,是通过科学的程序对个体人格表现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并给予解释的过程。

人格心理学基础知识

人格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1.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2.人格这个概念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定义:首先是外在的人格,即个人被他人知觉和描述的方面;其次是内在的人格,涉及一些内在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被他人认为是这样的。

3人格在心理领域的定义分为:罗列式,综合性,层次性,适应性,区别性,本质性。

4,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着个人特有的思想和行为。

5本书认为: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6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

整体性:指人格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方面密切联系。

稳定性指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7现在人格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以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解释》,和默里《人格探究》两书为标志。

8人格心理学家关注人的所有层面,第一,人类本性的层面(揭示人的共同本性),第二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层面(揭示个体差异和群体的差异),第三,个人唯一的层面(个体的唯一性)。

9,人格心理学的目的:描述(最基本),理解,预测,控制。

10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对人性及其差异进行描述和解释,从而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改变所使用的概念体系。

确定一个理论的标准:内部一致性,包容性和广博性,简约性,实用性。

11,人格心理学是以整体的人为研究对象。

三种研究途径:临床途径,相关途径,实验途径。

人格测评是指创立并应用各种系统的技术来搜集人格资料,从而对人格的个人方面进行考察。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是将人性作为其核心12,第一个正式意义上的人格理论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

第二章1个案研究是一种以单独的个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取向,它把个体看作一个整体,对之进行丰富全面,深入细致的描述和解释。

2测验资料分为:自我报告资料,观察者报告资料,实验资料,生活史资料。

第九章 人格及人格测量

第九章 人格及人格测量

(2) 测验的记分


每一测题有a、b、c三个答案,可得0、1或2分。 聪慧性(因素B)量表的题目有正确答案,每题答 对得1分,答错得0分。测验一般用模版记分,模 版有两张,每张可为8个量表记分。 使用记分模版只能得到各个量表的原始分数, 尚需要通过查常模表将其换算成标准分数(标 准10分)。然后按各量表标准10分在剖析图上 找到相应圆点,将各点连接成曲线,即可得到被 试者的人格剖析图。
情绪体验深刻,孤僻,行动迟缓,具有很高的感受性,善于觉 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具有内倾性。 黑胆汁多 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容易外露,注意稳 定但难于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 粘液比例较大
2、阴阳五行类型模式
在我国战国时期的古医书《内经》中,记载 了对人格的两种分类方法,以阴阳五行说为 基础的这两种分类方法就是多元类型人格模 式。 一种是依据人的体型和肤色将人划分为金、 木、水、火、土五种人格类型。 第二种分类方法依据人体内的阴阳强弱来划 分人格类型。
奥尔波特特质理论:
类型 首要特质
中心特质
表现特征:
在一个人身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个性特质,是衡 量人的标准,如“他是一个外向的人”;
次要特质
它的概括性比首要特质低,是由一些在某种程 度上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特质构成的。这些特 质构成一个人的独特个性。通常用这些中心特 质描述人的个性。常见于“评语”和“鉴定” 中的能够吃苦、善良、肯独立思考、事业心强、 工作学习条理性强等,都属于中心特质。 个人在特定情境中才表现出来的那些性格特征。
人际依 赖型
2).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弗雷德曼将 人分为两大对立人格类型:A型和B型
类型 A型 表现特征:
急性子, 时间紧迫感强,缺乏耐性,成就欲高,上进 心强,具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富 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办事匆忙,说话快, 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社会适应性差。

第9章 心理测验

第9章  心理测验
一、什么是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能力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品 质,是完成某项活动、解决某个问题所必须 具备的条件。
心理学上所指的能力,涵盖两层意思:其一
是指个人现在实际“所能为者”;其二是指 个人将来“可能为者”。 个人的潜在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性向 (或倾向),性向分为两类:一类称为普通 性向,指—般性的潜在能力;另一类为特殊 性向,指在某一方面的特殊潜力。 知识=能力? 技能=能力?
(3)逻辑推理能力 指根据已有的信息发现和理解事物之间 的关系,做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逻辑推理 能力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部分,它的强弱代 表着人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 能力的高低。 人们在工作中常常要面对纷繁复杂的信 息,而且这些信息是不完整的,如何能够从 这些信息中发现本质的联系和解决问题的线 索往往是成功的关键。
对什么是智力,研究者迄今尚未达成共识。
有人认为智力是抽象思维能力,有人认为智 力是学习的潜能,也有人认为智力是适应新 环境的能力,还有人认为智力是个人的抽象 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称 。 现在,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把智力看作是以抽 象思维能力为中心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而不 是一种单一的能力。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操作分量表)举例
名称 测验内容 测验实例
处理部分与整 将拼图小板拼成一人物体,如人手,半身 图像组合 体关系 像等。 填图 视觉记忆及视 指出每张画缺了什么,并说出名称。 觉理解性
对社会情境的 把三张以上的图片按正确顺序排列,并说 图片排序 出一个故事。 理解能力
视觉与分析模 在看一种图案之后,用小木块拼成相同的 积木拼图 式能力 样子。 译码 学习和书写速 学会将每个数字与不同的符号联在一起, 度 然后在某个数字对应的空格内填符号。
★例题2、一搬家公司收费标准是出车费150元,

人格心理学全部原始笔记

人格心理学全部原始笔记

人格心理学全部原始笔记展开全文第一章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历史发展1、人格的定义(教材)2、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人格心理学是以认识和研究人的人格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视角来探索人格构成与表现、人格产生与发展、人格培养与提升、人格适应与矫正等方面规律和机制的一门重要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3、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学习人格心理学应注意的问题:①树立正确观点②明确学习目的③注意方法5、人格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从历史背景上来看,人格心理学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科学背景和哲学背景。

社会背景为人格心理学的产生提出了需要,科学背景为其产生提供了条件,哲学背景则奠定了相应的方法论基础。

6、人格心理学诞生的主要标志:一种观点认为:193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应首推弗洛依德,其主要标志应是1900年《释梦》的出版。

7、西方人格心理学的根本特点:①以人性为核心②把人性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依据③以实证的方法为基本方法8、人格心理学发展的趋势:①经典理论的修正②小型理论的出现③研究方法的融汇和改进④理论研究中的认知趋向⑤相互作用论的思想倾向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1.什么是人格理论(教材)2.人格理论的制约因素:①人性观②研究策略③个人因素和文化因素3.人格理论流派(教材)4.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教材)5.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教材)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格研究(personality research)——对人格理论中所包含的假设进行验证的一种活动。

人格研究的重要性:赋予理论生命、延伸或修改理论;决定一个理论的效用和周期二、人格研究的研究过程(一)观察和描述: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二)理论和假设:对有关的现象和问题提出概括性、解释性的理论,通过推论做出假设,假设是对来自理论的、有逻辑联系的多个变量之间的预测(三)检验假设:理论本身无法验证,通过检验假设来支持或反对该理论三、人格研究的主要途径(取向)许多人格理论常受到批评或不被重视的原因是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资料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资料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概论★人格心理学定义——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古罗马著名学者西塞罗.对于人格的概念:1.一个人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或外表的自我;2.某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或真实的自我;3.与自己工作相适应的个人品质的总和;4.表示一个人的尊严和优越。

本书的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即: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2.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3.这种心理行为模式相对稳定的;4.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而形成起来的。

★人格心理学的任务: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

《黄帝内经》五种气质类型(填空)柏拉图:“灵魂不死”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组成即理性、意志和欲望”、理性与协调、“理想国”;(填空)★亚里士多德:反对“灵魂不死”观、“灵魂”与“肉体”、理性与非理性、“蜡板”与反映论、人性无善恶、“中庸之道”与“实践智慧”;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四种气质多血质:开朗,对刺激迅速强烈,不深入持久。

无忧无虑,有良好希望,对事情开始很重视,但比较快忘记。

真诚许诺,但并不信守诺言。

忧郁质:比较平静,他们对刺激的反应不太显著,他们对自己有关的事物也都非常重视,并注意力放在事物的困难方面。

他们深思熟虑,不轻易许诺。

胆汁质:这种类型的人是热血的。

他们的情绪反应具有爆发性;行动迅猛,但不持久;易发怒,但不记仇;爱面子,喜欢排场;喜欢但仍领导职务,而不愿意做具体工作。

黏液质:冷血。

不易冲动,具有正常理性;情绪反应迟缓,但持久。

行事比较保守与刻板。

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6点):1.精确性;2.可检验性;3.概括能力;4.简洁性;5.逻辑一致性;6.有用性。

吉尔和齐格勒提出的9对基本问题和基本设想及其解说:①自由意志-决定论.②理性-非理性.③整体说-原素说.④素质论-环境论.⑤主观性-客观性.⑥前动性-反应性.⑦稳态-异态.⑧可知性-不可知性.⑨可改变-不可改变临床研究:亦称为个案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九章-情绪与情感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九章-情绪与情感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九章-情绪与情感一、单选题1.\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的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2.在冯特提出的情绪三维理论中,下面哪一个维度不包含在其中()A.愉快一不愉快B.激动一平静C.注意一拒绝D.紧张一松弛3.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皆是()的绝好写照。

A.心境B.激情C.应激D.情境4.根据坎农一巴德情绪学说,情绪的中心位于()。

A.内脏B.外周神经系统C.杏仁核D.丘脑5.在情绪的认知理论中强调对刺激情景的评估作用的理论是()。

A.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B.沙赫特的二因素情绪理论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理论D.伊扎德的动机一分化理论6.当人处于应激状态下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表现。

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生理唤醒D.行为反应7.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A.中枢神经系统B.植物性神经系统C认知评价D.动机水平8.当个体遇到对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时,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此时()。

A.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B.出现意识消失的情况C.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D.对发生的鲁莽行为可以不负责任9.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A对客观事物的感知B个体的愿望和需要C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D 个体的能力与人格10.下面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

A.情绪B.情感C.心境D.应激12、内驱力其实就是()。

A生理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内部动机D外部动机13.在荒邻野外看见老虎,人们害怕,而看见动物园中笼子中的老虎,不但不怕反而高兴,这种现象说明:A.刺激决定情绪B.认知决定情绪C.生理唤醒决定情绪D.身体状态决定情绪14.“喜新厌旧,忽冷忽热,易喜易悲”是情绪和情感的哪种特性A.兴奋性B.深刻性C.稳定性D.效能性15.“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A.应激B.心境C.焦虑D.激情16.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是通过()来实现的?A.动机B.适应C.表情D.心境。

2024年人格心理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学生用)

2024年人格心理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学生用)

2024年人格心理学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学生用)一、单选题1.没有两个人能对同一事物做出相同的反应,反映的是人格的OA、稳定性B、独特性C、统合性D、功能性参考答案:B解析:人格的独特性表现出一个人典型的行为和特征。

独特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典型性,主要体现在个人核心人格的特征上;二是差异性,是指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没有两个人能对同一事物做出相同的反应。

对应参考教材N《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什么是人格-第1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人格概述-第255页2.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反映的是人格的OA、稳定性B、独特性C、统合性D、功能性参考答案:D解析:人格是个体生活轨迹的根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这里体现的是人格的功能性。

对应参考教材:《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什么是人格-第1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人格概述-第256页3.人格理论研究的流派众多,每个流派都在帮助我们理解O的问题上提供了有价值的帮助。

A、我是谁B、自我价值C、安全感D、自我成长参考答案:A解析:每个流派都是由众多值得尊敬的心理学家发展和推进的。

他们的论述并非全部正确,但是,每个流派都在帮助我们理解“我是谁”这个问题上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

对应参考教材:《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什么是人格-第2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人格概述-第256页4.个体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冲动转化为社会赞许的行为,其所运营的防御机制是()Λ^合理化B、升华C、反向形成D、投射参考答案:B解析:升华是指个体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冲动转化为社会赞许的行为。

对应参考教材:《补充教材》(黄皮,培训资料)-人格心理学-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第7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格心理学-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第260页5.霍尼所说的()是指个体在此时此地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是别人所能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独立于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知觉。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概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一、基本概念人格(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意指面具、脸谱。

含义见下。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基本问题1、“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人格的性质:第一、整体性(形诸于外,蕴蓄其中。

)第二、独特性第三、稳定性(人格在时间上的前后一贯性和空间上的普遍性。

我们相信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人格都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

)第四、生物性与社会性(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

)3、心理学上最早探讨个别差异及其测量问题的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高尔顿。

1937年著名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4、人格理论体系及代表古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1900年,弗洛依德发表《梦的解析》,标志着古典精神分析的形成)新精神分析(霍妮,埃里克森,弗洛姆)特质论(奥尔波特,卡特尔)行为学习论(斯金纳、多拉德和米勒)社会学习论(罗特和班杜拉)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体系(马斯洛、罗杰斯)认知主义的人格理论体系(凯利)5、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问题: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估(方法:投射测验、自陈测验、行为评定)6、人格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唯一从整体层面上研究人的心理、探讨人性的科学。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基本概念临床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相关研究: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更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来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实验研究: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作出因果性的结论。

普通心理学 普心9(人格)

普通心理学   普心9(人格)
• 黏液质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 活。和这种神经过程的特点相适应,黏液 质的人的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反应速度 慢,情绪的兴奋性低但很平稳;举止平和, 行为内向;头脑清醒,做事有条不紊、踏踏 实实,但容易循规蹈矩;注意力容易集中, 稳定性强;不善言谈,交际适度。
(四)抑郁质
• 抑郁质的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弱,而且兴 奋过程更弱。和这种特点相适应,抑郁质 的人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多疑多虑,内 心体验极为深刻,行为极端内向;敏感、机 智,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事情,他能注意得 到;胆小,孤僻,情绪的兴奋性弱,难以为 什么事动情,被什么事打动,寡欢,爱独 处,不爱交往;做事认真、仔细,动作迟缓, 防御反应明显。
•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 论的创始人。
• 他认为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是人 以一种特殊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它以人 的“神经心理系统”为基础,虽然不能直 接观察到,但是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加以证 实。
• 特质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质既可以 为某一个体所具有,也可以为某个群体所 具有。
人格特质理论
• 人格特质理论把特质看做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 性,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也是评价人格的基 本单位。
• 主张人格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用一些基本的特 质来描述一个人的人格,每一种特质都有两个对 立的特性,两端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变化的维度, 每个人在这个维度上占据一个位置。每个人都会 具有好多种人格特质,在每一种人格特质变化的 维度上,又会占据某个位置,这样,各人之间的 人格特质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兴奋和抑制
•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 和抑制。
• (1)兴奋: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或 • 者功能活动由弱变强。 • (2)抑制:由活动状态变为相对静止、或 • 功能活动由强变弱。

人格心理学(第7版)笔记全面版 Jerry M.Burger著 陈会昌等译

人格心理学(第7版)笔记全面版 Jerry M.Burger著 陈会昌等译

PERSONALITY(7th Edition)人格心理学(第7版)【美】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Ⅰ、什么是人格第一章什么是人格一、人与环境二、人格的定义: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它包括两部分内容:1. 稳定的行为方式。

人格研究者通常认为它们指的是个体差异。

人格是稳定的,我们可以跨时间,跨情境地来审查这些稳定行为方式。

只要人格存在,而且行为不仅是对我们所处情境的反应的话,我们就预期,在人们的行为方式中有某种稳定性。

2. 内部过程。

他是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着人怎样行为、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另外,外部环境对人格也有影响。

三、人格的六个流派:对于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部心理过程的产生根源,每个流派都查明并验证了人格的一个方面。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无意识对其行为方式的差异起着很大作用;特质流派:认为人是处在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的连续体的某个位置上,认为我们行为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核心成分特质,是一种以某种特定方式行动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倾向。

生物学流派:利用遗传因素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人本主义流派:认为人的责任感和自我接纳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把稳定的行为方式说成是条件反射和期望的结果;认知流派:用信息加工的方式解释行为的差异。

两个例子:攻击和抑郁。

例1. 攻击:为什么有些人总比别人更富攻击性?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无意识的死的本能。

但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不会伤害自己,所以这种自我毁灭的冲动就无意识的转向外面,以攻击别人的方式表达出来。

另一些精神分析学家解释,当人要达到自己行为的目标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

特质流派:认为看重攻击行为的个体差异和稳定性。

生物学流派:认为遗传素质是攻击行为稳定性的原因之一,有些人出生就具有攻击性的素质。

人本主义流派:不承认人天生就具有攻击性,当某些因素阻碍了自然生长的过程时,就会出问题。

124946-心理学-人格 专项通关题库 第09关

124946-心理学-人格 专项通关题库 第09关

1.小宝活泼爱动乐观灵活,但做事经常粗枝大叶,他属于_____气质类型A: 黏液质B: 胆汁质C: 多血质D: 抑郁质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多血质的气质类型特点。

活泼爱动乐观灵活,粗枝大叶是多血质的气质类型特点2.王芳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情感体验内向、深刻持久、善于觉察不易觉察到的细微事物,这种气质属于_____A: 胆汁质B: 多血质C: 黏液质D: 抑郁质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抑郁质的气质类型特点。

抑郁质的人有较高的感受性。

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都相当缓慢,柔弱;情感容易产生,而且体验相当深刻,隐晦而不外露,易多愁善感;往往富于想象,聪明且观察力敏锐,善于观察他人观察不到的细微事物,敏感性高,思维深刻;在意志方面常表现出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受到挫折后常心神不安,但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现出坚忍的精神;不善交往,较为孤僻,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3.“活泼好动”是下列哪种表现?_____。

A: 能力B: 兴趣C: 气质D: 性格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活泼好动是多血质的气质类型特点。

4._____指出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A: 奥苏伯尔B: 卡特尔C: 霍兰德D: 斯普兰格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表面特质不会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根源特质是内在的,决定表面特质的最基本的人格特质,是那些稳定的,做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的特质。

根源特质需要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

5.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_____。

A: 表面特质B: 共同特质C: 中心特质D: 根源特质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雷蒙德·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

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6.在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中,_____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为什么会焦虑?抑郁?愤怒? ❖ 人为什么有攻击性? ❖ 在陌生人面前,人为什么会感到紧张? ❖ 人为什么有羞耻感?同情心? ❖ 人为什么通常是自私的?
四、 应用:儿童气质与学校教育
1、气质类型和学业成绩
气质与智力无关,但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
第一,一些气质可能比另一些气质更符合课堂上的要求。 第二,学生的行为引起了教师的反应。 第三,教师常会曲解学生的气质差异。
δ波:
频率为每秒0.5~3次,幅度为20~200μV。正常成人在清醒状态 下,几乎是没有δ波的,但在睡眠期间可出现δ。在婴儿时期,脑电 频率比幼儿更慢,常可见到δ波。一般认为,高幅度的慢波(δ或θ 波)可能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时电活动的主要表现。
多种身心疾病时,脑电节律发生紊乱。失眠、焦虑、紧张、疼痛 等各种负性事件可使脑电α波减少;目前国内外已广泛使用脑电生 物反馈治疗各种身心疾病。其能从心理调试的角度改善患者的各种 不良状态,恢复脑电正常的节律。逐步使机体达到最佳良性状态。 并形成条件反射加以巩固。且无创、无毒副作用。是一种非常有效 的心理行为干预疗法。
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的人社会适应方面出现了问题。
2 、人格的生理学基础
艾森克在阐明人格的个体差异基于生物基础是给出了三个论 据。
第一,外向-内向型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 第二,艾森克也用了跨文化研究的结果来支持他的观点。 第三,艾森克指出,对于人格三个维度中的每一个维度,遗传 都起了重要作用。
二 、气质
2 、抑制和非抑制儿童
※对陌生环境表现出抑制型风格,这种趋势是一种遗传倾向。
(1)抑制型儿童是自我控制的,温和有礼的。抑制型儿童杂 面临不熟悉的人和情境是更容易焦虑,心理学家称之为“陌生 焦虑”。
(2)非抑制型儿童,这些孩子用一种精力充沛的和自发的方 式来表达自己。
人格的生物遗传基础简介
Inhibited (10%)
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说明情绪上的反应倾向。我们把在这一维 度上得分高的人视为情绪不稳定或情绪化的人。
那些在这一维度上得分落在另一端的人会更少出现情绪失控, 也不会有大起大落的情绪体验。
(3)精神质(倔强性) 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的人被描述为“自我中心的,攻击性的,
冷漠的,缺乏同情心的,冲动的,不考虑他人的,并且通常是 不关心别人的权力和福祉的”。
右脑
着眼于整体、全局 直觉 潜意识思维 内部意识 创造性 洞察力 三维、立体思维 想象 音乐、艺术 被动性 即兴的 应用能力 感性的 综合能力
左,右半脑测试
1.你认为记住人们的名字容易还是他们的面孔容易?
A.名字
B.差不多
C.面孔
2.以下哪项符合你对失败的态度?
A.屡败屡战 B.沉重打击
C.放弃,开始尝试新事物
21.以下哪项对你打击最大?
A.在职业生涯里没成为领导人物
B.对我取得的成就和辛勤工作没有得到认可
C.没有时间做所有我想从事的事情
22.你怎么看这句话“经验是最好的老师”?
2 、大脑不对称性 大脑不对称性是指大脑左右半球活动水平的差异性。
具体的说,左半球活动水平高与积极情绪相连,而右半球活动 水平与消极情绪有关。
3、大脑不对称性的个体差异
※在人无情绪反应的休息状态下,也存在着大脑某一半球比 另一半球活动水平高。
左脑
着眼于个体、局部 逻辑 有意识思维 外部意识 方法、规则 书面语言 数字技能 推理 科学技能 主动性 有顺序的 语言能力 理性的 分析能力
A.不太喜欢
B.没什么感觉
C.很有意思
15.你认为退休的主要好处是什么?
A.有更多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间
B.从规章制度中解脱出来
C.有时间从事新的活动
C.极富想象力的人
16.以下哪项对你更适合?
A.实事求是 B.典型代表 C.难以捉摸
17.你会给自己空间和时间专门“思考”吗?
A.很少 B.偶尔
C.经常
18.你没有预订票进入演讲厅,这时两边都有位子。你通常选择哪
边?
A.右边的 B.无所谓 C.左边的
19.以下哪项更适合你?
A.迫于压力
B.忙忙碌碌
C.善解人意
20.一般不看表的情况下,你能大概说出过了多长时间吗?
A.是的,通常我有很好的时间概念
B.有时可以
C.老实说,我实在没什么时间概念,因而浪费一些时间
※研究者发现,抑制性与非抑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那些面临新环境时被动而谨慎的孩子,在他们长大后面对陌 生人,也会表现出相同形式的害羞。
❖ 四个月时被鉴定为抑制型的婴儿,其中有40%在14 个月和21个月时表现出较多的恐惧;但没有一个非 抑制型的婴儿有同样的感受。(Kagan & Snidman, 1991)
1997年病逝于英国伦敦。
1 、人格结构
艾森克被认为是发现了人格特质基本结构的心理学家。
艾森克运用了因素分析法来确定他称之为类型或超级特质 的基本数量。
四层次:
❖ 特殊类型水平:处于最下层,是日常观察 到的反应。 ❖ 习惯反应水平: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 属于特殊因子。 ❖ 特质层:由习惯反应形成,属于群因子。 ❖ 超级特质 层:由特质形成,属于一般因子。
对这九个气质维度进行研究得出三种气质类型: 第一种是易教养型儿童;(40%) 第二种是困难型的儿童;(10%) 第三种是缓慢型儿童。(15%)
1)气质是广泛起作用的人格倾向而不是具体的人格特质。
2) 成人的人格既受所遗传的气质决定,也受环境因素的决定。 并且,气质影响环境,环境又影响气质发展成为稳定的人格特 质的方式。
艾森克的人格层次模型
(1) 内外向型
艾森克认为外向和内向不仅可以根据行为区分,还 可以根据人的生理构成来区分。
他认为,外向和和内向的人在无外界刺激、处于休息 状态的大脑皮质唤醒水平不同 .
外向者皮质唤醒水平比内向的人低。
内倾型与外倾型
▪ 内倾型是个性沉静不 善于社会交往的人。
▪ 外倾型是指个性好动 善于社会交往的人。
1935年在伦敦大学开始涉足心理学课程。1938年,艾森克 获文学士学位,194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随后相继在莫兹利医 院和伦敦大这精神病研究所工作。在该所初创时期,艾森克筹 建了心理学系,成为伦敦大学的一名教授和莫兹利与贝思莱 母·罗亚尔医院的一名心理学家。之后,他作为英国的一名教授, 承担了开创临床心理学的任务,由他创建的心理学系是第一个 培养临床心理学家的机构,并用于发展行为治疗的方法。
三个气质维度,即适应良好 、 难以控制和抑制性
※适应良好:自我控制,自信,适应性强。 ※难以控制:冲动而不安静,注意力容易转移 ※抑制性:害怕,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与陌生人交往感到不舒服
托马斯和切斯的气质9维度
气质的九个维度:活动水平、适应性、主动或退缩、分心程度、 强度、情绪、持久性、节律性和反应阈限。
气质是生来就具有形成某些特定行为类型的广泛的倾向性。
如今研究者通常把气质视为能通过多种途径表达的,并且依 据个体经验,能发展成为不同的人格特质的行为和情绪类型。
1、气质和人格
三个气质维度,即情绪型、活动型和交际型
※情绪型是指一个人情绪反应的强度。 ※活动型是指一个人能量释放的一般水平。 ※交际型指一个人的人缘及与人相处的特点。
β波:
频率为每秒14~30次,幅度为5~22μV。β波在额叶与顶叶比较明 显。当被试者睁眼视物、进行思考活动时,β波即可出现。有时β波 与α波同时在一个部位出现,β波重叠在α波之上。一般认为,β波是 大脑皮层处在紧张激动状态时电活动的主要表现。
θ波:
频率为每秒4~7次,幅度为20~150μV。θ波在枕叶和顶叶比较 明显,在成人困倦时可以出现。在幼儿时期,脑电波频率比成人慢, 一般常见到θ波,到十岁后才出现明确的α波。
Uninhibited (25%)
抑制型儿童的特点: 自我控制的 温和有礼的 陌生焦虑的 “粘人”的 更有可能是“blue eyes”
出生后前几个月烦躁、睡眠中断、
慢性便秘 出生几天对陌生刺激心率加快,
瞳孔变大。
Kagan & Snidman, 1991
出生四个月美国婴儿的气质差异
非抑制型儿童的特点: 自发的 主动的 精力充沛的 适应陌生环境迅速的 不太“粘人”的
(2)抑制型儿童的父母如果能够敏感地察觉孩子对陌生情境的 不适应行为,并教会孩子如何对待陌生情境和陌生人的话,将会 对这些儿童很有好处。
(3)许多领导人、社会工作者和演义界人士都曾是抑制型儿 童,但通过克服自己的羞怯而获得成功。
三、进化人格心理学
进化论人格心理学是以进化论为基础的,认为经过自然选择过程, 使人类更有可能生存和繁衍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的心理机制得以 保留,而那些不适应环境挑战的心理则不能生存。
A.代数 B.地理
C.美术
7.你最认同下列哪项陈述?
A.我很乐意遵守规章制度
B.规章制度有时束缚了我
C.我喜欢自己定规矩
8.你经常改变房间的家具摆设吗?
A.少于每五年一次 B.每五年两到三次 C.多于每五年三次
9.看电视新闻时,哪类新闻最吸引你的注意力?
A.政治新闻
B.体育新闻
C.全球及环境问题
10.听讲座时,你通常会怎么做?
α波:
频率为每秒8~13次,幅度为20~100μV。α波在枕部和顶枕部最 显著,其波形近似正弦波。正常人在清醒、安静、闭目时,α波即 可出现,其波幅呈现由小变大,然后由大变小,如此反复进行的周 期性改变,形成所谓α波的“梭形”。每一α波梭形持续约1~2秒。 当被试者睁眼或接受其他激动性刺激时(如令其进行心算),则α 波立即消失并转为快波,此现象称为“α波阻断”。因此一般认为, α波是大脑皮层处于清醒安静状态时电活动的主要表现。
▪ 两种类型主要表现在 人际适应上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