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事件取样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事件取樣法
壹、概論
事件(event)是事件取樣法的重點。
˙事件取樣法是一種正式的觀察法,是利用事件的發生,以定義感興趣的特定事件並在觀察的情境中等待期出現。
˙在觀察幼兒的脈絡中,事件是指可能歸屬於特定類別中的行為。
˙例如爭吵這個事件是由一些可觀察的特定行為,像是大聲說話、各種臉部表情或為了爭奪玩具的所有權而爭論所構成。
˙事件取樣法只選擇一種取樣,也就是特定的行為或事件。
˙可以選擇任何一種事件,如吵架、社會互動,或依賴行為來作觀察。你先針對此事件用你可以接受的例子來定義這個事件的行為,然後找個能觀察到幼兒的位置,然後等待事件的發生並記錄。
˙應該盡可能詳細的從頭到尾記下行為的整個過程,才能做為日後推論的詳實資料。可選擇下列任何一種方法來記錄:
(1)編碼設計(coding scheme)
(2)敘事描述法(narrative descriptions)
(3)前兩種方法合併用
˙事件取樣法式非常類似敘事描述法,只是事件取樣法是不考慮不符合特定事件定義中的行為。
˙事件取樣法並不在意行為發生的時間,它也不會被必須只記錄在預定的時段內發生的行為所受限。
一、開放性對閉鎖性
˙事件取樣法是屬於閉鎖性的方法。但是,如果能詳細的敘述並保存原始資料的話,那就可以符合開放性的條件。
二、選擇性程度
˙因為事件取樣法中所要觀察紀錄的特定事件,是事先就經過選擇的,所以其選擇性程度極高。
三、推論的必要性
˙事件取樣法在一開始的推論是必要的。推論是指對某一行為或一連串的行為,是否屬於某事件的特定類別所作的任何判斷。
四、優點
˙對行為及行為的脈絡有豐富及詳細敘述的可能性。
˙事件取樣法也具實用性,尤其適用於紀錄那些經常發生的行為。
˙事件取樣法是「由行為和脈絡的自然單位,構成觀察的範圍」。這些「自然行為」(natural units),可讓你研究行為及其脈絡間的關係。
˙事件取樣法的最後一項優點是能結合敘述描述法和編碼設計,因此,它具備編
碼設計的立即功效性,以及敘事描述法的完整性。
五、缺點
˙缺點是不適於研究不經常發生的行為。
˙如果需要詳細而完整的行為和脈絡資料,也不適合採用事件取樣法。
˙事件取樣法忽略所選取事件前後發生的行為與脈絡。
六、事件取樣法指引
1.明確指出及操作性定義你所要的研究行為。
2.了解所要研究行為的一般特質,以便知道何時、何地做觀察。
3.決定要記錄那些資料。
4.紀錄表之設計盡可能簡便。
七、信度問題
˙幫助客觀性的建立,若五位觀察者均提出相同的資料,則可以減少觀察個人成見的傾向。
˙確保其他的研究者使用相同程序和同類的對象都能發現相同結果的機率。貳、事件取樣法實例
一、一些普遍指導原則
˙依據你觀察的目的,在可能的其他變數中考量你的時間、精力以及資料的完整性等因素。
二、第二種事件:空間/設備事件
˙由於物理空間設備的重要性,記錄在其中所發生行為是有意義的。
˙我們就可以把焦點放在行為發生的地點,而非只是單純的行為本身。
˙如果你發現一些幼兒很少選擇需要體力的角落,而是選擇經常坐著不動的角落你或許會鼓勵那些較少活動的幼兒進入需要大活動量的角落。
˙你觀察某特定空間/設備時,發現幼兒很少使用某個角落,也許這就是提醒你該撤掉這個角落,或是嘗詴鼓勵幼兒從事該角落的活動,更或是以一個幼兒較常使用的角落取代之。
三、一些事件取樣法應用的建議
˙事件取樣法通常在提出介入策略前,已獲得有關特定行為出現次數基準線的資料。
˙基準線資料(baseline data)主要用來發展改變行為策略,也就是增加或是減少行為的次數。
˙你可以為了減少幼兒攻擊性行為的次數,或是增加幼兒社會互動的次數,甚至是鼓勵幼兒使用某角落的次數,以發展與該角落有觀的行為。
˙例子:小貝和小珊進入大積木角只是在談話,而非真正玩積木的例子中,兩位幼兒在積木角(空間/設備被定義為事件)的一連串行為可以知道兩位幼兒在積木角次數。
如果他們很少玩積木,而你也覺得他們應該要玩,你也許會嘗詴用一些方法:
(1)邀請一些幼兒加入他們。
(2)詢問他們可以用積木做什麼?以提升其好奇心。
你或許可以再用事件取樣法以檢視你的介入策略是否能增加他們的玩積木行為。
四、李曉虹和事件取樣法
˙事件取樣法可以讓我得到與敘事描述法一樣詳細的資料,而我不需花費時間與精力去記錄與我作業無關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