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陈丹青绘画艺术研究
陈丹青油画鉴赏
![陈丹青油画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ef1731f10a6f524ccbf8527.png)
《西藏组画》七幅,具有“生活流”或自然主义特征,而且为了区别贯常“典型性” 的现实主义,作者是着意以类似习作的瞬时性手法来扑捉这些他眼中的所看到的“西藏浑朴天然的人情风貌”尽管作者早就在“内心充满往日在底层的种种印象”,他还是极端重视以速与的方式敏锐地把握眼前生动的感性直观,而他最终的追求则是以近乎古典大师的朴厚、深沉、蕴藉而凝练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他对这种很“土” 的寻常生活和人伦情感的热爱。他说:“如果观众能够不期而然地被作品的真实描写和人道感情打动,感到‘这就是生活,就是人’,那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 《西藏组画》对当时长期盛行并严重教条化的主题性创作模式发生冲击,被认为是中国写实油画自前苏联影响转向溯源欧洲传统的转折点。而他对写实能力的熟练把握,对欧洲古典油画语言的深刻理解,令沉醉于油画传统手法的观众佩服不已。
陈丹青油画简析
![陈丹青油画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68d849336c1eb91a375d23.png)
浅析陈丹青油画艺术特点王五(XX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2008级1班)摘要:陈丹青是80年代在画坛产生较大影响的青年油画家. 1980年他创作的《西藏组画》较早开始摆脱俄罗斯—苏联油画对中国油画展的影响,追求用传统西欧油画的写实手法来表达对现代生活、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的真实感受。
陈丹青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画风细腻,感情真挚,思维敏锐,有着一种稳定和深沉的力量。
他的的画令人爱看,耐人寻味,是用他的高超的写实手法,真实地表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达到令人百看不厌的境地。
陈丹青(1953-)上海人。
1978年考入中央美院文革后首届研究生班。
1980年毕业,留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
陈丹青於80年代初曾被国中同仁认为是当时最具才华的油画家,甚至直至今日,油画圈仍存在着“陈丹青情结”。
“西藏组画”被公认为文革後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在美术界及文艺界引起很大轰动,持续获得广泛的关注、评论、研究与影响。
《西藏组画》对当时长期盛行并严重教条化的主题性创作模式发生冲击,被认为是中国写实油画自前苏联影响转向溯源欧洲传统的转折点。
而他对写实能力的熟练把握,对欧洲古典油画语言的深刻理解,令沉醉於油画传统手法的观众佩服不已。
1982年移居美国。
2000年回国应聘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绘画系第四研究室责任教授。
作品多次参加海外重要展览。
多幅作品为美术馆、美国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
关键词:陈丹青油画《西藏组画》一、陈丹青的代表作陈丹青于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毕业创作《西藏组画》西,在八十年代初引起画坛震动.其真实、朴野、自然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人道主义思想,一扫当时概念化的创作空气,影响深远.因而,这七幅画也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极为重要的代表作品.此前,陈丹青的创作还包括《进军西藏》、《泪水洒满丰收田》等优秀作品.今年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大展中,《泪水洒满丰收田》在“新中国美术”部分被置于重要展位,以象征一个时代结束的休止符号.陈丹青在美国居住多年,西方纯正的油画看多了,用笔点像书法,会游走,有弯度起稿准确,笔笔到位,游走的笔触与造型极好地结合到了一起,这点看他的《陈丹青归国十年油画速写2000-2010》很清楚。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488fb8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a.png)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陈丹青《西藏组画》是一组以现实主义风格呈现的美术作品,通过高度写实的绘画语言展现了西藏丰富的人文与自然风光。
这组作品以其精湛的技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当代现实主义美术的一大代表作品。
本文将结合作品内容和艺术理论,对陈丹青《西藏组画》进行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美术特征体现在对客观现实的高度还原。
画家通过精细入微的创作技巧,将西藏的山川河流、寺院草原、藏族面孔和民俗风情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艺术家运用了对色彩的精准把握和对光影的真实表现,使得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民族特色。
这种以写实手法呈现客观现实的创作方式,符合现实主义美术的审美追求,也表现了陈丹青对绘画语言的深刻掌握和艺术技巧的高超应用。
陈丹青《西藏组画》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美术特征还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作品中出现的西藏人民的生活场景、信仰文化、劳动景象等,都是对西藏社会现实的忠实再现。
艺术家通过这些场景的刻画,勾勒出了一个真实存在的西藏,使观众对西藏的社会生活和民族风情有了更加深刻而真挚的了解。
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使得陈丹青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性的价值,更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意义。
这也从侧面展现了现实主义美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以及其强烈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
在陈丹青《西藏组画》中,现实主义美术的特征还体现在对人性的探索和表现。
作品中塑造的西藏人物形象,其表情、举止、眼神等细节都刻画得十分传神。
这些人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生动性和情感性,使得人物形象具有了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在世界。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表现,陈丹青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作品中所反映的人性情感和精神境界,以及艺术家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使得作品充满了人文情怀和精神力量。
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和表现,体现了现实主义美术对人类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的关注,也延展了现实主义美术对存在主义、人生意义等问题的探索。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dc5626d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4.png)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陈丹青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家和学者,他是一位兼具批评家、评论家和艺术家的综合型人才,对于中国美术和文化史的研究颇有建树。
陈丹青的作品风格独特,既具东方神韵又兼具西方技艺,他的风景油画就是属于这种融合的表现方式,它不仅注重写实的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它所表现的情感和氛围。
下面我们就来浅析一下陈丹青的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
一、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表现陈丹青的风景油画表现极其写实,他的作品通常都是把世界的自然风光置于一个特定的情感里面,在通过笔触和色彩的处理,体现出他对自然界的独特感受。
从画面上看,他的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价值。
陈丹青的风景油画作品以传统的写实手法为基础,却又并不仅仅限于此。
他强调“看”的重要性,在表现一幅风景画时,他不仅仅要描绘出景物的真实面貌,还要通过自己对着这片景色的感受,以及对自然的情感和氛围的把握,来展现他的表现手法。
二、陈丹青风景油画的色彩画感陈丹青的风景油画通常采用明亮的色彩组合,用亮丽的色彩表现夏日的鲜艳,用明快的色彩表现秋日的慵懒和萧瑟,用深沉的色彩表现冬日的压抑和哀伤,用清淡的色彩表现春日的娇柔和充满生机的感觉。
这种色彩的巧妙组合,使得陈丹青的画面在色彩的运用上显得很有魅力和吸引力。
陈丹青的色彩表现手法不仅是表现景色,还表现了自然的律动和轮回,使观者感受到一个动态的自然世界。
三、陈丹青风景油画的构图手法陈丹青的风景油画构图严谨协调,给人一种稳重厚重的感觉。
他的画面表现了一种心灵深处对自然的敬畏,通过构图的巧妙运用,他让画面有了一种自然的韵律和节奏感,这种感觉不仅是视觉上,也能触及到观者的心灵。
陈丹青运用画面中的景物来表现自然的秩序和韵律,他的横竖纵向线条将画面划分为几个大区域,使其显得稳定而又有序。
他的画面又不是死板的纵横式构图,而是一种带着流动性的摆动,这种摆动不但不会让画面显得太过于平庸,反而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四、陈丹青风景油画的艺术表达陈丹青的画中有一股很强的情感流露,他笔下的河流、树木、山峰、云彩,都是他对大自然的情感表达,他固然是画家也是爱好者,他所表达的许多情感,许多技巧,都是来自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经验。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58b940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4.png)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是一幅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作品,反映了新中国成
立之后对西藏的关注和援助。
该作品用现实主义风格表现西藏的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体
现了新时期中国美术在思想、艺术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新变化。
首先,陈丹青在《西藏组画》中运用了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体现了他积极追求表现
现实生活的创作态度。
画面真实地反映了西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描绘了苍茫的高原、雄伟壮观的山川、宁静的草原和独具特色的藏民民俗文化,给人以一种深沉而真实的美感。
特别是在“教育”场景中,画中女孩子坐在地上读书的画面,让人们看到了新中国对西藏
人民教育的关注和关爱,也表现出中国向西藏提供的宝贵的文化资源。
其次,该作品的艺术特色在于结合了西方绘画的现代性与中国绘画的传统性,具有很
高的审美价值。
画面中的浓郁的色彩、用线条描绘的舒展的人物形态,以及构图的讲究性,都显示出作者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精湛的技巧。
画面运用线和面的手法,让每一个细节
都具有了生命力和情感厚度。
如画中的一只温柔的羊和天空中飘荡的白云,虽然是小的细节,但非常生动,老少皆宜,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总之,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既是一幅优秀的现实主义美术作品,也是一幅具有时代
意义的文化标志,展现了新时期中国美术的变化和新气象。
通过情感的共鸣和历史的认知,这幅画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并在现在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34580328b52acfc789ebc9cd.png)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作者:刘淑红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02期摘 ;要:陈丹青的风景油画写实艺术也可以根据其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前写实主义时期、写实主义时期和后写实主义时期。
在这三个时期中,陈丹青的风景油画写实艺术各具风格和特点。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陈丹青对于风景油画写实艺术的升华和蜕变,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陈丹青多元的艺术造诣及魅力。
关键词:陈丹青;风景油画;写实艺术[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2--01一、陈丹青的写实艺术1953年出生于上海的陈丹青,是我国当前著名的青年油画艺术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陈丹青的油画作品中,无论是人物肖像还是风景画,大多以写实为主,陈丹青也因此开辟了他自己所独有的写实艺术。
(一)陈丹青写实艺术的重要体现。
陈丹青写实艺术的重要体现重要有两个,一个是陈丹青在其27岁也就是在1980年时创作的《西藏组图》,这是陈丹青写实艺术引起油画界轩然大波的重要作品;一个是陈丹青在1997年之后,将其油画中的写实手法运用到了我国山水国画中的创作中。
陈丹青写实艺术的重要体现,都充分展现出了陈丹青独特的写实艺术造诣,他也因此成为了当前我国油画中写实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
(二)陈丹青写实艺术的重要价值陈丹青的写实艺术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这与其重要的价值所在是分不开的。
首先,陈丹青的写实艺术充分借鉴西欧的写实手法,为我国油画创作的写实艺术增添了更多的生命力。
陈丹青的写实艺术充分借鉴了传统西欧的写实手法,“被认为是中国写实油画自前苏联影响转向溯源欧洲传统的转折点。
”①其次,陈丹青的写实艺术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耐人寻味。
陈丹青的写实艺术并不是简单的临摹或者速写,而是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和人道主义思想,因此陈丹青写实艺术下创作出来的油画作品普遍带有一种真挚和深沉的力量。
这种力量中同时也有较为浓重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这也充分体现出陈丹青对于传统油画写实语言的非凡理解。
浅论陈丹青油画的现实主义之美
![浅论陈丹青油画的现实主义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6cf342b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5.png)
浅论陈丹青油画的现实主义之美作者:***来源:《陕西开放大学学报》2022年第02期[摘要]上世紀中叶,西藏作为油画题材来源地,已引起画界的广泛关注。
文章以研究现实主义绘画风格为切入点,采用比较研究法,对我国近年来西藏题材油画创作做阶段性评述,通过回顾我国西藏油画创作的历史图景以及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引出油画民族化现象的学理脉络。
文章重点论述陈丹青《西藏组画》的创作思想,对陈丹青《西藏组画》中现实主义创作原理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
陈丹青以其明确的创作思想、创新精神和纯正的油画语言描绘了西藏普通人民的生活情景,使中国油画创作在题材选取与绘画语境方面得到突破,冲破了文革以来“革命性”主题性创作的樊篱,形成独具一格的现实主义面貌特征。
[关键词]陈丹青;西藏组画;现实主义; 题材[中图分类号] J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2)02-0055-05On the Beauty of Realism in Chen Danqing's Oil Painting ——Taking "Tibet Group Painting" as an ExampleCui Hua(The Open Univercity of Shaanxi,Xi’an 710119)Abstract:In the middle of the last century, Tibet, as the source of oil painting subjects,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the art world. This article takes the study of realist painting styl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adopts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make a staged review of the creation of Tibetan-themed oil painting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By reviewing the historical picture of the creation of Tibetan oil paintings in China and the realist aesthetics, it leads to the phenomenon of nationalization of oil paintings. Theory context. The article focuses on Chen Danqing’s creative ideas in "Tibet Group Paintings", and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realist creation principles in Chen Danqing's "Tibet Group Paintings". Chen Danqing used his clear creative ideas,innovative spirit and pure oil painting language to depict the life of ordinary people in Tibet, which enabled Chinese oil painting creation to achieve breakthroughs in subject selection and painting context, breaking through the "revolutionary" theme creation sinc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barriers of the former have formed a unique feature of realism.Key words:Chen Danqing; Tibetan Group Paintings; Tealism;Subject theme“平凡的生活到底是平凡的,只有靠成功的艺术表现才能使之动人,可见要紧的不全在你画什么,而仍看你怎么画。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ddd0b5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3.png)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陈丹青是中国当代知名艺术家,其作品不仅在美学层面上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还富有深刻的社会关怀和批判性的视角。
他的西藏组画作品,是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现实主义美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当代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作品在1986年至1989年间创作完成,共计16幅,每幅画面都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情境,反映了西藏地区的世俗和宗教文化。
这些画作以西藏的景色、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为主题,将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其中,动物和自然景观常常被视为宗教信仰的象征,并在画面中起到了重要的表现作用。
这些作品展现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土地和物质资源的利用、人与自然的关系、贫富差距等。
陈丹青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描绘,呈现了一幅真实而又深刻的西藏社会画卷。
与此同时,这些画作也体现出作者对于传统文化、人民生活的尊重和关注。
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不仅展示了西藏地区的独特风景和文化,同时还批判了一些消极现象,并表达了对于人类的希望和未来的追求。
西藏组画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作者通过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刻画出了西藏地区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色。
他用简单而又明亮的色彩和线条,表现出山间沟壑间的美景。
在某些画作中,作者采用了较强的光影效果,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此外,他还运用象征性的元素和颜色等手法,让画面的表达更加丰富,表达出作者对于事物的深层理解和感悟。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作品在现实主义美术中独具一格。
通过对人、景、物的深入表现,他将西藏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和现实都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
在此过程中,他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表现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这些作品同时也呈现出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深刻理解和醉心之情。
因此,这些作品成为现代艺术和传统文化融合的范例之一,也成为了现实主义美术的经典作品之一。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bf33b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7.png)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西藏组画》是陈丹青于1998年创作的一组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西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场景。
这组作品以其真实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陈丹青对于西藏的情感与思考。
《西藏组画》中的作品大多以人物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来描绘西藏人民的生活和信仰。
在其中一幅作品《寺庙》中,陈丹青用沉稳而深沉的色调,表现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寺庙的外墙上写满了经文,周围的人们则虔诚地跪拜着。
通过这幅作品,陈丹青展示了西藏人民虔诚的宗教信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另外一幅作品《群山》则用饱满而热烈的色彩,描绘了壮丽的雪山环绕下的藏民村庄。
在这幅作品中,陈丹青通过繁忙而欢快的人群活动,展现了西藏人民的勤劳和朴实。
而蓝天白云和峻岭雪山的背景,则表达了西藏自然环境的壮丽和神秘,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想象。
通过对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西藏的深入了解和真挚的情感。
他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逼真地描绘了西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信仰,同时又通过创造性的绘画技法,赋予作品更深入的内涵和视觉冲击力。
这组作品不仅是对西藏文化的一次重要的艺术表达,也是一种对西藏的赞美和关注,是陈丹青对于这个神奇地方的真诚表达。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c8b90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b.png)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陈丹青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美术大师之一,他的作品《西藏组画》是一组描绘西藏风土人情的现实主义艺术作品。
这组画作让人一目了然地感受到了西藏的荒凉、蔚然和壮美,它不仅是对西藏地理环境与人文风情的真实呈现,更是对西藏民族性格与精神面貌的生动刻画。
本文将从现实主义艺术的相关概念入手,通过对《西藏组画》的具体分析,探讨陈丹青的现实主义艺术对西藏题材的研究与表现。
一、现实主义美术的概念与特点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一种艺术思潮,它强调艺术的真、善、美,立足于对现实的客观描述。
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
现实主义美术着眼于具体的现实生活,强调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力求通过艺术手法将观察到的客观世界再现于画布之上。
2.反对传统形式的装饰性表现。
现实主义不追求华丽、虚假的形式,而是在尊重艺术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倡导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表达。
3.注重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
现实主义美术作品往往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和普通人的生活,力求在作品中反映社会的丑恶、不公与不道德。
二、《西藏组画》的主题内容及艺术特点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是一组对西藏风土人情深刻而真实的描绘,主要内容包括了西藏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民族风情等方面的内容。
这组画作以其丰富的色彩和饱满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西藏的神秘与祥和、苍凉与壮美。
陈丹青对西藏地理环境的描绘非常生动。
在《雪域藏胞》这幅作品中,画面上雪山高耸、云雾缭绕,寺庙和房屋点缀在雪山脚下,让人感受到西藏风光的壮美。
在《阡陌之中》中,画面上的藏民和牦牛在广袤的原野上自由自在地行走,勾勒出西藏广袤的地域,以及藏民和牦牛勤劳的生活场景。
陈丹青对西藏宗教信仰的表现也十分细腻。
在《信仰之光》中,画面上的僧侣在佛殿里虔诚地祈祷,佛光照耀下的画面给人以神圣的感觉,让人产生对西藏佛教信仰的深刻理解和共鸣。
陈丹青对西藏民族风情的表现异常生动。
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研究-以陈丹青《西藏组画》为例
![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研究-以陈丹青《西藏组画》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47f528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5.png)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研究-以陈丹青《西藏组画》为例摘要: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在中国现实主义油画有着里程牌的意义。
在今天来看,《西藏组画》在中国美术史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扎实的造型能力和油画技法以及对藏民生活纯朴的表达。
陈丹青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摆脱了前苏联油画的影响,1980年创作了无主题性的《西藏组画》,看似无主题,实则反应了作者对文革时期美术创作被“工具化”、“主题化”的反感,并尝试突破这一道的枷锁,把中国油画创作从政治情节和主题化中解放出来。
关键词:现实主义;陈丹青;《西藏组画》;一、《西藏组画》诞生的背景陈丹青,1953年出生于上海,1970年一1978年在苏北农村插队,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
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艺术界。
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陈丹青1978年考取之前,创作了《泪水洒满丰收田》,这幅作品可以看出苏联油画对他的影响,以及他的好友魏景山、陈逸飞等也对他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也因为这幅油画作品,让他成功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为以后再次去西藏埋下了一颗种子。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在中国现实主义油画有着里程牌的意义。
在今天来看,《西藏组画》在中国美术史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扎实的造型能力和油画技法以及对藏民生活纯朴的表达。
陈丹青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摆脱了前苏联油画的影响,1980年创作了无主题性的《西藏组画》,看似无主题,实则反应了作者对文革时期美术创作被“工具化”、“主题化”的反感,并尝试突破这一道的枷锁,把中国油画创作从政治情节和主题化中解放出来。
陈丹青笔下的《母与子》、《进城之一》、《洗发女》、《朝圣》、《进城之二》、《牧羊女》、《康巴汉子》,这七副油画组成的《西藏组画》,不在是宣传的符号,而是一种非常浓厚的中国艺术文化。
陈丹青打破了人们长期思想中的苏联油画模式,独创了中国现实主义风格和人道主义思想,去掉了当时概念化的创作影响。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3篇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105bf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7.png)
浅析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艺术第一篇: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意义陈丹青是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以其精湛的笔墨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受到广泛推崇。
在他的创作生涯中,风景油画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陈丹青的风景油画以其高度写实的特点而著称,这是他通过观察自然而获得的独特技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意义。
首先,陈丹青的风景油画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还原。
每幅画都表现了在具体时空背景下的物质世界,这是重要的写实意义之一。
他在作品中准确地表现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特征,包括形态、质地、光影等等。
这使得他的作品在技术和艺术上都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其次,在这些风景画中,陈丹青有自己独特的观察方式,他重点表现的是自然界的细节和变化。
例如,他在山峰和树木的表现中,准确地表达了每一棵树和山峰的形态和特征,捕捉到了每一个自然物体的瑰丽处。
这种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使得观众在作品中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魅力和庞大的能量。
第三,陈丹青的风景油画也表现出了他独特的主题和情感。
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感投射到绘画之中,使得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情感感染力。
例如,他曾表示,他通过绘画山水,希望表达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通过这种方式,他的绘画作品也成为了他内心情感的一种倾泻。
最后,陈丹青的风景油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不仅在技术上能够精准地表现自然物体的特征和细节,而且在颜色和构图方面也有巨大的创造力。
他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使得绘画中的自然物体在视觉上具有了极高的美感,这也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了艺术品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宝贵资产。
总之,陈丹青的风景油画在其写实意义和艺术价值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水准。
他通过绘画准确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物质特征和变化,也通过情感的投射和艺术创造力,将自然界呈现出来。
这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了绘画艺术中的珍品,也使得我们在欣赏陈丹青的作品时,感受到了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感恩。
第二篇:陈丹青风景油画的写实技法陈丹青是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其风景油画以高度写实而著称。
图像的“并置”——陈丹青“画册作为静物”油画研究
![图像的“并置”——陈丹青“画册作为静物”油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6a9680d700abb68a882fb98.png)
R术大财美术研充o66图像的"并置"——陈丹青“画册作为静物”油画研究文.邵士德【内各摘受】本文以陈外青作统与现代并宣的伶所作吊*疥先对*.从风尊立与、静恭就勿、板生语境等方M圭解读/升育静务作昂的文化内潢及制作魔念. &立螳再我们对味丹着&期艺木的理集井耳考今旧埃酒削作的方向.(关缓词]•#!"为他传・所格我令傅夏心陈丹#是当代文Z界姒具杉响力的西家、作家、怦论家和学者.肘中国油问的创作和开展产生了深ii的影响,从1982年到2000年的18年间.陈丹肖饱!I欧洲古舆H义和当代2:术.实现「观念的蜕变. 很多西家会被外界吐F的评价和标签所困而无法实现艺术上的突破.达是桢家对『I 鸟绘蜗处境的芯然焦世,陈月育那么不然,他不••强求・,不•做作° ,-玩-起了以加闹作为肝*T 系列油面弓生,An 了大炊野膛物写生内容与主您的传统认知. 林管他的作&依然来菠岩G突绘间的路fs 但作品的形式慎肖和斜作风格却蜘新了专也禁踽的视觉经验和传统审关观,一.陈丹甘“廉美” M.国内主要以写实的表现手法来箕关18耿英果人物,后来慢程转向用平民削t日常生活的插绘,当时主要以陈丹贵.罗中左.上沂东.忻东旺等为艺术界朝军假设.此后陈丹背在松诃语ftliitt材表现方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闩BI十年”作品展中,煎可见其作品散发检勺以往气质大不相同的现代艺术,息,对于西方文化,陈丹占既不拒绝也不迎合的态度*免靖众人用下了暖味的「I实.对此偏见.陈丹考并不理会•而是n吟媒介、跨氐境的视觉图像艺术中m找突砍点.陈说地楠捉到了・戡册・-装?r等题材的特殊之处.并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国面中.采用井置的方式实现了中西文化、Miuk空间、满境等诸多元素的Mft.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艺术现仑在时代中的变化以RififtW代中对图像文化的恩考.这是-种市美经散的«塑和对空间与文化的捕«.也业对架上绘祯的1R新思考•材陈丹齿未来的艺术创作产生「市耍杉响.在归国前夕和归国后的二十多年间. •古典.和“当代”・“东方”和•沔ZT ti 相对中立的志度.其写生刖叭书帖,名作等,航然带有对血人艺术的致敬,仇并 /、足味地H古慎(札既不是纯铮的写实去义.也不是完企的当代艺术.而是他挖画W!角转变后“井1T与“冲突”理全下的表现形式.反映出陈丹育在多元文化中的•焉合■与小融”心境。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陈丹青绘画艺术研究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陈丹青绘画艺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d27956b48d7c1c708a14555.png)
二十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球化经济体系发展的日趋形成,中国社会会体制向市场经济体系的转型,使人们心里产生了思想观念以及情感上明显的变化,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如刘小东的《川园牧歌》、《青春故事》、《三峡移民》,忻东旺的《诚城》、《明天多云转晴》、《适度兴奋》、《早点》,徐唯辛的《酸雨》《工棚》,以及喻红的《目击成长》系列等代表作品相继问世。追求真实性,能真实地描绘客观事物对象的写实形式,揭示人格与情感,成为当时油画的一大优势。
米勒也说过:“我一生只看见过田园,也只能将自己所看到的,直率地、舒畅地叙述出来。”这就是现实主义画家们对自己艺术的定位。
现实主义画家们转向直接刻画当代各阶层人物,描写他们的生活;反对过分的幻想和主观臆造,反对关化和粉饰现实,力主如实、客观地描绘所表现的人物和事件,不论它们是美的还是丑的;他们还着重表现社会底层人物的不幸生活,以艺术形式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这种表达较好地揭示了。
研究现状与开拓空间:
研究现状:
对陈丹青艺术成就的发展分期及艺术底蕴分析;陈丹青的作品能够呼唤“自然”,发现“人”。 陈丹青的艺术成就可划分为“前现实主义时期、现实主义时期、当代艺术时期”三个时期。
开拓空间:
对人格与情感观照的“萌芽、成长到、成熟”三个阶段去探讨陈丹青的艺术成就的三个分期;
从人格与情感观照的角度,去研究陈丹青的艺术语言和作品的艺术底蕴。
论文题目名称
(或范围)
人性与情感————XXX绘画艺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a2f374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7.png)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陈丹青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家,他以其富有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他的作品《西藏组画》是在他多次前往西藏旅行的基础上创作的。
这组作品以西藏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题,融合了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西藏的独特魅力和神秘魅力。
在《西藏组画》中,陈丹青运用了现实主义的绘画技法,将西藏的高原风光和特色民俗生活以细腻入微的笔触表现出来。
在绘画构图上,他充分展现了西藏壮丽的雪山、湖泊和草原等自然景观,同时也将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场景悉数呈现。
通过这些作品,陈丹青将西藏的自然美和人文景观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展现了西藏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作品中,笔触精细入微,色彩鲜艳丰富,形象栩栩如生。
在绘画风格上,他采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强调对西藏景观和人物形象的真实再现。
他更注重捕捉作品中人物的神情、动作和细节,通过用色、用笔的方式将藏族人民的朴实和真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作品所具有的现实主义特色,体现在他对西藏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观察和描绘。
在画面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西藏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把握和情感表达。
他所呈现的西藏并非浮光掠影的表面现象,而是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的真实、饱满的西藏风土人情。
与此陈丹青的作品也展现出了现实主义的艺术理念和价值观。
通过对西藏的真实描绘,他呈现了西藏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民俗之美,展现了西藏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深厚内涵。
通过这些作品,陈丹青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动人的西藏,唤起人们对西藏的向往和美好向往,也使人们更加关注和热爱西藏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作品集中展现了他所倡导的现实主义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
通过这些作品,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绘画语言展现了西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大程度地将西藏的独特魅力和神秘之美呈现给观众,也使得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感受到西藏的壮美和文化底蕴,在当代社会中更加关注和关爱西藏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反叛与错位—论陈丹青的艺术创作的开题报告
![反叛与错位—论陈丹青的艺术创作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e2242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3.png)
反叛与错位—论陈丹青的艺术创作的开题报告Introduction陈丹青是一位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当代艺术家,他的作品及言论备受关注。
陈丹青被誉为“百闻不如一见”的人物,其作品风格古怪独特、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的艺术创作涵盖绘画、书法、评论、讲座、散文等多种艺术形式。
本文将以反叛与错位为主线,探讨陈丹青艺术创作的内涵、特点以及对当代艺术的启示。
Literature Review在学术界,与陈丹青的创作相关的研究文章比较少。
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陈丹青对艺术的评论、文化背景对其艺术风格的影响、以及关于他的艺术生涯和成就的简介等方面研究较多,但对于其具体作品的分析比较缺乏。
在陈丹青的艺术创作上,文化背景环境、反叛与错位、文化合成是三个研究重点。
Methodology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图像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陈丹青的艺术创作进行综合分析,提取其中的反叛与错位、文化合成等主题,以此为线索对其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出对当代艺术的启示。
Results1.反叛的内涵陈丹青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叛逆和反叛情绪,他的创作中充满了挑战传统、打破常规的精神。
陈丹青认为当下的美术教育将年轻人框在了某种观念的困境之中,他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反映了这种情况。
陈丹青提倡寻找自己的路,不被当前的美术传统所束缚,这种反叛的精神在他的作品中得以体现。
2.错位的特点陈丹青的作品中,错位是一个关键词。
他喜欢用不同的形象、样式混搭在一起,使不同元素的组合变得“不合理”,从而引起观众的注意和思考。
通过错位的手法进行的重构和表达,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和独特个性,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嘲讽意味和批评精神。
3.文化合成的意义陈丹青的艺术创作中,文化合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他在作品中通常将不同的风格和文化元素进行混搭,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个性化的艺术样式。
陈丹青追求文化的多元性,通过文化合成的方式打破当下的艺术界界限,寻求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ef6ad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e.png)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是一系列具有现实主义艺术特征的作品。
此组画通过对西藏地区的人文、自然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西藏地区的热爱和对西藏文化的探索,展现出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回归。
西藏组画的特点是追求真实和真情实感。
作者在绘画中强调了对人物形象的写生和对风景的细致描绘,以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感知。
作者采用的绘画技法非常传统,他注重人物形象的美感与绘画技法的协调,使得观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其所描绘的真实性和美感。
此外,该组画中融合了对西藏文化的深入挖掘。
作者通过对西藏地域、人文历史的细致描绘,刻画出了西藏独特的信仰和地方文化。
通过描绘西藏民族神话、信仰,表现出一种融合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最重要的是,作者通过这些作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希望通过西藏组画作品的创作,利用绘画技法和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中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和回归。
作者希望用这种现实主义呈现方式,表现出自然、民族、文化、信仰的完美结合。
总之,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是一系列重视真实感和真情实感的艺术作品。
通过该作品的创作过程,作者开拓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回归传统文化并加以探索,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美术绘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美术绘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789e70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7.png)
美术绘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尊敬的评审老师:我准备撰写一篇关于美术绘画的论文,以探讨艺术家们如何通过绘画作品传达情感和表达思想的方式。
本文将重点研究不同艺术流派和个体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并分析他们在作品中采用的元素和技巧。
此外,我还将探讨绘画对观众的影响和艺术对社会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美术绘画在传达情感和表达思想方面的独特能力。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艺术家通过形象的表达方式将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传递给观众。
通过对艺术家们创作风格、元素和技巧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创作中的意图并深入思考他们试图传达的信息。
在本文中,我将分析不同的艺术流派,如印象主义、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并研究其中的代表性艺术家,如莫奈、毕加索、达利等。
通过这种方式,我将探讨不同流派和艺术家的绘画风格和主题选择,以及他们对观众情感和思想产生的影响。
此外,我将进一步研究艺术家在绘画作品中所采用的元素和技巧。
通过分析绘画的色彩运用、构图、线条和纹理等,我将探讨艺术家如何使用这些元素来传达情感并表达他们的思想。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绘画作品中的细节和意义,并从中得出对艺术家意图的解读。
最后,我将分析绘画作品对观众和社会的影响以及艺术在社会中的意义。
艺术作为一种表达形式,不仅能带给观众美感,还能激发其情感和思考。
通过欣赏和理解绘画作品,观众可以与艺术家进行情感共鸣,并从中获得启示和思考。
同时,艺术对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记录时代,还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与变革。
总之,通过对美术绘画的深入研究,本文将探讨艺术家通过绘画作品传达情感和表达思想的方式,并分析不同艺术流派和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以及他们采用的元素和技巧。
同时,本文还将讨论绘画对观众和社会的影响以及艺术在社会中的意义。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读者提供对美术绘画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感谢您的审阅!。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1b9249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f.png)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陈丹青是中国当代知名美术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多种风格和题材,其中以现实主义美术为主的《西藏组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现实主义美术的角度出发,对陈丹青的《西藏组画》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当代艺术中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需要了解现实主义美术的概念和特点。
现实主义美术是指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描绘,以真实、客观、精细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艺术家对社会、人生、自然等主题的思考和情感。
现实主义美术强调对现实的真实表现,注重对细节和形式的把握,追求画面的真实感和逼真感。
在中国美术史上,现实主义美术曾经历过多次风格和形式的变革,但其核心理念始终是对现实的真实呈现和关注。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刻的题材表现,成为了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组作品以西藏的风土人情和特殊的民族文化为题材,通过对西藏人民的生活、信仰、传统等方面的深入观察和描绘,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生动的西藏世界。
陈丹青通过对西藏地貌、人物、生活场景等细节的刻画,使得这些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的真实感和生活气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在《西藏组画》中,陈丹青采用了写实的绘画手法,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他对西藏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他通过对西藏人物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服饰细节等方面的真实描绘,使得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西藏风景和民俗的再现,更是对西藏人民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的深入揭示。
观者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不仅可以感受到陈丹青对西藏的热爱和敬意,更能从中感知西藏人民的坚韧、勇敢和朴实的生活态度,从而引发对人文关怀和社会思考。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也在艺术创作上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在当代艺术领域,西藏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艺术题材,但大多数作品都停留在表面功夫和传统印象上,缺乏真正深入西藏社会和人文精神的表现。
而陈丹青的《西藏组画》通过对西藏世界的全方位观察和描绘,使得这组作品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f38dd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f.png)
陈丹青《西藏组画》的现实主义美术研究陈丹青是一位著名的中国画家和美术理论家,他对于现实主义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对于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作品《西藏组画》是他在西藏创作的一组大型油画作品,展现了西藏人民独特的生活、风俗和文化特色,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现实主义美术表现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西藏组画》共由七幅大型油画组成,分别是《西藏游正阳宫》、《西藏女孩》、《西藏萨迦寺》、《西藏念珠》、《西藏串经场面》、《西藏站台》和《西藏朝拜》。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西藏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西藏人民生活的刻画,呈现了他们的朴素、虔诚和坚韧的精神状态。
陈丹青在创作《西藏组画》时,采用了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力求真实地描绘西藏的景象和人物。
他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西藏的雪山冰川、原野草地和藏民的民居寺庙等场景,通过细腻的色彩与光影的运用,使得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质感。
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陈丹青注重把握个体的特征与情感的表达。
无论是络绎不绝的朝圣者、修行者,还是聚精会神的读经者,他都用精细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展示了他们向内心探寻和追求信仰的执着和虔诚。
他通过对西藏人民特有的装束、发式和面部特征的再现,以及对他们活动场景的刻画,使得作品更具有地域特色和真实感。
除了形象的表现,陈丹青还通过构图和视角的运用,展示了他对于艺术语言的创新尝试。
他大胆地运用透视法,将画面的前后景深度层次感揭示出来,使得画面更加立体感和空间感强烈。
他通过特殊的拍摄角度和剪影效果,突出了人物的主题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西藏组画》这组作品的创作,陈丹青不仅以现实主义的方式展现了西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面貌,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细腻的观察和感悟,展现了对于人性和信仰的思考和反思。
他通过笔墨的描绘和形式的创新,使得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也唤起了观众对于人类生命存在的思考和关注。
《西藏组画》这组作品是陈丹青在现实主义美术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和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中国的艺术家越来越关注它周围的生活和社会环境,把人在当下现实环境下 的情感与人格状态、对生存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出来。
而曾以《西藏组画》轰动艺术界的艺术家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 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 典之作。从而引发着许多人的关注与思考。
11
观照人格和情感,即尊重现实,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通过绘画艺术,企图 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如实地表达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这使得许多艺术家在 新的社会环境下成为社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艺术家们选择了以市民、工人、农民等下 层人物为题材的艺术。
在美国 30 年代,有一个以安德鲁·怀斯为代表的地方主义的流派,主要以伤是偏僻的农场,萋萋的荒草 和孤独的人,形成了一种冷峻的现实主义风格。这种风格深深地吸引了当时的一些中国 画家。
5
研究现状与开拓空间:
研究现状: 对陈丹青艺术成就的发展分期及艺术底蕴分析;陈丹青的作品能够呼唤“自然”,发 现“人”。 陈丹青的艺术成就可划分为“前现实主义时期、现实主义时期、当代艺术时 期”三个时期。 开拓空间: 对人格与情感观照的“萌芽、成长到、成熟”三个阶段去探讨陈丹青的艺术成就的 三个分期; 从人格与情感观照的角度,去研究陈丹青的艺术语言和作品的艺术底蕴。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共七幅)是具影响的现实主义油画作品, 它和《父亲》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实主义油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无论从其选择的写实 手法上,还是择取的真实的生活细节上,都成功地表现出人性与情感的主题,从而开创 了“生活流”现实主义绘画的先河,其艺术价值媲美于库尔贝的《矿工》、米勒的《拾 穗者》及梵高的《吃马铃薯的人》。
6
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
一是从人格与情感观照的“萌芽、成长、成熟”等三个阶段,去探讨与此相对应的 艺术成就发展的三个时期;
二是透过陈丹青的作品,探索其对“人格与情感观照”等艺术底蕴的思考。
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是文献研究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和互联网等获得相关研究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 研究的陈丹青等内容; 第二是定性分析法 具体地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概括等方法,对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 加工,从而认识陈丹青的艺术语言和作品的艺术底蕴,揭示其人格与情感的观照内涵。 第三是描述性研究法 对已有的研究现象、规律和理论等,通过本人的理解和验证、研究,给予叙述并解 释出来,赋予新的内容。
主管领导签名:
10
本人已查阅过哪些科研资料及调研情况:
相关参考文献: [1]李豫闽《中国当代油画经典解读》.福建美术出版社.2000. [2]肖鹰著.美学与艺术欣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吴甲丰.西方写实绘画[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 [4]常宁生.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从卡拉瓦乔到库尔贝[J].艺术评论,2009(09) [5]张继超.浅谈 19 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绘画[J].美术大观,2008(12) [6]张江舟.重提“现实主义”的四点理由[J].美术,2005(09) [7]王胜选.浅议现实主义绘画创作[J].美与时代,2007(03) [8]孙文刚.论现实主义绘画的生命力[J]. 艺术探索,2001(04) [9]陈丹青.我的七张画[J].美术研究,1981(01) [10]崔志远.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命运[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1]罗伯特·基欧汉(美).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人民文学出版社. [13]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14]王朝闻著.美学概论[M].人民出版社. 1999 [15]孙为民等绘.现实主义之路——油画作品集[M].天津杨柳青画社.2006. [16]高名潞.中国当代美术史 1985-1986[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7]锡德尼·芬克斯坦著.赵灃译.艺术中的现实主义[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18]李枚泓.刘林. 浅谈当今现实主义油画艺术[J].科技信息, 2009,(20). [19] 蓝 剑 . 造 化 与 心 源 — — 中 国 现 实 主 义 油 画 发 展 溯 源 [J]. 苏 州 大 学 学 报,2009,(05). [20]伊丹.20 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油画[J].缤纷,2002,(02) [21]栗宪庭.再谈现实主义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J].美术,1982, (01) [22]吴调公.现实主义的传统与时代化[J].文艺理论研究,1988, (03) [23]殷双喜.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现实主义?[J].中国美术馆,2006,(04) [24]刘 梦梅 .论 20 世 纪中 国 油画 艺 术中 的 农 民形 象 [J].商 丘职 业 技术 学 院学 报,2005,(01) [25]徐庆平.现实主义油画的传承和创新[J].东方艺术,2005,(13).
学科组或导师组讨 学生和导师沟通,开提前完成此项
论情况(包括讨论的 主要问题及对选题 的各种不同意见)
起始日期
完成日期
论 文 工 作 计 划
9
指导老师意见:
硕导提前写好
指导老师签名:
审 查 导师组意见: 意
该生符合开题要求,同意开题 见
导师组长签名:
院(系、所)主管领导意见:
该生符合开题要求,同意开题
这是本文将要研究陈丹青及其现实主义作品的意义之一。 而陈丹青 90 年代后期的《旧皮沙发》,是陈丹青重新回到现实主义时期的重要作品 之一。将女性置身于一个“旧”的沙发上。创作中注重旧皮沙发、粗麻地毯和年轻女性 的对比关系,凸显了人文关怀和人格魅力的艺术底蕴。 当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绘画家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使绘画仅仅成为一门 技艺,而失去人性智慧。人性智慧和情感要求绘画家必须要有清醒而又深刻的激情,富 有整体的敏锐的观察力,既尊重传统又怀疑当代,永远要有超越前人与自己的胆识与勇 气,创造出无愧时代的中国绘画作品。而陈丹青现实主义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观照人格、 观照人的情感,是值得大家尤其是绘画家应该学习、研究的。 这更是本文所要研究陈丹青及其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重要意义所在。
XX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研究生论文选题申请表模板
院
系
学
号
姓
名
学科、 专业
、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2014 年 04 月 06 日
填表说明
一、本表打印或用炭素墨水填写,字迹要清楚。 二、表内所列项目要全部填写,不留空白,如有情况不明无法填写时,应 写“不清”、“不详”及其原因;如无该项情况,应写“无”。 三、本表填写一式二份,正反面打印,在研究生毕业时一份存学校,一份 进研究生本人档案。
3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人性与情感,总是这世上最复杂而又最深刻的议题。因为复杂,所以耐人寻味;因 为深刻,所以感人至极;而出为感人至极,所以使其成为以绘画艺术中常常表达的艺术 法宝之一。能够真实观照人性与情感的,必定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绘画艺术作品。
康定斯基曾对绘画艺术作品下过这样的定义:“绘画艺术作品包含两个因素,内在的 因素和外在的因素。内在的因素是画家灵魂中的感情,这种情感有力量激发观众同样的 感情”, “内在的需要”是康定斯基“表现沦”的核心。康定斯基关注的正是人的内在 的情感和人格。他们宣称直接表现情绪和感受是所有艺术“唯一的真正目标”。
米勒也说过:“我一生只看见过田园,也只能将自己所看到的,直率地、舒畅地叙述 出来。”这就是现实主义画家们对自己艺术的定位。
现实主义画家们转向直接刻画当代各阶层人物,描写他们的生活;反对过分的幻想 和主观臆造,反对关化和粉饰现实,力主如实、客观地描绘所表现的人物和事件,不论 它们是美的还是丑的;他们还着重表现社会底层人物的不幸生活,以艺术形式揭露资本 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这种表达较好地揭示了。
19 世纪 40 到 70 年代,现实主义顺应时代的特点而产生。“现实主义反对艺术中的因 袭保守和虚构臆造,主张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当时真实的社会生活。”现实主义画家库尔 贝在 1885 年他的两幅作品落选在巴黎的世界美展后,举行了《现实主义——库尔贝 40 件作品展》,并且宣布:“我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风貌和思想面 貌。”
2
论文题目名称 (或范围)
人性与情感———— XXX 绘画艺术研究
学位论文选题的意义:
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一种自我需求,从现实主义的由来发展 成多元化的现实主义,涉及范围广泛。从人们对于现实观念仅限于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一再现”,到题材和内容也发生着变化,出现了对现实的生活的真实“再现”、“理想”化 的现实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等的演变,再到画家以独有方式介入到现实生活中,以 悲情、乡土、唯美、个性等方法体现出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变化,现实主义的内涵也相 应的在发生着变化,使现实主义绘画获得新的生命力,并且完善了中国现代绘画形式。
7
写作提纲 一、引言 二、陈丹青主要艺术作品概述 三、人性与情感的呼唤——陈丹青的艺术发展 1、萌芽:陈丹青的前现实主义时期 2、成长:陈丹青的现实主义时期 3、成熟:陈丹青的当代艺术时期 四、人性与情感的思考——陈丹青作品的艺术底蕴解析 五、结语 参考文献
8
课题与导师的科研工作有无联系,与已毕业研究生的课题有无联 系:
二十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像何多荃、陈丹青、罗中立等借鉴乡土画家怀斯的 画风,通过对画面的详细描绘营造出淡淡的乡土情结,画家们都把目光聚集在了自己曾 经生活过的地方,还有那些朝夕相伴的普通农民的身上,描绘那些我们没有发现的或是 被忽略的真实的人格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