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接种箱如何灭菌

合集下载

食用菌接种过程中降低污染率的注意事项

食用菌接种过程中降低污染率的注意事项

食用菌接种过程中降低污染率的注意事项
接种最好在接种室或接种箱中进行。

接种室或接种箱要求封闭严密,操作方便。

料袋出锅后,趁热搬运至接种室或接种箱内。

菌种最好采用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

接种室或接种箱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接种箱、接种室可以使用不熏眼、不刺鼻的消毒液熏蒸,每立方米使用量为4-6克),注意:在熏蒸之前要把接种使用的大镊子、酒精棉球、酒精灯等用具也放进接种箱或接种室一起熏蒸消毒。

接种操作人员要将手洗净,剪短指甲,用酒精棉球擦拭手及手腕,重点是指尖和指缝。

点燃酒精灯,灼烧镊子,待镊子冷却后将菌种表面的老接种块、小菇蕾、气生菌丝扒掉后,开始接种。

如果是袋装菌种,要用酒精棉球擦拭袋口外壁,在火焰上方解开封口环及棉塞等。

接种时最好两人配合完成。

- 1 -。

食用菌母种的灭菌与培养

食用菌母种的灭菌与培养

食用菌母种的灭菌与培养
食用茵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于自然界的各种有害微生物的侵染,这些有害微生物在食用菌栽培上我们通称为杂菌。

杂菌能通过各种渠道污染培养基,使制种和栽培失败。

因此在食用菌制种和栽培过程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做好培养基和空间的消毒灭菌工作。

食用茵生产中常提到的灭菌和消毒是有本质区别的,灭菌是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杀死物品或环境中所有微生物和芽孢的过程,消毒是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部分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1)母种培养基的灭菌在母种培养基制作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它是最常用而且灭菌最彻底的一种方法。

具体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①选锅、加水。

选用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向灭菌锅内加水至水位标记高度。

注意:水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过少易烧干:过多棉塞易受潮,引起杂菌污染。

②装入培养基。

把培养基有序竖直排放人灭菌锅内,留开通气孔,并保证蒸汽流通。

试管口和棉塞不能直接接触锅壁,上面要盖2层报纸或1层防水油纸,防止锅盖下面的冷凝水打湿棉塞。

最后均匀拧紧锅盖上的螺丝,勿使漏气。

③加热灭菌。

将装入培养基的灭菌锅放置在2-3千瓦的电炉上进行加热,当压力升至0.05兆帕时,打开放气阀缓慢放气,让压力降至零,再放气10-15分钟,当有大量热蒸汽排出时,关闭放气阀升压灭菌。

当压力升至0.11-0.12兆帕时,开始计时,并调节火力大小,始终维持所需压力30分钟。

④停止加热,缓慢减压。

在0.11-0.12兆帕压
1。

食用菌灭菌常用方法

食用菌灭菌常用方法

食用菌灭菌常用方法食用菌灭菌是指通过一系列处理方法,将食用菌种植环境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有效杀灭,以保证食用菌的安全和生长品质。

食用菌灭菌常用的方法有:1. 高温灭菌法:高温是一种常见的有效灭菌方法。

在菌棒生产中,可以使用高温箱将菌棒置于高温环境中进行灭菌。

常见的高温处理温度为60-80摄氏度,持续处理时间为2-4小时。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杀灭霉菌、细菌和一些寄生虫,但对于孢子形式的病原菌可能效果较差。

2. 高压灭菌法:高压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有效灭菌方法。

通过将食用菌种植基质置于高压容器中,进行高压处理,可以有效地杀灭各类微生物。

常见的高压处理条件为3-10兆帕,处理时间为20-60分钟。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杀灭孢子形式的病原菌和厌氧菌,是一种较为全面的灭菌方法。

3. 蒸汽灭菌法:蒸汽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

通过使用高温蒸汽进行灭菌,可以有效杀灭细菌、霉菌和一些病原体。

常见的蒸汽灭菌条件为115-121摄氏度,持续时间为15-30分钟。

这种方法适用于灭菌培养基、菌种和容器等物品。

4. 化学灭菌法:化学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

通过使用一些化学物质进行消毒,可以有效杀灭各类微生物。

常见的化学灭菌剂有过氧乙酸、乙醛、次氯酸钠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灭菌培养基、菌种和器皿等物品。

5. 紫外线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是一种无污染的灭菌方法。

通过使用紫外线进行辐照,可以破坏微生物的核酸结构,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常见的紫外线辐照条件为254纳米波长,辐照时间为15-30分钟。

这种方法适用于灭菌操作台、空气过滤器等设备。

食用菌灭菌的方法选择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来确定。

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有害微生物有不同的杀灭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进行食用菌灭菌时,还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污染。

此外,选择合适的灭菌剂和处理条件也是保证灭菌效果的关键。

食用菌接种室常用的三种消毒方式

食用菌接种室常用的三种消毒方式

食用菌接种室常用的三种消毒方式1、臭氧消毒臭氧消毒属于静态杀菌,其化学式是O3。

臭氧灭菌属溶菌级,杀菌彻底,无残留,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不仅对各种细菌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对杀死霉菌也很有效。

影响臭氧杀菌的因素有湿度、温度、新鲜空气量、臭氧发生量、臭氧杀菌时间等,可同步对空气、物体表面、水消毒。

臭氧消毒并不是闻到臭味就表明在杀菌,一般而言,臭氧消毒时室内相对湿度≥70%,臭氧浓度≥20mg/m³,消毒时间为30分钟以上,杀菌率达93%-100%。

臭氧产生的原理为:将空气中的氧离子(0)电离成活性氧(O3),所以,接种室使用需要配套制氧机或氧气管,方可保证足够的新鲜空气。

臭氧消毒时对人体有毒性作用,因此不能在有人情况下使用,而且消毒后须在关机40分钟后方能进入车间。

2、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也属于静态杀菌,其原理为:细菌吸收紫外线后,引起DNA链断裂,造成核酸和蛋白的交联破裂,杀灭核酸的生物活性,致细菌死亡,杀菌效率可达96%-99.9%。

其安装方式为,固定吊装在天花板距地面2米(1.5米效果更好)的高度向下直接照射,按每立方米紫外线灯瓦数≥1.5W计算出装灯数,每次照射30分钟以上。

由于紫外线的穿透力较弱,在每次使用前建议使用酒精棉球擦拭灯管,因此在消毒时,车间内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应该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紫外线灯得使用时间和辐照强度成反比,一般使用寿命不得超过1000小时就须更换灯管,建议使用过程中配备紫外线照度计监测辐照强度,也可记录使用时间作为更换灯管依据。

由于紫外线的辐照对人体皮肤、眼睛有危害,所以也不能在有人情况下使用。

3、NICOLER动态技术NICOLER动态技术属于动态杀菌,可以在有人工作情况下同步对接种室杀菌,对人体无害,是近年来才被广泛使用的消毒技术,其杀菌消毒原理为:通过特殊的脉冲信号使得NICOLER发生腔产生逆电效应,生成大量的杀菌因子,整个杀菌过程只需0.1秒,使生产车间的环境保持在相对的“无菌无尘”状态。

食用菌的化学灭菌消毒以及干燥灭菌法

食用菌的化学灭菌消毒以及干燥灭菌法

食用菌的化学灭菌消毒以及干燥灭菌法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灭菌是重中之重的步骤之一,在选择灭菌和消毒的方式的时候,往往会根据实际的过程不同来选择,今天小编就介绍两种方式:一、化学灭菌与消毒化学灭菌与消毒,即利用化学药剂进行杀菌或抑菌的方法。

一般用于杀死微生物的药剂称杀菌剂;用于抑制微生物生长的药剂称抑制剂或消毒剂。

实际上两者并无严格区别,因为杀菌剂在低浓度时,呈现抑菌作用;消毒剂在高浓度时,呈现杀菌作用,所以统称为杀菌消毒剂。

化学药剂的杀菌消毒作用因其本身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杀菌剂主要用于接种室、接种箱、菇房、用具、环境和操作人员的手等消毒,有时也用于培养料的辅助消毒。

理想的杀菌剂应杀菌力强,价格低,能长期保存,无腐蚀性,对人无毒或毒性较小。

常用杀菌消毒剂有酒精、甲醛、高锰酸钾、漂白粉、硫黄、石灰、气雾消毒盒、多菌灵、克霉灵、甲基托布津等。

要使杀菌消毒剂充分发挥杀菌效力,必须使化学药品成为气态或液态,才能获得与消毒物品的最大接触面积。

(一)气态消毒法气态消毒法是用加热、焚烧、氧化等方法,使化学药剂呈气体状态扩散到空中,杀死空气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只需把消毒的空间密闭即可;另一种方法是把要消毒的物品放在特殊的容器中,先抽净物品孔隙里的空气,再通入杀菌气体。

这种方法杀菌彻底,且毒气不易外溢,但必须有一定的设备,如真空熏蒸消毒机等。

一般用于剧毒药剂熏蒸和不耐热物品的彻底消毒灭菌。

(二)液态消毒法液态消毒法是将杀菌消毒剂按一定的比例直接投入待消毒灭菌的溶液中,或先配制一定浓度的药液,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喷雾、擦拭、浸泡、涂抹或加入培养基中等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

二、干燥灭菌利用干燥使微生物脱水达到杀菌或抑菌的方法。

水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微生物都含有较高的水分。

许多微生物的营养体在空气中干燥时,逐渐死亡。

食物、药品等经过适当干燥,便可长期保存。

食用菌烤干或晒干后,杀灭不耐干燥的微生物的营养体,同时造成不适宜微生物生长的干燥条件,从而能保存较长时间。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这些消毒方法您用对了吗?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这些消毒方法您用对了吗?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这些消毒方法您用对了
吗?
在自然界中,空气、水、土壤、动植物体内外,以及各种物品上都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制备食用菌菌种,要用有效的方法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创造有利于食用菌生长的环境条件,这就需要我们在食用菌生产中对各个环节进行消毒。

消毒可分为:低温消毒、沸水消毒和化学药剂消毒三种方法。

1.低温消毒
低温消毒就是在60-75度的温度下消毒。

低温消毒可把大部分微生物的营养细胞杀死,如培养料的发酵过程既是一个低温消毒过程,可以有效杀死生料中的有害杂菌及害虫。

2.沸水消毒
沸水消毒就是在沸水中煮沸30-40分钟,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

若要杀死细菌的芽孢或霉菌的孢子,则需延长煮沸时间达2小时以上,主要用于金属接种器具、针筒等的消毒。

3.化学药剂消毒
化学药剂消毒是利用化学药物进行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1)常用于消毒的消毒剂有:用于熏蒸,空气消毒的主要是37%-40%的甲醛原液;用于喷洒地面、墙壁消毒的有:5%的石碳酸溶液、2%-5%的漂白粉溶液、1%-2%的来苏尔、波尔多液(1:1的硫酸铜、石灰稀释配置成100-200倍的溶液)等。

注意:操作者进入菇房时尽量将甲醛气体排尽。

(2)用于接种室、器械、菇木表面等消毒剂:接种时台面、器械、菇木表面、接种人员的手等常用70%-75%的酒精消毒,不可用无水乙醇及95%的乙醇。

此外,还可以用5%的甲醛、0.25%新洁尔灭、0.1%的升汞溶液、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等进行消毒。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1)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1)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指导老师二〇一九年三月目录绪论 (1)一、消毒与灭菌等相关概念 (1)1. 1消毒 (1)1. 2灭菌 (1)1. 3无菌操作 (2)二、消毒剂与灭菌工具设备 (2)2. 1常用消毒剂 (2)2. 2常用灭菌工具与设备 (2)三、消毒灭菌方法与注意事项 (3)3.1接种室和接种箱的消毒 (3)3. 2试管母种(一级种)的灭菌 (3)3.3原种栽培种的灭菌 (3)四、操作相关的注意事项 (4)4.1操作过程事先做好接种室、接种箱或净化台的消毒处理 (4)4.2注意事项 (4)4.3原种栽培种接种操作 (4)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消毒与灭菌的方法摘要:食用菌生产的环节很多,包括菌种制作、播种、栽培、生产管理、成品采收、产品贮藏等。

在这诸多环节中,防污染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防止污染的关键在于生产环境消毒、培养基灭菌、接种操作、培养管理等技术环节。

我将对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做介绍。

关键词:食用菌消毒灭菌绪论中国是食用菌生产的大国。

食用菌产业己经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食用菌不仅改善了人们的膳食结构,而且大量出口,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收入。

目前,食用菌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展现了喜人的前景。

食用菌产业具有两大风险,一是市场风险,二是技术风险。

市场风险关键在于消费水平的发展变化。

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需求量稳步上升,市场波动相对稳定。

而技术风险相对突出。

在食用菌生产中始终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污染导致减产,严重的污染甚至导致绝收,给菇农造成极大的损失,因而影响菇农的积极性,进而限制了食用菌生产的更大发展。

因此在食用菌生产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污染,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

一、消毒与灭菌等相关概念1. 1消毒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全部彻底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

食用菌接种间工艺流程

食用菌接种间工艺流程

食用菌接种间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食用菌接种间工艺流程:①环境准备:接种前彻底清洁接种间,使用消毒剂消毒墙面、地面及所有设备,确保无菌环境。

开启空气净化系统,维持正压状态。

②个人防护:接种人员需穿戴无菌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通过风淋室除尘后进入接种间。

③工具与材料准备:对接种工具(如接种耙、镊子等)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并准备已灭菌且冷却至适宜温度的培养基袋和活性优良的菌种。

④接种箱消毒:使用紫外灯或臭氧发生器对接种箱内部进行30分钟以上消毒,或采用化学熏蒸法消毒。

⑤接种操作:打开培养基袋口,在无菌条件下,迅速拔去菌种瓶塞,用灼热的接种工具切取适量菌种,移植到培养基表面或袋内,密封接种口。

⑥培养基封口:使用已灭菌的封口材料(如铝箔、胶带)密封接种口,确保密闭无菌。

⑦记录与标记:详细记录接种日期、菌种名称、接种人等信息,并在培养基袋上做好标记以便后续追踪管理。

⑧出室与培养:接种完毕的培养基袋移出接种间,送入培养室进行恒温培养,期间注意温湿度调控,促进菌丝生长。

⑨废弃物处理:接种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集中收集,经严格灭菌处理后按规定处置,防止杂菌扩散。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灭菌与消技术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灭菌与消技术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灭菌与消技术在食用菌类栽培中,灭菌和消技术是关键的环节。

灭菌是指在菌种培养和菌床制备过程中消除和杀灭有害微生物的一种技术措施,而消菌则是指在菌丝生长和菌床养护过程中,对有害微生物和病原菌进行防治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针对灭菌和消技术在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一、灭菌技术1. 高温灭菌法高温灭菌法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提高环境温度来杀死微生物。

常见的高温灭菌法包括蒸气灭菌法和热风灭菌法。

蒸气灭菌法是将培养基或菌床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利用蒸气的高温来杀灭微生物。

热风灭菌法则是通过将培养基或菌床置于高温热风中进行灭菌。

2. 化学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灭菌的技术手段。

常用的化学灭菌药剂有过氧乙酸、过氧乙酸酐、次氯酸钠等。

这些药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够有效地杀灭微生物。

3. 辐射灭菌法辐射灭菌法利用辐射源产生的辐射能量对菌种进行灭菌。

常见的辐射灭菌法有紫外线灭菌和γ射线灭菌。

紫外线灭菌主要适用于空气和表面的灭菌,而γ射线灭菌则适用于物体和材料的灭菌。

二、消菌技术1. 保持良好的通风食用菌类栽培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通风是十分重要的消菌措施之一。

通过引入新鲜空气,排除室内湿气和有害气体,可以减少有害微生物滋生的环境。

2. 清洁消毒在菌房和器具的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使用消毒液进行擦拭和清洗,确保菌房和器具表面的洁净。

3. 使用无菌培养基食用菌类的培养基是其生长的关键,使用无菌培养基可以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因此,在菌种培养和菌床制备过程中,务必使用无菌培养基。

4. 控制温度和湿度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温度和湿度都有相应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菌种,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能够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三、灭菌与消技术的应用案例1. 蘑菇菌床的灭菌对于蘑菇的栽培,常见的灭菌技术是热风灭菌法。

将蘑菇菌床置于高温热风中,可以彻底杀灭菌床中的有害微生物,为蘑菇的生长提供洁净的环境。

食用菌生产常用化学消毒药剂的配制和使用

食用菌生产常用化学消毒药剂的配制和使用

食用菌生产常用化学消毒药剂的配制和使用在食用菌的制种和生产中,灭菌和消毒是必须把好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利用化学药剂来灭菌和消毒又是一个重要手段。

化学消毒灭菌药剂的使用,可根据灭菌对象、药品性能、设备机械和环境条件等,采用浸泡、冲洗、擦拭、喷酒、熏蒸和撒粉等方法来达到灭菌消毒的目的。

常用消毒药剂的配制和使用技术介绍如下:1、福尔马林:福尔马林是含36一38%的甲醛溶液。

由于它能使蛋白质凝固而具有杀菌作用,是重要的消毒剂。

5%福尔马林可杀死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常用于消毒接种箱(室)、培养室。

一般每立方米空间用5一lOml。

在蒸发或低温下贮放较久时,常聚合成白色絮状沉淀,将其加热沉淀即可消失。

2、酒精:酒精的杀灭能力主要是脱水作用,可使细菌蛋白质脱水变性导致死亡,能溶解酯类分泌物,也有机械除菌作用。

常用7O 一75%酒精进行皮肤和各种器皿消毒。

浓度过低和过高都不理想,过低时脱水能力差,过高时由于过快地使菌体表层蛋白质脱水而凝固,妨碍酒精向深层渗透,内部结构未遭破坏,杀菌作用反而降低。

酒精易燃、易挥发,应密封保存,远离火源。

用95%酒精75ml,加水2Oml 妤中配制成75%的酒精。

3、苯酚:苯酚又叫石炭酸,可使疑团莫释蛋白质变性沉淀,可使细胞膜破坏而杀死多数细菌。

但对真菌孢子作用不大。

纯净的苯酚是无色针六晶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常用3一5%的苯酚溶液喷雾消毒接种室(箱)或对器皿消毒。

苯酚有毒,毒物危害程度为ⅲ级(中度危害),对皮肤有腐蚀性,接触皮肤时可用清水洗涤。

配制时,取苯酚5O克加入到lOOOml蒸馏水中即可配成5%的苯酚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4、来苏儿:来苏儿是甲苯酚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又名煤酚皂溶液。

是含有5O%的煤酚有肥皂溶液,属良好的消毒剂,杀菌能力比苯酚强四倍。

常用l一3%的来苏儿水溶液对皮肤及各种器械消毒。

用3一5%的水溶液于器皿、污物浸泡(约l小时)消毒。

也可喷雾对接种箱(室)消毒。

食用菌原种的灭菌、接种与培养

食用菌原种的灭菌、接种与培养

食用菌原种的灭菌、接种与培养
(1)灭菌
分装好的原种瓶,要当天灭菌,以免培养基发霉变质。

灭菌方法有二种,即高压蒸汽灭菌和常压蒸汽灭菌。

①高压蒸汽灭菌。

先将锅内加入足够的水,将菌种瓶整齐地排放在锅内,盖上锅盖,对角拧紧锅盖上的螺丝,勿使漏气。

用电炉或者煤火加热,当压力达到0.05兆帕时,打开放气阀(或开始就打开放气阀),排空锅内冷空气,放气10-15分钟左右,再关闭放气阀继续加热,当压力升到0.15兆帕时,调整火力使压力维持在0.14-0.15兆帕下灭菌。

麦粒和谷粒培养基灭菌120分钟;棉籽壳、玉米芯、木屑培养基灭菌90-100分钟。

灭菌完毕,关闭热源,待压力自然降到0时,打开放气阀将锅内空气排尽后,再打开锅盖取出菌种瓶。

②常压蒸汽灭菌。

锅内加足水,先用大火加热,使蒸汽上足后,用小火保持沸点温度。

在loo℃左右的沸点温度下维持12-16小时以上,停火焖1夜后出锅。

麦粒和谷粒培养基灭菌时间要相应延长。

为了确保灭菌效果,麦粒和谷粒培养基最好不要采用常压灭菌法。

(2)接种
①培养基冷却。

将灭过菌的培养基从锅内取出,置于干净的室内冷却,待灭过菌的培养基温度降至30℃以下时,搬入消毒好的接种箱(室)内消毒接种。

②接种场地的消毒。

在接种前先对接种场地和接种设施进行彻底的
1。

食用菌菌种脱毒技术汇总

食用菌菌种脱毒技术汇总

食用菌菌种脱毒技术汇总关于食用菌菌种脱毒技术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一、菌丝尖端脱毒法;二、U型管脱毒法;三、断桥脱毒法;四、原基组织脱毒法。

上述方法各有利弊,我们先了解一下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方式,再来为大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一、菌丝尖端脱毒法使用规格为90毫米或110毫米的培养皿。

无此规格培养皿时,也可改用规格为25毫米×200毫米的大型试管,但操作不太方便。

先按常规制备母种培养基,装入三角瓶,棉塞封口,加皮纸包封;同时将培养皿洗净后用牛皮纸包好。

二者同时进行灭菌处理。

121℃下灭菌30分钟,待灭菌锅内压力为零时,取出灭菌物,放入事先消毒的接种箱。

打开牛皮纸包封,一手持培养皿,一手持三角瓶,利用手指调控使培养皿上盖开启约1~2厘米,倒入培养基液体约10~20毫升,盖严。

将培养皿平置,冷却后成一光滑平面,俗称平板。

平板冷却至30℃以下时,接入待脱毒菌种。

接种方法:挑取米粒大小的一块种源,接入平板边缘。

接种后置于规定温度下培养〔视品种调控温度)。

当菌丝萌发至最长为2厘米时,用尖刃接种工具切取菌丝尖端0.4毫米以下,接入新制平板上。

此为1次脱毒。

一般可连续脱毒3~4次。

脱毒次数越多,脱毒效果就越有保证。

二、无底试管脱毒法原材料准备1、无底试管:把待用的试管底部用玻璃刀划掉,使其成为两端都敞口的无底试管。

2、培养基配制:取木屑另加1%石灰、0.5%尿素以及适量水配成含水量55%的培养基。

3、其它:高压灭菌锅、棉塞、比上述无底试管略小的试管一根(如果无底试管直径为20mm,那这根试管直接则为18mm左右)。

操作步骤取上述培养基分成两小断装入无底试管中,具体方法:装料时先用直径小一点的试管插入无底试管内4cm处,然后装料约2厘米后压实;接着装另一端,用手把培养料握成团,然后把试管口对着培养料团插进去2cm左右,再把另一头直径小一点的试管取下来从这一头把培养料向中间推进去,距离另一端培养料约1cm处,最后两头用棉塞封口.注意:高压锅灭菌时试管要横放,不能竖放,其它操作按常规.接种时把母种接到任何一端就行了,等平菇菌丝长满了一端培养基后,其爬壁菌丝会隔空长到另一端培养基上,等到长满另一端后就可以取另一前端菌丝接种了。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灭菌方法及步骤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灭菌方法及步骤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灭菌方法及步骤食用菌生产中的灭菌和消毒是有本质区别的,灭菌是杀死杂菌及其芽孢的过程,消毒是杀死食用菌表面部分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小编今日介绍一下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与步骤等技术,供参考。

一、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灭菌方法在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制作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该法灭菌较为彻底,具体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1、选锅、加水选用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向灭菌锅内加水至水位标记高度。

注意:水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过少易烧干,过多棉塞易受潮,引起杂菌污染。

2、装入培养基把培养基有序竖直排放入灭菌锅内,留开通气孔,并保证蒸汽流通。

试管口和棉塞不能直接接触锅壁,上面要盖2层报纸或1层防水油纸,防止锅盖下面的冷凝水打湿棉塞。

最后均匀拧紧锅盖上的螺丝,防止漏气。

3、加热灭菌将装入培养基的灭菌锅放置在2-3千瓦的电炉上进行加热,当压力升至0.05兆帕时,打开放气阀缓慢放气,让压力降至零,再放气10-15分钟,当有大量热蒸汽排出时,关闭放气阀升压灭菌。

当压力升至0.11-0.12兆帕时,开始计时,并调节火力大小,始终维持所需压力30分钟。

4、停止加热,缓慢减压在0.11-0.12兆帕压力下.灭菌30分钟后,停止加温,待压力自然下降到0时打开放气阀,缓慢排出残留蒸汽;然后打开锅盖,待热蒸汽冷却片刻后,取出灭菌物品。

灭菌完后,若连续使用,应注意补足水分后再用。

若暂时不用,应排出锅内剩余水分,清理干净,下次备用。

二、食用菌接种场所的消毒方法首先将接种箱、接种室或者接种帐的卫生打扫干净;然后放入所有用具及母种培养基,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药品用量为每立方米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

熏蒸后的接种箱、接种室或者接种帐还可用紫外线辅助杀菌,一般10立方米的空间,用30瓦的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待臭氧散去,即可开始接种。

若采用超净工作台接种,首先要将超净工作台用清洁的水和干净的抹布擦洗干净,然后再用75%的酒精擦拭,放入接种用具和母种培养基,开机吹无菌风30分钟。

食用菌接种箱专用熏蒸消毒剂,食用菌熏蒸消毒

食用菌接种箱专用熏蒸消毒剂,食用菌熏蒸消毒

食用菌接种箱专用熏蒸消毒剂食用菌接种箱专用熏蒸消毒片,可用于食用菌生产全过程,可有效降低菌袋污染率,提高经济效益。

使用方法简便,可用于熏蒸、喷雾、喷洒、拌料。

接种室(箱、帐)熏蒸消毒、出菇房缓释熏蒸、子实体喷雾防治食用菌病害、拌料降低菌袋污染及促进菌丝增长等效果都十分明显。

对菌丝无伤害,对食用菌无残毒无残留,杀菌效果显著,是食用菌消毒剂的换代升级产品。

经食用菌专家试验证明,可有效杀灭病毒、细菌、木霉菌、青霉菌、毛霉菌、曲霉菌、根霉菌、链孢霉菌等各种竟争性杂菌。

本消毒剂使用时无烟雾、无明火,使用后分解产物为水、氯化钠和中性物质,无残留物产生。

产品性能:杀灭细菌效果达到100%;杀灭链孢霉菌效果达到100%;防治木霉菌效果达到95.00%;防治毛霉菌效果92.56%;使用方法:1、接种箱熏蒸消毒:箱内湿度50%以上,温度10摄氏度以上,避免阳光照射。

取量杯或一次性杯子一个,倒入50mL清水(按杯内下刻度线),置于接种箱中(接种箱体积约1m3),取秉泽牌熏蒸消毒片两片(按1m3两片比例)放入杯中,迅速将接种箱密闭40分钟——1小时即可接种。

2、接种室、接种帐、培养室、冷冻室、实验室熏蒸消毒:按2片放50毫升水中熏蒸1立方米的原则,熏蒸空间为5-10立方米(10-20片放到250-500ML水),熏蒸时间6-8小时。

投药高度离地面1米最好,杂菌严重的地方可连续熏蒸2次。

注意事项:∙熏蒸消毒要在无人的空房间密闭熏蒸;严禁在有人的房内熏蒸。

∙低于10℃适当延长熏蒸时间。

∙严禁儿童操作。

∙不能在阳光照射下配制和使用;不能在有易燃、易爆物体环境内操作配制。

∙配制原液及熏蒸操作时,应佩戴用水浸泡过的口罩进行操作,以防气体刺激。

∙外用消毒剂,不可内服。

∙有效期24个月。

在50℃以下的阴凉干燥处储藏。

食用菌培育室消毒灭菌方案。

食用菌消毒灭菌

食用菌消毒灭菌

食用菌消毒灭菌引言: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食用菌生产中所涉及到的原料、用水、设备、空气等都着大量的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等微生物和虫害,它们无时无刻在与食用菌争夺养料和侵害食用菌。

这些杂菌和病虫害给食用菌生产造成很大为害和损失。

在食用菌制务虚和栽培中,消灭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对食用攻进行纯培养是很有必要的,故消毒灭菌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

几个重要概念:灭菌: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用物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彻底杀灭物料、容器、用具和空气中的所有微生物。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物料中、物体表面及环境中的一部分微生物,即只能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不能杀死微生物的休眠体。

防腐:是指用物理学或化学的方法,暂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除菌:是一种用机械的方法(如过滤、离心分离、静电吸附等)除去液体或气体中微生物的方法。

第一节培养基质的消毒灭菌基质消毒灭菌包括对培养基、培养料的微生物进行杀灭,它是对食用菌纯培养的必要条件。

一般采用热力灭菌、拌药消毒等方法。

一、热力灭菌:是利用高温使菌体蛋白变性,从而失去活性,达到灭菌的目的。

常采用湿热灭菌的方法对培养基质进行灭菌,因为热蒸气的穿透力强,蛋白质的凝固点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

又根据采用不同的仪器、温度、时间及压力指标分为高压蒸气灭菌、常压灭菌、常压间歇灭菌、发酵杀菌(巴氏消毒)等方法。

1、高压蒸气灭菌:将灭菌物置于密封的高压锅内,利用加压高温蒸气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彻底灭菌的方法。

常用的高压锅类型有:手提式,立式,卧式;(1)液体培养基在1公斤/平方厘米下,处理20~30分钟,温度约为121℃。

(2)固体培养基在1.5kg/平方厘米下,处理1~2小时,温度为128℃高压蒸气灭菌的使用步骤:加水至水位线—→装物—→加盖—→加热温—→放冷气—→升压保压—→降压排气—→出锅注意:(1)装锅不要摆得太挤,以免影响蒸汽流通和灭菌效果。

(2)加盖,对角线旋紧螺旋。

食用菌发菌期间的杂菌及防治措施

食用菌发菌期间的杂菌及防治措施

食用菌发菌期间的杂菌及防治措施一、发菌期间的杂菌及防治措施1、木霉:俗称绿霉、绿霉菌等,这是生产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杂菌之一,不论制种还是栽培,也不论生料、熟料、发酵料,发菌期间均可发生,甚至在出菇阶段也有发生,并且发生的温度范围也越来越广,有的地区曾发生毁灭性污染,木霉就是主要杂菌之一。

防治措施:(1)制种或熟料栽培拌料时,按0.3%比例加入保成功并严格灭菌,以彻底杀死其孢子;生料栽培时,可按0.4%比例添加保成功药物。

发酵料栽培时,加入保成功后,基料仍要发酵均匀,尽可能多的杀死或抑制其孢子。

(2)科学调配基料组分,使营养全面、均衡,实践证明,基料中加入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增强菌丝的抗性,亦可有效抑制杂菌。

(3)接种操作要严格、规范,不使霉菌孢子落于料中。

(4)菌种或菌袋发菌以及出菇期间,每5天左右对菇棚空闲处喷洒80~120倍蘑菇祛病王溶液,或10倍强优戊二醛,是目前有效的预防方法。

(5)发现木霉后,及时予以菌绝杀药粉直接撒施覆盖污染区,也可对配菌绝杀150倍左右溶液浸洗菌袋、培养室喷施40倍蘑菇祛病王、挖除霉点等处理。

2、曲霉:又称黄曲霉、黄霉病等,是目前除木霉外第二大杂菌品种。

该霉菌除直接与食用菌菌丝争夺营养和水分以及生存空间外,还可分泌毒素严重危害食用菌菌丝;同时,其毒素还是一种致癌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防治措施:(1)参考木霉菌的相关内容。

(2)培养室使用蘑菇祛病王和消毒粉进行严格消毒杀菌处理,将菌种移入后,应阻止无关人员随便进入。

(3)发现初期污染时,小心移出培养室,对栽培袋采取切开塑膜、直接撒施菌绝杀药粉或150倍菌绝杀溶液浸洗等措施,对菌种则可挖除病斑后再用药;对污染较重者,应予以深埋或焚烧处理,以防造成二次污染。

3、毛霉:又称长毛菌、黑霉菌、黑毛菌等。

毛霉的典型特征是菌丝发展迅速,成熟后其黑色孢子很快生出,适宜条件下,7天内其菌丝可将菌袋表面占领并变为黑色,严重时可使食用菌菌丝不再发展,危害较大。

食用菌灭菌箱的原理

食用菌灭菌箱的原理

食用菌灭菌箱的原理
食用菌灭菌箱主要利用高温和蒸汽的原理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首先,将食用菌放入灭菌箱中,并关闭灭菌箱的密封门。

然后,通过控制箱内的加热设备,升高箱内温度至高温状态。

高温能够杀死食用菌中的细菌、病毒和孢子等微生物,以达到灭菌的效果。

同时,灭菌箱还通过注入蒸汽来进一步增加灭菌效果。

蒸汽能够通过渗透和温度等多种方式,杀灭细菌和孢子,从而彻底灭菌。

灭菌箱通常会设置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装置,以确保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内实现有效的灭菌。

此外,一些灭菌箱还配备了过滤系统,可以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微生物,进一步提高灭菌效果。

总结起来,食用菌灭菌箱通过高温和蒸汽的作用,杀灭食用菌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孢子等,从而实现灭菌的目的。

22_食用菌制种—消毒液的配制(食用菌生产)

22_食用菌制种—消毒液的配制(食用菌生产)

• 95%酒精原液配成75%酒精溶液1000ml • 95%*750 =75% *950
• 例2:5%新洁而灭原液配成0.25%新洁而灭溶液 200ml
• 5% * x =0.25% * 200 • X= 0.25% * 200 / 5% = 10ml
本次课到此结束
谢谢收看!
2)接种箱的消毒 接种箱一般多用于分离工作和小规模的接种, 使用前应进行严密的消毒。 (1)药物揩擦 使用前首先用0.25%新洁尔灭菌液将箱揩擦 干净。
(2)甲醛熏蒸 特别是在进行分离工作和接种量较大情况下, 箱内摆满了各种工具、器皿,液体药物喷雾难以触 及器物所有表面,就必须进行熏蒸消毒,从而保证 分离工作的成功,方法同接种室的熏蒸消毒。另外 也可将盛有甲醛的烧杯,置于三角铁架上,用酒精 灯直接加热,使甲醛液蒸发,进行熏蒸。
在接种的前一天,按照气雾消毒剂的用量说明, 解开包装物,用盘碗盛消毒剂置于已关闭窗户的消 毒空间的不同部位,明火点燃,迅速关门。 采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消毒时,先密闭窗子,把 称好的高锰酸钾放在大烧杯内,然后将甲醛液倒人 杯内,立即出室关门。几秒钟后,甲醛液即沸腾挥 发。甲醛对人的眼、鼻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在熏 蒸后12小时,量取与甲醛液等量的氨水,倒在另一 烧杯里,迅速放人室内,可减少甲醛的刺激作用。 使用氨水中和,至少应在接种前2小时进行。
食用菌栽培
食用菌消毒
1、接种室与接种箱的消毒方法及其使用规程 接种工作可在预先消毒过的接种室或接种箱内 进行,药物熏蒸、药液喷雾或紫外线照射均可 达到消毒目的,若能三者并用,则消毒效果更 好。
无菌接种室
接种箱
1)接种室的消毒 (1)药物熏蒸 接种室内空间较大,不易保持无菌状态,使 用前一天必须进行熏蒸消毒。一般每立方米空间, 需要4~6g气雾消毒剂或40%甲醛8ml、高锰酸钾 5g气化熏蒸。

食用菌接种室如何消毒灭菌新版

食用菌接种室如何消毒灭菌新版

食用菌接种室如何消毒灭菌食用菌的接种室需要消毒灭菌才能更好地保证食用菌的成长环境。

以下是我给大家介绍的食用菌接种室的消毒灭菌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食用菌接种室的消毒灭菌:超净工作台无菌操作规程1保持清洁超净工作台应放在枯燥清洁的房间内,经常保持清洁。

每次使用前将接种材料和接种工具有序地放在工作台上,并检查是否齐全,然后进展紫外线照射30分,杀菌消毒。

2净化操作接种前先开动机器,以净化操区的空区空气气环境,待机器正常运转20分,操作区空气净化后,再进展接种。

3标准操作接种人员穿无菌工作服和鞋,戴好口罩和帽子,接种用具放在台面两侧,操作人员的手置于接种材料的下风侧。

工作时严禁搔头,接种时力求敏捷,尽量减少污染的时机,用过的火柴杆、棉球和掏出的老菌皮放入容器内,不得乱放。

4接种接种完毕,将已接种的试管或瓶袋贴好后处理标签,放进培养室箱进展培养,用杀菌药液擦净台面及地面。

5甲醛定期熏蒸该管理程序同接种室、箱处理。

食用菌接种室的消毒灭菌:接种室箱无菌操作规程1保持清洁经常清扫卫生,保持接种室箱内外清洁。

2严格消毒使用前将试管或料瓶袋和接种工具有序地放在室箱内和工作台上,并检查是否齐全,衣帽和口罩挂在缓冲室衣帽钩上,然后进展紫外线照射或药物熏蒸消毒。

1小时后,操作人员进入缓冲室,用肥皂水洗手后进展更衣、换鞋,戴上口罩、帽子,进接种室或把手伸进接种箱后再用消毒大王喷雾降尘除菌,准备接种。

3标准操作工作人员接种前用75%的酒精棉球擦手、擦接种工具和瓶袋,防止穿插感染。

接种时用酒精灯灼烧接种工具,棉塞、试管口、瓶袋口不离开火焰区,如棉塞不慎着火,用湿布盖住让其缺氧熄灭。

接种时动作要敏捷,配合要默契,工作时严禁搔头和其他人在室内快步走动,以降低发尘量。

用毕的火柴杆、棉球及掏出的老菌皮应放入容器内,不得乱放。

4接种后处理接种完毕,将已接种的试管或瓶袋贴好标签,放进培养室箱,进展培养,将废弃物拿出室箱外燃烧或埋掉,将室箱内清扫干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接种箱如何灭菌
在食用菌制种和栽培上,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杂菌污染屡见不鲜。

各种杂菌(如霉菌和细菌)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竞争性的,它们和食用菌生活在同一培养基上,争夺食用菌的营养和生活空间,影响食用菌的生长;许多杂菌还通过产生一些有毒物质来抑制食用菌菌丝的生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食用菌制种和栽培的中心工作就是如何来防止和控制各种杂菌的污染,以获得菌丝体或栽培体的纯培养。

在生产上搞好杂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接种工作。

展坤公司郝俊,经过整理食用菌培育客户多年来从事食用菌工作的经验,对接种所引起的污染及防止措施分析。

如下,供同行参考。

1接种箱滋生霉菌引起的污染也许有人会认为,接种箱是用于接种的设备,要经常消毒,而且每次使用前都要经过消毒处理,怎么也会生长霉菌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首先,接种箱多为木质结构,木材中含有丰富的木质纤维素,它是各种霉菌生活的良好营养成分;其次,接种箱的使用随生产而具有季节性,每年都有较长一段时间闲置未用,在这段时间内,就极有可能出现霉菌污染。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接种箱才会出现霉菌污染呢?接种箱被污染多是出现在接种箱闲置未使用的时候,但笔者认为,引起污染的直接原因往往并不在这段时间,而是在生产季节接种箱被使用的时候。

在使用接种箱时,生产者操作不规范或使用不当都会使接种箱过于潮湿,比如让培养基或菌料等撒落箱内而没有及时清理,或者由于接种箱内外温差较大,引起箱内而没有及时清理,或者由于接种内外温差较大,引起箱内热空气遇冷凝结成水珠等。

接种箱受潮后,如果没有及时通风排湿,这样在接种箱闲置不使用的时候,就很容易滋生霉菌。

针对上述引起接种箱污染的原因,要防止污染,在实际工作中,1.是要在接种箱使用时,尽量降低接种箱内的湿度。

要避免培养基、菌料或酒精棉球等直接落入箱内,如不谨掉入箱则应尽快清理;要避免接种箱内外出现温差而引起受潮,具体应做到:(1)料袋或料瓶灭菌后应充分冷却再进入接种箱内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引起接种箱内温度过高;(2)消毒剂的用量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

目前常见的消毒剂如气雾消毒剂、福尔马林等,在使用时都是利用这些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来产生烟雾或蒸汽,从而达到对空气消毒的目的。

我们知道,氧化反应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消毒剂的使用不宜过量;(3)
提高接种速度,控制好接种时间。

接种速度慢、时间长,不仅工作效率低、生产周期长,而且酒精灯长时间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箱内温度过高。

此外,接种时间长,也会延长培养基、菌种等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这样会增加杂菌污染的机会。

二是在接种箱长期闲置不用时,应将接种箱箱盖、袖套口及时打开,以利通风排湿。

实际上,在生产上要完全避免接种箱受潮往往是很难做到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当生产季节结束以后,就应及时进行通风降湿,并将接种箱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如果接种箱已经出现了霉菌污染,那么又如何处理呢?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生产者对这个问题往往重视不够,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使用接种箱时仍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殊不知在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和消毒时间不延长的情况下,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与空气中的杂菌的数量是密切相关的),结果往往就会“不明”原因的大规模污染。

接种箱出现霉菌污染以后,实现要用酒精棉球或蘸有福尔马林的棉球擦拭肉眼可见的霉菌,然后,再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或用气雾消毒剂消毒,这样连续处理2次-3次以后才能使用。

2接种操作引起的污染接种在食用菌制种和栽培上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控制好杂菌污染至关重要。

接种时要求生产者应严格掌握微生物无菌操作规程,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2.1各种接种工具和用品等应随同料袋、料瓶、菌种等一并进行消毒处理,应当尽量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向箱内传递物品。

2.2进箱操作前,在箱外用清水洗净双手,进箱后再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和接种工具,并对接种工具用火焰灼烧灭菌,在接种过程中还要定期用火焰灭菌。

2.3对于试管种的扩大培养,试管应平持,试管口不能朝上,同时试管口也不要离开酒精灯火焰,这样才能达到火焰“封口”的目的。

2.4接种操作要做到“轻、快、准”。

“轻”是指接种时动作幅度不要太大,以减少空气波动;“快”是指动作操作要快,避免菌种和培养基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准”指的是接种动作要准确到位,接种工具、菌种块等不要到处乱撞、乱放。

2.5接种操作完毕,及时移走物品,并将箱内收拾干净。

3接种箱空气引起的污染接种箱内空气中杂菌孢子或微生物菌体数量直接影响到接种后培养物的纯菌率。

引起箱内空气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消毒不彻底、接种箱密封性能差等。

其中,消毒不彻底是引起箱内空气污染的最常见原
因。

消毒不彻底可能是由于消毒剂本身的原因引起的,比如,消毒剂效果差、用药量不够等,也有可能是由于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消毒剂(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剂引起消毒效果差,其原因如果能排除消毒剂本身的质量问题,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往往是由于消毒剂对杂菌抗药性变异的定向选择作用,从而是杂菌抗药性种群不断增大。

鉴于此,生产上应注意不同的消毒剂轮换使用)。

此外,接种箱密封性能差也是造成空气消毒不彻底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