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二部创意曲与三部创意曲》BWV779

合集下载

浅析巴赫创意曲集--以《F大调二部创意曲》与《F大调三部创意曲》为例

浅析巴赫创意曲集--以《F大调二部创意曲》与《F大调三部创意曲》为例

Ap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品鉴与欣赏浅析巴赫创意曲集——以《F大调二部创意曲》与《F大调三部创意曲》为例徐怡沛(河南大学音乐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摘要】巴赫是一名享誉中外的作曲家,管风琴家,是巴洛克时期音乐发展的重要人物,留下了大量的经典复调作品,巴赫的创意曲集对作者的影响最深。

他创作创意曲起初的目的是当时为了给自己的儿子和弟子提供键盘练习的教材,巴赫的每一首创意曲都有其创作特点,他创意曲的创作充分体现了主题音乐贯穿全曲的特征,音乐先由开头引出,中间经过不断的变奏展开和再现最后又回到了主题上,同时其中又加入了断奏和连奏的弹奏技法,但又不失音乐的歌唱性。

本文先介绍了巴赫的创意曲集,总结巴赫创意曲的特点,然后又通过分析二部创意曲第八首和三部创意曲第八首的音乐色彩,音乐风格以及触键方式来说明学习巴赫复调音乐的重要性。

【关键词】复调音乐;二部创意曲;三部创意曲;艺术价值【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引言巴赫出生于德国的一个音乐世家,巴赫家族中几代人都是宫廷乐师,但是从巴赫的曾祖父起又都是比较穷困,只能靠音乐谋生,所以巴赫没有办法接受到正规的音乐教育,只能自己学习研究音乐的相关知识。

巴赫所创作的创意曲集使得复调音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笔者通过分析研究巴赫二部创意曲的第八首和三部创意曲的第八首来突出学习复调音乐的重要性,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两个曲子的多个方面来论证。

一、介绍巴赫的创意曲集巴赫创意曲集的创作刚开始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进行日常练习而写作的一组练习曲集,二部创意曲是音乐专业学生了解学习复调音乐的必备课程,而且为今后学习三个声部或者三声部以上的复调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练习分析和领悟过巴赫的二部创意曲之后再学习他的三部创意曲时,思路就会清晰许多,练习起来也就简单一些。

同时练习他的创意曲集不但可以从中感受巴赫音乐的魅力所在,而且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演奏技能,提高自己对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方式以及对声音的认识,训练思维的逻辑性。

巴赫二部创意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

巴赫二部创意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

巴赫二部创意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巴赫二部创意曲,即J.S.巴赫的《二部创意曲》,是巴赫的钢琴曲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之一。

这部曲子是巴赫为了发挥钢琴的多声部特点而创作的,其独特的旋律构思和丰富的和声编排,使得这部曲子成为了钢琴作品中的杰作之一。

本文将对巴赫二部创意曲的创作特征和演奏分析进行介绍。

一、创作特征1. 多声部编排巴赫二部创意曲在曲子的编排上,大量采用了多声部进行构思。

在钢琴上演奏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曲子中的上下声部交错编织、相互呼应。

这种多声部编排带来了音乐的立体感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使得整个曲子在音乐结构上更加丰满,同时也给演奏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2. 和声的丰富性巴赫的音乐以其丰富的和声而著称,而《二部创意曲》也不例外。

在曲子中,可以听到巴赫对和声的巧妙运用,不仅在旋律上展现出了丰富的和声变化,同时还通过和声的处理,给听众带来了音乐上的惊喜和享受。

3. 旋律的娴熟和发展4. 对位法的应用在《二部创意曲》中,巴赫运用了丰富的对位法手法,通过上下声部的对位处理,使得曲子在和声上更加丰富多变,同时也增强了音乐的动听性和魅力。

5. 曲式的变化和发展巴赫的《二部创意曲》在曲式的处理上,既有大型曲式的展现,也有小型曲式的展现,巴赫通过这种曲式的变化和发展,使得整个曲子更加具有戏剧性和丰富的表现力。

二、演奏分析1. 音色的把握在演奏《二部创意曲》时,演奏者需要充分把握钢琴的音色特点,通过手腕的灵活运用和力度的掌控,使得曲子中的每一个音符都能够表现出不同的音色,从而增强曲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 多声部的处理在演奏时,演奏者需要清晰地处理好曲子中的多声部,并通过手指的协调运用,使得多声部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来,同时也要注意每一个声部的表现力和音色的处理。

3. 和声的呈现4. 旋律的表现巴赫的《二部创意曲》以其丰富的和声和巧妙的对位法而著称,其独特的构思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使得它成为了钢琴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巴赫《三部创意曲》No.4,BWV.790,in D Minor的演奏探究

巴赫《三部创意曲》No.4,BWV.790,in D Minor的演奏探究

巴赫《三部创意曲》No.4,BWV.790,in D Minor的演奏探究1. 引言1.1 介绍巴赫《三部创意曲》No.4,BWV.790,in D MinorJohann Sebastian Bach的《三部创意曲》是巴赫创作的一系列短小的键盘音乐作品,其中包括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旋律和复杂的和声结构。

其中的第四首曲目,《三部创意曲》No.4,BWV.790,in D Minor,被认为是巴赫创作的经典之一。

这首曲目以D小调写成,具有典型的巴赫风格,包括了复杂的对位法和富有内涵的主题。

曲目的结构严谨而紧凑,展现了巴赫作为作曲家的卓越技艺和音乐天赋。

通过分析这首曲目的结构和主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巴赫在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音乐性。

各种不同的演奏版本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对这首曲目的理解和诠释。

通过比较不同演奏版本,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巴赫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不同演奏者对这首曲目的个人理解和表达。

巴赫的《三部创意曲》No.4,BWV.790,in D Minor是一首令人震撼的音乐作品,通过深入研究和演奏,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巴赫音乐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对这首曲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丰富我们对巴赫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2. 正文2.1 探讨曲目的历史背景巴赫《三部创意曲》No.4,BWV.790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创作的一部键盘作品,属于他的六首《创意曲》(Three-Part Inventions)之一。

这部曲目创作于巴赫的晚期,为巴赫强调弹奏技巧和音乐表达力而创作的一组作品之一。

巴赫的《三部创意曲》是一系列具有高度复调性和对位法技巧的键盘作品,共有十五首。

这些曲目被认为是对巴赫时代键盘音乐的一种跨时代的探索和突破,展示了巴赫深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创作技巧。

曲目的复调性和对位法处理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其中每个声部都有独立的音乐线索,同时又和其他声部相互作用,形成复杂而和谐的音乐结构。

论钢琴的盲弹

论钢琴的盲弹

论钢琴的盲弹完成一次钢琴演奏通常需要演奏者同时调动和综合运用视觉、触觉以及听觉三种感知方式。

演奏者运用视觉来阅读乐谱,察看琴键与手的位置;运用触觉来感受肢体与钢琴的接触方式,包括手指与琴键的接触以及双脚与踏板的接触;运用听觉来选择和调整触觉所感应的接触方式,同时监控所奏音乐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在钢琴演奏中限制视觉的运用,避免眼睛看琴键与手,而更多地依靠演奏者的触觉和听觉来完成演奏的弹奏方式即为钢琴的盲弹。

钢琴的盲弹是一项钢琴演奏者必须具备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演奏实践当中十分常见,不论演奏者是否了解盲弹的意义和功能,在演奏实践当中都会有意无意地用到盲弹这一演奏技巧。

例如,在演奏中遇到双手进行反方向弹奏的时候,双手分别朝向琴键的左右两端移动,双手间的距离扩大,以至于演奏者的视线不可能同时兼顾察看两只手的动作,只能跟随其中一只手的弹奏而移动,这时另一只手就需要运用盲弹技巧。

又例如,在某些包含了远距离快速跳动音型的乐曲段落中,演奏者来不及在手指的急速跑跳运动中看清楚手指所弹奏的每一个琴键,这时也需要运用盲弹技巧。

尽管演奏者在实践当中多多少少都会运用到盲弹技巧,但是假如能在平日的练习当中将盲弹的技巧层次从下意识的应用提高到有意识的训练,明确盲弹的目标与侧重点,便可以通过提高盲弹的技巧水平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收益。

演奏者在练习盲弹时,视觉仅用来阅读乐谱,不必兼顾琴键位置和手指动作,从而使整个躯干的活动更为自由,与此同时也加强了手指自动性的训练,突出锻炼了触觉和听觉的敏锐性。

因此,演奏者能够通过学习盲弹从表演手段的束缚当中解放出来,将大脑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表达音乐内涵的高级层面上。

在开始盲弹练习时,演奏者需要克服眼睛不看琴键和手就会碰错音的畏惧心理以及随之而来的生理紧张反应。

首先,需要调整弹奏时的身体姿态,可以用靠背椅来代替琴凳进行练习,与正常演奏时上身前倾的姿态不同,演奏者可以坐满整个椅面,上身稍微后倾,背部挺直贴靠在椅背上,双肩打开并且放松,找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放松的姿势进行练习。

巴赫二部创意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

巴赫二部创意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

巴赫二部创意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并演奏了大量的二部创意曲。

二部创意曲是指仅由两个声部组成的音乐作品,一般由两个乐器演奏,如钢琴、小提琴等。

下面将对巴赫的二部创意曲进行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作品。

巴赫的二部创意曲在创作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多样性:巴赫的二部创意曲在形式和风格上非常多样化。

他既创作了快速明快的舞曲,如无伴奏小提琴二部创意曲(BWV1001-1006)中的贝尔卡、坎塔塔等,也创作了抒情悠扬的曲子,如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BWV1030)。

2. 旋律性:巴赫的旋律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他通过小节内的音符组合和音程变化,创造出丰富而动听的旋律。

尤其是在二部创意曲中,他通过两个声部的对话和交错,展现出独特的旋律性。

3. 对位法:巴赫擅长运用对位法(Counterpoint)进行作曲,这也是他二部创意曲的显著特点之一。

对位法是指通过两个或多个声部的相互独立的旋律线,以及其之间的和声与关系来达到音乐的综一性。

巴赫在二部创意曲中经常运用对位法,使两个声部相互呼应、交织,产生出富有张力和层次感的音乐效果。

1. 技巧要求高:巴赫的作品对演奏者的技巧要求较高。

在二部创意曲中,演奏者需要准确地奏出两个声部的旋律,同时保持节奏的稳定。

由于二部创意曲常常有复杂的音符和转调,因此演奏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理解力和技巧水平。

2. 表现力强:巴赫的二部创意曲兼具技巧性和表现性。

演奏者需要通过对音乐元素的准确掌握,如音量、音色、速度等的变化,以表达出作品的音乐意图。

特别是对位法所带来的旋律交错和和声关系,演奏者需要在演奏中很好地展示出来,给听众带来音乐上的享受。

巴赫的二部创意曲在创作上以多样性、旋律性和对位法为特征,通过旋律的丰富和声部之间的对话和交错,展现出独特的音乐魅力。

在演奏上,这些作品对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之库朗特舞曲的理解和分析

之库朗特舞曲的理解和分析

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之库朗特舞曲的理解和分析姓名:兰燕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音乐学中提琴演奏指导教师:李齐华2011-05-30 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摘要: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启发了听众和表演者近300 年。

这部宏伟的作品值得我们去不断深入分析研究学习探索。

写这篇论文之前,本人在读研究生期间被学校派往法国学习一年,在法国期间,笔者特别对库朗特舞曲的体会特点进行了一些归纳和分析,在这里试图把它论述出来。

库朗特舞曲,由于它本身的特点,应强调对节奏和旋律的详细调查。

在研究这部作品中使用包括的基本分析技巧有——功能和特点分析,和声分析,旋律分析。

关键词:库朗特舞曲大提琴组曲巴赫摘要ABSTRACT:Johann Sebastian Bach’s Suites for Unaccompanied Cello haveinspired listeners and performers for almost 300 years. Such magnificentwork deserves thorough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Before this study theauthor have been sent to take a Master’s programme in France for a yearduring which the author had specic research on the Courantes. This worksummari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a fashion focusing on the rhythmic andmelodic analysis of small aspects. The main analysis methods includesfunction analysis harmonic analysis and melodic analysisetc.KEYWORDS:Courantes Cello Suites Bach 西安音乐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专业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巴赫二部创意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

巴赫二部创意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

巴赫二部创意曲的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是德国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涵盖了教会音乐、管弦乐和键盘乐等多个领域,被后人誉为“音乐之父”。

在他的作品中,巴赫二部创意曲(BWV 593-596)是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器乐作品,其中包括了四首小型管风琴作品,分别基于维瓦尔第(Vivaldi)的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进行创作。

这些作品不仅在音乐结构上具有独特的创意,而且在演奏上也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下面将针对巴赫二部创意曲的创作特征和演奏分析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创作特征1. 主题变奏的运用巴赫的二部创意曲是基于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进行创作的,而维瓦尔第是著名的主题变奏大师,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中常常运用主题的变奏来展现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巴赫在这组作品中也充分运用了主题变奏的手法,通过对原始主题的变化和发展,赋予了乐曲以独特的魅力。

2. 对位法的运用对位法是巴洛克音乐的一大特色,它通过交织不同旋律线来营造音乐的层次感和复杂性。

巴赫在二部创意曲中充分运用了对位法,将不同的旋律线进行巧妙的编织和对话,使得整个乐曲呈现出错综复杂的音乐结构。

3. 清晰的结构尽管巴赫的音乐的结构非常复杂,但是在二部创意曲中,他始终保持了结构的清晰和明了。

每一首曲子都有着明确的主题、中段和尾声,整个乐曲结构紧凑而有序,给人以清晰的音乐感受。

二、演奏分析1. 注重技巧和表现巴赫的音乐对演奏者的技巧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对于键盘演奏者来说。

二部创意曲中,钢琴或管风琴演奏者需要具备出色的手指灵活性和音乐表现力,才能够完美地诠释这些作品。

演奏者还需要对音乐的细节和对位法等技术细节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够演奏出最佳的效果。

2. 注重音色和情感的表达在演奏巴赫的二部创意曲时,演奏者需要注重音色的转换和情感的表达。

由于这些作品原本是为管风琴而创作的,所以在钢琴上演奏时需要通过手法和音色的变化来模仿管风琴的音色,同时通过音乐表达来传递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使得音乐更加生动和真实。

巴赫《三部创意曲》No.4,BWV.790,in D Minor的演奏探究

巴赫《三部创意曲》No.4,BWV.790,in D Minor的演奏探究

巴赫《三部创意曲》No.4,BWV.790,in D Minor的演奏探究1. 引言1.1 介绍巴赫《三部创意曲》No.4,BWV.790Johann Sebastian Bach的《三部创意曲》是巴赫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No.4,BWV.790,in D Minor被认为是巴赫音乐的精华之一。

这首曲目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音乐结构而闻名,展示了巴赫作为音乐大师的才华。

在这首曲目中,巴赫运用了大量的对位法和复调技巧,展现了他对音乐结构的深刻理解和高超的技艺。

D小调的情感表达也为这首曲目增添了一层神秘和深沉的色彩。

通过演奏巴赫的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还可以体会到他对人生、情感和宇宙的思考。

巴赫的音乐超越了时代和空间的限制,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奇妙而神秘的音乐世界。

在接下来的探讨中,我们将更深入地分析这首曲目的音乐结构和技巧,探讨巴赫在其中的创作特点,以及不同演奏家对这首曲目的诠释,希望能对广大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1.2 探索演奏该曲目的意义当演奏巴赫《三部创意曲》No.4,BWV.790时,演奏者需要深入探索曲目的意义。

这首曲目是巴赫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深刻的音乐内涵和情感表达。

通过演奏该曲目,演奏者可以传达出巴赫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可以展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演奏该曲目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自己的演奏技巧和音乐感悟,更在于通过音乐与观众进行心灵的沟通。

巴赫的音乐作品经常被称为“灵魂的交响曲”,因为他的音乐能够触动人心深处,引发人们共鸣和共鸣。

演奏《三部创意曲》No.4,BWV.790并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传达出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让观众在音乐中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感动。

2. 正文2.1 分析曲目的音乐结构和技巧---巴赫《三部创意曲》No.4,BWV.790是一首曲调优美、技巧精湛的钢琴曲。

通过对其音乐结构和技巧进行逐步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曲目的魅力所在。

浅论巴赫创意曲——《降E大调二声部创意曲》BWV776

浅论巴赫创意曲——《降E大调二声部创意曲》BWV776

浅论巴赫创意曲——《降 E 大调二声部创意曲》BWV776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德国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复调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本文通过介绍巴赫及其写作背景以及分析十五首二声部创意曲中的第五首《降 E 大调二声部创意曲》BWV776 创意曲,使人更加清楚的了解到复调音乐的发展,创意曲与其写作特点,探讨总结出巴赫写作创意曲的要点。

关键词:巴赫;创意曲;;复调音乐;降 E 大调二声部创意曲一、作曲家及作品简述(一) 约翰·塞巴斯蒂安· 巴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 1750) ,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出生于德国一个庞大的音乐世家中,巴洛克时期作曲家、键盘演奏家,是一位深不可测的天才。

巴赫的创意曲与赋格曲类似,包含在对位法里面,对位法看似简单其不然也,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音与音之间的碰撞,旋律与旋律之间的协和。

有人将此同修钟表联系起来,把精密仪器的内部运动诉诸听觉,就成了对位法,是一个声音的宏伟建筑,两者之间似乎有着神秘的关系。

音与音之间的组合像魔方,可纵横旋转出各种搭配。

(二) 《降 E 大调二声部创意曲》BWV776 创意曲《降 E 大调二声部创意曲》BWV776 创意曲被收录在巴赫《创意曲集》中的第五首,此曲集是其在科腾时期的作品,为他的儿子及弟子们学习古钢琴及作曲所用。

巴赫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唯独对这个作品进行了要求。

若要了解创意曲,就要对复调音乐有大致理解。

二复调音乐所谓“复调音乐”就是在这个作品中每个旋律线条都是相对独立的,与“主调音乐”不同,是多声部写作,讲究声部间纵与横的关系。

巴赫的复调音乐内部充满着平衡的美,复调技法被后世作曲家们进行模仿探究。

复调音乐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九世纪,最早的尝试被称作为“奥尔加农”,早期复调音乐是在圣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源自对圣咏的修饰,或对圣咏的具有空间想象力的扩展,12 世纪、13 世纪节奏模式的运用为复调音乐带来新的变化。

巴赫《二部创意曲》BWV784创作手法的分析

巴赫《二部创意曲》BWV784创作手法的分析

巴赫《二部创意曲》BWV784创作手法的分析作者:胡一鹏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13期【摘要】在巴赫《二部创意曲》作品中,BWV784可以说最受人喜爱的一首作品,虽然是复调作品,但整首乐曲几乎都使用分解和弦形式的旋律,有非常明确的和声功能进行。

在短短25小节的作品中,作曲家不但使用了高超的复调手法,还把和声的色彩与调性间的明暗对比发挥到了极致,非常值得借鉴与学习。

【关键词】巴赫;二部创意曲;BWV784;创作手法【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这首乐曲使用较为完善的三段式结构,呈示段为第1-6小节;中段为第7-17小节;再现段为18-25小节。

本文更注重和声功能的分析,而不会对和弦的转为进行详细分析。

一、呈示段(一)第1-2小节这两个小节中,第2小节是第1小节的重复,并稍作变化。

第1小节的高音声部与低音声部的节奏型采用的是一种“斜向”的模仿。

高音声部前两拍与低音声部后两拍基本使用十六分音符;高音声部后两拍与低音声部前两拍也基本以八分音符为主。

这一小节前两拍与后两拍的和声功能连接相同,都为t-D7。

(二)第3-4小节从第3小节开始调性转入C大调,和声功能连接使用纯四度上行的形式:TSⅥ(7)-SⅡ(7)-D(7)-T。

从高音声部来看,高音声部第4小节的音乐材料对第3小节的音乐材料进行了模仿,相当于第3小节高音声部旋律下移二度。

从低音声部来看,第3小节后两拍与第4小节前两拍也为第3小节高音声部音乐材料的模仿。

(三)第5-6小节第5小节的音乐材料是第3-4小节音乐材料的减缩。

从整体来看,后两拍的音乐材料对前两拍的音乐材料进行了模仿,整体的音符为前两拍音符下移二度。

这一小节的和声功能连接从音符来看为TSⅥ-DⅦ-D-TSⅥ,但实际是TSⅥ-SⅡ-D-T这种纯四度上行和声功能连接的一种变形。

第6小节的和声功能连接为SⅡ7-D7-T,后两拍低音声部采用了第1小节高音声部的节奏型,是对主题的一种呼应。

巴赫二部创意曲和三部创意曲

巴赫二部创意曲和三部创意曲
二部创意曲和三部创意曲是巴赫为键盘乐器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这些作品展示了巴赫对复调音 乐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同时也为后来的音乐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灵感来源。
在这本书中,每首创意ຫໍສະໝຸດ 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注释,包括对每个乐章的解释、指法和演奏技巧 的指导。书中还提供了关于巴赫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的背景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演奏 这些作品。
《巴赫二部创意曲和三部创意曲》是一部充满挑战和魅力的作品。它不仅展现 了巴赫高超的作曲技巧和独特的音乐风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 的平台。无论大家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钢琴家,都可以在这部作品中找到自 己的乐趣和挑战。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赫的音乐世界,感受他的音乐魅力吧!
阅读感受
阅读《巴赫二部创意曲和三部创意曲》给我带来了无尽的音乐享受和深深的思 考。威拉德·阿·帕尔默的这部作品,作为巴赫练习曲集的一部分,为我们展 示了巴赫音乐的魅力,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欣赏复调音乐的全新视角。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作品中因需要而延留的音,要充分保留足够的时值。 这不仅是为了满足曲子的节奏要求,更是为了表达出音乐的情感和意境。每一 个音符都是作曲家精心设计的,它们承载着巴赫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在演奏 时不能忽视任何一个音符。
而三部创意曲则更具有挑战性。它是向钢琴专业发展的标志之一,对于演奏者 的技巧和艺术感有着更高的要求。在练习时,通常可以将“四声部”逐一弹奏, 然后再依次将两个或三个声部分别合成。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曲子的结构。
在音乐的海洋中,巴赫的作品无疑是一座巍峨的山峰,尤其是他的二部创意曲 和三部创意曲,更是复调音乐的典范。这两部作品深受钢琴爱好者和专业人士 的喜爱,是钢琴考级的必弹曲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感受其中 的精彩摘录。

论巴赫钢琴作品《创意曲集》的教学

论巴赫钢琴作品《创意曲集》的教学

论巴赫钢琴作品《创意曲集》的教学作者:陈一矩卫昕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01期摘要巴赫的《创意曲集》是钢琴教学的重要资料,可以作为复调由浅入深的过渡作品进行练习。

为了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理解巴赫及其艺术特点,分析《创意曲集》的形式结构,学习演奏技巧。

关键词巴赫钢琴创意曲教学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oan Bach,1685-1750)创作的《创意曲集》是钢琴教学的重要文献。

它包括十五首二部创意曲和十五首三部创意曲,该曲集属于巴赫复调由浅入深的过渡作品,熟练弹奏之后就可演奏平均律。

但是在钢琴教学中《创意曲集》常常被弹得敷衍了事,演奏效果很不理想。

主要原因在于作品的形式以及内在结构不易理解,一些教师不注意艺术教学的特殊规律。

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达到《创意曲集》应有的教学效果呢?1 理解巴赫及其艺术特点巴赫1685年3月21日生于爱森纳赫,1750年7月28日于莱比锡去世。

他从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小提琴和中提琴,一生足不出德国却在自己的作品中广泛吸收了十八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各种音乐风格与形式,并把它们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由于他的一生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堂担任管风琴师、羽管键琴师、乐队指挥和乐监,因此哪怕是在他的世俗音乐作品中也体现了宗教音乐那种庄严、崇高的神学思想和自我克制的理想化精神。

巴赫性格内向,思想保守,生活简朴,不追求功利,往往只为自己的情感而作曲。

其作品结构严谨,和声与复调这两种对立的因素在作品中取得了完美的平衡,具有比后人更清晰的平衡感及内在的力量。

作品既有十分简洁、富有个性的主题,又有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表现力。

数量众多,质量上乘的作品成为巴洛克音乐辉煌的终点,同时成为后来西方音乐取之不尽的源泉。

2 分析《创意曲集》的形式结构二部创意曲和三部创意曲一共30首,最初于1720年收录在《威廉·弗里德曼键盘曲集》里,是巴赫为了教他的大儿子威廉.弗里德曼而创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