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接入技术第7章 接入网接口及其协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 电信管理网接口
· TMN与接入网的接口采用Q3接口,这 是一个标准接口,AN通过Q3经转送装置 MD与TMN相连,以便统一协调对不同网 元的各种功能的管理,形成用户所需要的 接入和承载能力。 · Q3接口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跨越本接 口的管理信息模型,另一则是Q3的通信协 议栈。
1、Q3接口的管理信息模型
· 业务节点是指能独立地提供某种业务 的实体(设备和模块),是一种可以接入 各种交换型或永久连接型电信业务的网元。
· 业务节点类型主要有三种: ● 仅支持一种接入类型; ● 可支持多种接入类型,但所有接入类 型的接入能力都是相同的; ● 可支持多种接入类型,且每种接入类 型的承载能力可以不同。
7.1.2 业务节点接口类型
· 在接入网中,U接口是指接入网和网络 终端NT1之间的接口,它是一种数字的UNI。
· U接口是用来描述用户线上传输的双 向数据信号,到目前为止,ITU-T还没有 为其建立统一的标准。
· 我国倾向于使用欧洲标准。
7.2.4 其他接口
· 除了Z接口和U接口外,常见的用户网 络接口还有多种专线接口,如64kbit/s数据 接口、话带数据接口V.24以及V.35等。
第 7章 接入网接口及其协议
·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 ● 业务节点接口 ● 用户网络接口 ● 电信管理网接口 ● V5接口及其协议 ● VB5接口
7.1 7.2 7.3
业务节点接口
用户网络接口
电信管理网接口 V5接口及其协议 VB5接口
7.4
7.5
7.1 业务节点接口
7.1.1 业务节点的定义与类型
7.2.2 Z接口
· Z接口是交换机和模拟用户线的接口, 目前,模拟用户线和模拟话机占大多数, 并且会长期存在。
· 因此,任何一个接入网都需要安装Z 接口,用以接入模拟用户线(包括模拟话 机、模拟调制解调器等)。
7.2.3 U接口
· 在ISDN基本接入的应用中,网路终端 NT和交换机线路终端LT之间的传输线路被 称为数字传输系统,即U接口。
7.4 V5接口及其协议
7.4.1 V5接口的发展过程
1、V5接口的产生
· 数字业务的发展要求从TE到LE之间应 具有透明数字连接,这就要求交换机提供 数字用户接入能力,为此开发了本地交换 机用户侧数字接口,统称为V接口。
· 接入网对用户侧的接口为Z接口或T接 口,对本地交换机侧的接口为V接口。
· 这些接入类型都具有灵活的、基于呼 叫的承载通路分配方式,即V5.2接口具有 集线能力。
· V5.2接口还支持多链路运用的链路控 制协议和保护协议。
·原则上,V5.1是V5.2的一个子集,可 通过指配而升级为V5.2。
2、V5接口的重要概念
(1)主链路和次链路
· 1个V5.2接口由1~16个2Mbit/s链路组 成,其中有2条链路分别指配为主链路和次 链路。
7.4.2 V5接口的定义和重要概念
1、V5接口的定义
· V5接口是一种标准化的、完全开放的 接口,是专为接入网发展而提出的本地交 换机(LE)和接入网(AN)之间的接口, 目前主要用来支持窄带电信业务。
· 根据接口容纳的链路数目(速率)和 接口有无集线功能,V5接口主要有两种形 式,即V5.1与V5.2。
· 数字业务的发展要求从用户到业务节 点之间是透明的纯数字连接,这就要求业 务节点能提供纯数字用户接入能力,新开 发的业务节点都要具备数字的业务节点接 口,即V5接口。 · ITU-T开发并规范了两个新的综合接 入V接口,即V5.1和V5.2接口。
7.2 用户网络接口
7.2.1 用户网络接口定义
· 用户网络接口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 口,在接入网中则是用户和接入网的接口。 · 用户网络接口包括模拟话机接口(Z 接口)、ISDN-BA的U接口、ISDN-PRA的 基群接口、各种租用线接口等。
· V5.1接口由一条单独的2.048Mbit/s链 路构成,交换机(LE)与接入网(AN) 之间可以配置多个V5.1接口。
· V5.1支持以下接入类型:PSTN接入、 64Kbit/s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基本 速率接入(Base Rate Access,BRA),以 及用于半永久连接的、不加带外信令的其 它模拟接入或数字接入。
· ITU-T Q.811和Q.812建议中对Q3接口 的告警监测、性能管理的信息模型给出了 定义,在此,我们不做展开介绍。
2、Q3接口的协议栈
· 本协议栈包括涉及OSI参考模型的7层, 具体来说包括Q.811和Q.812规定的无连接 模式网络层服务CLNS1(Connectionlessmode Network Layer Service)、CLNS2, 还有TCP/IP。
(2)物理C通路、逻辑C通路、C路径(C-Path)
· 用于传送V5协议的V5链路的64kbit/s时 隙称为物理C通路;每条V5链路的TS16(首 先被分配为通信通路)、TS15和TS31(在 TS16后如果有需要,依次可分配这两个时 隙为通信通路)可指配为逻辑C通路;V5的 每种协议数据链路(包括ISDN D信令)均 是一种C路径(C-Path);一个逻辑C通路 中可运载多个C路径。
· 这些接入类型都由指配的承载通路来 分配,用户端口与V5.1接口内的承载通路 指配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即V5.1接口不含 集线能力。 · V5.1接口使用一个64Kbit/s时隙传送公 共控制信号,其它时隙传送话音信号。
· V5.2接口可以由1~16条并行2.048Mbit/s 链路构成。 · 它除了支持所有V5.1接口接入类型以外, 还支持ISDN基群速率接入(Primary Rate Access,PRA)。
· V接口的几种类型如图7-1所示。
· ITU-T与1994年通过了V5.1(G.964) 和V5.2(G.965)接口的建议。
· 1996年我国在ITU-T标准的基础上发 布了我国的V5.1和V5.2技术规范。
2、V5接口的作用
· V5接口的产生,起到了一下4个方面 的作用:
wk.baidu.com
(1)标准接口促进了接入网的发展 (2)使接入网配置灵活、业务提供 快捷便利 (3)降低成本 (4)增强网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