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目调丝印墨层厚度控制的原理和技巧
如何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
如何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在印刷行业中,丝印工艺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
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控制对于印刷品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一、调整印版表面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与印版表面的粗糙度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当印版表面越光滑时,丝印油墨的膜厚会越薄,颜色深浅会越浅。
因此,如果您想要减少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可以通过修改印版表面来实现这一目标。
可以通过使用一些特殊的处理技术来使得印版表面更加光滑,以便更好地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
二、控制油墨的流动性油墨的流动性是影响丝印油墨膜厚和颜色深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当油墨的流动性更大时,膜厚会变得更厚,颜色深浅也会更深。
因此,如果你想要降低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你也可以通过降低油墨的流动性来实现这一目标。
有一些特殊的润滑剂可以被添加到油墨中,以帮助减少油墨的流动性。
三、调整油墨的颜料浓度另一种控制丝印油墨的颜色深浅的方法是调节油墨中颜料的浓度。
高浓度的颜料会使印刷品的颜色更加深色,低浓度的颜料会产生浅色。
因此,通过合理调整颜料的浓度,可以很好地控制丝印油墨的颜色深浅。
这种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印刷需求和印刷机器来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注意油墨的打印速度最后,对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的控制还需要注意油墨的打印速度。
如果油墨的打印速度过快,膜厚和颜色深浅可能会偏大。
因此,在印刷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油墨的打印速度,以确保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综上所述,通过调整印版表面、控制油墨的流动性、调整油墨的颜料浓度以及注意油墨的打印速度,可以很好地控制丝印油墨的膜厚和颜色深浅。
这些方法都可以很好地适应不同的印刷需求和印刷工艺,对于提升印刷品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丝印、烫(金)印工艺控制要点
一、丝印工艺控制要点一、工艺控要点1.印刷间隙。
印版与制品印刷面必须保持一定的间隙,以便在印刷时,只有在刮墨刀作用处的印版与制品接触,其余均离开。
印刷间隙的大小对印刷技量影响很大,若印刷间隙调整不当,不管印刷技术多高,也不可能印出高质量的印刷品。
若印刷间隙过小,容易产生刮墨刀作用方向洇墨现象。
若印刷间隙过大,势必要增加刮印压力,这样会使印版过度拉伸而松弛;印刷图文走样,印刷品图文尺寸比印版图文大;若采用不锈钢丝网时,还会出现印版与制品不能接触,图文印不上。
印刷间隙一般为1~6毫米,印刷精度高,网框面积小,丝网绷得紧,或曲面印刷,取小值;普通印刷,网框面积大,丝网绷得松,或平面印刷,取大值。
2.刮印压力。
在丝网印刷中,刮墨刀施加到印版上的刮印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好;过大,刮墨刀尖端过于弯曲,印版与承印物接触面积增大,印刷的图文清晰度下降。
此外,刮印压力过大,还会加速刮墨刀和印版的磨损。
若刮印压刀过小,丝网印版不能接触制品而无法实施印刷或油墨不能充分转移到制品上。
一般说来,刮印压力大,油墨转移量多,印迹加重。
当印版与承印物呈线接触,这时的刮印力最适宜。
3.刮印角和移动速度。
刮墨刀与版面所形成的刮印角和刮墨刀移动速度应保持恒定,否则会出现透墨量不同,印出的图文深浅不均匀。
刮印角一般为45°~80°,印刷速度一般为10~30厘米/秒。
刮印角小,、移动速度慢,压出的油墨量就多;反之,刮印角大,移动速度快,压出的油墨量就少。
若印版(事或刮墨刀)移动速度过慢,图文边缘会出现油墨洇开,图文扩大。
若印版(或刮墨刀)移动速度过快,印版脱开滞后而使图文模糊。
二、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1、图文有网纹。
油墨的粘度高,流动性差,当印版抬起后,制品上的油墨不能流平。
解决办法:1、添加稀释剂,提高油墨的流动性;2、使用干燥速度慢的油墨,以增加油墨流平时间;3、提高刮印压力;4、选用较细的丝网作印版。
2、图文扩大。
丝网印刷技术技巧大全
丝网印刷技术技巧大全--------------------------------------------------------------------------------丝网印刷工艺在印制板生产过程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仅是单面板、双面板而且多层印制板的电路图形的转移,阻焊剂、字符标记等都采用了丝网印刷工艺。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日趋要求提高产品精度及合格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细密线路也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制作,并且要求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
本文就根据我所开展丝网印刷工作中的经验,对丝网印刷过程中影响印制板丝网印刷精度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提高精度提出了一些看法,以供共同探讨。
二、影响丝网印刷精度的因素印制板图形印刷精度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指印刷的图形线条幅向失真度小,线条幅宽精度±0.05mm;二是指印刷图形位置精度要求高,图形长度为500mm内时,位置偏差<±0.15mm,影响上述两方面精度有多方面的因素,从丝网制版到图形印刷生产过程来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丝网制版材料和印料的选择:包括网框材料、丝网材质、目数、颜色及印料性能;2.丝网印刷设备、工装:即丝网印刷机,定位工装等;3.生产工艺:包括绷网、丝网制版、印刷工艺等;4.工作环境条件:工作场地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尤其是洁净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5.人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操作者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高的技术素质。
在此重点讨论前几方面的因素对印制图形印刷精度的影响的原理及提高精度的措施和方法。
三、提高丝网模版质量是保证丝网印刷精度的前提影响丝网模版质量的因素有照相原稿的绘制质量、照相、翻版及照相底片的尺寸稳定性情况。
丝网模版的制作涉及到网框、丝网及绷网,制版及感光材料等若干因素。
1.网框材料的选择一般选用LY12、LF2等硬质合金铝方管型材,尺寸选用宽20mm,厚20mm,四角用氩弧焊接或铆接加工而成。
丝网印刷中墨层控制应该考虑的因素
丝网印刷中墨层控制应该考虑的因素在没有开始和大家探讨墨层如何控制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回顾一下我们以往在印刷中出现的一些问题:1、印刷色块时颜色有深有浅。
2、网目调印刷时网点扩大(有龟纹现象)。
3、批量印刷时颜色的差异变化。
这些问题严重时会影响到生产进度和批量退货,为我们的工作正常化带来了不便。
那么怎样来控制和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是值得我们网印工作者探讨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在印刷中应该了解的变量。
一、分析理论透墨量:分析丝网透墨量有两种方法,一为计算丝网理论透墨量,二为实际印刷透墨量。
计算理论透墨量有以下公式:开孔率为:L丝网厚度为:D理论透墨量为:M=L×D÷100%以上公式只是理论上的计算丝网透墨量方法,一旦运用到实践印刷中,数据会有发生变化,但是成正比。
我们来看以下因素:1、丝网的目数(直接决定到孔宽及开孔率)。
丝网的目数越高,孔宽越小,开孔率随之降低,例如:355目丝网孔宽为31μm,开孔率为26%,理论透墨量为14.3cm3/m2。
305目丝网孔宽为45μm,开孔率为35%理论透墨量为16.3cm3/m2。
2、丝网的线径(直接影响到网厚、开孔率、网孔大小)。
是指未编织的线径的直径,编织后的线径会变成椭圆形。
将会影响到网孔的大小。
同等目数的丝网线径不同,也将影响到开孔大小和开孔率。
例如:305目丝网线径31um开孔率为35%,孔宽为49um,网厚为49um,理论透墨量为17。
2cm3/m2。
305目丝网线径34um开孔率为29.6%,孔宽为45um,网厚为55um,理论透墨量为16。
3cm3/m2。
305目丝网线径40um开孔率为20。
1%,孔宽为37um,网厚为65um理论透墨量为13cm3/m2。
3、丝网的厚度(直接影响墨层)。
我们可以把绷制好的网版用测厚仪来检测其丝网厚度。
由于各个厂家生产的丝网都有自己的织造工艺,经、纬线的弯曲程度不一样,弯曲程度越大丝网会变的更薄,反之则大。
丝网印刷参数调整原则
丝网印刷参数调整原则丝网印刷是一种常用的印刷技术,在电子、汽车、玩具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丝网印刷参数调整是实现印刷质量和效果的关键环节,下面将介绍丝网印刷参数调整的原则。
1.选择适当的网目尺寸:丝网印刷中,网目尺寸决定了图案的精细程度。
一般来说,网目尺寸越小,图案越精细。
但是,网目尺寸过小会增加印刷难度,容易出现堵网等问题。
因此,在选择网目尺寸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印刷图案的要求以及印刷设备的能力。
2.调整网框张力:网框张力是丝网印刷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印刷图案的清晰度和精度。
过低的网框张力会导致网板变形,图案失真;过高的网框张力则会造成网框和网线的断裂。
因此,在调整网框张力时,需要根据印刷要求和材料特性来确定合适的张力范围。
3.控制刮刀压力:刮刀压力是丝网印刷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决定了油墨在网板上的均匀覆盖程度。
刮刀压力过低会导致油墨不足,印刷效果不理想;刮刀压力过高则会造成油墨过量,图案失真。
因此,在调整刮刀压力时,需要根据印刷材料和油墨特性来确定合适的压力范围。
4.控制油墨粘度:油墨的粘度对丝网印刷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粘度过高会导致油墨不易传递,影响印刷质量;粘度过低则会造成油墨流量过大,容易形成滴墨等问题。
因此,在调整油墨粘度时,需要根据印刷材料和油墨特性来确定合适的粘度范围。
5.控制印刷速度:印刷速度是影响丝网印刷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
速度过快会导致油墨无法充分传递,图案不清晰;速度过慢则会造成油墨斑点、晕染等问题。
因此,在调整印刷速度时,需要根据印刷要求和印刷设备的能力来确定合适的速度范围。
总之,丝网印刷参数的调整是一个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的印刷要求和印刷设备的能力来进行调整。
只有合理调整参数,才能够保证印刷质量和效果,提高生产效率。
密度网目调
密度网目调丝网印刷是所有印刷方式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无论是在大大小小的学术着作,还是在各种网上评论中,人们对它的关注都比较少。
为了满足不同人士的需要,特别推出了这篇原创的讲解丝网印刷分色技术的文章,以供大家共同探讨。
找到把传统网目调网点平滑的层次和索引网点的细节再现能力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查看丝网印刷中的分色效果,其实就是要查看它们各自的油墨流量。
油墨通过丝网,落在由乳剂生成的丝网印版的开孔上,并最终到达承印物的外表面上。
通过丝网印版来控制油墨的流量实际上就是运用特殊的分色方法来生成丝网印版。
如果你需要印刷的活件上有较长的水平线,并且与刮刀平行,那么你就要看看当墨流和刮刀到达乳剂层边缘时,刮墨刀是如何冲击并在那些区域上突然失速的。
这样一来,你就会明白,自己可以通过调整图像,丝网印版的厚度或网目数来很容易地解决油墨流量的问题。
对半色调丝网印版的油墨流量进行控制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
当你在考虑如何运用网目调结合油墨和图像来实现原稿的完美复制的时候,其实是有很多可变因素的。
油墨在网眼中进行转移的过程中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网点的形状和类型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来对油墨流量产生影响。
对于传统的网目调来说,网点尺寸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的覆盖率,而网点中心仍旧保持稳定而一致的网点间距。
这样就会使过量油墨所受的限制越来越小,特别是当网点足够大时,它们彼此之间能够重叠,从而使网点之间乳剂层的面积变得极小。
(这也是70%到90%有层次的区域能够迅速被添满的原因之一。
)传统网目调的一个替代品就是所谓的密度网目调。
这些网目调是由同等大小的网点组成的,人们能够通过控制它们之间的距离来再现图像的阶调层次。
最普遍的密度网目调就是索引网点。
索引网点实际上是图像分辨率中的一个像素。
如果以尺寸作为标准进行比较,一个180dpi的网点相当于一个55线/英寸网目调(网点)的15%。
索引网点在油墨流量的控制方面有许多优点。
同等大小的网点有利于对油墨沉淀进行更好的控制(想一想具有相同大小孔眼的盐瓶)而且还将有效地避免印刷过程中的网点扩大,因为即便是在网点覆盖率较高的区域,这类网点的叠印率还是要远远低于其它网点。
浅谈丝印五要素对墨层厚度的影响(一)
浅谈丝印五要素对墨层厚度的影响(一)丝网印刷是与平版、凸版、凹版印刷并列的印刷方法,作为四大印刷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号称可把除液态和气体外的任何一种物体作为承印物,并超越其它三种印刷方法,实现名片印刷墨层厚度可调范围极为广泛。
丝网印刷,如果要用一句话概况,就是油墨在刮胶的作用下,通过漏空的丝印网版转印到承印物上的过程。
它包含了丝印的其中的四个要素:油墨、刮胶、网版、承印物,再加上工作台(我们可以近似的理解为丝印设备),那就是丝印的五要素。
而真正的重点还是在油墨和承印物,其它要素的调整都是围绕油墨如何转移到承印物上,实现油墨的装饰、标识、保护、防伪、导电等各种功能。
要实现这些功能,除油墨自身的特性外,墨层的厚度对油墨的性能和终端产品性能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在下面的内容,我们就展开分析丝印五要素对墨层厚度的影响1. 油墨(1)固体含量:同样的湿膜厚度,固体含量越高,固化后留在承印物上的厚度越厚;(2)粘度:粘度越高,丝印到承印物上的湿膜厚度越厚。
2. 刮胶刮胶在丝印五要素中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把握的一项,但是在油墨的厚度控制上却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直角刮胶的各种情况对墨层厚度的影响。
3. 网版网版,是实现图形印刷的基础。
不管采用何种丝印方式,什么丝印设备,与油墨和产品图形匹配的网版是必备的。
关于网版,我们从一下几个方面分析:3.1 丝网选择3.1.1 丝网材质市面上丝网的主流材质为钢丝网、聚酯丝网以及尼龙丝网,材质对油墨厚度的影响体现在过墨性。
对于相同目数,尼龙网过墨性最好,钢丝网次之,聚酯网最差。
3.1.2 丝网目数一般而言,丝网目数越低,下墨量越多。
这不但与网纱的开孔面积有关,也与网纱的厚度有关。
所以,同一品牌同一系列高目数高开口面积的网纱下墨量反而不及低目数低开口面积的网纱。
3.1.3 丝网丝径相同目数丝网,丝径越细,网纱开孔面积越大,下墨量相对会大一点,但是并无太大差距,一般只在非常精细的高目数印刷才考虑从丝径上去细微调节墨层厚度。
浅谈丝印五要素对墨层厚度的影响
浅谈丝印五要素对墨层厚度的影响市场拓展中心唐晴丝网印刷是与平版、凸版、凹版印刷并列的印刷方法,作为四大印刷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号称可把除液态和气体外的任何一种物体作为承印物,并超越其它三种印刷方法,实现印刷墨层厚度可调范围极为广泛。
丝网印刷,如果要用一句话概况,就是油墨在刮胶的作用下,通过漏空的丝印网版转印到承印物上的过程。
它包含了丝印的其中的四个要素:油墨、刮胶、网版、承印物,再加上工作台(我们可以近似的理解为丝印设备),那就是丝印的五要素。
而真正的重点还是在油墨和承印物,其它要素的调整都是围绕油墨如何转移到承印物上,实现油墨的装饰、标识、保护、防伪、导电等各种功能。
要实现这些功能,除油墨自身的特性外,墨层的厚度对油墨的性能和终端产品性能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在下面的内容,我们就展开分析丝印五要素对墨层厚度的影响。
1.油墨(1) 固体含量:同样的湿膜厚度,固体含量越高,固化后留在承印物上的厚度越厚;(2) 粘度:粘度越高,丝印到承印物上的湿膜厚度越厚。
2.刮胶刮胶在丝印五要素中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把握的一项,但是在油墨的厚度控制上却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直角刮胶的各种情况对墨层厚度的影响。
项目墨层厚墨层薄刮胶硬度软硬刮胶磨损程度多小刮胶刀刃钝锐刮胶长度短长3.网版网版,是实现图形印刷的基础。
不管采用何种丝印方式,什么丝印设备,与油墨和产品图形匹配的网版是必备的。
关于网版,我们从一下几个方面分析:3.1丝网选择3.1.1丝网材质市面上丝网的主流材质为钢丝网、聚酯丝网以及尼龙丝网,材质对油墨厚度的影响体现在过墨性。
对于相同目数,尼龙网过墨性最好,钢丝网次之,聚酯网最差。
3.1.2丝网目数一般而言,丝网目数越低,下墨量越多。
这不但与网纱的开孔面积有关,也与网纱的厚度有关。
所以,同一品牌同一系列高目数高开口面积的网纱下墨量反而不及低目数低开口面积的网纱。
3.1.3丝网丝径相同目数丝网,丝径越细,网纱开孔面积越大,下墨量相对会大一点,但是并无太大差距,一般只在非常精细的高目数印刷才考虑从丝径上去细微调节墨层厚度。
丝印网纱目数与油墨厚度
我们都知道过滤网的目数越小网孔就越大,油墨的通过量就会越多,相反目数打的网纱网孔密度大,油墨通过率就低,有一个透墨率是直接能反映出网纱目数和油墨两者之间关系的。
虽然油墨的厚度没有在这上面直接体现出来有什么变化,但大多数人已经明白了油墨的厚度和丝网的目数也关系密切。
其实网纱目数小,网孔大,丝印的时候透墨量高,形成图案的油墨量就多,厚度就高,相反目数大的厚度就会相对薄很多,网孔的大小和网孔与网孔之间的疏密程度,都会影响油墨的通过率和厚度,在有关丝印网纱的资料方面有特定的公式来计算网纱目数与油墨厚度的关系,只能说目数是影响油墨厚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它不是唯一的,网纱的厚度和模板的厚度也会影响油墨的透过率导致厚度发生变化,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丝印中刮板的刮动压力速度角度都会是影响油墨厚度的衡量标准,一个好的丝印产品必然是每一个步骤重复做很多遍也能够保证油墨厚度的误差在合理范围之内,对于油墨本身的粘度也需要考虑进去,以上基本是影响厚度的几个因素,其中这些又以丝网目数的重要性为主,我们要理清他们之间关系才好。
丝网印刷参数调整原则
丝网印刷参数调整原则丝网印刷是一种常用的印刷技术,可以在各种材料上实现高质量的图案和文字印刷。
在进行丝网印刷时,要根据具体材料和印刷要求进行参数调整,以确保印刷效果的质量和稳定性。
下面是丝网印刷参数调整的一些原则与方法。
1.网板选择:网板是丝网印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选用对印刷效果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网板的选择应根据印刷材料的性质和印刷要求来确定。
对于粗糙的材料应选择线径较大的网板,而对于细腻的材料应选择线径较小的网板。
2.涂刀调整:涂刀是用于将油墨推到网孔上的工具,涂刀的调整对印刷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涂刀的角度和压力应根据印刷要求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涂刀角度应适当,能够将油墨均匀推至网孔上,而涂刀的压力应适中,能够使油墨均匀地覆盖在印刷材料上。
3.油墨选择:油墨的选择要根据印刷材料的性质和印刷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吸水性较强的材料,应选择水性油墨;对于吸油性较强的材料,应选择油性油墨。
此外,油墨的颜色和粘度也要根据印刷要求进行选择,以确保印刷效果的质量和稳定性。
4.网纱张力:网纱张力是丝网印刷中重要的参数之一,它关系到网孔的大小和形状。
一般来说,网纱的张力应适中,既要保证网纱的稳定性,又要保证网孔的大小和形状。
过高或过低的张力都会影响印刷效果的质量和稳定性。
5.印刷速度:印刷速度是影响印刷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的选择要根据印刷要求和设备性能来确定。
一般来说,印刷速度过快会影响印刷效果的清晰度和精度,而印刷速度过慢则会影响生产效率。
6.温度和湿度控制: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丝网印刷的重要环境因素,它们的控制对印刷效果的质量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和湿度应在适宜的范围内进行控制,以确保油墨的干燥速度和印刷材料的变形程度。
以上是丝网印刷参数调整的一些原则和方法,通过合理调整这些参数,可以得到高质量和稳定的印刷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材料和印刷要求可能需要不同的参数调整方法,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丝网印刷技术技巧大全
丝网印刷技术技巧大全丝网印刷是一种常用的印刷技术,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电子产品、玩具、广告等行业。
以下是一些丝网印刷技巧的概述:1.印版制备:选择合适的印版材料,如聚酯薄膜、丝网网纱等。
根据需要制造合适的网点形状和大小,通过平版、电子版等技术制作。
2.油墨选择:根据印刷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油墨,如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UV油墨等。
保证油墨的附着力、抗晕染性、耐磨性和光泽度。
3.机器调试:根据印刷材料和油墨特性进行机器的调试,包括速度、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调整,以保证印刷效果的稳定和一致。
4.框架调整:要使用合适的印刷框架,确保其平整度和稳定性。
定期检查和维护框架,如调整网纱张力、更换损坏的橡胶垫等,以保证印刷的清晰度和准确度。
5.印刷压力控制:要根据印刷材料的不同和要求,调整印刷压力。
印刷压力太大会造成材料变形或破损,压力太小会导致印刷不均匀。
6.印刷速度控制:印刷速度的选择应根据印刷材料和印刷要求来确定。
速度过快会导致墨层稀薄,速度过慢会造成油墨堆积。
7.墨量调整:根据印刷要求和效果,合理调整油墨的厚度。
过多的墨量会导致油墨晕染,过少的墨量会导致印刷效果不清晰。
8.烘干控制:根据油墨的种类和印刷材料的不同,采取适当的烘干方法和设备。
烘干时间和温度要控制好,以免油墨未干透或过度烘干。
9.印刷速度控制:印刷速度的选择应根据印刷材料和印刷要求来确定。
速度过快会导致墨层稀薄,速度过慢会造成油墨堆积。
10.墨量调整:根据印刷要求和效果,合理调整油墨的厚度。
过多的墨量会导致油墨晕染,过少的墨量会导致印刷效果不清晰。
11.确保印刷环境清洁:在印刷过程中要保持印刷环境干净和整洁,避免灰尘和杂质对印刷品的影响。
12.控制工艺参数:根据不同的印刷材料和要求,合理调整印刷工艺参数,如网板上油时间、水洗时间等,以获得最佳的印刷效果。
13.检查印刷质量:印刷完成后要及时检查印刷质量,包括颜色、清晰度、平整度等。
如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
油墨丝网印刷过程中经常遇到墨色深浅不匀、墨厚不均怎么办
在丝网印刷过程中经常遇到墨色深浅不匀、墨厚不均,其主要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1)墨刀压力不均匀,时大时小,从而导致墨色深浅不一,所以印刷时刮板运行的稳定非常重要。
(2)印刷时刮墨板角度不稳定,经常变化,从而导致墨色深浅不一,这在手工印刷时比较容易出现。
因此手工操作者要特别注意保持刮墨板角度的一致性。
(3)印刷时印刷速度不均匀,时快时慢,甚至中途有停顿,也容易导致墨色深浅不一,所以印刷时速度应保持均匀。
(4)刮墨板锐边不齐或弯曲,因而印刷时压力不匀,也会造成墨色深浅不匀,此时需更换刮墨板或将刮墨板修磨后再印刷。
(5)网版四周的网距高低不一致,即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在开印前一定要将网版四周的网距调整一致。
曲面丝网印刷同样要进行准备、色序安排、试印、印刷、干燥和清理的工艺过程,其中各工艺步骤的要求也大致相同,为了保证曲面印刷顺利并精确的进行,必须要满足下面的要求:1)印刷曲面时,应选用弹性大的丝网,如尼龙网,而不锈钢丝网弹性差,适合精密印刷,不适合曲面印刷。
2)刮墨板的平直度。
刮墨板磨制加工合格后,要精心安装,仔细检查,目的是使刮墨板在印刷时的印压线(刃口)保持细而实,各受压点均匀平直。
3)刮墨板安装时,其垂直中心线必须垂直于承印物的回转中心线。
4)在印刷前,必须根据承印物的外形和尺寸准备好与其配套的夹具,并安装于丝网印刷机上。
以保证承印物在印刷的过程中能按照规定的轨迹运动,实现印刷,不会产生位置上的窜动。
5)承印物必须能回转,但需要吸气的中心轴则不能旋转。
6)在印刷过程中,网框要平稳均匀左右往返移动。
刮板的印刷压力要保持不变,同时承印物不能前后左右松动。
对于曲面印刷工艺来讲,其技术难度比平面印刷工艺要大,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全周网印曲面印刷时承印物是旋转的,当要进行360°圆周方向上图文印刷时,承印物在开始印刷到旋转回到初始位置时,有一个衔接问题。
这时常会产生波状衔接,不能完全重合,墨层厚度在波状衔接部分发生变化。
丝网印刷的工作原理
丝网印刷的工作原理丝网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技术,广泛应用于制作标识、图案、文字等。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丝网上形成图案或文字,然后将油墨或颜料通过丝网压印到印刷材料上。
丝网印刷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制作丝网:首先需要制作丝网模板,通常会使用金属丝或纤维丝制成丝网,然后将其张紧在框架上,形成丝网模板。
丝网的选择和制作会根据印刷材料和所需图案来确定。
2. 准备印刷材料:根据需要印刷的材料的形状和尺寸,将其放置在印刷机的工作平台上。
印刷材料可以是纸张、布料、塑料等各种材质。
3. 涂覆油墨:将油墨或颜料涂覆在丝网模板的上方。
印刷过程中,油墨会通过丝网的细孔流动到印刷材料上,形成所需的图案。
4. 刮刀压印:利用刮刀,将丝网模板上的油墨或颜料刮平。
刮刀均匀地将油墨刮到丝网的细孔上,而不会溢出或过度刮除。
5. 压印到印刷材料上:将丝网模板放置在印刷材料上,并施加合适的压力。
油墨会通过丝网的细孔渗透到印刷材料上,形成所需的图案或文字。
整个丝网印刷过程是通过控制刮刀的压力和速度、选用适当的油墨和丝网孔径,以及调节印刷机的工作参数来实现的。
一般来说,丝网印刷具有以下特点:1. 可印刷多种材料:丝网印刷适用于多种材料,包括纸张、塑料、布料、玻璃等。
只需选择合适的丝网和油墨,就可以在各种材料上进行印刷。
2. 可印刷多种图案:丝网印刷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各种图案和文字,包括简单的线条图案和复杂的彩色图案。
丝网模板制作相对简单,可以较快地实现图案的更换和调整。
3. 厚度可控制:丝网印刷的油墨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增加或减少刮刀的压力和速度,可以控制油墨在印刷材料上的沉积量,实现不同的效果。
4. 耐久性好:丝网印刷的图案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不容易褪色或磨损。
这是因为油墨通过丝网的压力和温度固定在印刷材料上,不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丝网印刷是一种简便、灵活且成本较低的印刷技术,适用于多种材料和图案的印刷需求。
网目调丝印墨层厚度控制的原理和技巧
网目调丝印墨层厚度控制的原理和技巧在印刷行业中,网目调丝印技术广泛应用于印刷品制作过程中,例如书籍、海报、包装等等。
而作为网目调丝印的关键环节之一,墨层厚度的控制对于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网目调丝印墨层厚度控制的原理和技巧。
一、墨层厚度控制的原理网目调丝印的墨层厚度控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1. 网目的大小:网目是由一系列正方形或圆形的空白和墨点组成的。
当网目的大小确定时,会直接影响到墨层的厚度。
网目越细密,墨层越薄;网目越稀疏,墨层越厚。
2. 丝印网板的张力:丝印网板张力的大小也会对墨层厚度产生影响。
当丝印网板的张力过大时,墨料会被挤出网孔,形成较薄的墨层;当丝印网板的张力过小时,墨料无法充分通过网孔,形成较厚的墨层。
二、墨层厚度控制的技巧为了获得理想的墨层厚度,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控制技巧:1. 选择合适的网目: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制作目的,选择适当的网目大小。
对于需要细腻图像的印刷品,选择细密网目;对于需要填充大面积色块的印刷品,选择稀疏网目。
2. 控制丝印网板的张力:保持丝印网板的适度张力,不过度或过小。
通过仪器检测或经验判断,调整丝印网板的张力,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墨层厚度。
3. 墨料选择与配方调整:不同的墨料有着不同的流变性和浓度,因此选择合适的墨料对于墨层厚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调整墨料的配方比例,以期获得更理想的墨层厚度。
4. 印刷机的调整:印刷品在印刷机上的传送速度、压力调整以及墨料的供给量,都对墨层厚度有一定影响。
合理调整印刷机的参数,如增加印刷速度、减小压力或适当增加墨料供给量,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墨层厚度控制。
5. 质量检测与调整:通过合适的质量检测设备,如墨层厚度测量仪等,对印刷品进行质量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丝印网板张力、墨料配方等参数,保证墨层厚度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结语网目调丝印墨层厚度控制是印刷行业中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
影响丝网印刷墨层厚度的因素
实施印刷的最终目的是:使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
并由油墨层精确地再现原稿。
所以墨层厚度的精度是最直观地表现印刷精度的因素之一。
在丝网印刷中,墨层厚度对印品质量影响大.尤其是在印刷电路板、厚膜集成电路、电阻等时,精确的墨层厚度是提供可靠的电性参数的保证。
影响墨层厚度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静态因素,它包括丝网延伸、丝网回弹、图像和网框尺寸、丝网厚度等;另一个是动态因素.它包括刮刀硬度、刮印速度、刮印角、油墨粘度及温湿度等。
一、丝网参数对墨层厚度的影响确切地说。
丝网的作用是控制油墨和支承模版。
透墨量应该等于印刷中油墨填满各个网孔后并尽可能完全地漏空各个网孔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墨量。
理论上的墨量即丝网能淀积的墨量.换言之.厚的丝网就等于厚的油墨层。
因此.丝网的厚度是控制墨厚的主要参数。
网印墨层厚度与丝网参数的关系.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假设一个网孔产生一个墨柱.理论上墨柱高度总是等于丝网厚度(如图l所示)。
但是墨层厚度并不等于墨柱的高度.而是小于墨柱的高度。
这是因为油墨转移到吸收性承印物上时,吸收与油墨的流动同时发生,这个过程直到油墨形成胶体并失去流动性为止。
对此,取单位面积内这些墨柱的总和即为油墨墨量,当油墨在该面积上均匀分布时,墨厚即为:I h =Ft·A = 1.82D ·A ⋯⋯⋯ - ⋯ - - ⋯⋯⋯⋯⋯⋯ (1)式中I h 为墨层;Ft为丝网厚度.取Ft=1.82D.D 为丝径;A 为网孔面积百分比。
第--种方法是假定网版完全浸入油墨之中,以网孔的整个油墨覆盖厚度减去油墨内丝网的体积(如图2所示)。
以此方法来计算的墨量称为最大墨量(Imax表示)。
即:原因是丝网完全被油墨浸没的可能性是有限的.特别是当丝网的网孔面积百分比较小时,丝网底部很难填满油墨。
故在预测墨厚时常采用第一种计算方法。
二、横版厚度对墨层厚度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模版的厚度会影响墨层厚度,当丝网张力和印刷压力一定时,它们的关系可近似地用下列公式表示:I A = Ft·A(当线粗>W时)I A =Ft·A + Sh(当线粗<W< SPAN>时) ⋯⋯⋯⋯⋯⋯⋯⋯⋯⋯ (3)如图3所示,式中S h为模版高出丝网部分的厚度,W为印刷时模版通透区的丝网与承印物相接触的最小线条宽度.W与Sh(丝网张力)及F(刮刀压力)有关。
丝网印刷油墨的调配
丝网印刷油墨的调配要想顺利地进行丝网印刷,必须做好印料(油墨)、承印物、印版等的准备工作。
如选用油墨的类型是否合适,墨色、粘度及稀释剂是否恰当;承印物的尺寸、类型、数量,表面是否需要处理;印刷机各部件运转是否正常,印刷台表面是平整;印版的尺寸是否准确,精度是否合格等等。
一、油墨的调配开印前,应使油墨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印刷适性,必要时需做适当的调配。
1.调色。
配墨前,先应计算每色印数的耗墨量,使调配的墨量适当。
尤其对二液反应型油墨,应据其固化速度和印刷速度来计算其调墨量。
要获得正确的色彩,调墨应在稳定的自然光下进行,同时不可以数色并置观察,免受错觉的影响。
配置新鲜墨时,深色墨的加入要逐渐接近,切忌一次加入过多,再用大量浅色墨补救。
同时应尽量减少混合的色相,色相愈多,灰度愈大。
另外还应注意干燥前后的色彩变化,如吸墨量大的浅色承印物上,干后的墨色往往浅淡;发泡油墨的湿态、干态及发包泡态三相的色差较大;陶瓷印墨烧制后色相殊变;白色油墨经高温会变黄等。
诸如此类的变色规律,需要印刷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样品,做出各自的色标。
丝印油墨(印料)的色彩调配是丝印生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调配的基本原理离不开色光的加色法和色料的减色法等基本原理。
色料三原色中以任意两色等量混合,便能产生光的三原色的某一色相。
这三种色相从颜色的角度讲,称为间色(或叫第二次色),如黄、青二色混合形成的绿色,即为间色。
间色与间色混合产生的色相称为复色(或称为第三次色)。
三原色油墨混合成的间色、复色三原色油墨混合成的间色、复色2.油墨调色方法。
所谓配色就是将两种以上的颜色,或是除主调色色彩之外再使用少量的色彩邻接,形成色彩的组合。
彩色油墨使用前调配时,首先将色样上需要配制的颜色单独露出,正确的分辨出原稿(或原样)色彩是原色、间色,还是复色。
如果是间色、复色,需要分辨出主色与辅色的比例。
其次一定要根据原稿指示的色调,小样调试,待与原稿相比,颜色色差较小或相等时,方可大批调配,且时间要短,调量要适当。
丝网印刷原理及流程
丝网印刷由五大要素构成,即丝网印版、刮印刮板、油墨、印刷台以及承印物。
丝网印刷基本原理是: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透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透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
印刷时在丝网印版一端上倒入油墨,用刮印刮板在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另一端移动。
油墨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承印物上。
由于油墨的粘性作用而使印迹固着在一定范围之内,印刷过程中刮板始终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呈线接触,接触线随刮板移动而移动,由于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使得印刷时的丝网印版通过自身的张力而产生对刮板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称为回弹力。
由于回弹力的作用,使丝网印版与承印物只呈移动式线接触,而丝网印版其它部分与承印物为脱离状态。
使油墨与丝网发生断裂运动,保证了印刷尺寸精度和避免蹭脏承印物。
当刮板刮过整个版面后抬起,同时丝网印版也抬起,并将油墨轻刮回初始位置。
至此为一个印刷行程。
玻璃丝网印刷的特点和工艺安排一、玻璃丝网印刷工艺安排丝网印刷属于直接印刷方式,工艺安排有两种:①普通平板玻璃→丝网印刷→印后烘干再钢化,即首先在普通平板玻璃上采用高温钢化油墨进行丝网印刷,然后根据需进钢化炉、可平钢化或弯钢化;②钢化好的平板玻璃→丝网印刷,即直接在已钢化好的玻璃上直接进行丝网印刷。
二、玻璃丝网印刷特点①适应性广:丝网印刷幅面可大可小;②墨色厚实:在所有印刷工艺中,丝网印刷墨层最厚,饱和度高,专色印刷效果更佳;③成本低:丝网印刷制版容易,印刷工艺简单;④印刷品质量稳定;⑤图像精度低:丝网印刷分辨率不高,常规加网线数 24 线/厘米~32 线/厘米。
三、玻璃丝网印刷适用范围玻璃丝网印刷适用于批量生产家电玻璃、家具装饰玻璃、汽车玻璃、建筑玻璃及工艺玻璃,印刷出来的效果美观而且附加值高。
玻璃丝网印刷工艺一、玻璃丝网版制作:针对玻璃印刷的特性,玻璃丝网印刷一般选择涤纶丝网,涤纶丝网稳定性好,强度高,耐腐蚀,性能优于尼龙丝网及其他网,绷网张力高等。
一、丝网印刷的原理:
三、丝网印刷的基本常识:
6、刮刀印刷角度的要求:字版18~20,按键色20~22,度 色和二次白22~25,银胶,碳胶20~22,绝缘,透明油, 耐酸20~22度; 7、选择刮刀长短,气压所需调整: 总气压为6kg,刮刀长度65cm或55cm时,刮刀气压需 调整到2kg,覆墨刀气压应调整到2kg;刮刀长度在 45cm或35cm时,刮刀气压应调整到1.5~2kg,如果印 刷的图案过大选用最长的刮刀时,字体较小印不下来 时,可调整印压至3kg。
三、丝网印刷的基本常识:
8、 测试油墨硬度的方法用2H铅笔斜45度角,来回画3~5 次,看油墨有无脱落; 测试油墨附着力用刀片在测试材料上画“#”字型伤口, 再用测试胶带紧贴反方向拉,测试工具为:2H铅笔, 刀片和测试胶带,
写出哪些类型的油墨须测试硬度附着力:பைடு நூலகம்电胶,消 光,绝缘,透明油,透明,彩色油墨。
工程部丝网印刷 培训教材
主讲:温满龙
时间:05.08.08
一、丝网印刷的原理:
印刷时在丝网印版式的一端倒入油墨,油墨在无外力的作 用下不会自行通过网孔漏在承印物上,当用刮刀以一定的角 度斜度及压力刮动油墨时,油墨通过网版转移到网版下的承 印物上,从而实现图象复制。
二、丝网印刷的特点:
1、 墨层厚,覆盖力强; 2、可使用各种油墨印刷; 3、版面柔软,印压小; 4、承印物的形状和大小无限制; 5、耐光性强; 6、印刷方式灵活多样。
三、丝网印刷的基本常识:
1、丝网印刷的六大基本要素为:环境,机器,网版,刮 刀, 油墨,人(技术) 2、我司印刷常用的网版目数有:420目、350目、300目、 250目、200目、100目、70目; 3、印刷常用的刮刀有:黄刀80度,兰刀70度,绿刀60度; 4、离版目的:使刮印油墨附于被印物后,马上使网布分 离印墨回弹,离版高度为3.5~4.0mm刮刀不锐利,版距 过大,易造成字体变大不清或刮不着,网版易被拉长、 5、刮刀一般比印刷面积单片大2~3cm,刮刀比网框单边 小4~5cm;
如何提高丝印胶厚度的方法
如何提高丝印胶厚度的方法
要提高丝印胶的厚度,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调整印刷网孔大小:增大网孔的尺寸可以增加墨液的通过量,进而增加丝印胶的厚度。
可以使用更大尺寸的丝网或者调整网眼的大小来实现。
2. 调整丝网张力:适当增加丝网的张力可以降低网眼变形,确保墨液均匀流动,从而增加丝印胶的厚度。
3. 增加墨液的粘度:使用高粘度的丝印油墨可以增加丝印胶的厚度。
可以通过调整油墨的配方或者使用特殊的添加剂来增加油墨的粘度。
4. 多次重复印刷:可以多次重复印刷同一层丝印胶,每次印刷形成一层薄膜,最终达到所需的厚度。
5. 使用特殊的丝印胶:市面上有一些专门用于提高丝印胶厚度的特殊胶料,可以选择使用这些材料来实现。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参数。
可以通过试验和实践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另外,建议在使用丝印胶印刷时,要注意保持印刷设备的清洁和维护,以避免对印刷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网目调丝印墨层厚度控制的原理和技巧
在网目调丝网印刷中,墨层厚度的控制相当重要。
平版和凸版印刷品上的墨层厚度只有几微米,凹版印刷也不过12~15μm,而丝网印刷的墨层厚度一般为20μm,特殊的厚膜印刷可以达到100μm,最薄墨层为6μm。
由此可见,丝网印刷的墨层不仅厚,且可调范围广,因此,如何控制印刷品的墨层厚度,已成为丝网印刷界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透墨量的理论分析入手,寻求控制印品墨层厚度的具体方案,并通过印刷测试,为获取与墨层厚度相匹配的丝网目数提供依据。
透墨量的理论分析1.透墨量透墨量是指丝网单位面积内油墨透过网孔的总量,通常用cm3/m2度量。
透墨量是丝网印刷中严格控制的主要参数之一,是决定印品墨层厚度的关键因素,也是选择丝网目数的依据。
按照透墨量内涵的不同,可将透墨量分为两种,即理论透墨量和实际透墨量。
(1) 理论透墨量理论透墨量是指由丝网技术参数所决定的单位面积内透过丝网网孔油墨的总量。
丝网的技术参数一般包括丝网的目数、丝网丝径、丝网开口、丝网开口率及丝网的厚度等。
一旦丝网的技术参数确定后,丝网的理论透墨量即是一个定值。
(2) 实际透墨量影响透墨量的因素比较多,除了丝网技术参数外,其他因素也会对透墨量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通常把印刷中在一定印刷条件下所获得的透墨量称为实际透墨量。
而一定印刷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刮板角度与刮板硬度。
刮板角度越小,透墨量越大,反之,则透墨量越小;刮板硬度越大,透墨量越小,反之,则透墨量越大。
②油墨黏度。
油墨黏度越大,透墨量越小,反之,则透墨量越大。
③承印材料。
承印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越大,油墨吸收性越好,透墨量越大,反之,则透墨量越小。
④印刷速度。
印刷速度越高,透墨量越小,反之,则透墨量越大。
⑤印刷环境。
印刷环境温度越高,透墨量越大,反之,则透墨量越小。
由此可见,印刷条件的变化对透墨量有较大影响,保持印刷条件的稳定性对透墨量的控制十分重要。
2.理论透墨量的计算由于理论透墨量是由丝网的技术参数决定的,所以理论透墨量是丝网技术参数的函数,即:Thv=f(L,M0,d,δ) (1)其中:Thv-理论透墨量(cm3/m2)、L-丝网目数(目/厘米)、M0-丝网开口(cm)、δ-丝网厚度(cm)、d-丝径(cm)可以得到理论透墨量的计算公式,即:Thv=M02×L2×δ×10000 (2)在实际工作中,当确定了丝网技术参数后,便可方便地计算出其理论透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网目调丝网印刷中,墨层厚度的控制相当重要。
平版和凸版印刷品上的墨层厚度只有几微米,凹版印刷也不过12~15μm,而丝网印刷的墨层厚度一般为20μm,特殊的厚膜印刷可以达到100μm,最薄墨层为6μm。
由此可见,丝网印刷的墨层不仅厚,且可调范围广,因此,如何控制印刷品的墨层厚度,已成为丝网印刷界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透墨量的理论分析入手,寻求控制印品墨层厚度的具体方案,并通过印刷测试,为获取与墨层厚度相匹配的丝网目数提供依据。
透墨量的理论分析
1.透墨量
透墨量是指丝网单位面积内油墨透过网孔的总量,通常用cm3/m2度量。
透墨量是丝网印刷中严格控制的主要参数之一,是决定印品墨层厚度的关键因素,也是选择丝网目数的依据。
按照透墨量内涵的不同,可将透墨量分为两种,即理论透墨量和实际透墨量。
(1) 理论透墨量
理论透墨量是指由丝网技术参数所决定的单位面积内透过丝网网孔油墨的总量。
丝网的技术参数一般包括丝网的目数、丝网丝径、丝网开口、丝网开口率及丝网的厚度等。
一旦丝网的技术参数确定后,丝网的理论透墨量即是一个定值。
(2) 实际透墨量
影响透墨量的因素比较多,除了丝网技术参数外,其他因素也会对透墨量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通常把印刷中在一定印刷条件下所获得的透墨量称为实际透墨量。
而一定印刷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刮板角度与刮板硬度。
刮板角度越小,透墨量越大,反之,则透墨量越小;刮板硬度越大,透墨量越小,反之,则透墨量越大。
②油墨黏度。
油墨黏度越大,透墨量越小,反之,则透墨量越大。
③承印材料。
承印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越大,油墨吸收性越好,透墨量越大,反之,则透墨量越小。
④印刷速度。
印刷速度越高,透墨量越小,反之,则透墨量越大。
⑤印刷环境。
印刷环境温度越高,透墨量越大,反之,则透墨量越小。
由此可见,印刷条件的变化对透墨量有较大影响,保持印刷条件的稳定性对透墨量的控制十分重要。
2.理论透墨量的计算
由于理论透墨量是由丝网的技术参数决定的,所以理论透墨量是丝网技术参数的函数,即:
Thv=f(L,M0,d,δ) (1)
其中:Thv-理论透墨量(cm3/m2)、L-丝网目数(目/厘米)、M0-丝网开口(cm)、
δ-丝网厚度(cm)、d-丝径(cm)
可以得到理论透墨量的计算公式,即:Thv=M02×L2×δ×10000 (2)
在实际工作中,当确定了丝网技术参数后,便可方便地计算出其理论透墨量。
3.理论透墨量与丝网目数的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丝网目数是决定理论透墨量的主要因素,如果能找出丝网目数与理论透墨量的对应关系,就可以基本确定理论透墨量的大致范围。
为此,我们特对瑞士Thal丝网公司提供的聚酯丝网的技术资料进行了分析,找出不同丝网目数(5~495目/英寸)所对应的理论透墨量,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并绘制出其关系曲线。
分析这一曲线,可发现以下规律。
(1) 随着丝网目数的增加,其理论透墨量相应减小。
(2) 当丝网目数为低目数(5~30目/英寸)时,即在曲线的AB段,随着丝网目数的增加,理论透墨量急剧下降,其理论透墨量从1216cm3/m2下降到224m3/m2,说明丝网目数对理论透墨量的影响非常大。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丝网目数时应特别慎重。
(3) 当丝网目数为中低目数(30~130目/英寸)时,即在曲线的BC段,随丝网目数的增加,理论透墨量相应下降,理论透墨量从224m3/m2下降到45m3/m2,说明丝网目数对理论透墨量的影响有所缓解。
(4) 当丝网为中高目数(130~495目/英寸)时,即在曲线的CD段,随着丝网目数的增加,理论透墨
量稍有下降,其理论透墨量从45m3/m2下降至7.5m3/m2,说明丝网目数对理论透墨量的影响更趋于平缓。
因此,在这个范围内选择丝网时,可尽量选择较低目数的丝网。
(5)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用户对墨层厚度的要求,可利用理论透墨量与丝网目数的关系曲线,初步确定丝网目数的范围,这将大大简化丝网目数的选择步骤,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印品墨层厚度的控制
某些印品对墨层厚度的要求较高,有些厂家还将墨层厚度作为印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合理控制墨层厚度,应重点抓好以下两个环节。
(1) 分析墨层厚度与理论透墨量的内在联系,将墨层厚度(已知)转化为丝网的理论透墨量。
(2) 针对印刷条件变化对透墨量的影响,将印刷条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为了将上述两点统一起来,特采用印刷试印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
由于所印刷的网点直径相差较大,其墨层厚度会有较大差异,所以分两种情况加以讨论。
1.大网点印刷透墨量的计算(网点直径D>
2.5mm)
因网点面积较大,网版上感光乳胶的厚度可忽略不计,所以,所需的墨层厚度应由丝网目数加以保证,这时可按照以下步骤来确定所需要的丝网目数,以满足墨层厚度的基本要求。
(1) 试印。
任选一种丝网目数,从丝网制造厂家所提供的技术手册中查出其所对应的理论透墨量,用X (单位cm3/m2)表示,进行试印。
试印中,为了减少印刷条件对透墨量的影响,应采用与实际印刷相一致的印刷条件,即将印刷条件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
(2) 检测。
试印后测量试印印品的墨层厚度,用y(单位μm)表示。
(3) 假设要求的墨层厚度为x(单位cm3/m2),求取所需的理论透墨量Thv。
各参数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Thv/X=x/y (3)
即:
Thv=X(x/y) (4)
(4) 确定所需的丝网目数。
由所需的理论透墨量Thv,从丝网技术资料中查取所需丝网目数。
2.小网点印刷透墨量的计算(网点直径D≤2.5mm)
因为印刷网点较小,印品的墨层厚度较薄,感光乳剂的厚度对墨层厚度的影响则不能忽略不计,所以印品的墨层厚度应由丝网目数和感光乳剂的厚度共同控制。
因此,在计算所需理论透墨量时,需对公式(4)进行必要的修正,即:
Thv=X〔(x-g)/(y-g)〕(5)
也就是说,在计算理论透墨量时,应从试印件墨层厚度y与所要求的印刷墨层厚度x中减去感光乳剂的厚度g。
一般而言,感光乳剂的厚度通常为5~7μm。
3.实验
为了验证试印计算法的合理性,特以实地印刷为例,进行试印。
(1) 印品墨层厚度要求:x=70μm
(2) 实验条件
①实验设备:手动丝网印刷机、气动式绷网机
②实验材料: * 纸板、* 单丝聚酯丝网、* 刮板:硬度为HV60,刮板角度为45°、* 油墨:黏度为80Pa·s
③印刷速度:3米/分钟
④环境温度:室温15℃
(3) 实验步骤
①选择目数为110目/英寸(任选)的丝网,从丝网厂商提供的材料中查得其理论透墨量X为56cm3/m2。
②用上面所选择的丝网进行试印,待印品质量稳定后,取10张印张,分别测量其墨层厚度,然后计算平均值,得到平均墨层厚度y=43μm。
③根据公式(4)计算出所需丝网的理论透墨量Thv=56×(70/43)=91(cm3/m2)。
④查得理论透墨量Thv(为91cm3/m2)所对应的丝网目数L=71目/英寸。
⑤用丝网目数为71目/英寸的丝网进行印刷,待印品质量稳定后,取10张印张,分别测量其墨层厚度,然后计算平均值,得到平均墨层厚度x’=66μm。
⑥试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将要求印刷的墨层厚度x=70μm与通过试印计算法得到的实际印刷墨层厚度x’=66μm进行比较,得到相对误差为[(70-66)/70]×100%=5.7%。
在印刷中,由于使用手动丝网印刷机,刮板角度、印刷速度很难保持一致,产生这一误差是难免的。
如果能够更加严格地控制印刷条件,则墨层厚度的误差会更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所提出的方法是合理的。
结束语
本文从丝网透墨量入手,对影响透墨量的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导出理论透墨量与丝网技术参数、油墨厚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印刷试印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将理论透墨量、墨层厚度、丝网目数和印刷条件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控制印品墨层厚度的工作体系,为严格控制印品的墨层厚度,合理选择丝网目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