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和心得

合集下载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有感触地阅读了《以致》这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青年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经历的种种挑战和成长。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也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书中,主人公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面对着学生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他常常感到迷茫和无力。

但是在这些困难面前,他并没有退缩,而是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成长。

他通过与同事的交流,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讲座,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压力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与同事合作,共同进步。

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除此之外,书中还讲述了主人公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找到了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教育事业是一项需要不断尝试和创新的工作,只有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通过阅读《以致》,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以主人公为榜样,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也将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读《致青年教师》感悟心得

读《致青年教师》感悟心得

读《致青年教师》感悟心得我经常憧憬这样的图景:在早晨的阳光中,孩子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经常地向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能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们能吃上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统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保有自己的爱好,下午4点起,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实验室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晚上,做完作业后,捧起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妈妈听……我非常喜欢《致青年教师》中的这一段话。

这样的一个场景,估计所有的教师和对教育事业关心的人都心之所向往。

本书的作者是吴非,一名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

第一次拿起这本书,看了十几页时,我还一度误以为这本书的作者也和我一样,是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

直到我读到其中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他是一位老教师时,我感到一阵惊讶,他怎么可能会是一位老教师呢?促使我有这种错觉的并不是其他,而是这本书给我传达的那种朝气蓬勃,那种青春萌动。

还记得自己从小因为家庭条件,很少接触课外书籍。

不过尽管如此,我也依然记得自己曾看过的基本课外书,其中就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战争与和平》。

这两本书,在当时那个时候,虽然看不大懂,但是依然在我年幼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想,也许越小,从书中所获得的灵感和情感会更深刻和丰富。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班级中,我也非常关注孩子们的课外阅读。

从一年级开始,我和学生们开展了一系列和读书有关的活动。

一年级时,学校的图书室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对外开放。

所以,我就鼓励孩子们在家里和父母共同阅读,以亲子共读的方式和书籍打交道。

一年级上学期以自由阅读为主,到了一年级下学期,为了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质量,我便设计了阅读记录卡,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和老师评价。

一年级的阅读让孩子们接触了各类的课外书籍,从孩子们的阅读卡上,我看到孩子们喜欢的书籍主要以短片故事为主,《安徒生童话》等童话故事依然是孩子们的最爱。

二年级,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除了继续坚持开展亲子共读外,我将阅读卡进行了一些改进,加入了一些积累好词好句的内容。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致青年教师》是一部令人深思的散文作品,读后让我意识到了教师职责的重要性和教育对青年成长的影响。

在这____字的读后感中,我将会分享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

这本书是由中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著,他在书中以散文的形式,向青年教师表达了他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对青年教师的期望。

这本书主要以陈鹤琴先生的亲身经历和心路历程为背景,通过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和对青年教师的精神激励,呼吁青年教师要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尽心尽力地培养学生。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陈鹤琴先生作为教育家的深沉情怀和教育事业的伟大使命感。

他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一个人生命的有机部分,它通过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才智,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要对待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责任感,要以良好的师德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为他们的成长奉献自己的一切。

陈鹤琴先生还提到了教师应具备的一些重要素质。

首先,他强调了教师的学术修养和专业素质。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其次,他强调了教师的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以心去感受学生的需求和困扰,并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他强调了教师应具备的人格魅力和教育责任。

教师要以身作则,呵护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明白课堂上阐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道德和价值观。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通过陈鹤琴先生的散文,我明白了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他们通过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德,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用心灵的博爱去感召学生,让他们在我的指引下成长,成为具有责任感和人格魅力的人。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读后感)吴非《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读后感)吴非《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读后感)吴非《致青年教师》读后感最近,我读了吴非老师所著的《致青年教师》,感受颇深。

这本书主要针对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解答。

吴非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分享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吴非老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为我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启示。

一、教育需要热爱与执着吴非老师在书中提到,作为教师,首先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和执着。

因为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同时,也只有对教育事业有足够的执着,才能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始终保持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吴非老师强调,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三、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

吴非老师认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和关爱的基础。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从而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吴非老师指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

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五、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

吴非老师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理念,同时也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通过反思和改进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

1.《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

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

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

教师心胸博大,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的心灵,建造精神家园。

人生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师,他当初的劳动和心血必定超过常人,他的努力,在于他肯吃常人不愿吃的苦,和他们的辛勤付出,只盯着他们获得的名利,人就有可能变得偏狭,焦急暴躁,心理阴暗,乃至妒火中烧。

如果教师有这样的心态,他的工作情绪会大受影响,非但不会有什么成就,其庸俗作风还可能传染学生。

一位教师在专业方面能走多远。

两位退休的理科名师说,从学科而言,语文教师的个人发展空间比理科教师大得多;因为他的思想情感体验远多于其他学科,他的想象力更丰富,创造的机会可能更多;如果他有出色的表达能力,他其的作用更大,特别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进德修业是个人的事,是自觉的追求,对一个劳动者来说,专业素养是他安身立命之本;而对一名现代教师而言,持续的学习将使他
保持精神的高尚,支撑自己作为一个文明人的操守。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田小菲医学家奥勒斯在他的《行医的金科玉律》中认为“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职业。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

作为一名刚踏入教学领域的新教师来说,不断增强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运用教学技能,使我们尽快地成长,为此我找到了《致青年教师》这本书,并由此得到了很大的感触。

一.热爱书中提到:所有的学科都值得从业教师去热爱,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都不爱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下,面对同样的教学任务,有的人能取得成就,有的人一事无成,有的人则只靠行政背景混日子,形成这样的差异,完全在于教师的个人素养。

在实验学校,可以看到很多老师都很珍视自己的专业,他们从自己的学科中获得教学的乐趣,也获得生活的乐趣。

感触最深的就是我的师傅,我会经常翻阅师傅的教学笔记,常常惊叹于他对生活琐事的细心观察以及及时积累。

从教学艺术的层面上看,他的语言亲切生动,简练准确。

我总说师傅你的语言修为很高啊,而他也总是笑笑说:“我是因为喜欢生物才学好语文的。

”我们从事的学科教学被认为是一种“专业”,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无法给学生“学科”和“专业”的认识,我们的教学可能就是失败的。

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它既要经过学历教育,还得不断学习,只有通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才能提高专业素养,保证自己的“专业”地位。

这就要求我们青年教师需要经受住严格的、持续的学习。

然而,究竟有多少同行认识到这一点呢?二.教师的心中有阳光常常听办公室老师说我们:你们年轻,年轻真好,和学生的距离小。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良好的沟通,年龄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师的心态。

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不是哗众取宠,除了教学素养,最重要的还取决于你有没有教学的激情,能否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尽情地表现自己(哪怕犯点错误)。

中小学的课堂,除了有探索和发现,有理智与情感,还应当有孩子的童趣、少年的率性、青春的诗和梦……如果教师辛苦工作,可是却无法让学生热爱课堂,那么这位教师的工作依然没有什么价值。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是一本由著名教育家陈宝生所著的教育专著。

这本书以致青年教师为题,通过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深入探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指导。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不禁感慨良多。

首先,这本书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很高。

作者在书中提到,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和榜样。

因此,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识,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师德。

这些要求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但也是一种鞭策,激励着我们不断提高自己,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书中对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阐述也让我深有感悟。

作者提到,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教学思考。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尝试,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学生管理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学生管理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一环,只有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安全和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这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做到既能严格要求,又能关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怀和教育。

总的来说,读完《致青年教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专著,更是一本教师成长的指南。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读一读这本书,从中汲取教育的智慧,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最近读了《致青年教师》这本书,书中通过一个个案例讲述了青年教师的很多困惑,并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角度提出很多好的建议,以及对教育的深层阐述…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老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怎么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呢?吴非老师说并不难:能容忍不同的意见,特别能容忍聪明人,容忍正直正派的人。

如果只盯着有些人获得的名利,人就有可能变得偏狭,焦急暴躁,心理阴暗,乃至妒火中烧。

如果教师有这样的心态,他的工作情绪会大受影响,非但不会有什么成就,其庸俗作风还有可能传染学生。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这本书解答了我很多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看着吴非老师自身的经历,仿佛让我看到一个老教师走过教育之路的背影,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在书的自序中看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话时,让我有点惶恐。

也许当初我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对教师的职业好感,或者说是对校园生活的亲睐而走上了教学的岗位。

现阶段的工作热情更多的是建立在对事物的新鲜感和好奇的心态上,真的不曾想过自己教师的职业生命。

读完这本书后,让我对教师的职业生命开始有了思考。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以一种谦卑的姿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这样才能让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才能让我们有更多发展的机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所以我们应该多向同事学习,多去听听别人的课,甚至听一些不是同科目的课,看看那些老师是如何带动课堂氛围,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位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能教给学生思想,气质,品格。

这些比知识要重要的多。

读了这本书,我发觉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需要学习一些比专业知识更加重要的东西。

我们教师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未来,我们要反思过去,做好现在,做一个有深度的思想者、学习者、实践者和创造者。

教师《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4篇

教师《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4篇

教师《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4篇教师《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做个”、“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__。

读完这些饱含心血的文字,仿佛和富有人生阅历的长者进行了一场长谈,他将30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盘托出,像一位即将的交班的师傅,手把手地在教徒弟,领着我们去去思考和解决一个个即将面对的问题。

怀揣梦想和激情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对职业生命负责,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

教育是一份美丽的事业,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呼唤建立美丽的人格。

朴实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话语,就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潜心耕耘,就会开出智慧之花。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可以想的更多。

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教育要培养理想。

高贵与卑微的距离也许只有一步,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严。

试着在心里装下学生的心,有些事,尽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明确的态度,从小培养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识。

作为青年教师,要自觉维护教师的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

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

“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无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气质和未来。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精进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关注细节“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我们行为永远的准则,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考虑孩子们投在我们身上的目光,应该考虑我们该给孩子们展现些什么。

我们应该关注我们言行中的细节:表现出我们的激情,因为激情不仅会被感染,而且是一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展现一种好的态度,表现出你的喜爱、关心和尊重,因为态度是会影响的。

我们的事情别总让学生做,因为孩子们是有思考的:自己的事情不是自己做吗?我们会着装整洁、得体、精神,言谈、举止文明,因为孩子们是会观察和欣赏的。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利用假期的时间完整阅读了吴非的《致青年教师》,收获较大,现将全书六辑中的精彩语句及我的一些感悟整理如下。

吴非先生即王栋生老师的这本书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书中写到:“把你的爱,你的悲伤和失望,甚至你的恨,都真实地袒露在学生面前吧!我们没有权力要求别人和自己持一样的生活观。

坚持自己的追求,尊重别人的选择,在一个文明社会里,这是知识分子应当具备的修养。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

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

在一个教学群体中,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发展自己?我说并不难:‘能容忍不同的意见,特别是能容忍聪明人,容忍正直正派的人。

’一个连自己专业都不爱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进德修业是个人的事,是自觉的追求,对一个劳动者来说,专业素养是他安身立命之本;而对一名现代教师而言,持续的学习将使他保持精神的高尚,支撑自己作为一个文明人的操守。

我们是教育者,我们没有权利去审判学生;我们不要扮演圣徒,众生平等,所有的人不过是人世间的匆匆过客。

作为教师,无论如何不要伤害学生的尊严。

如果教师辛苦工作,可是却无法让学生热爱课堂,这位教师的工作就没有什么价值。

”通过阅读这部分,感触很深。

在之前的教学中,为了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显示自己的威严,不能把自己的一些情感展露给学生,使自身与学生产生较大的距离,不利于教学和工作的开展,在日后都应加以注意。

古语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实,己所欲,也未必要强加于人,在一个相对民主的社会,学生与老师之间,也是平等的,可以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不是以角色为名将自己的生活观强加于人,未来这方面的问题,改进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教育者的胸襟对于学生来讲很重要。

这不禁让我想起周围的一些人和事,为了自身的一点小利,排除“异己”,或是嫉妒他人教学成绩好,或是嫉妒某人的人际关系好,或是不能容忍他人与自身持不同观点,致使组内不合,人际紧张,失掉了作为师者的应有修养和姿态,这都是我应该加以警醒和避免的。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精选4篇)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精选4篇)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精选4篇)《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

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致青年教师》是我读过的吴非老师的第三本书,第一本是《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第二本是《不跪着教书》。

吴非老师的书,只看到书名或文章题目便能深深吸引我。

他的文字酣畅中流露出浓厚的真情,淳朴中饱含着一颗真挚热忱的心。

有时是痛快、不留情面的斥责,有时是幽默、深刻的讥讽,更多时候是一位长者在用最朴实的话语表达自己最真实的内心,表达对青年教师的亲切叮嘱与殷切期望,表达对教育的责之切与爱之深。

吴非老师在序中说,教育工作,不过是依据常识并教会学生遵守常识,学会学习并养成好习惯。

吴非老师在文章中也多次提到“常识”这个概念。

阅读整本书,也仿佛是学习、发现和审视教育常识的过程。

“教育是慢的事业,它的特征最像农业和林业。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却难免着急、焦虑、浮躁。

我们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一朵花儿慢慢绽放、一粒谷子缓缓抽穗。

我们巴不得一棵小树苗明天就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栋梁之才。

我们被比作“园丁”却没有园丁的耐心与安详,我们喊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却做着竭泽而渔、毁林开荒的傻事。

工业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模式,商业的浮躁与喧哗在教育中却四处可见,充斥耳目。

教育何时能够真正“慢”下来?“教师和学生,从根本上来说,是人与人的关系。

”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够从心底认同这一“常识”,或许,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便都能够消逝了。

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如果能够看到教室里满满坐着的是一个个比我们年幼的人、需要我们帮助与指引的人,那么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则可能少一些声嘶力竭,多一些循循善诱,少一些颐指气使,多一些春风化雨。

同时,我们也能够认识到,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教会作为人的学生善良美好的品德和应对生活的常识,为学生补给终身发展的动力,而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彼此的成绩与分数。

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

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

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尊敬的青年教师:我非常感谢你对读书的热情和努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不断阅读和学习,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下是我对读书的一些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阅读材料很重要。

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都不相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阅读材料可以让我们更加愉快地学习。

可以选择纸质书籍或电子书籍,也可以通过听书、看视频等方式进行阅读。

关于阅读材料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选择相关的书籍,也可以选择一些拓宽自己视野的书籍,如文学作品、历史书籍、心理学等等。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材料,可以更好地促进学习兴趣和效果。

其次,合理安排时间,坚持每日读书。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和持之以恒。

青年教师身处工作岗位,时间可能比较紧张,但是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读书。

可以利用早晨、午休、晚上等碎片时间来阅读,也可以每天坚持读书的习惯。

无论是每天阅读几页还是读完一本书,坚持每日读书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的兴趣。

第三,做好读书笔记和总结。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可以摘抄重要的观点和句子,也可以思考书中的问题并进行回答。

这些都可以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进行记录。

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提取重要信息,加深对书籍的印象。

阅读完一本书后,可以进行总结,将书中的观点和知识进行梳理和整理,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或读书报告。

通过总结和整理,可以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读书是一个个人的过程,但是读书的收获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来增加互动和碰撞。

可以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观点分享给同事、朋友或家人,也可以加入读书俱乐部或参加相关讨论活动。

在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别人的角度和观点中得到启发和反思,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4篇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4篇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4篇《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一个冬日的午后,暖暖的阳光散满大地,泡上一杯香茗,悠闲地坐在阳台上惬意的享受着冬日难得的温暖。

耳边传来一位长者语重心长的话语,与我探讨一系列关于教育、教师的问题。

那些话语发自肺腑,诚恳而又不带一丝官腔。

那些问题切合实际也符合我们的特点。

"上面这些是我读了吴非的《致青年教师》后的真实感受。

这次教导叫我在网上买了这本书,自己也顺便捎上了一本,机缘巧合的拜读了这本对我意义深远的'书。

说实话在未读之前,我看了书名就对这本书产生了抵触。

又是一本教训我们青年教师的书,又是一大通关于教育的理论,看着头就大啊!假期中闲暇时我信手翻开了这本被我束之高阁的书。

一下子我被他的目录吸引了,"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不要因为这样的话而自得"、"我是来欣赏同行的"。

一个个独特的标题就这样把我带进了这本书里。

通读一遍后真的感觉这本书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感觉,就如同书中说的就是自己的事一样。

同时作者也为我们指出了许多误区和错误。

感谢书本让我明白了教师的胸襟能够影响学生的气度。

也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从事的是教育,它的特征是慢。

同时我也知道了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课前紧张是正常的。

等等许多往日困在我心里的问题这本书差不多都为我解答了。

读着这本书我也时常反思我过去的教学生活,记得我刚工作的两年我的教育成绩可以说是极糟的。

现在想想当时的我除了缺教学经验外我还真的做着愚蠢者的"苦干"。

再想想我现在的教学我更重视学生了,教学过程也流畅了。

这些经过挫折而得到的经验跟书中所说的不谋而合。

过去我要求学生一天背单词,他们背不出就是训,就是罚。

现在看来这是严重违反教育规律的,教育的特征是慢。

有的时候学生的记忆力有限逼他们有时得到的恰恰相反。

读完书后我也为作者注重情感和人文关怀而感动。

一位德高望重的特级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理想和爱的关心,怎叫人不感动啊!在书的最后两个特辑作者不惜笔墨的告诉我们要心中有理想、心中有爱。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第一篇:《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翻开《致青年教师》这本书,我不禁被他的目录吸引了,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不要因为这样的话而自得、我是来欣赏同行的愚蠢者的苦干一个个独特的标题就这样把我带进了这本书里。

书中平实的语言,真实典型的案例,非常贴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读后感觉受益匪浅。

读完后,就如同说的是自己的事一样。

同时也为我们指出了许多误区和错误。

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明白了教师的胸襟能够影响学生的气度,也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从事的是教育,它的特征是慢。

同时我也知道了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课前紧张是正常的等等许多往日困在我心里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读着这本书我也时常反思我过去的教学生活,现在想想当时的我除了缺教学经验外我还真的做着愚蠢者的苦干。

再想想我现在的教学我更重视学生了,教学过程也流畅了。

这些经过挫折而得到的经验跟书中所说的不谋而合。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当我们碰到难教的学生时会急,当孩子听写词语老是错误时,我们也会急,甚至有时会责骂他们。

在《不要急》中,吴非老师告诉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慢,教育教学是慢的教育。

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捏泥人,不是想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也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

我们经常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教师的习性会不自觉的影响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行为直接对学生起了一个示范。

就像吴非老师在《不能忽视的教育细节》中指所说:因为工作繁重,事务庞杂,许多教师的案头总是堆满了各种东西。

如果摆放有序,关系不大;如果既杂且乱,学生看到了,他对自己的杂乱无章也会变得无所谓。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教师常常是榜样。

看到一些青年教师注意办公桌的整洁,书本摆放整齐,私人物品和办公用品位置安排恰当,学生对他们的教学自然会多一份责任感。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决不能在教学的同时忽略了一般的细节,特别是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更是如此,因为聋哑学生的模仿能力更强,我们特师的教养对聋生的影响力会更大。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是一本教育类的书籍,作者是著名教育家李鸿章。

这本书以致青年教师为题,通过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师德师风等方面的探讨,向青年教师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技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书中提到了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教师是社会的栋梁,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学习和进步,为学生树立榜样。

这些都是我在读《致青年教师》时深有感触的地方。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我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优点,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读完这些内容后,我深感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事业,我会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自我管理,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耐心的好老师。

这些都是我在读完《致青年教师》后深有感触的地方。

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做一个合格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读完《致青年教师》后,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会成为一名更好的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一)《致青年教师》是吴非老师的告别讲台之作,他把他30多年的教育经验倾囊相授,对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细致地解答,对大家在教学中可能忽视的一些细节进行叮嘱,最主要的是希望青年教师们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放弃教育良知,做一些有益于这个民族,有益于家庭,有益于学生的事。

这本书吴非老师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几方面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

特别是每一个章节前面短短的几句话对我的感触最大。

现摘录如下: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

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能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

如果上课可以不用课件,尽量不要用。

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是一种文化熏陶。

如果所有的教师都依靠电脑上课,我们有可能逐渐失掉母语教育的绝好传统。

你注意到学生作业的书写吗?他没有从教师那里得到书写的示范。

教师心中没有阳光,学生心灵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阴暗。

然而,一名在辛勤工作的愚蠢的教师,他的破坏作用就大得多。

他不聪明,本不是他个人的不幸,而当他通过辛勤的工作,把一百多个原本可以变得聪明的学生教育得和他一样愚蠢时,教育的不幸就出现了。

因为他越是“辛勤工作”,他的学生越是摆脱不了他。

学生在青少年时代读什么书,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将决定一生的精神高度。

教育要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不仅需要诗,还应当有琴声,有树,有虹,有梦。

有位理科教师对我说,他上小学时,数学学得一塌糊涂,可是每次作业做错,老师批改时用红笔打叉,——那个叉叉都很小,稍微大意一点还看不清呢;而如果做对了,老师笔下的那“钩钩”可就是大大的了。

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接触更广的课外知识,深化更多的学科内容 , 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致青年教师》是方励先生的一本关于教育的著作,通过书中的篇章和对话,向广大青年教师传递了一些关于教育的哲理和实践经验。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教育工作和自身的成长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本书在教育哲理方面给了我很多启发。

书中提到的教育是全面的发展人的身心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的素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课堂上的互动、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书中也提到了教育应该是一种关怀和激励,而不是简单的指令和强制。

这也提醒了我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理解,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次,书中对于优秀教师的描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优秀教师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着良好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情怀。

他们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素质的提高,用自己的言行和行为影响学生的成长。

他们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优秀教师也是自我反思和不断进步的教育者,他们会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和实践,用心思考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

这让我深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以成为教育事业的引领者和典范。

再次,书中对于教育改革和新时代教师角色定位的论述给我很大的启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变革。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要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扮演起引导和引领学生发展的角色。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一)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1、教师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或伤感,那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当着学生的面哭泣吧。

让学生看看,老师和自己的母亲、父亲一样,和普通人一样,也有悲伤,甚至会感到绝望。

2、在学生面前,我们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感情。

我们教育孩子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

我不在乎学生说老师多愁善感,但我在意自己教出的学生能不能成为情感健全的真人。

3、不要忍,就让你的眼泪流下来,当着学生的面流下来。

我宁愿他们面对你的眼泪感到惊愕或尴尬,也不愿意他们那样木然地面对人间的一切。

4、青少年能被感动,除了天赋善良,更需要在无比丰富的现实生活中一点点地获得良知,而家长和一些教师却只在意他们的考试成绩,没有意识到教育的欠缺。

5、作为指引者的教师,应当引导他去关注,孕育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阅读的经历,他的阅读如果是有效的,能孕育人文情怀的,他的情感就能被唤醒,也就一定会有感动。

我们要有什么样的志趣1、原谅他们,不是所有的水都要流向一条河的,也不是所有的河都向着大海的。

你能做的,就是珍惜自己的“热爱”。

2、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飞翔的,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徜徉在理性思考的乐园中的。

我们没有权力要求所有的人和自己持一样的生活观。

坚持自己的追求,尊重别人的选择,在一个文明社会里,这是知识分子应当具备的素养。

3、当然,作为教师,我们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会有影响,我们必须审视自己的生活志趣,关注教师应当具备的情感与情趣。

因为我们的学生时时都在看着我们。

做一个有胸襟的教师为了你的学生,你应该首先做一个有胸襟的教师。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

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

良师之心境,如长空般高远。

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建造精神家园。

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 ,自然能顶天立地。

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1、其实,不管是什么地方,每个中国人的根都在农村,我们的祖先都是农民。

小农意识哺育了民族性格,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知识阶层。

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把小农意识带进教育。

可怕的是这种习气又通过教师的示范,传染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2、有些教师回忆自己的学生,会发现在做人上差异过大,其实种子是在青少年时代种下去的。

如果你嫌自己的学生“小气”,既需要从家庭教育方面找原因,可能也得反思:自己是不是个“大气”的人。

珍视我们的专业1、其实,所有的学科都值得从业教师去热爱。

我在中学,看到很多老师都很珍视自己的专业,他们从自己的学科中获得教学的乐趣,也获得了生活的乐趣。

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都不爱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2、对受教育者而言,每位教师承担的教学只能占他一生学习经历中的一小部分。

在那样一个阶段,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应当高于学生,非此不足为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当表现得比学生更善于学习,因为“教会学”也是他的专业技能。

在短短几年的教学中,教师有可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因为他的风格,因为他的专业素养,因为他的教学素质——当然还会有一种可能:因为他的不学无术。

3、我想到,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

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有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致发光,一直在照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

4、进德修业是个人的事,是自觉的追求,对一个劳动者来说,专业素养是他安身立命之本;而对一个现代教师而言,持续的学习将使他保持精神的高尚,支撑自己作为文明人的操守。

不是活泼,是缺乏教养1 、作为教师,一旦有粗俗的行为,他在学生面前就很难有威信。

教育者缺乏文明素养,他的学生就可能粗俗。

2 、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教育根本不输在所谓的硬件上(至少在城市是这样)。

在教育理念,具体到教师素养方面,我们可能比文明国家落后一个世纪。

3、你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粗俗的东西,任怎么装扮也脱不了俗;而从小养成的文明,不会褪色。

不要因为这样的话而自得1、教师担负的是教育使命,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师代表国家和民族的教育意志,对公民实施教育,这不是做买卖,也不仅仅止于服务,不能忽视教育的教化功能;教师不可以牺牲自己的尊严去取悦学生和家长,他也不能利用学生和家长的喜好作为向社会向学校讨价还价的筹码。

教师利用家长和学生的选择来提高自己的身价,是缺乏自尊的表现。

2、教师必须通过教育教学,让学生敬重文化和文明,让学生敬重教育,敬重教师,敬重所有的劳动者。

所有的这一切,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教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为了证明个人的能力,证明自己具有超越同行的专业素养。

3、经常在体育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战胜对手后跳跃奔跑,倒地狂喜,或是喜极而泣,甚至有极端的动作,我理解运动员的心所做的情,因为毕竟冠军只有一个。

然而教师没必要这样。

我们工作,只是致力于人的一生中的某个阶段的某一方面的能力的培养,而且会有很多人共同再做类似的工作。

我们所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慢” ,我们不可为一时的成功狂喜;再说,教育不是体育比赛,我们不需要“战胜”谁。

说学生听得懂的话1、教师不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缺乏耐心,说话方式不当,都可能形成隔膜,使学生畏惧老师,从而失去很多学习机会。

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主要责任在教师。

2、在教学不顺利的时候,教师们能不能做点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是否有问题?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些人的成长需要靠我们的耐心和勇气去实现,如果能时时想到每一节课,每一次谈话,都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关系到他的人格养成,关系到他个体生命的价值,我们可能会更加重视话语方式,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课堂有你,更有学生如果上课可以不用课件,尽量不要用。

教师在黑板上鞋子,是一种文化熏陶。

如果所有的教师都依靠电脑上课,我们有可能逐渐失掉母语教育的绝好传统。

你注意到学生的作业书写吗?他没有从教师那里得到书写的示范。

不要保留学生的检讨书1、教师可以惩罚学生,但不要捉弄学生。

比这更失败的,是教师保留学生的检讨书。

2、千万不要保留学生的检讨书,“文革”结束后,我们看到,当年的那些“检讨书”、“思想交代” 记录的是全社会的耻辱。

那样的教训,永远不该忘记。

3、我们是教育者,我们没有权利去审判学生;我们不要扮演圣徒,众生平等,所有的人都不过是人世间的匆匆过客。

作为教师,无论如何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

教师的心中要有阳光你们年轻,年轻真好,和学生的距离小。

但是与学生沟通,年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师的心态。

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不是哗众取宠,除了学养,可能还取决于你有没有教学的激情, 能否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尽情地表现自己 (哪怕犯点错误 )。

中小 学生的课堂, 除了有探索和发现, 有理智与情感, 还应当有孩子 的童趣,有少年的率性, 有青春的梦和诗。

如果教师辛苦工作, 可是却无法让学生热爱课堂,这位教师的工作就没有什么价值。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 (二) 翻开《致青年教师》这本书,我不禁被他的目录吸引了, 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 、“不要因为这样的话而自得” 、“我是来欣赏同行的”“愚蠢者的“苦干” ”……一个个独特的标题就这样 书中平实的语言, 真实典型的案例, 非常 贴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读后感觉受益匪浅。

读完后,就如同说的是自己的事一样。

同时也为我们指出 了许多误区和错误。

读完这本书后, 让我明白了教师的胸襟能够 影响学生的气度, 也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从事的是教育, 它的特 征是慢。

同时我也知道了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 课前紧张是正 常的……等等许多往日困在我心里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读着这本书我也时常反思我过去的教学生活,现在想想当时的我除了缺教学经验外我还真的做着愚蠢者的“苦干” 。

再想 想我现在的教学我更重视学生了, 教学过程也流畅了。

这些经过 挫折而得到的经验跟书中所说的不谋而合。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当我们碰到难教的学生时会急,当 孩子听写词语老是错误时,我们也会急,甚至有时会责骂他们。

在《不要急》 慢”,教育教学是“慢”的教育。

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捏泥人,把我带进了这本书里。

中,吴非老师告诉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是想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也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

我们经常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的习性会不自觉的影响学生, 更重要的, 是教师的行为直接对学 生起了一个示范。

就像吴非老师在 《不能忽视的教育细节》 中指 所说:因为工作繁重, 事务庞杂, 许多教师的案头总是堆满了各 种东西。

如果摆放有序,关系不大 ;如果既杂且乱,学生看到了, 他对自己的杂乱无章也会变得无所谓。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 教 师常常是榜样。

看到一些青年教师注意办公桌的整洁, 书本摆放 整齐,私人物品和办公用品位置安排恰当, 学生对他们的教学自 然会多一份责任感。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 决不能在教学的同时忽 略了一般的细节, 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更强, 我们对他们的影响 力会更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碰到难教的学生时会急,在我们面对聋生听不懂、学不会的时候更容易急。

在《不要急》 师告诉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慢” ,教育教学是“慢” 对学生的教育, 不是捏泥人, 不是想捏成什么样就是什 也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

是呀, 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的孩子, 们能给他们的只有爱心, 耐心,对我们的孩子实施持之以恒的教 育。

“教育无小事” ,“生活及教育” ,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 生面前,不需讲话, 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 他能教给学生比 知识重要得多的,是思想,是气质,还有未来。

读了这本书,我 深深理解了,我现在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教师中,吴非老 的教育。

么样的,我们不能看到他们未来的样子,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 我致青年教师》读后感七完小张秀芳读一本书,是一次心灵的旅程,一次自我的升华,一次丰富的收获,读《致青年教师》.与作者在书中相会,思维地碰撞让自我得到了成长,这是一次启迪,一场智慧的邂逅.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就是如此,在我做教师的旅程中很幸运,遇到了这盏心灯.吴非老师是个真诚的人,他在书中把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都毫不保留地与我们分享,作为青年教师,读这样的文章,就如一位长者在你跟前,推心置腹地教你怎么样做老师,与你分享他在教育中的困惑和所得,这样的书,怎能不吸引人呢?读到“你一定能写好”给了我一些想法: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是常常注意鼓励孩子,让学生自信起来大胆说大胆地写但是在对一个孩子无数次鼓励没有效果之后,我们的耐心好像瞬间消失了.这是一种失望出来的体现,随之就会出现一些无意识说的伤害学生的语言,比如说“你上课到底有没有听?”“我说不行就不行!”“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了精神•”……这样的话有时是随口说出,却不知对孩子有无形的伤害,前面所做的也就功亏一篑了,所以这鼓励的话还是要持之以恒地说,孩子们是有感情的,孩子的心是最纯净的,对他们的真诚他们总有一天会领悟,等待花开的,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慢” ,教育教学是“慢”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