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情况

合集下载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回顾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回顾

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回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回顾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起源养老保险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欧洲。

当时,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人阶级的崛起使得社会对于劳动者的福利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德国是第一个建立起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于1889年颁布了《社会保险法》,确立了养老保险的基本框架。

此后,其他欧洲国家纷纷效仿,建立了自己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探索建立。

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保险法》,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式建立。

初期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以企业职工为主体,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保险费,并由企业负责管理和发放养老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

1997年,我国开始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养老保险的范围扩大到了城镇非公有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

2009年,我国又出台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试点方案》,将养老保险的范围扩大到了农村地区。

三、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挑战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保障水平也逐步提高。

然而,养老保险制度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缺口问题亟待解决。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资金缺口问题亟待解决。

其次,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城乡差异、行业差异等问题,导致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平等。

为了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加强监管和管理。

养老保险历年缴费基数统计完整版

养老保险历年缴费基数统计完整版

养老保险历年缴费基数统计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养老保险历年缴费基数统计2010年社会保险征缴基数2009年省平工资:年28563元,月平均工资2380元,月平60% 1428元。

2009年市平工资:年24228元,月平均工资2019元,月平60% 1211元。

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属省级统筹)▲28563÷12×60%=1428元(征缴基数)单位:1428×20%=元个人:1428×8%=元。

例如:企业应缴元/月,全年元;个人缴元/月,全年元。

工伤保险:(%,全部由单位缴纳;属市级统筹)生产建筑及加工企业: 2019元(市平工资)×%(09年为%)=元餐饮业: 1428(09省平工资×60%)×%(09年为%)=元采矿、化工业: 2019元(09市平工资)×2%(09年为%)=元事业单位:按实际工资计征×%(09年为%)= 元实名制按省平均工资计算,低于的按60%,高于的按实际计算;不是实名制的按市平均工资即2009市平工资2019元。

例如:顺达木业公司工伤保险:今年企业应缴每人每月元,全年元(今年打八折)。

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属县级统筹)▲高于市平工资60%按实际工资×2%=?元低于市平工资60%按60%计算1211×2%=元例如:顺达木业公司失业保险:今年企业应缴每人每月元,全年元(今年按%计算,往年按2%计算);个人每月缴元,全年元(农民工个人不出)。

▲2001年7月21日公布实施的《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以上不满2年的为3个月;2年以上不满3年的为6个月;3年以上不满5年的为12个月;5年以上不满8年的为15个月;8年以上不满10年的为18个月;10年以上的为24个月。

北京历年社保缴费基数表

北京历年社保缴费基数表

北京历年社保缴费基数表随着社会经济、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社保缴费基数也在不断调整和提高,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

下面是北京历年社保缴费基数表,以及对应的政策解读。

一、城镇职工社会保险1. 2012年至2015年缴费标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上限分别为1729元、5092元。

政策解读:2012年至2015年社会保险标准相对稳定。

其中,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上限较高,意味着医疗保险费用的支出相对较大,但也保障了参保人的医疗需求。

2. 2016年至2017年缴费标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上限分别为2104元、6164元。

政策解读:2016年至2017年社会保险标准有所上升,尤其是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上限的较大幅度调整,与国家大力推进医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政策方向相符合。

3. 2018年至2019年缴费标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上限分别为2363元、6932元。

政策解读:2018年至2019年社会保险标准继续提高。

对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的调整较大,这与我国不断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步伐有关,有助于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经济生活。

二、企业职工社会保险1. 2012年至2015年缴费标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1729元,参保人员缴纳比例为8%,单位缴纳比例为20%。

政策解读: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标准与城镇职工相同,在这一时期相对稳定。

应注意的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标准要比城镇职工低,这意味着企业职工在退休时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

2. 2016年至2017年缴费标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2104元,参保人员缴纳比例为8%,单位缴纳比例为20%。

政策解读:在这一时期,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上升,说明政府对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障越来越重视。

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职工的缴费标准仍然低于城镇职工,公司应该在发放工资时多关注员工的社保缴纳情况。

3. 2018年至2019年缴费标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2363元,参保人员缴纳比例为8%,单位缴纳比例为20%。

杭州历年社保缴费基数

杭州历年社保缴费基数

杭州历年社保缴费基数社保缴费基数是指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和单位在缴纳社保费用时所按照的标准数额。

社保缴费基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人和单位的社保缴费金额,同时也是社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杭州市历年来的社保缴费基数情况。

一、社保缴费基数的意义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个人和单位在缴纳社保费用时所按照的标准数额。

社保缴费基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人和单位的社保缴费金额。

社保缴费基数的高低也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

因此,合理确定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保制度的重要环节。

二、杭州市历年社保缴费基数情况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杭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保缴费基数从1998年开始实施,起始缴费基数为600元。

从2000年开始,杭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保缴费基数逐年上调,到2009年达到了1000元。

2010年至2016年,杭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保缴费基数一直保持在1000元。

2017年开始,杭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保缴费基数开始逐年上调,到2021年达到了2000元。

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杭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保缴费基数从2009年开始实施,起始缴费基数为100元。

从2010年开始,杭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保缴费基数逐年上调,到2016年达到了1000元。

2017年开始,杭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保缴费基数开始逐年上调,到2021年达到了2000元。

3、失业保险杭州市失业保险的社保缴费基数从1998年开始实施,起始缴费基数为600元。

从2000年开始,杭州市失业保险的社保缴费基数逐年上调,到2009年达到了1000元。

2010年至2016年,杭州市失业保险的社保缴费基数一直保持在1000元。

2017年开始,杭州市失业保险的社保缴费基数开始逐年上调,到2021年达到了2000元。

4、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杭州市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社保缴费基数从1998年开始实施,起始缴费基数为600元。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回顾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回顾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回顾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的一部分,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在劳动者达到国家规定年龄退出劳动岗位后,给以一定的物质保障,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它的基本要求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自动发生作用。

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以社会保险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

养老保险制度一般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变到市场经济模式,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一步步推进,再向纵深发展,经历了一系列艰辛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对此做一个简单的回顾,以达到检验成果、总结经验、认识不足的目的。

一、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镇企业职工的退休办法是按照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由1952年10月颁布的《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关于颁发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所下达的办法进行的。

当时的职工,大多是解放后招收的,全国只有企业职工800万名。

1952年全国退休人员仅有2万名,平均400名职工才相应有一个退休者,因此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的劳动保险模式,并且是具有全国范围内的跨企业统筹养老保险的形式。

195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分别规定了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退休工资的领取等问题。

根据这一办法,50年代退休人员基本上领取的退休金大多相当于工资的50%左右。

这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养老金与工资之间的比例相仿。

这一基本制度一直延续到1966年“文革”开始之前。

“文革”开始不久,财政部在有关文件中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工会经费和劳动保险金,企业的退休职工、长期病号和其他劳保开支,改在企业营业外列支。

”这样,已经开始社会化的劳动保险又走上了企业包办的回头路,社会保险倒退为企业保险和单位保险。

辽宁历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辽宁历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辽宁历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养老保险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作为一项国家福利制度,养老保险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而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则是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养老保险的收入和支出。

本文将以辽宁历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主线,探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变化。

一、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定义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指在养老保险制度下,职工和用人单位按照一定比例分别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的计算基数。

它是确定职工和用人单位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基础,也是确定职工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基础。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职工和用人单位的负担程度以及养老金的水平。

二、辽宁历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变化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也在不断调整。

下面我们以辽宁省为例,来看看历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变化。

1. 2005年至2008年2005年,辽宁省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650元,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20%,职工缴费比例为8%。

2006年至2008年,辽宁省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分别为750元、850元和950元,用人单位缴费比例和职工缴费比例均未发生变化。

2. 2009年至2013年2009年,辽宁省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调整为1200元,用人单位缴费比例和职工缴费比例分别为20%和8%。

2010年,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调整为1400元。

2011年至2013年,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分别为1600元、1800元和2000元,用人单位缴费比例和职工缴费比例均未发生变化。

3. 2014年至2019年2014年,辽宁省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调整为2300元,用人单位缴费比例和职工缴费比例分别为20%和8%。

2015年,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调整为2600元。

2016年至2019年,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分别为2900元、3200元、3500元和3800元,用人单位缴费比例和职工缴费比例均未发生变化。

2023养老保险缴费档次一览表(最全)

2023养老保险缴费档次一览表(最全)

2023养老保险缴费档次一览表(最全)2023养老保险缴费档次一览表北京市是6326元至33891元。

天津市是4751元至23757元。

河北省是3726.6元至18633元。

山西省是3863元至19314元。

内蒙古自治区是4481元至22407元。

辽宁省是4106元至20529元。

吉林省是3993.2元至19966元。

黑龙江省是3858元至19290元。

上海市是7310元至36549元。

江苏省是4494元至24042元。

安徽省是4019元至20094元。

福建省是4212元至21060元。

福建比较特殊的地方是厦门市,最低缴费基数仅仅比最低工资水平高一些,跟深圳差不多。

江西省是3659元至18294元。

山东省为4242元至21207元。

河南省的临时缴费基数为3579元至17895元。

湖北省分为三个档次,武汉和省直单位最高为4224元至21120元,黄石市等地区为二档地区是3800元至19500元,荆州市等地为三档地区是3657元至18900元。

湖南省是3770元至18852元。

广东省全省的全口径社平工资为8807元,但是缴费基数上下限是分为四类地区。

一类地区是5284元至26421元,不过深圳市的最低缴费基数为2360元,最低工资水平。

二类地区为4546元至26421元,三类地区为4246元至26421元,四类地区为4190元至26421元。

新年度的缴费基数上下限企业是7月份开始使用,机关事业单位是从1月份开始使用。

广西自治区为3863元至19317元。

海南省为4830元至24150元。

重庆市为4118元至20587元。

四川省为4246元至21228元。

贵州省为4114.55元至20572.75元。

云南省是4144元至20718元。

西藏自治区为6474.6元至32373元。

甘肃省为4090元至20448元。

青海省为4817元至24087元。

新疆自治区为4575元至22875元。

养老交十五满现在领多少一个月由于地区差异和个人情况的不同,无法精确回答养老交十五满后一个月能领多少钱。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认识我国城镇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制 度
城镇职工 养老保险制度 的评析及其改革建议
目录
城镇职工 养老保险 制度创建与 发展
城镇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的基本内容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与发展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建立到现在,大体 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一、 二、 三、 四、 五、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初创阶段(1951年—1965年)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停滞阶段(1966年—1977年)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恢复阶段(1978年—1984年)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发展阶段(1984年—2000年)
资本市场的风险
官办体制的风险
(三)现行制度的缺陷分析
城乡二元分割
覆盖的主体对象是城镇企业 职工,而占中国人口绝大多 数的农村劳动力除了部分农 民工外,广大农民还是被排 斥在外的。 面对养老金支付缺口,各地方 采取“优惠征收”或“打折征 收”等做法为迫在眉睫的当期 养老金发放缺口解套, “拆东 墙补西墙” 。 由于社保统筹基金不能在省 级之间转移,当农民工返回 原籍养老时,其统筹部分还 得由原籍地方提供,间接导 致富的地方更富、穷的地方 更穷,劳动力输出地区形成 养老隐性债务。
4.具有制度范围内的共济(养老金的30%全国统筹) 功能,风险由国家承担。
• 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停滞阶段 (1966年—1977年)
1. 负责管理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业务的各级工会组 织被解散,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被撤销; 2. 1969年,支付退休人员所需的退休费由各企业 自行负担,在“营业外项目”列支; 3. 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劳动部被取消,监督的职能 转移到了地方劳动部门。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
• 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初创阶段 (1951年—1965年) (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创立

养老保险历年缴费基数统计

养老保险历年缴费基数统计

养老保险历年缴费基数统计2009年省平工资:年28563元,月平均工资2380元,月平60%1428元。

2009年市平工资:年24228元,月平均工资2019元,月平60%1211元。

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属省级统筹)▲28563÷12×60%=1428元(征缴基数)单位:1428×20%=285.6元个人:1428×8%=114.24元。

例如:企业应缴285.60元/月,全年3427.20元;个人缴114.24元/月,全年1370.88元。

工伤保险:(0.6-2%,全部由单位缴纳;属市级统筹)生产建筑及加工企业:2019元(市平工资)×1.2%(09年为0.96%)=24.23元餐饮业:1428(09省平工资×60%)×0.6%(09年为0.48%)=8.6元采矿、化工业:2019元(09市平工资)×2%(09年为1.6%)=40.4元事业单位:按实际工资计征×0.5%(09年为0.4%)=元实名制按省平均工资计算,低于的按60%,高于的按实际计算;不是实名制的按市平均工资即2009市平工资2019元。

例如:顺达木业公司工伤保险:今年企业应缴每人每月13.70元,全年164.52元(今年打八折)。

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属县级统筹)▲高于市平工资60%按实际工资×2%=?元低于市平工资60%按60%计算1211×2%=24.22元例如:顺达木业公司失业保险:今年企业应缴每人每月26.55元,全年318.60元(今年按1.5%计算,往年按2%计算);个人每月缴17.70元,全年212.40元(农民工个人不出)。

▲2001年7月21日公布实施的《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以上不满2年的为3个月;2年以上不满3年的为6个月;3年以上不满5年的为12个月;5年以上不满8年的为15个月;8年以上不满10年的为18个月;10年以上的为24个月。

山东历年退休工资调整比例表

山东历年退休工资调整比例表

山东历年退休工资调整比例表(原创版)目录1.山东历年退休工资调整概述2.2015-2023 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情况3.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4.历年退休工资增长表5.教师退休工资规定6.上海市退休工资增加比例正文一、山东历年退休工资调整概述在山东省,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多年来,政府依据国家政策和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进行了多次调整。

从 2010 年至 2023 年,已经实现了连续上涨19 年。

二、2015-2023 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情况1.2015 年:山东省关于 2015 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通知2.2014 年:山东省关于 2014 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通知3.2013 年:山东省关于 2013 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4.2012 年:山东省关于 2012 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5.2011 年:山东省关于 2011 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6.2010 年:山东省关于 2010 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7.2009 年:山东省关于 2009 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三、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机制主要由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三个方面构成。

1.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一致。

2.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

3.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

四、历年退休工资增长表我国从 2005 年开始对退休人员养老金每年进行一次调整,到 2023 年已经实现连续上涨 19 年。

2005~2015 年调整比例为 10%,从近几年的调整幅度来看,2020 年上调了 5%,2021 年上调了 4.5%,2022 年上调了 4%,2023 年上调了 3.8%。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就建立了名为“致仕”的官吏养老制度,并在唐宋时代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立后,借鉴前苏联的模式,我国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

本文将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分别阐述我国现代的养老制度的实际情况。

1、改革开放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

其中,新中国成立以后到60年代中期,实行的是以企业劳动保险为表现形式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而文革期间则蜕化为企业保险形式。

1951年2月,国家政务院颁布了全国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简称《劳动保险条例》),其中第三章第十五条和第四章第十九条对于老年养老保险作了明确的规定,实施范围是100人以上的国营工业企业,明确了劳动者在年老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退出生产岗位,退休或退职养老的条件、待遇以及基金管理等方面的具体事项。

从而确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正式的养老保险制度。

在资金筹集上,1953—1965年期间,建立了企业雇主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3%缴纳的劳动保险基金。

其中,70%留在企业,用于企业直接支付养老金,30%转到全国总基金,用于全国范围内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调剂使用。

退休人员养老金由所在企业负责发放,养老金水平根据本企业工龄和本人标准工资确定,约占职工工资的50%一70%。

另外,1955年国家出台实施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规定》,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建立了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195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草案)》,,规定将企业和机关事业两个相对独立的养老保险办法进行了统一;放宽了退休的工龄条件,一般工龄由原来男需满25年、女需满20年分别放宽到20年、15年;扩大了实施范围,将百人以下实施劳保集体合同的企业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正式纳入范围;此外还增加了一些特殊待遇的内容,相对提高了待遇。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与收入分配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与收入分配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与收入分配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改革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其他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试验逐步从点到面。

1997年,中央政府开始在全国城镇范围内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000年以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大规模向“体制外”推进。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逐步提到议程上来。

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确立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并明确了农民工参加这项统一的城市制度的公民养老保险权利。

2009年和2011年,先后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和开展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随着新农保和城镇居民保险参与率的扩大,将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全覆盖。

从1997年至今,经历了短短15年的时间,建立起多项规模庞大的全国性养老保险计划,惠及数以亿计的人口。

现在,一个覆盖城乡、多层次、全方位的中国特色养老保险体系的轮廓开始展现,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社会养老保险的未来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养老保障的城乡不平衡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农村的保障水平还很低,距离城乡统筹协调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养老保障体制的区域分割以及由此产生的保障权益转移接续障碍等现象,是令人长期困扰的问题。

在人口老龄化、金融市场风险的双重背景下,养老基金如何安全有效的运营,这是一个重大考验。

在城市,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包括:如何把中小企业和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实际覆盖的范围;如何推进公共部门的改革,协调不同养老保险制度间的关系;如何提高养老保障制度运行的管理水平和法制化程度,等等。

总之,在养老保障体系的结构、运行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探索和改进。

从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和谐社会建设高度上着眼,需要加强有关社会养老保险再分配功能及其对收入分配影响的研究。

养老保险具有在个人生命周期中平滑收入的作用,从而降低老年人的收入风险。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历程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历程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探讨——基于《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摘要:本文结合最近颁布的《社会保障法》,阐述了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背景及意义,回顾了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的历程。

结合近十年的养老保险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进一步说明了在该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养老保险,社会保障,解决途径1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产生背景及意义1.1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产生背景1.1.1 经济体制改革在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后,“单位”的概念开始淡化,职能开始变弱。

医疗、养老等事物推向社会,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不适应新的状况。

1.1.2 人口老龄化一般说来,人口老龄化 ,是指人口年龄结构中6 0岁以上或 6 5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一定数量后并继续增长的过程。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 ,6 0岁以上(包括 6 0岁)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1 0 %以上 ,或 6 5 岁以上(包括65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7%以上。

2009年,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我国以步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

1.1.3 家庭模式变化家庭的4-2-1结构已经成型,4:2:1模式,即一个家庭,两位年轻夫妻,养活4位老人和一个小孩,也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老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

甚至是8-4-2-1结构,对于30-50岁之间的人,负担可想而知。

表1.1 中国未来人口发展预测(单位:%)(资料来源:刘贯平,养老保险的人口学研究[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36)注:表中数据是指(各个年龄段人口数/总人Vl数)的比值。

由表1.1可见,每一百个劳动者赡养的老年人数量,由2010年的12个将增加到2050年的27个。

需要明白的是,这里还不包括劳动者需要赡养的小孩、无劳动能力人口的数量。

这意味着,中国目前面临着很重的养老负担。

各省全国养老保险现状-徐州

各省全国养老保险现状-徐州

一、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范围和对象是什么?我市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范围是:(一)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所有人员;(二)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三)灵活就业人员;(四)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编制外聘用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其他人员。

二、什么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的内容是什么?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障号码,为其建立终身不变和全国唯一的个人账户。

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容包括:(一)2007年9月1日前,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已有储存额;(二)2007年9月1日后,参保人员个人缴费部分(个体工商户主、灵活就业人员为其缴费基数的8个百分点);(三)国家规定划入个人账户的其他储存额;(四)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历年计息。

三、我市市区养老保险费征缴的费率是多少?用人单位应当按照22%的费率,以本单位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缴费。

用人单位实际参保人员缴费工资总额高于本单位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以本单位实际参保人员缴费工资总额为基数缴费。

用人单位参保人员按照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灵活就业人员按照全省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

其中个体工商户的雇工个人缴纳8个百分点,个体工商户主为其缴纳12个百分点。

(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日体参保人员缴费最低限为238元。

)用人单位的缴费(包括个体工商户为雇工的缴费)在税前列支;参保人员个人的缴费按照规定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中扣除。

四、参保人员失业期间是否可以中止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可以。

对失业未从事社会劳动并未获得劳动报酬的参保人员,本人可到市社保中心领取《中断缴费申请表》,并到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劳动保障站审核盖章后交到市社保中心,办理中断缴费手续。

凡已申请办理过中断缴手续的人员,以后不得要求补缴原中断期间欠费。

历年养老金记账利率

历年养老金记账利率

历年养老金记账利率
历年养老金记账利率是指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中的个人账户资金
所享受的利率,也称为记账利率。

这个利率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的,其变化影响着每位参保人的养老金积累和领取。

自2004年起,我国实行了个人账户制度,养老保险基金分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两部分。

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是由参保人和用人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中分摊出来的,用于个人账户的运作。

历年养老金记账利率的变化如下:
2004年至2012年,记账利率为4%。

2013年至2014年,记账利率为3.5%。

2015年至2016年,记账利率为4.5%。

2017年至2018年,记账利率为4.75%。

2019年至今,记账利率为4.5%。

养老金记账利率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宏观经济环境、基金收益情况等。

参保人应密切关注养老金记账利率的变化,及时了解自己的账户情况,合理规划个人养老计划,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 1 -。

我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历年比例

我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历年比例
1.89
98年8月后基本养老保险由行业统筹转为省级统筹,99年以前(99年属过渡)缴费基数,按不超过行业平均工资的300%,不低于60作为缴费基数;2000年以后,按不超过当地平均工资的300%,不低于60%作为缴费基数。
历年社平工资如下:单位:元
年度
管理方式
上年社平工资
300%上限
60%下限
备注
1993
12
6
1994
12
3
9
16
8
1995
12
3
9
20
10
1996
12
3
9
12
6
1997
12
3
9
12
6
1998
11
4
7
10
5
1999
11
4
7
4.48
3.33
2000
11
5
6
3.25
2.16
2001
11
5
6
2.75
2.16
2002
11
6
5
2.25
2.16
2003
11
6
5
1.98
1.89
2004
11
7
4
1.98
行业统筹
4074
1222
2444
1994
行业统筹
5222
15666
3133
1995
行业统筹
7202
21606
4321
1996
行业统筹
8949
26847
5369
1997
行业统筹
10983

广西历年养老保险金缴费基数表

广西历年养老保险金缴费基数表

广西历年养老保险金缴费基数表摘要:一、引言二、广西养老保险金缴费基数的调整情况1.2019 年的养老保险基数调整2.2023 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三、养老保险基数调整的相关政策1.《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政策的通知》四、结论正文:一、引言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了解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调整情况,对于我们合理规划养老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广西历年养老保险金缴费基数表,分析其调整情况及背后的相关政策。

二、广西养老保险金缴费基数的调整情况1.2019 年的养老保险基数调整根据相关资料,我们无法预测2019 年广西养老保险基数的具体调整幅度。

这是因为养老保险基数的调整幅度每年都会发生变化,且每个人的交费年限和交费基数都不一样,因此无法统一预测。

2.2023 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缴费基数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13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若干政策的通知》(桂人社规201926 号)等规定,2023 年度广西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为上年全区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77268 元。

三、养老保险基数调整的相关政策1.《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该文件旨在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该通知旨在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