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15年商业模式变迁

合集下载

腾讯的发展历程及盈利方式

腾讯的发展历程及盈利方式

腾讯的生存法则在众多人电脑桌面上,总会有一个小企鹅在闪来闪去,QQ这只小企鹅改变了三亿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用科技生产出了一种时尚。

拥有了三亿多人的用户群,在这个巨大的平台上,腾讯借助互联网又创造出一种科技时尚的商业模式。

吸星大法有记者曾这样提问盛大董事长陈天桥,"有没有想过像腾讯QQ那样做即时通讯。

"他的回答耐人寻味,"司马昭之心,谁不想做?问题是,腾讯有'吸星大法',你有什么好创意,它立刻就能照搬过去,忙活半天等于给腾讯打工了。

只有找一个腾讯模仿不了的,我才会去做。

"陈天桥所谓的"吸星大法"无疑揭示了腾讯的技术跟进策略。

从2002年到2004年腾讯业绩的增长速度令人侧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腾讯在原来的基础之上,不断推出新的业务吸引用户的眼球。

而这些新业务的灵感不少都来源于互联网上。

一个可以证明的例子就是QQ游戏,由于和QQ社区捆绑,从去年投入到现在,QQ游戏最高在线人数已经突破130万,远远超过联众,成为中国排名第一位的游戏门户,这就是跟随战略的体现。

另外,像过去开拓的铃声、短信、交友、校友录等服务,莫不是跟随战略的结果。

目前,QQ有着将近3.7亿的超大注册用户量,在此基础上,腾讯完全可以看到别人的成功后再去跟随,因为新开拓业务的成本会比较低。

所谓的吸星大法确实为腾讯带来了很多的商业机会,但是实际上这种方法对于腾讯来说并不是百试百灵。

腾讯确实存在着一些社区壁垒,但并不是说腾讯在什么行业做都能成功,比如QQ交友、邮件等,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腾讯的QQ用户其实就是一个大平台,各种项目就是在这个平台上得以孵化。

但是腾讯实际上之所以能连续开展那么多项目,吸纳众家所长,很大一部分是源于腾讯的企业文化,一种轻松、自由、开放的企业文化。

在腾讯内部员工因为工作问题争吵是家常便饭,这种习惯甚至还被带到了会议上,员工会经常反驳领导的意见,包括马化腾在内的公司管理层也都非常注意吸纳员工的好点子。

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模式探析——以腾讯为例

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模式探析——以腾讯为例

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模式探析——以腾讯为例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模式探析——以腾讯为例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以其快速发展的势头吸引了国内外的关注。

中国互联网企业以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和高度的技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而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代表,以其丰富的产品线和强大的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巨大影响力。

本文将通过对腾讯的发展历程和商业模式的深入分析,探讨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模式及其成功的原因。

一、腾讯的发展历程腾讯成立于1998年,最初是一个即时通讯软件提供商。

然而,凭借其创新的产品理念和卓越的技术实力,腾讯很快开始拓展其业务领域。

2004年,腾讯推出了著名的QQ空间,进一步增加了用户黏性和粘合度。

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腾讯迅速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之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腾讯迅速调整了战略重心,加大了在移动领域的投资。

2011年,微信应用问世,成为了一款极其成功的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应用。

微信的成功大大推动了腾讯的整体发展。

此后,腾讯通过并购、布局海外市场等手段进一步扩大了其在互联网行业的影响力。

截至2021年,腾讯已成为一个拥有海量用户群体和领先的技术实力的综合性互联网企业。

二、腾讯的商业模式腾讯的商业模式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腾讯通过不断丰富其产品线和构建生态系统实现了差异化竞争,并成功实现了多元化盈利。

首先,腾讯拥有一系列的核心产品,如QQ和微信等。

这些产品在中国内外都拥有大量的用户,并形成了庞大的用户群体。

通过不断更新和改进这些产品,腾讯能够满足用户对于社交、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

其次,腾讯通过对内容和服务的布局,实现了多元化盈利。

腾讯通过自主研发和并购等手段丰富了自己的内容库,提供游戏、音乐、视频等丰富多样的内容。

同时,腾讯还通过开展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等业务,提供便捷的服务并实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此外,腾讯注重社交电商的发展,将社交和电商两者相结合,形成了“社交+电商”的独特商业模式。

腾讯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

腾讯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

腾讯公司得商业模式分析一、腾讯公司主要发展阶段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 就是目前中国最大得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就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得互联网企业之一。

成立10多年以来,腾讯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得经营理念,始终处于稳健、高速发展得状态。

2004年6月16日,腾讯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公开上市(股票代号700);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就是马化腾,其主要产品有IM软件、网络游戏、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增值服务产品。

2013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腾讯品牌价值排名第21名,超越第31名得Facebook。

2014年6月12日,腾讯宣布与加多宝成为战略合作伙伴;6月27日,腾讯入股58同城,获得19、9%得股份。

2014年11月20日,在浙江乌镇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介绍,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4家企业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

1998年11月公司成立,推出无线互联网寻呼解决方案1999年2月腾讯公司即时通信服务开通,与无线寻呼、GSM短消息、IP电话网互联1999年11月QQ用户注册数突破100万2000年4月QQ用户注册数突破500万2000年5月QQ同时在线人数首次突破十万大关2000年6月“移动QQ”进入联通“移动新生活”2000年11月2000版本正式发布2001年1月在中国排名第6位2001年2月腾讯QQ在线用户成功突破100万大关,注册用户数已增至5000万2002年3月QQ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2002年7月倡导行业自律,签署《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2002年10月首届“Q人类Q生活” QQ之星选拔赛得成功举办2002年12月腾讯公司被认定为“2002年度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2003年8月推出得“QQ游戏”再度引领互联网娱乐体验2003年9月QQ用户注册数升到2亿。

推出企业级实时通信产品“腾讯通”(RTX)。

2003年12月Tencent Messenger(简称腾讯TM)对外发布。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腾讯是一家来自中国的科技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主要业务包括社交媒体、游戏、金融科技等领域。

在上市十年后,腾讯一路飞速发展,成为20世纪以来全球最不可思议的创业故事之一。

以下是腾讯这十年的3个阶段和12个印象:第一阶段:2004年至2009年1. QQ的崛起:QQ是腾讯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

在这个时期,国内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迅速,QQ以其独特的聊天功能和易用性成为了年轻人之间最受欢迎的通信工具。

2. 游戏业务的初步发展:在这个阶段,世界上最流行的网络游戏之一《征途》在中国上线,为腾讯的游戏业务奠定了基础。

腾讯也在这个时候推出了QQ游戏大厅,为自己的游戏业务打造了一片天地。

3. 社区化运营:腾讯在这段时间也开始转变为一个社区型的公司,推出了类似于QQ 群、Qzone等社交产品,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方式。

4. 微信的上线:这是腾讯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微信是一款极度便捷的社交工具,获得了数以亿计的用户。

它迅速成为了互联网中心的最大用户聚集地,并逐步成为了社交、商务、支付等领域的领导者。

5.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段时间也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时期。

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推出了众多的移动应用,包括微信、QQ、QQ音乐、QQ浏览器等等。

腾讯在移动互联网上掌握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并凭借微信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之一。

6. 游戏业务的快速扩张:这个时期,腾讯的游戏业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通过收购、投资等方式,扩大了游戏业务的版图,发行了很多成功的游戏,如《英雄联盟》、《QQ 斗地主》等等。

7. 支付业务的发展:腾讯的支付业务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

它推出的腾讯支付和微信支付已成为中国最流行的支付方式之一。

这也让腾讯在金融科技领域较早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8. O2O业务的尝试:腾讯在这段时间内开始探索在线到线下(O2O)业务,通过收购等方式进军在线订餐、电影票等领域。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腾讯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它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期(2000-2009)2000年腾讯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公司。

这个阶段的腾讯主要致力于在线游戏的开发和运营。

腾讯推出的《QQ》和《QQ飞车》等在线游戏迅速成为年轻人的最爱,奠定了腾讯在游戏领域的基础。

2004年,腾讯推出著名的即时通讯软件《QQ》,它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沟通方式,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随着《QQ》的普及,腾讯开始实现商业化运营,通过广告和会员服务获得收入。

腾讯在探索期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如《QQ音乐》、《QQ浏览器》等,进一步拓宽了公司的业务领域。

腾讯还开始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如投资韩国游戏公司NHN和日本营销公司D.A.Consortium等。

2010年,腾讯推出了手机即时通讯软件《微信》,这是一个颠覆性的产品,凭借其简单易用和强大的功能,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用户基础。

《微信》的推出使腾讯从简单的即时通讯软件开发商转变为一个拥有移动社交、支付、娱乐等多个业务的互联网巨头。

在这个阶段,腾讯通过一系列并购扩大了公司的业务版图。

腾讯收购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京东和美国游戏公司Epic Games,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在电商和游戏领域的地位。

腾讯还加大了对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推出了支付宝的竞争对手《微信支付》,并推出了《微信小程序》等新产品。

腾讯还加大了对内容产业的投资,包括影视、音乐等领域。

第三阶段:全球科技巨头扩展期(2018至今)2018年,腾讯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开始追求全球科技巨头的地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腾讯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投资,例如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和美国游戏公司Riot Games。

腾讯还加大了对新兴技术领域的投入,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等。

腾讯在这个阶段还注重合作与创新。

腾讯与多家国际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美国的英特尔和中国平安保险。

腾讯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腾讯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腾讯公司商业模式分析6.1国内要紧互联网公司简介互联网公司的显现和迅速成长发生在最近的10年间,因其专门的运作方式和超常的成长速度而取得学术界、理论界的普遍关注。

表6.1所列举的公司,都是在我国互联网行业表现突出的公司。

成立之来,它们实现了公司的飞速进展和资本规模的迅速扩张,现股票市值均超过150亿人民币。

以此构建竞争壁垒,抢占市场份额。

基于如此的逻辑,互联网公司在研发方面的资金和人员投入都是相当大的。

以腾讯为例,仅研发人员就占了公司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以灵敏的洞察力发觉客户需求,增强用户体验,是广大互联网公司尽力的方向。

6.2腾讯公司简介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效劳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用户数量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2004年6月16日,腾讯控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股分代号0700.HK),是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腾讯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效劳”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业务布局,构建了由即时通信业务、广告业务、互动娱乐业务、电子商务、互联网增值业务、无线和固网增值业务、网络媒体等7大业务板块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形成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社区。

在知足用户信息传递与知识获取的需求方面,腾讯拥有QQ.com门户、QQ即时通信工具、QQ邮箱和soso搜索;在知足用户群体交流和资源共享方面,腾讯推出的QQ空间(Qzone)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个人博客,并与访问量极大的论坛、谈天室、QQ群彼此协同;在知足用户个性展现和娱乐需求方面,腾讯拥有超级成功的虚拟形象产品QQ秀、QQ宠物、QQ游戏、QQ音乐、QQLive等产品,同时,还为电话用户提供了多种无线增值业务;在知足用户的交易需求方面,c2c电子商务平台——拍拍网已成功运营,并完成了和整个社区平台的无缝整合。

截至2007年6月30日,腾讯即时通信工具QQ的注册帐户数已超过6.471亿,活跃帐户数超过2.732亿,占据中国即时通信市场79%的市场份额。

腾讯—从抄袭到创新

腾讯—从抄袭到创新

• 评价说腾讯就好像罗马军团,没特别牛的,也没 有特别差的。单个作战能力不行,团队作战能很 强”。整齐的队伍,让腾讯的产品经理磨去了棱 角,兢兢业业、按部就班的设计,也让腾讯的产 品少了几分眼前一亮,多了几分似曾相似。
抄袭已死,创新当立
• 腾讯的产品设计模式:抄袭 ->利用用户资源推广->对手收 钱的服务我免费->通过QQ其他服务收钱。
被扭曲的创新
• 腾讯的产品,用户体验不容置疑的出色,但是创新可不仅 仅是用户体验。一个花瓶它再漂亮,它还是一个花瓶。纵 观整个IT界,能把用户体验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只有 Apple 一家。而且,即使是Apple,它那公认的用户体验 最佳的桌面操作系统MacOS X也在市场上被Windows轻 松击败。除了用户体验,有模式创新,市场推广、合作伙 伴、产业链建立等等太多的东西和产品的成败相关了。


如果再把历年的QQ在线人数和腾讯的盈利放在一起,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 腾讯的盈利和QQ在线人数成正比关系。在平均用户消费这样的关键指标上, 腾讯10年没有进步。 腾讯增长的核心动力来源于用户数目的增长,所以一旦用户数目增长停滞, 其盈利增长也同样会停滞,这是腾讯成立近10年来前从未有过的情况。没有 了盈利增长的预期支撑,目前40倍PE的腾讯相对于5倍PE的新浪,15倍左右 PE的盛大、搜狐、网易,又有多少投资价值呢?
腾讯—从抄袭到创新
作者:王玉娇 褚学丹 闫思博
腾讯发展历程及产品
• 腾讯: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腾讯)是一家民营IT企业, 成立于1998年11月29日,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是中国最大的互 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最广的互联网企业 之一。 • 腾讯公司在深圳注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是马化腾,其主要产 品有IM软件、网络游戏、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增值服务产品。 • 产品:TM、QQ概念版 、QT语音 、QQ电脑管家 、QQ邮箱、QQ拼 音输入法 、QQ浏览器 、QQ音乐播放器 、腾讯视频 、搜搜 、腾讯 微博 、微信 、腾讯文学 、腾讯在线教育 。 • 网络游戏:QQ仙侠传、QQ自由幻想、QQ西游、QQ飞车、QQ堂、 NX飞行战记、轩辕传奇、T-GAME(逆战、nz)、烽火战国、QQ三 国、御龙在天、斗战神、天涯明月刀、Q游记、逆战、枪神纪

腾讯历程

腾讯历程

QQ第一位产品经理吴宵光:腾讯17年发展史上的14个关键点前面先跟大家分享一下腾讯过去的发展历史。

我在腾讯待了很多年,经历了公司发展的每一步,有一些体会跟大家分享。

腾讯业务发展第一阶段1998年早期QQ:抓住核心功能点1996年我从南京大学气象学专业毕业后,便进入了深圳市气象局工作。

1997年起,互联网开始在非学校以外的公众普及,那时第一波上网的是政府及电信行业里面的人,互联网世界非常小。

我们非常幸运,赶上了非常好的时期。

1998年Pony(马化腾)创办了腾讯,一开始是要打造网络寻呼系统,因为Pony之前在润迅工作,润迅是当时深圳最大的寻呼公司。

当时腾讯想通过互联网把信息发到寻呼机上。

很巧的是,当时广东电信拿出90多万元招标,要做一个即时通信系统,90多万对一个创业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项目。

Pony找到我说需要一些人来开发客户端,当时我们3个人做了QQ的第一个版本,我做前端,还有一个人做后端,我们的CTO Tony(张志东)负责整个架构的设计。

所以最开始时决定做QQ,是为了应标赚电信的钱,但最后我们没有拿到中国电信的标。

没有办法,我们只好自己去经营这个业务。

当时我们做对了几个点:QQ第一个版本做得非常小。

第一版本是我开发的,印象也比较深,做到200多K。

那时候中国上网的用户大部分是30多K的下载速度,好一点的可能有100多K。

而我们有很多竞争对手一出来都是1~2M,这在今天看起来非常小,但在十几年前下载一个软件要花1个小时。

那时候网费是按小时计的。

软件太大对于用户体验和用户的心理门槛,都是非常大的压力。

其次,我们在软件设计上给用户提供了很多卡通头像,非常可爱。

早期上QQ,因为身边的人大多都没有上网,所以上网认识的大多是陌生人,我们在QQ上聊天完全不知道对面坐的是一条狗还是一个人。

那时也没有数码照片,没有任何信息可以知道对方是长什么样子。

所以当时QQ用户都可以有一个很可爱的卡通头像,让用户想象这个朋友背后是什么样的人。

腾讯在15年间

腾讯在15年间

腾讯在15年间,是如何一刀刀干死那些竞争对手的腾讯,这家15年时间做到市值比肩四大银行的公司,是如何在发展过程中,一刀刀做掉各种竞争对手的?其中的战略战术值得深究,而此次“中国互联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腾讯是如何干掉那些竞争对手的吧。

原文出自知乎君临,请把这篇文章转给阿里的同学。

任何科技行业的领导企业,最大的竞争力必然是创新能力,一旦失去这种能力,失败就将不可避免。

腾讯亦然。

又有童鞋表示了对腾讯创新能力的不屑,——腾讯不是只会抄袭吗?如果你只看到这些,那我只能对你冷笑三声,问一句:一家生于草莽,没有爹,没有党的关怀,没有北大清华的水草滋养的企业,到底是怎样的魔法在十五年间做到市值千亿美元,比肩四大银行的规模,位列全球互联网四强的?如果抄袭可以做到,你怎么不去抄?好了,废话不多说,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15年前,看看腾讯的创新之路吧。

1,QQ是如何打败ICQ的?1996年,ICQ诞生,瞬间风靡全球,到1998年的时候,这款软件已经垄断了中国的即时通讯市场。

而在这一年,ICQ嫁入豪门,成为美国最大的互联网集团AOL 公司的旗下资产,有钱有人气,地位不可撼动。

1999年,QQ推出,只有两个员工,也就是创始人马化腾和张志东,蜗居在深圳的一个民房里,埋首研发半年时间而成。

这时候的QQ仍然很粗糙,但是中文界面使得QQ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如果仅仅如此的话,QQ不可能获得后来的成功,因为这个时候市场上已经相继诞生了一批同类型的通讯软件:PICQ、TICQ、GICQ、新浪寻呼、雅虎即时通……QQ凭借以下一系列的创新技术,迅速在同类型软件中杀出重围——首先,ICQ的全部信息存储于用户端,一旦用户换电脑登录,以往添加的好友就此消失,而QQ的用户资料存储于云服务器,在任何终端都可以登录聊天。

其次,ICQ只能在好友在线时才能聊天。

QQ首创离线消息发送功能,隐身登录功能,可以随意选择聊天对象,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化头像。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在过去的十年中,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龙头企业,不断将其影响力扩大到了全球范围内。

腾讯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这十年中,腾讯经历了三个阶段,带来了许多印象深刻的事件和创新,下面来一一回顾。

第一阶段:微信崛起2011年,腾讯推出了一款名为微信的应用程序,这是一个充满革命性的应用程序。

微信有助于人们之间的通讯、聊天和分享,它也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

微信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它把人们的互动带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随着微信的发展,它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应用程序,还变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微信生态系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商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新功能的出现,给许多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与发展空间。

第二阶段:游戏和移动互联网在2010年前,腾讯主要通过即时通讯软件QQ获取利润。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腾讯的游戏业务发展迅速。

它推出了一系列备受追捧的手机游戏,如《王者荣耀》、《QQ飞车》、《跑跑卡丁车》等。

腾讯的在线游戏使用虚拟货币进行经济转移,这使得人们在游戏中也获得了很好的体验。

腾讯在游戏市场中有着强大的实力,其游戏收入已占到公司整体收入的一半以上。

同时,腾讯也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推出了腾讯视频、腾讯新闻等应用程序,吸引了海量的用户。

此外,腾讯还投资了许多优秀的初创企业,如滴滴出行、美团点评等。

第三阶段:智能时代的到来在过去的几年中,腾讯一直在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

它通过自己的技术领导力,推出了一系列智能产品。

腾讯智能产品的例子包括语音助手腾讯小微、智能家居解决方案腾讯连家等。

这些产品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提供更智能化的生活方式。

未来展望腾讯一直在探索新的技术、新的业务模式,其未来的发展前景看起来非常光明。

它将继续推出新的智能产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推动行业向更加智能、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腾讯的商业模式

腾讯的商业模式

1. 腾讯的商业模式这一点大家都很熟悉。

腾讯起家是QQ聊天软件,依靠不断的微创新迭代和对中国本土用户需求的把握,击败了MSN成为国内IM龙头。

但如今已经首富级别的马化腾一开始也找不到盈利模式,一度想以100万出售QQ(幸亏没卖掉)。

后来依靠QQ秀赚到第一桶金,继而打开了后续Q币等增值业务空间。

然后在庞大用户数的基础上开发游戏(PC端),并成为国内端游市场的老大(40%份额),游戏也成为腾讯收入和利润的最大来源(后文会详细分析)。

因此,简单总结,腾讯的商业模式就是以强大的免费社交软件(QQ、微信)等吸引庞大的用户群(6-8亿级别),在此基础上利用增值业务和游戏来实现货币化。

其中,社交是腾讯帝国的基石,是腾讯一切商业化的基础。

有了这些粘性巨大的用户之后,腾讯可以展开多样形式的变现,在PC端时代,VAS(增值服务)和端游是主要手段。

但微信成气候以后,腾讯货币化的手段会更加丰富。

2. 业绩分析腾讯于2004年在港交所上市,当年收入11亿元,净利润4亿元,2012年实现收入439亿元,净利润127亿元。

预计2013年实现收入600亿元,净利润160亿元左右。

9年收入增长约54倍,利润增长约39倍,股价从3.4港币上涨到最高536港币,涨幅156倍,市值约1万亿港币,为中国第一大互联网公司,也是全球排名前十的互联网公司。

无愧于过去十年的明星成长股称号。

腾讯不仅十年间收入和利润每年保持快速增长,且季度的收入和利润走势也十分稳定。

下图为季度业绩走势(单位:万元)按业务分拆来看,游戏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收入。

社交网络的增值服务(各种QQ会员、Q币等)近年来比重有所降低到20%。

网络广告一直不超过10%。

还有约15%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电商。

利润率的角度看,腾讯实际的利润率已经有所下滑。

原因也很简单,QQ用户数已经不太可能高增长。

主力利润来源游戏业务无论是行业增速、市场份额都已经进入瓶颈期。

而微信商业化之前还有较多的研发推广费用。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中国和全球互联网行业的翘楚。

在这段时间里,腾讯经历了许多阶段和变化,也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印象。

本文将从三个阶段出发,梳理腾讯这十年的发展轨迹,并分享我个人的十二个印象。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2000-2010)1. 即时通讯软件:腾讯旗下的即时通讯软件QQ在这个阶段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用户最常用的聊天工具,席卷了整个互联网行业,成为了腾讯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

2. 网络游戏:腾讯在这个阶段开始涉足网络游戏领域,推出了一系列知名的游戏产品,如《英雄联盟》、《穿越火线》等,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用户基础。

3. 渠道合作:腾讯通过与其他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扩大了自己的用户群体和影响力,与搜狐、新浪等合作,使得腾讯的产品得到了更多的曝光和用户。

4. 移动互联网: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腾讯开始加大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移动应用和服务,如微信、QQ空间等,成为了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领军企业。

5. 社交媒体:腾讯的社交媒体业务迅速崛起,在这个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用户之间最重要的连接桥梁,同时也为腾讯带来了丰厚的广告收入。

6. 投资并购:腾讯在这个阶段积极进行投资并购活动,收购了许多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如YY、京东等,扩大了自己的产业布局和影响力。

7. 海外布局:腾讯在这个阶段开始全面进行海外布局,逐渐成为了全球互联网行业的一股重要力量。

通过投资、收购和合作,腾讯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一系列成功,如投资Snapchat、收购Supercell等。

8. 云计算:腾讯在这个阶段加大在云计算领域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云服务产品,如腾讯云,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云计算领域的主要竞争者之一。

9. 人工智能:腾讯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和投入,推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如微信智能助手、人脸识别技术等,成为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

【独家】你不知道的腾讯四次组织架构迭代都在这里…

【独家】你不知道的腾讯四次组织架构迭代都在这里…

【独家】你不知道的腾讯四次组织架构迭代都在这里…导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

而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中,也同样如此。

互联网企业只有不断创新,顺应时势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

而组织架构的迭代则是一家企业顺应发展的重要表现。

腾讯,作为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成立至今也经历过四次组织架构调整。

本文网经社(微信ID:i100ec)通过系统梳理,能够详细了解腾讯的历次组织架构迭代。

腾讯的一开始采用的是职能式组织架构,分为三大分部:(1)M 线-市场:包括市场部、移动通信部等;(2)R线-研发部门:包括无线开发部、基础开发部扥等;(3)职能部门:总办会议。

当时腾讯规模还比较小,只有一个核心产品QQ,管理简单,职能式架构可以发挥最优作用。

但是随着腾讯的发展壮大,业务多元化拓展,也推动着腾讯后来的自己架构调整。

第一次架构调整2005年10月腾讯创立以来,先后经历过三次重大战略升级和架构调整。

第一次是2005年,腾讯推出BU(Business Unit)事业部制,使其由一家初创公司转向规模的生态协同,从单一的产品变成了一站式的生活平台。

企业发展系统、B线业务系统:B1:无线业务、B2:互联网业务、B3:互动娱乐业务、B4:网络媒体业务;R线平台研发系统:R0:平台研发部线、R1:即时通信线、R2:搜索业务线;运营平台系统、智能系统。

第二次架构调整2012年5月腾讯第二次组织架构调整是2012年,3Q大战之后,腾讯将BU 升级为BG(Business Group)事业群制,腾讯从PC时代走向移动互联网时代,并建立起了开放的生态。

调整后,腾讯把业务重新划分为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网络媒体事业群(OMG)、社交网络事业群(SNG),整合原有的研发和运营平台,成立新的技术工程事业群 (TEG),后续又将微信独立,单独成立了WXG。

第三次架构调整2014年5月1、微信事业群(WeiXin Group,简称WXG)。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

见证腾讯这十年:3个阶段,12个印象腾讯是中国最知名的互联网大公司之一,成立于1998年。

在过去的十年中,腾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并给人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阶段是2009到2013年,这个阶段是腾讯快速发展的时期。

当时,腾讯在社交媒体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出了QQ、微信等一系列产品,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腾讯也搭建了强大的生态系统,收购了许多游戏公司和互联网服务公司,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范围。

这个阶段,腾讯不仅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还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将其产品推向全球。

不过,腾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监管部门对其进行的反垄断调查,以及竞争对手的崛起。

第二个阶段是2014到2016年,这个阶段是腾讯转型的时期。

腾讯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智能硬件、在线教育、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发展。

腾讯还与许多国际公司合作,包括美国的微软和日本的任天堂,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创新能力。

在这个阶段,腾讯还大力投资了许多初创企业,支持创新创业,并参与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略收购。

腾讯的转型之路并不容易,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和盈利模式的改变。

第三个阶段是2017到2019年,这个阶段是腾讯全面发展的时期。

腾讯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推动自己的核心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在社交媒体领域,腾讯不断改进微信和QQ的功能,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体验。

在游戏领域,腾讯依然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并继续推出一些热门游戏。

腾讯还开始拓展其他领域,比如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

腾讯还加强了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包括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公司的战略合作。

在这个阶段,腾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问题,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

在过去的十年中,腾讯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

腾讯在社交媒体领域的成功让人印象深刻,它的产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腾讯的创新与转型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发展迅速的互联网公司能够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腾讯公司网络商业模式的发展

腾讯公司网络商业模式的发展

腾讯公司网络商业模式的发展腾讯公司(Ten cent)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成立十年多以来,腾讯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始终处于稳健、高速发展的状态。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IM软件、网络游戏、门户网站以及相关增值产品。

腾讯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并基于此完成了业务布局,构建了QQ、腾讯网、QQ游戏以及拍拍网这四大网络平台,形成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社区。

其商业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一、商业模式的增加1999年2月,腾讯公司即时通信服务开通,与无线寻呼、GSM短消息、IP电话网互联。

1999年出现第一版QQ—— QQ99b0210即时聊天测试软件,改变着国人的沟通方式;同年11月,QQ用户注册数便一举突破 100万。

二、商业模式的扩展2000年6月21日,经过腾讯公司和深圳联通公司双方的努力,在深圳联通公司"移动新生活"服务首批推出10000张STK卡中,嵌入了"移动QQ"菜单,使该服务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快捷。

在该卡中,"移动QQ"服务包括了发送信息、查询信息、查询好友状态、通过不同的条件查询腾讯QQ用户等功能。

出现移动QQ后,腾讯真正实现了Q聊在每时每刻。

QQ邮箱是腾讯公司2002年推出,向用户提供安全、稳定、快速、便捷电子邮件服务的邮箱产品,目前已为超过6000万的邮箱用户提供免费和增值邮箱服务。

QQ邮箱和QQ 即时通软件已成为中国网民网上通信的主要方式。

腾讯的互联网增值业务是基于腾讯公司的核心服务--即时通讯平台之上,为QQ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增值服务,主要服务包括会员特权、网络虚拟形象、个人空间网络社区、网络音乐、交友等。

2003年8月推出的“QQ游戏”再度引领互联网娱乐体验。

2003年9月,在北京嘉里中心隆重宣布推出企业级实时通信产品“腾讯通”(RTX)。

腾讯成熟期商业模式变革

腾讯成熟期商业模式变革

腾讯采用的多元化模式属于同心多元化战略模式,其新增业务或服务与原有产品或服务在大类别上、生产技术上或营销方式上是相似的、关联的,可以共同利用本企业的原有的专门技能和技术经验、设备或生产线、销售渠道或顾客基础。

该模式多以产品模仿和市场跟随的形式,虽相应的减少了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信息收集大量经费和风险,但是缺乏自身的独创性,在面对互联网产业技术的快速更新的大环境时,建立战略伙伴,建立企业平台的战略模式,才能既避免了企业在缺乏市场份额或者缺乏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公司的大规模亏损和企业运营风险,又可以使企业双方产生一体化协同效应,创造大于各自独立价值之和的新增价值。

2、差异化战略:图4-5 腾讯差异化战略具体内容资料来源:图表内容由笔者根据腾讯控股企业战略总结而来。

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为了使自身产品在竞争对手中争取到更多的用户数量,需要向用户提供独特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增加用户对产品对黏性,形成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偏好。

这就势必需要企业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制作、营销过程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

在实施差异化战略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寻找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来更新自身的战略,以此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

差异化战略可以分两方面实施,一方面是研发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是技术能力的培养。

腾讯于2007年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设立了中国互联网首家研究院一一腾讯研究院,进行互联网核心基础技术的资助研发,为腾讯技术的领先地位奠定基础。

目前,腾讯的自主创新工作己经融入到开发制造、企业运营、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中。

(二)腾讯组织架构第一次变革349251430020渠道部门业务部门研发部门架构部门CEOCTOCOO即时通讯网络游戏门户网站电子商务渠道部门业务部门研发部门架构部门CEOCTOCOO即时通讯网络游戏门户网站电子商务2005年,公司员工增至2000人,此时的腾讯多元化战略布局已经完成,有无线业务、互联网增值业务等,CEO负责所有业务部门这种组织架构已经不再适应腾讯的发展,高额的协调成本会造成员工紊乱、部门混乱的局面。

巨无霸变形:腾讯“全能扩张”加减法

巨无霸变形:腾讯“全能扩张”加减法

巨无霸变形:腾讯“全能扩张”加减法“QQ”每一次大刀阔斧的业务重组,都暗合了中国互联网商业模式、竞争格局的变迁。

排在第五、第六的两块业务,电商和搜索,是腾讯表现最逊的业务,也是本次重组的重点,但是前者的策略是扩张,后者则相对收缩。

2005年,腾讯(0700.HK)上市之初,中国互联网行业刚刚起步,商业模式单薄,当时无线业务仍是腾讯业绩的顶梁柱,门户竞争开始进入白热化,网游方兴未艾、社交刚刚萌芽,对应以上4类业务,腾讯当年成立了4大部。

正是从这一年开始,QQ 开始了互联网上全能型扩张。

7年之后,中国互联网业态早已不只局限于4大模块,腾讯也从2000多人的体量扩张为2万多人的公司,庞杂的业务形态拥挤在4大BU里已难顺应当下形势。

5月18日,传言多日的腾讯大重组终于由腾讯官方给出最终定案。

公司组织架构由原有的8大业务系统制(含4大BU)变为6大事业群制+1家独立子公司,分别为: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网络媒体事业群(OMG)、社交网络事业群 (SNG),整合原有的研发和运营平台,成立新的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并将原电商业务分拆成立独立公司“腾讯电商控股公司”(ECC)。

其中,除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为公司综合运营单位统称(包括原企业发展系统下在线支付部、国际业务部、战略发展部、投资并购部、投资者关系部及原平台研发系统)之外,其它5大事业群及1家独立子公司则为具体的产品业务部门,分别对应的正是当下互联网的6大商业模式:网游、SNS、无线、网媒 (门户)、搜索、电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调整,6大业务之间,“亲疏”略有不同:从母体内分拆的电商业务,未来将获得更大的独立发展权以及来自腾讯母体更多资源输送;而久旱不雨的搜索业务SOSO,则被“化整为零”并入两大事业群——以无线业务为主的MIG,以及以其它业务孵化为导向的TEG中。

腾讯公司内部人士认为,腾讯在继续它广受争议的“全能扩张”之旅时,有加法,也有减法。

腾讯16年来的道与术

腾讯16年来的道与术

腾讯16年来的道与术腾讯16年来的道与术,看这一篇就都明白了2014-04-12正和岛(导读)大家都看到一些新产品形式或机会,但忽视了长期的基础的积累。

在张志东看来,阿里和腾讯的竞争都被夸大了,远不到打架的时候;而嘀嘀和快的在打车上有不太理性的竞争,没必要。

从过去的小小创业公司,到现今的腾讯帝国,这些年,腾讯都做了些什么?来源:孕峰作者:《云科技》创始人程苓峰腾讯高级副总裁兼科技总裁张志东创新是一个点,进化则囊括了从上一个点到下一个点的无止禁的转变过程。

创新可以是个表面形式,进化则包括了为这个形式所要做出的技术改进以及组织架构调整。

创新更多被理解为一种产品或模式,进化则需要长时间的文化培养和支撑。

创新听起来是朝气蓬勃的、青春亮丽的,进化却必然是老成持重、艰难往复、左右互搏、断臂求生的。

互联网不是靠抄袭就能赢得发展的问:请教一个触及腾讯“灵魂”的问题。

你们一直背负“抄袭”的骂名。

Tony(张志东):“抄袭”是个表面的词。

互联网不是靠抄袭能赢得发展。

很多东西长得象,就如当年的Facebook和MySpace,但内心是不同的。

腾讯体量大,就担心腾讯复制一个模式对小公司是不对等的竞争。

其实大公司也有问题。

当做一个足够“深”的东西,体量大不占便宜。

百度和腾讯就没做出小米。

小公司对一个东西理解比你好,团队更优秀,时间点踩得好,大公司就不是对手。

以后会有更多垂直纵深的领域,会出现更多YY、陌陌、去哪儿。

在纵深领域,体量大其实是劣势。

一个CEO只有24小时,分摊到不同领域,时间和精力就跟不上,每一样都做成温吞水。

跟体量比,灵魂的重要性要大得多。

问:腾讯(市值)1300亿美金,你今天也是站在外面去看小公司,恐怕也难触到它们的灵魂。

Tony:腾讯也曾是个创业公司、小公司,靠不断战胜大公司而壮大。

98年我们创立,那时有很多做IM的公司。

比如广东电信、南京北极星等背靠体制的公司。

腾讯把自己定位成“服务商”,而它们一直定位成传统的“系统集成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存之困
1998年,软件工程师马化腾模仿以色列即时通讯软件ICQ,开发了中文版的OICQ,并和友人一起创立了腾讯。虽然是模仿,但OICQ还是进行了一些适应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微创新”。同时期,中国互联网用户人数进入爆发期。内外部因素的结合,使得OICQ的用户数量增长迅猛。1999年2月首次上线后,两个月内注册用户就达到了20万,到11月时,用户数已经突破百万。
以下,为该文主要内容,在原文基础上略有删节。
2013年9月3日,腾讯(00700.HK)以421.2港元/股收盘,总市值达7799亿港元,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按当天的汇率牌价折算,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腾讯的市值仅次于谷歌的3000亿美元和亚马逊的1360亿美元。并且,就在市值破千亿美元的当天,马化腾又联手搜狐张朝阳,以4.48亿美元外加搜搜等资产购得搜狗”的实践者
普通用户对腾讯的认识或许仍停留在QQ即时聊天工具上,但这个好用的即时通讯工具,绝大部分用户却没有花一分钱来使用它。而且腾讯还提供了众多其他的产品和内容,例如微信、QQ音乐、QQ门户等。一个互联网用户,完全可以免费利用腾讯的产品来满足大部分的在线生活需求。而腾讯则依赖超过2万名员工以及庞大的服务器群,来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运营成本并不低。那么,腾讯是如何一步步通过这些成本不低的免费工具,来打造一个年营收超过70亿美元的互联网企业?QQ又是如何盈利的呢?
本文转载自《新财富》杂志的《“帝”企鹅的顶层设计》一文,作者为王伟、魏炜、华欣。本文是少有的对腾讯15年历史与商业模式演变进行纵横切剖的透视之文,虽长,但读来很酣畅过瘾。不过,虎嗅略表异议的是,题目叫“顶层设计”似有不妥。想必马化腾也不认为他一路做腾讯下来,是从“顶层设计”而来,相反,倒是由涓涓细流,最后流淌为浩汤,比较符合实际。
此时,腾讯已经拥有相当大的用户基数,在PC端的即时通讯市场遥遥领先,同时已基本建立“用户关系网”。具备了相当高的“护城河”,腾讯在手机QQ这段战略发展时期才能以较低的资本投入获得较强的盈利能力。
此后,腾讯推出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开始涉足门户型SP服务。2002年,移动增值业务给腾讯带来了2亿元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76%。到2004年腾讯上市当年,其移动增值业务的总收入上升到6亿元,毛利率更是超过60%。独家垄断的专项型SP商业模式不仅为腾讯赚到了真金白银,还为其日后的发展和扩张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基础。
自从互联网企业的鼻祖雅虎开了服务免费的“好头”以后,“烧钱赚流量”和“流量变现”就成为了横亘在所有互联网企业面前的难题。如何获得流量(战略选择)和流量的变现效率(商业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互联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值表现。回顾腾讯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它对“流量变现”这个难题,交上了一份相当出色的答卷。
这个成绩在让创业者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如何盈利?从产业格局的角度分析,市场上同类型的即时通讯产品有数十款,且本身技术含量不高,准入门槛低;用户关系网尚未建立,用户迁移成本低、议价能力强;用户没有支付习惯,且支付方式也不成熟。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OICQ根本无法向用户收费。商业模式的缺位让企业找不到盈利之门,但猛增的服务器成本、带宽成本和人力成本却随着高速增长的用户数实实在在地发生。企业何以为继?
通过销售虚拟商品商业模式大获成功的互联网企业,目前中国仅有腾讯一家,除了运营能力的差距外,商业模式运行效率上的差距也是重要原因。这种商业模式中的业务系统和盈利模式并不复杂,但在“拥有庞大客户群,产品具有网络效应”及“产品具有社交属性”这两项关键资源上,腾讯却遥遥领先。
——“Freemium”模式
在“虚拟商品销售”模式获得成功的前提下,基础产品QQ即时通讯软件收费是否可行?
在QQ试图推出收费会员服务的同时,淘宝通过免费服务打败易趣收费服务,在易趣占据逾90%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反败为胜。而彼时有微软撑腰的MSN正在进入中国市场,已晋升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运营商的中国移动也推出了飞信。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腾讯民营企业灵活的机制、超强的产品能力和运营能力在成功推行“多数人免费,少数人收费”的“Freemium”(Free + Premium)收费服务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QQ原本是一款交流工具,和内容运营并不相关。它与安全、播放器等客户端应用最大的不同在于带有一定的社交属性。有社交的场合,就有“提升形象”和“彰显个性”的需求存在。通过向韩国互联网企业学习,并精确把握中国用户的心理,腾讯创设出了“网络虚拟形象”,并为满足这种用户价值提供产品和服务:QQ秀和衍生产品。虚拟的QQ秀,边际成本同样无限趋近于零,但边际收益却并不和音乐、视频等数字内容一样同样无限趋近于零。
从8月5日微信5.0版本推出,腾讯的股价就开始了一路飙升,屡创新高。从市值6000亿港元到7000亿港元,腾讯这只“凶猛”的企鹅,前后只用了50天时间。而2004年6月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时,发行价不过3.7港元/股,市值数十亿港元。这家1998年成立、以一款免费的即时通讯软件起家的小企业,经过14个年头的发展,已经成为年营收超过70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
这段早期在生死存亡边缘挣扎的压力,以及不断增长的巨大用户数量所带来的诱惑,给腾讯种下了不断战略扩张和寻找商业模式的基因。
第一桶金:向用户收费的三种模式
依托庞大的注册用户数和活跃用户数以及用户之间的网络效应,通过电信增值服务向用户收费、虚拟商品销售以及“Freemium”三种模式,腾讯开始了“流量变现”的尝试。2004年腾讯税后净利润达到了4.5亿元,并成功上市。这大大增强了腾讯的资金和人员实力,让其有能力进入其他领域。而主营业务的高毛利和强盈利能力则让腾讯在战略实施的节奏上更有耐心,并在新领域扩张的早期更多关注用户体验和用户数量。
这种“虚拟商品销售”的商业模式要能运行,需要有几项关键资源能力。首先,数量庞大的用户基数。没有庞大而活跃的用户群,单个用户的平均成本高,可转化的用户基数低,盈利能力有限,从而进入“产品数量少-吸引力低-用户数少”的恶性循环。其次,“网络虚拟形象”服务需要基础产品具有相当强的社交属性,才能存在用户价值的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用户数量不少的360、迅雷、暴风影音以及门户网站等,不可能通过销售虚拟商品盈利,而Facebook、人人网、YY音乐等则纷纷采用“虚拟商品销售”模式的原因。
首先,腾讯一步步扩充免费服务的内容,包括QQ群服务、网络硬盘、QQ秀、QQ靓号、皮肤、上线铃声、表情漫游等,产品在功能和体验上的领先优势不断扩大。其后,它开始了多元化的尝试,围绕用户在线生活的需求,依靠QQ品牌以及低成本、高到达率的推广渠道,不断推出各种产品:QQ游戏、QQ音乐、QQ浏览器、QQ旋风下载工具、QQ宠物……
微信的高速成长和高黏性,让许多行业面临被挑战甚至被颠覆的可能。究竟如何理解微信这款产品的发展轨迹,继而推断其发展方向?仅从单一产品的角度并不能完全解读,必须要将微信放在腾讯公司的大背景下,结合其顶层设计的逻辑和整体架构,才能尝试解答微信何以诞生、在腾讯庞大的产品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未来如何商业化以及会给移动互联网生态带来哪些变化等一系列问题。
——SP模式
2000年12月,电信运营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刚从中国电信分家出来不久的中国移动,推出了“梦网”创业计划,正式向SP(增值服务提供商)打开了大门,也迎来了互联网企业的第一个盈利时代:移动增值服务。
在SP模式中,电信运营商负责提供通道等基础设施和收费,擅长做服务的SP和CP们则负责提供服务和内容。这种业务系统的分工让互联网企业避开了自己向用户收费的难题,而转为嫁接在运营商成熟的商业模式土壤上,通过运营商向用户收钱然后分成。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第一次有了一个从产品到流量到收费的完整闭环。SP模式救活了包括在退市边缘挣扎的三大门户等一批互联网企业。
最开始,在没有实体产品的前提下,腾讯曾尝试出售虚拟商品,最先想到的是出售靓号。但这种商业模式价值空间有限,无法匹配高速成长所带来的成本支出。同时过度依赖出售号码的商业模式会严重破坏用户体验,使得完全免费的竞争对手更容易吸引用户,从而动摇即时聊天软件的价值基础—用户数量。这时,创始团队成员只能靠着替电信运营商做一些短期项目来贴补。
腾讯创业团队的多人曾在电信体系工作,且其同时还在为中国电信做外包项目,在面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时,突破顺理成章。它顺应中国人喜欢通过打字聊天而非语音交流的习惯,将PC端上建立的客户关系延伸到移动端,提供在手机上的即时聊天服务(手机QQ),独家服务于移动交流这一需求。在当时这个巨大的蓝海市场,腾讯掘得了第一桶金。在腾讯与中移动的合作模式中,中移动每月通过短信通道向手机QQ用户收取5元资费,腾讯与中移动以2:8分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令人惊奇的是,腾讯手机QQ这种SP服务的生命力之长久。2004年开始,移动逐步加强对SP的监管力度,移动增值业务的市场不可避免呈现萎缩势头,众多依靠SP业务上市的公司纷纷式微,三大门户也开始准备转型,时至今日,SP收入在三大门户的收入比重已非常之低。但腾讯的SP服务却一直推陈出新,延续至今。到2012年,移动增值业务收入仍然高达37亿元。甚至于仅腾讯手机QQ一项服务就占据了广东移动40%的流量。
尽管腾讯靠SP模式赚到了第一桶金,但在这种高度依赖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商业模式中,流量结算、计费、支付等关键环节都掌握在中国移动一家手中。高度依赖单一客户的商业模式,虽然在当下还有相当强的盈利能力,但要诞生一家高成长、高市值的公司绝非易事。如果腾讯的商业模式停留在SP时代止步不前,其企业价值也会相当有限。这点也被日后资本市场对单纯依赖SP业务互联网企业的评价所证实。
“Freemium”模式并非腾讯独创,而其会员增值服务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里运营得最为成功的。庞大的用户数和数量庞大的产品和服务种类是其“Freemium”模式得以成功的关键资源能力。MSN、飞信和QQ相比,无论是产品特性和衍生服务种类都要少得多,这种情况下一刀切推行“Freemium”模式,要么严重伤害免费用户体验,使得用户大量流失,要么对付费用户吸引力有限,付费用户转化率低且盈利能力差。迟迟无法找到商业模式运营的窍门,使得MSN和飞信始终是个亏损的成本中心;加上微软和中国移动的KPI考核机制,公司资源自然不再向这些业务单元倾斜,产品能力开始下降,和QQ在产品上的差距越拉越大,二者日渐衰落的命运也就无可避免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