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文献综述
《2024年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范文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智能温室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而智能温室监控系统作为其中的核心技术,对保障温室作物生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着重探讨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应用,通过高精度控制温室环境参数,以实现优化农业生产和资源管理。
二、系统架构设计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数据采集层、控制层和上层管理层。
1. 数据采集层: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以及作物的生长状态等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评估作物生长环境和进行实时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2. 控制层:控制层由PLC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组成。
PLC控制器接收数据采集层的数据,通过预先设定的逻辑程序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向执行机构发出控制指令,以实现对温室环境的自动调节。
3. 上层管理层:通过计算机或移动设备等终端设备,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用户可以通过该层对系统进行配置、查询和操作,实现对温室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
三、系统功能实现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 环境参数监测: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为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2. 自动调控:根据监测到的环境参数和作物生长状态,通过PLC控制器和执行机构进行自动调控,以优化温室环境。
3. 远程监控:通过上层管理层,实现对温室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方便用户随时了解温室状况并进行操作。
4. 数据分析与优化: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参数范围,为优化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5. 报警功能:当环境参数超出预设范围时,系统会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作物受损。
四、应用实例及效果分析以某蔬菜种植基地为例,引入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 提高了作物产量和质量:通过精确控制温室环境参数,为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得作物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开题报告-基于PLC的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科技的飞速发展, 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和传统习惯, 现代农业装备作为驱动现代农业的发展的关键, 越来越受到重视。
温室大棚是一种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理想场所。
温室一般以采光和覆盖材料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它可以在冬季或其他不适宜植物露地生长的季节栽培植物,从而达到对农作物调节产期、促进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及提高产量的目的。
温室环境指的是作物在地面上的生长空间,它是由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构成的。
温室控制主要是控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通风与光照。
中国的现代化温室是在引进国外技术与自我开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 我国的绝大多数温室设备都比较老旧, 已经很难跟上生产生活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 开发一种实时性高, 精度高, 运行可靠、稳定的综合处理多点温度测控系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如果实现温室的温度智能控制, 对于提高温室的无人监管性和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本课题目的是设计一种基于PLC的温室控制系统, 实现温室的智能控制。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温室是一种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场所。
它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结构材料, 可在冬季或其他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栽培植物。
温室生产以达到调节产期, 促进生长发育, 防治病虫害及提高质量、产量等为目的。
而温室设施的关键技术是环境控制, 该技术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控制与作业精度。
从国内外温室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来看, 温室环境控制技术大致经历: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智能化控制三个阶段, 现阶段国内的温室绝大多数还处于手动控制。
农业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 设施园艺工程因其涉及学科广、科技含量高、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 己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这也为我国大型现代化温室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综合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在该案例中,PLC被广泛应用于多个温室的控制系统中,同时结合现代物联网技术实现整个园区的智能化管理。
该系统能够实现整个农业园区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该农业园区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综合控制系统,将多个温室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了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各个温室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该系统还具备智能预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环境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通过该系统的应用,整个农业园区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应用案例
该蔬菜温室基于PLC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和生长阶段,对温室内的环境参数进行精细调节,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该系统还具备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功能,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温室内的环境状况,预测作物生长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控制系统:采用PL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传感器采集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参数,通过算法控制温室设备(如风机、湿帘、喷淋、补光灯等)进行调节,实现智能化控制。
PLC控制程序使用Ladder逻辑编程语言编写,实现温室内环境参数的采集、处理和控制。
组态界面可以显示温室内环境参数的实时数据、趋势图和控制按钮等,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维护。
03
CHAPTER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实现
总结词
合理、高效、节能
详细描述
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中,PLC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选择合适的PLC控制器需要考虑控制精度、响应速度、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成本等多个因素。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对PLC进行配置,包括输入输出模块、通讯接口、编程语言等。
该系统能够显著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降低能耗和人工成本,提高生也采用PL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传感器采集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参数,但需要根据花卉生长的不同要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基于PLC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设计简述
基于PLC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设计简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将对基于PLC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与研究,分析系统需求,探讨PLC在系统中的应用,提出系统设计方案,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并进行系统性能测试。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智能化农业生产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提高蔬菜大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设计一个基于PLC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通过对智能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PLC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系统设计方案、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和系统性能测试等方面的研究,来实现对蔬菜大棚环境的精细化监测和智能化控制。
具体目的包括:1. 提高蔬菜大棚的生产效率和品质,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精确监测和调控,提高蔬菜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2. 提升蔬菜大棚的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供暖、通风、灌溉等设备的精准控制,节约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3. 实现蔬菜大棚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通过PLC控制系统与互联网的结合,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测,提高蔬菜大棚的管理效率和研究水平。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智能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蔬菜生产的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智能化、信息化、环保化方向发展。
2. 正文2.1 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是设计控制系统的基础,它考虑了大棚种植环境的特点和种植要求,以实现最大化生产效率和优化管理的目的。
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需要实时监测和控制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以确保蔬菜种植环境处于最适宜的状态。
系统需要具备远程控制和监测功能,以方便用户远程管理大棚种植过程,并及时调整参数。
系统需要具备智能化的种植管理功能,包括灌溉、施肥、病虫害监测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工成本。
系统还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预譳警功能,以及实现数据的存储和共享,为种植决策提供依据。
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需要兼顾种植环境的特点和种植要求,以实现智能化、高效化的种植管理目标。
《2024年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范文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领域也在逐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
智能温室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探讨其设计原理、系统架构及实际应用。
二、系统设计原理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主要通过PLC控制器对温室内的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
该系统以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基础,实现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因素的自动调节,从而提高作物的生长环境,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三、系统架构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PLC控制器模块、上位机监控模块三部分组成。
1. 传感器模块:负责实时监测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参数,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器。
2. PLC控制器模块:作为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模块传输的数据,根据预设的逻辑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控制执行机构对温室环境进行调节。
3. 上位机监控模块:通过与PLC控制器进行通信,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上位机软件实时查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并对PLC控制器下达控制指令。
四、系统功能1. 环境监测:实时监测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参数。
2. 自动调节:根据监测到的环境参数,自动调节温室内的环境,如开启或关闭通风口、调整遮阳帘等。
3. 远程监控: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方便用户随时查看和控制温室的运行状态。
4.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温室内环境参数的历史数据,为用户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5. 报警功能:当环境参数超出预设范围时,系统会自动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温室内作物的生长环境。
五、实际应用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已在现代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系统能够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自动调节温室内环境,提高作物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基于PLC的温室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PLC温室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温度检测和控制对人类日常生活、工业生产、气象预报、物资仓储等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许多场合,及时准确获得目标的温度信息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温度测控领域发展迅速,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温度的测控芯片也相应的登上历史的舞台,能够在工业、农业等各领域中广泛使用。
本系统是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利用温度测量与温度控制相关理论知识设计的PLC温控系统。
运用PLC设计温室温度测控系统,从自动化运行的角度出发,分析讨论其产生故障的可能原因。
同时从实际硬件电路出发,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根据设计具体情况提出修改方案和解决办法。
我所使用的温度传感器是XP-TP-A-V010-D,它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和功耗低等特点。
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数据是模拟信号,因此在系统中,我将PLC增加了一个模拟量扩展模块EM235,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便能通过该模块直接输入到PLC中,PLC则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执行部件对温度进行控制,这种自动化、智能化的处理方式在温室温度检控系统中将有着无限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关键字:PLC,温度传感器,检测,控制Design of detect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greenhouse temperaturebased on PLCAbstrac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daily life, including industrial production, weather forecast, material storage, etc.. In many case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cquire the timely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argets. Recentl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al agricultural fields, meanwhile, the chips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have been on the historical stage. This system, by collecting temperature data through the temperature sensor,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PLC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bou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intends to analyze the potential causes of the breakdowns in their automatic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starting from the circuits of actual hardware, and via analyzing operating principles of these electric circuits, this system is aiming at putting forward the revising proposasl and solution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s. The temperature sensor used by the author is XP-TP-A-V010-D, which is distinguished with small size, high precision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The temperature data collected by the temperature sensor is an analog signal. Therefore, in the system, an analog extended module of EM235.I will be added to the PLC so that temperature signal collected by the module can be directly input to PLC, and PLC will analyze, process the data, and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through regulating the components. This kind of automatic and intelligent disposure will be definitely in infiniteapplication and tremendous development in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system in the greenhouse. Keyword: PLC, Temperature sensors, Detection, Control目录1.绪论 (1)2.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2.1.总体方案 (2)2.2.系统硬件连接图 (4)3.可编程逻辑器件(PLC) (5)3.1.PLC的定义 (5)3.2.PLC的分类 (5)3.3.PLC的基本结构 (5)3.4 .PLC的工作原理 (6)3.5. PLC主要厂家及西门子S7—200 (7)4.温度传感器 (9)4.1.温度传感器的分类 (9)4.2.温度变送器 (11)5.硬件设备与电路图 (12)5.1.控制系统的I/O点及地址分配 (12)5.2.状态灯、扬声器、暖风机电路 (13)5.3.温度采集电路 (13)5.4.EM235模拟量输入电路 (14)6.主程序及梯形图 (15)6.1.主程序OB1 (15)6.2.子程序0,取实际温度变量 (19)7.结论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1 绪论西方发达国家对现代温室检控系统研究的时间比较早。
《2024年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范文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温室监控系统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节省能源和人力资源。
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以其高可靠性、灵活性和易维护性,成为了当前智能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PLC 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的设计、实现及其应用。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硬件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PLC控制器、上位机等部分。
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参数,执行器则根据PLC控制器的指令对温室内的环境进行调节,如调节遮阳网、加湿器、通风设备等。
上位机则是与PLC进行数据交互的人机界面,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操作控制。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PLC控制程序的设计和上位机监控界面的设计。
PLC控制程序采用梯形图或指令表编程,实现对温室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上位机监控界面则采用图形化界面设计,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查看数据。
同时,系统还具有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为农业生产和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三、系统实现1. 数据采集与传输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室内的环境参数,通过数据线与PLC控制器进行数据传输。
PLC控制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以太网或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监控界面。
2. 控制策略实现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PLC控制器对执行器发出控制指令,调节温室内的环境参数。
例如,当温度过高时,PLC控制器会控制遮阳网下降,降低温度;当湿度过低时,PLC控制器会控制加湿器工作,提高湿度。
四、系统应用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在农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它可以实现农作物的精准管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为农业科研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
五、系统优势与展望1. 系统优势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高可靠性,PLC控制器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二是灵活性,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三是易维护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维护和升级。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基于PLC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设计简述
基于PLC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设计简述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是利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核心,通过传感器、执行器等装置对大棚环境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对蔬菜生长环境的精准调控。
本文将针对基于PLC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简述。
1. 系统结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PLC控制器、人机界面(HMI)以及通信网络等组成。
传感器用于感知大棚内部的环境参数,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执行器用于控制大棚内的设备,例如通风系统、灌溉系统等;PLC控制器则是系统的核心,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进行对环境的调控;人机界面则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接口,通过HMI界面用户可以实时监测大棚环境、设置参数以及进行控制操作;通信网络用于实现系统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和远程监控。
2. 控制策略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光照控制、CO2浓度控制、灌溉控制等。
通过传感器感知大棚内的环境参数,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PLC控制器可以对大棚内部设备进行精准的调控。
例如在温度控制方面,PLC控制器可以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控制通风系统和加热系统的开关,以保持大棚内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在灌溉控制方面,根据土壤湿度传感器的反馈,PLC控制器可以控制灌溉系统的开关,保持土壤的适宜湿度。
3. 系统优势基于PLC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操作具有诸多优势。
系统能够自动化地监测和控制大棚内的环境参数,无需人工持续进行监测和调控,降低了劳动成本。
系统具有精准的控制能力,可以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精确调控大棚内的环境,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人机界面用户可以远程对大棚进行监控和控制,实现了远程智能化管理。
4. 系统实现基于PLC的智能蔬菜大棚控制系统的实现需要经过系统设计、硬件选型、程序编写、现场调试等多个工程阶段。
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大棚的实际情况和蔬菜的生长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控制策略,并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PLC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等硬件设备。
《2024年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范文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温室技术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为了提高温室的作物产量与品质,并降低管理成本,我们提出并设计了一套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
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室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精准控制,对现代农业生产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二、系统架构我们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硬件层、软件层以及PLC控制层。
硬件层主要包括传感器网络、执行机构以及数据采集设备等。
传感器网络负责实时监测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关键参数。
执行机构包括电动窗帘、灌溉系统等,可以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自动调整温室内环境。
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将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和作物生长数据传输到PLC控制层。
软件层主要指运行在计算机或嵌入式设备上的监控软件,它负责接收硬件层传输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并发送控制指令到PLC控制层。
此外,监控软件还应具有用户管理、参数设置等功能。
PLC控制层则是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监控软件的指令并驱动执行机构工作。
它具有实时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够保证温室内环境的稳定和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
三、系统功能我们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 实时监测: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温室内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2. 自动控制: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自动调整温室内环境,如调节窗帘开合度、控制灌溉系统等。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和作物生长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4. 远程监控: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监控,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掌握温室内情况。
5. 用户管理:实现用户权限管理和设备配置功能。
四、技术应用与优势我们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采用PLC作为核心控制器,具有以下优势:1. 实时性:PLC具有高速处理能力,能够实时响应传感器数据并驱动执行机构工作。
2. 稳定性:PLC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稳定工作。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的发展,温室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温室控制方法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经验判断,无法实现精准、高效的环境调控,而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则能够实现对温室内部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和精确控制,从而提高温室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性能测试和效果评估。
通过对该系统的研究,旨在为现代农业温室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控制方案,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在设计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时,我们首先需要对整个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明确规划。
本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化、智能化调控,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由传感器网络、PLC控制器、执行机构和用户交互界面等部分组成。
传感器网络负责采集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养分等环境参数;PLC控制器作为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和决策,向执行机构发送控制指令;执行机构根据指令调节温室内的环境设备,如通风设备、灌溉设备、遮阳设备等;用户交互界面则提供人机交互功能,便于用户查看当前环境参数、历史数据以及手动控制温室设备。
考虑到温室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和实时性要求,我们选用性能稳定、编程灵活的PLC控制器。
具体选型时,我们综合考虑了控制器的处理速度、输入输出点数、通信接口以及扩展能力等因素,确保所选PLC 能够满足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需求。
传感器是获取温室环境参数的关键设备,我们选择了高精度、快速响应的传感器,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执行机构则是实现温室环境调控的重要手段,我们根据温室内的设备类型和调控需求,选择了相应的执行机构,如电动阀、电动窗帘等。
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需要进行高效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2024年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范文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温室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温室能够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而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的设计、实现及其应用。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硬件主要包括PLC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人机界面等部分。
其中,PLC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控制执行器动作以及与人机界面进行通信。
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
执行器包括灌溉系统、通风系统、遮阳系统等,根据传感器数据对温室环境进行调节。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PLC程序设计、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等部分。
PLC程序负责实时采集传感器数据,根据预设的逻辑关系和阈值,控制执行器动作,以调节温室环境。
上位机监控软件则提供人机交互界面,方便用户实时查看温室环境参数、控制执行器动作以及设置系统参数。
三、系统实现1. PLC程序设计PLC程序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关键环节。
程序设计需要根据温室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逻辑关系和阈值。
例如,当温度过高时,启动通风系统;当湿度过低时,启动灌溉系统等。
同时,程序还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响应速度等因素。
2.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可视化界面设计,方便用户操作。
软件需要实时显示温室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同时提供控制执行器动作的界面。
此外,软件还需要具备数据存储功能,以便后续分析温室的生长环境及作物生长情况。
四、系统应用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显著的优点。
首先,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其次,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温室的正常运行。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技术平台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温俊霞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摘 要:针对温室中环境自动控制程度较差的现状,通过分析温室内环境因素对植物的影响,设计了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
本系统的硬件主要由PLC、上位机和传感变送器构成,用来检测和控制温室内部环境参数的变化量。
本系统上位机监控软件使用组态王6.55编写,并通过与PLC的通信,能够对温室内部环境的实时监控及数据的显示与报警。
下位机软件选用松下的FPWINGR 开发,在仿真中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实现了给作物提供良好生长环境的目标。
本系统操作简单,可靠性强,适应当前现代农业的 需求。
关键词:PLC;实时监控;自动控制;现代农业本文研究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选用松下的PLC 为智能温室的核心控制器件,与旧式温室相比,本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水平,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作物合格率,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更人性化地减少了管理者的工作时间,节约投入资本,适合广泛应用。
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1.1 控制系统分析通过对温室内环境要点分析,具有非线性、分布式参数、时变性等特点。
由于室内的面积比较大,所以室内各项物理因素不均且随环境分布不断变化。
比如二氧化碳浓度,一般离植物较远的地方的浓度会比较高,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不同,其参数也是不同的。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内,它自身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以及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无机盐等物质的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该系统是一个需要随数据变化量进行合理调控的时变性系统。
1.2 控制系统设计该控制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温度控制系统、湿度控制系统、光照强度控制系统和CO2浓度控制系统。
每个控制系统下的传感元件能够对应一项温室内部作物生长环境的基础参数,对这项参数进行一个实时的监控,并完成参数的采集。
利用微机与PLC组合成系统的方式,建立控制系统,针对温室内环境的参数变化量,调控整个温室内外的执行机构,让它们有目的性地改变温室内环境,达到栽培作物正常的生长减少窃电行为的出现。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文献综述
附件1:文献综述智能温室系统概述专业班级:电气093 姓名:蒋嘉伦学号:2009017113摘要:温室环境系统是一个非线性、时变、滞后复杂大系统,难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常规的控制方法难以获得满意的静、动态性能。
本次设计控制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 PLC、变频器和各类传感器构成,用来完成温室内部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度等室内参数的检测与温室内双向天窗、侧窗、湿帘窗角度开闭驱动,内外遮阳网驱动,湿帘水泵,环流风机,节能降温排湿风扇,C02补气阀、补光灯等执行设备的控制。
本系统操作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实用性强;并有良好的组态监控界面,能远程控制。
适应了当前现代化农业的需要,适用范围广,其经济效益很好。
关键词:智能温室;可编程控制器;PID控制;变频技术;组态监控1 概述目前,虽然有不少单位或个人引进了一些国外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1],如温室环境控制系统,施肥灌溉控制系统,工厂化育苗智能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真正实现了温室控制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但往往存在投资过大,系统维护不方便等各种发展制约瓶颈[2],再者就是要求温室的管理操作人员本身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目前我国广大农民还不具备,这也限制了国外同类产品在国内的推广应用。
开发低价位、实用型的农业智能计算机控制系统对于推进我国农业自动化、智能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3]。
据调查,目前市场上迫切需要的是一种低成本、操作使用简便的实用温室控制系。
,针对这一要求及我国日光温室量大、面广但档次较低的特点,研究一种既符合我国农业水平实际又适合农民经济承受能力、技术上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日光温室智能集成控制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设计的系统可以模拟基本的生态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成份等,以适应不同生物生长繁育的需要,它由相关的智能控制单元组成,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精确测量温室的气候和土壤参数,并自动启动或关闭不同的电动外围设备(遮阳幕、加热器、湿帘水泵及风机、通风系统等),程序所需的数据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4]。
《2024年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范文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的需求变化,智能温室监控系统逐渐成为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温室环境,提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更是成为了现代智能农业发展的趋势。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系统概述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是一种集成了传感器技术、PLC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人机交互界面的现代农业控制系统。
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利用PLC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决策,实现对温室环境的精确控制,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
三、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PLC控制器、执行器等。
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PLC控制器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决策,然后通过执行器控制温室环境的参数。
执行器则包括加湿器、风扇、灯光等设备,用于调整温室环境。
2.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主要包括PLC程序设计、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等。
PLC程序设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需要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决策,以及执行器的精确控制。
人机交互界面则用于显示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报警信息等,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监控。
四、系统实现1.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这些数据经过PLC处理后,将实时数据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当前环境是否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如果环境参数超出预设范围,PLC将自动调整执行器的工作状态,调整温室环境。
2. 执行器控制PLC根据数据处理结果,通过控制执行器的工作状态来调整温室环境。
例如,当温度过高时,PLC将控制加湿器或风扇工作,降低室内温度;当光照不足时,PLC将控制灯光设备工作,提高光照强度。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研究综述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研究综述摘要:基于对现代温室环境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本文简述了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就该系统从其组成部分三方面做了概述与总结,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最后对温室环境的智能控制系统作研究应用的前景展望。
关键词: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引言传统农业由于极度依赖于自然气候条件,约束了作物的生长环境,只能靠天吃饭的根本缺点也极大地限制了农产品的输出产量和时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各种技术发展应用于作物生长,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加快了发展的脚步。
温室的出现,使作物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得以降低,营造了一个比较适宜作物生长的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们对蔬菜水果一年四季需求的梦想。
但是温室这个相对较小的封闭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经常会出现一个或多个环境因子超过作物的最适界限,影响温室作物的栽培效益的现象。
为适应我国农业向优质、高效、高产为目的的现代化农业转变的目标,农业环境控制工程作为一种良好的实现手段,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受到了农业工程领域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倾力研究。
同时,与国外先进的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相比,我国温室的发展速度比较慢,环境控制水平低,作物在产量和质量上都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农业设施的自动检测与控制是我国亟待发展的项目。
利用温室的自动控制技术,可以为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水份、土壤、空气、养份等环境条件,适应不同的生长需求和成熟的上市时间,能够实现高产出、高品质的目标。
但是,实际中温室作物环境的控制远比一般的工业环境控制要复杂的多。
温室环境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很复杂的控制系统。
温室外部环境多变,内部植物生长作机理复杂,而作物生长、繁育都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而这些同时随着作物种类的不同而改变。
同时温室各个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制约:如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湿度的变化;湿度的改变会引起温度的变化;温、湿、光、气等因子之间相互耦合,相互影响。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
本文针对智能温室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与控制,并基于PLC技术设计了一种可靠、稳定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
该系统不仅能够提高温室作物的生产效益,还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引言智能温室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温室环境的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提高温室作物生产效益的一种新型农业技术。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作为智能温室的核心部件之一,发挥着监测与控制温室环境的重要作用。
二、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1. 温度控制需求:由于温室内部光照强度高,容易产生热量聚集现象,导致温度升高,超过作物生长的适宜范围。
因此,智能温室控制系统需要能够及时监测温度,并通过控制空调或通风系统来调节温室内的温度。
2. 湿度控制需求:温室内湿度过高会造成作物病虫害的滋生,而湿度过低则会导致作物土壤干旱。
因此,智能温室控制系统需要能够监测湿度,并通过控制喷水系统和风机来调节温室内的湿度。
3. 光照控制需求:温室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因此,智能温室控制系统需要能够实时监测光照强度,并通过控制灯光系统来调节温室内的光照。
三、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PLC和人机界面等组成部分。
传感器用于感知温室环境参数,执行器用于控制温室内的设备,PLC用于控制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的信息传递,人机界面用于操作与监测系统。
2. 软件设计: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控制策略和人机界面设计。
信息采集模块负责采集温室环境参数的数据,将其传送给PLC进行处理。
控制策略模块根据设定的参数和规则,对PLC进行控制指令的生成,控制温室内的设备。
人机界面模块负责显示温室环境参数的实时数据,并提供给用户进行设定和操作。
《2024年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范文
《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温室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温室的种植效率和环境质量,我们需要一个可靠的、智能化的监控系统来管理温室内的环境因素。
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它为现代温室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系统概述基于PLC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主要由传感器、PLC控制器、上位机监控系统等部分组成。
传感器负责监测温室内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PLC控制器。
PLC 控制器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逻辑处理,根据预设的算法和策略控制温室内的设备,如通风设备、灌溉设备等。
同时,上位机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显示温室内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方便用户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三、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PLC控制器和上位机监控系统的选择和配置。
传感器应选择能够准确测量所需环境参数的设备,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PLC控制器应具备高可靠性、高速度和高精度的特点,能够快速响应传感器的数据并控制相应的设备。
上位机监控系统可以选择具有友好界面的计算机或移动设备。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PLC控制程序的编写和上位机监控系统的开发。
PLC控制程序应基于一定的算法和策略进行编写,实现对温室环境的智能调控。
上位机监控系统应具备实时显示、历史记录、报警提示等功能,方便用户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四、系统功能1. 环境监测:实时监测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
2. 智能调控:根据预设的算法和策略,自动控制温室内设备的运行,如通风设备、灌溉设备等。
3. 远程监控:通过上位机监控系统,用户可以实时查看温室内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进行远程管理和控制。
4. 历史记录:系统可记录温室内的历史数据和环境变化趋势,为种植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5. 报警提示:当温室内环境参数超出预设范围时,系统可自动发出报警提示,确保作物的生长环境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文献综述智能温室系统概述专业班级:电气093 姓名:蒋嘉伦学号:2009017113摘要:温室环境系统是一个非线性、时变、滞后复杂大系统,难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常规的控制方法难以获得满意的静、动态性能。
本次设计控制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 PLC、变频器和各类传感器构成,用来完成温室内部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度等室内参数的检测与温室内双向天窗、侧窗、湿帘窗角度开闭驱动,内外遮阳网驱动,湿帘水泵,环流风机,节能降温排湿风扇,C02补气阀、补光灯等执行设备的控制。
本系统操作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实用性强;并有良好的组态监控界面,能远程控制。
适应了当前现代化农业的需要,适用范围广,其经济效益很好。
关键词:智能温室;可编程控制器;PID控制;变频技术;组态监控1 概述目前,虽然有不少单位或个人引进了一些国外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1],如温室环境控制系统,施肥灌溉控制系统,工厂化育苗智能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真正实现了温室控制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但往往存在投资过大,系统维护不方便等各种发展制约瓶颈[2],再者就是要求温室的管理操作人员本身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目前我国广大农民还不具备,这也限制了国外同类产品在国内的推广应用。
开发低价位、实用型的农业智能计算机控制系统对于推进我国农业自动化、智能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3]。
据调查,目前市场上迫切需要的是一种低成本、操作使用简便的实用温室控制系。
,针对这一要求及我国日光温室量大、面广但档次较低的特点,研究一种既符合我国农业水平实际又适合农民经济承受能力、技术上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日光温室智能集成控制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设计的系统可以模拟基本的生态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成份等,以适应不同生物生长繁育的需要,它由相关的智能控制单元组成,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精确测量温室的气候和土壤参数,并自动启动或关闭不同的电动外围设备(遮阳幕、加热器、湿帘水泵及风机、通风系统等),程序所需的数据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4]。
该系统的使用,可以为植物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并能起到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利用率、改善温室气候、减少病虫害、增加作物产量等作用。
本控制系统具有的特点:(1)预测性通过对气候参数的分析,可以预测控制设备的运行情况,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能耗。
(2)强大的扩展功能通过选用不同的外围设备,可以控制温室环境及灌溉、施肥等。
(3)完善的资料处理功能通过中央控制软件,可以不间断地记录各种传感器的信息以及各种控制设备的动作记录等。
(4)远程监控功能即使工作人员不在现场,也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温室内的设备参数进行监视和控制。
2 智能温室控制的特点及结构2.1 智能温室控制的特点智能温室控制主要是根据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CO2含量、光照以及风速、风向、雨量等气候因素,来控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创造出适合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同时还需对影响作物生长的各种营养元素进行动态的配方管理[5,6]。
在这种控制中,温度、湿度、C02含量、光照等被控量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关系,某个被控量的改变,会影响到其他被控量的变化。
针对智能温室的特点,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应是一种具有良好控制精度、较好的动态品质和良好稳定性的系统。
对植物生长不同阶段的需求制定出监测的标准,对温室环境监测,将测得的参数进行比较后进行调整。
2.2 控制系统框架组成针对智能温室的特点,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应是一种具有良好控制精度、较好的动态品质和良好稳定性的系统,对植物生长不同阶段的需求制定出监测的标准,对温室环境监测,并将测得的参数进行比较后进行调整[3]。
图1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构成图本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LM35)、湿度传感器(SY—HS一220)、集成运算放大器(LM358)、A /D转换器(ADC0809)、光电耦合器(TLP521)和PLC(三菱FXlN-40MR)组成。
温度、湿度传感器分别采集温室内温度、湿度信号,经ADC0809转换成8路并行数字信号,信号通过光电耦合器传人PLC,PLC再将采集的信号经转换后与温湿度设定值进行比较。
转换后的温度信号若高于设定温度上限,则开窗降温;若低于设定温度下限,则关窗并驱动加热设备。
转换后的湿度信号若高于设定湿度上限,则启动风扇;若低于设定湿度下限,则启动湿帘和风扇。
其系统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
3 基于PLC的控制系统的设计3.1 控制系统概述3.1.1 控制系统设计目标温室控制系统是依据室内外装设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CO2传感器、外气象站等采集或观测的温室内的室内外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环境参数信息通过控制设备对温室保温被、通风窗、遮阳网、喷滴灌等驱动/执行机构的控制,对温室境气候和灌溉施肥进行调节控制以达到栽培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生态环境,以大幅度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1.2 控制模式系统控制的主要环境变量包括温度、湿度和CO:浓度,对这些变量的控制应采取闭环控制方式。
灯光和抑制机的的控制相对独立,系统仅需要提供灯光的定时开/关和延时开/关功能,抑制机在气候室内作往复运动,安装在抑制机上的轴流风扇吹出均匀微风以增加对流,系统应能分别可靠地控制抑制机的往复运动和轴流风扇的起停。
下面主要介绍温度控制,温度控制主要涉及新风控制模块、压缩机控制模块和内风机控制模块。
新风控制模块可以独立考虑,其主要功能是为人工气候室提供一定温度和流量的新鲜空气,降低CO。
浓度,其本身也是一个温度调节系统。
目前,进入气候室的新风温度设定在15℃左右,并且系统只提供了新风机的关闭和打开功能,不具备新风流量的控制功能。
气候室内部的温控流程如图1所示。
为了避免制冷和制热机组处于交替工作状态,可以设定一个温度过冲裕度S,当Ta>Tp+S 时,制冷机组立即工作,当Ta降到T。
时,制冷机组停止工作,即顺序关闭压缩机、延时、关闭内风机,让室温自然冷却,当Ta降到TD—S时,制热机开始工作,当Ta上升到T。
时,关闭制热机组,即顺序关闭加热管、延时、关闭内风机,但新风机保持工作,让室温自然上升。
当Ta升到To+S时,制冷机组又开始工作,如此往复,完成温室的温度控制循环。
温度控制的过程中,若用户设定的化霜时刻到达的时候,则图1温室温度控制流程停止温控(关闭压缩机和内风机),打开加热管化霜,化霜结束后再切换到温度控制流程。
图2 温室温度控制流程3.2 温室控制系统PLC软件的设计根据基本要求和技术要求列出以下几点:(1)防止接点误动作:可利用自锁电路加以解决;(2)系统自诊断功能:PLC本身具有此项功能;(3)风机控制:温室设有一组风机,能同时启动与停止,当温室内的温度超出预定值时,受PLC的控制先是4个侧窗自动打开,延时5 s后风机启动,再延时5 s后湿帘水泵启动,从而使温室的温度降低;(4)侧窗控制:温室中设有4个侧窗,侧窗受电机控制,通过电机限位的设定来控制侧窗行程。
解决方法类似上一点,但考虑到程序的精炼性,可配合PLC的中断功能命令加以解决;(5)系统自动/手动控制:可利用一个开关量作为PLC的输入信号,实现控制程序的转换;(6)湿帘泵控制;(7)遮阳网控制;(8)CO2补气控制;(9)补光灯控制;(10)可扩展性:在PLC中预留一定的存储空间和端口即可解决。
3.3 系统的组态监控软件的设计组态软件是可从PLC以及各种数据采集卡等设备中实时采集数据,然后发出控制命令并监控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的一种软件包。
其主要功能如下:(1)远程监视功能。
它可以通过通讯线远程监视多座温室的当前状态,包括“户外温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雨雪信号、室内温度、室内湿度、控制器温度、三组独立通风窗的位置和开关状态、内外遮阳幕的位置和开关状态以及一级二级风扇、湿帘、微雾、加热器、环流风扇、补光灯、CO2补气阀、水暖三通阀的状态和多种形式的报警监视,还能监视各灌溉阀的状态。
(2)数据统计功能。
它可以统计任意时刻的户外温度、光照强度、风速、室内温度、室内湿度、CO2浓度、水暖温度等全月的、全周的、全日的和本时段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3)温室设备运行记录功能。
它能在线记录各温室设备状态变化时的时间、当前状态和位置、当前目标温度、室内温度、目标湿度和室内湿度,并能打印输出。
(4)远程设定功能。
可以通过通讯线远程修改可编程控制器的全部设定参数。
(5)生成曲线图功能。
它能以平面图或立体图的方式同时绘制任意时刻的户外温度、光照强度、风速、目标温度、室内温度、目标湿度、室内湿度、CO2浓度、水暖温度等全年的、全月的、全周的、全日的变化曲线并打印输出。
4 总结智能控制温室综合了多方面的技术,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环境,使植物的产量与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已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发展方向。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无论是对新建温室还是原有温室的改造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通过分析温室执行机构的相应动作对环境因子的影响,将可编程控制技术、变频技术、组态监控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了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1]邓璐娟,张侃谕,龚幼民,智能控制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现代化农业,2003年12 期(总293期):Pl-p3.(核心期刊)[2]申茂向等,荷兰设施农业的考察与中国工厂化农业建设的思考,农业工程学报,V01.16(5),2000[3]郑光华,美M设施农业发展概述[J],世界农业,l 999,(3):l 3-1 6[4]崔世安,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工程技术。
农业工程学报V01.1 6(1),2000[5]罗中岭,美国花卉温室现状及温室环境调节最新进展,农业工程学报,V01.9(4).1 993[6]S.Tunez,Temporal Knowledge Modell ing in Plagues Controlin GreenhouSeS,CybemetiCS and SystemsV01.21:367—374,1990[7]方瑞华,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l 998.1 9(4):53-58[8]郑为键,花卉栽培用微喷灌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研制,节水灌溉,2005,4-2425[9]齐云鹤,陈志武,佐文品基于嵌入式思想的新型准集散式温室环境控制系统,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2 1卷2期80-82[10]Fabry-Perot Temperature Sensor for Quasi-Distributed Measurement Utilizing OTDR[M].Shanghai: Shanghai University Press, 20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