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资产对比表

合集下载

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对比

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对比

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对比(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及对比在次贷危机向全球金融危机演变的过程中,在危机不断加深、变广的过程中,各国政府都在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来缓解或消除危机的影响。

中央银行,作为负责金融体系稳定的货币政策当局,在危机中自然是首当其冲,展开了大规模的救市活动。

作为美国货币政策当局的美联储首当其冲没在常规货币政策—降息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采取超常规的“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即通过创新金融工具,以及向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实体企业提供融资等方式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用于救助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以期提振市场信心,刺激经济增长。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有效防止了市场崩溃和经济急速衰退。

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市场的相对封闭,中国受危机影响相对有限,中国政府亦高度警惕,推出了4万亿刺激计划,中国人民银行也做出了降息等政策反应。

两国货币政策的差异对金融市场产生了不同影响,彰显了不同的管理理念和价值取向,对各自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也存在较大不同。

资产负债表项目构成不同,从资产项目来看,中美两国央行总资产大体可以分为:国内信贷、国外资产和其他资产,但具体构成却并不完全相同。

首先来看中国人民银行的总资产构成,其国外资产包括外汇、货币性黄金和其他国外资产;国内信贷包括对政府(基本上是中央政府)、其他存款性公司、其他金融性和非金融性公司的债权。

再来看美联储的情况。

对其总资产作类似的分类,国外资产来自于其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资产和黄金账户;国内信贷包含的项目较多,包括证券、回购协议、对各种机构的贷款以及几家公司的债权;其他资产包括硬币、银行房产等余项。

从负债项目来看,中美两国央行总负债大致包括:国内债券、国外债券、其他负债和自有资金。

主要不同体现在国内负债项目上,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国内负债包括储备货币、发行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准备金存款、发行债券、政府存款,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国内负债包括:流通中现金、存款机构的准备金、商业银行库存现金、支票存款与现金、联邦政府负债。

英、美、法、德资产阶级革命对比表

英、美、法、德资产阶级革命对比表
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波旁王朝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完成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发展资本主义
领导机构
议会
大陆会议
制宪会议
普鲁士王国
重大战役
马斯顿荒原战役、纳西比战役
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战役
攻占巴士底狱、滑铁卢战役
三次王朝战争
成果(文献)
《权利法案》
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封建割据造成国家四分五裂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波士顿倾茶事件
三级会议的召开
爆发标志
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1775年4月19日来克星顿的枪声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占领巴士底狱
1864年普奥丹战争
过程
1、1645年纳西比战役击败王军。2、1649年处死国王,英国宣布为共和国。3、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4、1657年护国主由终身制改为世袭制,共和国名存实亡。5、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6、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结果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半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解放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统一战争
意义
君主立宪政体对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影响极大,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是近代史的开端。
英、美、法、德资产阶级革命对比表
17世纪上半期到18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时期

新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对照表

新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对照表

新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对照表通过新旧会计科目表的简单对比,可见此次修订调整的力度。

与原《企业会计制度》科目表相比,新增了94个会计科目(其中特殊行业专用会计科目69个),取消了10个会计科目,合并了6个会计科目,分拆、更名、降级了9个会计科目。

新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表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表对比顺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会计科目适用范围说明顺序号编号名称一、资产类一、资产类1 1001 现金1 1001 现金不变2 1002 银行存款2 1002 银行存款不变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银行专用新增4 1011 存放同业银行专用新增5 1015 其他货币资金3 1009 其他货币资金不变4 1101 短期投资分拆5 11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更名6 1021 结算备付金证券专用新增7 1031 存出保证金金融共用新增8 1051 拆出资金金融共用新增9 1101 交易性金融资新增10 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金融共用新增11 1121 应收票据6 1111 应收票据不变12 1122 应收账款9 1131 应收账款不变13 1123 预付账款 1 2 1151 预付账款不变14 1131 应收股利7 1121 应收股利不变15 1132 应收利息8 1122 应收利息不变16 1211 应收保户储金保险专用新增17 1221 应收代位追偿款保险专用新增18 1222 应收分保账款保险专用新增19 1223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20 1224 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21 1231 其他应收款 1 0 1133 其他应收款不变22 1241 坏账准备 1 1 1141 坏账准备不变13 1161 应收补贴款取消23 1251 贴现资产银行专新增24 1301 贷款银行和保险共用新增25 1302 贷款损失准备银行和保险共用新增26 1311 代理兑付证券银行和证券共用新增27 1321 代理业务资产新增28 1401 材料采购 14 1201 物资采购更名29 1402 在途物资新增30 1403 原材料 1 5 1211 原材料不变31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18 1232 材料成本差异不变32 1406 库存商品 20 1243 库存商品不变33 1407 发出商品新增34 1410 商品进销差价 21 1244 商品进销差价不变35 1411 委托加工物资 22 1251 委托加工物资不变36 1412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16 122 1 包装物合并17 1231 低值易耗品合并19 1241 自制半成品取消23 1261 委托代销商品取消24 1271 受托代销商品取消37 1421 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新增38 1431 周转材料建造承包商专用新增39 1441 贵金属银行专用新增40 1442 抵债资产金融共用新增41 1451 损余物资保险专用新增42 1461 存货跌价准备 25 1281 存货跌价准备不变26 1291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取消43 1501 待摊费用 2 7 1301 待摊费用不变44 1511 独立账户资产保险专用新增45 1521 持有至到期投资新增46 152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新增47 152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新增48 1524 长期股权投资 28 1401 长期股权投资不变29 1402 长期债权投资更名49 1525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 1421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不变31 1431 委托贷款取消50 1526 投资性房地产新增51 1531 长期应收款新增52 1541 未实现融资收益新增53 1551 存出资本保证金保险专用新增54 1601 固定资产 32 1501 固定资产不变55 1602 累计折旧 33 1502 累计折旧不变56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4 150 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变57 1604 在建工程 36 1603 在建工程不变58 1605 工程物资 35 1601 工程物资不变37 1605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降级59 1606 固定资产清理 38 1701 固定资产清理不变60 1611 融资租赁资产租赁专用新增61 1612 未担保余值租赁专用新增62 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新增63 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农业专用新增64 1623 公益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新增65 1631 油气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新增66 1632 累计折耗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新增67 1701 无形资产 39 1801 无形资产不变68 1702 累计摊销新增69 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0 180 5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变70 1711 商誉新增41 1815 未确认融资费用变更类别71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42 1901 长期待摊费用不变72 1811 递延所得税资产新增73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 43 1 911 待处理财产损溢不变二、负债类二、负债类74 2001 短期借款 44 2101 短期借款不变75 2002 存入保证金金融共用新增76 2003 拆入资金金融共用新增77 2004 向中央银行借款银行专用新增78 2011 同业存放银行专用新增79 2012 吸收存款银行专用新增80 2021 贴现负债银行专用新增81 2101 交易性金融负债新增82 211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金融共用新增83 2201 应付票据 45 2111 应付票据不变84 2202 应付账款 46 2121 应付账款不变85 2205 预收账款 47 2131 预收账款不变48 2141 代销商品款取消86 2211 应付职工薪酬 49 2151 应付工资合并50 2153 应付福利费合并87 2221 应交税费 52 2171 应交税金合并53 2176 其他应交款合并88 2231 应付股利 51 2161 应付股利不变89 2232 应付利息新增90 2241 其他应付款 54 2181 其他应付款不变91 2251 应付保户红利保险专用新增92 2261 应付分保账款保险专用新增93 2311 代理买卖证券款证券专用新增94 2312 代理承销证券款证券和银行共用新增95 2313 代理兑付证券款证券和银行共用新增96 2314 代理业务负债新增97 2401 预提费用 55 2191 预提费用不变56 2201 待转资产价值取消98 2411 预计负债 57 2211 预计负债不变99 2501 递延收益新增100 2601 长期借款 58 2301 长期借款不变101 2602 长期债券 59 2311 应付债券更名102 2701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103 2702 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104 2711 保户储金保险专用新增105 2721 独立账户负债保险专用新增106 2801 长期应付款 60 2321 长期应付款不变107 2802 未确认融资费用变更类别108 2811 专项应付款 61 2331 专项应付款不变109 2901 递延所得税负债 62 2341 递延税款更名三、共同类110 3001 清算资金往来银行专用新增111 3002 外汇买卖金融共用新增112 3101 衍生工具新增113 3201 套期工具新增114 3202 被套期项目新增四、所有者权益类三、所有者权益类115 4001 实收资本 63 3101 实收资本(或股本)不变64 3103 已归还投资取消116 4002 资本公积 65 3111 资本公积不变117 4101 盈余公积 66 3121 盈余公积不变118 4102 一般风险准备金融共用新增119 4103 本年利润 67 3131 本年利润不变120 4104 利润分配 68 3141 利润分配不变121 4201 库存股新增五、成本类四、成本类122 5001 生产成本 69 4101 生产成本不变123 5101 制造费用 70 4105 制造费用不变124 5201 劳务成本 71 4107 劳务成本不变125 5301 研发支出新增126 5401 工程施工建造承包商专用新增127 5402 工程结算建造承包商专用新增128 5403 机械作业建造承包商专用新增六、损益类五、损益类129 6001 主营业务收入 72 5101 主营业务收入不变130 6011 利息收入金融共用新增131 6021 手续费收入金融共用新增132 6031 保费收入保险专用新增133 6032 分保费收入保险专用新增134 6041 租赁收入租赁专用新增135 6051 其他业务收入 73 5102 其他业务收入不变136 6061 汇兑损益金融专用新增137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新增138 6111 投资收益 74 5201 投资收益不变75 5203 补贴收入取消139 6201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140 6202 摊回赔付支出保险专用新增141 6203 摊回分保费用保险专用新增142 6301 营业外收入 76 5301 营业外收入不变143 6401 主营业务成本 77 5401 主营业务成本不变144 6402 其他业务支出 79 5405 其他业务支出不变145 6405 营业税金及附加 78 540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更名146 6411 利息支出金融共用新增147 6421 手续费支出金融共用新增148 6501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149 6502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150 6511 赔付支出保险专用新增151 6521 保户红利支出保险专用新增152 6531 退保金保险专用新增153 6541 分出保费保险专用新增154 6542 分保费用保险专用新增155 6601 销售费用 80 5501 营业费用更名156 6602 管理费用 81 5502 管理费用不变157 6603 财务费用 82 5503 财务费用不变158 6604 勘探费用新增159 6701 资产减值损失新增160 6711 营业外支出 83 5601 营业外支出不变161 6801 所得税 84 5701 所得税不变162 69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5 58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不变注:上述新旧比照中旧方仅以《企业会计制度》科目表为依据,未考虑科目说明提及的可选择增加科目,也未考虑原准则指南、专项办法和补充规定中补充的会计科目。

新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科目表对比

新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科目表对比

新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科目表对比新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科目表对比变化新科新会计科目名称适用范围说明旧科目科目名称目情况一、资产类库存现金现金不变 1001 1001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不变 1002 1002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新增 1003 银行专用存放同业新增 1011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不变 1012 1009 短期投资短期投资分拆 1101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更名 1102 结算备付金证券专用新增 1021 存出保证金新增1031 交易性金融资产金融共用新增 110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新增 1111 应收票据应收票据不变 1121 1111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不变 1122 1121 预付账款预付账款不变 1123 1151 应收股利应收股利不变 1131 1121 应收利息应收利息不变 1132 1122 应收代位追偿款新增 1201 应收分保账款保险专用新增 1211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新增 1212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不变 1221 1133 坏账准备坏账准备不变 1231 1141 应收补贴款取消 1161 贴现资产银行专用新增1301 拆出资金新增 1302 贷款新增 1303 银行和保险共用贷款损失准备新增 1304银行和证券共代理兑付证券新增 1311 用代理业务资产新增 1312 材料采购物资采购更名 1401 1201 在途物资新增 1402 原材料原材料不变 1403 1211 材料成本差异不变 1404 1232 库存商品不变 1405 1243 发出商品新增 1406 商品进销差价商品进销差价不变 1407 1244 委托加工物资委托加工物资不变 1408 1251 周转材料新增1411 包装物包装物不变 1412 1221低值易耗品包装低值易耗品包装物不变 1413 1231 物自制半成品取消1232 委托代销商品取消 1241 受托代销商取消 1243 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新增 1421 贵金属银行专用新增 1431 抵债资产金融共用新增 1441 损余物资保险专用新增 1451 融资租赁资产租赁专用新增 1461 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不变 1471 1281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取消 1291 待摊费用取消 1301 持有至到期投资新增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新增 1502 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新增 1503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不变 1511 1401 长期债券投资更名 1402长期投资减值准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不变 1512 1421 备委托贷款取消 1431 投资性房地产新增 1521 长期应收款新增 1531 未实现融资收益新增 1532 存出资本保证金保险专用新增 1541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不变 1601 1501 累计折旧累计折旧不变 1602 1502固定资产减值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变 1603 1505 备工程物资工程物资不变 1604 1601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不变 1605 1603在建工程减值准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不变 1606 1601 备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不变 1607 1701 未担保余值租赁专用新增 1611生产性生物资产新增 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农业专用新增 1622 折旧公益性生物资产新增 1623 油气资产新增 1631 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累计折耗新增 1632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不变 1701 1801 累计摊销新增 1702无形资产减值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变 1703 1805 备商誉新增 1711 变更未确认融资费用 1815 类别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不变 1801 1901 递延所得税资产新增 1811 独立账户资产保险专用新增 1821 待处理财产损溢不变 1901 1911二、负债类短期借款短期借款不变 2101 2101 存入保证金新增 2102 金融共用拆入资金新增 2103向中央银行借款新增 2104 吸收存款新增 2011 银行专用同业存放新增2012 贴现负债新增 2021 交易性金融负债新增 210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金融共用新增 2102 应付票据应付票据不变 2201 2111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不变2202 2121 预收账款预收账款不变 2203 2131 代销商品款取消 2141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合并 2211 2151 应付福利费合并 2153 应交税费应交税金合并2221 2171 其他应交款合并 2176 应付利息新增 2231 应付股利不变 2232 应交税金合并 2171 其他应付款不变 2241 2181 应付保单红利新增 2251 保险专用应付分保账款新增 2261代理买卖证券款证券专用新增 2311 代理承销证券款新增 2312 证券和银行共用代理兑付证券款新增 2313 代理业务负债新增 2314 递延收益新增2401 预提费用取消 2191 待转资产价值取消 2201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不变2501 2301 应付债券应付债券不变 2502 2311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新增 2601 保险责任准备金新增 2602 保险专用保户储金新增 2611 独立账户负债新增2621 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不变 2701 2321变更未确认融资费用 2702 类别专项应付款专项应付款不变 2711 2331 预计负债预计负债不变 2801 2211 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税款更名 2901三、共同类清算资金往来银行专用新增 3001 货币兑换金融共用新增 3002 衍生工具新增 3101 套期工具新增 3201 被套期项目新增 3202四、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或股实收资本不变 4001 3101 本) 已归还投资取消 3103 3103 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变 4002 3111 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不变 4101 3121 一般风险准备金融共用新增 4102 本年利润本年利润不变 4103 3131 利润分配利润分配不变 4104 3141 库存股新增 4201五、成本类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不变 5001 4101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不变 5101 4105 劳务成本劳务成本不变 5201 4107 研发支出新增 5301 工程施工新增 5401 建造承包商专用工程结算新增 5402机械作业新增 5403六、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不变 6001 5101 利息收入金融共用新增 6011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金融共用新增 6021 保费收入保险专用新增 6031 租赁收入租赁专用新增 6041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不变 6051 5102 汇兑损益金融共用新增 606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新增 6101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不变 5201 5201 补贴收入取消 6111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新增 6201 摊回赔付支出保险专用新增 6202 摊回分保费用保险专用新增 6203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不变6301 5301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不变 6401 5401主营业务税金及营业税金及附加更名 6402 5402 附加其他业务支出其他业务支出不变 6403 5406 利息支出新增 6411 金融共用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新增6421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新增 6501 金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新增 6502 赔付支出新增 6511 保险专用保户红利支出新增 6521 退保金新增 6531 分出保费新增 6541 分保费用新增 6542 销售费用营业费用不变 6601 5501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不变 6602 5502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不变 6603 5503 勘探费用新增 6604 资产减值损失新增 6701 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不变 6711 5601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更名 6801 5701 以前年度损益调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不变 6901 5801 整注:上述新旧比照中,旧科目仅以《企业会计制度》科目表为依据,未考虑科目说明提及的可选择增加科目,也未考虑原准则指南、专项办法和补充规定中补充的会计科目。

燕京啤酒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燕京啤酒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燕京啤酒公司营运能力分析院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学生姓名石琦学号*********指导教师周少燕职称讲师2018 年 4 月15 日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信息: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教学√科研□生产□其它□发出任务书日期: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院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姓名:石琦学号:0131401392018 年4 月15 日约翰·汉密尔顿(1989)在《营运资金管理》一书中指出,营运能力分析必须要拓展到信用评价、融资能力、企业信贷能力等多方面内容上,从整体上考虑并制定合理的营运官能力政策和评估指标。

赫伯特·维恩劳布(1998)对 10 个不同行业的企业营运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对比,发现不同行业的营运资产管理政策和体制有明显差异,其对营运能力的评估和分析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激进的投资类、金融类企业通常看重的是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状况,而零售类行业则关注于存货资产的情况。

黄晓博(2016)在《运用财务比率分析公司的流动资产营运能力》中提到财务比率分析能否有效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提升管理层科学化管理水平,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而目前我国公司在分析自身的资产营运能力时,通常体现的有两大类一是反映流动资产营运效率的指标,其二是反映固定资产及总资产使用效率的指标,二者更加离不开对财务比率的运用。

赵丽杰(2017),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企业盈利能力与营运资本管理也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的管理者为了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就需要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完善营运资本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王泽宁(2017)认为,每一个身处资本市场内的企业都需要寻求其独有的生存方式,每一个企业的营运能力都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来制定,对于分析体系的研究,我们不能拘泥于其含义、在分析时产生的问题、从理论层面找到解决对策等方式。

资产负债表与管理用资产负债表对比

资产负债表与管理用资产负债表对比

资 产行次年初数期末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行次年初数期末数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货币资金1 短期借款46 交易性金融资产2 应付票据47 应收票据3 应付帐款48 应收股利4 预收帐款49 应收利息5 其他应付款50 应收帐款6 应付工资51 其他应收款7 应付福利费52 预付账款8 未交税金53 存货9 未付利润54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10 其他未交款55 其他流动资金11 预提费用56流动资产合计12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57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负债5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4流动负债合计65 持有出售金融资产15长期负债: 持有至到期投资16 长期借款66 投资性房地产17 应付债券67长期投资: 长期应付款68 长期投资21 其他长期负债69固定资产其中:住房周转金70 固定资产原价24长期负债合计76 减:累计折旧25递延税项: 固定资产净值26 递延税款贷项77 固定资产清理27负债合计80 在建工程28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2981固定资产合计3582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所有者权益:83 无形资产36 实收资本84 递延资产37 资本公积85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合计40 盈余公积其他长期资产:其中:公益金 其他长期资产41 未分配利润递延税项: 递延税款借项42所有者权益合计88资 产 总 计45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资 产 负 债 表编制单位: 年 月份资产负债表编制单位:年月份资产行次年初数期末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行次年初数期末数净经营资产:净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经营性流动资产:1金融负债:46应收帐款2 短期借款47其他应收款3 应付利息48预付账款4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49存货5 交易性金融负债50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6 应付优先股股利51其他流动资金7 长期借款52经营性流动资产合计8 应付债券53减:经营性流动负债:9 应付票据(市场利率计息)54应付帐款10 长期应付款(融资租赁引起的)55预收帐款11 递延税款贷项(金融资产形成)56其他应付款12 减:金融资产:57应付工资 货币资金(三种处理方法)58应付福利费14 短期应收票据(市场利率计息)65未交税金15应收股利(短期权益性投资)未付利润16递延税款借项(金融资产形成)66其他未交款17 交易性金融资产67预提费用 应收利息68其他流动负债2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69经营性流动负债合计 持有出售金融资产70经营性营运资本24持有至到期投资76经营性长期资产:25 净负债投资性房地产2677长期投资2780固定资产原价28减:累计折旧2981固定资产净值3582固定资产清理83在建工程3684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3785固定资产合计40无形资产递延资产41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合计 实收资本其他长期资产42 资本公积88减:经营性长期负债45 盈余公积其他长期负债其中:公益金其中:住房周转金 未分配利润净经营长期资产所有者权益合计经营资产总计净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三项资产对比表

三项资产对比表

借:银行存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利息调整(或贷方)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
投资收益(或借方)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贷方)
贷:投资收益(或借方)
贷:投资收益(倒挤) 收到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历史成本后续计量,无公允价值变动
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转回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借: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 Nhomakorabea资-利息调整(或贷 方)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投资收益(或借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倒挤)
宣告发放 现金股
利,计提 利息:
持有期 间:
期末计 量:
收到现金股利,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减值准 备:
无减值
收回本金前最后一次计提利息: 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尾数倒挤)
贷:投资收益(倒挤)
收到股利:
收到利息:
借: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贷:应收利息
公允价值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下降: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期末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期末公允价值/市价)

金融资产对比表

金融资产对比表
限售股权的分类:
(一)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在重大影响以上的股权,应当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应当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二)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且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除非满足该准则规定条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
持有到期投资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贷款和应收款项
重分类
不能重分类为其他金融资产
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对所持有剩余非衍生金融资产的影响: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到期的最初意图。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则企业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本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贷款——本金(本金)
贷:吸收存款等
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2)资产负债表日
借:应收利息(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
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利息收入(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3)收回贷款时
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
后续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四种资产对比表

四种资产对比表

取得的价款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投资收 借:其他货币资金 益。损益中反映的减值损失不再结转 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持有至 贷:长期股权投资 到期投资人(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 息) 投资收益(或 借记)
取得的价款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结转 已计提减值准备借:其他货币资金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 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 投资收益 同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种资产计量核算对比表
持有至到期投资 非流动资产 到期日、收回金额固定,有明确意图和 持有的对子公司、合营、联营公司的权益性投资;持有的不具备控制、共同控制 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千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企业持有、在活跃市场有公开报价的国 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 公允价值,交易费计入初始计量,不含 已到付息期未领利息。按面值计入成 本,面值与价款差额计入利息调整, P49 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 —投资收益,分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和 一次还本付息 摊余成本=(公允价+费用)+实际利息票面利息实际利息=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账面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 计处理,计入当期损益。价值以后得到 恢复的,将原额度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 借 : 资 产 减 值 损 失 贷:持有至到期减值准备 转回时相反 实质性以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等购入股票 成本法 初始投资成本(含相关税 费,不含已宣告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权益法 初始成本>应享有被投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计 为成本;反之,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P56,即投 入时赚的计为当期经营成果 长期股权投资
特征 具体资产
取得持有期间ຫໍສະໝຸດ 计量 公允价值 与账面计 量差异和 减值处理 (资产负 债表日)

财务运用表格模板大全共78页

财务运用表格模板大全共78页

财务运用表格目录(最全)一资产负债表 (3)二利润表 (5)三现金流量表 (7)四主要财务比率分析表 (9)五财务状况控制表 (11)六财务管理调查表 (13)七利润比较表 (15)八融资成本分析表 (17)九经济效益分析表 (19)十投资效益分析表 (21)十一投资方案效益检查表 (23)十二历年资产负债比较表 (25)十三月份财务分析表 (27)十四应收账款分析表 (29)十五财务状况分析表 (31)十六应收账款控制表 (33)十七应收账款明细表 (35)十八审计报告表 (37)十九盘点盈亏报告表 (39)二十实存账存对比表 (41)二十一流动资产分析表 (43)二十二成本费用控制表 (45)二十三销售费用分析表 (47)二十四投资专业分析表 (49)二十五重要投资绩效分析表 (51)二十六投资经济分析表 (53)二十七盈亏表 (55)二十八各年度盈亏比较表 (57)二十九各利润中心周转资金分析表 (59)三十利润中心资金预计表 (61)三十一利润中心利润表 (63)三十二利润中心资产负债表 (65)三十三利润中心产销能力比较表 (67)三十四产品销售毛利分析表 (69)三十五营业分析月报表 (71)三十六固定资产盘存表 (73)三十七固定资产改扩建计划表 (75)三十八闲臵固定资产明细表 (77)财务运用表格一资产负债表——了解企业经营的“喜”与“忧”【读懂报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它由三大要素构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打开资产负债表,左边是企业的各种资产,右边是企业的负债、所有者权益。

其中,“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资产”的来源。

举例来说,A先生给了B先生一批钢材,作为投资。

B先生收到这批钢材的时候,自己的“资产”增加了。

但是,“资产”是从哪里来的呢?是A先生投资的,这时候B先生的“负债”也就产生了。

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上,左边是资产的存放形式,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右边是资产的来源渠道,反映了谁对公司的资产拥有权利和利益。

2017年四大金融资产总结对比表

2017年四大金融资产总结对比表

股票: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收到上述股利、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成本法不做账
期末价值变动或 被投资方发生盈亏 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增值)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减值
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 股票: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原计提范围内) 贷:其他综合收益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如:达不到重大影响的非上市公司股份)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 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 转回。 债劵: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减值幅度内恢复) 其他综合收益(超过减值幅度恢复) 如果发生价值恢复: ①只要在贬值幅度内的恢复,投资收益仍按最新摊余成本×旧利率 。 ②超过了贬值幅度,超过部分确认为正常的公允价值变动,而后续 利息收益按减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不包括超出贬值幅度部分)× 旧利率。 借:银行存款(净售价=售价-交易费用) 借:银行存款—存出投资款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持有期间公允价值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的净增值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持有期间公允价 值的净贬值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倒挤认定,损失记借 方,收益记贷方) 投资收益(亏损在借方)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借:银行存款 投资收益(亏) 贷: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赚)

长投权益法,成本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互转换对比表

长投权益法,成本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互转换对比表

长投权益法,长投成本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互转换日
初始成本确认
①6%转换日公允价值+14%新增成本
②先将结余股份当初的成本法追溯为权

按转换日剩余股权公允入可供,公允与原账面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剩余股份按公允入可供,公允与原账面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30%账面价值+40%公允=初始成本
个别报表角度下,多次交易实现企业合并(如下):
序号⑤同一控制
⑥非同一控制
内容
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账面价值份额,确定长投初始投资成

⑥非同一控制
10%可供公允+50%公允=初始成本
相互转换日账务处理对比表。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比表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比表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对比相同点:1、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2、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3、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宣扬了资本主义的价值观4、都颁布了影响深远的宣言,前者是独立宣言,后者是解放黑奴宣言不同点:1、前者是反殖民的民族独立战争,后者是因为经济制度不平衡的维护统一的经济战争2、前者建立的美国是个松散的联邦,而后者使美国各州之间更加紧密相连。

3、前者是美国在其他英国的敌对国的帮助下打败英国殖民者,而后者是美国内部的战争。

4、前者诞生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在世界刚刚兴起,而后者则是逐步迈向资本输出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逐渐确立5、前者还是允许黑奴存在并有种族歧视,而后者则废除了奴隶制(1)政治方面:俄国只简单地宣布农奴成为自由人,对农奴制没有采取进一步打击的措施,而日本不但废除藩主特权,而且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俄国只给农奴一部分土地,且大小由农奴主决定,还要交赎金,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采取措施,而日本大力发展工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等等。

(3)社会生活方面:俄国没有明确向西方学习的举措,而日本明确提出“脱亚入欧”“文明开化”等向西欧学习的措施2、日本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改革的异同?答:(1)相同点:①都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②都由封建社会走上了资本主义社会;③改革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④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⑤对外影响相似,都使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都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

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尽量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而实行政策。

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

新旧科目对照表

新旧科目对照表

新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科目表对比注:上述新旧比照中,旧科目仅以《企业会计制度》科目表为依据,未考虑科目说明提及的可选择增加科目,也未考虑原准则指南、专项办法和补充规定中补充的会计科目。

1001 库存现金:只是增加了“库存”二字,应该要是为了编制现金流量与大现金的概念做进一步的区隔;1002 银行存款: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银行业专用科目;1011 存放同业::银行业专用科目;1012 其他货币资金:这个老科目了,就不用解释了;1021 结付备付金:证券业为证券交易的资金清算与交收而存入指定清算代理机构的款项;1031 存出保证金:金融企业因办理业务需要存出或交纳的各种保证金款项;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原科目名为短期投资,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持有的直接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企业接受委托采用全额承购包销、余额承购包销方式承销的证券,符合条件的也在本科目核算(由于我这里只说一般企业的科目问题,对于金融行业的设置就不细加阐述了);应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进行明细核算;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金融企业专用;1121 应收票据:(老科目);1122 应收帐款:原来的科目编码好象是1131;1123 预付账款:(老科目);1131 应收股利:(老科目);1132 应收利息:(老科目);1201 应收代位追偿款:保险企业用的;1211 应收分保账款:保险企业使用;1212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再保险分出企业使用;1221 其他应收款:核算除以上科目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1301 贴现资产:银行企业使用;1302 拆出资金:金融企业使用;1303 贷款:银行企业使用;1304 贷款损失准备:同上;1311 代理兑付证券:证券、银行等企业使用;1321 代理业务资产/受托代销商品:核算范围有所扩大,核算不承担风险的代理形成资产,包括受托理财业务进行的证券投资和受托贷款;企业采用收取手续费受托代销的商品,可以使用受托代销商品科目;1401 材料采购:你又回来了,别来无恙?名称由“物资采购”恢复到原来了;1402 在途物资:一般对应原则,似乎应该与1401保持一致,但这个科目没有恢复,不知为何,是不是设置科目的人忘记改了,呵呵;1403 原材料:(老科目);1404 材料成本差异:(老科目);1405 库存商品:(老科目);1406 发出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委托销售的企业,可以单独设置“委托代销商品”;1407 商品进销差价:(老科目);1408 委托加工物资:(老科目);1411 周转材料:其实就是原来的“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建筑承包企业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可循环使用的物品也在本科目核算),换个名字而已,也可以按照老习惯设置“低值易耗品”、“包装物”;1421 消耗性生产物资:农业企业使用科目;1431 贵金属:金融企业使用;1441 抵债资产:金融企业使用;1451 损余物资:保险企业使用;1461 融吱租赁资产:租赁企业专用;1471 存货跌价准备:这个也不需要解释;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这个科目我也不是很明白,其标准解释是“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不过这“持有至到期”该如何解释呢?是否指有合作期限的合资性质企业,其股东方应作为“持有至到期”?我也不是很清楚,欢迎大家一起探讨;150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作为减值准备科目应该具有一般减值准备的性质,不过是相对应1501科目使用;15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企业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划分为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金融资产,感觉使用范围比较窄,既需要可供出售,还需要是金融资产;1511 长期股权投资:总算出来一个比较熟悉的朋友;15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对于1511而使用;1521 投资性房地产:与时俱进(发现这个词在智能ABC中竟然没有收录,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是容易被淘汰的),这个科目核算按成本模式及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有点拗口吧,我也觉得);按成本计量模式的,可以单独设置“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比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其实我个人理解这科目就是固定资产科目子目,不过现在为了体现与时俱进赶时髦,单独把它拿出来而已;1532 未实现融资收益:核算企业分期计入租赁收入或利息收入的未实现融资效益;1541 存出资本保证金:保险企业使用;1601 固定资产:你总算出来了,编号涨了100;1602 累计折旧:跟1601是一对好兄弟;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加上你就是3个了;1604 在建工程:你也应该算老革命了;1605 工程物资:没有什么变化;1606 固定资产清理:特别提醒,清理后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产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理非流动资产损失”;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1611 未担保余值:租赁企业使用科目;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农业企业专用,我估计产奶的牛羊应该列入本科目,而肉用牛羊应该列入“消耗性生物资产”,不知是否如此;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农业企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累计折旧;1623 公益性生物资产:农业企业使用,我翻了一下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可是既然是“公益性生物”,能在可预期的未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吗?不知道资产有没有重新定义?或者这里的“经济利益”是无形上的?1631 油气资产:这个科目也很有特色,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使用的;1632 累计折耗: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使用,我估计与“累计折旧”使用方法差不多;1701 无形资产:新旧准则差异比较明显,我想就此稍微作一些展开:1、使用范围,新准则明显扩大了本科目适用范围,其定义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老准则强调“长期”,排除了以销售为目的;而新准则定义及解释中没有强调“长期”,更直接将“用于销售”作为本科目适用的内容之一,是否可以认为软件企业生产的软件也应该列入本科目,而不是列入“库存商品”呢?我还没有看到详细说明,翻看“库存商品”科目也没有征对性说明;2、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计量,原准则明确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入帐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新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而“开发阶段的支出”如果符合相关条件是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我认为这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自主开发无形资产的积极性,降低企业开发初期费用支出;3、核算方式,一般购入无形资产核算方式不变,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在研发过程中先在成本科目“5301研发支出”归集,研发申请完成后,根据规定可以资本化的支出结转至本科目,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支出直接转入当期费用;4、摊销方式,原准则直接借记相关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新准则增加了“累计摊销”科目,核算方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5、摊销的例外情况,原准则指出“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新准则要求“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按我理解应该是在“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一次性进费用;6、采取“未来适用法:,首次执行日处于开发阶段的内部开发无形资产,执行日前以费用化的开发支出,不追溯调整;执行日及以后发生的开发支出,符合条件的予以资本化,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以执行日的摊余价值作为认定成本,在剩余使用寿命内按新准则规定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停止摊销,首次执行日之前已计入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土地使用权,符合新准则规定的应当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在首次执行日重新分类,将归属于土地使用权的部分从原账面价值中分离,按照新准则规定处理。

各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对比表

各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对比表
议会重新召开
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
美国独立战争
1775—
1783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也有南方种植园主)
波士顿倾茶事件
列克星顿的枪声
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独立宣言》
1787年美国宪法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法国大革命
开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
三级会议的召开
攻占巴士底监狱
资产阶级革命
《人权宣言》
各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对比表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制度建立的方式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名称
时间
原因
领导阶级
导火线
开始标志
性质
颁布文献
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
1688
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新)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对比表

(新)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对比表

净资产类
财政拨款结余 其他资金结转结余 待偿债净资产
收入类
财政拨款收入
其他收入 经费支出 拨出经费
支出类
二、负债类
2101 2001 2201 2301 2305 2401 2302 292 310103 310104 310101 非流动资产基金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长期投资
三、净资产类
3501 350121 350131 350141 350101 350111 350151 350152 3001
3002 3101 3502
四、收入类
4101 4201 4301 4401 4501
四、收入类
4001
4011
五、支出类
5001 5101 5201 5301 5401
五、支出类
5001 5101
政单位
名称
会计科目
资产类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财政应返还额度 财政直接支付 财政授权支付
3301 330101 330102
财政补助结转 基本支出结转 项目支出结转
3302 3401 3402 3403 3404 3001 3201
财政补助结余 非财政补助结转 事业结余 经营结余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事业基金 专用基金 事业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经营收入 其他收入 事业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经营支出 其他支出
事业单位
编号 名称
会计科目
行政单位
编号
会计
一、资产类
1001 1002 1011 1201 120101 120102 1101 1401 1211 1212 1213 1215 1301 1501 1502 1511 1601 1602 1701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财政应返还额度 财政直接支付 财政授权支付 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 存货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累计摊销 待处置资产损溢

中美资产负债表对比

中美资产负债表对比
部资产总额的11.7%; 第四位的资产项目是对中央政府债权,2003年底为2901.02亿元
行资产总额的4.68%。 负债结构中 最主要的是对金融机构负债,2003年底余额为22558.04亿元,
的36.38%,其中,对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22274.41亿元,与中央银 行债权相抵,净负债11654.94亿元;
0.54 1.55 4.68
17.13
337.24 682.90 2969.62 2969.62 9376.35
0.43对金融机构负债
0.87存金款货币银行准备 3.78特金定存款机构准备 3.78其金他金融机构准备
11.92非金融机构存款
22558.04 22274.41
280.31 3.32
9042.84
PPT文档演模板
中美资产负债表对比
• 通过横向比较可以看出,美联储在资产表中比中国人民 更加细化,其中,有“黄金证书账户”,“SDRs证书账 中国人民银行完全没有涉及的项目,其他资产上,则主 证券等;而中国人民银行则主要分为外国资产、对存款 融机构债权等。从负债表来看,美联储主要有联邦储备 项目;而中国人民银行则主要分为储备货币、政府存款
中国人民银行
DEC ,2000 DEC ,2001
中国人民银行
总负债
39395.36
42270.64 总负债
储备货币
36491.48
39851.73 储备货币
发行货币
15938.31
16868.71
发行货币
对金融机构负债
16019.03
17089.13 对金融机构负债
准备金存款
16019.03
17089.13
全部负债业务的58.95%(含对金融机构负债、非金融机构存款、政 以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为主,占全部负债业务的35.92%,2 一步上升为45.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始确认金额取得持有期间出售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相关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利息)(已宣告尚未发放)
贷:银行存款等
持有期间获得利息
宣告时:借:应收股利(利息)
贷:投资收益
发放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股利)
资产负债表日:
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借: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会计分录)
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分期付息:
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一次还本付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借: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投资收益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
长期股成


实际支付的购
买价格(不包
含已宣告但尚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利息(已宣告尚未发放)
贷:银行存款
宣告时:
借:应收股利(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等
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权投资
未发放的利
息)
发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股利)
投资收益



初始投资成本
大于投资时应
享有的被投资
单位可辨认净
资产公允价值
份额的,不调
整初始投资成
本:小于时应
调整初始投资
成本
1、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的被
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2、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的被
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营业外支出
1、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净损失)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净损失做相反分录
2、宣布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增加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减少做相反分录
借:银行存款等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损益调整
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其他权益变动
—损益调整
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会计分录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交易费用1、取得的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2、取得的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为债券
投资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已宣告尚未发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分期付息:
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2、一次还本付息: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3、资产负债表日
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借:银行存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会计分录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下1、外购的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银行存款等
2、自行建造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在建工程
3、内部转换形成的
借: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余额)
贷:开发产品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方
余额)
1、计提折旧或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2、取得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3、发生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1、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2、借:其他业务成本(余额)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贷: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模式下1、外购的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2、自行建造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在建工程
3、内部转换形成的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余额)
贷:开发产品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方
余额)
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资产负债表日:
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做相反会计分录
取得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