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教师备课笔记
14章 DIC讲稿
![14章 DIC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9b96bb3bcfc789eb172dc8a2.png)
蚌埠医学院教师备课笔记授课对象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备注第十二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介绍本章的授课思路、框架和重点、难点内容。
展示2个病例(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和产科意外)。
这是一个暴发性流脑引起的DIC病例:发绀、全身瘀斑、弛张热、血压下降(40mmHg,休克),外周血PMN上升,吞噬脑膜炎双球菌,肾上腺出血。
这种病称为华佛氏综合征,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败血症休克时,表现肾上腺皮质出血及肾衰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皮肤有大片瘀斑,本质是DIC。
产科意外病例:这是2004年某医院产科遇到的病例,某女,29岁,因停经38周,阴道见红2小时,于2004年8月21日12Am入院,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
产科检查:宫高33cm,腹围87cm, ROT已入盆,胎心132次/min。
住院情况:产妇于8月22日凌晨1:00/AM开始腹痛,4:00/AM,阵发痛加剧送入产房待产。
6:30AM产妇出现阴道流血,胎心减慢到50-70次/min。
怀疑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
经家属同意,7:20AM入手术室抢救,行剖腹产,术中发现,有子宫不完全破裂,腹腔积血300ml,血尿100ml,胎儿娩出已死,产妇术中情况一直不好,9:50AM行子宫全切,血压仍不稳,11AM紧急抽血化验,PT>60sec,pt 8万/mm3,TT>60sec,Fbg<100mg/dl,3P试验阳性。
经紧急会诊,全力抢救,输全血13个,但血压仍进行性下降,中午12点心跳呼吸停止,继续抢救1小时无效死亡。
问:病人为什么死亡?根据PT↑、pt↓、Fbg↓、TT↑、3P试验阳性,可确诊发生了DIC。
从这些病例可知,DIC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内外科、产科比较常见,特别是孕妇生产时(剖腹产),极易引起DIC。
蚌埠医学院教案和讲稿撰制规范(暂行)
![蚌埠医学院教案和讲稿撰制规范(暂行)](https://img.taocdn.com/s3/m/35a222c65fbfc77da269b14b.png)
蚌埠医学院教案和讲稿撰制规范(暂行)一、教案和讲稿的基本内涵(一)教案1、教案是教师以课时为单位,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就每一个知识点或知识群,结合学生实际而进行思考设计,周密地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的途径和步骤的书面方案。
2、教案是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讲课计划,是实施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结晶。
它反映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反映了教师钻研大纲、熟悉教材、充实知识的程度,反映了教师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方式方法的程度。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一个问题,由不同教师讲授,会出现不同教学效果之所在。
3、教案可以采用不同形式(如文稿、电子教案等)表达,但无论通过何种媒体实施,都要有书面教案。
可以根据专业性质和教学特点选择教案的适用格式。
4、编写教案的意义在于:①理清授课思路,提炼教材中心,指导教学实施,保证授课质量;②积累素材,总结经验,提高水平,改进工作;③有利于教学管理;统一教学要求、考试标准和教学进展,有利于教学质量监控;④有利于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二)讲稿1、讲稿是教师根据教案内容展开的实施方案,是教案内容的重新分解、组织和发挥。
2、讲稿反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领会、熟悉和再创造,反映教师对本学科研究进展和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综合程度、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以及考试考查方式的全面安排。
3、讲稿由教师围绕教案规定的知识点和教学要求进行扩充,可以体现教师的个性、风格和学术特色和创造性劳动。
(三)教案和讲稿的主要区别1、承载内容不同。
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
2、支配因素不同。
讲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
3、讲稿与教案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讲稿是教学内容的体现,是教学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教案是如何将教学内容更好地传授给学生的实施方案,是受教学内容(讲稿)支配的被决定因素,即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
铺床法
![铺床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c16440482fb4daa58d4bfa.png)
⑥病室及病人单位环境整洁、美观。
六、学生分组练习
七、请两位同学回示,互换角色
八、总结同学普遍易犯错误、布置思考题
内容介绍完了,请看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希望大家掌握的内容有:备用床铺床法的整体操作流程。熟悉的内容有备用床整洁、美观,床角绷紧、结实等。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本节内容的知识点,我们需要多加练习。
校内资源--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省级--护理学基础--实验录像
课后小结
蚌埠医学院教师备课笔记
授课对象
护理学系14护本A、B班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铺床法
同学们,大பைடு நூலகம்上午好!今天是大家第一次正式进入实验室,进行护理学操作课程的学习,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实验室的一些规章制度,包括不能带零食、在实验室进餐、保持实验室的卫生干净,其次穿着,穿戴护士服、护士帽(女生护士帽、男生是圆帽)、护士鞋、女生把头发盘起(不可随意披散头发进入实验室)。
时间分配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2-3分钟
2-3分钟
30分钟
5分钟
25分钟
12分钟
3分钟
一、介绍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及着装要求
二、简单回顾下备用床铺床法的原理及目的
三、了解备用床的适用人群
四、以一个病人为实例
五、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环境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六、操作流程:携用物至床旁、移开床旁桌→翻转床垫→用物放置于床尾椅→铺大单→套被套(“S”形套被套、卷筒式套被套)→放置枕芯→移回床旁桌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重点内容,并熟练备用床的铺床法的具体方法。
蚌埠医学院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
![蚌埠医学院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ef8f495727a5e9846a611f.png)
附件1
北方民族大学学生学习风气评价表
20 -20 学年季学期
学院专业班级级班
课程评价人任课教师()教学督导()辅导员()班主任()
评价指标主要观测点分值
得分
(范围0-10分)
学习
态度
1.尊敬师长,学习目的明确、主动性强、态度端正20
学习过程2.课前能预习,主动阅读与课程有关的资料10
3.出勤率高,无旷课、迟到、早退等现象10
4.课堂秩序好,无打瞌睡、吃东西、听音乐、随意说
话、手机铃声等影响教学的行为
10 5.听课认真,注意力集中,情绪饱满,跟随教师思路,
理解授课内容并认真做好笔记
10 6.学生对该门课程感兴趣,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师生互动好,课堂气氛活跃
10 7.课后常和教师交流,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辅导答疑,
不耻下问,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类作业,书写工
整,无抄袭现象
10
学习效果8.能较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
技能
10 9.能运用本课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
力不断提升
10
合计
对该班学生学习情况的建议或意见:
评价人签名:年月日注:请直接给出得分,得分涂改视为废表。
临床教学2
![临床教学2](https://img.taocdn.com/s3/m/78f10c1a2f60ddccda38a0df.png)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素质
计算机辅助教学、视听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 代化教学段广泛应用于教学;医师
待遇: 医学院基础课教师
有寒暑假
附属医院临床课教师
无寒暑假
工资相当
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附属医院临床课教师 — 医学院基础课教师 =辛苦+奉献
附属医院临床课教师不奉献行吗? 不行!
上好临床课,当好一名临床课教师是医学 院附属医院医生的责任和义务。
一、教师应有的素质 二、教研室教学管理 三、教案讲稿的编写 四、课堂教学的方法 五、临床教学(见习、实习) 六、从临床医师到临床教师的培养
集体各课由教研室主任组织 各教研室每学期要组织总体性集体各课一次,
单元性集体各课不少于两次 集体备课按教学大纲统一要求 研究教材和教学法 经常了解教学情况,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4、听课制度
领导要经常深入临床教学工作的第一线 教研室主任 经常听课 教研室主任组织成员互相听课 见习课带教的教师,参加理论课内容的听课 专家督导组可随时对每位授课教师进行检查或
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习网络知识,对各种 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去粗取精,为教学提供资 源。
5、科研素质
科研是教学的添加剂和兴奋剂,它可以丰富教 学,促进教改。
临床教师在教学、临床第一线,具有得天独厚 的科研素材资源。
打破科研的神秘感,知难而进。
临床教师既是临床医师,又是教育家,又是科学家
铺床备用床实验报告
![铺床备用床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37fb9a802d276a200292e73.png)
铺床备用床实验报告篇一:铺床法蚌埠医学院教案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师姓名:王春梅职称:系(部):护理学系教研室:基础护理教研室蚌埠医学院教师备课笔记增加身体的稳定性;操作时使用肘部力量,动作平稳有节奏,连续进行;避免无效动作的出现。
5 如为侧开口被套,棉胎应横摺三折,再s形竖向折叠三折,放入被套内先打开s形竖向折叠三折,再打开横摺三折的被头部分,最后展开拉平。
6、枕头充实、平整,患者舒适。
7、评价:①病床符合实用、耐用、舒适、安全的原则。
②大单中缝对齐,四角平整、紧扎。
③被头充实,盖被平整、两边内折对称。
④枕头平整充实,开口背门放置。
⑤操作流程流畅,注意节力。
⑥病室及病人单位环境整洁、美观。
六、学生分组练习七、请两位同学回示,互换角色八、总结同学普遍易犯错误、布置思考题内容介绍完了,请看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
希望大家掌握的内容有:备用床铺床法的整体操作流程。
熟悉的内容有备用床整洁、美观,床角绷紧、结实等。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本节内容的知识点,我们需要多加练习。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重点内容,并熟练备用床的铺床法的具体方法。
同学们,下课啦~篇二:11铺床法铺床法一、铺备用床法(单人)1、目的:保持病室清洁,为病人准备平整、舒适的床位。
2、操作程序:(1)素质要求(着装、仪表、态度)(2)洗手、戴口罩(3)准备用物大单、被套、枕套(检查叠法是否正确)。
(4)携用物至床旁1)移开床旁桌,距床20厘米,移床旁椅至床尾,距床约40厘米。
2)棉胎折成“S”形或“田”字形。
3)用物按使用顺序(由上至下为大单、被套、棉絮、枕套、枕心)放于椅子上。
4)固定床脚轮。
(5)检查并清洁床1)检查褥垫是否平整、清洁,必要时翻转拉平。
2)用套有毛巾套的扫帚由床头向床尾扫床褥。
(6)铺大单1)将折叠的大单中缝(有单边的一端)对齐床的中线,齐床头将大单放在床的近操作者侧。
2)左手持大单的一端向床头展开,手压住,右手持另一端拉向床尾(大单正面向上,中线居中齐床头)。
蚌埠医学院12一系一班课程表
![蚌埠医学院12一系一班课程表](https://img.taocdn.com/s3/m/d2acd817fc4ffe473368abd5.png)
柏家祥11210110001
年级:2012专业:临床医学一系行政班级:12一系1班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上
午
一
系统解剖学(讲授) (必)[考试]学分:6.0总学时:102讲授学时:51实验学时:51
[2-18周][1-3节] (本部)
实验楼F座112 12一系A1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授) (必)[考查]学分:3.0总学时:51讲授学时:45实验学时:6
形势政策1(讲授) (必)[考查]学分:1.0总学时:18讲授学时:18
[1-9周][4-5节] (本部)
401 12医本A班
下
午
三
医用物理学(实验) (必)[考查]学分:4.0总学时:66讲授学时:45实验学时:21
[2-8周][6-8节] (本部)
物理实验室1一系1班
系统解剖学(实验) (必)[考试]学分:6.0总学时:102讲授学时:51实验学时:51
[2-18周][6-8节] (本部)
F1解剖1 12一系1班
医用时:66讲授学时:45实验学时:21
[1-17周][6-8节] (本部)
401 12医学A班
程序设计(VB)(讲授) (必)[考查]学分:4.5总学时:72讲授学时:36实验学时:36
[3-14周][6-8节] (本部)
大学生礼仪(讲授) (限)[考查]学分:1.5总学时:24讲授学时:24
[16-17周][1-2节] (本部)
401 12医本A班
二
英语2(讲授) (必)[考查]学分:4.5总学时:75讲授学时:40实验学时:35
[1-15周][4-5节] (本部)
实验教案 换药、拆线
![实验教案 换药、拆线](https://img.taocdn.com/s3/m/309da42058fb770bf78a55d2.png)
2.操作轻柔,保护健康组织。换药后认真洗手。
3.杜绝来回清洗、快速填塞、手法粗暴。换药时不可态度粗劣,责任心不强,切忌以一个棉球反复来回清洗,避免快速填塞造成新损伤,既贻误病情,又增添隐患。
4.先换清洁的创面,再换感染轻微的创口,最后换感染严重的创口,或特异性感染的创口。
3.物品准备:换药碗2只,1只盛无菌敷料,1只盛洒精棉球、盐水棉球、引流物。镊子2把,1把作清洁创口周围皮肤用,另一把作为创口内换药用。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按创口需要加用油纱布、纱布条、引流药、外用药、纱布、胶布等。
4.护士准备:
(1)初步了解创口部位、类型、大小、深度、创面情况,是否带菌或化脓创口,有无引流物,以便准备适当敷料和用具,避免造成浪费或临时忙乱。无菌创口换药到无菌室进行,感染创口在普通换药室内进行。
(四)评估、准备
1.环境准备: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
2.病人准备:
(1)了解换药的目的和意义,说明换药对切口愈合的重要性,使患者对操作者产生信赖,并积极配合。
(2)指导患者采取合理体位,使患者舒适,同时便于操作,伤口要充分暴露,有充足的光线,同时注意保暖。会表部及大面积创口宜用屏风隔开或单独在室内换药。
(5)覆盖创面:覆盖无菌纱布(一般为8层),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2.常见伤口的处理
(1) 清洁伤口用碘附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对于清洁、新生肉芽创面,还可加用无刺激的油膏或凡士林油纱覆盖以减轻换药时患者的痛苦,并减少组织液渗出、丢失。
(2) 血供丰富、感染机会小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湿润,无菌辅料包扎。
(3) 对于有皮肤缺损的伤口,缺损区用盐水反复冲洗,周围可用碘伏常规消毒,消毒后,用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盐水纱布有利于保持创面的新鲜、干燥,凡士林纱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组织生长。伤口分泌物多、肉芽组织水肿的感染伤口用2%~3%盐水湿敷;有脓液者,用0.1%利凡诺尔溶液湿敷。
蚌埠医学院教师备课笔记
![蚌埠医学院教师备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6151384e009581b6bd9ebc4.png)
二)、膜蛋白(membrane protein)1、类型内在(整合)膜蛋白(intrinsic/ 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s) 占70~80%;兼性蛋白,与膜结合紧密,需用去垢剂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可分为单次跨膜、多次跨膜和多亚基跨膜。
外在(外周)膜蛋白(extrinsic/peripheral membrane proteins )占20%~30%亲水性蛋白,靠非共价键与其它弱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结合,易分离。
功能:收缩,参与细胞的胞吞变形等。
脂锚定蛋白(lipid-linked protein)以共价键与脂双层内的脂分子结合方式:一种是蛋白质通过共价键直接结合于脂双分子层蛋白质主要是通过短的寡糖与包埋在脂双层外叶中的糖基磷酰肌醇(glycosylphophatidyl-ionositol,GPI)相连而被锚定在质膜的外侧。
2、研究膜蛋白的试剂:去垢剂(detergent)种类:离子型去垢剂SDS非离子型去垢剂Triton-X100原理:去垢剂疏水端与膜蛋白疏水端结合,形成去垢剂-蛋白质复合物,另一端是极性,可溶于水和溶液。
三)膜糖类(2%-10%)与膜脂或膜蛋白结合成糖脂或糖蛋白,仅分布于膜的外表面。
主要为一些低聚糖组成,如半乳糖、甘露糖、岩藻糖、半乳糖胺、葡萄糖、葡萄糖胺、唾液酸等七种。
二、细胞膜的特性一)膜的不对称性质膜内外两层的组分和功能的差异,称为膜的不对称性。
1、膜脂的不对称性:同一种脂分子在脂双层中呈不均匀分布,如:PC 和SM主要分布在外小叶,PE和PS分布在内小叶。
2、复合糖的不对称性:糖脂和糖蛋白只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3、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每种膜蛋白分子在细胞膜上都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和分布的区域性。
如各种激素的受体具有极性,细胞色素C位于线粒体埠医学院教师备课笔记。
蚌埠医学院教案
![蚌埠医学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fbb303f524ccbff021848c.png)
3、尹建忠.MRI基础.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4、郭启勇.消化系统影像鉴别诊断指南.人民军医出版社
5、武乐斌.消化疾病影像学图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学影像园
医影在线(医学CT网)
课后小结
蚌埠医学院教案
《医学影像学》-消化系统教案2
课程
名称
中
文
医学
影像学
选用
教材
《医学影像诊断学》白人驹,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授课
时数
120分钟
英
文
Medical
Imaging
章节
内容
消化系统(二)
正常影像学表现
授课
地点
教学
目的
要求
1、了解胰腺、脾脏正常影像学表现。
2、熟悉肝脏、胆道正常影像学表现。
医影在线(医学CT网)
课后小结
蚌埠医学院教案
《医学影像学》-消化系统教案6、7
课程
名称
中
文
医学
影像学
选用
教材
《医学影像诊断学》白人驹,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授课
时数
240分钟
英
文
Medical
Imaging
章节
内容
消化系统(六、七)
肝胆疾病
授课
地点
教学
目的
要求
1、了解肝脏CT/螺旋CT检查技术;
教学方法
10分钟
6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讲授本章节内容:第五章消化系统
第二节正常影像学表现
教师听课笔记范文
![教师听课笔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778c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a.png)
教师听课笔记范文
《教师听课笔记》
今天我参加了一节别人的课程,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听课笔记。
首先,我认为教师听课笔记应该从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记录。
在课程结构方面,我们需要记录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安排。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课程的整体框架。
另外,我们还需要记录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引导方式、学生的参与方式等。
这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实践。
其次,我认为教师听课笔记应该从教学亮点和改进建议两个方面进行记录。
在教学亮点方面,我们需要记录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教学亮点,例如课堂氛围、学生参与度、教学方法的独特性等。
在改进建议方面,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提出一些教学改进的建议,比如教师可以在某个环节加入更多互动环节,或者可以调整教学策略等。
总的来说,教师听课笔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记录和总结别人的课程,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
希望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够认真对待教师听课笔记这个工作,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
蚌埠医学院生理学教案
![蚌埠医学院生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3a0f7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5.png)
蚌埠医学院生理学教案第十一章内分泌(1)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激素概念;下丘脑调节肽(概念和种类及其主要作用);生长素作用;2.熟悉:激素的作用机制;3.了解:激素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下丘脑调节肽(概念和种类及其主要作用);2.生长素的作用。
难点:1. 激素作用机制;2.下丘脑调节肽作用;3.生长素的作用。
三、教学设计首先,复习内分泌细胞与内分泌腺的组织学知识,提出激素的概念及激素的作用机理。
然后分别讲解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和功能调节。
四、教学方法和媒体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课件及投影仪五、教学内容见讲稿六、小结1.下丘脑调节肽的概念和种类。
2.腺垂体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七、思考题1.生长素有何生理作用?分泌异常有何表现?2.实验时切除动物垂体后对其生理功能有何影响?3.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八、双语词汇:hormone;pituitary gland;telecrine;paracrine;neurohormone;autocrine;Synergism;permissive action;Antagonism。
九、教学体会:1、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主线清晰,层次分明,讲透难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为提高教学效率,应做到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采用以问题提出和案例分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举临床例子。
4、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充分突出教学内容,课件内容要衔接好。
5、每堂课后要对所讲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思考题和预习内容。
十、参考资料:1、姚泰主编,人体生理学(3版),人卫出版社,2001。
2、范少光,人体生理学(第二版,双语教材)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3、贺石林,李俊成、秦晓群主编.临床生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蚌埠医学院生理学教案第十一章内分泌(2)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对代谢的影响,对生长与发育的影响;2.熟悉: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3.了解:甲状腺功能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甲状腺激素的作用2.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难点: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三、教学设计讲解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调节。
蚌埠医学院教案
![蚌埠医学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6d4e9d770bf78a652954aa.png)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重点: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主要症状、体征、重症肺炎的表现)和治疗。
2.难点: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生理和几种不同类型肺炎的临床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什么是肺炎?肺炎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多媒体演示(人体呼吸系统解剖生理Flash动画、肺炎细湿罗音录音)
6.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7.杨永弘,刘春峰.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5):261-264.
课后小结
1.总结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点、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
2.同学们对肺炎细湿罗音的录音、肺炎并发症X线胸片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加深了同学们对支气管肺炎的理解。
2.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杨思源主编.小儿心脏病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Allan LD, Maxwell DJ, Carminati M, et al.Survival after fetal aortic balloon valvoplasty.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1995,5(2):90-91.
3.对小儿呼吸疾病新进展较感兴趣。
蚌埠医学院教案
2005 / 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赵武职称:副主任医师,讲师系(部):临床教学部教研室:儿科学
授课对象:本科专业:临床医学班级:2003秋A理论班授课时间:2006年5月15日
课程名称
中文
儿科学
选用教材
《儿科学》第6版,杨锡强,易著文主编
医学教师备课笔记
![医学教师备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d0daa9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3.png)
医学教师备课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例如,让学生了解某种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2. 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本节课的教学大纲,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时长等。
例如,介绍疾病的定义和分类、讲解病因和病理生理、展示典型病例并进行讨论。
3. 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所需的资源,包括教材、幻灯片、视频、模型等。
确保资源的准备充分和合适,以支持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学生的学习。
4. 教学方法: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
可以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5. 教学步骤:根据教学大纲,制定详细的教学步骤。
包括引入新知识的方式、知识的讲解和示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以及知识的总结和归纳等。
6. 教学评估:确定教学评估的方式和指标,以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可以采用课堂测验、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评估,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7. 扩展阅读和学习资源:提供相关的扩展阅读和学习资源,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
可以包括参考书籍、学术论文、在线资源等。
8. 教学反思和改进:在备课笔记中留下反思和改进的空间,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问题,以及对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
这有助于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提高。
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备课笔记是教师备课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蚌埠医学院教师备课笔记
![蚌埠医学院教师备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e06ec5b58fafab069dc0248.png)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备注
设问:常见动植物细胞大小是多少?(10—100nm),我们肉眼看得到吗?(看不到),那我们如何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呢?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形态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类型和成像原理;
了解其主要性能:工作距离、分辨率、放大率、
5.放置玻片标本时要对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压坏玻片或碰坏物镜。
6.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的习惯,以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或双眼同时观察。观察时不能一边观察一边上升载物台。
7.不要随意取下目镜,以防止尘土落入物镜,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种零件,以防损坏。
8.使用完毕后,必须复原才能放回镜箱内,其步骤是:取下标本片,转动旋转器使镜头离开通光孔,下降镜台,平放反光镜,下降集光器
(二)性能指标:分辨率和放大率
放大率: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是决定显微镜质量好坏的重要部件,放大倍数有10,40,油镜100倍,目镜放大倍数有5,10,15倍;低倍观察(10X10-15)、高倍观察10X40-45)、油镜(10X10)
分辨率(Resolution):最重要指标,是指在25cm的明视距离处,能分辨被检物体上两点间的最小距离。
公式:R = 0.61*λ/N*A,N*A乘镜口率=sinα/2;
N呈介质常数;λ为波长。
分辨率越小,分辨能力越高!
工作距离:是指显微镜处于工作状态时,物镜最下端与盖玻
片表面的距离。物镜放大倍数与其工作距离成反比(7.63mm,0.53mm,0.198mm)
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显微镜的分辨能力?
数值孔径等;
2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主要结构;
蚌埠医学院教案
![蚌埠医学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969e012af90242a895e5c0.png)
(三)基本检查方法
(四)临床思维的特点
二、诊断学内容:20分钟
(一)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
(二)症状(symptom)
(三)体征(sign)
(四)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五)实验室检查(Labratory examination)
(六)辅助检查(assistant examination)
三、历代医学对诊断学的贡献5分钟
•祖国医学(公元前5世纪)
四诊:望闻问切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脏腑辩证:营胃气血三焦
•西方医学:
体查:望触叩听
1761年奥恩布鲁格:叩诊
1876年法国Lannec木质听诊器
显微镜血压计细菌学心电图X线血清学
•近10年诊断技术显著进步
四、临床诊断(clinical diagnosis)15分钟
蚌埠医学院教案
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
老师姓名:梁冰职称:副教授系(部):临床教学部教研室:诊断学
授课对象:2002临床医学本科班级:1、2班上课时间:200 4年9月7日
课程
名称
中
文
绪论发热水肿
选用
教材
卫生部规划教材
第六版诊断学
授课
时数
4学时
英
文
feveredema
章节
及
内容
绪论第一篇第四章
⑤其它
a.粘液水肿
b.药性水肿
c.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经前7~14天出现,经后消退。
d.特发生水肿,女性多见,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平卧消退。
(2)局限性水肿
a.淋巴管阻塞丝虫病,慢性淋巴管炎
蚌埠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蚌埠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6259ee9ad51f01dc281f171.png)
关于印发蚌埠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的通知院字〔2009〕109号各单位、各部门:现将《蚌埠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蚌埠学院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五日蚌埠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明确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中的职责,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全院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其他有关规章制度,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蚌埠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第一章教师任课资格和条件第一条任课教师必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
第二条新进校未取得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拟进入教学工作岗位者应参加岗前培训,明确教师职责,初步掌握教育教学科学理论,了解教育教学规律,为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第三条对拟首次开课的教师,系部应在任课前安排一次指定内容的试讲,组织同行教师对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确认其开课资格。
第四条任课教师应熟悉拟教课程的教学大纲,全面掌握课程的内容、重点、难点及其处理方法,完全熟悉课程的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了解除教材外的教学参考书和其它教学参考资料,写出完整的教案。
第五条对于首次开设的课程,开课教师对该课程领域应有系统的了解和研究,积累一定数量的参考资料,拟出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选定或编写内容完整的教材(讲义),写出详细、完整的教案。
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还应积极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六条开新课教师应在开课前一学期提出申请,经系部组织试讲并审核新课的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等材料,认定确已达到开新课的基本条件,报教务处同意后方可开出新课。
第七条因教学效果差等原因不具备教学岗位条件而被停止上课的教师,在申请重新上课时,必须由教研室主任向系部说明重新安排该教师授课任务的缘由以及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经系部组织试讲考核合格,报教务处批准后才能重新上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备注
新课导入
设问:如果细胞是个家庭,那么这个家庭里有哪些成员,他们的分布位置和作用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观察他们呢?
讲授新课
实验二细胞器的观察与线粒体的超活染色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超活染色法
2、掌握光镜下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和分布
3、了解细胞超微结构特点
要点:线粒体:光镜下线粒体很小,呈颗粒状,杆状。若不注意区分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可能会把肾小管切面图误认为是线粒体,因为切面图颇有点象线粒体的超微图。因此要搞清概念。
高尔基体:
电镜下所见的高尔基复合体是由小囊泡、扁平囊泡、大囊泡三部分组成,但光镜下呈颗粒状,弯曲的线状、交织的网状。
观察麻雀小脑、兔或猫的脊神经节切片标本,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到许多大小不等、被染成黄色的圆形神经节细胞,该细胞中央有一不着色呈空泡状的圆形细胞核可作为该细胞的标志。选择神经节细胞较多的部位,转换高倍镜或油镜仔细观察,可清晰看到细胞中央圆形、空泡状细胞核,有的核内可见1~2个发亮的呈淡黄色的核仁。细胞质中散在许多棕黑色颗粒状或短线状的结构,就是高尔基复合体。高尔基复合体在细胞内的位置一般集中于细胞核外的某一区域,但在镜下所见的神经节细胞中高尔基复合体却多半围绕在整个细胞的周围。在视野中也可以看到没有经过核的切面,该细胞内高尔基复合体就好象散在整个细胞中。
三、线粒体超活染色与观察
1、取清洁载玻片放在37℃恒温水浴锅的金属板上,滴2滴1/5000詹纳斯绿B染液。
2、实验者用牙签宽头在自己口腔颊粘膜处稍用力刮取上皮细胞,将刮下的粘液状物放大载玻片的染液滴中,染色10-l5min(注意不可使染液干燥,必要时可再加滴染液)。
3、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四周溢出的染液,置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器材与试剂】:
器材:光学显微镜、恒温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牙签、小镊子、吸水纸。
材料:人口腔上皮细胞、蟾蜍肾脏切片、兔脊神经节切片
试剂:1/5000詹纳斯特殊形态机构和功能的细胞器。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等经过特殊的染色后在光镜下就可被观察到,而有些细胞器由于体积非常微小只有在电镜下才可见到。
4、在低倍镜下,选择平展的口腔上皮细胞,换高倍镜或油镜进行观察。可见扁平状上皮细胞的核周围胞质中,分布着一些被染或蓝绿色的颗粒状或短棒状的结构,即是线粒体。
【实验操作】
观察,并分组实验
【实验报告】
一、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线粒体绘图
二、兔脊神经节细胞高尔基体绘图
注:各结构名称需标注
【讨论】
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电镜及光镜下的形态有什么区别
【实验内容】
一、蟾蜍肾脏切片线粒体的观察
低倍镜观察肾脏切片总体结构,找到肾小管横切面,换高倍镜观察,观察线粒体、细胞核等形态、分布,区别镜下图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图。
转换高倍镜或油镜观察,可见细胞核呈圆形,浅蓝色,内有一深染的核仁,核周围的细胞质中有许多蓝黑色颗粒或线状的结构,即为线粒体。
二、兔脊神经节切片高尔基体的观察
2、活体染色原理: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一个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内能量贮存和供能的主要场所。詹纳斯绿是线粒体的专一活体染色剂。线粒体内含有细胞色素氧化酶,当用詹纳斯绿(janus green b)进行染色时,细胞色素氧化酶能与詹纳斯绿发生氧化反应,线粒体呈现为蓝绿色,而周围的细胞质则被还原成无色的区域。若用中性红-詹纳斯绿混合染色,可使线粒体显示更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