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夏商的法律制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古代刑、 三、古代刑、法、律的含义及演变
“刑”、“法”、“律”三者之关系
法 律 刑
在具有法律、法令、典范、模式约束之意义上,三者相通; 三代称“刑”;春秋战国称“法”;秦以后称“律”
14
“刑”: 西周铭文中的两种字形: 刱,井 (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刱,罚罪也,从刀,从井”,本意为征伐、杀戮 “井”,铸造青铜器的模子,后来规范为“型” “刑”有“模型、模范”之意,引申为“规范、法”
12
(3)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以维护家族、宗 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以维护家族、 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 国家等团体利益及社会和谐为基本宗旨, 族、国家等团体利益及社会和谐为基本宗旨,形成 了重义务、轻权利的特征, 了重义务、轻权利的特征,导致了在国家法律体系 刑事及行政之类的“公法”体系十分发达, 中,刑事及行政之类的“公法”体系十分发达,而 民事、商事之类的“私法” 民事、商事之类的“私法”体系相对比较滞后 西方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 西方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是在家族公社 解体、个体农民出现后产生的, 解体、个体农民出现后产生的,私有财产观念及以 个体农民为法律主体的私有权制度形成比较早, 个体农民为法律主体的私有权制度形成比较早, 私法” “私法”体系比较发达
11
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 宗法等级制紧 (2)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与宗法等级制紧 密结合在一起, 密结合在一起,具有显著的宗亲关系和宗法伦理特 带有国法和宗法的双重性质, 国法和宗法的双重性质 色,带有国法和宗法的双重性质,家族法规或乡归 民约, 民约,是中国封建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建立在地域组 西方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建立在地域组 的社会关系之上, 织的社会关系之上,宗法伦理关系在国家法制体系 中不占有法律地位。 中不占有法律地位。
19
二、主要法律形式
(一)礼 (二)刑: 《左传》昭公六年: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 乱政,而作《汤刑》” —夏、商两代刑事法律内容的总称。(并不是大禹、商汤所做, 而是夏商朝统治者为了追述他们的祖先而以禹、汤命名的。
其具体内容不详。)
(三)君王命令: 誓、诰、训 (四)单行法规(商):针对某一具体事物或人发布的命令 (1)《汤之官刑》 (2) “弃灰之法”
24
(二)主要罪名
1、夏: (1)不孝、“弗用 命” (2)昏、墨、贼 《左传·昭公十四年》:“晋邢侯与 雍子争田,久而无成。士景伯如楚, 叔鱼摄理。韩宣子命断旧狱,罪在 雍子。雍子纳其女叔鱼,叔鱼蔽罪 邢侯。邢侯怒,杀叔鱼与雍子于朝。 宣子问罪于叔向。叔向曰:三人同 罪,施生戮死可也。雍子自知其罪, 而赂以买直;鲋也鬻狱;邢侯专杀, 其罪一也。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 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夏书》
1、皇帝时代的五刑制度: 《国语·鲁语》: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 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 2、蚩尤时代苗民的五刑制度: 《尚书·吕刑》:五虐之刑:杀戮、劓、刵、 椓、黥 3、虞舜时期的刑罚: (1)流放刑:流放“四凶” (2)象刑:(三种观点)
9
关于象刑的3种观点: A、象征: 强制违法犯罪的人穿着不同颜色、样式的衣巾服 饰,象征处以不同刑罚,以表示某种羞辱和惩戒 B、画像: 把施用不同刑罚的画像绘制出来,象征处以不同 刑罚,以表示某种羞辱和惩戒 C、否认历史上存在象刑
20
《尚书·甘誓》:中国古代最早的军法 中国古代最早的军法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天用 剿其命。今予为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 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 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 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21
三、行政管理体制
商:宗法分封制
内服: 内服: 王畿地区(商王与卿大夫直接控制) 王畿地区(商王与卿大夫直接控制) 外服: 外服: 各地受封诸侯独立控制 商代的政权结构: 商代的政权结构: 王族、子族、卿族、 王族、子族、卿族、臣族 商代的政权组织形式: 商代的政权组织形式: 贵族共政制
7
礼源于祭祀说
(1)含义: 礼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社会调整规范, 最初起源于古人在祭祀活动中形成的某些礼 仪道德规范 (2)礼是中国古代法制体系的基本内容 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赋予礼一定的 神秘性与外在强制力,礼由人们自愿遵守的 祭祀习惯蜕变为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或制度 性规定
8
(二)古代文献记载中的早期刑罚
第一章 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与夏商法律 制度
本章重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 第三节 夏商法律制度 思考题
1
本章重点
中国法制文明起源的途径与特征 古代“刑”、“法”、“律”字的演变及含 义 夏商的神权法思想及其发展 夏商刑法的主要内容
2
第一节 概述
1、夏、商是中国奴隶制国家形成和发展时期 2、中国古代早期法制文明最初脱胎于原始社会末期, 法律制度以习惯法为主,法律渊源主要包括礼与刑 两大部分 3、夏商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初步形成和早期发展 时期
2、商: (1)不孝罪
(2)乱政罪 (3)疑众罪 (4)弃灰于公道 (5)巫风罪
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请从之。”
25
(三)刑罚适用制度
1、夏: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宁可漏杀有罪,也绝不错杀无辜(慎刑思想) 2、商: “殷罚有伦”、“义刑义杀” —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则定罪量刑,反对滥用刑罚
6
刑起于兵说
(1)含义: 中国古代的刑罚,最初起源于战争或军事活动 的直接需要;以刑事立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最初 脱胎于战争或军事活动中所产生的军法 (2)原因: A、“师出以律”。在战争或大型军事活动中产生 的军法,成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最早的法律规范 B、“兵狱同制”。在战争中执掌军法或军令、指 挥战争的指挥官,同时也成为执掌法律的司法官或 执行刑罚的典狱官
22
四、刑事法律内容
(一)刑罚制度 (二)主要罪名 (三)刑罚适用制度
23
(一)刑罚制度
1、夏代: 主要刑罚为死刑(案例) (2)肉刑: 肉刑: 肉刑 2、商代: 断手 《荀子》: “刑名从 墨刑—在罪犯面额上刺刻 商”—刑罚之名称始于商代 后,染以墨色 死刑: (1)死刑 劓刑—割掉鼻子 大辟 刖刑(剕刑)—断足 剕刑) 剕刑 炮格(烙): 宫刑(腐刑) —在铜柱上涂油并加热,令 (3)罚丝:适用于贵族官 罚丝 有罪者行上, 坠炭上烧死 僚 醢—将罪犯杀死,捣成肉酱 奴隶制五刑: (醢九侯) 墨刑、劓刑、刖刑、宫刑、 脯—将罪犯晒成肉干(脯鄂侯) 大辟 劓殄—诛族
26
五、司法审判制度
(一)行政、军事、司法职能不分 (二)具有“天罚”、“神判”色彩 (三)监狱: 1、夏:“夏台”(钧台),在今河南省禹县附近 圜土:《竹书纪年》“夏后芬三十六年作 圜土” 2、商:牖(羑)里;牖—监狱的小天窗 纣囚西伯羑里
27
思考题
1、试述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及其特点。 2、简述夏商的立法思想。 3、商代的主要法律形式有哪些? 4、简述夏商刑事法规的主要内容。
3
第二节 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
一、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 二、中西法制文明起源的历史比较 古代“ 三、古代“刑”、“法”、“律”字的演变 及含义
4
一、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
(一)古代关于法律起源的几种观点 (二)古代文献记载中的早期刑罚
5
(一)古代关于法律起源的几种观点
1、刑源于天说(《魏书》《汉书》) 2、刑源于自然说(道家) 3、刑以定分止争说(法家) 4、刑源于性恶说(性恶论者) 5、刑起于兵说 6、礼源于祭祀说
17
第三节 夏商法律制度
恭行天罚” 一、“恭行天罚”的神 权法思想 二、主要法律形式 三、行政管理体制 四、刑事法律制度 五、司法审判制度 前2070— 2070 1600年 前1600年
前1600 年—前 前 18 1045年 1045年
恭行天罚” 一、“恭行天罚”的神权法思想
神权法:法律是神意的体现;法律的实施是“恭行 天罚” 夏:《尚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 正 ,天用剿其命。今予为恭行天之罚。” 夏代的“服天命,还处于自然神崇拜阶段 商: 神权法思想的顶峰,将自然神崇拜与祖先神崇拜相 结合:至上神:“帝”、“上帝” 盛行占卜:(甲骨文:卜辞) 量刑定罪要诉诸鬼神,将实施刑罚说成是上帝的 意志(“神判”)
10
二、中西法制文明起源的历史比较
(1)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最初是通过各个不同的部 族之间的征服战争和人们日常进行的祭祀礼仪活动等途径产 生的,主要反映了征服者和主祭者的利益、意志与要求,因 而,礼与刑构成了中国古代的两种基本法律形式,中国古代 法制体系具有礼刑并用的特色,冲击了法律制度所应具备的 客观公正性质与价值公平原则,使中国古代法制文明具有浓 厚的“礼治”、“德治”、“人治”的特征。 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最 初是在大体势均力敌的各支氏族部落势力之间激烈的斗争与 相互妥协中产生的,主要以充分反映和彼此兼顾各方的利益 及其权力义务关系为基本宗旨,故其逐步建立起来的法制体 系及其法律内容也相对比较客观化和公正化。
15
皋
“法”:灋 《说文解字》: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 之,从廌去” 獬 含义: 豸 (1)法=刑 ( )”平之如水”, 平 之 平 之 之 , : “平之如水” 者 水 , 去,
陶
16百度文库
“律”: 古代“律”的两种含义:音律(或声律);法律 “律”的本意是用“声”或“音”来展示或表现自然 变化的规律。制造这种音的器物称为“律管”。 《汉书·律历志》:律按节气分为十二音,称为十二律 。 传说十二律为黄帝所定,是反映阴阳节气变化的“正音”。 古代的战争主要靠“声”“音”划一行动,指挥兵士, 所谓“鸣金收兵”、“击鼓奋进”。在战争中,律被赋予 法令的意义 《说文》:“律,均布也”。 (清)段玉裁注:“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 一,故曰均布也”。
28
古代刑、 三、古代刑、法、律的含义及演变
“刑”、“法”、“律”三者之关系
法 律 刑
在具有法律、法令、典范、模式约束之意义上,三者相通; 三代称“刑”;春秋战国称“法”;秦以后称“律”
14
“刑”: 西周铭文中的两种字形: 刱,井 (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刱,罚罪也,从刀,从井”,本意为征伐、杀戮 “井”,铸造青铜器的模子,后来规范为“型” “刑”有“模型、模范”之意,引申为“规范、法”
12
(3)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以维护家族、宗 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以维护家族、 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 国家等团体利益及社会和谐为基本宗旨, 族、国家等团体利益及社会和谐为基本宗旨,形成 了重义务、轻权利的特征, 了重义务、轻权利的特征,导致了在国家法律体系 刑事及行政之类的“公法”体系十分发达, 中,刑事及行政之类的“公法”体系十分发达,而 民事、商事之类的“私法” 民事、商事之类的“私法”体系相对比较滞后 西方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 西方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是在家族公社 解体、个体农民出现后产生的, 解体、个体农民出现后产生的,私有财产观念及以 个体农民为法律主体的私有权制度形成比较早, 个体农民为法律主体的私有权制度形成比较早, 私法” “私法”体系比较发达
11
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 宗法等级制紧 (2)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与宗法等级制紧 密结合在一起, 密结合在一起,具有显著的宗亲关系和宗法伦理特 带有国法和宗法的双重性质, 国法和宗法的双重性质 色,带有国法和宗法的双重性质,家族法规或乡归 民约, 民约,是中国封建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建立在地域组 西方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建立在地域组 的社会关系之上, 织的社会关系之上,宗法伦理关系在国家法制体系 中不占有法律地位。 中不占有法律地位。
19
二、主要法律形式
(一)礼 (二)刑: 《左传》昭公六年: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 乱政,而作《汤刑》” —夏、商两代刑事法律内容的总称。(并不是大禹、商汤所做, 而是夏商朝统治者为了追述他们的祖先而以禹、汤命名的。
其具体内容不详。)
(三)君王命令: 誓、诰、训 (四)单行法规(商):针对某一具体事物或人发布的命令 (1)《汤之官刑》 (2) “弃灰之法”
24
(二)主要罪名
1、夏: (1)不孝、“弗用 命” (2)昏、墨、贼 《左传·昭公十四年》:“晋邢侯与 雍子争田,久而无成。士景伯如楚, 叔鱼摄理。韩宣子命断旧狱,罪在 雍子。雍子纳其女叔鱼,叔鱼蔽罪 邢侯。邢侯怒,杀叔鱼与雍子于朝。 宣子问罪于叔向。叔向曰:三人同 罪,施生戮死可也。雍子自知其罪, 而赂以买直;鲋也鬻狱;邢侯专杀, 其罪一也。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 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夏书》
1、皇帝时代的五刑制度: 《国语·鲁语》: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 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 2、蚩尤时代苗民的五刑制度: 《尚书·吕刑》:五虐之刑:杀戮、劓、刵、 椓、黥 3、虞舜时期的刑罚: (1)流放刑:流放“四凶” (2)象刑:(三种观点)
9
关于象刑的3种观点: A、象征: 强制违法犯罪的人穿着不同颜色、样式的衣巾服 饰,象征处以不同刑罚,以表示某种羞辱和惩戒 B、画像: 把施用不同刑罚的画像绘制出来,象征处以不同 刑罚,以表示某种羞辱和惩戒 C、否认历史上存在象刑
20
《尚书·甘誓》:中国古代最早的军法 中国古代最早的军法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天用 剿其命。今予为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 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 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 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21
三、行政管理体制
商:宗法分封制
内服: 内服: 王畿地区(商王与卿大夫直接控制) 王畿地区(商王与卿大夫直接控制) 外服: 外服: 各地受封诸侯独立控制 商代的政权结构: 商代的政权结构: 王族、子族、卿族、 王族、子族、卿族、臣族 商代的政权组织形式: 商代的政权组织形式: 贵族共政制
7
礼源于祭祀说
(1)含义: 礼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社会调整规范, 最初起源于古人在祭祀活动中形成的某些礼 仪道德规范 (2)礼是中国古代法制体系的基本内容 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赋予礼一定的 神秘性与外在强制力,礼由人们自愿遵守的 祭祀习惯蜕变为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或制度 性规定
8
(二)古代文献记载中的早期刑罚
第一章 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与夏商法律 制度
本章重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 第三节 夏商法律制度 思考题
1
本章重点
中国法制文明起源的途径与特征 古代“刑”、“法”、“律”字的演变及含 义 夏商的神权法思想及其发展 夏商刑法的主要内容
2
第一节 概述
1、夏、商是中国奴隶制国家形成和发展时期 2、中国古代早期法制文明最初脱胎于原始社会末期, 法律制度以习惯法为主,法律渊源主要包括礼与刑 两大部分 3、夏商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初步形成和早期发展 时期
2、商: (1)不孝罪
(2)乱政罪 (3)疑众罪 (4)弃灰于公道 (5)巫风罪
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请从之。”
25
(三)刑罚适用制度
1、夏: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宁可漏杀有罪,也绝不错杀无辜(慎刑思想) 2、商: “殷罚有伦”、“义刑义杀” —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则定罪量刑,反对滥用刑罚
6
刑起于兵说
(1)含义: 中国古代的刑罚,最初起源于战争或军事活动 的直接需要;以刑事立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最初 脱胎于战争或军事活动中所产生的军法 (2)原因: A、“师出以律”。在战争或大型军事活动中产生 的军法,成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最早的法律规范 B、“兵狱同制”。在战争中执掌军法或军令、指 挥战争的指挥官,同时也成为执掌法律的司法官或 执行刑罚的典狱官
22
四、刑事法律内容
(一)刑罚制度 (二)主要罪名 (三)刑罚适用制度
23
(一)刑罚制度
1、夏代: 主要刑罚为死刑(案例) (2)肉刑: 肉刑: 肉刑 2、商代: 断手 《荀子》: “刑名从 墨刑—在罪犯面额上刺刻 商”—刑罚之名称始于商代 后,染以墨色 死刑: (1)死刑 劓刑—割掉鼻子 大辟 刖刑(剕刑)—断足 剕刑) 剕刑 炮格(烙): 宫刑(腐刑) —在铜柱上涂油并加热,令 (3)罚丝:适用于贵族官 罚丝 有罪者行上, 坠炭上烧死 僚 醢—将罪犯杀死,捣成肉酱 奴隶制五刑: (醢九侯) 墨刑、劓刑、刖刑、宫刑、 脯—将罪犯晒成肉干(脯鄂侯) 大辟 劓殄—诛族
26
五、司法审判制度
(一)行政、军事、司法职能不分 (二)具有“天罚”、“神判”色彩 (三)监狱: 1、夏:“夏台”(钧台),在今河南省禹县附近 圜土:《竹书纪年》“夏后芬三十六年作 圜土” 2、商:牖(羑)里;牖—监狱的小天窗 纣囚西伯羑里
27
思考题
1、试述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及其特点。 2、简述夏商的立法思想。 3、商代的主要法律形式有哪些? 4、简述夏商刑事法规的主要内容。
3
第二节 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
一、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 二、中西法制文明起源的历史比较 古代“ 三、古代“刑”、“法”、“律”字的演变 及含义
4
一、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
(一)古代关于法律起源的几种观点 (二)古代文献记载中的早期刑罚
5
(一)古代关于法律起源的几种观点
1、刑源于天说(《魏书》《汉书》) 2、刑源于自然说(道家) 3、刑以定分止争说(法家) 4、刑源于性恶说(性恶论者) 5、刑起于兵说 6、礼源于祭祀说
17
第三节 夏商法律制度
恭行天罚” 一、“恭行天罚”的神 权法思想 二、主要法律形式 三、行政管理体制 四、刑事法律制度 五、司法审判制度 前2070— 2070 1600年 前1600年
前1600 年—前 前 18 1045年 1045年
恭行天罚” 一、“恭行天罚”的神权法思想
神权法:法律是神意的体现;法律的实施是“恭行 天罚” 夏:《尚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 正 ,天用剿其命。今予为恭行天之罚。” 夏代的“服天命,还处于自然神崇拜阶段 商: 神权法思想的顶峰,将自然神崇拜与祖先神崇拜相 结合:至上神:“帝”、“上帝” 盛行占卜:(甲骨文:卜辞) 量刑定罪要诉诸鬼神,将实施刑罚说成是上帝的 意志(“神判”)
10
二、中西法制文明起源的历史比较
(1)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最初是通过各个不同的部 族之间的征服战争和人们日常进行的祭祀礼仪活动等途径产 生的,主要反映了征服者和主祭者的利益、意志与要求,因 而,礼与刑构成了中国古代的两种基本法律形式,中国古代 法制体系具有礼刑并用的特色,冲击了法律制度所应具备的 客观公正性质与价值公平原则,使中国古代法制文明具有浓 厚的“礼治”、“德治”、“人治”的特征。 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古代法制文明的起源,最 初是在大体势均力敌的各支氏族部落势力之间激烈的斗争与 相互妥协中产生的,主要以充分反映和彼此兼顾各方的利益 及其权力义务关系为基本宗旨,故其逐步建立起来的法制体 系及其法律内容也相对比较客观化和公正化。
15
皋
“法”:灋 《说文解字》: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 之,从廌去” 獬 含义: 豸 (1)法=刑 ( )”平之如水”, 平 之 平 之 之 , : “平之如水” 者 水 , 去,
陶
16百度文库
“律”: 古代“律”的两种含义:音律(或声律);法律 “律”的本意是用“声”或“音”来展示或表现自然 变化的规律。制造这种音的器物称为“律管”。 《汉书·律历志》:律按节气分为十二音,称为十二律 。 传说十二律为黄帝所定,是反映阴阳节气变化的“正音”。 古代的战争主要靠“声”“音”划一行动,指挥兵士, 所谓“鸣金收兵”、“击鼓奋进”。在战争中,律被赋予 法令的意义 《说文》:“律,均布也”。 (清)段玉裁注:“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 一,故曰均布也”。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