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菊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中国“菊文化”

我国的菊花文化在花文化历史中极为悠久,古代的经典史册、文学著作和民间传说中关于菊花的典故最多,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菊花文化。菊花文化作为花文化中的一种,在中国历史发展和传统文化中处于重要地位,亦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由植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发端而来的人文内涵,并且具有人格象征意义,是文人借以抒发情感,言情表志的载体;它与中国整体文化相融发展,即与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渗透和促进。

1、菊花文化的定义

菊花在我国自有文献记载已有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养菊、赏菊、品菊、咏菊、画菊的传统中,培养了人们雅洁高尚的情操、品德素养和民族气节。菊花不断地融入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菊花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菊花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传统菊花文化。从文化的一般意义上看菊花文化的定义,可以理解为社会发展中人类以菊花为对象进行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包括栽培技术,社会习俗,艺术作品和菊花象征意义以及道德、人文内涵。广义的菊花文化即人类实践劳动过程中创造的菊花物质形态财富和精神形态的财富,狭义的菊花文化则仅指与菊花相关的文学、艺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形态部分。

2、菊花文化的分类

根据所涉及到的不同内容可将广义的菊花文化分为3个层次:物态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1)物态文化

在菊花文化中,物态文化即指人们从事菊花栽培生产的活动和不断丰富的菊花品种,以及有关菊花食用、药用、茶用的研究成果等。

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汉朝《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西京杂技》:“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蜀人多种菊,以南可入菜,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从这些记载看来,我国很早就有关于菊花食用、饮用和药用价值的发现研究了。只是当时的菊花文化研究仅限于对菊花的实用性的初步发掘,是菊花文化物态文化形式研究的较为原始阶段。

南北朝的陶弘景将菊花分为“真菊”和“苦薏”两种,这对菊花的认识又进了一步。魏晋以来,菊花逐渐从饮食药用过渡到观赏。进入唐朝,菊花栽植者日益普遍。宋朝栽培菊花更盛,随着培养及选择技术的提高,菊花品种也大量增加,这是从药用而转为园林观赏的重要时期。刘蒙的《菊谱》(公元1104年)是最早记载观赏菊花的一本专著,记有菊花品种36个。范成大《范村菊谱》(1018年)记载有35个品种。宋末史铸的《白菊集谱》记载有160个菊花品种。在此期间的菊谱,主要记载了所收集栽培的菊花品种,其间对菊花的整形摘心、养护管理和利用种子繁殖获得新品种等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明朝的菊花栽培技术又有进一步的提高,菊花品种又有所增加,菊谱也多了起来。在黄省曾的《菊谱》中记载了220个菊花品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80年)和王象晋的《群芳谱》(1630年)对菊花都有较多记载。清朝的菊花专著更多,其中陈淏子的《花镜》、汪灏的《广群芳谱》、秋明主人的《菊谱》等都是当时较有影响的菊花专著。《花镜》一书记载了当时菊花有黄色的54种,白色的32种,红色的41种,紫色27种,共计154个品种。计楠的《菊说》记载有菊花品种233个,其中新培育的品种有100多个,并提出了菊花育种的方法。

由上可见,菊花的早期食用、饮用和药用,成为菊花物态文化研究的主流,而从随之出现的众多菊谱类书籍可以看到,自菊花的观赏特性备受重视以来,菊花品种的不断收集、整

理、分类和培育成为其近代中国菊花物态文化形式发展的新的研究对象,这些历史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发展的品种,也为菊花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即人们在菊花栽培与应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以菊花的食用、药用、饮用、观赏等形式表现出来,如重阳佳节人们饮菊酒、食菊糕的习俗;金秋之时,各地举行菊展,以菊会友的传统,也包括以菊花为主题的工艺装饰等。

菊花的行为文化模式最早是用于指示节令的,《礼记・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大戴礼记・夏小正》亦云:“鞠荣而树麦时之及也”,由此可见,古人曾利用过菊花的花期指导农业生产。

重阳节的风俗活动是菊花文化的主要行为模式,最早记载于《西京杂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酒,令人长寿”。对于菊花与重阳节的研究,西晋周处《风土记》认为:“汉俗九日以菊花酒,以拔除不祥”。可以看出,前人对菊花文化映照下所折射出的民俗现象给予了极高的关注,人们将菊花的象征理念与药用、食用、饮用等实用性结合起来,并推广至生活中,菊花文化就是这样深深扎根于民间的。

(3)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主要是人们在赏菊时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以及由此生发的丰富联想;以菊花为题的文学作品、绘画、诗歌等;将菊花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将菊花人格化等等。这是菊花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菊花文化的核心部分。

自屈原在《离骚》中有了“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佳句后,菊花从此常常作为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的象征。东晋陶渊明则被称为菊花之千古知己,留下了不少菊花诗篇。此后,以菊花为主题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不论是在唐诗、宋词、元曲,还是明清小说、或中国绘画中,都能找到大量与菊花相关的文字与内容。菊花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是文人志士傲骨的象征,还体现了正气凛然的民族精神,此外,还有着雍容雅淡、晚节清廉、思想离情,和蓬勃生命力等多元象征意义。

宋代刘蒙在其《菊谱》序中云:“夫以一草之微,自本至末无非可食,有功于人,加以花色香态纤妙闲雅,可为丘壑燕静之娱,然则古人取其香以比德,而配之以岁寒之操,夫其偶然而已哉。”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菊花的实用功能、色态外貌与其花开秋季,是菊花精神文化内涵的实体基础。

3小结

菊花从用于指示节令到饮食药用,逐步发展成为极具观赏价值的植物,并进一步形成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菊花文化,是与人们在生活中不断了解和认识菊花息息相关的。可见,菊花的精神文化内涵作为菊花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以菊花的物态与行为文化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同时,文人雅士们赏菊、画菊、咏菊、喻菊的不断兴起,也对菊花的栽培,品种的丰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此看来,研究菊花文化,不是简单表层的研究菊花的生长、培植、化学成分、药学原理,养生作用等自然现象,也不是简单地把菊花科学加上考古和菊花的发展史,而应重点研究菊花在被生产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