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H-O理论的出发点:资源禀赋差异→生产要素价格
差异→生产成本差异→商品价格差异→地区间贸易
理论前提:价格差异→商品交易 理论核心:相对价格差异→分工和贸易发展,而相对
价格差异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
理论的政策建议:减少贸易壁垒,增加贸易机会,提
升分工水平,增进人民福祉。
3.构成区域投资环境的要素
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科技与管理环境、资源环境、文教环境、 基础设施环境、社会服务环境
二、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原则
1.系统性、综合性原则 2.可比性原则 3.差异性原则
三、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
1.冷热国(区)评价法 2.等级尺度法 3.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4.参数法 5.雷达模型法
一、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1.基本概念 2.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3.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4.约翰·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5.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6.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理论 7.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1.基本概念
概念:劳动地域分工就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
空间上的分异,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
分工确实提高了总的生产效用!
3.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大卫· 李嘉图提出的相对成本论也成为比较优势原则。 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有个非常严格的假设:任何国家都有 自己生产成本绝对最低的产品。事实上这个条件太苛刻了, 有很多情况是两个国家比较,一国比另一国没有任何产品 的成本更低的,即A国任何生产都比B国的成本高。这种情 况下,分工还可能存在吗?李嘉图认为,分工仍然存在, 而且对交易双方都仍然有一定的好处。条件是,A国有一个 产品的生产成本比B国同样的产品成本相对要低,在比较中 突出了优势所在。所以,李嘉图的理论被称为相对成本论。
角度:具体区域→专门化,区域系统→专门化体系 前提:区域之间的交换和贸易,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 规律:分工规模随交换和贸易规模变化;专门化空间随市场
扩大而扩大;分工层次随经济活动的复杂化而不断升级。
2.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亚当· 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从社 会现实中认识到分工的好处,提出国家也应该从分工和 贸易中获得好处。 亚当· 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绝对有利的条件 来生产某种产品,导致生产成本绝对最低,然后通过贸 易和交换来获得分工的好处。如果每个国家都这样按照 绝对成本最低的原则来进行专门化生产,通过贸易进行 交换,就一定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 效的利用。
第三节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一、投资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二、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原则 三、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 四、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
一、投资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1.投资环境的概念
——指影响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决策的各种区域因素的组合
2.投资环境的分类
按照投资动机: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资本寻求型 按照投资类型:首次投资、再次投资 按照行业类别:第一产业投资、第二产业投资、第三产业投资 按照投资规模:大规模、中等规模、小规模 按照区域层次:国家、地区、城市
例如:(英国与加拿大的绝对优势比较)
分工前:
加拿大:50劳动日→50小麦;150劳动日→20布匹 英国:150劳动日→50小麦;50劳动日→20布匹 合计:200劳动日→100小麦;200劳动日→40布匹 即400劳动日→100小麦+40布匹
分工后:
加拿大:200劳动日→200小麦;0劳动日→0布匹 英国:0劳动日→0小麦;200劳动日→80布匹 合计:200劳动日→200小麦;200劳动日→80布匹 即400劳动日→200小麦+80布匹
例如:(欧洲与美洲的绝对优势比较)
分工前: 美洲:1劳动日→1小麦;1劳动日→1/2布匹 欧洲:1劳动日→1/3小麦;1劳动日→1/4布匹 价格比较:美洲:布匹:小麦=2:1 欧洲:布匹:小麦=4:3>2:1 即,相对而言美洲的小麦便宜,欧洲的布匹便宜。所以欧洲应 集中生产布匹,美洲应集中生产小麦,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对 两地都有利。 分工后: 美洲用小麦跟欧洲交换布匹,可以使布匹的利益增加1/4倍; 欧洲用布匹跟美洲交换小麦,可以使小麦的利益增加1/6倍。
例如:(相互需求决定交换比率)
如果:英国:1劳动→10细布或者15粗布;德国:1劳动 →10细布或者20粗布。则根据李嘉图理论,德国分工生产 粗布,英国分工生产细布,德国拿粗布换细布,英国拿细布 换粗布。怎么换? 在英国国内,10细布=15粗布,交换比率为10:15。 在德国国内,10细布=20粗布,交换比率为10:20。 从英国的角度看,只有达到10:15以上,才愿意拿细布换粗 布;从德国的角度看,只有在10:20之内,才愿意拿粗布换 细布。所以两国间的国际贸易的交换比率是: [10:20, 10:15], 如:10:16,10:17,10:18, 10:19等都是可行的交换比率。如何决定真实的交换比率? 穆勒认为:由两国的相互需求情况来决定——
四、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
1.政策法制环境的改善 2.市场环境的改善 3.配套服务环境的改善
•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完善 •零部件配套和上下游产品协调发展 •人才供给和人文环境的改善
7.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钻石体系模型 •要素条件 •需求条件,特别是国家内部市场需求状况 •相关支撑产业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二、区域分工的特点与模式
1.特点
区域生产的专门化、区域经济互补与交流、区域劳动分工
2.模式பைடு நூலகம்
垂直分工、水平分工、混合分工
3.区际联系分析
•区域联系分析的内容:区际要素流动、区际贸易 •区域联系分析的方法:投入-产出法
二、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
1.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原则
•严格区分有利条件和发展优势(技术、效率、经济性)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来评判发展优势 •全面调查、详细分析、综合比较、系统整合
2.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方法(表格法)
•基本思路:布局要求与区域条件逐一对比,确定哪些产业 的发展条件好,或者说区域在发展那些产业方面具有优势。 •具体做法:先列出不同产业布局对区域因素的要求,然后 根据要求与具体区域具备的条件逐一对比。
通过分工和交换,美洲和欧洲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了。
4.约翰·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斯密:通过分工,总体利益增加了;李嘉图:通过 分工,参加分工的国家利益增加了。他们都是从成本角 度来分析分工的条件和结果,但对为什么分工的解释是 不够完全的。约翰· 穆勒提出了“国家内部消费需求强 度决定了贸易的具体条件”的观点, 较好地解释了在 什么价格水平下交换的问题。他认为:在比较成本决定 的界限内,国际间的商品交换的实际比率是由两国的相 互需求决定的。 即:两国以两种产品相互贸易时,这两种产品的交 换比率,在由比较成本决定的幅度范围内,取决于两国 对彼此产品的相互需求,取决于一国对另一国产品的需 求弹性。需求不迫切、需求量不大的国家可以得到更多 的好处。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区域优势 区域分工与区际联系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第一节
区域优势
一、区域优势的概念与类型 二、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
一、区域优势的概念及类型
1.区域发展优势的概念
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主 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 件,表现为竞争能力、利用效率、经济效益。 区域优势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时效性。
理论结果:分工和贸易的发展→价格差异减弱→世界
经济发展平衡→“世界大同”
6.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理论
分工的必要条件: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交换的存在 分工的类型:绝对分工:没有条件生产而不得不接受其他区 域的产品输入;相对分工:相对生产成本的差异导致输入区 外产品比在区内生产更加有利。 分工公式:Cv>Cp+t 这里Cv表示产品在消费地的价格; Cp表示产品在生产地的价格; t表示产品从生产地运到消费地的运费。
计算结果
区位条件 资源 劳动力 工厂用地 1 1 3 石油化工 布局要求 地方条件 1 1 5 布局要求 1 1 3 水泥 地方条件 3 3 5
燃料
运输条件 市场位置
1
3 5
1
5 3
3
3 5
1
3 3
批发业
用水 税收 总得分
3
3 3 81
1
5 5
3
1 1 61
1
5 5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际联系
一、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分工的特点与模式
例如:交换比率的决定
假设开始时交换比率为10:17,即10细布换17粗布,两国 的需求得到满足,彼此的贸易处于平衡。此时,我们假定英 国的粗布需求量为1000×17,德国的细布需求量为 1000×10。 如果英国对粗布的需求减少到800×17,而德国对细布的 需求量仍然是1000×10,这样需求和供给就不平衡了, 德国的需求大,英国的需求少。穆勒认为贸易将向有利于需 求少的国家方向发展,即交换比率会朝高于10:17水平变 化。再假定交换比率为10:18,德国对细布的需求会因为 价格提高而减少,比如减少到900×10;而英国则会因为 粗布的价格下降而需求增加,比如增加到900×18。此时, 贸易重新达到平衡。
不同工业部门发展布局对区域因素的要求
某区域在水泥、石化两个工业部门方面的条件比较
一种简单的计量比较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如果我们把布局要求作为权 重,指向性因素赋值5,把重要因素赋值3,把一 般因素赋值1;把地方条件作为得分,把优赋值5, 把良赋值3,把差赋值1。则权重与得分的乘积的 和就是区域发展某个工业部门的总得分。其结果 如下:
2.区域发展优势的类型类型
•有形优势与无形优势:有形——物质、硬件;无形——制度、软件 •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绝对优势——区际比较;相对优势——全面比较 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还受空间因素的影响,必须遵循巴朗斯基公式的制约。 •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相对于区域系统的不同层次而言,全局优势是高层 次优势,局部优势是低层次优势。处理好发挥全局优势与发挥局部优势的关 系非常重要,是区域规划不可忽视的重点问题,也是体现效率优先还是公平 优先的两难问题,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来解决。 •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空间优势是基于空间差异的发展机会,时间优势是 基于发展进程的发展机会,即时间优势是区域发展过程在时序上体现出来的 优势。因此合理安排发展时序,可以达到一定的发展目标。 •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现实优势就是目前已经发挥作用的优势,潜在优势 就是上尉发挥作用的优势。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是在成本比较基础得出的优势,竞争优势 是在竞争中获得而且不被别人所能够模仿、复制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