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库区城市街道演变及其建设特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http://www.paper.edu.cn
罐头厂支路、下河引道、白岩路、驷牌路等,整个旧城
街道格局为自由式。
忠
明洪武十四年筑石城,城
主要道路包括人民路、州屏路、北山路、潘牌路、
万
明成
明万历三年建石城,清乾
1925 年开始修筑马路,拆毁东西城垣及小西门、小
州 化 廿 三 年 隆三十四年扩建,长三百二十 南门,街道全为板石平砌或土路,建成 15 条街道,即
修土城。 六丈,高 1.5 丈;清道光十九年 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环城路、文明路、电报路、
建东门瓮城,同治九年修城垣 解放路、长城路、环塘路、果园路、太白路、西山路等,
平坦的棋盘型街道类型,以万州、涪陵为代表的自由式街道体系类型;以云阳、巴东、巫山
为代表的顺江带状街道体系类型等。街道的平面转折、高程起伏均较好的结合地形,很少大
挖大填,平时得水运之利,战时凭天堑之险。(表 1)
城市 长寿 涪陵 丰都 忠县 万州 云阳
开县 奉节
巫山 巴东 秭归 兴山
表 1 三峡库区部分城市街道与河流、山体的关系
数城市的街道基本格局保留至三峡工程蓄水清库前。以地处开县为例,在封建社会时期是一
个农业和商业经济相对较繁荣的大县,县城汉丰镇位于南河、东河入彭溪河处,地形为河谷
冲积扇,自三国蜀汉至今一直是县域政治经济交通中心,街道格局也一直未有大的改变,为
一种少有的格网状形态,这不仅从历代史籍文献中可以看出,开县县城移民迁建的考古发掘
年建。
丈。
沿上河街、下河街、大东街入大东门,沿东正街、书院
街至县府街、西顺城街,出西门口沿城墙至北门,经北
门顺到西坪至老西门;另一条主街从县政府街至正码
头,穿南门,南门外有正码头街、打铜街、澧州街,西
门外有老西街、陕西街、湖北街、万寿寺街和西坪街等。
1985 年城区道路长 3.5km,1992 年道路长 10km 。
峡库区街道的山地地域特色,体现在灵活的空间布
局、因山就势的街巷体系,以及与山与水相接的步
行梯道。
1 三峡库区城市街道建设的影响因素
三峡库区的城市街道,同城市发展一样具有悠 久的历史,特殊的自然山水环境,决定了不同于其 他地域的街道特色。由于复杂的山地地形条件,三 峡库区的城市交通 20 世纪中叶前主要依托人力、 畜力运输,机动交通直到建国后才逐渐出现在各地 城市中,尽管机动交通对三峡库区现代城市与交通 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但城市整体布局仍多在数百甚 至上千年形成的街巷基础上延续,这种情况一直持 续到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前。(图 2)
城门位置,而城门位置又影响了城市街道格局。三峡地区城市街道不拘泥于传统礼制章法,
突出了对地形的巧妙运用,布局灵活、依山就势,这体现在街道系统建设方面,在道路建设
的技术手段与方法方面,如街道宽度、断面构成、建筑材料等,也无不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
影响。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街道类型:以丰都、开县、大昌为代表的用地较
彭溪河流域的一块冲积平原上,三峡工程 移民搬迁前的城市街道,以大南街、十字
图 4 丰都旧县城街道格局
街、环城路为骨架组成网格状路网。丰都县城的街道,两条主要街道和前后各一条环城公路
均呈东北走向,规则式的几条纵向街道则垂直其间,组成城区道路骨架。此外在三峡地区一
些小城市,如大昌古镇,街道也基本上为方格网。由于这些城市所在地地势较低,三峡工程
西晋 江州
枳
临江 南浦
汉丰
驹忍 鱼腹 巫 北井 泰昌
东晋 江州
枳
临江 南浦
汉丰
驹忍 鱼腹 巫 北井 泰昌 南陵
刘宋 江州
枳
临江 南浦
汉丰 新浦 巴渠 驹忍 鱼腹
巫 北井 泰昌
黾阳
萧齐 江州
枳
临江 南浦
汉丰 新浦 巴渠 驹忍 鱼腹
巫 北井 泰昌
聂阳
萧梁 垫江
枳
临江 南浦
汉丰 新浦 巴渠 驹忍 鱼腹 阳口 巫 北井 泰昌
1 资料来源:古代重庆经济研究 p41,有增删。 2 云阳县宋及清代治所为汤溪河河口云阳镇,奉节治所宋以前为白帝镇。
-3-
http://www.paper.edu.cn
蓄水将完全淹没旧城,街道网络将不复存
在。(图 4)
b、自由式路网
以万州、涪陵、巫山旧城为代表,城
市所在地背山面水,主要道路顺等高线布
搬迁,如云阳县城搬迁至上游彭溪河入长江的双江镇,巴东也搬迁于新城。(图 6)
表 3 三峡库区部分城市旧城街道特征1
城 土城建造 石(砖)城建造时间及规模
街道布局特征
市
时间
巫
明成
明正德二年筑石城,万历
街道呈网格状,青石铺面,宽 5 尺,民国时期铺三
山 化七年建。 元年重修,长 757 丈,高 1.8 丈, 合土路面,两旁辟人行道,并以巫山十二峰名命名街道,
125 余丈,墙厚九尺,高一丈五 全长约 16km;1940 年代修建胜利路、民主路、复兴路
尺。
等道路,城市道路总长约 18.76km。建国后新建广场路、
1 三峡地区许多城市的建制时间长达千年以上,但现有史籍可查的多为明代土城。事实上明以前三峡地区 的城池,如宋元时期的万州天子城、云阳磐石城、忠县皇华城等,已在当时的政治军事上发挥重要作用。
马路、三马路、和平路、白岩路、孙家书院路等与长江平行并在不同的高程上,之间连接道
路为电报路及和平梯道、鸽子沟梯道,城市道路骨架为自由式。三峡工程建设,城市多就地
后靠,旧城路网部分被淹没。(图 5)
c、顺江藤蔓状路网
以云阳、巴东为代表,城市所在地势陡峻,由于地质条件恶劣,城镇发展缺少向后发展
空间,多沿江向上下游发展形成带状,而路网为藤蔓状。三峡工程的建设,这些城镇多异地
也得到证实,县城文化堆积层厚达数米,其中衙署位置、街道走向历代基本相同,十分罕见。
这种情况在奉节、丰都、万州等库区城市也基本相同。(图 3、表 2)
表 2 古代三峡地区县级政权沿革1
秦 江州 枳
驹忍 巫
西汉 江州
枳 平都 临江
驹忍 鱼腹 巫
东汉 江州
枳 临江
驹忍 鱼腹 巫
蜀汉 江州
枳
临江 南浦
汉丰
驹忍 永安 巫 北井
a、清代奉节治城
b、移民迁建前的奉节县城街道 图 3 奉节县城清代与近现代街道对比
-2-
http://www.paper.edu.cn
1.3 历史积淀的影响
三峡地区许多城市前临长江、后依高山,地势险要,在冷兵器时代发生战乱时成为攻守
兼备的城堡,加上坚固高大的城墙、城门,经历了无数次战火的考验及洪灾的洗礼,绝大多
分东、西、南、北四门。
后建宁河、宁河后、顺城西、北门坡等街道,主要通车
道路改为混凝土路面,街道宽 7~10m。
奉
元至
明成化十年建,外以砖石
网格状街道格局,有府前街、前街、中街、后街、
节 元 二 十 一 包砌,清同治九年部分地段改 南街 5 条,清代主要向东北和西坪两翼发展,并在河风
年建。
修石城垣,长 975 丈,高 2.5 丈, 溪至大南门一带河滩之上形成河街;民国时期建中山
置在不同高程上,主要道路之间连接以次
要道路及梯道。以涪陵为例,城市位于长
江与乌江汇合处的坡地上,与长江平行的
主要道路,第一层次为中山路,第二层次
为人民路,两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为公园路
及几条梯道,整个街道为自由式路网;万
州位于苎溪河入长江河口处,城市位于西
图 5 涪陵旧县城街道格局
门坡、北门坡等长江阶地上,主要道路二
辟门 5 座,名大南门、小南门、 路、改造拓宽街道 16 条,总长约 2.5km;1984 年 40 条
西门、依斗门。
街巷长 8.66km,1992 年道路总长 17km。
云
明成
明正德六年建砖城,万历
主要街道以县署为中心,依山顺势而建,并与长江
阳 化 二 十 三 二年修石城,长 1494 丈,高 1.4 平行,形成带状网络。主要街道两条,一条东起小河口,
http://www.paper.edu.cn
长江三峡库区城市街道演变及其建设特点1
李泽新,赵万民2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摘 要:三峡库区的街道建设,具有山地城市与移民迁建城市的典型特点。本文主要研究三 峡库区城市街道的演变,从街道建设的影响因素、移民迁建前后街道建设的特征比较等方面 来自百度文库行分析总结,并结合库区实际提出了街道演变对移民城市建设的现实思考。 关键词:三峡工程 街道 建设 发展
城市周围山体特征 凤山 南山
双桂山 翠屏山 翠屏山、天城山、太白岩 磨盘山、龙脊山、木龙山
南山、大慈山、盛山 三马山、宝塔坪
北山 金子山 矛坪山丘 香溪峡谷低山
1.2 水运与公路交通的影响
三峡地区由于长江航运的原因,交通运输历史上 主要依托水运,陆路交通不发达,这种情况一直延续 到 1980 年代,随着公路交通的逐步发展才有所改变。 建国以来至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前的近 50 年统计资料 显示,涪陵、万州等长江沿岸主要城市,每年对外交 通客货运量,长江航运承担了 70%以上,而巫山、奉 节、云阳、巴东、秭归这些陆路交通欠发达的县城, 其对外交通的客货运输几乎 100%依靠长江。沿江城 镇在临江岸线区域,因为水运交通的原因,形成了传 统商业街区,这些街区与码头有方便的联系,往往形 成城镇主要街道,大多数传统城镇商业中心区保留至 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前,如丰都衙门口、忠县十字街、 云阳下河口街、涪陵中山路、万州二马路等。三峡工 程开始建设后,由于移民迁建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城 市建设加快,街道逐渐向纵深发展并沿岸线顺公路向 上下游伸延。
2 移民迁建前城市街道的建设特点
2.1 网络
三峡地区城市街道网络,许多具有数
百上千年历史,是适应地形与社会经济发
展的产物,由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这
些街道网络多数已被全部或部分淹没,但
对其特征进行总结,仍具有积极意义。(表
3、表 4)
a、网格式路网
以开县、丰都、奉节、忠县旧城为代
表,城市所在地地形比较平坦。开县位于
长江三峡库区城市,
总体而言可分为两类:一
类是县区域政治、经济、
交通中心,如万州、涪陵、
奉节、巫山等;第二类为
一般工商城镇,如大昌、
西沱、蔺市、李渡等。(图
1)从街道特征看,许多
具有与中国传统城市相
同的共性,街道在满足交 通需要的同时,逐步成为
图 1 三峡地区主要城镇分布
繁华的街市;同时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三
a、清代开县治城
1.1 地理环境的影响
b、移民迁建前的开县街道 图 2 开县县城清代与近现代街道的对比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50578164)及教育部博 士点基金项目“长江三峡库区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20030611022)资助。 2李泽新,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在职博士研究生;赵万民,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
西魏 垫江
枳
临江 万州
永宁 新浦 巴渠 驹忍 人复 阳口 巫山 北井 泰昌
北周 巴
临江 安乡 武宁
永宁 新浦 万世 云安 民复
巫 北井 泰昌
隋 巴
涪陵
临江 南浦 武宁
盛山 新浦 万世 云安 人复
巫山
大昌
唐 巴 乐温 温山
涪陵 丰都 南宾 临江 南浦 武宁
开江 新浦 万岁 云安 奉节
巫山
大昌
宋 巴 乐温
涪陵 丰都 南宾 临江 南浦 武宁 龙渠 开江
清水 云安 奉节
巫山
大昌
元 巴
丰都 南宾 临江 武宁 开州
云阳 奉节 巫山
明 巴
长寿 涪州 丰都 忠州 万
开
云阳 奉节 巫山 大昌
清 巴
长寿 涪州 丰都 忠州 万县
开
云阳 奉节 巫山
治所今地名2 渝中区 长寿区乐温乡 长寿区邻封镇 长寿区凤城镇 涪陵区 丰都名山镇 丰都县龙河镇 忠县忠州镇 万州区 万州区武陵镇 万州区龙驹镇 开县汉丰镇 开县跳蹬场 开县谭家乡 云阳双江镇 永安镇 奉节安坪乡 巫山巫峡镇 巫山巫峡镇北 巫山大昌镇 巫山县南陵乡 巫山县南
与河流的关系 位于长江左岸、长江与龙溪河汇合处 位于长江左岸、长江与乌江交汇处 位于长江左岸、新县城搬迁至长江右岸长江与龙河汇合处 位于长江左岸,长江与甘井沟(黄金河)交汇处 位于长江左岸、长江与苎溪河交汇处 位于长江左岸、长江与汤溪河交汇处,新县城搬迁至长江与彭溪 河交汇处 位于东河、南河入彭溪河交汇处 位于长江左岸、长江与梅溪河交汇处,白帝城位于长江与草塘河 汇合处 位于长江左岸、长江与大宁河交汇处 位于长江右岸 旧城位于长江左岸,新城迁建于右岸茅坪 位于长江支流香溪左岸
导师、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1-
http://www.paper.edu.cn
早期三峡地区许多城市为交通便利多临江而建,但考虑防洪因素城市多靠江而不近水,
其建设用地常常是地形相对平坦的丘陵或台地。由于三峡地区江河丰枯水位高差达数十米,
城市与江河的联系常通过码头联系,码头所连接的常常是城市最主要的街道,这直接决定了
http://www.paper.edu.cn
罐头厂支路、下河引道、白岩路、驷牌路等,整个旧城
街道格局为自由式。
忠
明洪武十四年筑石城,城
主要道路包括人民路、州屏路、北山路、潘牌路、
万
明成
明万历三年建石城,清乾
1925 年开始修筑马路,拆毁东西城垣及小西门、小
州 化 廿 三 年 隆三十四年扩建,长三百二十 南门,街道全为板石平砌或土路,建成 15 条街道,即
修土城。 六丈,高 1.5 丈;清道光十九年 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环城路、文明路、电报路、
建东门瓮城,同治九年修城垣 解放路、长城路、环塘路、果园路、太白路、西山路等,
平坦的棋盘型街道类型,以万州、涪陵为代表的自由式街道体系类型;以云阳、巴东、巫山
为代表的顺江带状街道体系类型等。街道的平面转折、高程起伏均较好的结合地形,很少大
挖大填,平时得水运之利,战时凭天堑之险。(表 1)
城市 长寿 涪陵 丰都 忠县 万州 云阳
开县 奉节
巫山 巴东 秭归 兴山
表 1 三峡库区部分城市街道与河流、山体的关系
数城市的街道基本格局保留至三峡工程蓄水清库前。以地处开县为例,在封建社会时期是一
个农业和商业经济相对较繁荣的大县,县城汉丰镇位于南河、东河入彭溪河处,地形为河谷
冲积扇,自三国蜀汉至今一直是县域政治经济交通中心,街道格局也一直未有大的改变,为
一种少有的格网状形态,这不仅从历代史籍文献中可以看出,开县县城移民迁建的考古发掘
年建。
丈。
沿上河街、下河街、大东街入大东门,沿东正街、书院
街至县府街、西顺城街,出西门口沿城墙至北门,经北
门顺到西坪至老西门;另一条主街从县政府街至正码
头,穿南门,南门外有正码头街、打铜街、澧州街,西
门外有老西街、陕西街、湖北街、万寿寺街和西坪街等。
1985 年城区道路长 3.5km,1992 年道路长 10km 。
峡库区街道的山地地域特色,体现在灵活的空间布
局、因山就势的街巷体系,以及与山与水相接的步
行梯道。
1 三峡库区城市街道建设的影响因素
三峡库区的城市街道,同城市发展一样具有悠 久的历史,特殊的自然山水环境,决定了不同于其 他地域的街道特色。由于复杂的山地地形条件,三 峡库区的城市交通 20 世纪中叶前主要依托人力、 畜力运输,机动交通直到建国后才逐渐出现在各地 城市中,尽管机动交通对三峡库区现代城市与交通 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但城市整体布局仍多在数百甚 至上千年形成的街巷基础上延续,这种情况一直持 续到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前。(图 2)
城门位置,而城门位置又影响了城市街道格局。三峡地区城市街道不拘泥于传统礼制章法,
突出了对地形的巧妙运用,布局灵活、依山就势,这体现在街道系统建设方面,在道路建设
的技术手段与方法方面,如街道宽度、断面构成、建筑材料等,也无不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
影响。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街道类型:以丰都、开县、大昌为代表的用地较
彭溪河流域的一块冲积平原上,三峡工程 移民搬迁前的城市街道,以大南街、十字
图 4 丰都旧县城街道格局
街、环城路为骨架组成网格状路网。丰都县城的街道,两条主要街道和前后各一条环城公路
均呈东北走向,规则式的几条纵向街道则垂直其间,组成城区道路骨架。此外在三峡地区一
些小城市,如大昌古镇,街道也基本上为方格网。由于这些城市所在地地势较低,三峡工程
西晋 江州
枳
临江 南浦
汉丰
驹忍 鱼腹 巫 北井 泰昌
东晋 江州
枳
临江 南浦
汉丰
驹忍 鱼腹 巫 北井 泰昌 南陵
刘宋 江州
枳
临江 南浦
汉丰 新浦 巴渠 驹忍 鱼腹
巫 北井 泰昌
黾阳
萧齐 江州
枳
临江 南浦
汉丰 新浦 巴渠 驹忍 鱼腹
巫 北井 泰昌
聂阳
萧梁 垫江
枳
临江 南浦
汉丰 新浦 巴渠 驹忍 鱼腹 阳口 巫 北井 泰昌
1 资料来源:古代重庆经济研究 p41,有增删。 2 云阳县宋及清代治所为汤溪河河口云阳镇,奉节治所宋以前为白帝镇。
-3-
http://www.paper.edu.cn
蓄水将完全淹没旧城,街道网络将不复存
在。(图 4)
b、自由式路网
以万州、涪陵、巫山旧城为代表,城
市所在地背山面水,主要道路顺等高线布
搬迁,如云阳县城搬迁至上游彭溪河入长江的双江镇,巴东也搬迁于新城。(图 6)
表 3 三峡库区部分城市旧城街道特征1
城 土城建造 石(砖)城建造时间及规模
街道布局特征
市
时间
巫
明成
明正德二年筑石城,万历
街道呈网格状,青石铺面,宽 5 尺,民国时期铺三
山 化七年建。 元年重修,长 757 丈,高 1.8 丈, 合土路面,两旁辟人行道,并以巫山十二峰名命名街道,
125 余丈,墙厚九尺,高一丈五 全长约 16km;1940 年代修建胜利路、民主路、复兴路
尺。
等道路,城市道路总长约 18.76km。建国后新建广场路、
1 三峡地区许多城市的建制时间长达千年以上,但现有史籍可查的多为明代土城。事实上明以前三峡地区 的城池,如宋元时期的万州天子城、云阳磐石城、忠县皇华城等,已在当时的政治军事上发挥重要作用。
马路、三马路、和平路、白岩路、孙家书院路等与长江平行并在不同的高程上,之间连接道
路为电报路及和平梯道、鸽子沟梯道,城市道路骨架为自由式。三峡工程建设,城市多就地
后靠,旧城路网部分被淹没。(图 5)
c、顺江藤蔓状路网
以云阳、巴东为代表,城市所在地势陡峻,由于地质条件恶劣,城镇发展缺少向后发展
空间,多沿江向上下游发展形成带状,而路网为藤蔓状。三峡工程的建设,这些城镇多异地
也得到证实,县城文化堆积层厚达数米,其中衙署位置、街道走向历代基本相同,十分罕见。
这种情况在奉节、丰都、万州等库区城市也基本相同。(图 3、表 2)
表 2 古代三峡地区县级政权沿革1
秦 江州 枳
驹忍 巫
西汉 江州
枳 平都 临江
驹忍 鱼腹 巫
东汉 江州
枳 临江
驹忍 鱼腹 巫
蜀汉 江州
枳
临江 南浦
汉丰
驹忍 永安 巫 北井
a、清代奉节治城
b、移民迁建前的奉节县城街道 图 3 奉节县城清代与近现代街道对比
-2-
http://www.paper.edu.cn
1.3 历史积淀的影响
三峡地区许多城市前临长江、后依高山,地势险要,在冷兵器时代发生战乱时成为攻守
兼备的城堡,加上坚固高大的城墙、城门,经历了无数次战火的考验及洪灾的洗礼,绝大多
分东、西、南、北四门。
后建宁河、宁河后、顺城西、北门坡等街道,主要通车
道路改为混凝土路面,街道宽 7~10m。
奉
元至
明成化十年建,外以砖石
网格状街道格局,有府前街、前街、中街、后街、
节 元 二 十 一 包砌,清同治九年部分地段改 南街 5 条,清代主要向东北和西坪两翼发展,并在河风
年建。
修石城垣,长 975 丈,高 2.5 丈, 溪至大南门一带河滩之上形成河街;民国时期建中山
置在不同高程上,主要道路之间连接以次
要道路及梯道。以涪陵为例,城市位于长
江与乌江汇合处的坡地上,与长江平行的
主要道路,第一层次为中山路,第二层次
为人民路,两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为公园路
及几条梯道,整个街道为自由式路网;万
州位于苎溪河入长江河口处,城市位于西
图 5 涪陵旧县城街道格局
门坡、北门坡等长江阶地上,主要道路二
辟门 5 座,名大南门、小南门、 路、改造拓宽街道 16 条,总长约 2.5km;1984 年 40 条
西门、依斗门。
街巷长 8.66km,1992 年道路总长 17km。
云
明成
明正德六年建砖城,万历
主要街道以县署为中心,依山顺势而建,并与长江
阳 化 二 十 三 二年修石城,长 1494 丈,高 1.4 平行,形成带状网络。主要街道两条,一条东起小河口,
http://www.paper.edu.cn
长江三峡库区城市街道演变及其建设特点1
李泽新,赵万民2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摘 要:三峡库区的街道建设,具有山地城市与移民迁建城市的典型特点。本文主要研究三 峡库区城市街道的演变,从街道建设的影响因素、移民迁建前后街道建设的特征比较等方面 来自百度文库行分析总结,并结合库区实际提出了街道演变对移民城市建设的现实思考。 关键词:三峡工程 街道 建设 发展
城市周围山体特征 凤山 南山
双桂山 翠屏山 翠屏山、天城山、太白岩 磨盘山、龙脊山、木龙山
南山、大慈山、盛山 三马山、宝塔坪
北山 金子山 矛坪山丘 香溪峡谷低山
1.2 水运与公路交通的影响
三峡地区由于长江航运的原因,交通运输历史上 主要依托水运,陆路交通不发达,这种情况一直延续 到 1980 年代,随着公路交通的逐步发展才有所改变。 建国以来至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前的近 50 年统计资料 显示,涪陵、万州等长江沿岸主要城市,每年对外交 通客货运量,长江航运承担了 70%以上,而巫山、奉 节、云阳、巴东、秭归这些陆路交通欠发达的县城, 其对外交通的客货运输几乎 100%依靠长江。沿江城 镇在临江岸线区域,因为水运交通的原因,形成了传 统商业街区,这些街区与码头有方便的联系,往往形 成城镇主要街道,大多数传统城镇商业中心区保留至 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前,如丰都衙门口、忠县十字街、 云阳下河口街、涪陵中山路、万州二马路等。三峡工 程开始建设后,由于移民迁建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城 市建设加快,街道逐渐向纵深发展并沿岸线顺公路向 上下游伸延。
2 移民迁建前城市街道的建设特点
2.1 网络
三峡地区城市街道网络,许多具有数
百上千年历史,是适应地形与社会经济发
展的产物,由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这
些街道网络多数已被全部或部分淹没,但
对其特征进行总结,仍具有积极意义。(表
3、表 4)
a、网格式路网
以开县、丰都、奉节、忠县旧城为代
表,城市所在地地形比较平坦。开县位于
长江三峡库区城市,
总体而言可分为两类:一
类是县区域政治、经济、
交通中心,如万州、涪陵、
奉节、巫山等;第二类为
一般工商城镇,如大昌、
西沱、蔺市、李渡等。(图
1)从街道特征看,许多
具有与中国传统城市相
同的共性,街道在满足交 通需要的同时,逐步成为
图 1 三峡地区主要城镇分布
繁华的街市;同时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三
a、清代开县治城
1.1 地理环境的影响
b、移民迁建前的开县街道 图 2 开县县城清代与近现代街道的对比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50578164)及教育部博 士点基金项目“长江三峡库区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20030611022)资助。 2李泽新,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在职博士研究生;赵万民,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
西魏 垫江
枳
临江 万州
永宁 新浦 巴渠 驹忍 人复 阳口 巫山 北井 泰昌
北周 巴
临江 安乡 武宁
永宁 新浦 万世 云安 民复
巫 北井 泰昌
隋 巴
涪陵
临江 南浦 武宁
盛山 新浦 万世 云安 人复
巫山
大昌
唐 巴 乐温 温山
涪陵 丰都 南宾 临江 南浦 武宁
开江 新浦 万岁 云安 奉节
巫山
大昌
宋 巴 乐温
涪陵 丰都 南宾 临江 南浦 武宁 龙渠 开江
清水 云安 奉节
巫山
大昌
元 巴
丰都 南宾 临江 武宁 开州
云阳 奉节 巫山
明 巴
长寿 涪州 丰都 忠州 万
开
云阳 奉节 巫山 大昌
清 巴
长寿 涪州 丰都 忠州 万县
开
云阳 奉节 巫山
治所今地名2 渝中区 长寿区乐温乡 长寿区邻封镇 长寿区凤城镇 涪陵区 丰都名山镇 丰都县龙河镇 忠县忠州镇 万州区 万州区武陵镇 万州区龙驹镇 开县汉丰镇 开县跳蹬场 开县谭家乡 云阳双江镇 永安镇 奉节安坪乡 巫山巫峡镇 巫山巫峡镇北 巫山大昌镇 巫山县南陵乡 巫山县南
与河流的关系 位于长江左岸、长江与龙溪河汇合处 位于长江左岸、长江与乌江交汇处 位于长江左岸、新县城搬迁至长江右岸长江与龙河汇合处 位于长江左岸,长江与甘井沟(黄金河)交汇处 位于长江左岸、长江与苎溪河交汇处 位于长江左岸、长江与汤溪河交汇处,新县城搬迁至长江与彭溪 河交汇处 位于东河、南河入彭溪河交汇处 位于长江左岸、长江与梅溪河交汇处,白帝城位于长江与草塘河 汇合处 位于长江左岸、长江与大宁河交汇处 位于长江右岸 旧城位于长江左岸,新城迁建于右岸茅坪 位于长江支流香溪左岸
导师、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1-
http://www.paper.edu.cn
早期三峡地区许多城市为交通便利多临江而建,但考虑防洪因素城市多靠江而不近水,
其建设用地常常是地形相对平坦的丘陵或台地。由于三峡地区江河丰枯水位高差达数十米,
城市与江河的联系常通过码头联系,码头所连接的常常是城市最主要的街道,这直接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