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读后感6篇
【读后感】《生活在别处》_89164
《生活在别处》写这篇读书笔记于我是有难度的,因为昆德拉太难懂了。
就如这部《生活在别处》,书名就让人觉得满含哲学的意味。
还没有阅读之前,我就猜测昆德拉究竟想表达什么。
因为了解一点昆德拉的生活时代,就想,他说的‘生活在别处’,绝不像我们当今社会那样:生活除了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
这样的想法是我们当今人才有的,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总是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迷失在物质的世界里。
但是昆德拉和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当时的捷克正是战火横飞,人们饱受战乱之苦。
‘生活在别处’也应该是在‘别处’。
小说究竟写了什么呢?文化?思想?战争?死人?眼泪?两性?爱情?亲情?伦理……小说是包罗万象的,只要人能想到的,在小说中几乎都可以找到,而且比现实描述得更彻底,更透彻。
不知道是谁说,小说家教他的读者把世界当成问题来理解。
是的,世界的问题太多太多,几乎就是简单的问题和复杂的问题构成的,要了解这个世界就是要解答一个个问题,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明白世界是解答不完的,解答了一个问题就会有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出现。
但是我们还是忍不住去作答。
生活就是在作答。
雅罗米尔就是在答问。
他解读亲情,发现母亲有时候也很让人厌恶,对于那位工程师父亲他几乎没什么印象。
可能他只记得母亲乳汁的味道,还有那张漂亮的脸。
雅罗米尔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我觉得《生活在别处》也是一部伦理剧。
或许世间所有的母亲都对儿子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的母亲都不太喜欢看到自己的儿媳妇,因为将有一个女人抢去她的心头肉,抢去她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男人,即使是她的丈夫,她爱得还没那么深。
因此当雅罗米尔带着一个女人住进他那间童年的房间里,房外的妈妈心神不定,她讨厌自己最爱的人被另一个女人分享。
这让我想起了结婚典礼上,父亲将女儿的手交给另一个男人,这时候我想那位父亲心情是复杂的,因为从此他不再是这个女人世界里唯一的一个男人,有一个男人将取代他的位置,成为最心爱的女儿的最爱。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生活在别处》读后感1米兰.昆德拉是我很早就知道的捷克作家,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曾经盛极一时。
我这次偶遇的是他的另外一部小说《生活在别处》。
这本小说是描写一位天才的拙劣诗人的短暂一生。
诗人雅罗米尔并不是爱情的结晶,他父母并非真心相爱,也许只是偶然才有了雅罗米尔的出生。
“诗人究竟是在哪里被怀上的呢?”这对于他的父母都是一个难以考证的问题。
雅罗米尔小时候有点像我们小时候课文里面学到的方仲永,天资聪颖,出口成诗。
他的第一句诗是“外公是个大坏蛋,偷吃我的小面包”。
这样自私的话语因为语句的押韵而被盛赞。
于是就有了“保姆安娜真正丑,就像一只小山鼬”、“妈妈,生命就像是野草”这样延绵不断的拙劣的诗句。
这样被宠爱的孩子,他的生活重心只能是他自己,“他总是关注自己,想要审视自我,可是他找到的只是那个全副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审视自我的那个形象……”这个被宠爱的孩子长大之后喜欢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具有强烈的自私和占有欲,为了证明自己是革命的,竟然向警察局揭发他女朋友的哥哥要偷渡边境,其实这不过是他女朋友为了博得他喜欢的一句谎言。
这让他感觉自己长大了,成熟了,独立了,当然也让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其实故事是很简单的`,我真佩服作者竟然写了24.3万字(翻译过来的汉字)。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为什么这篇小说叫“生活在别处”?直到雅罗米尔和女大学生恋爱,希望带女大学生回家,这时候,他感觉那只是妈妈的家,而不是他自己的家。
因为他不自由。
“诗人挣脱母亲怀抱而奔跑的时刻应该到来了。
”为了争取自由,他战胜了妈妈,妈妈辛苦工作一天后只能在外面游荡,为了给儿子和女朋友留出空间。
生活在别处的意义就在于生活是现实,梦想是别处。
生活在别处就是走出家庭去追寻自己的自由和梦想。
这种自由应该是有约束的自由,诗人的妈妈也渴望爱情,但由于责任,她只能将自己追求爱情的自由圈囿在心灵深处,这是正常的多数人的“别处”。
诗人为了追求自己的自由、自己的革命,不管妈妈的感受,不管是否会伤害爱情,尽管那爱情也是他自己的,毅然决然出卖自己的女朋友。
【读后感】《生活在别处》_129156
脚踏实地的诗与远方——读《生活在别处》“生活在别处”,这句听上去富有法兰西情调的话正是来自于法国诗人兰波。
事实上,我们总是对“诗”、“远方”、“抒情”这样的字眼有着无限的赞美和不解的情结。
据说米兰·昆德拉的这部《生活在别处》原名为《抒情时代》。
后来巧妙地引用兰波的诗,目的却是说明当时捷克青年的一种过度理想主义的普遍心态,“别处”意指远方,意味着漂浮于现实以外的人生理想。
精神生活与现世生活的分离,既可以是一种超脱的存在,也可能是一种游离状态。
他聪明地采用了反讽手法,对这种倾向进行了一场无声的批判。
兰波的身影在这本书里多次出现。
书中"诗人"对兰波产生了无尽的崇拜,他号召年轻人向兰波学习,学习“生活在别处”的精神——逃离现在富有缺陷的生活,勇于追求自己,实现自己。
甚至从某一角度来说本书主人公“诗人”正是兰波的缩影。
兰波身上带有超现实主义的影子,影响了亿万西方青年,包括"垮掉的一代",《在路上》的作者杰克库鲁雅克。
在书中母亲享受着儿子雅罗米尔的身体,她为他挑选内衣裤,这样她一整天都会出现在他的衣服里;她认为儿子成长中身体和精神上的羞耻是一种背叛,她滞留在儿子房内看他穿衣脱衣,借以惩罚他的羞耻心;她翻他的抽屉看雅罗米尔的每一首诗篇,来观测揣摩他的内心世界;她甚至嫉妒雅罗米尔的女朋友,从自己身边夺走他。
母亲用最温柔的手,控制着雅罗米尔的生活。
反之,画家于雅罗米尔的意义是自由的象征,他是雅罗米尔新思想的启蒙、童年的模仿对象。
然而雅罗米尔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气,在画家面前完全否定诗歌的意义,为了否定而否定。
在这一刻,雅罗米尔既抛弃了束缚,又背叛了自由。
同时雅罗米尔沉浸在他对红发姑娘的伟大爱情中,为自己能包容她的不完美而感到无比崇高。
而故事的结局无情的揭示,这不过是他幻想中的伟大爱情。
红发姑娘的身体不完全属于他,灵魂也未曾与他契合。
有人说这是一本反诗歌的小说,我觉得它甚至更像是一本反对所有“抒情方式”的小说。
【读后感】《生活在别处》_85163
读书笔记之《生活在别处》“生活在别处”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句子。
兰波以它作为诗句,米兰昆德拉以其作为小说的书名。
小说主要讲述一位天才的年轻诗人拼命地想要挣脱现实生活的束缚,去追求美好,用自己所有的激情在那个灰色的时代谱写了一首短暂但是多彩的抒情诗。
“诗人诞生的家庭往往都离不开女人的统治,于是诗人穷尽一生的时间在自己的脸上寻找男子汉的特征。
”“诗人挤压他的心灵就像厨师在色拉是挤柠檬汁那样。
”雅罗米尔有一位过分深爱他的母亲,她为了嫁给工程师差点与父母决裂也放弃了优渥的生活,但是丈夫的叛离使他将一切幻想投射到其儿子雅罗米尔身上,而这种过于强烈的爱,使诗人从小虽对母亲顺从但却一直在逃离。
他对过分母爱的愤怒挥洒在他剪掉母亲为他每天准备的灰色短裤。
灰色短裤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我倒看得像是现在说的家庭伦理剧。
我想试着理解《生活在别处》昆德拉把诗人刻画成一个敏感多思却又极端理想的人,诗人在精神上追求自由与独立,而实际上他特别虚弱无力,他缺乏宽容之心,在他的意识里非黑即白、非对即错。
昆德拉告诫道,请别以为雅罗米尔是个低劣的诗人,这是对他一生的廉价解释。
写这篇读书笔记于我是有难度的,因为昆德拉太难懂了。
所以下面我非常想写写我对《生活在别处》中一些句子的心得。
【第一章诗人诞生】历史迄今一直在沉睡(至少是假装沉睡),现在它突然伸伸懒腰,站了起来,它那巨大的身影使一切黯然失色。
他不再有把握他过去的任何思想和感觉是否真正属于他自己,他的想法是否仅仅是人类思想库藏中的一个公共部分,它们永远是现成的,人们只是借用一下,就象图书馆里的书籍。
那么他是谁?他的内在自我到底象什么?他试图就近探索一下内在生命,但他所窥见的不过是他自己在觑伺的眼光。
【第二章泽维尔】最美妙的时刻是:当一个梦还很生动,而另一个他意识到的梦已经开始出现。
【第三章诗人自渎】姑娘离开了这座城市,雅罗米尔却面对着一个灼热的夏天,这个夏天就象一条长长的,令人窒息的隧道伸展在他前面。
【读后感】生活在别处_152369
读《生活在别处》有感经过导师的推荐,我对米兰昆德拉小说的的诗性表达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课后我抽空阅读了他的代表作《生活在别处》。
虽然这本书的主题有点隐晦,但我还是通过这本书看到了作者心里诗性的一面和他文字里朴实背后的对现实深深的思考。
“生活在别处”,这五个字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但有的时候,生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生活,只是一种存在方式,它会隐形,会游离于现实之外,穿梭于精神所构筑的世界,在那里攫取罕有的体验。
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这是一种人生感悟。
这种感悟充斥了现实的悲哀,也隐含着对人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们总觉得自己的人生体验是不完整的,我们会羡慕、渴望甚至追求过别人的生活,因为别人的生活似乎总是比我们自己的要好。
然而这也是一种追求,正是因为生活还在别处,所以我们有追求的权利,有追求的机会。
想要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对于别处的人生也是有一个体验的过程。
雅罗米尔,这个被宠坏的孩子,我是不太喜欢的。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那个被‘命定’的人。
他是被保护过度的雌儿,经不起一点点磨难和现实的拷打,遇到挫折就萎靡不振。
而满腹的虚荣心,让他自己为是。
他用诗歌表达自己,可是那些诗歌的经不起风吹雨打,就像他的人一样,一夜的风暴便让他成为过去。
他那些诗歌再也没有人记得,那些他自以为多么美妙的诗歌,和他一起被埋进了土里。
我想导致这个诗人精神萎靡的原因大概也有很多吧。
昆德拉在小说中写了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没有什么时代比现在这个时代更适合写诗人的故事了”,当时的捷克正是战火横飞,人们饱受战乱之苦。
诗人最后的悲剧也许是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席卷捷克斯洛伐克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个缩影。
还有诗人的母亲,由于她失败的感情经历,导致了她把对丈夫和儿子畸形的爱全部都转移到了儿子的身上。
她的控制欲太强,导致了诗人的情感和心理发育是扭曲的。
诗人是最会抒情的人,他们在诗歌里杀敌无数战无不胜在生活中确是个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被打败的人,他们在诗歌里热情地赞颂爱情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要屈服于冲动和身体,他们在诗歌里向往着自由在现实中却无法挣脱老女人的控制......诗人,所有抒情的人,所有沉迷幻想的人,都生活在别处。
【读后感】读《生活在别处》有感_37294
读《生活在别处》有感“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
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远离大地,变成一个半真的存在。
”这是本书作家米兰·昆德拉的经典名言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
这句话揭示了负担是人踏实生活着的重要动力,并非阻力,有一定的负担,才有往前的动力,不会活得飘飘然,像在云端般无所挂牵。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作者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把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都融在画中。
作者在描写手法上独具个性,尤其是运用一个梦境套着一个梦境的超现实主义手法使我们再次领略了现代派小说的精髓。
就本书的题材而言,表现一个艺术家是本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展示我们这个复杂的时代也只有复杂的人物才能承担。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
生活在别处,是一句很经典的话。
现实的生活,是真实的?还是别处的生活是真实的?这经常会在现实和理想,现实和梦境中让人迷惑。
即或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现实生活和真实感情生活中徘徊,生活在别处不仅仅是通过主人公去体现,更贯穿在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
诗人的父亲,是个穷工程师,在故事中出现得很少,他结婚后就住进了妻子家里的别墅,他其实不爱他妻子,他拒绝她的世界,也不喜欢诗人的出生。
他的真实生活在别处,在一个犹太女人那里,他因为她最后死去。
诗人的母亲,一个富裕家庭的优雅女人,她其实已经意识到丈夫是不爱她的,因此,她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雕像上,寄托在孩子身上,寄托在画家身上。
在得知丈夫死去的时候,她其实是有些罪恶感的,因此她强迫自己离开了画家,但她得知丈夫十几年一直爱一个犹太女人的时候,她很想找个人寄托,但是画家已经移情别恋,因此,她只能将所有的爱寄托在儿子身上,这就发展成一种占有的病态。
诗人的女朋友红头发,是个农民出生的比他们低阶层的女人。
读《生活在别处》有感
读《生活在别处》有感《生活在别处》是米兰-昆德拉的其中一部代表作,相对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来说,可能影响力要差一些。
但是,整部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却是非常发人深剩就像米兰昆达拉的一贯的写作风格一样,整篇作品的阅读其实并没有很多的难点,但是想要真正读懂总是觉得少了一些什么。
生活在别处,这句话仔细回味,总是能够引起很大的感慨。
因为不论是怎样的生活,我们总是觉得自己的人生体验是不完整的。
就好像彼岸花一样,最美的永远是在那个看起来很近但是又很远的地方。
那样的美丽是最动人的,同时也是最难得到的。
因为这份美丽永远都是停留在那个触手可及但又永远得不到的地方。
生活在别处其实也是一种人生追求的感悟。
正是因为生活还在别的地方,所以我们的人生应该是不能够永远停留在这样的一个地方。
想要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对于别处的人生也是应该有一个体验的过程。
这份体验不是对于自己人生的消极躲避,而是一种积极面对。
只有拥有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在不同的地点留下了自己存在的足迹,整个的人生才能够得到最适当的'解说词。
而且,别处的人生其实有的时候就是别人的人生,在自己的人生当中加入更多的一些作料,自己的人生才会更加的精彩。
这样的人生阅历的丰富也是一种荷尔蒙旺盛时期的冲动,让自己的生命能够学会承受更多。
生活还是要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延续着。
人总是在挫折中学着长大,思想也会伴随着忧伤潜滋暗长、慢慢成熟。
尽管过去的都已成了永久的回忆,但是,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又何曾远去!茫然、无助、黯然神伤正悄悄得趁虚而入,有时,太多太多的感伤纠结在一起,让人始终无法逃离,连每一次的呼吸都显得异常的无力,就这样沉浸在悲伤中,犹如迷失了方向的羔羊找不到归途。
突然感悟到了一些人生的真谛:生命是帆,它带领着人们在穿越险滩的同时,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和无助;生命是桨,让人们在摇摆中感受到人生的起起落落;生命是船,承载者人们乘风破浪,在浪尖上领略着人间的悲欢离合;生命是歌,唱响了生活中所有的喜怒哀乐。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生活在别处》是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一部经典小说,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考、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富有哲理的内涵,深深地吸引了我。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被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也被作者对人生的洞察和思考所打动。
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主人公雅罗米尔是一个诗人,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和爱情的感受。
然而,他的诗歌往往过于直白,缺乏真正的情感和内涵,这使得他的作品并未得到社会的认可。
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他也始终未能理解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导致了他与女友的关系破裂。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雅罗米尔的诗歌虽然看似简单直白,但却反映出了人类内心的真实需求和情感。
他的爱情经历也反映出了人类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作者通过这些情节的描写,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此外,小说中的叙事风格也让我印象深刻。
作者采用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将现实和虚构、现在和过去交织在一起,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满了期待和惊喜。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想象力,也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了主人公雅罗米尔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总的来说,《生活在别处》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情感的小说。
它以其深刻的人生哲理、独特的故事情节以及生动的叙事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部小说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更是一部启迪人心的精神财富。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品味这部经典之作,不断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启示。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作者通过雅罗米尔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人生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也让我认识到爱情的真谛在于理解和尊重。
这部小说也让我意识到诗歌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艺术性,更在于它能够揭示人类内心的真实情感和需求。
此外,《生活在别处》还让我反思了当代社会的一些问题。
在追求物质和精神满足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忽视了内心的真实需求?我们是否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而未能理解生活的本质?这些问题不仅是我们当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读后感】生活在别处_94372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生活在别处》是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著的小说,其中描述了19世纪一个年轻诗人的梦幻激情的一生。
虽说《生活在别处》在现实主义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其某些故事情节实在让我难以理解接受,我觉得这些故事的起因,发展与结果都有些匪夷所思。
首先是书名“生活在别处”,它本身就自带艺术的气息。
乍一看到此书名,我先联想到的是别处是哪里?它是否比主人公原本的生活环境更好,在这里生活内容是否更丰富?还是说这别处指的是心灵深处的生活?可是从小说中,从诗人的诞生至死亡,这个别处的生活(或许是诗人的心理和精神的生活)都没有让我得到可以理解接受的答案。
另外,小说中诗人的形象也给我留下较为深刻地印象。
雅罗米尔,我觉得他是一个内心脆弱的人,不大让我喜欢。
雅罗米尔的内心的十分敏感,而且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赏,赞赏他的诗歌、赞赏他的行为、赞赏他的品格,但是他却与那时代的波兰的动荡局势与激荡的思潮不相协调,他总是活在自己的诗歌里,活在他的妈妈的极度关爱里,活在一个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别处。
我觉得雅罗米尔的脆弱和“封闭”很大程度是跟他妈妈蔓玛的过度关爱有关,他妈妈把她那虚无的爱情转化为母子亲情,“手把手”地教育引导雅罗米尔,让雅罗米尔成长为其心中的“阿波罗”式的诗人。
她把雅罗米尔“圈养”起来,过度地关注他的一言一行,过度地将雅罗米尔的只言片语当诗歌来赞扬—人就像活着的野草,一个孩童的随口的话语,蔓玛却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这“美妙”的真言,并以此断定雅罗米尔的诗人天赋。
在如此的过度关爱与保护下,诗人雅罗米尔就如羸弱的雏儿,丝毫禁不起现实的风吹雨打和人生的磨难,遇到挫折就萎靡不振。
另外,他的满腹才华似乎也是建立在一个“笼子”里面的,他的诗歌也只是他的“孤芳自赏”,满足他的虚荣心,也丝毫经不起他人的推敲品评。
再一个就是,蔓玛的母爱是扭曲畸形的,她对雅罗米尔的爱不是源于真正的母性的关爱,她把从工程师身上得不到的爱情转化为对雅罗米尔的畸形渴望和控制。
【读后感】《生活在别处》_83162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米拉·昆德拉小说《生活在别处》所匀绘的主人公稚罗米尔,其生活是悲剧的畸形的母爱,无经验的青春期,饱含的理想与激情,生命的过早结束,凝聚了抒情诗人的一生。
“只有真正的诗人知道,关在由镜子组成的诗歌之家有多么悲伤。
”昆德拉这么一句话开始编织注定必死的雅罗米尔的死亡篇章。
诗人被禁锢在由镜子组成的诗歌之家,即诗人淫浸在自己诗歌建筑的世界里,这是个自恋、崇高、绝对的世界,是莱蒙托夫、拜伦、沃尔克乃至雅罗米尔在躲避光秃秃的物理性世界时建筑的充满激情的熔铸了历史伟大沉淀的诗歌之家。
昆德拉一开始就为诗人的出生提供了诗意的被迫认定的诞生地,这个罗曼蒂克的人认定和诗人死去时那些幻觉是惊人地遥相呼应,似乎诗人的一生都注定纠结于两个世界之中—崇高的想象世界和光秃秃的物理世界,前者是诗的世界,后者是伦常真是充满偶然性棱角的世界。
正如昆德拉取兰波之诗“生活在别处”为题。
对雅罗米尔来说,诗的世界就是那值得去生活的别处,正是雅罗米尔这种沉浸在“别处”的幻想,让他这短暂的一生富有冲突,让昆德拉有兴趣去在他身上探求存在的奥妙。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
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
就其题材而言,表现一个艺术家(或知识分子)是本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展示我们这个复杂的时代也只有复杂的人物才能承担。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
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
”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
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
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
书中每一章节的名称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被书名吸引,久慕作者大名米兰。
昆德拉,翻开第一段就很喜欢。
果断借出。
具体内容就不剧透了,非常敬佩作者的写作手法,大胆!
不是单纯写一个故事,而是故事中套着故事,一会在故事中,一会跳到故事外,一会故事中的人在写故事,就像盗梦空间中的梦中梦一样。
切换自然,每一小节都不太长,看起来不会累。
写起来应该也挺轻松。
从中读出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故事情节
诗人出生、长大、恋爱、写诗、革命、死亡。
第二层:了解了男生的青春期心理
男生在青春期非常渴望与女性接触,会幻想和女生在一起,谈女朋友的紧张兴奋,恋爱经历尤其是初恋是男生成长的必要步骤。
经历过恋爱,亲密体验男生才慢慢走向成熟。
所以有些男生第一个女朋友可能不漂亮,有女生愿意做他的女朋友就会让他激动万分,对外貌的要求就降低了。
当征服了第一个女生之后,男生开始变得越来越有自信,遇到更漂亮的姑娘会比较,会嫌弃第一个。
内向的诗人是这样,其他的男生心理是不是这样还有待考证。
第三层:生活在别处
作者是在1975逃亡法国之后创作的,小说中的历史背景,我读到的是捷克共产主义革命时代,社会动荡,人民生活不安宁,真正让人满意的生活在哪里,不在此处,是在不确定的别处。
是不是就像我们现代的人一样,对现状不满,总想打破生活的藩篱去寻找不确定,充满未知的美好生活。
但是很多人内心苦闷,改变现状的行动却又缓慢。
诗人还比较幸运,一直在成长。
但最后他以为了解的自己,却又不是自己。
自己背叛了自己。
我们中又有多少人是在背叛自己的初心和最初理想呢!。
生活在别处
读《生活在别处》有感“生活在别处”本身就是一个美丽、充满生命活力的句子。
兰波以它作为诗句,米兰昆德拉以其作为小说的书名,而我们,则希望把它变为美丽的理想生活。
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他把主人公一个敏感的年轻诗人雅罗米尔的内心世界刻画的细致入微,在描写手法上也独具个性,尤其是手法写的出神入化,很好的表达了现代派小说的精髓。
其中还大量涉及了象征主义诗歌,虽然我们未曾接触到他的先锋电影,但从他作品中,我们无时不刻感到如同摄影机般捕捉着事件的运动感。
尽管诗人成功的让画家和周围的人刮目相看,却已经失去了原本作为诗人的自由抒情,仅仅是在这个疯狂的文学时期留下点不一样的东西,而那是什么,一点也不重要。
政治依然在继续,那么留下的东西有什么用?没用,但依然要留下,至少那些曾经令他发狂、出众的东西。
或者是一些没有头的女体画像,或者是一些类似“石头的腿,穿上了沙的长袜”的诗句。
那些残留着他疯狂思想的东西,遗留。
只有这些,才能让他觉得自己有所为了,安心的倒在历史的黄土里。
那些如“在手术台上邂逅一把雨伞和一台缝纫机就是美。
”以及“睡着了,一只眼里有月亮,一只眼里有太阳。
”的晦涩语言,伴随诗人深埋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
而我们一样,在这个政治的背景下疯狂,死亡,然后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
仅此而已。
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只不过没有人能够解答。
人类从远古的洪荒走来,在茹毛饮血的年代里,一切问题都围绕着生存展开,怎样追捕猎物使自己免遭饥饿,怎样采集火种使野兽不敢侵袭。
第一问题是生存,而不是生活。
但是人类的所谓高出一般动物的智慧使我们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在现在这个越来越复杂的时代里,人类的悲剧就是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生活在别处”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的一句名言。
这是一句非常玄妙的诗句,就像海子的那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一样令人捉摸不透,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永远的期待,也同样可以认为是一声绝望而无奈的叹息。
读书报告 读书笔记 读后感 从《生活在别处》探米兰昆德拉对自由的追求
从《生活在别处》探米兰昆德拉对自由的追求最早提出“生活在别处”的,是法国诗人兰波,而真正写成这本书的是米兰·昆德拉。
不可否认,米兰·昆德拉正是以这句话为起点构造了早亡的青春诗人雅罗米尔以及他的成长经历,同时昆德拉也借雅罗米尔的遭遇以及“生活在别处”这5个字来概述了兰波的遭遇。
想要深入地探讨这本书的内涵,首先要了解他的写作背景。
《生活在别处》的背景是1948 年疯狂的斯大林主义时期。
演绎在历史真实的捷克现实上,20 世纪50 年代的捷克是一个极权政治、限制言论自由和合法谋杀并存的时代。
作者昆德拉虽然否认这部小说中蕴含着政治讽刺的色彩,但从他将主人公设置在一个如此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可以看出,他仍旧对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心有余悸。
近些年来我国对于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从一开始研究小说中的政治批判,到现在大部分学者研究小说中的存在主义及人本思想。
我阅读完小说后最大的感受是主人公对自由的渴望。
因此这里我仅凭借对《生活在别处》一书的理解,谈谈米兰昆德拉对于自由的追求。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
小说中,雅罗米尔的母亲为了雅罗米尔的成长牺牲掉了一切。
都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母亲将她对于生活的一切美好幻想全部寄托在了年轻的雅罗米尔身上。
随着雅罗米尔的年岁增长,他逐渐感受到母亲对他变态的爱并且试图挣脱这“畸形的母爱”的制约。
当雅罗米尔走向社会之际, 这种母爱实际上成了一种无形的枷锁,他要长大成人, 要追求自己的崇高理想, 要实现一个正常人应当具有的一切, 不冲破这个牢笼是不可能得到的。
雅罗米尔的成长经历一直都在尝试着摆脱母亲的引力,寻求最真的自我。
或许正是因为雅罗米尔一直受到着母亲的过度关爱,所以当他年岁稍长他尝试以自己的方式获得别人认可,从而真正的从母亲的阴影中走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自我。
他成长为一名诗人,仅仅是因为别人夸奖他是一个写诗的天才,有成为诗人的天赋;画家的一句表演,使得雅罗米尔沾沾自喜,相信自己还具有画家的潜能;他下定决心与红发女生交往,仅仅因为对方夸奖了他的长相,他的男性特征第一次被别人肯定;甚至后来他举报红发女生的哥哥并且亲手将红发女生送进监狱,他考虑到的也是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读后感6篇
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读后感6篇《生活在别处》读后感(1):撕去诗歌的外衣刚刚看完本书的第一部《诗人诞生》。
米兰昆德拉对于亚罗米尔第一首诗的诞生那种略带讽刺意味的描述,不禁让人以一种从未思考过的角度对诗歌产生了质疑。
人们在很多时候对于诗歌的欣赏与追求,或许并不是因为体会其中思想,会意其中表达,领悟其中真谛,而是自己根本就没读明白,带着浅薄的理解,自我设想的意境,因为不懂反而更加被其神秘所吸引。
我们有时候把诗歌想的太过于神圣,深不可测,或许它的背后埋葬了多么可耻的事实为我们所不知。
作者为了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慰藉,给阴暗的思想穿上了华丽的外衣,借此得以升华。
像米兰昆德拉所说“他所写的诗歌是绝对自治的,独立并且不可理解,和事实本身一样独立并且不可理解,因为这事实和任何人都对不上号,它只需要简单的存在就可以了”。
亚罗米尔在偷窥保姆沐浴,并且多次设想走进浴室未遂之后,产生了对自己强烈的厌恶,认为这种可笑的厌恶让自己远离了自己的灵魂。
因此为了逃离对自己梦魇一般的厌恶情绪,在充满悲伤的忧郁之下写了诗句,借着这个跳板使自己达到了飞跃。
看看吧:“我在水中,我的心跳在水面上激起涟漪”这诗句包含着那个在浴室门前颤抖的少年的形象,但同时少年的轮廓也在缓缓的模糊起来。
“啊,我水中的爱人”亚罗米尔很清楚这正是浴池中赤身裸体的保姆马格达,但没人能通过这些文字看到。
“诗歌的这种自治给了亚罗米尔一个美妙的庇护,一种可以具有第二次生命的可能性;只有证明诗歌不是简单的数字化的私人日记,它才可能得到真正的生命,独立于作者之外的生命”作者的经历被写进诗里,但同时这经历已经在慢慢消亡。
诗歌让其背后的具体形象模糊甚至消失,超越匮乏,将卑贱埋葬,上升为崇高。
呵呵,如果我们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卑贱,逃到哪里才能避开呢?只有逃向崇高借以逃避堕落!仅个人观点,思考难免偏狭。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2):生命就像是野草读米兰·昆德拉最大的困难之一在于,很难琢磨透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作者对他笔下的人物,究竟是赞扬、讽刺、否定还是只是纯粹的描写生活本身的种种状态。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400字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4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美文摘抄、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生活在别处》读后感400字《生活在别处》读后感400字!从小被控制欲极强的母亲抚养的诗人雅罗米尔,渴望成熟来挣脱母亲病态的爱(这母亲其实还不错,有点文艺还追求唯美,可惜没人爱);青春期时又渴望爱情成天意淫,幻想出一个勇敢战斗的男子汉形象克萨维尔企图与自己意念合二为一;后来恋爱占有欲极强还脑残举报自己女朋友的哥哥导致人身陷囹圄;大学参与社会主义运动付诸于诗歌最终被自己的软弱打败卑微地死亡。
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我已无路可退读完昆德拉德的书,我总是情不自禁的对书的题目感触非常,以致于读过之后我总是就书题目而产生出许多感慨。
惭愧的是,所思所想多数已经背离了原著,成为了我心中独立的部分。
但是,这或许也是我衷爱昆德拉德一点原因吧。
读《生活在别处》。
亲爱的朋友,不知道你可否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当你已经厌倦了无聊的课堂时,你为什么还能认真地记着笔记。
当你发现连大学都没有考上的某某人已经成功时,你为什么还是碌碌无为的过着平淡的日子。
当你听够了别人的成功经验时,你为什么还是对自己的生活束手无策。
或许,我们的人生恐怕真的很难突破自我的怪圈,我们每个人都很难走出宿命的漩涡。
但不知道你是否会想到——我们的生活在别处。
我们总是情愿或不情愿地为自己勾勒一幅人生的草图,我们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幻想。
我们常常在白日的梦中聊以自慰,得到解脱,或者仅仅是逃避。
我们总试图在自己勾勒的人生远景图中充当主角,我们甚至为了白日的梦想而疲于奔命。
生命的每一天里,我们忙忙碌碌,我们斤斤计较,我们患得患失。
我们总是希望明天的生活可以靠近自己的梦想,稍有偏差时,我们便试图去修正轨迹。
但可悲的是,无论得失,我们的生活却总是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只是因为我们选择了别人的路。
生活在别处,我们为自己勾勒出的图画,不过是他人生活的模版,我们的憧憬不过是别人生活的复制品。
生活在别处,我们试图抓住的其实毫无价值,我们不屑一顾的才真的是生活所在。
活着的人害怕被问道——我们为什么而活着,将要死去的人却发现了自己应该如何活着。
生活在别处已经成为了我们活着的方式,因为别处的生活似乎清晰可见,而模仿也总比创造来得容易。
生活在别处已经成为了我们失败的借口,因为别处的生活可以被模糊,可以被剪辑,我们无需无路可退,我们只要换个出口,生活便成为了别处的别处。
生活在别处已经成为了我们死亡的嘲笑,因为别处的生活在我们身上再度复活,而活着的我们却没有真正活过。
卢梭曾经无奈地感叹过——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生活在别读后感书评欣赏_读后感作文
生活在别读后感书评欣赏_读后感作文
相信很多网友都知道米兰·昆德拉这位捷克作家,他的《生活在别处》被很多人认为是经典,小编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来欣赏吧!
这本书是一个年轻诗人自画像的描写,描写贯穿了诗人的整个生命过程。
背景
是20
的。
的幼稚。
雅罗米尔的葬礼,也处处体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最后的占有。
母亲不放过任何细节,一个衣服角露出来都无法忍受。
她希望给与儿子最后的最整洁干净高贵的葬礼,就像是儿子生前她给准备的所有的整洁干净的衣物。
墓碑上,母亲也刻上
了让她引以为豪的儿子的身份-诗人。
纵观诗人一生的追求和理想,充斥了喜剧的讽刺。
雅米罗尔认为爱情是极端高
尚的,容不得任何妥协和退让。
两个人的生命交织在一起,思想也必须服从对方,精神必须和谐,容貌是次要的,诗人甚至把他和容貌丑陋的红头发姑娘在一起,认为是一种爱情伟大的体现。
可是,诗人从不愿意在同学面前承认女友;在看到电影厂美丽成熟的女导演之后,他也突然意识到红发女友是多么的不堪和低下,甚至通过折磨女友还深一步的折磨自己的背叛。
当他步入安全警察局作朗诵自己的诗歌,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读后感6篇《生活在别处》读后感(1):撕去诗歌的外衣刚刚看完本书的第一部《诗人诞生》。
米兰昆德拉对于亚罗米尔第一首诗的诞生那种略带讽刺意味的描述,不禁让人以一种从未思考过的角度对诗歌产生了质疑。
人们在很多时候对于诗歌的欣赏与追求,或许并不是因为体会其中思想,会意其中表达,领悟其中真谛,而是自己根本就没读明白,带着浅薄的理解,自我设想的意境,因为不懂反而更加被其神秘所吸引。
我们有时候把诗歌想的太过于神圣,深不可测,或许它的背后埋葬了多么可耻的事实为我们所不知。
作者为了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慰藉,给阴暗的思想穿上了华丽的外衣,借此得以升华。
像米兰昆德拉所说“他所写的诗歌是绝对自治的,独立并且不可理解,和事实本身一样独立并且不可理解,因为这事实和任何人都对不上号,它只需要简单的存在就可以了”。
亚罗米尔在偷窥保姆沐浴,并且多次设想走进浴室未遂之后,产生了对自己强烈的厌恶,认为这种可笑的厌恶让自己远离了自己的灵魂。
因此为了逃离对自己梦魇一般的厌恶情绪,在充满悲伤的忧郁之下写了诗句,借着这个跳板使自己达到了飞跃。
看看吧:“我在水中,我的心跳在水面上激起涟漪”这诗句包含着那个在浴室门前颤抖的少年的形象,但同时少年的轮廓也在缓缓的模糊起来。
“啊,我水中的爱人”亚罗米尔很清楚这正是浴池中赤身裸体的保姆马格达,但没人能通过这些文字看到。
“诗歌的这种自治给了亚罗米尔一个美妙的庇护,一种可以具有第二次生命的可能性;只有证明诗歌不是简单的数字化的私人日记,它才可能得到真正的生命,独立于作者之外的生命”作者的经历被写进诗里,但同时这经历已经在慢慢消亡。
诗歌让其背后的具体形象模糊甚至消失,超越匮乏,将卑贱埋葬,上升为崇高。
呵呵,如果我们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卑贱,逃到哪里才能避开呢?只有逃向崇高借以逃避堕落!仅个人观点,思考难免偏狭。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2):生命就像是野草读米兰·昆德拉最大的困难之一在于,很难琢磨透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作者对他笔下的人物,究竟是赞扬、讽刺、否定还是只是纯粹的描写生活本身的种种状态。
与一般的小说相比米兰·昆德拉的故事并不复杂,没有史诗般气魄雄浑的场面,没有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层出不穷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百科全书般的知识与理论,或许这些都不是米兰·昆德拉擅长的层面,他最擅长的地方在于描写人物丰富的内在,无论主角是什么样普通的人物,经历着什么微不足道的故事,在米兰·昆德拉笔下,他的种种微妙的情绪与跌宕起伏的心情,都被描写的荡气回肠。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或许,米兰·昆德拉的故事没有办法复杂起来,他描写的每一个人,就是那样一个完整的小世界,在主角的这个世界里,浸淫了作者关于人生,关于世界与生命的种种看法,这些看法渗透在故事之中而又游离于故事之外。
我觉得,在米兰·昆德拉的故事中中流露出的黑色幽默,古龙式的哲理,夸张的讽刺和嘲弄,不应简单地看做是小说式的,而更应该是散文式的,是作者从讲故事的幕后走出来,把故事的主角暂时推下舞台,以导演的模式自顾自地旁若无人的倾诉。
这样的倾诉是无法囊括在故事当中的,但又无法脱离故事而独自存在,这样难以割舍的整体,或许,恰是米兰·昆德拉的魅力所在。
《生活在别处》是本让我一眼看去就爱不释手的小说,我想,像我这样还没有来得及打开就对一本书产生好感的读者应该为数不少。
姑且不论其他,单单是“生活在别处”这个诗一般的标题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至少,在我开始阅读之前,对这个标题,始终猜想不断:为什么生活在别处而不在这里呢?生活究竟是在哪里呢?中文“生活”兼具“Livealife”中动词与名词两种模棱两可的作用,那么,在这里,作者究竟是想表达动词形式的生活,还是名词形式呢?……“生活在别处”包含着的淋漓尽致的罗曼蒂克情绪,或许,要比米兰·昆德拉在封面之下写下的所有文字都更更诱人。
在读完之后,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仍然没有摆脱最初的这种直觉的影响,虽然,无论从故事性还是思考性而言,《生活在别处》这样的经典之作都绝对值得我这样的普通读者顶礼膜拜,然而,随着故事一点点展开,最初那种关于“生活在别处”这几个字的联想也一点点消失殆尽,就像非常喜欢的故事被拍成电视剧,无论拍的多么精彩,那些实实在在的具体画面总是会让脑海中那些模糊而完美的形象大打折扣。
我想,如果你还对“生活在别处”这样的题目保持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如果你不是米兰·昆德拉的狂热fans,如果你不是看到书非翻开不可,那么,最好还是把这份美好的想象继续保持下去吧。
可以买一本在家,放在书柜上,可是,不一定要读他,可以读的书还有很多,不是吗?可是,可以想象的书,毕竟不多了。
在读完全书,准备写下这些文字之前,想从网上找些关于书和作者的资料,免得自己写的东西过于谬之千里,在搜索中,却意外的发现,“生活在别处”原来并非米兰·昆德拉的原创,而是法国天才诗人ArthurRimbaud(阿尔图尔·兰波)的句子。
这句诗,也曾在1968年的“五月风暴”中,被巴黎的大学生作为口号刷写在巴黎大学的墙上。
我不由自主地想:看来,在我心里,天才小说家米兰·昆德拉与天才诗人兰波的这场不知不觉的较量中,还是诗人占了上风。
小说家费尽心力的厚厚一本书,居然比不过诗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可是,倘若没有这样一本书,我还有没有机会读到这句诗呢。
生活,究竟是谁成就了谁?不过,小说家自有小说家的好处,作者可以通过塑造的角色,虚拟任何自己想要的身份与生活。
在《生活在别处》中,米兰·昆德拉通过讲述一个诗人的故事,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天才、敏感而又而孤独的形象,并通过他的手,以诗人的身份写下各种诗的片段。
我想,这样的处理决不简单地只是情节需要,或者米兰·昆德拉在藉此圆自己或许曾经做过的诗人梦,又或者他是以这样的方式挑战“职业”诗人:“诗这样的东西,我还不是轻而易举地随手就能写出不少来。
”我不得不承认,米兰·昆德拉透过雅罗米尔之手写下的这些诗的残章,颇有一些,让人感慨不已。
让人不得不承认,作者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诗歌上,一定也能写出像他的小说一般的经典。
在所有句子中,萦绕在我脑海里不能忘却的,始终是年幼的雅罗米尔在花园中说出的那句“妈妈,生命就像是野草。
”米兰·昆德拉在用这样的句子描述雅罗米尔在诗歌方面的天赋时,或许觉得,这样忧伤的句子,无论如何,从这样的小孩子嘴里说出来,都太残忍了。
于是,他忍不住从讲故事的幕后站出来,诠释到,当时的雅罗米尔“没有看到随处生长的小草那种微不足道却具生命力的特征,他想表达的只是关于生活的模糊概念,觉得生命是某种忧伤而徒劳的东西。
”可是,我想,作者或许恰恰是怕大家没法真正理解这句实际是他写下的诗吧,于是他不得不出来解释,这句诗包含了生命微不足道却具有生命力的特征,也包含了生命是某种忧伤而徒劳的东西。
可是,在诗句面前,再多的解释都是苍白而徒劳的。
生命就像是野草,诗就是这样赤裸裸却又雾蒙蒙的东西,读了觉得忧伤,又说不上来为什么忧伤,这才是被诗打动的感觉,任何试图加上去的诠释都让这样纯粹的感动浮于表面。
看来,作为小说家的米兰·昆德拉补充的解释,从一定意义上,削弱了他这句原本可能和从兰波那里借来的标题那句之间的可比性。
诗、诗人的母亲、画家、诗人的父亲、马克思主义女大学生、看门人的儿子……作者时而通过诗人敏感而脆弱的双眼,时而通过自己洞察而深刻的笔触,描写着在诗人有限的世界里发生着的人和事。
描写诗人对世界的种种看法,描写诗人生活的细节感触。
作者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描写诗人,还通过诗人塑造出另一个从一个梦转换到另一个梦中的人物卡萨维尔。
作者用了几乎所有的篇幅,冷漠而完整地让一个真实的诗人站在读者面前,他的故事,他的感情,他的思想,他的所有隐私都让我们一览无遗。
“诗人,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
”读到某个地方,我不由这样子想。
然后,在剩下的最后短短一段里,作者玩弄似的点睛之笔,仿佛漫不经心地给所有第一次阅读的读者浇上一盆冷水。
我们所看到的生活,其实并非生活本身,对雅罗米尔来说,真正的生活,其实始终在别处。
可是,当觉察到生活在别处的时候,生活是什么样子对雅罗米尔已经无所谓了,作者玩弄的,还是作为读者的我们的感情。
只要雅罗米尔相信,生活在哪里,其实,有什么所谓呢?生命,如果真的像野草一样,那么,无论在哪里,我们都会生根发芽。
只要有人让我不再觉得孤独,就算真正的生活在别处,我也,毫不在乎。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3):活在当下,心怀别处读的米兰昆德拉的第二部作品,《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在书城里面站在读了几天读完的。
这个作品是在手机上读完的。
生活在别处,让我想起了去年买的一本书——《活在当下》,那本书是看了几页就没有看下去了,给我感觉是心灵鸡汤类似的书籍。
还是来说说这本书吧,首先从书名开始说,在书中后面的一部分也有说到书名的相关含义,“诗人”不是活在当下,他的“才华横溢”,他的信仰等似乎都让他自己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不太合适,他认为他应该活在一个更好或是更适合他的世界,或是别处,但是现在就是这样子,他只能接受事实了。
就像他只能生活在母亲的羽毛和眼皮之下,就像他找了红头发女孩而不是原来的另外一个女孩一样,就像...但是他却很快就接受了,想他对红发女孩说的一样“我原来就是喜欢你,而不是另外一个女孩”,他很快地说服了自己接受,并且是从心里接受了。
也许是他看了《活在当下》这本心灵鸡汤然后释然了...也许,有这种生活在别处的想法并不很坏,至少让我们有个追求,有个希望,在别的地方,有个比当下更符合我们理想的生活环境和方式,让我们在对现实妥协时,不应该那么彻底,可以保留一点点的火星。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4):躲的远远滴我站在山腰上,下面是许多摆放错乱的绞刑架。
我抱着一本诗,有滑稽的封面和可笑的句子,关于这点,我可以向全国人民担保,但请你们不要笑。
这个星球属于某大型矿业公司,而我是一个被流放于此的监工,抱着本诗的监工。
太阳是紫色的,土地是赤色的。
很明显,我是淡绿色的,处于失恋的边缘。
这本诗,确切的说,是诗人的呓语全集。
他同样处于失恋的状态,我们之间的不同在于,我是被一个微笑着的女人坚定的拒绝,而他选择了与爱人一起走向毁灭,在失去爱人和死亡的短暂距离之间,再次品味失恋。
诗人以异常激烈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爱人,为什么在男人中间却显得懦弱,并且只能选择跳楼?过烈的母爱确实容易让男人懦弱,孤单的灵魂在现实世界中需要一个用幻想包裹的保护膜,能够让他从容的呼吸,但对于碰撞,失足,爱情,都无能为力。
我是监工,这我知道,我也是被世界所抛弃的孤儿。
我们拥有近似的童年,这是我尝试去理解他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