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理优质课一等奖《滔滔黄河》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滔滔黄河课件 公开课
![滔滔黄河课件 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a642d11cf78a6529647d53d4.png)
黄河的贡献
一提到黄河,中国人总是满怀深情地称之为 “母亲河”。 结合图片谈谈这位母亲给我们带来什么宝贵财富?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水能资源丰富,水力 发电;灌溉;旅游资 源,人文景观
水电站 壶口瀑布
兵马俑
3、阅读教材第57--59页,小组合作学习,探 究黄河的忧患来自哪些方面?
黄河的忧患
荒漠化
——减少黄
黄河概况
1、自主探究教材55-56页,结合图2-53黄河水系图, 回答表格内容。 黄
发源地
河
内
容
长度
注入的海洋 主要支流
上中下游分界点
流经的省区 流经主要地形区
黄河水系图
河口
上游 中游
渤海
汾河 汾
河
下游
渭河
桃花峪
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青川甘宁内蒙古,山西陕西和豫鲁 黄河流经的省区Βιβλιοθήκη 甘 青 海 肃宁 夏
山 西
渤海
陕 西 河南
山东
四 川
黄河流经地形区
三高一平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龙羊峡
小浪底
猜一猜,哪里最有可能建水电站?
黄河概况
1、自主探究教材55页,结合图2-53黄河水系图, 回答表格内容。
黄
发源地
河
内
容
巴颜喀拉山(青海省) 5464千米 (第二长河) 渤海(山东省) 汾河,渭河 河口(内蒙古),桃花峪(河南省)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长度
注入的海洋 主要支流
上中下游分界点
流经的省区 流经主要地形区
黄河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
2.3.3 中国的河流(第3课时 滔滔黄河)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湘教版)
![2.3.3 中国的河流(第3课时 滔滔黄河)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f3c52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0.png)
内蒙古高原
中游: 黄土高原
下游: 华北平原
6、黄河的支流 上游有湟水、洮河等,中游有汾河、渭河(最大支流)等,下游无支流。
洮河
汾 河
渭河
2、黄河各河段的特征 上游 源头——内蒙古河口
河口
龙羊峡
龙羊峡
青海龙羊峡以上为河源段,大部分流经于青藏高原上,河道迂回曲折 ,两岸多湖泊沼泽,河水清浅稳定。
2、黄河各河段的特征 上游 源头——内蒙古河口
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 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 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1)找出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 上 游 和 下 游
凌汛
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 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 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龙羊峡
龙羊峡
青铜峡 刘家峡
河口
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水流湍急,总落差达 1300m,水能资源丰富。
龙羊峡
二、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上上游游 源头——内蒙古河口
宁夏 平原
河套平原
河口
青铜峡
黄河出青铜峡后,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塞上江南
塞上粮仓
宁夏平原位于黄河上游中段,西侧的贺
河口
中 游
桃花峪
(1)源头: 巴颜喀拉山
(2)注入海洋: 渤海
(3)河段划分: 河口(内蒙古)、 桃花峪(河南)
1黄河概况
甘 青海
宁 夏 肃
四川
山 西
陕 西
河南
4、流经省份:
中游: 黄土高原
下游: 华北平原
6、黄河的支流 上游有湟水、洮河等,中游有汾河、渭河(最大支流)等,下游无支流。
洮河
汾 河
渭河
2、黄河各河段的特征 上游 源头——内蒙古河口
河口
龙羊峡
龙羊峡
青海龙羊峡以上为河源段,大部分流经于青藏高原上,河道迂回曲折 ,两岸多湖泊沼泽,河水清浅稳定。
2、黄河各河段的特征 上游 源头——内蒙古河口
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 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 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1)找出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 上 游 和 下 游
凌汛
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 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 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龙羊峡
龙羊峡
青铜峡 刘家峡
河口
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水流湍急,总落差达 1300m,水能资源丰富。
龙羊峡
二、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上上游游 源头——内蒙古河口
宁夏 平原
河套平原
河口
青铜峡
黄河出青铜峡后,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塞上江南
塞上粮仓
宁夏平原位于黄河上游中段,西侧的贺
河口
中 游
桃花峪
(1)源头: 巴颜喀拉山
(2)注入海洋: 渤海
(3)河段划分: 河口(内蒙古)、 桃花峪(河南)
1黄河概况
甘 青海
宁 夏 肃
四川
山 西
陕 西
河南
4、流经省份:
(名师整理)最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18fb3d08a1284ac95043cc.png)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1.能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 省区、地形区和主要支流。(重点) 2.知道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及各段的水文特 征。
3.会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难点) 4.知道母亲河的贡献。了解黄河在水能、灌溉等方面 的巨大作用。
5.了解黄河的忧患。知道地上河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 施,了解凌汛及发生的河段。
6.黄河下游是著名的“ 地上 河”。
7.对黄河进行了哪两方面的综合治理? P57 8.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设施。
三、滔滔黄河 黄河的形状、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
渤海
黄河上中下的分界点、水利枢纽
上游
河 口
桃 花 中游 峪
渤海 下游
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2.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区为青藏高原 、 内蒙古高原 、
黄土高原 和 华北平原 。图2-53
3.黄河干流形状呈“ 几 ”形。
4.黄河从源头到 内蒙古的河口 为上游,郑州桃花 到入海
口为下游,两者之间为中游。
峪
5.黄河中游穿越了黄土高原 地形区,在该地区有著名的_
壶口 瀑布。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 中游 (河段)流域
概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况 主要支流:汾河(山西) 渭河(陕西)
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
特 中游:有较多支流汇入,含沙量大
征 下游:“地上河”
水土流失—上中游
凌汛 —上、下游
忧患 断流、洪涝 —下游
及治 ①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理 ,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1.能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经的 省区、地形区和主要支流。(重点) 2.知道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及各段的水文特 征。
3.会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难点) 4.知道母亲河的贡献。了解黄河在水能、灌溉等方面 的巨大作用。
5.了解黄河的忧患。知道地上河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 施,了解凌汛及发生的河段。
6.黄河下游是著名的“ 地上 河”。
7.对黄河进行了哪两方面的综合治理? P57 8.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设施。
三、滔滔黄河 黄河的形状、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
渤海
黄河上中下的分界点、水利枢纽
上游
河 口
桃 花 中游 峪
渤海 下游
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2.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区为青藏高原 、 内蒙古高原 、
黄土高原 和 华北平原 。图2-53
3.黄河干流形状呈“ 几 ”形。
4.黄河从源头到 内蒙古的河口 为上游,郑州桃花 到入海
口为下游,两者之间为中游。
峪
5.黄河中游穿越了黄土高原 地形区,在该地区有著名的_
壶口 瀑布。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 中游 (河段)流域
概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况 主要支流:汾河(山西) 渭河(陕西)
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
特 中游:有较多支流汇入,含沙量大
征 下游:“地上河”
水土流失—上中游
凌汛 —上、下游
忧患 断流、洪涝 —下游
及治 ①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理 ,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
滔滔黄河课件
![滔滔黄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afd5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f.png)
黄河流域的历史和文化对 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 深远影响。
黄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黄河与中国政治
黄河流域在中国政治中占 据重要地位,许多历史事 件和政治决策都与黄河流 域有关。
黄河与中国经济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 食生产区和经济中心,黄 河流域的经济状况对中国 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黄河与中国文化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 源地之一,黄河流域的文 化遗产在中国文化中占据 重要地位。
黄河与儒家文化的联系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 流域的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的思想、道德和文化 价值观。
黄河与道家文化的联系
道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 河流域的道家文化影响了中国的哲学、宗教和文 化价值观。
黄河对中国文化的象征意义
民族精神的象征
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包括自强不息、厚德 载物、博大宽广等特质。
繁荣昌盛的象征
黄河流域的繁荣昌盛也代表着中 国文化的繁荣昌盛,黄河作为中 国的母亲河,也寓意着国家的繁 荣昌盛。
黄河与中国文学、艺术的关系
黄河与中国文学
黄河流域的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瑰 宝,如《诗经》、《黄河大合唱》等 经典作品,都与黄河有关。
黄河与中国艺术
黄河流域的艺术作品也是中国文化艺 术的瑰宝,如中国画、中国雕塑等都 深受黄河文化的影响。
现状反思
虽然黄河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水 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 问题仍然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大
治理力度。
黄河治理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黄河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自然灾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此外,黄河 的治理还需要协调各方利益,确保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黄河与中国政治
黄河流域在中国政治中占 据重要地位,许多历史事 件和政治决策都与黄河流 域有关。
黄河与中国经济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 食生产区和经济中心,黄 河流域的经济状况对中国 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黄河与中国文化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 源地之一,黄河流域的文 化遗产在中国文化中占据 重要地位。
黄河与儒家文化的联系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 流域的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的思想、道德和文化 价值观。
黄河与道家文化的联系
道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 河流域的道家文化影响了中国的哲学、宗教和文 化价值观。
黄河对中国文化的象征意义
民族精神的象征
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包括自强不息、厚德 载物、博大宽广等特质。
繁荣昌盛的象征
黄河流域的繁荣昌盛也代表着中 国文化的繁荣昌盛,黄河作为中 国的母亲河,也寓意着国家的繁 荣昌盛。
黄河与中国文学、艺术的关系
黄河与中国文学
黄河流域的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瑰 宝,如《诗经》、《黄河大合唱》等 经典作品,都与黄河有关。
黄河与中国艺术
黄河流域的艺术作品也是中国文化艺 术的瑰宝,如中国画、中国雕塑等都 深受黄河文化的影响。
现状反思
虽然黄河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水 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 问题仍然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大
治理力度。
黄河治理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黄河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自然灾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此外,黄河 的治理还需要协调各方利益,确保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ppt课件
![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1a373767ec102de2bd894d.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流 地上河 、 河、 流 流 2、 地上 游黄
河 河 的 3、
的
1、
流
巩固训练
1.跨黄河上中游的省是( )跨黄河中下游的省是(河南 )。 内蒙古 地上河 2.黄河流经的山东省的河段突出特征( )。 3.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是(D ) A.植树种草,整修梯田 B.退耕还林还草 C.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D.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 4.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C ) A.下游修筑大堤 B.上游兴修水库 C.中游保持水土 D.下游开挖新河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第三课时 滔滔黄河
渤海
黄河的发源地 注入的海洋
黄河源头之一——约古宗列曲
观察图片: 观察图片:按顺序查找黄河流经的省区
甘 青 海
宁 夏
肃
陕 西 河南
山 西
渤海
山东
四 川
黄河水系图
河口
湟水 洮河
旧孟津
渭河
说出黄河的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主要支流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华 北 平 原
黄河同世界其它河流的含沙量比较
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地上河”形成
水 面
河 床 面
地 面
河
地 河
流
地 上 河
地势 土质疏松 低平 水土 暴 雨 流失 泥沙淤积河床 流速 植被破坏
今年黄河出现严重的缺水局面,沿岸 8省 区正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用水问题。
为什么黄河 下游会出现 断流现象?
河套平原引黄灌溉
黄河流量小、干旱少雨、上游工农业用 水过多、水利工程蓄水、引水过多等是造 成断流的原因。
“滔滔黄河”公开课 ppt课件
![“滔滔黄河”公开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9cd7fb2cc58bd63086bd31.png)
宁夏平原 ——“塞上江南”
河套平原 ——“塞上米粮川”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河水系水电站分布
壶口瀑布
第三环节:
1、“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2、“黄河斗水,泥居其七” 3、“一碗水,半碗泥” 4、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表景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黄 河 水
——“地上河”
课题: 滔滔黄河 课型: 公开课 授课人:黄友坤 科目: 八年级地理 授课时间:2019年10月27日
中国的河流(3)
滔滔黄河
学习目标:
1、说出黄河最主要的水文特征; 2、知道黄河对人们的贡献; 3、了解黄河对两岸人民存在的威胁; 4、认识治理黄河的措施。
第一环节:走近黄河
自 我
探甘
究 活
治理黄河的七字歌谣 上游生态要保护, 中游植树保水土。 下游堤坝加高固, 中游治理要为主。
河口
渤海
脱发 (植被遭到破坏)
青藏高原 梯级电站
(河床抬高)
桃花峪
目标检测:
1、说出黄河最主要的水文特征; 2、知道黄河对人们的贡献; 3、黄河对两岸人民存在的威胁; 4、认识治理黄河的措施。
即学即练
1、黄河近两千多年来,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 次大改道。历史上频繁的灾害,使黄河被称为“中国的忧患”, 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D.中游退耕还林、植树种草
课后作业:
完成《新课堂》P25—26.
分别指的是( D )
A.巴颜喀拉山和黄海
B. 唐古拉山和黄海
C.唐古拉山和渤海
D.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喀拉山和渤海
3、“黄河的忧患”主要表现为( C )
A.水量太大
《滔滔黄河》李艳PPT课件
![《滔滔黄河》李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960905240c844768eaeecf.png)
动动脑筋 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 带来哪些危害呢?
黄河的凌汛
读一读
凌汛 黄河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流向
转为东北方向,由于纬度的变化,温度的差异,容易形成冰凌 洪水。黄河在秦——淮一线以北,冬季河流结冰,开春从低纬 流向高纬的河段,低纬河段先解冻水夹冰向下游流去,而高纬 段温度低,河流尚未解冻,因此,冰块堆积形成凌汛。
上游
(源头 至 河口)
建水电站和水利枢 纽实行梯级开发。
黄河流经第一、第 二级阶梯落差大, 峡谷多,水能丰富。
中游
植树种草,保持
(河口 至 旧孟津) 土水,治理泥沙。
下游
培修大堤,引黄淤
(旧孟津 至 入海口) 灌,化害为利
输沙量特大,水 土流失严重
本段形成“地上 河”
小活动:组织黄河漂流探险队
思考回答:漂流从哪里开始,到哪里 结束?沿途经过哪些省区及地形区? 各段自然景观有何变化?你打算在各 段采取什么措施来整治黄河?
黄河梯级开发示意图
黄河梯级开发最密集的河段在哪里肥沃的平原
“母亲河”的奉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献
提供了灌溉的水源
黄河自古多忧患
资料: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
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 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 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 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 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 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 泛区。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读一读小小设计师假如我就是水利部部长我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黄河呢假如我就是水利部部长我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黄河呢共同关注母亲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引黄灌溉水利工程河段开发利用或治理的主要措施原因上游中游下游河段开发利用或治理的主要措施原因上游中游下游建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实行梯级开发
八年级地理课件 滔滔黄河
![八年级地理课件 滔滔黄河](https://img.taocdn.com/s3/m/b7be377cb307e87101f696dc.png)
三、黄河的综合治理
1、上、中游的水土保持
2、下游修堤筑坝,修建分洪工程
3、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32
课堂练习:完成下表
河 段
起止点
上 源头至 游 河口
中 河口至 游 旧孟津
下 旧孟津 游 至入海
口
水文特征
流差大,水流 急,水力资源 丰富 泥沙多
形成“地上河”
治理及利用
梯级开发,建水 电站 在中游的黄土高 原上植树种草,
1
黄河给我的感受:
2
谈谈你的感受:黄河水
看过上面的视频和图片, 谈谈你对黄河的初步印象。
3
自主探究: 1、 黄河的概况
读P49的图,完成P49的活动1-5题。
4
中游的泥沙
5
“地上河”的成因
6
黄河流经的省区
欢迎参听河口 指导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宁
夏陕
山
渤海
是我国第二长河,全长5464千米。 7
14
“地上河”动画演示
水河 面床
面
地面 15
16
能力拓展: 探究治理黄河的方法和措施?
• 三、黄河的综合治理 • 1、上、中游:植树种草,开展水土保持控
制水土流失 • 2、下游:修堤筑坝,修建分洪工程。 • 3、上、中游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 4、最根本的措施:在中游的黄土高原上植
树种草,保持水土。
减少水土流失。
加修堤坝,引黄 淤灌。
33
30
为什么黄河 下游会出现 断流现象?
黄河流量小、水资源不丰富,降水季节 分配不均匀,上游工农业生活用水过多、 水利工程蓄水、引水过多等是造成断流的 原因。
31
课堂小结:我知道了什么?
初中地理《滔滔黄河》优质教学课件设计(2)
![初中地理《滔滔黄河》优质教学课件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bb95e84bde80d4d8d05a4f0b.png)
;
华北
黄土
3. 地形区:⑤ 桃花峪平原;⑥河口 高原。
4. 河段分界兰线州: A
;B
。
黄河的忧患有哪些?流域内的 老 百姓应该怎样应对?请结合自己的 知 识经验写出来,并和同学们交流。
5 .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6. :7.
流程 流域面积
54黄64土千高米原(、世华界北第平五原长河 : 75 万千米 ²
)
黄河各河段 特征
上游: 落差大, 水能丰 富
中游: 落差大, 水能丰富, 含沙量大
上中 游游
下游: 泥沙淤积 形 成 “地 上
第二站【感恩母亲河】
为什么提到黄河 , 咱炎黄子孙总是满怀深
拯 救 “母 亲”!
我国治理开发黄河,在上、中、下 游 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兴 修 水 利
上游
保 持 水
河 口
中 游下
游 桃花 峪
修筑 堤坝
土
加固
大堤
地
忧
区
患
上 荒漠化、凌 游汛
中 水土流失 严游 重
地上河、决 下 口泛滥、凌 游 汛、断流
治理策 略 植树种草,合理放 用 飞 机 大 牧炮 炸 开 冰
忧患
中游
下游
第三站【忧患母
1 、读微课亲,讨论河黄】河的忧
患 流经地区
忧患
上游
荒漠化、凌汛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 地上河、决口泛滥、凌汛、断
【活动天地】
13 米
请 利 用 上 图 , 解 释 黄 河 “地 上 河 ”的 成 因 。 想 一 想 , 历 史 上 , 黄 河 洪 水 泛 滥 与 “地 上 河 ”之 间 有 什 么 关 系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 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以 及各河段的特征; 2.了解黄河水利建设上所 取得的成就,感悟它们对 经济社会的影响; 3.知道黄河存在的主要问 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
敬请指导!
•在黄土高原地区,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 •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造林种草,修梯田; •兴修水利,防洪减淤等。
【课堂小结,反馈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黄河有了全面的 认识。一方面,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塑造了 肥沃的平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千百年来,哺 育了华夏儿女,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世界文明的发祥地。另一方面,一个“黄”字揭 示了黄河多泥沙、“地上河”、易泛滥的特点。 历史上,黄河曾经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建国后,通过对黄河的综合治理,如今是黄河走 千里,造福一路人,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将会变得更加温柔多姿、妩媚动人。
(
3.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③
②
①
④
汾河 湟水 (1)支流名称: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青海省 (2)省级行政区:③ ________ ④ 山东省 ________。 黄土高原 (3)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________地区。
1四
教学反思
• “三板”教学
模拟演示
• 培养地理思维,关注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黄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 那么,黄河能不能称为我国第二大河呢? 不能。虽然黄河的长度和流域面积仅次于长江, 但径流量比南方一些河流小。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青海省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甘 青 海 肃 四 川
宁 夏
山 西 陕 西
渤海
山东
河南
青川甘宁内蒙古,还有晋陕和豫鲁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3.重点、难点
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特征及黄河的综 合治理。 难点: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下游 “地 上河”的成因。
1 二
教法学法
教法:“三板”教学法,模拟演示法。 学法:实验探究法。
1
三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出示目标,自主学习 教具演示,探究新知 分组讨论,升华认识 课堂小结,反馈练习
1
【教具演示,探究新知】
黄河上、中、下游特征
龙羊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 青铜峡水电站
学生小组沙盘模拟
小组成员分工:选出3人模拟开挖黄河河道,2人模拟黄河水流,2人模拟加 固大堤,其他成员观察和辅助实验。 实验器材:沙盘6组,水槽9个,沙子,胶泥,草皮,短木棒若干,矿泉水瓶 12个。 实验步骤: (1)认识沙盘中模拟的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认识模拟渤海的水槽; (2)在沙盘中模拟黄土高原上的黄 河河道; (3)采用小水流模拟黄河流水,观 察泥沙冲击状况; (4)采用大水流模拟黄土高原暴雨, 观察泥沙冲击状况,同时模拟“地 上河”的形成。
读“地上河”示意图,完成1、2题。
高水位 低水位 河床
13米
开封 铁塔
大堤 55米
大堤
1.黄河出现上图景观的原因是 A.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C.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 2.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上游兴修大中型水库 C.中、下游疏浚河道
B )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D.内蒙古高原过度放牧 ( B ) B.中游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D.上游加固黄河大堤
11 【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小浪底调水调沙
1
【出示目标,自主学习】
请大家参照教材P55图2-53绘制黄河水系图, 并完成下列目标:
•在图中填注黄河 的发源地、注入的 海洋。 •填注黄河上、中、 下游的划分地点。 •绘出黄河主要的 支流。 •对照地图指出黄 河流经的地形区和 省级行政区。
拓展问题: 12
1.通过读图填图,培养 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增强学生的空间慨念;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 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教具演示,增强
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与社 会的关系,逐步形成人地
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
学生的理性思考。
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观。
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1一
义务教育教科书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中学
赵季香
说课流程
一
二 三 四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一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河流在自然环境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学习,对认识黄河流域内的自 然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特色,分析、评价黄 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有重要意义。
实验模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结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贫乏, 每逢夏季暴雨,泥沙俱下,导致中游河水含 沙量大。
实物教具演示:地上河的形成和危害。
开封 铁塔 大堤 13米
大堤
高水位 低水位 河床
55米
【分组讨论,升华认识】
黄河的综合治理
问题探究: 为了实现黄河长治久安,请你 为黄河的治理献计献策,请大家分组开 展专题讨论,积极阐述你的观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 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以 及各河段的特征; 2.了解黄河水利建设上所 取得的成就,感悟它们对 经济社会的影响; 3.知道黄河存在的主要问 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
敬请指导!
•在黄土高原地区,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 •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造林种草,修梯田; •兴修水利,防洪减淤等。
【课堂小结,反馈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黄河有了全面的 认识。一方面,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塑造了 肥沃的平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千百年来,哺 育了华夏儿女,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世界文明的发祥地。另一方面,一个“黄”字揭 示了黄河多泥沙、“地上河”、易泛滥的特点。 历史上,黄河曾经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建国后,通过对黄河的综合治理,如今是黄河走 千里,造福一路人,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将会变得更加温柔多姿、妩媚动人。
(
3.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③
②
①
④
汾河 湟水 (1)支流名称: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青海省 (2)省级行政区:③ ________ ④ 山东省 ________。 黄土高原 (3)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________地区。
1四
教学反思
• “三板”教学
模拟演示
• 培养地理思维,关注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黄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 那么,黄河能不能称为我国第二大河呢? 不能。虽然黄河的长度和流域面积仅次于长江, 但径流量比南方一些河流小。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青海省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甘 青 海 肃 四 川
宁 夏
山 西 陕 西
渤海
山东
河南
青川甘宁内蒙古,还有晋陕和豫鲁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3.重点、难点
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特征及黄河的综 合治理。 难点: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下游 “地 上河”的成因。
1 二
教法学法
教法:“三板”教学法,模拟演示法。 学法:实验探究法。
1
三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出示目标,自主学习 教具演示,探究新知 分组讨论,升华认识 课堂小结,反馈练习
1
【教具演示,探究新知】
黄河上、中、下游特征
龙羊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 青铜峡水电站
学生小组沙盘模拟
小组成员分工:选出3人模拟开挖黄河河道,2人模拟黄河水流,2人模拟加 固大堤,其他成员观察和辅助实验。 实验器材:沙盘6组,水槽9个,沙子,胶泥,草皮,短木棒若干,矿泉水瓶 12个。 实验步骤: (1)认识沙盘中模拟的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认识模拟渤海的水槽; (2)在沙盘中模拟黄土高原上的黄 河河道; (3)采用小水流模拟黄河流水,观 察泥沙冲击状况; (4)采用大水流模拟黄土高原暴雨, 观察泥沙冲击状况,同时模拟“地 上河”的形成。
读“地上河”示意图,完成1、2题。
高水位 低水位 河床
13米
开封 铁塔
大堤 55米
大堤
1.黄河出现上图景观的原因是 A.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 C.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 2.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上游兴修大中型水库 C.中、下游疏浚河道
B )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D.内蒙古高原过度放牧 ( B ) B.中游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D.上游加固黄河大堤
11 【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小浪底调水调沙
1
【出示目标,自主学习】
请大家参照教材P55图2-53绘制黄河水系图, 并完成下列目标:
•在图中填注黄河 的发源地、注入的 海洋。 •填注黄河上、中、 下游的划分地点。 •绘出黄河主要的 支流。 •对照地图指出黄 河流经的地形区和 省级行政区。
拓展问题: 12
1.通过读图填图,培养 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增强学生的空间慨念;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 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教具演示,增强
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与社 会的关系,逐步形成人地
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
学生的理性思考。
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观。
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1一
义务教育教科书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中学
赵季香
说课流程
一
二 三 四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一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河流在自然环境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学习,对认识黄河流域内的自 然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特色,分析、评价黄 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有重要意义。
实验模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结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贫乏, 每逢夏季暴雨,泥沙俱下,导致中游河水含 沙量大。
实物教具演示:地上河的形成和危害。
开封 铁塔 大堤 13米
大堤
高水位 低水位 河床
55米
【分组讨论,升华认识】
黄河的综合治理
问题探究: 为了实现黄河长治久安,请你 为黄河的治理献计献策,请大家分组开 展专题讨论,积极阐述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