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家思想的廉政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道家思想的廉政价值探析
摘要:先秦道家较早对廉政的内涵、重要性和实现路径进行探索。他们认为,实现政治清明,达致长治久安是廉政的客观要求;正确看待物质利益,协调公私关系是廉政的价值旨趋;能否妥善处理官民关系,做到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是评价官员廉政与否的标尺;修身养德、节俭节欲是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而加强官德建设、规范在上者的行为则是廉政建设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先秦;道家文化;廉政;价值
过去学术界或者对传统文化中可资借鉴的廉政资源重视和研究
不够,或者笼统地谈传统文化的廉政价值,对其中各个部分缺乏具体深入的探讨。而在对先秦诸子廉政思想研究中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关于儒家的研究很多,而关于道家的仅有两篇,一篇是李书均2009年7月28日发表在《中国纪检监察报》的《老子思想中的廉政价值观》,还有一篇是赖红卫发表在《衡水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的《孔子和老子廉政思想之比较》。与此同时,在对道家思想的研究中,对其有益于和谐社会构建、健康人格养成和个体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剖较多,而对其有助于当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则研究不够,成果不丰。因此,挖掘先秦道家文化中有益廉政的宝贵资源,对深化传统文化研究,推进我国当前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先秦道家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先公后私是廉政建设的核心内涵。
对廉和廉政内涵的解读是培育健康廉政文化,营造浓郁廉政氛围的理论基础,也是实现清明政治的必要前提。在中国历史上,道家首先对廉政的内涵进行了探讨。
“廉”本是指器物的棱角和堂前的边角,因为有棱角,所以不易触犯,有边角,则方正不斜,用于人则指人的品行端正、刚直不阿,后有公正清白,不求不义之财之意。《楚辞·招魂》中有“朕幼清以廉洁兮”,王逸注曰:“不求曰清,不受曰廉,不污日洁。”西汉韩婴说:“廉者不求非其有”,意思是说凡是非自己所有的,或者非自己通过劳动获得的都是“不义之财”,都不应去追求。老子曾赞扬圣人道德高尚,“方而不割,廉利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显然,“廉”在这里指的就是要正确看待物质利益,合理处理人我关系、公私关系。对什么是廉政,老子虽没有直接予以回答,但他对作为廉政的对立面——腐败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认为,统治者为满足自己奢靡生活而对人民横征暴敛,把自己欲望的满足建立在人民生活的痛苦之上,这不仅是不道德的,也是与廉政的本质背道而驰的。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他认为,那些不关心民众生产,热衷于奢靡生活,聚敛财富,满足私欲的人是不配作统治者的,简直就是强盗,说:“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财货有余,是谓盗夸”。
庄子则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更加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廉”的理
解。他认为:“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也就是说,“廉”就是取利必须顾及他人,绝不能把自己利益的获取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那种为了自己的享受而让别人遭受痛苦的行为是完全违背“廉”的要求的。在庄子看来,当时社会之所以出现混乱不堪、纷争不休的局面,就是因为一些人贪得无厌的缘故,“不足故求之,争四处而不自以为贪;有余故辞之,弃天下而不自以为廉”。他批评当时的社会混乱状况是“大道不称,大辨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
2、长治久安是廉政建设的现实追求。
使江山永固,传至千秋万代是众多统治者苦苦思索而无法解决的难题。王朝兴衰更替的历史充分说明,“官廉则政举,官贪则政危”,廉政是实现政治清明的有效途径,是维护政权长治久安的当然要求;腐败直接削弱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并最终导致政权的衰亡。
由于老子“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因此得以从历史递嬗中发现官员贪腐与王朝倾覆之间的必然联系。他曾剖析腐败对国家和官员自身的危害,指出为政者能否勤政廉洁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统治者如果为谋私欲而置天下百姓于不顾,就必然会丧失民心,激化社会矛盾,从而动摇统治根基。
老子对腐败行为的抨击和对廉政的赞美,表明了自己反对贪腐、崇尚清廉的原则立场,也反映了下层群众对清明政治的渴求和向
往。
3、以民为本是廉政建设的价值旨趣。
妥善处理官民关系、君民关系是统治者践行廉洁从政宗旨的最好体现。老子强调要坚持廉政的价值导向,处理好公私关系,始终做到以民为本。他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认为统治者应顺应民心,以民心为基础,以民意为转移,不以一己或少数人意志取代百姓意志,更不应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人民身上。他把“慈”列为“三宝”之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即仁厚和慈爱,就是要对天下万物及他人都保有一颗仁爱之心,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万物和他人,反对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他还提出统治者应“善利万物而不争”即应使人民得到实惠,而不是与之争利,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要“全其天性而不害其长”。总之,他主张要遵循自然规律,体恤百姓,做有利于万物生长,有益于人民福祉的事情,而不损害他们的利益,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4、节俭节欲是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道德修养和加强法治是廉政建设的两大法宝。比较而言,道家更强调通过修身养德,以祛除内心的贪欲,消解滋生腐败的根源。庄子认为,“廉贪之实,非以迫外也,反监之度,”就是说,“廉”是一种保证自己不侵犯别人利益的品德和行为,而形成这种品德主要依靠自律,同时只有通过自身修养才能达到“廉”。那么,如何去
进行自律呢?先秦道家主张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抵御贪腐的诱惑,构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1)不为物欲所役,夯实廉洁从政的心理基础。
先秦道家把贪欲当成犯罪的根本诱因,告诫人们要淡泊名利,节制物欲,追求纯真的人性和有价值的人生。
老子认为,腐败是物欲膨胀的必然产物,“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追求稀世珍宝将导致行为乖张,进退失据。一个人如果为欲望和感官左右,不仅会迷失本性,而且会危及个体的生存,甚至引发社会纷争,导致世界动荡不宁。因此,老子主张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从对名利的痴迷和追逐中解放出来。惟其如此,方能在名利面前保持平和的心态、清醒的头脑,以免招灾惹祸。他说“罪莫大于贪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相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只有少私寡欲,才是保全生命的长久之道。
庄子认为人们离不开衣食等物质条件,但过度的物质享受是对身体有害的,因此要有所节制,
“人之所取用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势必利令智昏,最后自掘坟茔。因此他希望人们能“不以物害己”、“不与物迁”、“不为物役”,而应该淡泊名利,实现精神的超越和自由。在庄子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