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所以,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学习与工作的成绩以及生活的质量,进而影响我们一生的成功与幸福。孔子告诉我们:“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天性一样自然坚固。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我们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责任。如何培养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认清城乡结合部学生行为习惯现状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经调查,居住在本地的学生家长整体素质不高,一部分不识字,小学和初中文化的占多数,这些学生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具有多元化、多层面、地域广、较复杂等特点,导致学生们素质参差不齐,教育背景相对复杂,具有以下特点:

1、特定的生活环境导致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家庭条件好的,家长重视的学生基本上都选城内学校就读。城乡结合部学校招收的学生多属打工族、经商族的孩子。他们大多数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看,由于隔代亲情往往产生溺爱,疏于管理,使孩子形成不良行为,甚至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学生行为习惯相对较差。

2、家庭教育、环境教育氛围差。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家长多数是忙完农活忙生意,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多数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低,无能力辅导孩子;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和社会文化转型的原因,引起单亲家庭特别多;多数家长缺乏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意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形成合力,直接导致学生不能接受双重教育,甚至产生教育冲突。

二、城乡结合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

1、耐心辅导、不断鼓励、持之以恒。

一年级刚进校的学生,几乎没有什么行为习惯,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还没有行为习惯的概念,这时需要家长协助。正如上面说过的那样,

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长大多在外务工,他们是没有时间和精力,也没有要辅导孩子的意识。他们认为孩子的学习是老师的事,与他们无关。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和爱心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首先,重点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除了运用一些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展示)来教会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拿书姿势,写字姿势,翻书方法,读书方法……以外,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学生还要一个个手把手的去教,反复地教,要让学生在学校里就掌握好这些学习的基本技能。另外,还要培养学生上课的良好习惯。第二,在班会课上给学生宣读上课纪律要求,让学生明确上课的纪律规定。不仅如此,一旦有学生忘记了,违反了还要不断重复。刚开始时,要耐心和包容,因为毕竟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正式的学习,一切都在学习之中,我们要遵循学习的规律,慢慢提高要求。上课纪律有了保证,接着开始重点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讲话的习惯、主动思考和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以及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从一年级到二年级又逐步增加了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和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习惯培养。第三,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一年级伊始,首先是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刚开始的时候,很有一部分孩子会因为玩耍忘记完成作业。特别是家庭作业,回家书包一丢就去玩了,家长也不问不管,或者说偶尔随便问一次。有一部分学生会忘记做。这时,我每天在班上表扬按时完成了作业的孩子,并在放学的时候奖励一朵小红花,让全班都知道这是好的行为,暗中鼓励全班同学效仿。另外再鼓励和提醒那些经常忘记作业的同学要先完成作业再玩,强化要求。每周再评一些好学生,来巩固教育效果。一个月下来,班上基本就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接着,重点培养他们认真书写和及时改错的习惯。到了二年级,则重点培养学生自己认真审题、从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反复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要独立,父母挣钱养家已经很辛苦了,不要再给父母添麻烦,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2、正面教育,率先垂范、家校结合。

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生活特点,不可避免地会学到周围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说脏话,不讲卫生,不遵守交通规则,不讲道理等。

因此,城乡结合部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尤为艰巨和困难。我们必须把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家校的“一致化”教育,学校的文明教育成果才能得以巩固。所以,要首先在一年级的家长会上与家长共同探讨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侧面要求家长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而我们自己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给学生无声的教育,所以要求孩子说文明用语,教师对学生也说文明用语;要求孩子爱护清洁卫生,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教师要主动去捡起来丢进垃圾桶;要求学生主动问好,见到学生,教师也要微笑着打招呼……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历史故事。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千百年来形成了许多优秀的礼仪传统,教师通过有趣的故事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有关文明礼仪方面的优秀事迹,激起学生爱国之情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文明礼仪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良好行为的习惯。然后,让学生将听到的故事回去讲给家里人听,讲给身边的人听。进行故事比赛等形式,通过学生传给更多的人,带动一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学生有自信。当孩子有自信的时候,他才会有意愿去做更多更好的事。所以,教师不要给孩子下定论,教育他们以鼓励为主。每一学期都要给每一个孩子得第一的机会,亲其师才信其道。

3、加强督促,强化行为习惯

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可以采取“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期望一朝一夕就可-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才能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变成自觉遵守。例如,在监督、强化学生课前学习用品准备的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我先是每次下课提醒学生收好、准备好学习用品(要求摆在书桌的左上角),一段时间后,再下课,我便有意地站着不动,用眼晴不作声地看,直到学生明白我的用意,迅速地按照要求准备学习用品,我才允许自由活动,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种自然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