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爆发

合集下载

1911年10月 辛亥革命爆发

1911年10月 辛亥革命爆发

[键入文字]1911 年10 月辛亥革命爆发1911 年10 月9 日正午,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 号机关装配炸弹,不慎爆炸,孙武受伤。

俄国巡捕闻声赶至,把炸药、旗帜、符号、文告、印信全部抄走,起义计划暴露。

瑞澄下令紧闭城门,大事搜捕。

蒋翊武与刘复基计议,刘主张当机立断,说:与其坐而被捕,不如及时举义,失败利钝,非常计也。

蒋以临时总司令名义发布命令,在当晚12 时起义。

然而在当晚12 时以前,军警突至武昌小朝街85 号总指挥部,刘复基掷炸弹时受伤被缚。

蒋翊武、彭楚藩跳墙时,也被捕。

蒋因穿长袍马褂,拖着辫子,不被注意,乘机逃逸。

当晚的起义计划遂告流产。

清吏连夜审讯,审官铁忠想开脱彭楚藩,说:你是宪兵,是捉革命党的,怎么也被错捉来了?彭答:我就是革命党!铁忠再说:你不是奉命去抓匪徒的吗?彭愤答:我是黄帝子孙,怎么会接受满虏的命令!他要来纸笔,振笔疾书:余既从事革命,个人生死,早置度外,请速余死。

彭即被杀,年仅25 岁。

复提刘复基。

刘骂不绝口,就义时连呼同胞速起!还我河山!死时年28 岁。

杨宏胜受审时说:老子革命党,杀便杀,胡问为?党羽除汝满奴外悉是。

铁忠大怒,命人鞭打,杨挺身直受。

推出施刑时厉声骂道:贼虏!杀!快杀!恐奴才不久亦随老子来也!死时年26 岁。

10 月10 日晨,张廷辅被捕,刘公寓、同兴学社等革命机关相继被抄,清军开始按查获的名册捕人,被捕人数已达32 人。

瑞澄通告全城:此次匪巢破获,可以安堵一方。

须知破案甚早,悖逆早已消亡。

又向清廷发电:瑞澄不动声色,一意以镇定处之,俾得弭患于初萌,定乱于俄顷。

10 月10 日晚,情况已万分危急,各标营党人集议,决定立即动手。

7 时许,城外火起。

混成协第二十一营辎重队、工程队和炮队起义,向城内进发。

城内工程第八营排长陶启胜发现士兵金兆龙臂缠白中,吼道:你要造反?金答:老子就造反,你将怎1。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辛亥革命的发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尖锐的产物,是十分腐朽的清政府没有能力领导国内变革、没有能力继续引领中国前进、没有能力抵御外国侵略的结果。

首先,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使中国陷入名存实亡的境地,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这是辛亥革命发生的政治原因。

《辛丑条约》订立后,列强采取以华治华政策,利用清政府作为其统治中国工具。

因为利益关系,列强在华矛盾进一步激化,结果1904—19 05年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日俄战争。

这是两个列强争夺我国东北领土的侵略战争,清政府不顾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将辽河以东划为战场,自守局外中立。

战争结果,日本战胜俄国,双方订立《朴茨茅斯条约》,俄国将我国旅顺、大连租借地及相关权利转让日本,沙俄势力退到东三省北部。

我国东北被日本和俄国瓜分了。

这期间,英国于1903—1904发动了对中国西藏的侵略,强迫西藏地方政府签定《拉萨条约》,阴谋分裂中国领土,而沙俄也想出兵控制西藏,我国边疆危机又一次显现。

20世纪初,列强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

经济上主要是扩大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投资,加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

1895-1913年18年间,各国在中国开设的资本在1 0万元以上的厂矿136家,投资总额达10315.3万元,为甲午战争前50多年间外国投资总额的13倍多。

列强在华争夺铁路、矿山等利权,开设银行,榨取巨额利润,干预地方行政,基本上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操纵中国的军事和政治。

列强还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学校、办报刊和吸引留学生等办法,推行文化侵略,进行奴化教育,从精神上奴役中国人民。

其次,清政府已到了内外交困的境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这是辛亥革命发生的另一政治原因。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二、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原因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清末“新政”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处在内外交困之际,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处在内外交困之际, 迫切需要摆脱困境。 迫切需要摆脱困境。 新政”的实质: “新政”的实质:封建统治阶级为挽回统治而进 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二、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原因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 (一)阶级基础 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觉醒,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觉醒,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政府调整了政策,允许和奖励民间建厂, 政府调整了政策,允许和奖励民间建厂,有利 于民族资本的发展。 于民族资本的发展。 (二)骨干力量 通过兴办学堂,奖励留学等途径, 通过兴办学堂,奖励留学等途径,中国出现了资 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 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青年知 识分子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识分子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
民主: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民主: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经济: 经济: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未能改变中国 两半社会的性质 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币 周年纪念币 辛亥革命
驱除 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 “”
《民报》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 阶段。
四、革命准备工作
广州起义 1911年4月27日,赵声、黄兴等人在广州 年 月 日 赵声、 领导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但 领导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 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72具烈士 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 具烈士 遗骸,合葬于黄花岗, 遗骸,合葬于黄花岗,由此建成黄花岗七十二 烈士墓。 烈士墓。而此次起义中牺牲的起义军则不止此 牺牲者多为同盟会精英, 数。牺牲者多为同盟会精英,当中包括有支持 中国革命的日本人

为什么会爆发“辛亥革命”

为什么会爆发“辛亥革命”

为什么会爆发“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革命。

其爆发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因素。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为何会爆发辛亥革命。

一、政治原因清朝的政治体制是封建专制制度,皇帝拥有绝对权力,民众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和1905年的丁家庄起义等事件,曾引发中央政府的动荡。

此后,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帝国主义势力不断侵略,国民对清朝的不满情绪不断加剧。

清朝政府在政治上的反动、腐败和内忧外患,都严重削弱了其发展和统治的能力,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二、经济原因19世纪末期,中国社会经济逐步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农业和手工业都已逐步被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工业所淘汰。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国内最广泛的社会阶层,但却遭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

清政府实行的是保守的经济政策,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发展民族经济,这使得国内经济越来越落后。

随着工业化和职业化程度的提高、金融资本的侵入,民族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也开始走向政治斗争。

三、文化原因清朝政府与国外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文化领域受到了巨大影响。

清政府虽然开始注意到进修洋务之策,加强了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但对一些正宗文化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保护。

加之德、俄、英、法等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播西方文化,对本土传统文化产生了破坏和压制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想反而在一些地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四、军事原因辛亥革命爆发期间,清政府军队在军事上的战斗力早已低落不堪,各种军备落后。

清朝政府时常削弱军阀势力以收集兵力,却阻碍了武装部队的正常发展,造成军队装备的很多拖延,但自兴中会、同盟会等社会群众的力量加入,使得军阀的势力逐渐衰退,形势逐渐明朗化。

此外,外国强权也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经济实力的当前几乎屈服于外国租借地、压迫、对抗。

五、殖民地压迫中国在19世纪末期意识到帝国主义势下的侵略,这种压迫不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造成了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到了中国领土,并对中国人的一切行为造成了干扰。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理解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理解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理解伍永健院:体育科学学院班:10社体号:2010484113一、辛亥革命的爆发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

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最终俄国把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侵略特权“转让”给日本,强烈的激起广大青年、农民、工人阶级的救国热情,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以及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国内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

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月学习日本实现君主立宪的方案,但是还是没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最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革命爆发了,其他革命团体陆续登台,各个革命团几乎都是以“排满”为宗旨的,特别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纲领。

使全国革命团不断涌现出新的活力和斗志,坚持革命到底。

二、辛亥革命的思想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反对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邹容写了《革命军》,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孙中山提出的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目的要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及其媚外政策,但是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从而给部分人有破坏革命的可趁之机。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革命后续发展
在同盟会会员策划和支持下, 在同盟会会员策划和支持下,新军第九镇 统制徐绍桢 徐绍桢, 统制徐绍桢,于南京城外六十里之秣陵关 起义。 宣布 起义。徐绍桢与上海都督陈其美及苏 浙起义军将领商定组建联军会攻南京, 浙起义军将领商定组建联军会攻南京,徐 绍桢任总司令。11月11日 绍桢任总司令。11月11日,联军司令部在 镇江成立。11月24日 12月 镇江成立。11月24日至12月1日,在总司 令徐绍桢的统一指挥下, 令徐绍桢的统一指挥下,联军相继攻占乌 龙山、幕府山、雨花台、天保城等据点。 龙山、幕府山、雨花台、天保城等据点。 后黄兴赶来加入指挥。12月 后黄兴赶来加入指挥。12月2日一举攻占 南京城(南京之战) 至此, 南京城(南京之战)。至此,长江以南全部 为革命军据有。 为革命军据有。
具体表现在一下五个方面: 具体表现在一下五个方面:
1,民族危机: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空 前严重。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 前严重。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 一步加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 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 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政治统治: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反动卖国 的本质日益暴露,促进了人民觉醒。 3,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 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 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 5,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资产阶级 ,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 动的到来。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 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 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 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 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 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辛亥革命爆发时间 辛亥革命的时间 其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辛亥革命爆发时间 辛亥革命的时间 其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辛亥革命爆发时间辛亥革命的时间其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辛亥革命爆发时间辛亥革命的时间是1911年的10月10日,这是一次震惊中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孙中山为首领,资产积极革命派和广大工农群众一起参与的一次伟大的革命。

这次伟大的革命之所以叫辛亥革命,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时间是1911年,而1911年就是辛亥年。

于是历史上就把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叫做辛亥革命。

孙中山油画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侵略的步伐愈发紧张,中国被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投降,对内又横征暴敛,阶级内部矛盾日益激化。

群众奋起反抗,但是毕竟这些反抗都是自发组织的,没有人来领导与组织。

于是以孙中山为首资产阶级革命派吸取了以往的教训才有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这是第一个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团体,之后华兴会与光复会分别成立于长沙与上海。

不久以后,三会联盟组成中国同盟会。

武昌会议以后,只两个月的时间,就有十四个省宣布独立,清政府渐渐瓦解。

1911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的2月清皇帝宣布退位。

辛亥革命爆发时间之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下,孙中山被迫辞去大总统的职位,而袁世凯就位。

袁世凯上位意味着中国依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求生,辛亥革命也就此失败。

虽然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是清王朝被成功推翻,统治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结束。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有好几个方面。

首先辛亥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在阶级力量的方面,资本主义渐渐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开始壮大。

再从经济上看,二十世纪初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物质基础。

思想方面,民主思想渐渐扩大,革命热潮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思潮。

三民主义的颁布,为辛亥革命提供了奋斗的纲领,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 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
不见直书“辛亥革命”,而“二次革命”之说至......
背景革命党ຫໍສະໝຸດ 清运动清朝衰落立宪运动
清朝衰落
1898年原辅仁文社领导人谢缵泰所绘时局图 主词条: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瓜分中国狂潮
最早的英文版《伦敦蒙难记》 1896年,在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 亡海外。同年9月23日,清廷从海底电缆侦查到孙中山从美国纽约坐船到英国,当时孙中山是钦犯。一星期后他 在英国利物浦登陆。10月11日,孙中山被公馆抓住 。12日到14日,孙中山设法与老师康德黎(James Cantline)取得联系,但全都失败了。他扔出去的小纸条由于地理原因没有抛到街上,反而被人发现。清使馆决 定以“遣送疯子”之名通过水运把孙送回清国。但是17日,租船之事在公馆仆人间传开,基督徒的女管家贺维太 太知道后于心不忍,便送信至康家。康德黎知道后,连夜寻找参赞马格里并且报案,但是马格里不在,警察也不 管此事。次日,再次去苏格兰场警察局报案,并无所获。康、孟前往外交部告知此事,另外告知《泰晤士报》。 而康德黎担心公使馆可能连夜把孙弄走,专门监视公使馆动静。19日,外交部已经开始行动——康、孟对此事并 不知道,直到20日。外交部录口供,申请开庭,监视水运。22日外交部转守为攻。马格里称需要公使放人才好, 他夹在中间确实难做。但龚拒不放人。当时英国首相梳士巴利勒令中国使馆释出孙中山,否则将驻英大使龚照瑗 及一众外交人员驱逐出境。《地球报》揭发这一消息,舆论力量介入——至此,有研究称英庭因为舆论压力才放 孙中山之说也不成立。1......

中国辛亥革命历史事件时间轴

中国辛亥革命历史事件时间轴

中国辛亥革命历史事件时间轴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次革命运动,它不仅结束了中国封建帝制,也揭开了现代中国的新篇章。

本文将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辛亥革命的历史事件,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段重要的历史时期。

1911年:辛亥革命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1911年10月10日,这一天,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反对清朝统治的革命浪潮正式兴起。

1912年:1月1日,清朝宣布退位,清帝溥仪即位后仅不到两个月,就宣布退位,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

同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成为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第一个临时政权,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1913年:孙中山访问美国并发表《建国方略》,其中提出了三民主义(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的思想,成为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治基石。

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引起了广泛的民族愤慨和反日情绪。

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北洋政府陷入政治混乱和军阀割据时期,中国陷入动荡。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激发了对帝国主义及封建主义的反抗,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成为中国革命的另一个重要力量。

1925年:孙中山逝世,中国人民对其发起了盛大的追悼和纪念活动,他被尊称为“国父”。

同时,广州暴动爆发,标志着中国革命运动进入新的高潮。

1927年:北伐战争开始,这场运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旨在推翻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以上时间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辛亥革命及其后续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辛亥革命不仅彻底终结了中国封建帝制,也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新局面。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在创新与变革的道路上,中国人民一直在追求国家的独立、民主与幸福。

辛亥革命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辛亥革命,也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伟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下面将对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革命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固有制度下,满清帝国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败,社会矛盾激化。

外国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造成了民族危机和民族危机意识的觉醒。

国内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在思想文化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铺垫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二、推翻满清的倒退辛亥革命的爆发主要是由于满清政府的倒退。

满清政府自18世纪中后期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力衰退,无法有效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

而且,晚清满清政府的腐败和官僚主义也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和抵制。

辛亥革命开始于武昌起义,随后爆发全国大规模的武装革命潮流,致使满清政权逐渐倒塌。

三、三民主义的兴起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由孙中山创立,分别是民族独立、民主政体和民生幸福。

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成立了中华民国,旨在实现三民主义的理念。

四、民主革命与社会革命辛亥革命的目标是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一方面是一场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专制政权,实现了政治权力的转移。

另一方面,辛亥革命也涉及到社会革命。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空前的巨变,废除农民地主制度,推行土地改革,促进了社会平等和社会进步。

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辛亥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们积极倡导现代思想和民主文化,对中国旧有的封建文化进行了批判和颠覆。

同时,在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孙中山提倡的三民主义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华,使中国文化得到了更新和发展。

六、辛亥革命的不完全胜利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政权,确立了中华民国,但也面临了许多难题和困惑。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仍然存在着强烈的军阀割据和民族矛盾。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制度的起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制度的起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制度的起点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和现代化进程的开启。

这场革命不仅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开始,也成为了世界上众多殖民地国家追求民族独立的一个范例。

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了清朝封建制度,为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革命的起因辛亥革命爆发的起因主要包括中国社会的内外压力以及封建社会的腐败衰落。

首先,自从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几乎处于一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下,国内外压力逐渐加重。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领土,经济被掠夺,中国人民积贫积弱。

其次,清朝封建社会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政府腐败、社会不公以及农民的困境加深了矛盾。

这些内外压力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二、革命的过程辛亥革命是一个曲折而艰难的过程。

先是武昌起义的爆发,随后在各地迅速掀起了反清起义。

各省议会以及中国同盟会等革命团体逐渐形成,呼声日益高涨。

孙中山被推举为致力于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领袖,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他积极组织起义军,进行革命宣传和武装斗争。

辛亥革命的进程中,经过了多次失败与重新组织,最终在1911年辛亥年十月十日,广州起义的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三、革命的结果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了封建制度,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首先,清朝灭亡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成为临时大总统,开创了中华民国的历史。

其次,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他致力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改革方案,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此外,辛亥革命还揭开了中国革命的序幕,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

然而,辛亥革命的结果并非完全的成功。

封建社会的腐败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农民的问题依然突出。

同时,由于外国势力和国内冲突的干扰,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依然困扰着种种问题。

然而,辛亥革命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迈进。

中国历史发生了哪些革命

中国历史发生了哪些革命

中国历史发生了哪些革命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几千年来,这片土地上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历史事件。

其中,一些革命事件,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也改变了中国的未来。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历史革命。

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发生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其目的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结束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侵略。

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经过武昌起义、南下革命等一系列激烈斗争,最终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制度。

2. 四五运动四五运动是中国的第一次工人阶级自发的、较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这次运动发生在1949年,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封建制度,要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中国。

3.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9年,是经历了百年封建专制治下的中国第一次自觉地迎来了现代科技与文化的洗礼。

新文化运动反对儒家思想,呼吁民主、科学、维新、革命和进步,开启了中国近现代启蒙运动的序幕。

4.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发生于1966年,是毛泽东发起的一场旨在消除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习惯的社会运动。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非常大,劳动力大量外流,文化和历史的损失也非常惨重,但是它也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些启示和经验。

5.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最为深远的一次社会革命运动,它的发生与改变被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的,这次革命使中国经济、教育、社会、珍宝等得到了全面、长远、深刻的变革和重构,也为中国走向现代化道路铺平了道路。

以上是中国历史发生的一些具有影响的革命事件,能够在长久的时间内推动历史的发展,为后代留下启示和教训,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需要在历史的积累中认真反思,总结历史经验,不断为创造美好的未来努力。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引言: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的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这次革命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开辟了中国独立民主的新时代。

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爆发,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的,本文将从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全面解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并探讨其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一、政治原因1.1 封建帝制的腐败在清朝晚期,中国封建帝制严重腐败。

满族贵族与地方吏员相互勾结,剥削压迫民众,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皇帝懒政好奢侈,无力有效治理国家,导致政治腐败程度日益加深,给辛亥革命提供了政治土壤。

1.2 外国列强的势力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入侵中国,推行不平等条约,打开了中国市场,抢夺了中国的土地和资源。

这种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剥削进一步引发了中国人民的不满和反抗,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外部条件。

二、社会原因2.1 内部社会矛盾激化清朝后期,社会经济矛盾猛增,农民破产,民工无业可做,社会阶层分化加剧。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升级,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2.2 国内外思想的传播新思想的传播对辛亥革命的爆发起到了重要作用。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戊戌变法等改革运动,为辛亥革命培育了一批有思想觉醒的知识分子,为后来的革命造势。

此外,马克思主义、民主主义等西方思潮迅速传入中国,进一步唤醒了人们对民主权利的追求。

三、经济原因3.1 经济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朝封建制度制约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封建土地所有制妨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官僚资本和农民负担的增加使得社会经济不堪重负,进一步导致社会动荡。

3.2 外国的不平等条约限制了中国经济列强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瓜分了中国资源,带走了大量财富,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外国资本的压迫使得中国无法发展自己的产业,国内市场受制于人,经济困境进一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四、深远影响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辛亥革命内容

辛亥革命内容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又称辛亥革命。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事件之一,标志着中国历史
上封建帝制的结束。

辛亥革命发生在清朝时期,旨在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背景
19世纪末,清朝政府日益腐败,国力衰弱,社会动荡。

外国列强侵略,民族
危机深重。

中国社会呼唤改革,民族解放的呼声日益高涨。

事件经过
辛亥革命的序幕可追溯至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的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引起
了更多人对清朝政府的不满。

1905年开始,中国各地开始掀起起义活动,许多雄
心勃勃的政治家和爱国士绅开始积极策划行动。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正式爆发。

武昌起义成功后,武昌首义军开始
向南京进发,随后全国各地相继响应,清朝政府节节败退。

辛亥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被迫退位。

影响
•辛亥革命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决心与勇气。

•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对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民主
自由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我们应该铭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纲领
兴 中 1894年 会 中 国 同 盟 1905年 会
檀香山 孙中山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日本东 孙中山 京
三民主义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建立民国
民生——平均地权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革命党发动的武装起义
1911年4月27日, 同盟会在广州发 动反清武装起义。 起义失败,七十 二烈遇难。后人 收殓烈士遗骸合 葬于广州城郊黄 花岗,史称“黄 花岗七十二烈 士”。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湖北军政府安民告示
武昌起义后,各省宣布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4、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会见各国使节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民既成功了也失败了
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 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 270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 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五色旗
由临时参政院通过,采 用红、黄、蓝、白、黑 五色旗为国旗。五色即 代表汉、满、蒙、回、 藏五个民族,象征“五 族共和”。
清宣统帝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2日
孙中山派出以教育总长蔡元培为首的迎袁专使,请袁世凯去南 京就职。这是迎袁专使等到达北京后合影。
迎袁专使到达北京
辛亥革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 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以孙 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实现资 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历史知识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条件

【历史知识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条件

【历史知识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条件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是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为对外支付巨额赔款,腐朽的清政府加剧了对人民的盘剥,致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下,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遍及全国,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的角色。

清末“新政”的破产是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先后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由于其根本目的在于延续其反动统治,清政府不断借改革之名加强皇权,最终使统治集团内部分崩离析,没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统治危机。

经济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物质基础。

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思想基础: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三民主义的提出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共同的奋斗纲领,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同盟会的成立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政党统一领导的新阶段。

前车之鉴:戊戌变法的失败使革命派认识到必须用革命的武装起义推翻反动统治。

导火线:1911年5月四川、广东、湖北、湖南四省的保路运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也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

辛亥革命的成功使得中华民国得以建立,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的共和国家。

本文将探讨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一、辛亥革命的爆发原因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复杂而多样。

中国在晚清时期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腐败。

封建专制统治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和民众的不满。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剥削使中国陷入了危机之中。

同时,在中国现代化思潮的推动下,中国人民渴望改革与民主,并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社会。

因此,辛亥革命可以说是中国人民反对压迫与封建统治的一次伟大斗争,是中国人民向自由、民主和独立奋起的标志。

这场革命代表了中国广大民众的追求,最终推翻了满清政权,为中国的崛起和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的胜利为建立中华民国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后,民主和自由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迅速传播,各地爆发了许多革命潮流。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并发表了《告中国同胞书》,宣布成立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的成立象征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的共和政权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变。

它结束了封建帝制统治,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中华民国的建立对中国的影响中华民国的建立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使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民主制度的出现为中国的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板。

其次,中华民国的建立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国家的独立、自由和尊严。

此外,中华民国的成立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交往和合作。

中华民国的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在国际舞台上争取中国的独立地位,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建议和支持。

最后,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中国的社会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

人们开始反思封建传统,推崇现代科学、民主制度和人权观念。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介绍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介绍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介绍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并在1912年2月12日结束。

辛亥革命纪念币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__年9月30日发行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

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一)正面图案。

该套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

(二)背面图案。

1/4盎司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孙中山头像,并刊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中文字样、1911-20__字样及面额。

1盎司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武昌起义浮雕,并刊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中文字样、 1911-20__字样及面额。

1/4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4盎司,直径22毫米,面额1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00000枚。

1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1盎司,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60000枚。

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外形设计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特色,高台大屋顶的架构,彰显中国建筑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质;几何形外观和楚国红色调,寓意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俯瞰呈V字造型,寓意胜利和武汉的腾飞。

辛亥革命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设有1个序厅、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多功能展厅,集陈列展示、文物收藏、宣传教育与科学研究等功能于一体,是现有辛亥革命专题博物馆中展览规模最大、陈列科技含量最高、复原场景最多、参观导览系统最全的博物馆,配套建设有办公服务区、藏品库房、设备库房、文物鉴赏室、学术报告厅、地下车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的成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武昌起义能够首先取得胜利的原因有()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②人民的反帝斗争不断高涨③革命党进行了长期的准备④武汉地区清政府兵力空虚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武昌起义的直接领导者是()①熊秉坤②金兆龙③黄兴④章炳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3.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是一个()A.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首个地方政权 B.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的联合政权C.资产阶级革命派完全掌权的革命政权 D.立宪派占主体的资产阶级的地方政权4.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是()A.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B.以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C.是否改变中国的政体D.是否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5.1911年,辛亥革命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潜伏着失败的危机,这主要是由于()A.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B.清政府起用袁世凯C.立宪派、旧官僚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 D.缺少众望所归的领袖人物6.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国公使截留中国海关全部税收的根本目的是()A.武装干涉中国革命 B.从经济上扼杀中国革命C.从外交上孤立中国 D.从经济上资助中国革命7.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一度“严守中立”,其原因是()A.放弃对清政府的支持 B.不想干涉中国革命C.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 D.还没有找到代理人8.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 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C.革命形势发展出呼人的意料 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9.表明清朝在中国的统治已经徒具虚名的是()A.武昌起义的胜利 B.袁世凯就任内阁总理大臣C.中华民国的成立 D.清帝宣统下诏退位10.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已经无可救药 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 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D.认为只有袁世凯才是维持中国“稳定”的保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成立了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是辛亥革命的两大成果,据此回答11—19题:11.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A.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B.资产阶级立宪派占主导地位的政府C.革命派、立宪派联合专政政权 D.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联合政府12.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和措施的作用包括()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②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③推行资产阶级文化教育④改革社会风气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3.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中,在经济方面规定:“奖励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反映出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根本目的()A.平均地权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推翻清政府 D.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14.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对外宣布: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其根本目的是()A.希望能够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代理人B.争取帝国主义国家对南京临时政府的支持C.借机扩大中国革命的世界影响D.资产阶级希望与各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15.在中国历史上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6.下列有关《临时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参议院制定、孙中山在南京颁布 B.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规定行政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D.确立了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17.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中,对原同盟会革命纲领未真正实施的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18.《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这在当时所起的进步意义是()A.使人民获得了一些基本的民主权利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C.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义务 D.否定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19.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制订和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是为了()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迫使清帝下诏退位 D.反对封建专制统治20.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这表明()A.资产阶级革命在中国取得完全胜利 B.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朝结束C.资产阶级革命在中国最后走向失败 D.中国将要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21.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有()①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②立宪派、旧官僚对革命政权的进攻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④袁世凯的反革命欺骗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2.下列对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C.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2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里程碑②都是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运动③都试图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④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既是否定又是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24.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理由是()A.资产阶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 B.资产阶级不敢依靠和发动群众C.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D.中国社会性质并未改变25.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和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A.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 B.儒家思想的传统影响深C.封建顽固势力实在强大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三题,每题10 分,共30分。

要求: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辛亥革命后),俄国驻北京公使向自己的政府报告说:“主要的危险在于叛乱可能延长,或具有敌视外国人的性质。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日本驻华盛顿的代办也向美国政府表示:“如任此种情势继续发展,不仅影响商务,恐将爆发类似拳乱之排外运动。

”材料三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说:“……我认为,行动的时间已经到了。

如果列强不欲担负使北京政府瘫痪的后果,袁世凯必须得到支持,因为只有他是稳定的保障。

”材料四英国外交大臣葛垒说:“我们对袁世凯怀有极友好的感情和尊敬。

我们希望能出现一个政府,有充足的力量可以无所偏倚地对待各国,并能维持国内秩序以及革命后发展对华贸易的有利条件。

这样的政府将获得我们所能给予的一切外交援助。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上册回答:(1)帝国主义对辛亥革命持何种态度?(2分)分析其原因。

(2分)(2)列强对清政府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2分)(3)据上述材料,概括列强制定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2分)27.阅读下列材料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五十三条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上册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何处?(1分)其本质是什么?(1分)(2)材料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统治权力的分工又体现了什么思想?(1分)(3)材料中的哪些内容是旨在限制袁世凯的权力?(2分)(4)材料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什么进步意义?(2分)但它又隐瞒了什么本质问题?(2分)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甲日满退,乙日拥公,东南诸方一致通过。

——《张謇致袁世凯电》材料二 1912年1月中旬,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认为:“在清帝退位的情况下,我们除了支持袁世凯,再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转引自95年版《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材料三 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

”——《中国革命纪录》材料四曾在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任职的李书城回忆说:“黎元洪认为袁世凯对他有意维护,对袁感激不尽。

其他各省都督如谭延恺、程德全、庄蕴宽、汤寿潜、陆荣廷、孙道仁等,各省统治大将如沈秉坤、王芝祥等,本系清朝大官僚和地方大绅士,在他们看来,拥戴气味相投的袁世凯,自然比拥戴那些素不相识的革命党人要好一些。

当时如和议破裂,要他们听革命党的命令对袁世凯作战,他们很可能是反戈相向的。

”——转引自1995年版《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材料五已被袁世凯收买的同盟会领导人之一的汪精卫对孙中山施加压力说:“你不赞成和议,难道是舍不得总统吗?”——转引自1995年版《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请回答:(1)以上观点产生的背景是什么?(2)从上述材料看,是哪些压力迫使孙中山妥协的?(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妥协的内在因素是什么?他对袁世凯的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二题,每题10 分,共20 分。

29.概括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步骤,(5分)并分析其能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5分)30.为什么辛亥革命既是一次胜利的革命又是一次失败了的革命?(10分)历史参考答案(八)一、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26.(1)反对、仇视中国革命。

因为列强认为辛亥革命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

(2)放弃对清政府的支持,转而扶植袁世凯。

因为清政府已无力继续有效地为帝国主义卖命了。

(3)维护殖民利益是帝国主义国家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27.(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2)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主权在民的原则。

三权分立的思想。

(3)临时大总统公布法律,国务员须“副署之”;限十个月内召集国会。

(4)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的法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但无阶级的区别是不可能的,它隐藏了阶级压迫的社会本质。

28.(1)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在帝国主义的策划下,出现了“南北和谈”。

(2)帝国主义、立宪派、旧官僚,还有同盟会内部的压力。

(3)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不正确,因为他认为袁世凯功劳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