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科学之旅》“新学习”课堂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之旅》
执教老师:开县河堰初级中学肖鹏
教材:八年级物理(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知道观察和实验的基本要求,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学习重点】
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难点】
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等
【教具】
教师演示实验:酒精灯、烧瓶、烧杯、水槽、夹子、火柴、纸片、硬币、鸡蛋、水、盐、蜡烛等。
学生分组实验:放大镜、漏斗、乒乓球、纸张、纸条、笔等。
【教学过程】
新教师自我介绍!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小学的自然科学课里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物理知识,现在就请大家观看漂亮的章首图,通过这节课的科学之旅的学习,就能知道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多媒体播放与物理有关的科学发现或发明等。)
二、新课教学
1、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实验前可以经历提出问题、简单的假设和猜想。然后再经过实验,观察现象并检验先前的猜想和假设。)
我们先来看几个小实验(师生互动做实验,可找同学帮助一起完成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
低压沸腾实验
过程:如图所示,将装适量水到烧瓶中,加热至水沸
腾后,移开酒精灯并盖灭,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
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可以先叫学生猜想一下结
果。)。
现象:停止沸腾的热水再次沸腾。
●大气体压强
过程:如图所示,在杯子中装满水,用一纸片盖
住杯口,然后把杯子倒过来,猜想杯中的水会不会流
出来呢?做一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可以先叫
学生猜想一下结果。)
现象:水不会流出来。
●不弄湿手捡硬币
过程:如图所示,在一水槽的水中有一
枚硬币,怎样才能不弄湿手捡起硬币呢?我
们这里有烧杯、蜡烛各一件,你有办法吗?
(可以先叫学生想办法。)
现象:水进入烧瓶了,水槽里面没有睡
了,硬币露出水面了。
【学生分组实验】
●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和窗外的物体。(可以先叫学生猜想一下结果。)
现象:自己的指纹是放大的,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
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移开手指,乒乓球会不会下落呢?
(可以先叫学生猜想一下结果。)
现象:乒乓球不会下落。
●两张普通的纸,用两个手竖直平行拿起,从上往下吹气,两张纸会这样呢?(可
以先叫学生猜想一下结果。)
现象:两张纸会靠近,而不是远离。
做完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后学生在观察和动手中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说明物理是有趣有用的。
下面我们看几个有趣的现象(可选择性演示)
实验一:光的色散实验
实验二:隔掌吸钉
实验三:摩擦起电
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理现象。大家举些来看看。
以上的事例及很多有趣的现象都可以用我们的物理知识来解释。
有些同学会问“这些实验不都是我们小学自然课上做过的吗?我们现在是在学习物理第一课课,老师又重复原来学过的知识有啥用?”
“这些实验和所提问题,确实都是小学我们已学过或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同时这些知识也都是初中物理乃至高中物理要研究的内容。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规
律,并利用掌握的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的一门自然科学。”
2、物理学研究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现象及其规律。
3、怎样学习物理?
学生自己自学课文最后内容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在物理课的学习中,还不能忘记思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要学好物理知识必做到:(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现象及其规律。怎样学习物理:勤于观察,勤于动手;勤于思考,重在理解;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
2、想一想、写一写你见到或听到的一些神奇的物理现象(越多越好,最好是书上没有的)。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科学之旅
一、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二、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现象及其规律。
三、怎样学习物理:
①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②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③联系实际,联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