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主藏血和肝主筋

合集下载

自闭症专题(13)——自闭症与五脏的关系之三——肝

自闭症专题(13)——自闭症与五脏的关系之三——肝

自闭症专题(第13期)自闭症与五脏的关系之三——肝肝脏是人的五脏之一,通常我们说的五脏为肝、心、脾、肺、肾。

在五行之中,肝排在最前面,肝对应五行是木,就是木—肝、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关于肝的功能及与自闭症的关系,下面详细介绍。

1.肝主疏泄疏是疏通,泄是宣泄,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指的是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

人体中,肝有肝气、肺有肺气、心有心气,肾有肾气,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

气机是什么意思呢?气机就是气的运行,气的运行机制就叫气机。

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促进血液、津液的输送与代谢。

例如,一些肝病的患者如肝硬化,严重时就会出现肝腹水,说明肝的促进血液与津液代谢功能出了问题。

那么,正常人是不会出现肝腹水的,也不会出现与肝有关的津液、血液代谢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

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这个枢纽就是脾胃。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以上的功能要依赖于肝气的这个作用,也就是肝主疏泄的这个作用。

如果肝不能很好的疏泄了,脾胃的这种升清降浊的功能也就出了问题。

我们看中医的时候,中医医生就会经常对一些危重病人就会说,你现在属于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这其实就是肝的疏泄功能出了问题。

此外,肝主疏泄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主管胆汁的分泌和排泄。

肝分泌出胆汁,然后通过胆管储存在胆囊里面,胆汁具有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例如人吃完饭以后,就会定期的分泌胆汁。

胆汁流到哪里呢?它会流到人的十二指肠里面。

流出的胆汁在十二指肠里与胰腺分泌出的胰综合酶,酶像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进行汇合。

胆汁作为一个激活剂,能将胰综合酶激活,这种胰综合酶如果不遇到胆汁是没有活性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酶的活性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激活剂的影响,一个是受温度的影响。

胆汁就是胰综合酶的激活剂,如果没有胆汁,胰综合酶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因此,一些胰腺出了问题的人,他的胆汁往往是堵塞的,同时还会伴随着一些黄疸症状,这时胆汁不能很好的分泌,也就不能很好的将这个胰综合酶激活,他的消化吸收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五脏养生法——疏肝法

五脏养生法——疏肝法

五脏养生法——疏肝法作者:徐勰吴云川孔心甜朱诗话顾梦娇来源:《健身气功》2019年第02期肝属木,为将军之官,与胆、目、筋、爪等构成肝系统。

一、肝的生理功能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

(一)肝主疏泄:疏指疏通,泄指畅达,是说肝可以疏通畅达气机,有升、降、出、入的运动,流通全身,无处不到,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

主疏泄的功能,具体体现有以下2个方面:1.情志方面:人体的情志活动主要有心、肝两脏来主导,区别在于:心藏神是指主宰统管精神意识思维失常时--发生精神失常及各种情志的病变。

肝主疏泄是指调节情志活动,协助思考问题,这个功能正常时则心情舒畅,精神乐观,考虑问题周到。

失常时则情志失调,多表现为气郁,暴怒。

肝气抑郁可见闷闷不乐,多疑善虑,悲则欲哭,胁肋乳房胀痛,月经不调。

肝气亢奋可见急躁易怒,头目眩晕,胁肋疼痛。

肝失疏泄和情志异常互为因果,肝失疏泄,情志异常,变现为抑郁或亢奋,情志不遂致肝病,为功能失常,而暴怒,气郁均又伤肝。

所以,肝的特性是喜条达(情志舒畅),恶抑郁。

2.消化方面:消化是脾胃的功能,肝脏的疏泄能协助脾胃消化,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协助脾胃的升降。

正常气机运动变化是脾升清,胃降浊。

如果肝的疏泄正常,则能调畅气机,是以气机畅达,故脾能升清,胃能降浊。

如果肝的疏泄失常则气机逆乱,肝气犯胃时胃失降,在上为呕逆嗳气,在中为脘腹胀痛、疼痛;肝气犯脾时脾失升,在上为眩晕,在下为泄泻。

另一方面是分泌、排泄胆汁:胆汁由肝分泌,其色黄,味苦,排入肠助消化的功能。

肝疏泄正常,胆汁分泌,排泄正常,消化正常;肝失疏泄,胆汁分泌,排泄失常,若上泛于胃则会出现口吐黄苦水、脘痛;若不能排于肠时则会出现脘腹胀。

另外肝主疏泄,对妇女月经有着密切的影响。

(二)肝主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调节血液的功能。

1.贮藏血液:肝有“血之府库”之称。

肝形似仓库,《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有言:“故人卧血归于肝”。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静卧时肝脏可增加血流25%,整个肝脏系统包括静脉系统可贮存全身血容量的55%。

肝的生理功能

肝的生理功能

肝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肝在五行属木,主动,主升。

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冠,谋虑出焉。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

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肝于胆相为表里。

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1. 主疏泄疏,就是疏通;泄,就是发泄、生发。

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动、主升的生理特点,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调畅气机气机,就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的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由于肝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这对于气的疏通、畅达、升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调节作用。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的活动也就正常和调。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可出现两个方面的病理现象:一是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即是肝失疏泄,则气的升发就显现不足,气机的疏通和畅达就会受到阻碍,从而形成气机不畅、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出现胸胁、两乳或少腹等某些局部的胀痛不适等病理现象;二是肝的升发太过,则其的升发就显现过亢,气的下降就不及,从而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出现头目胀痛、面红耳赤、易怒等病理表现。

气升太过,则血随气逆,而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病理变化。

甚则可以导致卒然昏不知人,称为气厥,“阳气者,大怒则行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

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障碍,亦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因此,气机的郁结,会导致血行的障碍,形成血瘀,或为癥积、肿块,在妇女则可导致经行不畅、通经、闭经等。

气机的郁结,也会导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产生痰、水等病理产物,或为痰阻经络而成痰核,或为水停而成臌胀。

中医理论中的肝脏功能

中医理论中的肝脏功能

中医理论中的肝脏功能(1)主藏血:肝脏的功能是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

(2)主疏泄:(疏泄即舒展、通畅之意)。

是指肝气具有疏展,升发的生理功能,与肝气“喜条达”的性质分不开。

肝气疏泄,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

气调畅,升降正常,生理活动正常;反之气机不调,升降失序,内脏呈病理性表现,如肝气抑郁、情志受损,可见胸胁胀满、郁郁不乐等。

如肝气亢甚则可见急燥易怒,失眠多梦、目眩头晕等。

再是肝失疏泄可影响脾剧目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除有上述情形症状外,常兼有肝气犯胃所致的胃气不降之暖气和脾气不升的肝脾不和之征出现腹泻。

其次是肝主疏泄、还有疏利三焦(上、中、下三焦)通调水道的作用。

如果疏泄功能失常,则三焦通利受阻,出现水液代谢障碍的水肿、腹水等病症。

(3)主筋,其华在爪:筋膜是联络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组织,肛血盛衰关系到筋膜功能。

如肝血充盛、筋膜漏养充分,肢体活动正常;若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手足震颤,肢体麻木,伸屈不利;若热邪伤津,津血耗损,血不营筋,可见四肢抽搐,角弓反X,牙关紧闭等“肝风”病状。

肝血虚、筋弱无力“爪为筋之余”,爪甲多薄而软,变形脆裂。

(4)开窍于目:五脏六腑的精气、血脉运达皆注于目,目与肝脏有内在联系。

所以肝功能正常与否,常常表现在目的病变上。

如肝阴不足,两目干涩;肝血不足,夜盲、视物不明;肝经风热、目赤肿痛;肝火上升,目赤生翳;肝阳上无,头晕目眩;肝风内动、两目斜视、上吊;肝胆湿热,两目黄疸等症;因此肝开窍于目,此一理论,是屡试屡验的。

肝与疲劳相关疲劳的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运动能力下降。

中医认为肝与疲劳关系密切,《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说明筋的功能受肝的调节。

其实肝尚可通过脏腑气血等多个途径,影响疲劳感的产生和调节疲劳程度的轻重。

肝主疏泄,对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代谢有着重要影响。

《读医随笔》曰:“肝者贯阴阳,统气血……握升降之枢。

【故里中医】肝之藏血与疏泄!

【故里中医】肝之藏血与疏泄!

【故里中医】肝之藏血与疏泄!编者按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动主升,被称为“将军之官”。

肝的生理功能为主疏泄、主藏血,与人的情志活动有关,并促进人体的消化和气、血、水的正常运行。

故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其经脉络于胆,与胆相表里。

今天我们跟着于峥老师详细了解肝的两大生理功能。

藏象学说认为:肝藏血,主疏泄……。

《临证指南医案·肝风篇》曰:“经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故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它高度概括了肝的生理功能。

所谓“体”,一般是指实体或实质,“用”是指作用和机能。

肝为藏血之脏,血为阴,故肝体为阴。

肝主疏泄,内寄相火,为“风木之脏”,病理上容易动风化火,肝又主管筋的活动,这些功能作用以及病理的变化,若以阴阳来归类是属阳的。

因此,肝的生理功能主要分两个方面:一则为肝藏血,一则为肝主疏泄。

所谓肝主疏泄,即肝有疏通气血的作用;而肝藏血,是说肝有调节血流量的作用。

1、肝藏血“肝藏血”,主要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唐·王冰注《素问》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行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人体各部分的血液,常随着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其血流量。

当人在休息和睡眠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相应减少,多余的血液则藏于肝;当运动或工作时,机体的血液需要量就增加,肝脏将其贮藏的血液排出,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

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为罢极之本”。

所渭“罢极”就是耐受疲劳的意思。

指肝是为运动提供能量的源地。

当人劳动时,肝脏把自己贮藏的血液供给全身,使肢体包括脑发挥作用。

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张氏医通》对肝化生血气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认为“血之与气异名同类,虽有阴阳清浊之分,总由水谷精微所化,其始也混然一区,未分清浊,得脾气之鼓运,如雾上蒸于肺而为气。

成年人肝不藏血怎么办

成年人肝不藏血怎么办

成年人肝不藏血怎么办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

人体各部分的血液,常鉴于各种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血流量。

所以王冰注《内经》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如果肝有病,则失藏血的功能,就会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同时也会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

如肝血不足,常见两目昏花,筋肉拘挛,屈伸不利,以及妇女月经量少,甚至月经闭而不行的症状。

具体分析如下: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具有舒展、升发的生理功能,它与人体气机的升降与调节有密切关系。

例如:人的精神乐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舒畅,升降有序,气血和平;如果肝气抑郁,闷闷不乐,多疑善虑,咽中作梗,甚至沉闷欲哭,女子就会月经不调,男子就会发生肝病。

肝气过于亢奋,则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等症。

在气血方面,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则直接影响到气血的畅通。

气为血之帅。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

如肝气郁结,则血流不畅,势必影响到肝藏血的基本功能,从而出现胸胁刺痛,月经不凋;甚则血结成块而为症遐,或月经闭而不行。

如暴怒伤肝,肝气上逆,血随气行,可以出现面红、目赤、呕血等症状。

所以孟子谈到养气时说:“持其志,勿暴其气。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还有通利水液的作用。

气机不畅,气滞水停,常致小便不利,水液停留,而成水肿、腹水等症。

在消化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是调畅气机,协助脾胃之气升降;另外还与胆汁的分泌有关,所以肝气郁结的患者,常见胃气不降之呃逆与脾气不升之腹泄疾患。

肝主筋。

《素问•痿论篇》说:“肝主身之筋膜”。

筋膜是一种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

肝之所以能主筋膜,主要由于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养。

只有肝血充盈,使筋膜得到濡养而维持正常的运动。

若肝气不足,不能养筋,则会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甚则屈伸不利。

若热邪劫伤津血,血不营筋,而见四肢抽搐,甚则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症,称为“肝风内动”《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五脏之四肝

五脏之四肝

五脏之四肝肝位于腹腔,膈膜之下,右胁之内。

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动主升,被称为“将军之官”。

肝的生理功能为主疏泄,又主藏血,与人的情志活动有关,并促进人体的消化和气、血、水的正常运行。

故其生理特性可概括为: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其经脉络于胆,与胆相表里。

(1)肝的生理特性肝的生理特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

所谓“刚”,有刚强躁急之意。

古人把肝比喻为“将军”,用将军的刚强躁急、好动不静的性格来形容肝的生理特性。

正由于肝为刚脏,所以肝有病变时,则其气易动易亢。

因此,又有肝“体阴而用阳”之说。

所谓“体阴”,一是指肝为藏血之脏,血属阴;二是说肝属脏,位居于下,故属阴。

肝的生理功能,依赖于肝的阴血滋养才能正常。

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正常。

所谓“用阳”,一是说在生理上,肝内寄相火,为风木之脏,其气主升主动,动者为阳;二是说在病理上,肝阴、肝血易虚,肝阳易亢。

当肝有病时,常可见到阳气亢逆及动风之象,如眩晕,筋膜拘挛,甚则抽搐等。

另外,肝失疏泄,又可引起气滞血瘀。

肝气郁久化火,耗伤肝阴、肝血,肝之阴血虚损又可引起肝阳上亢。

一般而言,在病理过程中,诸脏之阳气皆易偏于虚,唯有肝之阳气易亢。

而肝阴和肝血又常偏虚。

所以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的说法。

2、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属木,应自然界春生之气,宜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既不抑郁也不亢奋的充和之象,才能维持正常的疏泄功能。

而暴怒,或抑郁的精神状态,低沉的情绪,最易影响肝的疏泄功能。

暴怒可致肝阳亢逆,出现面红目赤,头胀头痛;情绪低沉,则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又可化火生热,导致肝火、肝风等病变。

3、肝与春气相应。

人与天地相参,则肝应春气。

春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有利于肝气升发、调畅。

肝的病变,在春季,得自然界少阳之气滋助,可逐渐好转。

但如果自然界春季风气太盛,则可对肝产生不利的影响。

肝胆之中医

肝胆之中医

五脏之肝(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作者:时间:2009-12-12 13:52:12五脏之四——肝肝位于腹腔,膈膜之下,右胁之内。

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动主升,被称为“将军之官”。

肝的生理功能为主疏泄,又主藏血,与人的情志活动有关,并促进人体的消化和气、血、水的正常运行。

故其生理特性可概括为: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其经脉络于胆,与胆相表里。

(1)肝的生理特性肝的生理特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

所谓“刚”,有刚强躁急之意。

古人把肝比喻为“将军”,用将军的刚强躁急、好动不静的性格来形容肝的生理特性。

正由于肝为刚脏,所以肝有病变时,则其气易动易亢。

因此,又有肝“体阴而用阳”之说。

所谓“体阴”,一是指肝为藏血之脏,血属阴;二是说肝属脏,位居于下,故属阴。

肝的生理功能,依赖于肝的阴血滋养才能正常。

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正常。

所谓“用阳”,一是说在生理上,肝内寄相火,为风木之脏,其气主升主动,动者为阳;二是说在病理上,肝阴、肝血易虚,肝阳易亢。

当肝有病时,常可见到阳气亢逆及动风之象,如眩晕,筋膜拘挛,甚则抽搐等。

另外,肝失疏泄,又可引起气滞血瘀。

肝气郁久化火,耗伤肝阴、肝血,肝之阴血虚损又可引起肝阳上亢。

一般而言,在病理过程中,诸脏之阳气皆易偏于虚,唯有肝之阳气易亢。

而肝阴和肝血又常偏虚。

所以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的说法。

2、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属木,应自然界春生之气,宜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既不抑郁也不亢奋的充和之象,才能维持正常的疏泄功能。

而暴怒,或抑郁的精神状态,低沉的情绪,最易影响肝的疏泄功能。

暴怒可致肝阳亢逆,出现面红目赤,头胀头痛;情绪低沉,则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又可化火生热,导致肝火、肝风等病变。

3、肝与春气相应。

人与天地相参,则肝应春气。

春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有利于肝气升发、调畅。

脏腑配五行

脏腑配五行

脏腑配五行
肝属木行,主疏泄,主藏血;肝与胆相表里,肝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液为泪;肝主筋,开窍于目;胆主决断,储存、排泄胆汁。

心属火行,主血脉,主神志,藏神;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在志为喜,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液为汗;心主脉,开窍于舌;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浊清。

脾属土行,主运化,主统血,脾气主升;脾与胃相表里,脾在志为思,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肺属金行,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在志为悲忧,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液为涕;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大肠传化糟粕。

肾属水行,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与膀胱相表里,肾在志为恐,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液为唾;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及二阴;膀胱贮存、排泄尿液。

肝是脊椎动物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

肝是脊椎动物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

肝是人体内以代谢消化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是体内最大的脏器;有储存、合成、分泌、解毒和防御等功能。

并在身体里面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也制造消化系统中的胆汁。

肝位于人体腹部位置,在右侧横隔膜之下,位于胆囊的前端且于右边肾脏前方,胃上方。

中医认为肝与胆相为表里,开窍于目,肝主藏血,肝主疏泄,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

”肝脏功能肝脏的再生能力:成人肝脏重达1500克左右,是腹腔中最大的器官,而且1分钟流经肝脏的血液量亦高达1000毫升以上。

肝脏即使被割掉一半,或者受到严重伤害,残留的正常肝细胞仍能照常从事其工作。

实验证明,把鼠肝切掉一半后,老鼠照常进食并且朝气蓬勃地活着,检查其肝功指标往往仍正常。

在人类,若肝脏内长了大小不等的多个瘤块,或癌肿已使肝脏变形,但只要这些占位性病变不压迫汇管区,只要尚存300克以上的健康肝组织,患者饮食方面仍无明显症状。

肝功也无太大障碍。

经手术切除肝脏75%老鼠于3周后便能恢复原状:同样的狗需8个星期:人类则需4个月左右。

由此可见,肝脏具有其它器官无法比拟的旺盛的再生和恢复能力。

①维生素代谢。

多种维生素,如A、B、C、D和K的合成与储存均与肝脏密切相关。

肝脏明显受损时,可继发维生素A缺乏而出现夜盲或皮肤干燥综合症等。

②激素代谢。

肝脏参与激素的灭活。

肝功能长期受损时可出现性激素失调,可有性欲减退、腋毛、阴毛稀少或脱落、阳痿、睾丸萎缩、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月经不调、出现肝掌和蜘蛛痣等。

③肝脏通过神经及体液的作用参与水的代谢过程,抵消脑下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以保持正常的排尿量。

肝脏还有调酸碱平衡及矿物质代谢的作用,又是重要的热能供给器官。

(2)分泌和排泄胆汁的功能:肝脏在24小时内制造胆汁约一升,经胆管运送到胆囊,胆囊起浓缩和排放胆汁的功能,以促进脂肪在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

(3)解毒功能:外来的或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均要在肝脏解毒变为无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肝的生理病理

肝的生理病理

3.疏泄胆汁:肝与胆相表里,有经络联系,中医学认为,胆汁的形成是“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所以肝的疏泄功能也表现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上,若肝失疏泄,胆道不利,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出现胁痛,食少,口苦,呕吐黄水或黄疸等症。
(三)肝主筋 “筋”指肌健,具有束骨系关节功能,肝藏血,血养筋,故筋是肝的精气所聚,故《素问》说:“肝主筋”、“肝之合筋也”。若肝血充足,则筋脉得以滋养,筋健力强,四肢关节活动灵活,屈伸自如;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轻则关节屈伸不利,重则四肢麻木,筋脉拘急,甚至意图
二、胆的生理病理
(一)贮藏和排泄胆汁:胆位于胁下,附于肝,与肝相连,贮藏来自肝脏分泌之胆汁,注入肠中,以助消化,它虽为六腑之一,但与其它五腑不同,它只贮藏胆汁而不接受水谷糟粕,故又把它归属于“奇恒之腑”。若肝气郁滞,郁而化热,薰蒸胆汁,胆汁上逆或外溢,则出现口苦,呕吐黄水或黄疸等。
本病与现代医学的“黄疸”含义相同,它是一个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凡一切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都属于本病证所论范畴。西医内科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及消化道肿瘤,钩端螺旋体病等,凡是出现黄疸症状的疾患,均可参考本节辩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
黄疸多由于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所引起,受病脏腑主要是脾胃和肝胆,发病因素主要是从外感受,或自内而生之湿邪,分湿热和寒湿两种,致病机理主要为湿邪内阻中焦,阻遏气机,影响胆汁的正常循行,外溢肌肤而发黄疸。
2.疏泄情志:肝性如木,喜条达舒畅,恶抑郁,忌精神刺激,《素问。举痛篇》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就是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的。故肝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人的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若肝失疏泄则肝不舒,气机不畅,精神抑郁,出现郁闷不乐,抑郁难解或开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出现心烦易怒等,反之对过度的精神刺激,又常常是导致肝失疏泄的重要原因。所以有“怒伤肝”及“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的论述。

中医 肝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 肝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肝与五脏的关系在中医的理论中,肝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器官,与五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在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的阐述,其中指出肝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关系。

肝与心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生理上,肝藏血,而心主血脉,因此肝与心共同维持着血液的正常循环。

肝与心在情志上也相互影响。

如果心情舒畅,则肝气条达,心情也会愉悦;而心情郁闷则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心脏功能。

肝与脾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脾主运化,而肝主疏泄,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消化系统。

如果肝脾不和,则会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肝还对脾的运化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再者,肝与肺的关系也十分重要。

在中医看来,肺主呼吸,而肝主疏泄,两者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呼吸功能。

肝肺还共同参与了水液代谢的过程。

肝与肾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肾主藏精,而肝主疏泄、藏血,两者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殖系统。

肾与肝之间还存在着“精血同源”的关系,也就是说,肾精可以滋养肝血,而肝血也可以涵养肾精。

中医认为肝与五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些关系不仅体现在生理功能上,还体现在情志、病理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均衡、适当运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维护肝脏和其他脏腑的健康。

论中医肝与失眠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肝的功能对人体的健康和睡眠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肝与失眠之间的关系。

一、中医对肝的认识中医认为,肝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主疏泄,主藏血。

肝脏的疏泄功能有助于维持气血的运行和全身器官的正常功能。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就会引起气血不畅,导致一系列疾病。

二、肝与失眠的关系失眠是指夜间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是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常见问题。

中医认为,失眠的主要病机之一是肝失疏泄,肝阳上亢,导致心神不宁。

当肝脏的功能失调时,会影响到全身的气血运行,使心神得不到足够的滋养,从而引发失眠。

三、中药调理肝与失眠对于失眠的治疗,中医常常采用中药调理的方法。

肝主藏血名词解释

肝主藏血名词解释

肝主藏血名词解释肝主藏血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下面给你解释一下:肝: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位于人体腹腔的右上方,重约1500克。

肝脏参与体内多种生理代谢反应,如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是体内重要的解毒器官,还具有储存和释放血糖的功能。

主:主要的意思,指在某一方面具有最重要、最核心的作用。

藏:储藏、积聚的意思,指在某一器官或脏腑中积聚、贮存某种物质。

血:血液,是人体重要的液体组织之一,通过血管循环于全身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具有营养、输送和免疫调节的功能。

肝主藏血:肝脏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藏血”的脏器,是血液的主要储存器。

它通过调节血液的进出,保持血液在体内的平衡。

肝脏贮存血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血液储存:肝脏能够储存和释放大量的血液。

在人体运动时,肝脏能够将储存的血液释放出来,供应给全身运动所需的能量。

而静止时,肝脏又能将多余的血液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2. 血液循环平衡:肝脏还能够调节血液的进出,保持血液在体内的平衡。

根据中医理论,肝藏血的能力与脾、肾、心等脏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循环运行。

肝主藏血的功能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中医认为,血液的充足与否与人体的整体健康密切相关。

如果肝脏出现问题,如肝气郁结、肝血不足等,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发各种疾病,如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抗凝血功能障碍等。

因此,保护肝脏的健康,维持肝脏的藏血功能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正确的饮食结构、适当的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可以有助于保护肝脏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同时,中医药理疗法也可以在提高肝脏藏血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中医对肝的认识

中医对肝的认识

中医对肝的认识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

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刚脏”之称。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胆附于肝,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属络于肝与胆,互为表里。

肝在五行中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

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

肝主疏泄是指肝对于全身的气机、血液和津液等方面具有疏通、畅达的功能。

肝的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及其气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是保持肝脏本身的功能以及其他脏腑功能协调有序的重要条件。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畅全身气机:调畅全身气机,是指肝气的疏泄作用能使脏腑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

气机,即的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机体脏腑、经络、器官等的机能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由于肝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调节作用,对于维持全身脏腑、经络、器官功能活动的正常与否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的活动也相应正常和调。

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可表现为“肝气郁结”和“肝气上逆”两种病理变化。

2)、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和输布:血与津液属阴,主静;气属阳,主动。

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亦有赖于气机的调畅。

肝的疏泄功能,能调畅气机,使全身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畅达有序。

气能运血,气行则血行,故肝的疏泄作用能促进血液的运行,使之畅达而无瘀滞。

若气机郁结,则血行障碍,血运不畅,血液瘀滞停积而为瘀血、癓积,或肿块,在女子可出现行经不畅、月经后期、痛经、经闭等。

若肝气上逆,迫血上涌,又可使血不循经,出现呕血、咯血、晕厥,或女子月经过多、崩漏不止等症。

气能行津,气行则津布,因此肝的疏泄作用能促进津液的输布代谢,使之无聚湿成水生痰化饮之患。

若肝疏泄功能变态,气机郁结,会导致津液的代谢障碍,构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品,出现水肿、痰核等病证。

3.1.1.4 肝

3.1.1.4 肝


《宝命全形论》说:“土得木而达”;
《血证论》也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 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 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 在所不免。”
调畅情志 情志活动,是属于心主神明
的生理功能,但亦与肝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正常运 行,情志异常对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影响, 也在于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
在上则为呕逆嗳气 在中则为脘腹胀满疼痛 在下则为便秘
肝的疏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
还体现于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胆与肝相连,胆汁,是肝之余气,积聚 而成。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实际上也是 肝主疏泄功能的一个方面。

肝的疏泄正常 胆汁能正常地分泌和排泄,有助于脾胃的 运化肝气郁结,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胁下胀满、疼痛、口苦、纳食不化,甚则 黄疸。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肝在五行属木,主动,主升。 《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 出焉。” 《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 居也。”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疏泄 主藏血 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 肝与胆本身也直接相连


当人体在安静休息及情绪稳定时,由于 全身活动量少,机体外周的血液需要量 相对减少,部分血液便藏之于肝。 《五脏生成篇》“故人卧血归于肝。”
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 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肝脏对血液有贮藏和调节作用,所以人 体各部分生理活动,皆与肝有密切关系。

肝脏有病,藏血功能失常,不仅会引起 血虚或出血,而且也能引起机体许多部 位的血液濡养不足的病变。 如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 涩昏花,或为夜盲;若不能濡养于筋, 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

肝主筋、藏血 肝血不足筋络失养易抽筋

肝主筋、藏血 肝血不足筋络失养易抽筋

肝主筋、藏血肝血不足筋络失养易抽筋
【记者李叔霖/台北报导】2014/07/17
抽筋会阵阵剧烈抽痛,中医师秦佳铃表示,中医认为,肝主筋、肝藏血,人体筋络需靠血濡养,肝血不足容易使筋络失养,进而产生抽筋的问题。

秦医师指出,发生抽筋通常是肌肉不自主收缩所致,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发生後无法立刻松开。

抽筋发生时患处可能是一整条肌肉或部分肌肉,也可能是好几条肌肉一起抽筋,最常出现部位包括小腿後侧腓肠肌、大腿後侧绳肌、大腿前侧股四头肌等。

秦佳铃进一步指出,有时候抽筋会发生在运动时,有时会发生在坐著、睡觉等静止时,有的可能一个小动作就引起抽筋。

老年人发生抽筋跟肌肉减少有关,因为过了四十岁以後肌肉逐渐流失,特别是不运动的人流失更明显。

另外,年龄愈大肌肉反应跟著变慢,对外在环境或温度变化不太能适应,所以较容易抽筋。

中医疗针对肝肾不足者通常给予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等中药方,六味地黄丸能滋阴补肾、八味地黄丸能温补肾阳。

阴虚血燥者通常给予四物汤、八珍汤等,四物汤能调经补血、八珍汤能调和营卫、气血双补。

寒盛所致者通常给予当归四逆汤、四逆汤等药方,当归四逆汤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四逆汤能温经救阳。

中医讲肝的经典句子

中医讲肝的经典句子

中医讲肝的经典句子
肝藏血:肝主疏泄,藏血以养筋脉。

肝主疏泄:肝主疏泄,疏泄不畅则气滞血瘀。

肝主筋脉:肝主筋脉,若肝气不舒则筋脉失养。

肝主藏血:肝主藏血,血不足则筋脉无养。

肝主升发:肝主升发,失升则头昏目眩。

肝主情志:肝主情志,情志不畅则气机郁滞。

肝主疏泄,肝气疏泄则人心安宁,情绪舒畅。

肝主升发,肝气升发则头脑清晰,思维敏捷。

肝主藏血,肝气藏血则筋脉有养,肌肉有力。

肝主筋脉,肝气滋养筋脉则四肢灵活,运动协调。

肝主情志,肝气舒畅则情绪稳定,情感丰富。

肝主筋的功能主治

肝主筋的功能主治

肝主筋的功能主治概述肝主筋是中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肝脏的功能密切相关。

肝主筋在中医理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肝脏的功能主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肝主筋的功能以及它在中医中的主治。

功能肝主筋在中医中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行筋活络:肝主筋的一个主要功能是行筋活络。

它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保证筋脉的正常活络。

在中医理论中,筋脉是连接全身的重要通道,肝主筋对于筋脉的畅通起着关键的作用。

2.起运筋脉:肝主筋是筋脉的起始之处,它的运动和调节可以影响全身筋脉的运行。

肝主筋的调节能够改善筋脉的功能,增强筋脉的弹性和耐力。

3.维持关节柔韧性:肝主筋对于维持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它能够保持关节的正常功能,防止关节僵硬和骨骼疾病的发生。

主治肝主筋在中医中的主治涉及以下方面:1.筋脉疾患:肝主筋的调节对于治疗筋脉疾患非常重要。

比如,肌肉劳损、筋络疼痛等症状都可以通过调节肝主筋来缓解和治疗。

2.关节疾病:肝主筋的功能异常常常与关节疾病有关。

通过调节肝主筋,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并促进关节的康复。

3.眼疾:肝主筋与眼睛的关系密切。

调节肝主筋可以缓解眼睛疲劳、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症状,同时对于一些眼部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4.情绪调节:肝主筋的调节与情绪的平衡有关。

在中医中,肝主筋常常被与情绪波动、抑郁等症状相关联。

通过调节肝主筋,可以改善情绪状态,增强心理健康。

5.内分泌调节:肝主筋在中医理论中与内分泌调节有关。

通过调节肝主筋,可以促进内分泌的平衡,改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症状,如月经不调、失眠等。

总结肝主筋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主治,它与筋脉、关节、眼疾、情绪调节以及内分泌调节密切相关。

通过调节肝主筋,可以改善相关疾病的症状,并促进健康的恢复。

中医的肝主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角度来理解和治疗相关疾病的途径。

参考资料: - 《黄帝内经》 - 《伤寒杂病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主藏血和肝主筋
血和几个脏腑的功能有关。

中医讲“心主血脉”,全身无处不是经脉,无处没有血,“心”能够将精气输布于全身。

“肝主藏血”,是指肝的疏泄功能、人的生发之机全都仰赖肝的疏泄功能。

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气或郁闷,就会抑制肝的疏泄、生发功能,就会气郁。

气为血之帅,气郁则血流不畅,必然导致浑身无力、四肢冰冷。

如果肝的生发功能长期被抑郁,就会影响其他脏腑的生长和营运功能。

哪个脏腑虚弱,废物不能及时排除,经过积累,就会生癌。

东方为肝,就像青龙。

藏血就像升龙低头,这样它才能够藏得住。

“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和分配精血的功能。

如果经血没有从阴道走,而上行从口鼻出,就是脾不统血。

肝的第二个功能是“肝主筋”,筋是指连缀四肢百骸、有弹性的筋膜。

当人体的弹性出了问题,比如阳痿(肝经绕阴器而行)、痔疮,都是肝的主筋功能出问题了。

筋的弹性没有了是什么出了问题呢?中医认为是血出了问题,血不能够浸润这条筋了。

现在患肝病的人特别多,其实这和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些很不好的习惯密切相关。

比如凌晨1点到3点是养肝血的时间,如果不睡觉,就养不起肝血。

还有很多人为了应酬大量喝酒,无形中又增加了肝疏泄毒素的工作量,这样的话只会使肝越来越糟。

【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认为肝是将军之官,是主谋略的。

我们的聪明才智能否最大发挥,全看我们的肝气足不足。

如果肝气很足的话,我们就显得很聪明,反应很敏捷。

那么“将军之官”是什么意思?将军不仅可以打仗,而且还是能够运筹帷幄的人。

将军运筹帷幄的功能,就相当于肝的藏血功能。

而“谋略出焉”,指的就是把肝气养足了才能够出谋略,才能木生火,火为心;木旺则火旺,才能“神明出焉”。

【三寅时——肺经当令】
【经脉始于肺经】
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这个时候是肺经当令(见图7)。

在《黄帝内经•经脉》里边就是以肺经开头的。

十二经脉在《黄帝内经》里是这样一个顺序: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胆、肝。

其实,十二经脉是如环无端的,可《黄帝内经》的经脉循行为什么强调从肺经开始呢?
在《黄帝内经》中,把肺经的功能比作“相傅之官”。

所谓相傅,就是皇帝的宰相或者老师。

在古代社会里,这就相当于姜子牙、刘伯温等。

从人体本身来看,位置高于心脏的就是肺。

心为君主之官,肺是相傅之官,很多时候是君主的老师,所以处于君主之上。

寅时是一个很重要的时辰。

现在的正月也是从寅月开始的。

人体的气机也是从肺经开始的,那么肺经起什么作用呢?肺经实际上是“主一身之气”,“主治节”的。

凌晨3点到5点的时候,人体的气血开始重新分配,心需要多少,肾需要多少,这个气血的分配是由肺经来完成的。

所以凌晨3点到5点的时候,应该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人体从静到动的转化,一定是要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

这种重新分配的过程,一定要在深度睡眠当中来完成。

如果这个时候醒来,就说明气血量不足了,是非常不好的。

【为什么老人容易早醒】
在对应的十二生肖中,寅时用虎来代表,而这个时候气血流注于肺经,而且它主肃降。

这个时间段,一般是人睡得最深的时候。

比如熬夜,一般熬过一两点,到三四点钟最难熬。

三四点钟为什么难熬?因为这个时候为肃降之气运行的阶段,要是再熬,对人体的伤害最大。

如果凌晨3点到5点的时候人醒来,是很危险的。

往往老人会在这个时间醒过来,因为人老了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比以前都差多了,肃降的能力也越来越差了。

他已经没有多少精了,其收敛功能下降,就只剩宣发而没有肃降,所以老人是容易早醒的。

对于我们不到老年的人而言,如果这个时候醒了,或者是出现大汗淋漓的现象,这都是我们身体不好的信号,要赶快去看医生了。

【心脏病患者易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
一些心脏病人常会死于凌晨三四点钟,这也跟肺经在这个时候开始重新分配人体气血密切相关。

寅时,人身体各部开始由静转动,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都开始增假。

这时,肺作为“相傅之官”担当起“均衡天下”的职责。

一旦“宣发”、“肃降”失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身体各部对血、气的需求量的增加,就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这就是许多心脏病患者死于凌晨三四点的原因。

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家里如果有老人和心脏病人的话,就一定要叮嘱他慢慢起床,同时尽量不要做早锻炼。

锻炼其实是很讲究的,因为早晨气血刚刚开始分配,
这个时候一锻炼,等于又生硬地调一些气血上来,这样就容易导致猝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