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ppt

合集下载

跨文化管理PPT课件

跨文化管理PPT课件
将时间看成线性与否也是区分文化的重要方 面。
美国人、德国人:线性 看病
意大利人、中东人等其他一些国家的人:非 线性
11
2021/6/20
表1 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的6大价值取 向理论
6大价值取向 对人性的看法
美国文化
性本善和性本恶的混合体 有变化的可能
他国文化
善或恶 很难改变
人们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身处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对时间的看法更加表 现出文化差异
一个是关于时间的导向,一个是针对时间的 利用。
中国文化:关注过去和现在,较少注重未来
美国文化:很少关注过去,基本着眼现在和 未来
这一点从中美两国创造的文学、电影和艺术 作品中稍见端倪。
10
2021/6/20
这种时间导向的另一个表现反映在做事的计 划性上。在商业运作中,在管理中,美国人 则更讲究计划性。
29
2021/6/20
自我定义不同的人在方方面面的行为表现 和对事物的反应都有所不同。其中一个方 面是对自己行为的负责态度。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西方国家的人个体主 义者为多,最典型的是美国人、加拿大人 和澳洲人。而东方国家中则集体主义者居 多,典型国家如中国、日本和印度。
看病预约
30
2021/6/20
集体主义者把自我看成群体中的一员,与 他人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脱离他人而 存在。
24
2021/6/20
练习:
用最快的时间完成20个句子,每个句子都以 “我是┈┈”开头。
(1)我是_______________. (2)我是_______________. (3)我是_______________. (4)我是_______________. (5)我是_______________. ┉

跨文化管理PPT课件教材讲义

跨文化管理PPT课件教材讲义

Arab Kuwait Saudi Arabia Oman Bahrain U.A.E
Latin America Argentina
Mexico Chile Colombia
Venezuela
Country Clusters
Far Eastern Singapore Malaysia Philippines Thailand Indonesia China Vietnam
France
9
large power distance
– authority is
HK
8
important, greater
centralization of
Singapore
6
power
India
4
Low Power Distance 权力占优势倾向
Adopted from Geert Hof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 Beverky Hills, CA:Sage 1980
26
Japan
22
Japan
22
India
21
Taiwan
19
Culture that
German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5
Promotes
individualism, France
11
competition
rather than
UK
3
cooperation
USA
1
Individualism 个人主义
Low score prefers

《跨文化管理》第3章 理解文化间的差异 PPT

《跨文化管理》第3章  理解文化间的差异 PPT

(四)跨文化融合
跨文化融合:指与其他文化群体成员持续接触所体验到的 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
跨文化适应的两个维度 心理适应:以个体的情感反应为基础,指向在跨文化接 触中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 社会文化适应:指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并与当地文化 的个体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五)跨文化融合
42
13
挪威
77
12
30
4
瑞典
82
12
8
2
近东地区
希腊
45
50
100
67
其他
巴西
52
75
61
51
印度
62
82
17
63
以色列
66
4
66
47
日本
55
32
89
100
长期/短期导向 48 19 27 35 — 100 96 92 69 — 48
— 58 — 81 71 — 80
二、川普纳斯的文化维度理论
普遍化/特殊化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
(三)不确定性规避
根据不确定性规避的情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有不同的 表现 不确定性规避强的国家里(希腊),许多组织成员不赞 同冒险并喜欢在同一组织中工作很长一段时间 不确定性规避弱的国家(美国)中,人们更喜欢自由,流动 性更大,组织内部的大范围变革往往被人们理解并接受, 同时,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种强烈的竞争压力,人们乐于 各种创新
中性化/情感化 特定/扩散性 成就/归因取向
时间关系 外向型和内向型
关于人与人 之间关系
时间取向 与外界的关系
(一)普遍化/特殊化
普遍化的社会中,人们认为真、善、美都有其明确定义,无 须根据环境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判断

跨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跨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跨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章引言跨文化管理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跨越国家、民族和文化差异,有效组织和管理多元化的工作团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企业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跨文化管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

本章将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对后续章节进行简要介绍。

第二章跨文化管理理论概述跨文化管理涉及许多具体的理论和概念,如霍弗斯泰德文化维度模型、霍尔姆斯-拉姆尔齐跨文化适应模型以及斯蒂格利茨文化相对论等。

本章将介绍并分析这些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1 霍弗斯泰德文化维度模型2.2 霍尔姆斯-拉姆尔齐跨文化适应模型2.3 斯蒂格利茨文化相对论第三章跨文化管理实践研究跨文化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本章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探讨跨文化管理的实践应用,并分析成功的案例所采用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同时,本章还将提出一些挑战和困难,并探索如何在实践中提高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性。

3.1 国际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3.2 跨国团队的构建和管理3.3 跨文化沟通的挑战与应对3.4 跨文化冲突管理第四章跨文化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跨文化管理涉及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差异、制度差异、语言障碍等。

本章将分析这些因素对跨文化管理的影响,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

此外,本章还将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变迁对跨文化管理的影响。

4.1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4.2 制度差异与跨文化管理4.3 语言障碍与跨文化管理4.4 全球化与社会变迁对跨文化管理的影响第五章跨文化管理在中国的实践研究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中国在跨文化管理实践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本章将以中国企业为例,探讨跨文化管理在中国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1 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与跨文化管理5.2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问题5.3 中国企业的全球人才管理第六章总结与展望本章将对前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跨文化管理》PPT课件

《跨文化管理》PPT课件

精选ppt
14
一、跨文化管理理论及其形成与发展
(二)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
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理论中至今最具影响力的一个 理论,由荷兰管理学者郝夫斯特(Hofstede)在1980年和 1991年分别提出。
这四大因素或四个跨文化维度是: (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的利益)。 (2)权力距离(人们对社会或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 接受程度)。 (3)不确定性回避(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 (4)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精追选pp求t 物质还是强调人际和谐)。15
活动方式、技术手段等物化精选pp的t 精神内容。
6
一、文化与跨文化
(二)跨文化 跨文化是指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 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 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
精选ppt
7
二、文化差异的主要体现及表现层次
(一)文化差异的主要体现 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观的差异、传统文化的 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种族优越感、语言和沟通 障碍等方面。
精选ppt
4
前案例
众所周知,中国已具备了研发高科技的实力,汇集了全球的尖端技术,拥 有一大批高端人才。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发挥中国的人才优势,三星在中国设 立了研发基地——三星电子中国通信研究所及博士后工作站。三星还与清华 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签署共同培养博士后的协议,并在中国多所大学设立三 星奖学金。培养并吸纳富于智慧、勇于挑战、开拓进取的创新型人才,这为 三星人才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了让中国员工和韩国员工一样为三星 效忠,三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跨文化培训。除了比较学习中韩文化的差异和 三星的企业文化外,公司经常选派中国员工到韩国三星总部学习、进修,总 部也经常选派高层领导来视察指导,给中国员工上跨文化培训课。三星的人 才本土化战略为三星注入了更多的新鲜元素,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及中国市场的需求,进而更方便地开拓中国市场。

跨文化管理课件教案讲义ppt

跨文化管理课件教案讲义ppt

组织绩效提升
有效的跨文化管理能够提 高组织绩效,增强组织的 竞争力和适应性。
跨文化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探索
当代挑战
20世纪初,随着跨国公司的出现,人 们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和 沟通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管理 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 创新和完善。
发展阶段
20世纪中叶以后,跨文化管理逐渐成 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学者们开始 系统地研究跨文化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
沟通与协商
03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协商,寻求
共同点。
跨文化沟通障碍的克服方法
语言障碍的克服
学习并掌握不同文化的语言知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沟通风格的适应
了解不同文化的沟通风格,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以适应对方的 需求。
文化敏感度的提高
增强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注意言辞和行为的得体性。
1 2
文化冲突的风险
识别并评估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提前制定应对 策略。
沟通障碍的风险
加强跨文化沟通技巧的培养,减少沟通障碍带来 的风险。
3
团队建设的风险
关注团队成员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状态,及时解决 潜在问题,确保团队稳定发展。
Part
05
跨文化管理的成功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案例分析
01
02
03
提高外语水平,学习不同文化的 语言表达方式和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培训
了解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学习 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沟
通技巧。
沟通策略培训
掌握跨文化沟通中的倾听、表达 、反馈等策略,提高沟通效果。
跨文化团队建设活动
团队文化融合

跨文化管理理论

跨文化管理理论
同学们: 晚上好!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
❖ 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 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 ❖ 强皮纳斯的七维度系统(文化架构理论)

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对人性的看法:善、恶; ⊙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看法:风水;天

通用主义与特定主义维度
通用主义——好的管理模式的特征总是可以界 定的,可适用于世界各地。
特定主义——强调某种特定情景的独特性。

强皮纳斯的文化架构理论
问题
你正坐在你的一位密友驾驶的汽车上,他撞倒了一个行人。你 知道他当时在限速20英里/小时的城里,时速至少有35英里/小 时。没有目击证人,他的律师说,如果你能证明他的车速仅为 20英里/小时,就能让他避免严重后果。你的朋友有什么权利期 望你会保护他呢?
长期导向
29(下) 31(中) 80(上) 30(下) 44(中) 96(上) 25(下) 16(下) 118(上) 10(下)

强皮纳斯的文化架构理论
❖ 通用主义和特定主义 ❖ 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 ❖ 中性和情绪型 ❖ 扩散型和具体型 ❖ 成就型和因袭型 ❖ 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 ❖ 控制自然和适应自然
1
2
3
4
大的权力距离, 集体主义。 属于这种 类型的国家和地区有巴基斯坦、 哥伦 比亚、 中国的台湾省、 日本、 印度
大的权力距离, 个人主义。 属于这种类型的 国家有西班牙、 南非、 法国、 意大利、 比 利时
小的权力距离, 个人主义。 属于这 种类型的国家有以色列、 挪威、 爱 尔兰、 瑞士、 加拿大、 英国、 美国
•不确定性避免具有强与弱的显著差异。 不确定性避免的强弱, 也是用不确定性 避免指数(UAI: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的量值来表示

第三讲跨文化管理及其模式上优秀课件

第三讲跨文化管理及其模式上优秀课件
而积累形成的。 6)习得性。文化是一种习得的行为模式,
即人们通过后天学习及经验获得的。
文化的特性3
7)共享性。一个社会文化是有其全体社会成员
共享的。
8)象征性。文化形成及延续得基础是人类使用
符号及语言表达意思的能力
9)结构性。任何一中文化都具有自身的相对稳 定性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因素的相互作用整合,
(6) 教育水平 (7) 价值观:工作观、成就观、职业观、时间观、变
革观、风险观以及对财富的态度。
二、文化差异极其表现
1、文化差异的类型
信任度差异(EDWARD T HALL)
高度关系模式——先建立起信赖,在相互信 任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如中国、日本、越南等 国家。 。
低度关系模式——喜欢立即进入工作程序, 以法律契约来达成协议。如德国、瑞典和大 部分欧洲国家。
第三讲跨文化管理及其模式上
第一节 文化与管理
一、文化及其特性
1、文化一词来源
文化是外来词,在德文中是Kulter, 英法文中是culture,都源 于拉丁文中的Cultura一词,都具有居住、耕作、精神等意, 后又引伸为个人修养,社会知识、艺术作品和一定时代的 社会生活。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是“人文化成”和“以文为化”, 这与西方“文化”一词中的培养、教育、改变之意相吻合。 《易经》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要以文化 典籍和礼仪道德来教化的民众。
企业文化的层次图:
文化的外层是表层的、有形的和显形的文化要素, 即物质层面。如建筑风格、穿着打扮、言谈举止、 习俗礼仪等。
文化的中层要素是价值观、信念与规范。社会价值 观是文化的核心,是文化的历史沉淀物;个体价值 观则是长期社会化的结果。
文化的核心或“深层要素”是关于“生存”的一种 假设。一个社会确定基本的假设的作用在于为了这 个社会中的人们的良好生存,亦即有效地处理人与 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跨文化管理第2版第03章

跨文化管理第2版第03章
刺激进行收集、组合、评价、接收的过程。
跨文化认知 个体对其他文化信息的收集整合、评价和接收的
过程。
跨文化认知
• 跨文化识别 ✓跨文化识别(cross-cultural recognition)是把自身文化作 为参照系去衡量其他文化的特征。
• 跨文化震颤 ✓跨文化震颤是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以 及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 ✓导致因素:失控感、期望悬殊、社会角色模糊、价值观的矛 盾和冲突
跨文化认知障碍
• 不恰当的模式化 ✓模式化是个体接受信息以后形成的思维模式,即一种思 维定式。 ✓刻板印象-一种泛化的、对外界团体成员的概括 ✓刻板印象威胁
第三节 文化差异对全球化管理
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
理论提出者 Prahalad/Doz (1987) Perlmutter (1988)
霍尔的文化理论
• 高情景文化和低情景文化理论
特征
高情景文化
低情景文化
沟通中的信息
沟通过程中经过编码后发出的 沟通过程中经过编码后发出的信 信息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清晰的 息大部分是清晰的
对沟通信息的理解 重视“情景”信息
重视“内容”信息
上下级关系 上级对下级行为负责
下级自身承担相应的责任
协议主要形式 人际信任 时间观念
全球标准化企业一方 为主合资,独资兴建, 参与式100%收购
上游或下游 母子公司文化平衡 母子公司文化平衡 第三种文化把握
母子文化协作型较高, 参与式非100%收购或 合资,其他联盟企业
文化差异对全球化组织管理的影响
川普纳斯的文化维度理论
• 时间取向
✓在过去时间取向的社会里,传统和历史非常重要,重大的历史事件 和历史名人表现往往引起人们极大的尊重。

《跨文化管理》第3章——跨文化管理理论

《跨文化管理》第3章——跨文化管理理论

3.2.3 关系特定——关系散漫
关系特定——关系散漫这个维度表示个人在和他人交往中的投入 程度。勒温提出了两类交往方式:U类方式(特定关系类型)和G类方 式(散漫关系类型),如图所示。
U类交往方式
G类交往方式
3.2.3 关系特定——关系散漫
U类交往方式,也是美国人的一般交往模式。中间的实线小圆圈代 表个体的私人空间,很小且是封闭的。外周的虚线大圆圈与实线小圆 圈之间的空间代表个体的公共空间,即允许他人进入的地方。美国人 的公共空间很大。对他们而言,房子的客厅、厨房、书房、冰箱、汽 车等都是公共空间,可以对任何人开放。而那些用实线隔开的公共空 间则代表他们与人交往的特殊领域,领域与领域之间有严格的界限。 一般大家不会把自己在某一特定领域交往的人带到其他领域。
担爱护关怀性质的角色

社会中的性别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 社会中的性别角色区分明确
母亲在家中地位较高
母亲在家中地位较低
家中男孩、女孩把父母都视为楷模 父亲是儿子的榜样,母亲是女儿的榜样
3.1.5 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
具有长期导向性的文化和社会要求面对未来,注 重对未来的考虑,以动态的观点去考察事物,注重节 约和储蓄,做任何事都留有余地。短期导向性的文化 和社会则立足于观在,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地,着重于 眼前的利益,注重承担社会责任。
3.1.5 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
长期导向文化和短期导向文化中的人们行动的切入点是不同的,如图 所示。中间的星点表示目前要谈的生意。图(a)表示的是长期导向的 人的行为习惯,他们喜欢从边缘切入,了解清楚全部情况之后,再进入 中间的星点谈“正事”。图(b)表示的是短期导向的人的行为习惯, 他们喜欢从中间的星点“正事”开始谈起,如果成功再拓展关系了解其 他方面的情况。

跨文化管理课件教案讲义ppt

跨文化管理课件教案讲义ppt

法律合规
人力,企 业需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以避免 法律风险。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员工需求、期望和激励 方式存在差异,企业需制定针对性的管理 策略。
未来跨文化管理的趋势与展望
技术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跨文化管理将更加依赖于数字化和智能化 手段,提高沟通效率和决策准确性。
详细描述
跨文化培训与开发是提升个体或组织在跨文化环境中的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这 种培训通常包括文化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技巧培养等方面。通过系统的 培训与开发,个体或组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文化差异,提高在跨文化环境中的适应
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
04 跨文化管理的实践与案例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实践
跨文化沟通的技巧
01
02
03
04
尊重与包容
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和 行为方式,包容差异,避免以
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
有效沟通
在沟通中注意语言和非语言信 息的传递,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地传达。
倾听与理解
倾听对方的意见和观点,努力 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情感,避免
误解和冲突。
建立信任
通过真诚的交往和合作,建立 起相互信任的关系,降低文化
响深远。
文化冲突的产生
价值观冲突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或组织可能持 有不同的价值观,导致在决策和行为 上产生冲突。
沟通障碍
由于语言、符号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跨文化沟通中容易出现误解和冲突。
利益冲突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同文化背景 下的个体或组织可能因为利益诉求不 同而产生冲突。
制度冲突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章和制度 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在跨国经营中产 生制度上的冲突。

《跨文化管理》PPT

《跨文化管理》PPT

文化维度理论的要点
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着眼于个体还是集体的利 益);
2、权力距离(人们对社会或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 的接受程度);
3、不确定性回避(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容忍程度); 4、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追求物质还是强调人际和
谐)。 5、长远导向与短期导向(着眼于现在还是放眼于未
来)
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
▪ 语境是指两个人在进行有效沟通之前所需要了解 和共享的背景知识,所需要具备的共同点。
▪ 这种共享的背景知识越多,具备的共同点越多, 语境就越高;反之,语境就越低。
4、联想与抽象
▪ 在用语言沟通时,同质文化中的人由于共 享的背景很多,所以常常能用倾听者通过 联想来了解自己所说的意思。这样的文化 可以称为“联想型文化”,与高语境文化 有相似之处。
2、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的相对重 要性
▪ 亚当.斯密的名著《看不见的手》说明的就 是这个意思: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 化的同时,能够实现群体利益的最大化。 而市场就是一只无形的巨手,将个人利益 与群体利益的关系自动理顺。
▪ 这当然为追求个人利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使追求个人利益者理直气壮。追求个人利 益最大化于是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最重要基 本假设。
▪ 例如“对事不对人”就是将事与人分开的 思维习惯的结果。他们常常挂在口边的一 句话就是“不要将这件事个人化”或“这 不是针对你这个人的”(Don’t take it personally)。
散漫关系
▪ 散漫关系文化中的人倾向于把所有的生活 领域都联系起来,所有的事物之间也都有 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他们来说,要 不将具体发生的事情个人化是不可能的, Everything is personal。
第三章 用跨文化理论解读外国影 片

《跨文化管理》课件

《跨文化管理》课件

跨文化团队管理
跨文化团队的特征和挑战
跨文化团队由来自不同文化背 景的成员组成,面临着语言、 文化和工作风格上的差异。
了解跨文化团队成员之 间的文化差异
认识到每个成员的文化背景和 习惯,有助于建立信任和促进 团队合作。
提高跨文化团队的协作 和沟通效率
培养团队成员的跨文化意识和 沟通技巧,以促进更好的团队 合作和项目执行。
掌握适应不同文化环境下的 沟通技巧,如灵活运用非语 言沟通和尊重对方文化的表 达方式。
跨文化冲突管理
1
常见的跨文化冲突
文化差异可能导致价值观、工作方式和决策方式上的冲突。
2
分析冲突背后的文化价值观
了解不同文化背后的核心价值观文化冲突的方法和技巧
采取有效的冲突管理策略,如建立共同目标和促进文化融合。
跨国企业的文化战略
1 制定跨国企业文化战略的必要性
跨国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制定相应的文化战略以适应本地市场。
2 分析跨国企业文化战略的成功案例
探索成功跨国企业的文化战略,如亚马逊和可口可乐。
3 探讨跨国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方式和注意事项
考虑文化差异和行业背景,制定实施跨国企业文化战略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分析跨文化管理的重 要性
跨文化管理可以提高团队 的创新力、扩大市场份额 并促进国际合作。
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沟通的挑战
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非语 言和价值观差异会导致沟通 障碍和误解。
了解文化差异及其 影响
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沟 通过程和文化特点,有助于 建立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渠道。
掌握跨文化沟通技 巧
《跨文化管理》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跨文化管理》PPT课件。本课程将带你深入了解跨文化管理 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帮助你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企业文化与跨文化管理 PPT课件

企业文化与跨文化管理 PPT课件
7
第二节 企业文化及其管理
•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 二、企业文化的分类、功能 • 三、企业文化要处理的十个矛盾 • 四、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8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 企业文化的定义 • 企业文化的内涵 • “企业文化”的本质 • 企业文化的层次 • 企业文化的特征
9
企业文化的定义
• 定义一:“企业文化”的概念提出,1981年,美国哈佛大 学教授泰伦斯.狄尔和麦肯齐咨询公司顾问爱伦.肯尼迪合 著的《企业文化》。
21
•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 (蔡安迪斯) • 个体对自我的定义;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的相对
重要性;个人态度和社会规范决定个体行为 时的 相对重要性;完成任务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相对 重要性;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分程度 • 文化架构理论(强皮纳斯) • 普遍主义-特殊主义;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中性情绪化;关系特定-关系散漫;注重个人成就-注重 社会等级;长期-短期导向;人与自然的关系
18
四、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要着眼于正确处理企业内部的三 者关系。
• 抓住企业、社会、消费者(群体)三者一 致性。
• 坚持实和虚的一致性,注意虚实之间的良 性循环。
19
第三节 跨文化及其管理
• 一、跨文化理论 • 二、跨文化管理 • 三、跨文化沟通 • 四、跨文化谈判 • 五、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意识及行为方式。 (群体意识--员工所共有的认识、情绪 情感、意志及性格风貌。) • ♦精神现象说 •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运转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企业最高 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 式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 是企业的“意识形态”。
13

跨文化管理理论课件

跨文化管理理论课件
跨文化管理的成功案例
华为的全球扩张与跨文化管理
华为概况

跨文化管理战略
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合作
迪士尼乐园的跨文化团队建设
迪士尼乐园概况
迪士尼乐园作为全球知名的主题公园 品牌,以其童话故事和卡通形象著称。
跨文化团队组成
迪士尼乐园的团队由来自不同国家和 地区的人员组成,具备不同的文化背 景和工作经验。
文化融合
在跨文化管理中,文化融合指的是将 不同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 个新的、独特的文化体系的过程。这 种融合可以带来创新和竞争优势。
跨文化沟通与协商
跨文化沟通
协商
跨文化领导力与团队建设
跨文化领导力
在跨文化管理中,跨文化领导力指的是领导者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管理和领导的 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等。
提供个人辅导
跨文化沟通技巧的提升
语言能力提升
非语言沟通
建立信任
跨文化领导力的发展领导技能
02
推动组织变革
03
04
跨文化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协同
文化冲突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在价值观、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存 在巨大差异,容易导致沟通障碍和冲突。
文化融合策略
跨文化合作项目
跨国公司通常会与其他跨国公司或当地企业合作,开展跨 文化合作项目,共同开拓市场和资源。
跨文化沟通障碍
跨国公司需要面对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习俗,以及由此带 来的沟通障碍。
跨文化冲突解决
跨国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以应对不同文化 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同时,需要加强员工之间的信任和合 作,促进跨文化团队的凝聚力。
团队建设
在跨文化管理中,团队建设指的是建立一个能够协同工作、相互信任、共同目标 的跨文化团队的过程。这种团队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的背景和需求,以便更好地 实现团队目标。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

• 权力距离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的人群对权利分配不平等这一 事实的接受程度。接受程度高的国家,社会层级分明,权 力距离大;接受程度低的国家和民族,人和人之间比较平 等,权力距离则小。
• 他们提出的这六大问题是: • (1)对人性的看法; • (2)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看法; • (3)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关系的看法 • (4)人的活动导向; • (5)人的空间观念; • (6)人的时间观念。
(1)对人性的看法
• 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在这六大问题上有相当不同的观念, 而在这六大问题上的不同观念则显著地影响了他们生活和 工作的态度和行为
(6)人的时间观念
• 对时间的看法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关于时间的导向,即一个民 族和国家是注重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另一个层面是针对时间的利用 ,即时间是线性的,应在一个时间里做一件事;还是时间是非线性的 ,在同一时间里可以做多件事。
• 中国文化关注过去和现在,而较少注重未来; 文化则很少关注过去 ,基本着眼现在和未来。 是科幻小说大国,关于未来外星人的入侵 ,机器人对世界的占领和威胁,如此种种,大多是 文化的产物。中 国至今没有拍过一部类似的影片。相反,看中国的电视频道,十有七 八放着古装电影,唐代的、宋代的、清朝的……乐此不疲。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 实践
• 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的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1961);
• 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1980,1991);
• 蔡安迪斯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1995) ;
• 强皮纳斯的文化构架理论(1993,1998)
2.1 六大价值取向理论(克拉克洪和 斯乔贝克)
• 人类共同面对六大问题,而不同文化中的人群对 这六大问题的观念、价值取向和解决方法就能体 现这些群体的文化特征,从而绘出各个文化群体 的文化轮廓图,而将不同的文化区分开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1.对人性的判断
文化把人视为善的、恶的,还是两者的 混合物?
1.对人性的判断
美国:人生来是善恶混合体,同时认为人性的善 恶有可能在出生以后发生变化
基督教的原罪说反映人性恶的理念,通过忏悔和 行善可以洗脱罪孽,升上天堂,反映人性可变的 观点;
中国:“人之初性本善”,对人性乐观态度, “三岁看老”,有人性难变假设。
思考:这一点在管理上两国的不同表现?
管理上
美国强调制度,尽可能考虑人性恶可能带 来的坏行为,在设计制度时,严密,事先 设置种种限制以防坏行为发生;
中国从人性善角度,假设人不会做坏事, 制度稀松,到坏事发生时,再去修补。
2.与自然的关系
人们是屈从于环境,还是与环境保持和谐关系 ,抑或能够控制环境?
3.3蔡安迪斯的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理论 (1995)
3.4强皮纳斯的文化架构理论 (Trompenaars,1993,1998)
3.5舒华兹的十大价值/需要导向理论 (Schwartz)
一、六大价值取向理论 (克拉克洪和斯乔贝特)
克拉克洪,哈佛大学教授,现过世;
二战,参加太平洋战争时,美国战争情报处组 建的约30人的专家小组,研究不同民族文化的 价值、民心和士气;
正是这种不同体系出这些群体的文化特征,从 而可以描绘出各个文化群体的文化轮廓,将不 同文化区分。
3.1 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6大价值取向理论 (克拉克洪—斯托特贝克构架) (Kluckhohn—Strodtbeck Framework)
对人性的看法 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 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关系的看法 人的活动导向 人的时间观念 人的空间观念
What is the nature of human nature-good, bad("Evil")or a mixture?
Should space belong to individuals, to groups(especially the family)or to everybody?
On what aspect of time should we primarily focus-past, present or future?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ity and it s natural environment mastery, submission or harmony?
在很多中东国家中,人们把生活视为命中注定 的事情。当什么事情发生了,他们倾向于认为 是“主的旨意”。相反,美国人和加拿大人则 相信他们能够控制自然。比如,他们愿意每年 花费上亿经费从事癌症研究,因为他们相信可 以找到癌症的病因,发现癌症的治疗办法,最 终消除这种疾病。
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是一种更为中立的看法, 即希望寻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比如,中国, 对待环境的做法就是以它为中心活动。
中国:建房子“风水”选址,朝向,形状与周 围环境相和谐,人丁兴旺,生意兴隆;人与环 境和睦相处。
美国:不考虑风水,强度人通过改变自然环境 去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达到自己的目标。人 主导环境。
目标设置为例
在屈从环境的社会中,目标的设置并不普遍。如果你 相信人们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很多事,那有什 么必要设定它呢?
研究小组通过对日本民族的心理和价值观分析, 向美国政府建议不要废除天皇,并依此修改要 求日本无条件投向的宣言;
二战后,哈佛大学加强对文化价值研究的支持 力度,研究美国得克萨斯州5个不同文化和种 族社区。
6大价值取向理论是研究成果之一;
发表在1961年出版的《价值取向的变奏》一 书;
认为,人类共同面临6大问题,而不同文化的 人群对这6大问题的观念、价值取向和解决方 法都不尽相同;
本章介绍5个最有影响力的跨文化力量,提出 区分文化差异的方法和维度
理解,解释并预测特定群体的文化行为
第3章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
3.1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6大价值取向理论 (Kluckhohn &Strodtbeck,1960)
3.2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 (Hofstede,1980,1991)
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牺牲 小我,成全大我。
美国: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该与众 不同,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每个人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负责 ;或者说先对自己负责,再对别人负责
强调生活的独立性。
4. 人的活动取向
一个文化的个体是否倾向于不断行动。
一些文化重视做事或活动,他们强调成就;另一些文
文化的广义 文化差异的包罗万象 “一团麻” 学术研究发现关键视角 理解文化差异究竟如何表现,又应该从
哪些角度入手分析 跨文化理论是对多年研究的总结
文化——文化差异 通过一个群体中人们所共享的价值观区分文化
通过一个群体中人在面对相同问题时,所采取 的不同解决方法、反应方式或行为模式对文化 区分
How should individuals relate with othershierarchically, as equals, or according to their individual merit?
What is the prime motivation for behaviorBeing, to grow, or to achieve?
化重视存在或即时享乐,他们强调体验生活并寻求对欲望
的满足;还有一些文化重视控制,他们强调使自己远离物
质而约束欲望。
北美人生活在做事取向的社会中。他们工作勤奋,并
希望因为自己的成就而获得晋升、加薪以及其他方式的认
可。பைடு நூலகம்
墨西哥人则是存在取向。在这 种文化中,下午的午
在一个与环境保持和谐的社会中,可能会使用目标, 但人们预期到它会发生偏差,并且对未能达到目标的 惩罚也是极轻的;
而在一个控制环境的社会中,广泛地应用着目标,人 们希望实现这些目标,并对未能达到目标的惩罚也是 很严重的。
3.与他人的关系
中国:把个体看成是群体 一员,个体离 开群体很难生存。
个人与他人不应该有不太相同的特征, 合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