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下面,本文将从农业信息化的定义、应用场景、优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生产、管理、科研、农村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中,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图像技术等一系列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处理和管理。
二、农业信息化的应用场景1. 数据分析优化方案。
在农业生产中,根据种植的作物和土壤环境等因素,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得出最佳种植方案。
2. 农产品质量追溯。
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可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市场提供优质的农产品。
3. 农村电商。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打通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4. 农机智能化。
把智能感知、数据处理、自适应控制、人机交互等技术应用到农机上,使农机更加智能、高效、节能。
5. 农业大棚控制。
根据不同种植需求,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优质、高产。
三、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优势1. 提高农业效益。
农业信息化可以帮助农业生产实现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提高生产效益,减少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
2. 保障农产品质量。
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可追溯处理,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产地、生产过程和质量等信息,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感。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打通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 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信息化正在不断深入发展。
信息化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让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科学化、高效化。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其中包括农业。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智能化种植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农民在种植中能够更加科学和智能化。
例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数据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并上传至云端,进而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农民,从而达到科学化农技管理的目的。
此外,智能灌溉设备也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一大亮点。
以往的传统灌溉方式无法针对每株作物进行精准的灌溉,而现在通过传感器以及控制智能设备可进行实时的精准灌溉,不仅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品质。
二、农产品溯源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农民和厂商必须将农产品从生产开始的溯源信息录入电子平台。
通过电子平台可以对农产品的生长、采摘、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跟踪和记录,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现在,利用RFID或者二维码等信息技术手段,消费者可以快速查询到所购买产品的详细信息,如产品出产地、生产日期、加工日期、生长周期以及农药使用情况等等,从而保障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
三、智能物联网养殖无论是规模化还是家庭养殖,信息技术都可以助力养殖业智能化发展。
相关领域的应用包括了:自动化喂养设备、自动清理粪便设备、自动检测环境参数等等。
同时,智能化养殖也可以全面覆盖养殖量、品种、疾病、药物使用、记录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有效监管和健康养殖。
对家禽养殖而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监测家禽的生存状态、健康状态、品种以及生长发育的程度等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智能化养殖商可以更好地了解家禽杂货种,实现精准的养殖管理,进而提高生产效益。
尽管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企业将会看到越来越多智慧化和智能化的应用,在未来,信息技术必将成为农民助手和农业企业高效运营的重要工具。
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有哪些创新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有哪些创新应用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改变着各个领域,农业也不例外。
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为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从种植、养殖到农产品销售,从农业资源管理到农业生态保护,信息技术的身影无处不在。
一、精准农业中的卫星定位和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如 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度和效率。
通过在农田中安装 GPS 设备,农民可以精确地了解每一块土地的位置和边界,从而实现精准的播种、施肥、灌溉和收割。
例如,在播种时,GPS 可以引导播种机按照预设的路线和间距进行作业,确保种子的均匀分布,提高出苗率和产量。
遥感技术则为农业提供了宏观的视角。
通过卫星或飞机搭载的传感器,可以获取大面积农田的图像和数据,包括土壤湿度、植被覆盖度、作物生长状况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农民及时发现病虫害、干旱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当遥感图像显示某块区域的植被生长缓慢,可能意味着土壤缺水或养分不足,农民可以针对性地进行灌溉和施肥。
二、农业物联网与智能传感器农业物联网是将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智能化的农业生产系统。
智能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酸碱度等,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平台。
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查看这些数据,了解农田的状况。
在温室大棚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尤为广泛。
传感器可以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为作物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
在养殖场,传感器可以监测动物的健康状况,如体温、心跳、运动量等,及时发现疾病的征兆。
三、农业大数据与决策支持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包括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作物生长数据、市场销售数据等。
这些数据构成了农业大数据。
通过对农业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提前制定种植计划和应对措施。
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随着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到各个领域中,尤其是在农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来智能化管理、监测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该技术可以通过对农作物、环境数据、气象、土壤水分、养殖过程等各方面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使得农业从传统的以人工操作为主转化为自动化辅助,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效率与精度,缩小负责差距,达到生产的智能化和规范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收获量和质量。
农产品溯源技术农产品溯源技术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记录和跟踪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信息,从而实现对农产品来源、品质、安全等方面的追溯。
通过设备装置及软件设计等方式记录种植环境(如光照、水和温度)和处理方式,可实时监测农作物成长、检测植物的生命迹象,对种植过程实行追溯,为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驾护航。
溯源文件记录了每个环节的生产情况,并经过多路验证,使得每一次始发地点、中转点和终点都成为可查到的“指纹”,保证了消费者的消费路径能够追溯到源头,使消费者有更多信息和更多信心。
农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一般指各种农业产业链相关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种植、养殖、加工、物流、销售等,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扫描农业过程中记录沙丘的大量数据来,从而得到对农业过程涉及的病虫虫害,气候变化等的数据挖掘和分析,针对性地改善有效率和操作精度。
利用农业大数据的方法,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分析和处理农业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决策依据。
农业大数据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现代化中,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省资源,优化农业供应链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
农业智能化设备农业智能化设备包括各种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设备,可用于各种农业生产领域,如自动种植机器、智能养殖设备、机器人等。
这些设备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实时收集和分析农业生产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为农业增产增效以及劳动成本的强效削减等方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支持。
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精准农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精准农业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管理模式,它通过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物联网技术等,对农田进行精细化管理和监测,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观测地球表面物体的技术。
在精准农业中,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地监测、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识别等方面。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农田的影像数据,对农田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农民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对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施肥、灌溉等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可以实时提供全球范围内地理位置信息的技术。
在精准农业中,全球定位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农田土地测量、农机导航、作物长势监测等方面。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精确地测量农田的面积、形状等数据,为农田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此外,农机导航系统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精确定位,实现农机的自动化作业,提高农机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
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物联网技术是通过互联网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的技术。
在精准农业中,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环境监测、智能化种植、农产品溯源等方面。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农田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根据环境数据调整农业生产措施,提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质量。
智能化种植系统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自动化灌溉、施肥等操作,实现农作物的最佳生长条件。
农产品溯源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进行追溯,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
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手段。
在精准农业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预测和决策制定。
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领域也开始逐步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的主要领域包括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
在农业生产领域,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例如,利用无人机、遥感等技术,可以实现农田的快速调查和监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互联网技术,可以对气象、植保、施肥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
在农村经济领域,信息技术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商机。
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在线销售和物流配送,拓展农民的销售渠道。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调整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提高经济效益。
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信息技术可以为农村电商平台提供支持。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农村电商平台的运营和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平台的用户体验和销售效果。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农村电商平台提供安全保障,防止网络攻击和欺诈行为。
在农产品质量监管方面,信息技术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实现对农产品的全程追溯和监管。
通过条码识别、互联网技术等手段,可以实现农产品的溯源和质量监管,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为监管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帮助监管部门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已经开始逐渐深入,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拓展农民的市场和商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精准化。
以下是一些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 农业大数据: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提高农业生
产的效率和质量。
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农产品损失。
2.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可以在农田上空飞行,利用高清晰度相
机拍摄图像,提供农田环境的详细信息,如土地质量、植被覆盖、病虫害情况等,为农民提供决策依据。
3. 农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系统可以实现对农场环境、气象、
土壤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帮助农民制定更合理的种植计划。
4. 人工智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植物生长状况的
监测和预测,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5. 移动智能终端:通过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农民可以了解市
场信息、农产品价格等,帮助他们更好地销售产品。
总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深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利。
- 1 -。
信息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农业种植也开始逐渐向着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推进。
信息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当今农业发展的新动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助力农业产业升级,还可以帮助保障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上更加健康的食品。
一、无人机技术在种植中的应用无人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农业种植之中。
利用无人机对农田进行巡视、测量和勘察,可以实现对农田土壤、植物、气象等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并且可以快速、精准地获取种植参数,以便更好地掌握种植情况,保证生产质量。
除此之外无人机还可以进行精准施药,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通常是把农药喷洒到整个田地,因而浪费药剂、容易造成农产品环境安全隐患。
而利用无人机进行精准施药,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证精准防治,并且大幅度提高了施药的效率。
二、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它将农业种植与物联网相结合,可以实时监控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环境参数变化等信息,大大提高了种植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并记录田地里的温度、湿度、蒸发量等环境因素,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精准预测农业生产环境走势,为农民把握好农作物的生长和繁殖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同时,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农作物的自动化管理,告诉农作物适当的灌溉、肥料、除草时间,对于提高作物的质量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做出的智能农业方案,在农业种植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农作物的自动化管理,可以通过自主加工知识库的算法,根据监测的环境变量和病虫害信息,自主识别农作物的病虫害以及其程度,智能化的开药。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解决农作物品种的推荐问题。
通过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可以为农户提供最优的农作物品种推荐,帮助农户更加准确地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农业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农业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实时监测农田的土壤水分含量、温度、光照等情况,提供科学化的农事决策支持。
通过传感器网络、遥感技术等手段,监测作物生长状态,及时预警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风险,帮助农民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同时,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为农民提供优质农业服务,比如智能农事管理系统、作物品种选育系统等,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
此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在种植、养殖等生产环节,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
在农产品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可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及时追踪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信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消费者信任。
农业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促进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发展。
通过建立数字农业信息系统,实现农田、水利、农田生产等资源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调度,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结合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农业机械和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操作,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农业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深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希望农民和农业生产者能够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也不例外。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工具。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农业信息化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于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农业信息化可以分为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农业智能化和农业物联网三个阶段。
1.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中,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种植管理、农产品销售等。
通过数据管理和分析,农民可以更好地掌握土壤肥力、气候变化、病虫害发生等信息,从而合理安排种植计划,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2.农业智能化农业智能化是指通过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和控制农业生产过程。
如智能化温室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智能化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湿度自动浇水。
农业智能化不仅能够减轻人工劳动强度,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3.农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是指通过传感器、通信设备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作业。
如通过气象传感器采集气象数据,并通过云计算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农民可以及时调整种植计划。
农业物联网的应用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农民进行农田资源管理,包括土壤肥力、水资源和气候条件等。
通过远程监测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农民可以了解土壤肥力和水分状况,合理安排田间施肥和灌溉,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预测气温、降雨和病虫害发生等情况,帮助农民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损失。
2.农业生产管理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农业生产管理的支持,包括农作物种植计划、病虫害防治、肥料施用和收获等。
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有哪些创新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有哪些创新应用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寻求创新和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变革。
从精准农业到智慧养殖,从农业物联网到农产品电商,信息技术正在重塑农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和产业生态。
精准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等,农民能够精确获取农田的土壤肥力、水分含量、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
基于这些数据,农民可以进行精准施肥、精准灌溉和精准植保,从而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例如,在施肥方面,传统的施肥方式往往是凭经验或均匀撒施,容易导致部分区域施肥过量,而部分区域施肥不足。
而精准施肥则可以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作物的需求,在不同的区域施加不同量的肥料,既节省了肥料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农业物联网是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又一典型案例。
在农田、养殖场等场所部署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酸碱度等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平台。
农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看这些数据,及时掌握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并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比如,在温室大棚中,当温度过高时,系统可以自动开启通风设备;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值时,自动灌溉系统会启动浇水。
农业物联网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还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成本。
智慧养殖也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之一。
利用传感器和智能监控设备,对养殖场的环境、动物的健康状况和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例如,通过安装在猪舍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实时了解猪的饮食、睡眠、活动等情况。
如果发现某头猪的体温异常或行为异常,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养殖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对养殖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养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它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以及这些应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一、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手工劳作,而是借助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辅助下,以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的方式进行生产。
信息技术是现代农业中最重要的辅助设备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应用。
1.智能化种植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对种植过程进行数字化监控和调节,使得作物生长环境得到最佳调控,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例如,通过高精度的土壤分析和环境检测数据分析,可以让农民更好地掌握土地生态环境和作物生长情况,从而调节灌溉、施肥等农业管理行为,提升粮食产量。
2.智慧养殖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农作物种植上,还可以用于畜牧业的发展中。
通过监控温度、湿度等条件,合理调节空气和水质,可以提高动物存活率和生长速度。
在养殖专业化方面,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养殖场实现动物的智能管理和精细化养殖,从而提高整个养殖产业的效益。
3.电商农业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农业生产已经逐步向网络化转变。
农产品电子商务使消费者可以直接购买到农产品,既方便了消费者,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了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
通过电商平台,农民可以直接销售自己的产品,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放心的产品。
二、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除了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信息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管理中,包括农业资源管理、农业供应链管理和精准扶贫等领域。
下面分别进行讲解。
1.农业资源管理精细化的农业资源管理,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整体效率。
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应数据,预测气候、病虫害、自然灾害等因素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而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2.农业供应链管理现代社会中实践获取消费者、商贸企业、农民三方共赢的经营模式,就需要农业供应链的有效管理。
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一、国内案例。
1. 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智能化管理。
你知道山东寿光不?那可是咱中国的蔬菜大基地呢。
以前菜农们种大棚蔬菜可累啦,得整天在棚里盯着温度、湿度,还得估摸啥时候浇水施肥。
现在可不一样喽,用上了农业信息技术。
每个大棚里都有一堆小传感器,就像小间谍似的,时刻监测着温度、湿度、光照这些数据。
一旦温度太高或者湿度不够了,大棚的智能系统就会自动打开通风设备或者喷水装置来调节。
而且菜农们通过手机就能看到这些数据,哪怕在城里逛街呢,也能遥控大棚的操作。
比如说冬天晚上温度骤降,以前还得半夜起来盖草帘子保温,现在手机一点,自动保温设备就开始工作了。
这样种出来的蔬菜品质又好,产量还高,寿光的蔬菜就更畅销啦。
2. 新疆棉花的精准种植。
新疆的棉花那可是出了名的好啊。
现在种棉花也玩高科技了。
卫星遥感技术在这儿就派上大用场了。
卫星在天上瞅着棉花田,能清楚地知道哪块地的棉花长得咋样,是不是缺水了,有没有病虫害啥的。
就像有个超级大的眼睛在天上盯着。
然后呢,根据卫星传回来的数据,农业专家就能给棉农出主意。
无人机也没闲着,在棉花生长的不同阶段,无人机带着摄像头和各种检测设备飞一遍,看看棉花的株高、叶子颜色啥的。
如果发现哪片棉花地可能有病虫害了,无人机就可以精准地喷洒农药,只喷有病虫的地方,既节省了农药,又保护了环境。
这让新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都更上一层楼。
二、国外案例。
1. 美国的大型农场自动化生产。
美国那些大农场啊,那规模可大得吓人。
他们在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也是相当牛。
比如说,在一些大型的玉米农场里,从播种到收割都高度自动化。
播种机上装着GPS导航系统,就像给播种机装上了眼睛一样,它能按照预设的路线精确地播种,每颗种子的间距都差不多一样,这样能保证玉米长得整整齐齐的。
而且收割机也是智能化的,在收割的时候,它能自动识别玉米的成熟度,只收割成熟的玉米。
农场主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脑就能看到整个农场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就像在玩一个超大型的农场游戏,不过这可是真金白银的生意呢。
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已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在未来有着巨大的潜力。
以下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几个重要发展方向:
1. 农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将传感器、监控设备和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农作物、土壤和气候等信息的智能化感知和监控。
通过物联网,农民可以实时了解到土壤湿度、温度、气象条件等信息,以便做出精确的农作物管理决策。
2. 农业大数据:大数据技术提供了处理和分析大规模农业数据的工具。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农业数据,农民可以了解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病虫害风险等信息,从而优化农作物管理和农业生产流程。
3. 农业机器人和自动化:农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减轻体力劳动负担,并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农业机器人可以用于种植、收割和除草等作业,自动化系统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和施肥。
4. 农业无人机: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农民可以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影像遥感,以获取农田的高分辨率图像来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无人机还可以进行精确的农药喷洒,并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进行定期巡视。
5. 农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为农民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销售渠道。
通过电子
商务平台,农民可以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消除中间环节,提高销售额和利润率。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业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农民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需要面对技术成本、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农业领域的发展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领域也开始应用各种新技术,以便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趋势。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一、干湿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干湿分析工具得以升级,从而更加简化、准确地分析农作物的含水量。
这个技术对于决定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收割极为重要。
它提供了一种快速和准确的方式来确定土壤和农作物的含水量和状态,从而确保生产高效、质量可控。
二、自动化农业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农业生产可以更高效地使用空间、时间、人力和资源。
通过机器人、传感器、机器视觉等技术,更加科学地控制农业生产过程,精准浇灌、施肥、除草、收割等工作。
可以减少人工操作中的错误,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三、数字化营销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农业市场也开始进行数字化营销。
信息技术应用使得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变得越来越流行,不仅加速了产品的销售进程,也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
通过互联网服务和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定位和推广,提高收益和降低成本。
四、实时监控农业产业需要不断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以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实时监控成为可能。
通过云计算、传感器等技术,可以对农作物和农业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当农作物受到特殊的风险时,生产者可以在时间上更加及时地反应,从而避免降低收益或产生风险。
总之,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推动了农产品的数字展示和营销。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将为未来农业行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也将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控和利用自然资源。
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
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的持续壮大,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实践。
从智能化农机设备、农业生产大数据分析到电商平台,信息技术正在为农业带来全新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业产业的现代化。
一、智能化农机设备的应用智能化农机设备是指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对农田、农作物等进行智能调配、控制的设备。
智能化农机设备的出现,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中,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机设备,实现了对农机的精细化管理和作业自动化控制。
同时,智能化农机设备还可以根据农田的土壤情况、气象条件等进行智能性决策,更好地为农民提供高效的农业生产服务。
二、农业生产大数据分析随着农业生产信息化的快速普及,大量农业数据被不断积累。
农业生产大数据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生产指导以及精细化的农业管理方案。
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让平台具有了更高的智能化水平。
例如,在作物生长和病虫害方面,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农民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获取全面的作物生长数据和病虫害信息,并且可以将数据于时常更新的信息进行整合,以形成更准确的生产指导。
同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病虫害预测和应对方案,也可以准确预测病虫害发生的时间以及防治方案,从而更加科学地为农民提供农业指导服务。
三、电商平台电商平台作为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又一应用,是极大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合法化,透明化程度。
在电商平台的帮助下,农产品得以迅速地走向市场,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同时,电商平台也大大降低了传统销售渠道上的中间环节,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利润。
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商平台的价值,国家政策鼓励一些地方政府构建当地自有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便于农民及时获得市场信息,丰富潜在客户资源,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趋势之一,无论是智能化农机设备、农业生产大数据分析,还是电商平台,无不在推动着我国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领域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化、规模化、精细化、智能化。
一、智能化农业智能化农业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科技创新模式。
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农田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使农业生产更加科学、精细、高效。
此外,智能化农业还包括农机智能化和农机器人等技术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过程。
二、数字化种植数字化种植主要由农业大数据平台、移动终端、传感器网络等组成,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收集、储存、分析农业数据,并通过移动终端实时监测农田环境,通过传感器网络进行精准的农资施用,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高效化、科学化。
数字化种植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特性,通过精准的施肥和水分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并实现精准农业的目标。
三、现代化农业物流现代化农业物流主要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分销等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的现代化农业物流具有快速、精准、安全等特点,可以使农产品更快速地送达消费者手中,保持新鲜度和品质,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现代化农业物流还包括冷链物流、标准化物流等服务,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农村电商农村电商主要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将农产品和农资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和管理,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电商不仅是一种销售模式,也是一种生态系统,可以同时解决农产品销售、农村物流、产业扶贫等多个问题。
由于农村电商可以将电商平台上的商品直接销售到城市,减少中间环节,对农民的收入增长和减少贫困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升级。
总之,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是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传感器、控制技术等信息化手段,使农业生产过程实现信息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概述目前,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最为普遍的领域是粮食生产、林业生产、牧业生产、渔业生产和生态农业等。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精准农业管理、保障粮食安全、提高渔业养殖效率等。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远程监测、智能控制、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方面。
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采集到的数据,结合云计算等技术,对农业生产中的环境因素、作物生长情况、动物饲养状况等进行分析,实现精准农业管理。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1.农业气象信息服务。
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方式,将气象预报、气象风险信息等及时提供给农民和农业生产者。
农民和农业生产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提前制定农业生产方案,减少气象风险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作物遥感监测。
作物遥感监测是指运用遥感技术对作物生长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作物生长中的异常情况。
这有助于农业生产者及时调整农艺措施,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3.农业物联网。
农业物联网是指通过传感器、智能化设备、GPS等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通过农业物联网,农民和农业生产者可以精确掌握农田的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信息,并远程控制喷灌系统、施肥设备等农业生产设备。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1.森林资源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森林病虫害、火灾等问题,为森林资源保护和防控提供有效手段。
2.林业数据分析。
通过对森林生长状态、性质和分布规律的分析,可以为林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林业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智能林业。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分析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分析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许多优势和便利。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改善农业管理,提高农作物品质
和产量等。
以下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主要应用分析:
1. 农业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可以用于开发和管理农业信息系统,包括
农作物种植和管理记录、气象数据收集和分析、土壤测试和评估等。
这些系统可以帮助农
民更好地了解农田的状况,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病虫害和灾害。
2. 农作物生长模拟和预测: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分析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可以预测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这为农民提供了更精确的种植决策依据,例如选择最佳的
肥料和灌溉方案。
3. 智能农机设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农机设备智能化和自动化成为可能。
自动驾驶拖拉机和机器人农民可以对土地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和管理,减少人力成本和劳动
强度。
4. 农业无人机:无人机可以通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测,用于农田
的巡视、气象观测、病虫害监测等。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田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并
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农作物的健康。
5. 农产品追溯系统: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可以用于建立和管理农产品追溯系统,记录
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的信息,并提供追溯服务。
这可以增加农产品的
信任度和安全性,对于监管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摘要:当前,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科研手段的变革、农业科研协同的实现、农业成果转化的创新和农业科研管理的进步。
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农业将迈入智慧农业的发展阶段,农业信息科学的研究也呈现出智能化、精确化、标准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文章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概念进行解读,综述了农业信息系统应用现状、特点,以及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应用的几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农业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状况,对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障碍提出了主要解决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业;应用近年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我国农业的各个领域,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带来了生机和活力[1]。
信息技术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信息产业的迅猛崛起,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在世界发达国家正在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家也逐步地走向农业现代化之际,农业信息化己成为现代农业的标志和关键,它是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并主导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2]。
1农业信息技术的涵义、作用所谓信息技术从广义上讲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从这一定义出发,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实现信息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发布等方面的相关技术。
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采集存储检索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都可以在农业中找到相应的应用领域,或者可以与传统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相结合,通过交叉渗透,实现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创新。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着广泛的范围和丰富的内容[3]。
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支撑技术,农业信息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其作用主要体现在[4]①信息、知识和智力资源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战略性资源。
农业信息系统成为发挥该战略性资源强大功用的核心平台。
②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传统的高耗、低效型的产业结构将被新兴的低耗、高效的产业结构所代替。
③农业信息系统是农业增长的技术基础,是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突破口,它将改变农业科研的方式方法,大大缩短农业科研的周期。
2 农业信息系统应用现状及特点2.1农业信息系统在中国的应用现状2.1.1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信息产业在农业领域得到迅速成长,开创了农业信息新时代,这将是一次历史性的大跨越[5]。
1994年12月,“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从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金农工程,目的是加速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立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
其结构的核心是金农工程的国家中心。
其主要任务:一是网络的控制管理和信息交换服务,包括与其它涉农系统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二是建立和维护国家级农业数据库群及其应用系统;三是协调制定统一的信息采集、发布的标准规范,对区域中心、行业中心实施技术指导和管理;四是组织农业现代化信息服务及促进各类计算机应用系统,如专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金农工程系统结构的基础是国家重点农业县、大中型农产品市场、主要的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各农业专业学会、协会。
2.1.2中国农业信息网络发展现状(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宏观概况:1994年5月,中国作为第71个国家级网加入了Internet。
目前,Internet已经在中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IC)2004年7月的统计报告显示[6],中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8700万(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为[8167万,9233万]),WWW站点达626600个,上网主机3630万台,在CN下注册的域名总数382216个,中国国际出口带宽的总量为53941M。
(2)中国农业信息网络发展及应用:中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起步较晚。
1986年,农业部提出了《农牧渔业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组建了农业部信息中心。
在20世纪90年代,又先后提出了《农业部电了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的‘八五’计划及十年设想》和《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
这些设想和政策促进了农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加速了农业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农业部1995年建立了“中国农业信息网”,并通过DDN方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该网现已初具规模,农业部与地方政府联合,在31个省(区、市)建立了省级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全国已有1千多个市县入网。
大部分省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县级农业信息中心正逐步建立。
农业部为1000多个基层信息采集点、20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采集点配备了计算机,同时与中国农业信息网联网。
实现了与国际和国内各省、市的网上信息交换,每天向全国发布电了信息快讯、市场动态分析和农业气象通报等重要信息。
中国农业信息网已成为农业综合信息发布的权威网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于1997年10月开始运行。
目前,大部分农业高校已经进入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已建成了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优化模拟模型、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生产计算机管理系统。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预测预报与农业估产已取得显著的效果。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在中国农业部门和农村已开始发挥作用,有些已取得显著的效果。
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该系统的建成使中国的草地资源管理进入一个新阶段,将过去由常规方法自人10年完成的工作量,用该系统只需7天既可完成,运行三年,节约经费1669万元。
该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2中国农业网站的类型与特点中国农业网站从主办者属性分类大体可以分为3种:各级政府部门农业信息网站、农业科研和教育信息网站、涉农企业和机构信息网站。
中央、省市、地县各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纷纷建立了各白的农业信息网站,对本地区的农业发展进行宏观指导,促进农产品流通、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宣传农业政策法规、介绍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等信息服务。
这些网站是具有信息权威性,服务的综合性,服务范围地域性的共同特点。
农业科研和教育部门建立的各种农业科研教育信息网站,除了具备专业权威性和服务范围地域性的特点外,还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特点,因此其网络用户具有专指性,一般大多是为本系统、本行业服务,同时还具备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特点。
涉农企业和赢利机构的信息网站一般是围绕企业经营范围,进行白身产品及技术服务的宣传与推销,以及开展电了商务活动,其主要的特点是以服务为宗旨,以企业自身赢利为最终目的[7]。
3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具体应用3.1国外信息农业概况据统计,工业发达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60%~80%是靠信息取得的。
以1979~1989年为例,依靠信息技术使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3%,德国提高88%,法国提高90%,日本提高130%[8]。
美国、日本、荷兰、以色列等国在农业信息化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农业的生产能力、决策支持与环境控制条件、技术含量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2国内应用情况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利用农业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3S技术(GPS、GIS、RS)、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等技术,在农业资源利用、环境监测与保护、灾害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3.2.1农业信息资源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尚属起步阶段,缺乏宏观的规划和布局及必要的资金支持,信息网络的管理设施与人才建设薄弱,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尽管如此,从国家到地方,都已开始重视并逐步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
农业部局域网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2 200多个农业生产与管理用户实现了远程通讯、信息传递与共享。
“九五”期间,农业与农村经济信息化的重点工程——“金农工程”启动,正逐步使“农业信息快速路”与国家信息高速公路(CNII)接轨。
全国各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业或涉农网站,如以发布部颁公告、新闻为主,由农业部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农业信息网;以提供农业科技信息为主,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还有中国北方农业信息网()、金农网()、陕西农业网()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信息网站[9]。
同时,我国还相继建立了100多个农业数据库,如由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包括141种作物,27万份种质信息,1 259万个数据项,总数据量590兆[10]。
3.2.2作物模拟系统作物模拟技术于1965年由美国W.G.Duncan与荷兰C.T.De Wit二人首创,是以计算机为载体,对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过程进行模拟的一项新型技术。
其主要的学科基础是作物生理学和作物生态学。
我国在作物模拟研究方面起步较迟,进度较快。
1983年高亮之等在美国发表了“苜蓿生产的农业气象计算机模拟模式(ATFAMOD)”。
1992年,江苏省农科院将水稻栽培的优化原理与作物模拟技术相结合,建成了“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11]。
3.2.3 专家决策系统我国的农业专家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1983年,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和安徽省农科院合作研制了“砂姜黑土小麦施肥专家系统",并在淮北的10多个县推广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
20世纪末,又成功地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为在大范围应用推广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铺平了道路。
云南省在确定的35个民族贫困县推广农业专家系统,1998年,应用水稻、玉米、小麦、甘蔗、烤烟、苹果等粮经作物面积12.67万hm2,单位产量增加率8%以上,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年份,增产粮食8 400多万kg,新增产值1亿多元[13]。
3.2.4 多媒体技术用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声音、图像、图形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多媒体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生动地将农业信息、农业技术迅速地传播出去,为农业生产社会化奠定基础,也为农业技术快速普及、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智慧农业的发展,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控制农业生产精确性。
GPS、GIS、RS的融合发展,构成了一个功能完整且强大的空地采集处理系统,是快速获取农业数据的重要手段,也为农业的精确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14]。
1996年,吉林省在实施“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过程中研制出“多媒体玉米生产智能系统MIS-MAP”软件,并示范应用,使示范区3 a增产玉米约5 000万kg,增加效益5 000余万元。
4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策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信息的利用能力差;信息农业成本过高;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低;我国虽已建成一批农业信息资源库,但其数量和质量均远不足以形成信息产业,信息农业体系整体服务水平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