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科学教育
斯宾塞是近代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倡导者
斯宾塞是近代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倡导者。
通过对孩子天性的透彻分析和妥善驾驭,他提出了:逃走教育,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
从而揭示科学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引导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兴趣是学习和求知的最大动力,是孩子对事物的主动选择,而引导则能促进加强孩子的这种主动性,使兴趣变得持久,有目的。
好奇心让孩子自愿学习:只要掌握了孩子的好奇心,就不用担心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是父母成功引导孩子的关键所在.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要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就必须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建议父母做到以下几点:1,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平时注重孩子的爱好,为他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他必要的引导,他的爱好越广泛,自然就越容易拥有快乐的性格。
2,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
要明白一点:给东西太多会使他产生“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的错觉,所以应结合事例教育他,生活的快乐不能仅与物质财富的占有画等号。
3,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非常重要的的作用,所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与同龄人在一起玩耍,让他学会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
4,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和权利。
5,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与和谐。
6,要教孩子学会调整心态。
要让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
这使他能很快从失望中振作起来。
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一定要让他坚信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他注重调整心理状态,使其迅速恢复快乐的心情。
引导孩子的好胜心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父母应适当地激发孩子的好胜心,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孩子前进的动力,帮助他发挥自身的潜力。
父母在正确引导孩子的好胜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好胜的对象应该是超越自我:孩子要提高自己,就得像别人学习,要进行横向比较,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但无论怎样比较,最终还要改变自我才能有效。
很多父母把超越自我和超越别人的关系颠倒了,他们总搞横向比较,忽视了自己跟自己比是否有进步。
论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
论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摘要:斯宾塞是十九世纪后期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又是实证主义奠基人之一。
他也是当时反对古典主义教育、提倡科学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提出的科学知识价值论,冲击了当时风行于英国的古典主义教育的陈旧理论,从此科学教育开始逐渐在英国学校的课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笔者从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科学教育思想的内容以及科学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影响三个方面,论述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对当代社会教育改革具有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斯宾塞;科学教育;教育影响;中国一、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一)科学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十九世纪是英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
十九世纪初,英国政府逐步干预教育。
[1]当时的英国社会传统的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在思想界以及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尤其是法国孔德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学广泛影响了当时一些著名的思想家。
孔德认为哲学应建立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一切以感觉经验为契机,以“实证”的可靠事实为依据;只有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得的并为实证科学方法所证实的知识才是可靠的、有益于实践的。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所谓实证,指真实、有用、确实、严谨,指否定的反面”[2]。
(二)科学教育思想产生的学校背景当时,英国学校教育的落后与其先进的科学及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之间形成极尖锐的矛盾,这是一种潜在的危机。
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在知识的价值问题上,传统的古典主义的拥护者认为,拉丁文、希腊文等古典知识最有价值,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首先应学会这种语言知识,科学知识对他们是无关紧要的,应排斥在学校课程之外。
这种保守的习惯势力长期统治学校教育,产生了不良影响。
学校课程几乎完全与科学无缘,课程内容的安排很少考虑如何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的进步。
但是,科学的迅速发展,必然要影响到英国的学校教育,使之不能不随着时代潮流而进行一些改革。
因此,当时英国的教育界围绕是否应实施科学教育的问题展开了争论。
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
(5)为准备将来在欣赏自然、文学和艺术等闲暇活动中 满足爱好与感情的需要,应开设油画、雕塑、音乐和诗歌 等课程。斯宾塞认为,学生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建立一个 有健全文化的生活,以安排随着社会发展课程内容十分广泛,突出自然 科学的主导地位,打破了旧的课程体系的限制,在当时是 一大进步。
赫胥黎是和斯宾塞同一时代的一位科学家和教育 家。他和斯宾塞一样,猛烈抨击了古典人文主义 教育的狭隘性,大力阐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尤 其可贵的是,他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 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克服了当时教育界出现 的或重古典教育或重科学教育的倾向,强调进行 全面的和谐教育。 正是在赫胥黎及其同时代人的倡导下,科学教育 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进入了学校的大门,从而 打破了传统的古典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奠定了 科学教育的地位。
赫胥黎科学教育思想
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是近代英 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生于英格兰,童年时代只受 过两年的正规学校教育。他靠自学掌握了多国语言,阅读 了大量的著作。16岁开始从医,20岁获伦敦大学医科学位。 大学毕业后,他做过几年的海洋考察工作,并开始在科学 界崭露头角。185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此后, 他一直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担任大学教授、院长等职, 发表了大量的科学论文。1862~1884年,赫胥黎参加了政 府部门的有关科学与教育工作。他是英国第一部初等教育 法案的起草人之一,在英国的国民教育和科学教育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
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指出,要满足每 种生活的需要,实现教育目的,就必须向学生传授最有价 值的知识。 那么,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斯宾塞认为答案就是科学。 他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几何学、 力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已 经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与工农业生产息息相 关。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作准备。这种完满的生活 包括五个内容: 1.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2.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 3.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 4.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 5.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斯宾塞五种课程分类
斯宾塞五种课程分类一、引言斯宾塞教育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家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提出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斯宾塞提出了五种课程分类,即:经典课程、科学课程、数学课程、现实课程和美学课程。
本文将对这五种课程分类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地探讨。
二、经典课程经典课程是指传统的文学、历史和哲学等学科。
这些学科以经典作品和传统文化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对人类智慧和价值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经典课程的特点如下:1. 重视人文关怀经典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人类的智慧和文化成就。
通过学习经典作品和传统文化,学生可以培养对人类价值观的思考和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2. 强调思辨能力经典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和评价经典作品中的观点和思想。
通过学习经典作品中的思辨方法和逻辑思维,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文化自信经典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使他们能够自信地面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身份。
通过学习经典作品和传统文化,学生可以增强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可以增进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三、科学课程科学课程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
这些学科以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科学课程的特点如下:1. 强调实证研究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证研究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法来获取和验证科学知识。
通过学习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的过程,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2.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科学素养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关注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
洛克、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
(二)洛克的政治观和哲学观
1、社会政治观 他反对君主专制,也反对共和政体,而拥 护大资产阶级与贵族的联合政体。
政治观上,他反对“君权神授说”; 主张“社会契约论”。认为君主立宪制是社会
契约所能产生的最好的制度。这显然是历史唯 心主义的观点,是完全为资产阶级的需要而提 出的、为君主立宪制寻找的理论依据。
洛克提出了“形式教育”的观点
他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慧割裂开来。
智育的目的或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增加心的活
动与能力,并不是扩大心的所有物。”
当然,他将智力发展与知识的掌握割裂开 的观点是不科学的,但他重视智力发展还 是利于教育发展的; 因受了洛克的影响,以后教育理论中出现 了“形式教育”目的(重发展智力)与 “实质教育”目的(重传授知识)之争。
2、 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内容:体育、德育、智育。 方法:锻炼法 首次将教育明确区分为三大组成部分:德育、智 育、体育。 着眼于实际的锻炼法,将其分别贯穿在三育的实 施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以资产阶级的事业、生活, 尤其是获取个人幸福的要求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理 论体系,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色利。
通过对古典教育的批判,提出英国教育应从古典主义 中解放出来,提倡科学教育,创立实科中学,使科学 教育成为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分析评价
(二)倡导了教育万能论。打击了强调等级差别 的遗传决定论,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具有重大的 积极意义;但又忽视了遗传、环境对人的影响。 (三)创立了“形式教育”体系。重视儿童的智 力、理解力的发展,而将知识传授作为手段,冲 击了中世纪的教育;但他又不理解智力与知识之 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他的思想是继夸美纽斯之后,对西方资本主义教 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思想之一。
从《教育论》看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论坛从《教育论》看斯宾塞的教育思想文/路书琪袁玲妹摘要:斯宾塞的《教育论》是西方教育史上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
在这本书中阐述了作者关于科学教育、智育、德育、体育的教育思想。
这些思想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对于当时的课程设置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教育原则家庭教育一、斯宾塞的科学教育(一)对古典教育的批判在斯宾塞生活的时期古典教育思想还是占据主流的,古典教育提倡学习拉丁文、希腊文等文化知识的学科。
但是这些学科知识已经不适应当时的时代要求了。
作者对于古典教育进行了批判,认为学习古典教育的一些内容完全装饰大于实用,不符合当时的需求。
什么样的知识应该学?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什么?斯宾塞开始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思考,接下来提出了他的科学教育的思想。
(二)科学知识的提出斯宾塞提出当代最主要的也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科学知识。
斯宾塞指出古典教育的不足之后所提出的观点冲破了古典教育的阻碍,促进社会的进步。
针对这些活动,斯宾塞认为应该设置五类课程。
针对第一种应该设置生理学和解剖学,第二类是读写算、逻辑学、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第三类应该设置心理学和教育学,针对第四类应该设置历史学,第五类应该设置绘画、雕塑、音乐、诗歌等。
在知识选择上,轻视科学是严重错误的。
斯宾塞在知识选择上将目光放在了科学知识上,证明了其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可以训练心智,在发展心智的时候,科学知识比语言的学习有很高的优越性。
因为科学知识的逻辑性和实践性是这些语言知识所不可比拟的。
二、斯宾塞的教育原则(一)从简单到复杂在儿童的教育当中,我们不能不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
教授与他们的心智不相符合的知识是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的。
我们应该遵循客观的情况,知识的教授需要从简单到复杂。
斯宾塞认为只有这种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才方便儿童的学习和记忆。
循序渐进的方法能够系统的掌握知识,让儿童的学习不至于吃力和反感。
浅谈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
浅谈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摘要:19世纪中叶,赫伯特·斯宾塞大力倡导科学教育,唤起了人们对科学知识的重视,也促进了科学知识在欧美学校课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
本文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出发,阐述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中的教育目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原则.关键词: 科学教育教育目的课程体系教学原则十九世纪初,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到十九世纪中期,科学与工业革命的发展已使发达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科学的进步不仅增添了发明创造,也改变着人类生活的面貌,学校教育也不例外。
那时,德国和美国的学校教育早已引入科学,而在英国,它的工业生产蓬勃发展,但它的教育却比同时期的德国和美国落后很多.造成当时英国教育落后的原因就是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自文艺复兴以来,拥护传统古典教育的人认为,只有拉丁文、希腊文等一些古典的知识有用,学校教育也应当只教授这些古典知识,而那些科学知识是无关紧要的,也应当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
这样就出现了斯宾塞说的:“在心智方面同在身体方面一样,我们所追求的都是装饰先于实用。
不只在过去,在我们现代也差不多:那些受人称赞的知识总放在第一位,而那些增进个人福利的知识倒放在第二位.……假如我们问到给男孩子古典教育的真正动机是什么,那就只是为了顺从社会舆论。
"1这样一种重装饰轻实用的知识观长期统治学校教育,产生了英国教育的落后状况.然而,科学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英国的学校教育,使其不得不做出一些变化。
当时,英国就是否应当实施科学教育、是否应将科学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在这场争论中猛烈抨击了传统的古典教育,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问题回答得最清晰的就是斯宾塞了。
1859年其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充分显示了科学知识的重要价值,与后来的《德育》、《智育》和《体育》一起组成了《斯宾塞教育论》,也形成了他本人的科学教育体系.一、教育目的“古典教育的真正动机只是为了顺从社会舆论。
试述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
试述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
西奥多·斯宾塞 (1788-1860) 是英国学界的百科全书,他的发明、著作和著名的教育思想仍然到独特的影响力。
斯宾塞深刻地理解教育的作用,以科学的理念影响了20世纪的教育发展。
他倡导的科学教育思想,被认为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
斯宾塞认为,科学教育内容是关于对自然规律的客观认识,而不是凭感觉和传统观念而产生注意力。
他认为,人类要不断开发改革,需要正确地领悟客观实物世界,以科学知识把握实时的客观情况。
另外,他认为学校必须改变教育方式,从重视传统学习或训练技能转变为强调学生的科学知识的获得和理解;同时,他认为学校应该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开放式环境中认识和发掘自己,以不停地运用思想的方式去发现、探索和解决人类比较缺乏科学思维基础的问题。
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是让学生以科学等级认识世界,也是对客观世界多维度了解、探索的刚性要求。
他主张,学校以逻辑推理和实验研究为基础,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为学生发现宏观与微观的真理,从而培养学生思想特征,加强分析思维和自学能力。
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全民受教育,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让他们更容易接受社会包容,把握未来机遇。
综上所述,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强调客观认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校体系发展的基石。
虽然他的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仍占重要地位,但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
这要求我们对传统教育的独特性思想和经典的理念进行全面的总结概括,同时突出现代教育理念的合理性和客观性,使教育准确地体现社会需求,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以求更有效地培养社会各界人才。
斯宾塞科学教育的意义观探析
斯宾塞科学教育的意义观探析作者:刘黎明刘应宏来源:《教育文化论坛》2018年第05期摘要:斯宾塞是十九世纪著名的科学教育家。
他建构了著名的科学教育的意义观,涉及对古典主义教育的弊端的揭露和批判;科学课程的科学课程的价值观(功利价值和人文价值)。
研究他的科学教育的意义观对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建构彰显人文价值的科学课程价值观;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斯宾塞;科学教育;意义观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5-0017-07DOI:10.15958/ki.jywhlt.2018.05.004一、揭露和批判古典主义教育的弊端对英国古典主义教育弊端的揭露和批判,构成了斯宾塞科学教育意义阐释的前提条件。
因为没有古典主义教育的“破”,就不会有科学教育的“立”。
19世纪的英国是世界上强大和先进的工业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增强。
然而,它的教育却是粗糙的和落后的,这表现在:古典学科受到普遍重视,自然科学和实用知识遭到拒斥。
与美国和德国相比,它的教育状况十分落后,其特征是重装饰,轻实用,重古典,轻科学。
这严重地阻碍了科学教育的发展,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斯宾塞主要从三个方面揭露和批判古典主义教育的弊端。
(一)弊端之一:古典主义教育重装饰轻实用装饰轻实用的教育习俗自古以来就存在。
最典型的例证:“请看斯皮克船长所讲到的他那些非洲的仆人;他们在天晴的时候穿了羊皮斗篷昂首阔步,可是在下雨的时候却把它脱下来叠好而光着身子在雨中冷得发抖。
”[1]53这种重装饰轻实用的传统一直延续到至今。
大多数人“对衣料的华美比对它的温暖要考虑得多,对剪裁的色样比对穿着的方便考虑得多。
”[1]无论男女都重视个人的装饰,其中妇女更甚,她们通过花样繁多的发饰,佩带耳环、戒指、手镯,涂脂抹粉,千方百计使自己的服装引起。
她们在衣着上获得赞许的愿望超过了求得温暖和方便的愿望。
斯宾塞
试谈斯宾塞的“科学知识教育”思想体系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科学教育的倡导者。
他以其唯心主义的哲学观和社会观理论为依据,围绕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并从资产者个人生活的幸福和赚取利润出发,讨论了资产阶级子女教育的问题。
斯宾塞是科学教育的倡导者。
19世纪上半叶,他敏锐地看到了“生产过程既然那么快地科学化……科学知识就应该同样快地成为每人所必需的”。
他说,科学是使文明生活成为一切过程能够正确进行的基础,所以科学应该进入学校课程之中,科学教育应成为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广泛建立实科中学。
斯宾塞将人类活动分成五大类,并按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列如下:1.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2.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3.目的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
4.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
5.生活中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情感的各种活动。
知识的价值标准方面:1.斯宾塞把实用价值作为衡量知识的重要性的首要标准。
认为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教导每个人怎样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2.知识的比较价值。
斯宾塞认为,教育方面在编订一个合理的课程之前,应依据知识的比较价值,确定某一学科在课程中的地位。
3.知识的训练价值。
斯宾塞指出,科学对训练智力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科学所表明的观念联系是符合事实的。
又因为科学所表明的关系多是因果关系,学生了解事实的因果关系就较轻易进行推理和判断,而且也易于记忆。
4.知识的教育价值。
斯宾塞肯定了科学在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作用。
课程分类方面:斯宾塞将课程分为五类,包括了生理学、逻辑学、心理学、历史学、美术、音乐等课程。
教学方法方面,斯宾塞主张:教学应该从具体到抽象,从正确的、引导儿童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入手,通过观察获得直接经验的知识,然后再进入推理和书本知识的学习。
总之,他的科学知识教育思想体系对资本主义货架的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反对传统教育的同时,提倡科学教育,自我教育,自然教育等等。
斯宾塞科学教育的意义观探析
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5期㊀ 理论探索收稿日期:2018-08-28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DZ013BAY216)ꎮ作者简介:刘黎明(1962-)ꎬ男ꎬ湖南茶陵人ꎬ副教授ꎬ硕士生导师ꎮ研究方向:西方教育思想史㊁比较教育㊁教师教育研究ꎮ刘应宏(1967-)ꎬ男ꎬ湖南安乡人ꎬ讲师ꎬ学士ꎮ研究方向:教育原理ꎮ斯宾塞科学教育的意义观探析刘黎明㊀刘应宏(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ꎬ湖南长沙㊀410081)摘㊀要:㊀斯宾塞是十九世纪著名的科学教育家ꎮ他建构了著名的科学教育的意义观ꎬ涉及对古典主义教育的弊端的揭露和批判ꎻ科学课程的科学课程的价值观(功利价值和人文价值)ꎮ研究他的科学教育的意义观对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ꎻ建构彰显人文价值的科学课程价值观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ꎮ关键词:㊀斯宾塞ꎻ科学教育ꎻ意义观中图分类号:G40-01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5-0017-07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5.004㊀㊀一㊁揭露和批判古典主义教育的弊端对英国古典主义教育弊端的揭露和批判ꎬ构成了斯宾塞科学教育意义阐释的前提条件ꎮ因为没有古典主义教育的 破 ꎬ就不会有科学教育的 立 ꎮ19世纪的英国是世界上强大和先进的工业国家ꎬ科学技术迅猛发展ꎬ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增强ꎮ然而ꎬ它的教育却是粗糙的和落后的ꎬ这表现在:古典学科受到普遍重视ꎬ自然科学和实用知识遭到拒斥ꎮ与美国和德国相比ꎬ它的教育状况十分落后ꎬ其特征是重装饰ꎬ轻实用ꎬ重古典ꎬ轻科学ꎮ这严重地阻碍了科学教育的发展ꎬ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ꎮ斯宾塞主要从三个方面揭露和批判古典主义教育的弊端ꎮ(一)弊端之一:古典主义教育重装饰轻实用装饰轻实用的教育习俗自古以来就存在ꎮ最典型的例证: 请看斯皮克船长所讲到的他那些非洲的仆人ꎻ他们在天晴的时候穿了羊皮斗篷昂首阔步ꎬ可是在下雨的时候却把它脱下来叠好而光着身子在雨中冷得发抖ꎮ [1]53这种重装饰轻实用的传统一直延续到至今ꎮ大多数人 对衣料的华美比对它的温暖要考虑得多ꎬ对剪裁的色样比对穿着的方便考虑得多ꎮ [1]无论男女都重视个人的装饰ꎬ其中妇女更甚ꎬ她们通过花样繁多的发饰ꎬ佩带耳环㊁戒指㊁手镯ꎬ涂脂抹粉ꎬ千方百计使自己的服装引起ꎮ她们在衣着上获得赞许的愿望超过了求得温暖和方便的愿望ꎮ不仅如此ꎬ人们在心智方面同样存在装饰先于实用的现象ꎮ无论过去ꎬ还是现在ꎬ知识领域占据第一位的不是增进个人福利的知识ꎬ而是那些受到人夸耀的知识ꎮ这种轻重倒置的情况在现在的大学和普通学校都存在ꎮ一个男孩ꎬ在他整个一生中ꎬ要学会十之间用不着的拉丁文和希腊文ꎮ男孩接受古典教育的真正动机和目的ꎬ是为了顺从社会舆论ꎮ一个男孩死记硬背拉丁文和希腊文ꎬ其意图是获得不某种社会地位ꎬ而不是因为这些语文有内在价值ꎮ可见ꎬ心智的装饰如同身体的装饰一样严重ꎮ女性在心智和身体方面的装饰更厉害ꎮ她们的大部分的 才艺 ꎬ如舞蹈㊁举止文雅㊁弹钢琴㊁唱歌㊁绘画等ꎬ在生活中占有很大的份量ꎬ其目的不是为了实用ꎬ而是为了虚饰ꎮ她们学习意大利文和德文ꎬ真正的理由是学懂这些语文才像个贵妇人ꎻ她们学习意大利歌曲和德文歌曲ꎬ是因为显示自己多㊀㊀㊀㊀㊀㊀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㊀第5期JiaoYuWenHuaLunTan㊀ 理论探索才多艺而受到啧啧称赞ꎮ她们记住婚姻和其他轶闺趣事ꎬ是因为它们是被人们认为是 良好教育 的一部分ꎬ而不是它们有什么直接的好处ꎮ当我们说女孩开设阅读㊁写字㊁语法㊁算术㊁缝纫课程时ꎬ就差不多从生活方面给予女孩子全部的东西ꎮ不过 其中有些还是为了博得好评的多ꎬ为了个人直接福利的少ꎮ [1]51之所以会出现人们在心智和身体方面装饰重于实用ꎬ是因为从远古到现在ꎬ人们更多的关注社会的需要ꎬ而较少地考虑个人的需要ꎬ社会的需要压倒了个人的需要ꎬ个人的发展受到主要的社会需要的束缚ꎮ人们 所考虑的不是什么知识最有真正的价值ꎬ而是什么能获得最多的称赞㊁荣誉和尊敬ꎬ什么最能取得社会地位和影响ꎬ怎样表现得最有神气ꎮ既然在整个生活中ꎬ问题不在于我们是怎样ꎬ而在人家怎样看我们ꎬ所以在教育中问题也就不在知识的内在价值ꎬ而多半在于它对别人的外部影响ꎮ [1]55斯宾塞断言: 这个既成了我们的主导思想ꎬ我们对直接用途的考虑ꎬ比起野蛮人在琢磨牙齿和涂指甲时所考虑的实在多不了多少ꎮ [1]55在斯宾塞看来ꎬ当时教育制度的缺点是 它为了花而忽略了植物ꎮ为了想美丽就忘了实质ꎮ [1]因为 这个制度不供给有助于保全自己的知识ꎻ对于帮助谋生的知识ꎬ它只粗略给一点ꎬ而让大部分到日后生活中去碰运气取得ꎻ对于完成父母职能它全不顾到ꎻ对于公民职责它给予了一堆知识ꎬ许多是无关的ꎬ剩下的也缺乏钥匙ꎻ它可是勤勤恳恳地教那些虚文华饰的东西ꎮ [1]56(二)弊端之二:古典教育忽略了各种知识的比较价值当时英国古典教育的粗糙和幼稚不仅表现在装饰先于实用ꎬ还表现在忽视了各种知识的比较价值ꎮ人们往往从习俗㊁爱好或偏见出发ꎬ决定儿童阅读什么书籍㊁听什么讲座ꎬ教给儿童以这些部门ꎬ而不教那些部门的知识ꎬ而缺乏知识的比较价值标准ꎬ 从未想到至关重要的是用某些合理方法去决定哪些东西真正最值得学 ꎮ当时教育界对古典教育和数学哪门比较有价值的争论是凭经验进行的ꎬ而缺乏比较的标准ꎬ因而争论的焦点并不重要ꎮ 如果设想从判断数学教育和古典教育哪个为好就能决定合理的课程ꎬ那差不多等于设想全部营养学就在于找出面包是否比马铃薯的养分多! [1]56斯宾塞指出ꎬ 最关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个或那个知识有没有价值ꎬ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ꎮ [1]57如果人们有时间掌握所有的学科的话ꎬ那么ꎬ某门学科都有它的价值ꎮ然而ꎬ人生短促ꎬ人事纷繁ꎬ每个人的学习时间都是有限的ꎬ因而我们应当把所有的时间用在最有益的事情ꎮ 在花许多年月超时尚凭爱好的科目之前ꎬ去十分审慎地衡量一下结果的价值ꎬ再比较一下这些年月如果用在其他方面有些什么不同结果ꎬ有些什么价值ꎬ肯定是件聪明的事ꎮ [1]80这是所有教育中重要的问题ꎮ斯宾塞认为ꎬ首先确定一个衡量知识的尺度ꎮ没有衡量价值的标准ꎬ就无法确定哪门知识最值得注意ꎮ斯宾塞发现这个尺度就是 完满的生活 ꎬ它涉及 怎样对待身体ꎬ怎样培育心智ꎬ怎样处理我们的事务ꎬ怎样带好儿女ꎬ怎样作一个公民ꎬ怎样利用自然界所供给的资源增进人类的幸福ꎮ [1]81根据这个尺度ꎬ就可以看到知识的比较价值可以区分为内在价值㊁半内在价值和习俗上的价值ꎮ科学知识和真理具有内在价值ꎬ 它们在一万年后和今天一样同人类行为相关 ꎻ包括拉丁文和希腊文在内的语文知识只具有半内在价值ꎻ人名年代和陈旧无意义的事迹只具有习俗上的价值ꎮ由此可见ꎬ我们对待知识的态度应是: 价值最大的给予最大注意ꎬ价值小些的就注意少些ꎬ价值最小的就最少注意ꎮ [1]56(三)古典教育违背儿童心智发展规律ꎬ强行灌输知识斯宾塞尖锐地批判了古典教育违背儿童心智发展规律ꎬ强行灌输知识的弊病ꎬ指出ꎬ现有的教育制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存在大毛病ꎮ在内容上ꎬ正确的知识不讲ꎬ同人生事业关系紧密的㊁有益于个人幸福的知识不讲ꎬ只传授只有 装饰 价值的知识ꎮ在方法上ꎬ 把错误的知识ꎬ用错误的办法ꎬ照着错误的次序灌输给学生ꎮ [1]57每门学科的讲授很少按正常的自然次序进行ꎬ即通过研究个别实例来揭示定义㊁规则和原理ꎬ而是反其道而行之ꎬ把定义㊁规则和原理都放在最前面ꎬ颠倒了自然的次序ꎮ在全部的教育中贯穿的死记硬背的制度ꎬ它只关注字句重复得对ꎬ而缺乏对它们意义的理解ꎮ为了字句而牺牲了内容ꎮ即使是形式教育ꎬ也很少参照儿童心智发育的规律ꎮ当时的教育者违背了这一规律ꎬ先教高度抽象的科目ꎬ如语法㊁政治地理ꎬ后教具体的科目ꎬ把儿童能懂㊁符合他们兴趣的自然地理则大部分略过去了ꎮ违背自然的强制性的教学ꎬ只能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ꎬ被动刘黎明㊀刘应宏:斯宾塞科学教育的意义观探析㊀ 理论探索地接受旧观念ꎬ还会引起学生心智上的混乱ꎮ其后果是学生缺乏对知识的系统化ꎬ所学的大部分知识被遗忘ꎬ剩下的多半是死板的没有消化的东西ꎬ这使得学生在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时ꎬ既不能有效观察ꎬ也不会独立思考ꎮ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只具有较小的价值ꎬ而忽略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知识ꎮ㊀㊀二㊁科学知识最有价值(一)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的观点是斯宾塞在19世纪中期科学教育思想和古典教育思想的论战中提出来的ꎮ19世纪中期的英国被称为 维多利亚 时期ꎬ工业革命蓬勃发展ꎬ自然科学成就斐然ꎬ影响到英国社会的各个领域ꎮ然而ꎬ在学校教育领域ꎬ无论是中等教育领域ꎬ还是高等教育领域ꎬ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古典教育ꎬ古典学科如古希腊罗马语言㊁文学㊁历史㊁道德构成了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ꎬ科学和技术教育毫无地位ꎮ因而ꎬ学校教育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ꎬ对工业革命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迅速的反应ꎬ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ꎮ整个19世纪ꎬ英国的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绝大多数领域停滞不前ꎬ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ꎮ在中等教育领域ꎬ无论是公学ꎬ还是文法学校ꎬ都是以古典课程为主要内容ꎮ在19世纪中期ꎬ所有的公学都致力于教授古典文化课程ꎬ以培养有教养的绅士ꎮ这些包括拉丁文㊁希腊文在内的古典课程占据了学校课时的4/5ꎬ教学采取灌输方式ꎬ注重字句不注重意义ꎬ学生只能死记硬背ꎬ教学效果很差ꎮ然而ꎬ这些课程得到了各方面首脑的辩护ꎬ 认为它们是最出色的精神训练ꎬ并把古典课程吹捧为文明社会文化的精华ꎮ [2]309甚至在1840年之后ꎬ公学依然普遍存在着对科学和实用知识的偏见ꎮ 对于职业团体来说进公学不存在太多障碍ꎬ他们的职业意识可以转化为一种绅士礼仪ꎬ尽管比专家要 业余 得多ꎻ对于工业家的子弟而言ꎬ公学则意味着味着一个文化否定和再学习的过程ꎮ最终只要他们能变成 绅士 ꎬ他们就会被接受ꎮ[2]310这些公学强调古典的人文教育ꎬ忽视科学和现代教育ꎮ在公学里ꎬ学生活 用以磨练身心的ꎬ一方面是鞭笞㊁为高年级效劳以及热衷游戏运动等惯例的训练ꎬ另一方面则是古典语文教育ꎮ终于他们获得了那一望而知己是公学出身的言谈风貌㊁精邃的知识和校友系戴的领带而步入成人的世界ꎮ [3]而 对才智的追求ꎬ特别是对科学知识的追求往往受人轻视ꎬ要么认为它们毫无价值ꎬ要么认为这些知识过于危险ꎬ而对于古典学科的学习则被视为社会等级的标志和一种等级划分的机制ꎮ [2]公学是教育目的是培养有德行㊁懂礼仪的绅士ꎬ古典学科的优势和首要地位确保了这一目的的实现ꎮ这是英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地方ꎮ1864年ꎬ克拉伦顿学校调查委员会(ClaredonCommission)在其报告中指出了公学的诸多缺点ꎬ但在结论中仍然肯定了公学在培养绅士方面的重大价值:它倡导自由与秩序的联合ꎬ培养学生热爱公益的精神ꎬ使学生爱好娱乐ꎬ坚持身体锻炼ꎬ充满活力和男子气概ꎬ拥有绅士风度ꎮ而其余的文法中学主要被教会和绅士阶层所控制ꎬ提供的教育多是对公学教育的模仿ꎬ这造成英国无论是公立中学㊁私立中学ꎬ还是文法学校ꎬ只注重绅士教育ꎬ忽略了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ꎬ无法与英国工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ꎬ充满了非功利主义精神ꎮ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下半叶ꎮ英格兰以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为对象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特别迟缓ꎬ根本不能弥补中等教育人与工业发展无关这一缺陷ꎮ [2]309在高等教育领域ꎬ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19世纪中叶以前几乎不开设自然科学课程ꎬ不实施职业技术教育ꎬ注重的是古典学科和人文教育ꎬ以培养有德行㊁懂礼仪和具有勇敢品质的绅士为己任ꎬ不重视新东西的探究ꎬ只重视旧知识的传授ꎬ把至高的智力训练作为教育目的ꎮ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这种以古典学科为核心的人文教育无法适应英国工业革命和自然科学快速发展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ꎬ对英国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毫无贡献ꎮ英国古典主义教育家托马斯 阿诺德为这种古典人文教育进行了辩护ꎬ断言古典教育最有价值ꎮ他说: 在我们拉格比公学ꎬ虽然我们也提供学生学习现代史知识的机会ꎬ但希腊史和罗马史的学习显然要超过法国史和英国史的学习ꎮ对荷马和维吉尔的学习要超过对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学习ꎮ [4]60尽管希腊人和罗马人不拥有现代科技成果如印刷机㊁蒸汽机㊁望远镜㊁火药㊁航海罗盘等ꎬ但他们的道德和政治思想与我们的道德和政治思想有许多相似性ꎬ正是它们构成了那些最能决定人类品质的事务ꎮ我们不应当将亚里士多德㊁柏拉图㊁西塞罗㊁塔西佗㊁修昔底德视为古代作家ꎬ而应当把他㊀㊀㊀㊀㊀㊀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㊀第5期JiaoYuWenHuaLunTan㊀ 理论探索们看作我们的同胞和同代人ꎮ因为我们的思想与他们的思想密切相关ꎮ他们的思想构成了我们自己的想法的基本要素ꎬ决定了我们心智发展的完美程度ꎮ他们为人类的智力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ꎬ其高明之处在于ꎬ他们进行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观察ꎬ他们所观察到的事物是我们难以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ꎬ他们的结论充满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意蕴ꎬ既新颖又富有魅力ꎬ构成了解读文明化人类本质的伟大科学ꎮ尽管古典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或难以为人察觉ꎬ但它们对人类智力的发展依然发挥作用ꎬ这些思想与观念将会深藏于学生心灵之中ꎮ他强调ꎬ有教养的人必须完成自由教育所有古典科目的学习ꎮ因为 过去的知识是有价值的ꎬ没有它ꎬ今日的和明日的知识必于会有缺陷ꎮ [4]62他把培养基督教绅士看做教育目标ꎬ特别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ꎮ他不仅不重视科学教育ꎬ而且还贬低它的价值ꎬ理由是:有教养的人不可能在单纯的物理科学培养出来ꎬ正统的文法㊁算术㊁逻辑和几何等学科在对学生的推理能力的训练比较有效ꎬ但无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判断力ꎮ后者依赖的是道德和宗教的知识ꎮ阿诺德的古典教育思想给19世纪的英国教育留下了深刻的影响ꎮ在19世纪初ꎬ一些英国学者如艾吉渥兹(R.L.Edgeworth)㊁史密斯(S.Smith)等人针对传统的古典教育势力的影响ꎬ在«爱丁堡评论»上发表一系列评论文章ꎬ尖锐地抨击牛津和剑桥大学忽视科学课程ꎬ墨守一种过时的和不适当的古典人文主义课程的传统做法ꎬ指责它们与英国的工商业的发展背道而驰ꎬ束缚了英国科学和商业贸易的进步ꎮ针对上述看法ꎬ牛津和剑桥大学以及高等教育家纽曼坚决拥护古典主义教育ꎬ并为之进行辩护ꎬ旨在使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古典教育得到捍卫和传承ꎮ纽曼在1873年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著作«大学的理想»ꎬ极力倡导古典教育最有价值ꎬ认为古典学科学习优于科学知识的学习ꎬ为有别于实用教育的㊁旨在培养具有健全精神的社会的好成员和好领袖的自由教育进行辩护ꎮ 美国学者鲍曼(S.E.Bowman)则指出: 古典教育的信徒能够求助纽曼的支持ꎮ [5]英国教育学者刘易斯 梅(LewisMay)指出ꎬ纽曼倡导人们不尽力回到古代雅典去ꎬ是不合时宜的ꎬ与科技的发展不相适应的ꎮ在这场论争中ꎬ科学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斯宾塞猛烈地批判了倡导古典教育最有价值的古典教育派ꎬ给出的答案是科学知识最有价值ꎮ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ꎬ都离不开科学ꎬ因为 最重要的知识是科学 有最大价值的知识是科学 正确指导的是科学 必不可少的钥匙是科学 所需要的准备的也是科学 ꎮ这是从各个方面得出一致答案ꎮ无论是智慧训练ꎬ还是道德的训练㊁科学美的欣赏ꎬ抑或是宗教的修养ꎬ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科学的学习来实现ꎮ(二)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具体阐释斯宾塞视野中的科学知识或课程是指生理学㊁力学㊁数学㊁逻辑学㊁物理学㊁化学㊁天文学㊁地质学㊁生物学和审美文化(雕刻㊁音乐㊁诗歌㊁绘画)ꎮ他主要从指导价值(功利价值)和精神训练(人文价值)两个方面论述科学知识的价值ꎮ之所以如此ꎬ是因为他意识到有指导价值的科学知识也必然在练习心智方面有最大的价值ꎻ要实现完满的生活ꎬ必须要考虑这两个方面的价值ꎮ1.科学知识的功利价值所谓科学知识的功利价值ꎬ是指科学知识对人的生活㊁生产活动和人的行为的指导价值ꎮ斯宾塞是根据完满生活的重要性和标准来论述这个价值的ꎮ首先ꎬ生理是最能保全自己ꎬ维护生命和健康的知识ꎬ因为它帮助人不违反生理规律而导致生病和死亡ꎬ也能使人精力充沛和情绪饱满ꎬ因而它在人的幸福方面比其他事情来得重要ꎮ这是合理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ꎮ其次ꎬ指导人的生产活动的知识包括力学㊁数学㊁逻辑学㊁物理学㊁化学㊁天文学㊁地质学㊁生物学ꎮ它们的重要性在于能间接保全自己ꎬ使人的生产活动顺利进行ꎬ文明成为可能ꎮ当时的人们的主要活动是从事商品的生产㊁加工和分配ꎬ都离不开科学ꎮ因为只有相当熟悉它们的物理学㊁化学和生命特性ꎬ掌握适合这些商品的各种性质的方法ꎬ才能提高生产效率ꎮ第三ꎬ心理学㊁教育学知识对于父母掌握儿童的心智发展的规律㊁教学规律ꎬ正确指导他们对儿童的身体㊁智慧㊁道德的训练极大价值ꎮ第四ꎬ合理调节公民的行为ꎬ最有指导价值的知识是历史学ꎬ也叫描述的社会学ꎮ第五ꎬ满足人的感情和爱好的知识是审美文化(雕刻㊁音乐㊁诗歌㊁绘画)ꎮ这是文化中的花朵ꎬ没有它们所引起的情感ꎬ人生就会失去一半的乐趣ꎮ2.科学知识的人文价值斯宾塞不仅关注科学知识的功利价值ꎬ而且还关注科学知识的人文价值ꎬ也即精神的训练价值ꎮ刘黎明㊀刘应宏:斯宾塞科学教育的意义观探析㊀ 理论探索他论述科学知识的人文价值的维度主要有四个方面:智慧训练㊁道德训练㊁审美价值和宗教修养价值ꎮ(1)智慧训练价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斯宾塞认为ꎬ科学知识的智慧训练价值主要体现在记忆力和判断力的培养两个方面ꎮ在记忆力方面ꎬ流行的观点的是ꎬ在普通课程地位显著的语文有一个优点ꎬ就是能够使人的记忆力得到增强ꎮ斯宾塞不同意这种观点ꎬ断言科学更有利于记忆力的培养ꎬ能为记忆力的练习提供广阔的园地ꎮ科学不仅能训练人的记忆力ꎬ而且能锻炼人的思考力ꎮ在从事语言学习活动中ꎬ观念的形成只与偶然的事实相结合ꎬ很少进行推理ꎬ缺失推理关系ꎬ因而只训练人的记忆力ꎮ而从事科学活动需要学生具有推理能力ꎬ因为在科学学习中观念的形成多数同必然的事实相符合ꎬ科学所蕴含的关系多数是因果关系ꎮ学生只有熟悉推理关系ꎬ才能理解推理关系ꎬ完成智力任务ꎮ这表明ꎬ科学不仅可以训练记忆力ꎬ而且同时能训练人的思考力ꎮ这比语言单纯地训练记忆力要重要得多ꎮ不仅如此ꎬ科学优于语言的另一个地方ꎬ就是它能培养判断力ꎮ当时的教育现状是ꎬ人们在智慧上的毛病是普遍缺乏判断力ꎬ其原因是缺乏科学的培养ꎮ在斯宾塞看来ꎬ学生只有在知道周遭事物的相互依存关系时ꎬ才有可能对周围的一切事物㊁事件和后果作出正确的判断ꎻ要有力量判断得正确ꎬ必须经常根据材料得出结论ꎬ然后再通过观察㊁实验去验证它们ꎬ而仅仅根据熟悉字义是难以作出正确的因果推论ꎮ科学的最大优点之一ꎬ就是使这种判断㊁推理的习惯成为必需ꎮ(2)道德训练: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科学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指向的是诚实㊁独立㊁虚心㊁坚毅㊁刻苦ꎮ与语言教学不同ꎬ科学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判断力的发展ꎬ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ꎬ依靠自己自由地去验证真理ꎬ而不是单纯地根据权威来完成对真理的接受ꎮ如果对事物㊁事件和因果关系判断㊁推理正确ꎬ那他的自信心就会增强ꎮ这导致他获得品质中一个最有价值的因素 独立性ꎮ科学的益处还不只如此ꎬ它还有助于坚毅㊁诚实品质的培养ꎮ这种培养是在独创性的活动中实现的ꎮ科学的学习还要求一个人具有真正的虚心的精神ꎮ尽管自己对自己的见解敝帚自珍ꎬ但与真理不相符合ꎬ有冲突ꎬ就应该放弃ꎮ科学的学习和研究还需要耐心苦干ꎬ具有前所未有㊁相当高贵的忘我精神ꎮ总之ꎬ科学有助于个性品质的培养ꎮ(3)审美价值:科学本身富有诗意按照斯宾塞的理解ꎬ科学与艺术有着内在的关联ꎬ无论雕塑㊁绘画ꎬ还是音乐和诗歌ꎬ都要以科学为基础ꎮ科学能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依据ꎬ既有助于艺术的完美创作ꎬ又有利于艺术的充分欣赏ꎮ这是因为各种艺术都或多或少代表了客观或主观的现象ꎮ不仅如此ꎬ科学本身富有诗意ꎮ他不同意科学的事实毫无诗意和科学的修养不能带给人想象的运用的观点ꎬ认为科学能开辟一些诗意的领域ꎬ这些地方是那些不懂科学的人看来是茫然的的地方ꎮ科学家在研究对象中所体会的诗意比其他人更加鲜明和清楚ꎮ总之ꎬ科学充满美感ꎬ富有诗意ꎮ(4)宗教修养价值:培养学生的宇宙宗教情感和对科学的坚定信念斯宾塞视野中的 宗教修养价值 是健康的 宗教情感 ꎬ也即爱因斯坦所说的 宇宙宗教情感 ꎮ要理解它ꎬ必须超越流行的科学是非宗教的观念ꎬ而从最广和最高涵义上来把握ꎮ它是一种 非本质的宗教 ꎬ而非挂着宗教名称的迷信ꎬ意味着无言的崇拜宇宙和它的造因ꎬ也意味着对科学的忠诚和信念ꎮ具体地说ꎬ宗教的情感和精神从两个方面彰显出来ꎮ第一ꎬ对宇宙万物所表现出来的和谐一致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绝对的信仰ꎮ科学家能够在知识㊁经验积累的基础上ꎬ对所有事物和现象中固定的因果关系㊁好坏结果表示绝对的相信ꎬ认为它们具有必然的联系ꎮ不仅如此ꎬ他们还 看到服从这些规律的益处ꎬ因为按照这些规律ꎬ事物总是越来越美好ꎮ当科学家虔诚地相信并承认事物的永恒法则的必要性时ꎬ就产生了 内在的宗教性 [6]53ꎻ第二ꎬ虚心㊁敬畏人与存在之间的奥妙的关系ꎮ面对许多未知世界ꎬ我们的智慧显得多么渺小ꎬ因为许多未知世界超出了人类的智慧ꎬ唯有真正的科学家ꎬ才能理解其中的完美与和谐ꎬ从而油然而生虚心和敬畏之感ꎮ㊀㊀三㊁斯宾塞科学教育意义观的意义(一)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综上所述ꎬ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意义观ꎬ一方面批判了重装饰轻实用的古典教育ꎬ让科学在学校课。
斯宾塞五种课程分类
斯宾塞五种课程分类(最新版)目录1.概述斯宾塞的五种课程分类2.详细解释五种课程分类3.分析五种课程分类的优缺点4.总结斯宾塞的五种课程分类对教育的影响正文1.概述斯宾塞的五种课程分类在教育领域,斯宾塞的五种课程分类理论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一理论由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在 19 世纪提出,他将课程分为五类,分别是:学科课程、科学课程、社会课程、语言课程和艺术课程。
2.详细解释五种课程分类(1)学科课程:主要涉及数学、语文、历史、地理等传统学科,这些学科是教育的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科学课程:主要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3)社会课程: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4)语言课程:主要涉及语文、外语等语言类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5)艺术课程:主要涉及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分析五种课程分类的优缺点斯宾塞的五种课程分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方向。
然而,这一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导致课程设置过于繁杂,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领域对课程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斯宾塞的分类在适应性上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
4.总结斯宾塞的五种课程分类对教育的影响总体而言,斯宾塞的五种课程分类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理论为课程设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丰富了教育内容,促进了教育多样化发展。
斯宾塞
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指出,要满足每种生活 的需要,实现教育目的,就必须向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 那么,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斯宾塞认为答案就是科学。他认为,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几何学、力学、物理学、 生物学、化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广泛地运用于社会 的日常生活中,与工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 的生活做准备,这种完满的生活包括有以下五个方面: 1.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2.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 3.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 4.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 5.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5)为准备将来在欣赏自然、文学和艺术等闲暇活动中满足爱 好与感情的需要,应开设油画、雕塑、音乐和诗歌等课程。斯 宾塞认为,学生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建立一个有健全文化的生 活,以安排随着社会发展而大量增加的闲暇时间 。 由此可见,斯宾塞所设计的课程内容十分广泛,突出自然科 学的主导地位,打破了旧的课程体系的限制,在当时是一大进 步。
斯宾塞认为,为了实现为完满生活作准备的教育目的,学校 应以自然科学教育为主要内容,扩大学科范围。在《智育》 一文中,斯宾塞批判了当时英国学校中重文轻理、脱离实际 的倾向,提出了一套新的智育观点。 从五种生活需要出发,斯宾塞认为学校应开设下列五种 相应的学科。 (1)为准备直接的自我生存活动,应开设生理学、解剖学。 他认为,这是阐明生命和健康规律,直接保全个人生命和健 康,保持充沛体力的重要学科,它是一个人从事工作、养育 子女、尽公民责任的基础。因而,生理学“是合理的教育中 最重要的一部分” (2)为间接自我生存做准备的活动,主要通过获取生活资 料和职业来实现。为此,首先应学会读、写、算的基础知识, 然后应开设与谋生、赚钱、设计、生产等相关的学科,主要 有逻辑学、几何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 生物学、社会学等。斯宾塞认为,这些学科可以使人提高生 产活动效率,以赚取最大的利润而间接地保存自己。
论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
论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在自然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作为一位坚定的进化论者,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将从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中探讨其理论内涵、基本特征以及现实意义。
一、理论内涵1.强调科学的普及性和实用性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应该普及给所有人,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因为科学知识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是解决现实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他呼吁在学校中普及科学教育,为学生提供实际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理解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和适应社会变化。
由此可见,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用性。
2.强调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是有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是一种连续的、相互补充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的建立与科学研究的过程密不可分。
他认为科学教育应该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以便他们能够继续学习和研究科学知识。
3.强调科学教育与实践的结合斯宾塞认为,科学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该与实践结合起来,向学生展示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他主张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科学知识,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特征1.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强调科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认为科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他认为,科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强调开放和自由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倡导开放和自由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人本主义的,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需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3.注重全面发展斯宾塞认为,科学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要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审美素质的培养。
论述斯宾塞关于科学教育的思想
论述斯宾塞关于科学教育的思想
斯宾塞是一位十九世纪末著名的美国教育家、作家和报业大亨,他在科学教育
方面有着丰富的思想,对完善教育制度发挥了重要影响。
斯宾塞认为,人们不仅能够传播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应该尽可能传播实践中的
知识,也就是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科实践中的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技能,can not only learn from books, but also from practical experience.
此外,斯宾塞还认为,科学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而且
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度,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社会问题。
斯宾塞还认为,科学教育强调实验,要求教师使用实验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
了解自然现象,以便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学生应该多多参加科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这样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潜能,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斯宾塞对科学教育的思想无疑是十九世纪末以来非常具有开拓性的。
他
认为,科学教育不仅要全面普及,而且要注重实践,这种思想也给教育界带来了很多新的观念,使我们更全面地研究科学知识,当人们的视野和思维都能得到全面提升时,我们就能更好地把科学知识应用到我们生活中去。
斯宾塞
斯宾塞:科学教育和快乐教育的倡导者我们现在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科学知识教育,可是我们知道教育史上最著名的科学教育的倡导人是谁吗?是谁首先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吗?我们现在都知道“快乐教育”这个词,都知道孩子没有快乐就没有成功的道理,可是我们知道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和推行“快乐教育”了吗?我们现在有专家提出“父性教育”的重要性,可是我们知道是谁最早系统论证了父亲角色在孩子人格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吗?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
斯宾塞的科学教育和快乐教育思想就像一块宝石,经过岁月和时光的打磨后,更加光彩夺目,它因为揭示了教育的规律和儿童心智发展的规律,而使无数的孩子和家庭受益。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教育学家和科学家们把斯宾塞尊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现代的亚里士多德”,说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他的教育思想值得每一位家长和老师聆听”。
著名教育家杜威也称赞他为“教育史上的一座纪念碑”。
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一定对我们今天的家长具有不少的启发。
特别值得说的是,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一书中,针对当时英国父母不学习教育子女科学知识的情况,非常严肃、尖锐地指出:“如果一个商人毫无算术和簿记的知识就开始经商,我们会说那是瞎干,而看他要得到惨痛的后果。
或者一个人如果没有学过解剖学,就开始进行外科手术,我们也会对他的胆大包天感到惊讶,而可怜他的病人。
可是,一般父母从未考虑过那些在身体、道德、智慧方面应该指导他们的原则,就开始从事教养儿童这个艰巨任务,却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惊讶,也没有引起对受害者的怜悯。
"斯宾塞批评了这种人们习以为常的咄咄怪事,强烈呼吁要对家长进行专门的教育,他反复强调:千万”不能忽视这个最主要的教育。
”“对家长进行专门的教育”!这是一个世纪以前这个欧洲富有智慧的哲人对后人的忠告。
让我们记住他的教诲吧。
人物小档案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生于1820年,逝世于1903年,是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其《教育论》是教育史上的经典。
试论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其评价-2019年教育文档
试论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其评价一、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1、科学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伴随18世纪70年代在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出现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它开始于纺织工业的机械化,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继而扩展到其他轻工业、重工业等工业行业”。
在19世纪之后,随着产业革命的有力推动,社会进步和工业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科学对社会进步,工业化进展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阶段的发明也越来越丰富,比如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汽船,听诊器,蒸汽火车头,电报机,缝纫机,煤油灯,打字机,电话机,白炽电灯,无线电等重要发明。
而这些伟大发明又反过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便利,对社会生产也产生了空前的力量推动其向前高速发展。
但当时由于人们在学校中不重视科学,忽视科学的学习而不能使所有人都得到享受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福利,同时由于新的技术要求具有熟练操作这些技术的人员。
因此科学技术的传播、普及是当时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科学教育思想产生的学校背景然而当时的西欧大多数国家的学校教育却与此需求产生强烈的反差,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显得格格不入。
古典主义盛行,教授的知识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生活是当时学校里的普遍情形。
“在心智方面同在身体方面一样,我们所追求的都是装饰先于实用。
不只在过去,在我们现代也差不多一样:那些受人称赞的知识总放在第一位,而那些增进个人福利的知识倒放在第二位……而对于生活技艺有帮助的知识占很次要的地位”。
另外“一个男孩,在他整个一生,十之八九用不到拉丁文和希腊文”,但“必须硬背拉丁文和希腊文,也不是因为这些语文有实在价值,而是免得他因不懂这些语文而丢脸,是为了使他受到‘绅士教育’,是因为这标志着某种社会地位,并且因此能受到尊敬”。
正如斯宾塞所说,因为受到洛克绅士教育理论的影响,强调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基督教绅士”,贵族和上层社会的统治型人才。
因此统治学校课程体系的仍然是一些华而不实的古典及宗教课程,而非当时社会迫切需要的科学课程。
简论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出, “ 至 卢梭 的 《 爱弥 J L ) 问世 以来 , 最 有用 和 最 深 刻 的一本 教育 著 作 肯 定 是 斯 宾 塞 的 《 教育 论 》 。 ” 科 学 教 育思 想是 斯 宾 塞教 育 思 想 的核 心 , 对 其 进 行 探 讨 将对 我 国 当前 的科 学教 育有 很大 的借 鉴 意义 。 科 学教 育 思想 产生 的背 景 1 7世 纪初 , 英 国著 名哲 学 家 弗 兰西 斯 ・ 培 根 指
教 育 在 学校 教 育 中的 地 位 。探 求 斯 宾 塞 的科 学 教 育 思 想 , 回顾其产生的背景 , 目的 、 科 学知识的价值 等 , 使 之 对 当今 科 学 教 育
发展与课程 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所启示 。
关键词 : 斯宾塞 ; 科学教育 ; 当代 价 值
On Spe n c e r ’ S Th i n ki ng o f Sc i e n t i f i c Educ a t i o n a n d I t s Co n t e m po r a r y Va l u e
Ke y wo r d s : S p e n c e r ;s c i e n t i i f c e d u c a t i o n;c o n t e mp o r a r y v a l u e
赫 伯 特 ・斯 宾 塞 ( He r b e r t S p e n c e r , 1 8 2 0— 1 9 0 3 ) 是 英 国 维 多 利 亚 时期 著 名 哲 学 家 、 社 会 学 家
和 教育 家 , 其著作《 教育 论 》 不 仅 对 实科 课 程 在 当时 学 校教 育 中地位 的确 定 产 生 了极 大 推 动 作 用 , 也 对 当时及 后世 关 于教 育及 课程 的探 讨研 究 产生 了深 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一、赫伯特·斯宾塞教育思想产生的科学和哲学基础斯宾塞26岁开始投身于当时社会、政治、哲学、宗教和教育等问题的研究,并广泛猎涉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论理学、美学等领域的书籍。
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繁荣和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上升和巩固,维多利亚政府在思想和社会文化方面实行自由开放政策,宗教神学和古典人文主义受到功利主义、经验主义以及实证主义的巨大冲击,尤其以约翰·S·穆勒(1806—1873)的经验主义和奥古斯特·孔德(AogustCom te, 1798—1857)的实证主义最为活跃。
当时“英国一些著名思想家都受孔德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学的影响”。
孔德认为:哲学不应以抽象推理为依据,而应以实证的可靠事实为依据;它应建立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一切均应以感觉验为契机;只有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也只有为实证科学所证实的知识,才能成功地运用于人类实践的各个领域;实证哲学的任务是搜集和综合整理各种科学原理,揭示各种科学的相互联系,为人们提供科学分类和各种科学的一般方法。
这一哲学思想深深感染了斯宾塞,使他最终成为英国实证主义哲学的代表。
1850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社会静力学》,明显地反映了约翰·S·穆勒的经验主义和奥古斯特·孔德的实证主义观点。
以后,他又陆续发表了《发展假设》和《进化:它的法则和根据》等文章。
从1860年开始,斯宾塞耗用34年时间完成了巨著《综合哲学》。
他用实证主义哲学和进化论的观点,并吸取当时生物学、心理学的最新成就,综合构成了他的哲学体系。
“他将进化论的原理一般化,并把它作为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运用于有机界、无机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提出`适者生存’的假说,认为一切事物进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是:集中—分化—确定,把一切进化、发展概括为进步现象,其中也包括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
关于个人的发展和教育,他运用进化论原理,并吸取了卢梭和裴斯泰洛齐“自然教育”的思想,提出:教育必须遵循人类的“进化过程”;必须尊重“儿童的自然权利”;反对任何“权威“—包括教师、家长、政府的权威—的束缚和干涉。
他认为,如果教育活动具有政府干涉或家长权威、宗教法规或训诫的性质,将必然会损害儿童的自然权利,并阻碍其自然发展。
他的这种自然教育观虽然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但其内含的进步意义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以后各国自由教育改革和实践的理论依据。
二、科学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学背景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大工业化以及工业机械化空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推动了交通运输业和海外贸易的大发展。
英国的工业产品和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垄断地位,英国成了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强大的工业国。
“随着社会的进步,宗教对社会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科学的地位和影响逐渐上升,科学知识精英开始取代传统的宗教知识精英”。
然而,在教育方面,则由于英国的中等和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为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所垄断,仍然奉行并维护着英国高等教育几百年来形成的封闭、保守的古典人文主义的教育传统,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具备“高贵”的仪表风度的绅士和文职官吏,以古老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最具代表性。
中产阶级的中等学校也深受具有悠久历史的“公学”和文法学校的自由教育的传统影响,古典人文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占统治地位,自然科学被排斥,实用知识的学科几乎毫无地位。
大学课程设置方面固守传统,注重理性培养和性格养成,排斥科学教育,重文轻理现象十分严重。
自然科学和实用知识的学科教学只能在传统的大学之外建立专门实施科学教育的新大学和学院进行。
英国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与当时科学进步和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引起了许多资产阶级思想家、科学家教育改革家的极大关注。
19世纪20年代,乔治·考姆(George Combe, 1788-1858)发表了关于“国民教育的讲演”,主张建立以科学为主要课程的国民教育体系。
哲学家约翰·S·穆勒向政府提出,要抛弃传统偏见,改变学校古典主义的面貌,扩大学校学科范围,增设与现实生活有广泛联系的课程。
由此,在英国教育界展开了维护古典主义教育传统和提倡科学教育的激烈论争。
许多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支持学校改革。
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首推赫伯特·斯宾塞和托马斯·赫胥黎。
斯宾塞尖锐地批评英国学校崇尚古典主义,轻视科学教育。
他指出:“在心智方面同在身体方面一样,我们所追求的都是装饰先于实用……而对于生活技艺有帮助的知识只占很次要的地位。
”英国教育界的论争以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关注也同时促成了英国19世纪的“新大学运动”的兴起。
从30年代开始,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及达勒姆等地相继创办了自己的新大学。
为工人阶层提供继续教育的机械学院也在中部的许多城镇迅速崛起。
这些新建立的、世俗化的、苏格兰模式或德国模式的大学代表了新兴资产阶层和中下层民众的利益。
它们以市场为驱动,具有收费低、入学要求低、不要求学生住校、排斥宗教教育、重视实用知识和科学知识等特征。
虽然这类大学顺应了工业革命后社会发展的趋势,但由于它们危及了英国高等教育几百年来形成的古典人文主义的教育传统,所以,它一经出现便受到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 1801—1890)以及阿诺德(M atthew Arnold 1822—1888)等人的强烈抨击。
纽曼在1851年应邀出任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
1852年,他在这所大学发表了“大学教育的范畴及性质”系列演说,这些演说后经修改,再加上他在其他地方所做的有关大学教育的演讲合编为著名的《大学的理想》一书。
纽曼从词源学的角度提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他以人文主义者的身份,综合地对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理性探索,在竭力维护英式传统大学理想的同时,又排斥科学教育与研究。
他认为那些机械学院设立的科学课程和讲座并非真正意义的教育,“一切事情都必须马上学会……没有进步,没有结局……没有一点个性的东西存在……印刷机之于头脑,就好比是蒸汽机之于物料……一切都是机械地运转,人类只是被动地、几乎毫无知觉地依靠书籍的增多和传播而得到启发”。
纽曼的教育观在当时的英国教育界具有重大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斯宾塞1854年发表了教育论文《智育》, 1858年发表了《德育》, 1859年发表了《体育》、《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1861年将这四篇论文合订为一册,定名为《教育论》。
三、教育目的: 为个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斯宾塞深受穆勒“快乐主义”的伦理观( 使人获得幸福的行为才是善的, 否则就是恶的) 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强调教育的善就是体现在如何为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 帮助个人谋求生活的进步和幸福, 为我们个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理应是教育应尽的职责。
在西方教育史上,斯宾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预备说”的观点, 即怎样去过完满的生活, 既是我们需要学的大事, 也应该是教育中应当教的大事。
“完满的生活”是指个人能够对自然环境及和其相联系的社会环境很好地适应, 这里的“个人”更多的指“对于进步和个性的尽善尽美具有坚定的信念”的个人, 代表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以社会改革为目的”、建设的、理性的、乐观的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 而“完满生活”有双重含义, 内涵上是指在各方面、各种情况下, 正确指导人的行为并使之合乎应然准则, 外延上包括怎样对待身体、怎样培养心智、怎样处理我们的事务、怎样当好儿女、怎样做一个公民、怎样利用自然界所供给的资源增进人类幸福, 等等。
而要实现为个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目的, 斯宾塞认为, 个人必须接受综合的科学教育。
四、教育内容: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斯宾塞明确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论断, “为了直接保全自己或是维护生命和健康, 最重要的知识是科学。
为了那个叫做谋生的间接保全自己, 有最大价值的知识是科学。
为了正当地完成父母的职责, 正确指导的是科学。
为了解释过去和现在的国家生活, 使每个公民能合理地调节他的行为所必须的不可缺少的钥匙是科学。
同样,为了各种艺术的完美创作和最高欣赏所需要的准备也是科学。
而为了智慧、道德、宗教训练的目的, 最有效的还是科学”。
在大机器生产逐渐居主导地位的19 世纪, 相对于古典主义知识, 科学知识对人们的实际生活最有帮助,对学生而言也最有发展价值, 毋庸质疑, 最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应该居学校教育内容的主导地位, 也应该是各级学校安排课程的基础和出发点。
但在制定学校课程体系之前, 斯宾塞认为, 还要按照重要的程度把人类社会生活的几种主要活动进行分类和排序, 即一是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二是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三是目的在于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 四是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 五是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活动。
在上述分类和排序的基础上, 课程设置要排列成一个合理次序, 即一是健康教育, 二是生计教育, 三是家庭教育, 四是公民教育,五是文学艺术教育。
在此基础上, 斯宾塞正式提出了一个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体系, 具体如下:这一个课程体系所包括内容的广泛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斯宾塞强调, 不同的知识对人们的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 学校所设课程实际上应该有轻重的差别, 如前三种教育所开设的自然科学课程要比第四种的社会科学课程更重要, 第四种又比第五种的文学艺术课程重要, 而且后两种课程也都必须是以自然科学课程为基础的, 由此可见, 自然科学知识无疑占据着核心的课程位置。
斯宾塞的以自然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无疑极大冲击了当时英国古典主义教育的羁绊, 与此同时, 学校课程内容应该随实际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而及时调整的思想, 也逐渐成为其后近现代教育教学变革的主导性理念。
当然, 斯宾塞的科学教育并非指唯一的自然科学教育, 而是包括了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诸多方面, 在这个意义上, 他也没有放弃古希腊以来的和谐教育传统。
五、教学方法: 适应儿童心智发展的顺序和遵循科学的认识规律借助进化论在心理学、教育学上的运用, 斯宾塞强烈反对在儿童早年违反自然的强迫教育方法, 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从同质到异质、从确定到不确定的过程, 因此教育教学首先应该是以“适应儿童心智发展的顺序”为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也因此要能适合儿童这一心智演化的自然过程, “自然的方法”恰恰是“一切方法的最初型”。
具体而言, 一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方法。
由于儿童的认知具有形象性的特点, 教学应该从具体的事例开始, 因此,实物教学是极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