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破裂的超声诊断 PPT

合集下载

脾破裂ppt课件

脾破裂ppt课件

病例三:儿童脾破裂的特殊情况
总结词
儿童脾破裂发病率较低,但病情通常较重。治疗需综合考虑患儿的生长发育需求和病情严重程度。
详细描述
儿童脾破裂的发病率较低,但一旦发生病情通常较重,需要紧急处理。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患儿的生长发育需求、 病情严重程度和手术对患儿的影响。对于轻度脾破裂,可采用保守治疗;对于严重脾破裂,需尽快手术治疗,术 后注意加强护理和康复训练。
和生活支持。
05
脾破裂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轻微脾破裂的发现与治疗
总结词
轻微脾破裂的症状不明显,需要仔细诊断。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卧床休息和药物治疗。
详细描述
轻微脾破裂通常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的腹部不适,容易漏诊或误诊。诊断时需要结合患者病史、体 格检查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治疗上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补充血容量等 措施,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脾破裂ppt课件
目录
• 脾破裂概述 • 脾破裂的症状与诊断 • 脾破裂的治疗方法 • 脾破裂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 脾破裂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脾破裂概述
脾脏的功能与位置
01
脾脏是人体的主要免疫器官,负 责过滤血液中的病菌和病毒,并 清除衰老的红细胞。
02
脾脏位于左上腹,紧邻胃、胰腺 和结肠。
脾破裂的定义与原因
CT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脾脏的形态和结构 ,以及是否存在脾脏破裂和腹腔内出血的 情况。
腹腔穿刺
实验室检查
腹腔穿刺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通过抽取 腹腔内液体进行化验,可以判断是否存在 腹腔内出血以及出血的原因。
实验室检查可以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比 容等指标,了解是否存在失血以及失血的 程度。
脾破裂的误诊风险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肺气肿或右侧卧位、仰卧位探测不清的患者。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三)扫查方法 1.左肋间斜断面扫查 2.前倾冠状切面扫查 3.左上腹部横断面扫查 4.左侧背部扫查 5.左肋下斜切扫查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左肋间斜断面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左上腹部横断面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前倾冠状切面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脾的动、静脉走行
脾动脉起自腹腔动脉,沿胰腺上缘走行至 脾门附近处分成数支进入脾,其管径4~5mm; 脾静脉伴行于脾动脉下后方,紧贴胰腺的后方 走行,由脾门处的3~6个较大的静脉分支汇合 而成,脾门处脾静脉的宽径为5~8mm。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二、脾的探测方法和途径
(一)探测仪器
三、正常脾声像图表现和超声测值
(一)正常脾声像图 1. 外形及轮廓 正常脾的肋间斜切面略呈
半月形,膈面整齐而光滑,部分被肺气遮挡; 脏面略凹陷,有特征性的脾门切迹和脾血管断 面。
2.脾实质回声 正常脾实质回声呈分布均 匀的点状中低回声,强度一般稍低于肝组织实 质回声。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第二节 脾疾病的超声诊断
sp
真性脾破裂
第二节 脾疾病的超声诊断
sp
m
中央型脾破裂
脾实质内血肿: 脾轮廓光滑完整,脾不大或局限性肿 大。脾实质内不规则无回声区。
脾包膜下血肿:
脾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包膜完整,呈局限性。隆起 包膜下方与实质间可见新月形或梭形无回声区环抱 脾实质。脾实质呈受压现象。
脾破裂:
脾形态失常, 包膜连续中断,破裂处边缘不规整,脾 脏周围见不规则无回声区。粉碎性脾破裂时,脾大 变形,脾区无正常脾组织。腹腔见游离液性暗区。

脾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脾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2.脾脓肿与脾血肿鉴别后者因出血量和时间的不同而表现为低 回声、高回声或无回声。 结合外伤史及声像图的动态变化有助于鉴别诊断。
(四)脾梗死
【诊断要点】
1.声像图表现为典型的尖端朝向脾门部的楔形或不规则形回声异 常区,边界清楚。
2.内部回声因病程长短不同,梗死早期为均质性低回声或弱回声, 周缘为回声更低的晕环,随着病程的延长,内部回声逐渐增强而 且不均匀,因纤维和瘢痕形成,病变体积趋于缩小。
7/13/2020
.
3
脾脏的超声表现
1.脾脏轮廓被膜光滑,脾脏被膜为强回声,脾实质回声中等均 匀略低于肝脏。脾门血管走形清楚(图10-2-2)。
2.脾脏的大小个体差异较大,正常成人脾厚<4cm,最大长约12cm;
7/13/2020
图10-2-2 正常脾脏超声表现
图10-2-3 副脾超声表现
脾门处见圆形等回声结节,与正常脾脏回声一致
变形。
【鉴别诊断】
超声显像对脾囊肿具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为目前诊 断脾囊肿的首选检查方法。
7/13/2020
.
14
1.脾假性囊肿与脾包膜下血肿鉴别后者多呈新月形,内部有 细点状回声。同时结合临床病史,后者新近有外伤史,脾区 疼痛和叩击痛较明显。
2.脾囊肿与脾脓肿鉴别后者边缘回声较强、模糊,内部常有 云雾样点状及带状回声。同时需结合临床病史,后者有全 身感染及脾区疼痛和叩击痛。
7/13/2020
.
11
图10-2-5 脾梗死 脾脏增大,脾上极见边界清楚低回声区
SP:脾
7/13/2020
.
12
7/13/2020
.
13
(五)脾囊肿
【诊断要点】
脾囊肿按有无内衬上皮成分可分为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 1.脾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圆形无回声区,合并出血、感染时,内部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与胰腺炎鉴别
胰腺炎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胰腺形态饱满,边缘模糊,实质回声减低,胰管扩张,部分伴 有腹腔积液。而脾破裂超声图像上主要显示脾脏形态失常和实质内异常回声区。
与腹膜后血肿鉴别
腹膜后血肿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腹膜后区域出现形态不规则的混合回声区,边界不清,内 部回声不均匀。而脾破裂超声图像上主要显示脾脏形态失常和实质内异常回声区。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脾破裂概述 •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技术 • 脾破裂的超声图像特征 •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价值与局限性 •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病例分享
01 脾破裂概述
脾破裂的定义
01
脾破裂是指脾脏受到外力作用导 致的组织损伤或撕裂,通常伴随 出血。
详细描述
患者因受到外力撞击导致外伤性脾破裂,超声检查显示脾脏实质内出现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区,边界不规则,提示 外伤性脾破裂。腹腔内可见大量积液和血凝块,提示出血和血凝块形成。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脾脏呈椭圆形或略扁平的形态 ,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实质 回声均匀,脾静脉显示清晰。
脾脏内部回声均匀,呈低回声 ,与肝脏和胰腺的回声强度相 近。
脾脏周围组织结构清晰,无异 常回声。
脾破裂的超声图像表现
01
脾脏形态失常,轮廓模 糊,边缘不整齐。
02
脾实质内出现不规则的 强回声或低回声区,部 分伴有腹腔积液。
总结词
自发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通常表现为脾脏实质内的不规则高 回声或混合回声区,边界不清,可伴有腹腔积液。
详细描述
患者因不明原因出现自发性脾破裂,超声检查显示脾脏实质 内出现不规则高回声或混合回声区,边界不清,提示自发性 脾破裂。腹腔内可见大量积液,提示出血。

脾脏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脾脏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孕妇
高频超声对胎儿有一定 影响,一般不建议孕妇
进行脾脏超声检查。
03
脾脏超声诊断的步骤与操 作
患者准备
01
02
03
空腹要求
患者需在空腹状态下接受 超声检查,以减少胃肠道 气体的干扰。
避免穿着紧身衣物
患者应避免穿着紧身衣物 ,以便超声波更好地穿透 脾脏。
告知医生病情
患者需向医生提供自己的 病情和用药情况,以便医 生更好地评估和诊断。
案例二:脾脏肿瘤的超声诊断
总结词
脾脏肿瘤的超声诊断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肿瘤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类型的脾脏肿瘤在超声图像上存在特征性的表 现。
详细描述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脾脏内出现异常回声团块,团块的形状、大小、边缘、内部回声等信息有助于判断肿 瘤的性质。同时,超声检查还可以检测肿瘤是否侵犯周围组织,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脾脏超声检查,早期发现病 变,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监测病情变化
定期进行脾脏超声检查,监测病情 变化,指导治疗方案调整。
特殊人群筛查
针对高危人群和特殊职业群体,开 展脾脏超声筛查,提高疾病预防和 控制能力。
研究方向与挑战
标准化与规范化
01
制定脾脏超声诊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流程,提高诊断的一致性
和可靠性。
脾脏肿瘤
总结词
脾脏肿瘤在超声诊断中可能出现特定的声像图表现,有助于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详细描述
脾脏肿瘤可以是良性或恶性,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 、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特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 合判断。
脾脏血管病变
总结词
脾脏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脾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超声诊断有助于发现和评估病变 。

脾破裂汇报ppt课件

脾破裂汇报ppt课件
脾破裂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血栓形成等。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 症。对于血栓形成的患者,可给予抗凝治疗;对于出血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止血处理。同时,加强患者的营养支 持和心理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04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策略
腹腔内出血
识别
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药物治疗
严密观察
在保守治疗期间,需要严密观察患者 的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使用止血药物、抗生素等药物,以控 制出血和预防感染。
手术治疗指征及方法
手术治疗指征
对于病情不稳定、腹腔内出血严重、 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或保守治疗无效的 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识别
脾切除后患者如出现高热、寒战、头痛 、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高度警 惕OPSI的可能。
VS
处理
立即给予广谱抗生素,同时行血培养及药 敏试验,根据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用。对于 严重感染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球蛋白等 免疫增强剂。
其他并发症
识别
脾破裂患者还可能出现肺部感染、切口感染 、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变化。
并发症
脾破裂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 、血栓形成等,对预后产生不良影 响。
长期随访建议及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
脾破裂患者需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 并发症。随访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心理支持
脾破裂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 复过程。
处理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同时准备手术探查止血。根据术中情况,可能需要行脾切除术。

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简版优选PPT

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简版优选PPT

脾血管瘤
声像图表现同肝血管瘤。
1.脾内显示圆形,境界清楚类圆形强回声,边缘
副脾是指正常脾脏以外,与正常脾脏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组织,出现率为15%~40%。
仔细观察, 可显示淋巴门回声, 且不与脾脏回声相连
当脾脏受肺气遮盖时,可选择左侧背部第9锐~11肋利间隙。至肩瘤胛下内角线显之间示,显小示脾的脏,无进行回检测声。 和强间隔光带回声,呈网
生理脾长10~12cm
2. 超声动态观察生长极慢或无明显增长
脾静脉位于脾动脉后下方,行走于胰尾和胰体后三部的胰沟中,向右达胰颈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形成门静脉。
0 cm, 脾下缘超过脐水平, 脾右缘超过腹正中线。
脾区和腹部其它部位探测, 均未显示脾脏图像
(1)脾被膜与脾实质之间见无或低回声病灶,形态规则,长条型,内部回声有时不均匀,可有散在分布的细小回声飘浮在其内。
(1)脾被膜线中断,常见于膈面或脾门处。 脾门或胰尾部单个或多个结节,境界清楚,有不完整包膜细光带回声
静脉汇合形成门静脉。 0cm, 长度超过11cm
脾区和腹部其它部位探测, 均未显示脾脏图像 0 cm, 左肋缘下超过3 cm。 多量出血, 肝肾间隙、脾周、盆腔均可探及无回声区。 彩色多普勒可显示与脾脏相连的彩色血流束 (1)脾被膜线中断,常见于膈面或脾门处。 瘤内显示小的无回声和强间隔光带回声,呈网络状。
正常声像图
❖ 脾上方与膈肌紧贴,易受 肺气的遮掩 ❖ 肋间斜断面扫查呈半月形 ❖ 脾包膜呈光滑细带状回声 ❖ 内部回声均匀细密,回声 水平与肝接近 ❖ 外缘呈弧形,内缘内陷, 为脾门
❖ 脾门显示脾静脉、脾动脉管状无回声。前者由2-6个分枝 汇合而成。后者内径0.3-0.4cm,进入脾门后分出2-3个分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2017-3-17手术记录
探查发现上极破裂,见多处不规则创口, 腹腔积血较多,量约2000ml。
-35-
脾破裂超声诊断文献(pdf)
脾破裂超声诊断文献(word)
-36-
-37-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报告书写举例
超声描述:脾脏形态失常,厚约**mm,斜径 约**mm,脾下极包膜下回声连续性中断,脾实 质回声杂乱不均,间有无回声区。脾周围可见 厚约**mm的带状无回声区,其内见密集点状回 声,探头加压后无回声区变窄。肝肾间隙、膀 胱周围、肠间隙可探及无回声区,膀胱直肠窝 可见无回声区深度约*mm。 超声提示:脾大,脾破裂合并腹腔积液。
鉴别诊断
脾淋巴管囊肿:又称脾囊性淋巴管瘤,脾实 质内见不规则无回声区,无囊壁或者囊壁不完整、 中断,内有纤细的强回声分隔呈多房样,CDFI内 未见血流。 结合外伤史及声像图的动态变化,可与脾破 裂相鉴别。 (2)脾分叶畸形:脾切迹可表现为自脾表面向 内延伸的裂缝状回声带,脾呈分叶状,内部回声 无异常,腹腔、盆腔内无液性暗区,结合病史动 态观察可鉴别。
鉴别诊断
(1)脾脏囊性疾病: 脾囊肿:脾实质内见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囊 肿壁较薄且厚度均匀。合并出血、感染时,内部可 有弥漫性低、中强回声;囊壁钙化时,可见斑块状 强回声后伴声影,其后壁及后方组织回声增强,CD FI内未见血流。 脾棘球蚴病:脾大,实质内见无回声区,呈圆 形或椭圆形,囊壁较厚为双层,外壁光滑,内壁不 整齐,内壁破裂可见囊内形成不规则条带状强回声, 部分囊底部可见点状低回声;有的囊腔内可见子囊, 且可有孙囊,囊中有囊的声像图表现,为包虫囊肿 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
2018.3.15
脾脏的解剖
脾脏的毗邻
脾破裂的病理与临床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其血供丰富, 质地十分脆弱,腹部闭合性损伤常致脾破裂,慢 性脾大增加脾组织的脆性,可发生自发性脾破裂 (多见于血液病性巨脾)。腹部外伤后,脾破裂可 发生在外伤早期,亦可表现为迟发性或隐匿性脾 破裂,脾血肿可以位于脾包膜下、脾实质内和脾 周围。
脾破裂的常 见类型
脾包膜下血肿
脾实质血肿
脾真性破裂Biblioteka (一)脾包膜下血肿的超声表现:
脾脏外形正常或失常,包膜光滑、完整, 波及边缘,包膜下可见月牙形无回声区,不随 呼吸运动和体位改变而变化,其内可见细点状 回声,脾实质受压呈凹陷状。腹腔未见明显积 液。
(二)脾实质血肿的超声表现:
脾外形不同程度增大,脾包膜完整,仅实 质受损,病变处呈不规则无回声区,内见点 状回声或病变处回声强弱不均匀,形态不规 则,边界不清。腹腔未见明显积液。
(三)脾真性破裂的超声表现:
脾包膜回声连续性中断,中断部位见形态 不规则,回声不均匀包块,呈不规则弱回声 或者稍强回声区,脾实质内可见无回声区, 延伸至脾包膜破裂处。脾周围可见无回声区, 其宽度与脾周围积血量多少有关,出血者腹 腔内可探及无回声区及杂乱回声团。腹腔有 积液。
-10-
-11-
-12-
-28-
患者女性,以“车祸致左上腹疼痛2小时” 入院。
-29-
-30-
-31-
-32-
-33-
超声描述: 腹腔各切面扫查:于肝肾间隙见深约7mm 的液性暗区,于胆囊窝见深约13mm的液性暗 区,于下腹腔见深约51mm的液性暗区。 脾脏大小形态正常,包膜不光滑,内回 声不均匀,上极实质内见范围约49x40mm的稍 强不均质回声,边界欠清,彩色多谱勒未见 明显血流。 超声提示: 脾脏上极异常回声。(考虑:脾破裂?) 腹腔积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