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发展,冷链物流是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鲜电商发展,冷链物流是核心

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497.1亿元,增长80.8%。预计到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渗透率达到7%。

2016年生鲜电商行业消息不断。前有等接连破产清算,后又迎来等获得几亿美金融资。近日,食行生鲜又发布公告宣称,由于北京的交通情况难以保障物流时效,食行生鲜将暂停北京市场业务,加大华东市场投入。正如业界人士感叹,2016年的生鲜市场一点都“不太平”。

虽然行业景象有些扑朔迷离,但随着消费不断升级,消费者对生鲜电商消费热情的居高不下,生鲜仍然成为了增长最快的电商领域之一。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2016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497.1亿元,增长80.8%。预计到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渗透率达到7%。那么未来生鲜电商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行业发展真正的痛点到底在哪?

消费升级,生鲜电商前景仍在

据记者了解,生鲜最初的“触电”是在2006年。那时,这一新兴的业务还没有正式的名字,有人把它叫做“超市电商”,有人称其为“食品电商”,更有甚者扣上了“零食电商”的帽子。而最早参与这个市场是一些传统零售商:如麦德龙、沃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等。

2012年,三个零售电商平台开始惹人注目:中粮的我买网、被沃尔玛收购的1号店以及很小但是很特别的本来生活网。本来生活网一成立定位就是生鲜食品,而坚持线上服务线下的我买网、1号店则先销售其他品类商品,再进入生鲜食品领域,1号店则推出自营生鲜品类。

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动及消费的不断升级,人们看到了生鲜电商的巨大发展空间,各大资本也开始纷纷进场,生鲜电商开始大批量的快速崛起。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全社会生鲜产品零售总额约2.5万亿元,而线上的交易额仅为1%,未来这一比例有望达到10%,2500亿元的市场前景是各方看好的根本原因。

创始人兼CEOA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消费主力开始向80和90后过渡,消费偏好更倾向于高品质商品,消费渠道也开始更多向线上转移;同时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技术更加成熟以及物流领域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之国内新农业和进口食品贸易放开等,生鲜电商的春天已来。

也对记者表示,现在是一个消费升级的时代,每个消费者都开始对高品质的生鲜服务提出了要求,而单纯的线下已经满足不了这个需求。即使线上的生鲜产品比线下在价格上高一些,只要是靠谱的高品质的产品,依然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前景被看好,但市场竞争依然激烈。据《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88%处于亏损状态,只有1%能够盈利。对此,B表示,现在很多巨头纷纷进入生鲜电商领域,产业内部会出现一轮优胜劣汰的竞争,前期一些平台企业虽然会亏钱,但未来生鲜电商市场的前景还是好的,因为消费需求在那。

正在破题,冷链物流是关键

当谈及生鲜电商的发展痛点时,业内外人士几乎都将焦点放在了冷链物流配送上。

“生鲜食品从采购、入库、发货整个环节都必须控制在保鲜期内。这些环节包括生鲜采摘、运输车送至冷库、冷库保鲜、消费者下订单、订单区域化处理、库存发货、消费者收到产品七大步骤,整个周期必须在保鲜期内完成。以生鲜蔬菜为例,从采摘到入库一般为1-2天时间,它们在库里最多能保存2天,也就是说整个库存周转为2-4天,这已经是一个极限。”某生鲜电商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而要保持食品的新鲜,又要保证达到的速度,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冷链物流。

据记者了解,冷链物流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加上国内一线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严重,中国冷链物流成本更是让很多电商望而却步。有业内人士透露,生鲜食品大多需要冷链配送,成本是普通常温配送的130%,可能需要商家付出每单数十元以上的配送成本。

“我认为,生鲜电商发展最大难点就在于生鲜电商对冷链物流的要求非常高,生鲜冷链的物流成本可能会占到销售额的30%~40%,这也是大多数生鲜电商那么烧钱的原因。因此拥有一个生鲜冷链配送物流体系就成为了生鲜电商的核心竞争优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B认为,冷链物流的建立要点在于“三位一体”:仓储、运输、配送。任何一个环节的断链都会导致货品的高损耗,甚至会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他拿仓储环节举例说,仓储分为中心仓和社区配送仓差别。一般所有的生鲜电商都有自己的货物仓,需要解决的只是分拣发货问题(恒温操作间及人力成本问题);而社区配送仓主要处理的是就近配送分货和二次配送的问题。目前大量的配送站点都不具备冷藏设备,物品的保存全部都靠物品包装内冰袋实现。但物品二次配送过程的等待时间是物品损耗的重要环节,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社区冷库仓及配送站冷库仓来解决这个问题。

A对此也深有同感,生鲜电商行业长期面临着损耗、冷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以及高频低价的问题。而物流问题是其中的关键。据了解,B也在积极破题并推出了

“前置仓模式”,建立“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微仓”的二级分布式仓储体系,在华北等地区建立城市分选中心,并根据订单密度在商圈和社区建立前置微仓,覆盖周边半径三公里,采取“冷源+时间冷链”的配送方式,保证商品品质和2小时的交付速度。与此同时,最大化地以集约型运输代替单包裹运输,减少冷媒及包材的使用,拉高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在规模效应中分摊交付成本。

据第三方分析机构易观发布的《2016中国生鲜电商物流行业专题报告》预测,2016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额将超过913亿元,与此同时2016年中国生鲜电商物流行业的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274.2亿元,环比增长68.6%。这意味着我们国家需要花费274亿元的物流费用,才能换回913亿元的交易额,这个比例看起来仍然很高,但相比几年前动辄“物流费用在交易额中占比50%”的情况相比,已经大为好转。

“这说明中国主流的生鲜电商平台,都已经开始加速完成了物流智能化的落地,同时也说明我们第三方的物流公司也开始‘给力’,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标准化的仓储、分拣、配送流程,把物流费率占比降低。”B表示。

不忘初心,提升消费体验是核心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最终服务的都是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便利化的服务终归是商家制胜的王道。有业内人士指出,生鲜电商已进入下半场,提升用户体验成为最大的机遇之一。生鲜电商的本质是零售,好的商品、好的价格、好的服务依然是构成用户体验的本质。

对此表示认同,整个生鲜电商在中国其实是一个将近3万亿元的大市场,而这个市场现在整个渗透率只有2%,这意味着客户的需求还没有很好地被满足。所有的生鲜电商对于客户的黏性和未来潜在购买的横向扩展上是有巨大机会的。

那么如何提高客户的黏性,进一步提高购买的潜力?A认为,传统生鲜电商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多选择,通常采用海量SKU(库存进出计量的单位)模式,然而这种模式也同时带来了高损耗和用户体验的损失。随着消费升级,城市中产阶级对于线上购买生鲜的需求愈发强烈,他们不仅需要全品类生鲜一站式购买的丰富,更需要购买体验上的简单便捷。

据了解,B已经开始“全品类精选”的商品策略,商品覆盖水果、蔬菜、肉蛋、水产等全品类生鲜,但每个品类下,只提供几款由专业买手从全球产地精选的产品,让用户用最少的时间买到最好的生鲜。此外,B在运营商坚持用户思维而非流量,借助大数据掌握精准的用户数据,并对用户数据做细分和筛选,获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给予满足,培养用户黏性,提升C端流量和转化率。

但作为生鲜电商平台要真正做到让消费者满意的全方位服务也并非是一件易事。对此B认为,目前国内的生鲜电商平台正在经历着一场优胜劣汰,在这个过程中应加速变革,加速整合,加速并购。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都会出现大的生鲜电商巨头,但国内还没有出现,仍然较为分散。作为生鲜电商这样一个需要有强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