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污水处理站项目可行性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论

1.1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南湖花园城污水处理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武汉市南湖花园城

建设规模及年限:污水处理厂规模一期20000m3/d(二期5000m3/d)。拟用40年

服务范围:武汉市南湖花园城

1.2项目编制

1.2.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4) 国发(2000)3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通知》

1.2.2编制原则

(1)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对项目的建设条件、技术路线、经济效益、生产管理、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力求全面、客观的反映实际情况,为建设单位提供决策依据。

(2)通过技术经济论证,优化设计方案,力求做到技术先进成熟,运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可行。

(3)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用高效节能、易于管理、技术先进、稳妥可靠的环保设施,使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5)竖向设计力求减少厂区挖填方量和节省污水提升费用。

(6)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和出厂水质要求,所选污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便于管理及维护、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7)在武汉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南湖花园城的总体布局和排水规划,结合地形和环境保护规划,合理布置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基础建设设施的效益;力求经济、合理,并充分利用土地。

(8)妥善处理和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砂和污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9)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本工程中某些配件拟从国外引进。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1.2.3编制范围

由于南湖花园城现在入住人口并未达到饱和,其入住人数还可以增加。所以,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分两期进行,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为武汉市南湖花园城污水处理厂一期20000m3/d(二期5000 m3/d)项目及厂外工程。

1.2.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10kV及以下变配电工程通用图集》(设计·加工安装·设备材料);

《10/0.4kV变压器室布置及变配电所常用设备构件安装》(03D201-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2概况

2.1武汉市概况

武汉市(Wǔhàn)简称汉和武,楚文化发祥地之一,有江城、九省通衢、黄鹤故乡的美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省会,全市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2万人(2011年),其中七个中心城区人口共达570万。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组团式城市。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市区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2010年3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函(2010)24号文件明确指出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在清代末期、中华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一度是中国规模最大城市,有“东方芝加哥”美誉,位居亚洲前列。武汉更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和国民政府的“首都”,著名的武昌起义便发生在武汉市武昌区。

武汉其行政区划沿革非常具有历史特色,可以说是从明代直到辛亥革命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的一个缩影。武汉可以看作两市(汉口、武昌)一县(汉阳)的合并(故有“武汉三镇”之说)。其中汉口和武昌从明朝后期起就分别发展成相当规模的城市。在1927年到1949年,这三地分别对应着汉口特别市(过去的直辖市)、武昌市(湖北省省会)和汉阳县。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首次将汉口、武昌、汉阳合并为京兆区,总称武汉,开三镇合并先河。因此,武汉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

2.1.1经济概况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业、商业城市,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清末及民国时期,武汉经济位居亚洲前列。新中国成立后,武钢、武重、武锅、武船、肉联等一大批企业陆续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