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抗氧化能力
细胞氧化应激基本概念讲解
![细胞氧化应激基本概念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0bab06631b765ce050814cf.png)
1、细胞氧化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的能量约有95%是来自于线粒体,其来源是将细胞内的供能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排出CO2和H2O,这一过程称之为细胞氧化(cellular oxidation),又称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
其基本步骤有:糖酵乙酰辅酶A(CoA)的形成、进行三羧酸循环及电子传递和化学渗透偶联磷酸化作用。
酶能使细胞的氧化过程在此比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并释放出仅仅使细胞能够扑获和储存的能量。
这个受生物学控制的氧化结果起初就和简单的燃烧现象一样:复杂的分子被降解为水,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
这个过程中一些经过交换的电子永久地逃离细胞的呼吸或从呼吸中心遗漏掉并同周围的氧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有毒性氧分子—自由基。
在细胞呼吸的过程中,估计有2-5%的电子转化为过氧化物分子和其他类型的氧化自由基,自由基的持续增加就对机体组织造成大量的氧化压力。
自由基被认为与大约60种(而且至少是60种)疾病的发生有关,科学有证据证实,抗氧化剂能停止甚至逆转(在某些疾病中)由于自由基所导致的损伤。
自由基与机体细胞发生作用后,给机体留下了毁灭性的灾难。
在细胞膜上留下了许多微笑的孔洞,使细胞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破坏了细胞的蛋白和脂类分子。
一旦我们机体细胞内有足够的抗氧化剂储备,我们就能将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程度降到最低。
2、OS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倾向于氧化,导致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蛋白酶分泌增加,产生大量氧化中间产物。
氧化应激是由自由基在体内产生的一种负面作用,并被认为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指机体在内外环境有害刺激的条件下,体内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eactive Ntrogen Species,RNS)所引起的细胞和组织的生理和病理反应。
ROS有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等等;RNS有一氧化氮(NO)、二氧化碳(CO2)和过氧亚硝酸盐(.ONOO-)等等。
槲皮素-金属络合物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槲皮素-金属络合物的抗氧化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165e928aeaad1f347933f79.png)
槲皮素-金属络合物的抗氧化研究进展摘要:槲皮素是一种黄酮醇类化合物,槲皮素同时具有很多的的生物及药理活性。
由于槲皮素结构中的共轭结构,它可以与很多常见金属离子螯合成稳定的多环状配合物,并且表现出比槲皮素本身更高的抗氧化活性。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槲皮素的常见金属络合物(-Ca,-Cu,-Zn,-Cr,-Mg等)的制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槲皮素-金属配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有望对该领域的深入理解以及抗氧化机理的探索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槲皮素-金属络合物;抗氧化;研究进展Abstract:Quercetin is a kind of flavonoids with multifarious b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Because of the conjugated structure of quercetin, it can chelate with many common metal ions to synthesize stable polycyclic complexes. Furthermore, it’s found that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quercetin-metal complexe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quercetin. In this study, the preparation an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e.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capacities) of different quercetin-metal complexes (-Ca, -Cu, -Zn, -Cr, -Mg, etc.) were reviewed. On this basi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quercetin-metal complexes was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is area was also analyzed. We hope the present review could benefit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quercetin-metal complexes..Key words:Quercetin-metal complex; antioxidant activity; research progress.目录1 槲皮素及其金属络合物 (2)2 槲皮素金属络合物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2)2.1 槲皮素-金属络合的抗氧化机制 (2)2.2 槲皮素-Zn(Ⅱ)络合物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3)2.3 槲皮素-Cu络合物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7)2.4 槲皮素-铬(Ⅱ)络合物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7)2.5 槲皮素-镁络合物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9)2.6 槲皮素-钙络合物的抗氧化研究进展 (10)3 槲皮素-金属络合物抗氧化性的对比研究 (11)3.1 不同槲皮素金属络合物的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测定 (11)3.2 不同槲皮素金属络合物对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11)3.3 HPLC法测定不同槲皮素金属络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 (12)4 总结 (12)4.1 槲皮素-金属络合物抗氧化作用机制猜测 (13)4.2 槲皮素-金属络合物的抗氧化机制研究可行性策略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6)1 槲皮素及其金属络合物槲皮素(Quercetin,3,5,7,3’,4’-五羟基黄酮),有多方面的生物学活性及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在蔬菜水果中大量存在的生物类黄酮,常通过酸水解得到。
细胞氧化应激检测方法
![细胞氧化应激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2a8a5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5.png)
细胞氧化应激检测方法
细胞氧化应激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测定由活性氧修饰的化合物:利用DCFH-DA荧光标记法、黄嘌呤氧化酶法、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罗丹明123荧光染色法、硫代巴比妥酸法等检测细胞内ROS含量。
Amplex Red 荧光染色法可检测细胞内脂质氢过氧化物,而C11-BODIPY 荧光染色法、GSH试验方法等则用于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
测定活性氧消除系统酶和抗氧化物质的量: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SOD的表达,氯化硝基四氮唑兰(NBT)可检测细胞内SOD的活性,DTNB可检测机体抗氧化系统的损伤。
测定含有转录因子的氧化应激指示物:这种方法通过检测氧化应激状态下的特定转录因子或其下游产物的变化来评估氧化应激程度。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如蛋白质氧化损伤检测、脂质过氧化检测分析、核酸DNA/RNA损伤分析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检测蛋白质羰基化、硝基化损伤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脂质过氧化的标志物壬烯(HNE)和丙二醛(MDA),
以及8-异前列腺素F2a等指标来评估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
请注意,以上方法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需求进行优化和调整。
同时,不同的方法可能具有不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因此在选择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的因素
![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c922c71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4b.png)
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的因素赵建;李想;鲁政;文镜【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0(031)009【摘要】目的:证实在黄嘌呤氧化酶法中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的干扰因素及其对保健食品抗氧化功能评价造成误差.方法: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加入白蛋白、总蛋白、甘油三酯、葡萄糖、VC、还原型谷胱甘肽6种物质对SOD检测体系的影响以及小鼠灌胃VC后的SOD比活力值.结果:在黄嘌呤氧化酶法反应体系中,SOD灭活后依然能够检测到SOD比活力值.白蛋白、总蛋白、甘油三酯、葡萄糖、VC、还原型谷胱甘肤6种物质都对该体系造成干扰.透析能够消除小鼠血清中小分子物质的干扰.结论:由于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SOD为非特异性反应,血清中的蛋白质、脂肪、VC、还原型谷胱甘肽等物质都对SOD活性测定产生干扰而造成正误差.可采用透析的方法去除血清中含有对SOD检测体系构成干扰的小分子物质.【总页数】3页(P216-218)【作者】赵建;李想;鲁政;文镜【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北京,100035;北京联合大学,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北京联合大学,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7.3【相关文献】1.凝胶注模成型固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陶瓷浆料凝胶点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马利国;黄勇;杨金龙;苏亮;赵雷2.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的影响因素研究 [J], 严万里;陈晓明;郭丽燕;柳芳3.国产3D面积测定仪表面积测定影响因素研究 [J], 邱烨; 孔维恒; 李祖敏; 郝欣; 郭文萍; 刘萤; 云环; 高欣; 刘鑫4.高频红外碳含量测定仪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探讨 [J], 刘淑梅5.哪些因素对血脂检查有影响?进行血脂检查时为什么要空腹12h?怎样减少血脂测定前的干扰因素对测定的影响? [J], 鄢盛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参应激实验报告
![人参应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fdc1a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6.png)
一、实验背景人参,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具有补气养阴、健脾益肺、安神益智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参在抗疲劳、抗应激、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也逐渐被证实。
本实验旨在探究人参对小鼠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人参在抗应激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观察人参对小鼠应激反应的影响;2. 探讨人参对小鼠脑组织神经递质的影响;3. 分析人参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
2. 实验药物:人参提取物,浓度为10mg/mL。
3. 实验方法:(1)分组: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低剂量组、人参高剂量组。
(2)造模:采用强迫游泳法建立小鼠应激模型,模型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人参低剂量组、人参高剂量组小鼠分别给予人参提取物灌胃,对照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
(3)检测指标:1)应激反应:观察小鼠游泳时间、游泳距离、沉水时间等指标;2)脑组织神经递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脑组织中的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等神经递质水平;3)抗氧化能力: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
四、实验结果1. 应激反应:人参低剂量组、人参高剂量组小鼠游泳时间、游泳距离、沉水时间均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表明人参具有抗应激作用。
2. 脑组织神经递质:人参低剂量组、人参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的DA、NE、5-HT 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表明人参可以改善小鼠脑组织神经递质水平。
3. 抗氧化能力:人参低剂量组、人参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均优于模型组(P<0.05),表明人参具有抗氧化作用。
饲料中氧化鱼油和维生素E对大黄鱼幼鱼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残留的影响
![饲料中氧化鱼油和维生素E对大黄鱼幼鱼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残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3a5cc1c580216fc700afd4e.png)
目录1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材料与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实验饲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实验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样品采集和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实验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鱼体生化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错误!未定义书签。
3.3肝脏丙二醛(MDA)含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讨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细胞氧化应激基本概念
![细胞氧化应激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7a41c218763231126edb119a.png)
1、细胞氧化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的能量约有95%是来自于线粒体,其来源是将细胞内的供能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排出CO2和H2O,这一过程称之为细胞氧化(cellular oxidation),又称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
其基本步骤有:糖酵乙酰辅酶A(CoA)的形成、进行三羧酸循环及电子传递和化学渗透偶联磷酸化作用。
酶能使细胞的氧化过程在此比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并释放出仅仅使细胞能够扑获和储存的能量。
这个受生物学控制的氧化结果起初就和简单的燃烧现象一样:复杂的分子被降解为水,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
这个过程中一些经过交换的电子永久地逃离细胞的呼吸或从呼吸中心遗漏掉并同周围的氧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有毒性氧分子—自由基。
在细胞呼吸的过程中,估计有2-5%的电子转化为过氧化物分子和其他类型的氧化自由基,自由基的持续增加就对机体组织造成大量的氧化压力。
自由基被认为与大约60种(而且至少是60种)疾病的发生有关,科学有证据证实,抗氧化剂能停止甚至逆转(在某些疾病中)由于自由基所导致的损伤。
自由基与机体细胞发生作用后,给机体留下了毁灭性的灾难。
在细胞膜上留下了许多微笑的孔洞,使细胞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破坏了细胞的蛋白和脂类分子。
一旦我们机体细胞内有足够的抗氧化剂储备,我们就能将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程度降到最低。
2、OS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倾向于氧化,导致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蛋白酶分泌增加,产生大量氧化中间产物。
氧化应激是由自由基在体内产生的一种负面作用,并被认为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指机体在内外环境有害刺激的条件下,体内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eactive Ntrogen Species,RNS)所引起的细胞和组织的生理和病理反应。
ROS有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2O2)等等;RNS有一氧化氮(NO)、二氧化碳(CO2)和过氧亚硝酸盐(.ONOO-)等等。
抗氧化中药的研究现状
![抗氧化中药的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d1ac904d5bbfd0a785673a6.png)
抗氧化中药的研究现状摘要:随着人们对氧自由基氧化对机体损伤了解的加深,抗氧化药物成为近年来分析的热点。
目前,具备抗氧化作用的西药大体有三种:①过氧化氢酶(CAT)、谷胱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切断氧自由基生成的药物;②维生素C、为生素E、还原型血红蛋白甘肽等链式反应阻断剂;③具备两种功能的药物,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在中医宝库里面,也有很多具备抗氧化作用的药物。
随着研究方法的增加,抗氧化中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展开了综述。
关键词:中药;抗菌药物;研究现状1研究方法1.1体外试管法1.1.1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之下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后者是鲁米诺造成萤光化学反应,加入药物之后,萤光抑制率可测量出反映药物清理氧自由基的能力。
1.1.2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HpD(Hematoporphyrinderivative)在光的作用下产生O2,后者使红细胞溶解,加入一定量药物后可以抑制这种红细胞的溶解,以反映药物对的清除能力。
1.1.3抗过过氧化氧作用,过氧化氢与红细胞孵育时可引发显著溶血,可通过增入一定量的药物用以缓解溶血,以体现药物抗过氧化氢的能力。
1.1.4多形核白细胞(PMN)的呼吸发生在PMAT-甲酰氨基乙酸乙酯的作用之下可产生呼吸爆发,进而激活鲁米诺萤光。
加入一定量的药物可刺激由呼吸爆发引发的萤光化学反应,从而体现药物对氧化作用发生的抑制作用。
1.1.5高密度脂蛋白(LDL)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的铜离子和空气之中可水解为水解LDL(ox-LDL)。
LDL的氧化程度可通过测量硫代巴比妥反应物、二烯键融合、为生素E含量等方法来体现。
增入一定量的药物可刺激LDL的氧化反应,这体现了药物对LDL氧化动词的抑制作用。
1.2动物试验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对凋亡、脑再灌注受损、挤压伤、肺纤维化、急性缺氧和肝肾再倒入损伤展开了研究。
主要采用的动物是鼠和兔。
指标包含:①血液之中LPO含量。
抗氧化自由基检测的方法及步骤
![抗氧化自由基检测的方法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a00d910852458fb760b5637.png)
抗氧化/自由基检测的方法及步骤
一、技术简介
自由基是含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分子或原子团。
它是线粒体在电子传递的过程中产生的,正常情况下,机体的自由基清除系统可使自由基的产生与消除保持在极低的动态平衡水平上,对机体是有利的。
但当体内蓄积过量自由基时,就会损伤细胞,导致动物组织或细胞的氧化损伤。
在抗氧化研究中,自由基的检测已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自由基检测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自由基相关酶的测定,化学发光测定,吸光度法等。
以SOD检测为例,介绍其主要原理和实验流程。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抗氧化剂,其主要功能是清除机体内的自由基。
黄嘌呤氧化酶催化黄嘌呤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后者氧化羟胺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对氨基苯磺酸与甲萘胺作用下呈现紫红色,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
当被测样品中含SOD时,则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专一性抑止作用,使可形成的亚硝酸盐减少,比色时测定管的吸光度值低于空白管的吸光度值,通过公式计算可求出被测样品中SOD的活力。
二、实验流程
1. 从血液或组织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2. 设置测定管和对照管,加入相应的试剂;
3. 混匀,37℃恒温水浴30min;
4. 加入显色剂;
5. 吸光度检测;
6. 根据公式计算SOD活力。
细胞抗氧化实验报告
![细胞抗氧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840c8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9.png)
一、实验背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自由基损伤已成为导致细胞衰老和疾病的重要因素。
因此,研究细胞抗氧化机制对于揭示疾病发生机理和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讨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1. 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3T3-L1)2. 试剂:DPPH自由基清除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NADPH、FAD、黄嘌呤、牛血清白蛋白、无水乙醇、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BS)、Tris-HCl缓冲液、考马斯亮蓝G-250等。
三、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小鼠成纤维细胞(3T3-L1)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2.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PBS洗涤后,加入不同浓度的GSH和DPPH自由基清除剂,于37℃孵育30min。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DPPH自由基的吸光度值,计算清除率。
3. GSH含量测定:采用比色法测定细胞中的GSH含量。
4. SOD活性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细胞中的SOD活性。
5. CAT活性测定:采用牛血清白蛋白法测定细胞中的CAT活性。
6. GSSG还原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PBS洗涤后,加入不同浓度的NADPH和GSSG,于37℃孵育30min。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GSSG的吸光度值,计算还原率。
四、实验结果1.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随着GSH浓度的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率逐渐升高,表明GSH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2. GSH含量测定:与空白组相比,抗氧化剂处理组的GSH含量显著升高。
3. SOD活性测定:与空白组相比,抗氧化剂处理组的SOD活性显著升高。
4. CAT活性测定:与空白组相比,抗氧化剂处理组的CAT活性显著升高。
5. GSSG还原实验:随着NADPH浓度的增加,GSSG的还原率逐渐升高,表明NADPH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抗氧化能力
![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抗氧化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6f6f04e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d.png)
发酵过程产物形成的测定SOD活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SOD活性测定的原理2、学习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二、实验原理原理:黄嘌呤氧化酶催化黄嘌呤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后者氧化羟胺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对氨基苯磺酸与甲萘胺作用下呈现紫红色;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当被测样品中含SOD时;则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专一性抑止作用;使可形成的亚硝酸盐减少;比色时测定管的吸光度值低于空白管的吸光度值;通过公式计算可求出被测样品中SOD 的活力..操作步骤:如表2-1..三、实验试剂硫酸盐缓冲液;盐酸羟胺;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醋酸等..四、实验步骤试剂测定管对照管75m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80.550.55待测样品ml A取样量00.1mol/L 盐酸羟胺溶液0.050.0575mmol/L 黄嘌呤溶液0.050.050.037U/L 黄嘌呤氧化酶0.050.05双蒸水0.2-A0.2用漩涡振荡器充分混匀;置37℃恒温水浴30min..显色剂ml 1 1总体积1.9ml;混匀;室温放置10min;蒸馏水调零;测A530五、计算方法计算公式:每毫升反应液中SOD 抑止率达50%时对应的SOD 量为一个SOD 活力单位U;待测样品中的SOD 活力由下式计算:SOD 抑制率%=A2-A1/A2×100%SOD 活力U/ml =A2-A1/A2×100%÷50%×反应体系的稀释倍数×样本测试前的稀释倍数 式中:A1:测定管的吸光值;A2:空白管的吸光值 六、注意事项:1.试管要洗干净;在测定微量样品时尤为重要..2.要做空白管;并且放在所有测试管的中间做;取平均值.. 常用试剂1诱导剂:分别配制 IPTG 100μmol/mL ; CuSO 4·5H 2O 250μm/mL ; ZnSO 4100μm/mL..分别于0.22μm 滤膜过滤除菌..2稀释菌体所用0.02mol/L pH7.4 PBS 缓冲液:8.5gNaCl;0.2gKCl;Na 2HPO 4·12H 2O;3.628g;0.27gKH 2PO 4;定容至1000ml..3SOD 活性测定①75m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8母液配制:A :0.15mol/L K 2HPO 4 配置:准确称取17.115g K 2HPO 4·3H 2O 溶于500mL 蒸馏水中..B :0.15mol/L KH 2PO 4 配置:准确称取 2.041g KH 2PO 4 溶于100mL 蒸馏水中..取母液 A 91.5mL 与母液B8.5mL 充分混合后;用水稀释至终体积200mL;用酸或碱调pH 至7.8..②0.1mol/L 盐酸羟胺溶液要求新鲜配置准确称取 6.949g 盐酸羟胺溶解于1ml 蒸馏水中..③75mmol/L 黄嘌呤溶液要求新鲜配置准确称取11.41g 黄嘌呤溶于1mlNaOH 稀释液中..NaOH 备用液:称0.8gNaOH 溶于50ml 水中;使用时稀释3 倍为0.133mol/LNaOH 稀释液..④0.037U/L 黄嘌呤氧化酶溶液要求新鲜配置;避光⑤显色剂配制避光保存:A: 量取冰醋酸172.5ml 于500ml 棕色瓶中;称取0.2g 甲萘胺加入冰醋酸中..B:称取2g 对氨基苯磺酸溶于100ml 蒸馏水中对氨基苯磺酸不易溶解;在棕色瓶里用超声波处理;水温60-70℃..C:待对氨基苯磺酸完全溶解后与冰醋酸混合;加蒸馏水至终体积500ml..。
黄芪多糖对蛋鸡抗氧化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黄芪多糖对蛋鸡抗氧化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c90dc7901f69e314332949a.png)
黄芪多糖对蛋鸡抗氧化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王翠菊王洪芳陈辉黄仁录杨秋霞高杨(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保定071001;2.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沧州061001)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黄芪多糖对蛋鸡抗氧化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试验选取健康、生产性能相近的380日龄海兰灰蛋鸡144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鸡。
以玉米一豆粕型饲粮为基础饲粮,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0,100,150,200和250 mg/kg黄芪多糖,试验期8周。
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适量的黄芪多糖可以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的活性(P<0.05),同时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蛋黄中SOD和GSH-Px活性也有所提高,MDA含量有所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蛋品质方面,添加适量黄芪多糖可以改善蛋黄颜色,提高哈氏单位,增加蛋壳厚度,但差异也均不显著(P> 0.05 )。
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适量黄芪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鸡机体的抗氧化酶活性,可能通过这种作用防止叶黄素被氧化,增加色素的沉积,从而改善蛋黄颜色。
关键词:黄芪多糖;蛋鸡;抗氧化酶;蛋品质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67 X ( 2011) 02 -0280-05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诸多试验或临床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具有调节免疫力[1-3]、抗病毒[4]、抗氧化[5-6]、抗衰老[7]等生物学功能,但抗氧化方面主要集中于动物感染病毒后对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尤其在雏鸡[8-9]方面报道较多。
蛋鸡进入产蛋中后期,机体的生理机能会逐渐退化,抗氧化能力减弱,出现代谢紊乱、自由基过剩。
根据自由基学说,随着机体的衰老,机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不断加剧,过氧化的终产物丙二醛( MDA)等物质含量不断增加,而相应自由基的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等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进而导致细胞生理功能的减退,使蛋鸡的生产性能下降。
皮肤组织中SOD活性测定的样品制备方法
![皮肤组织中SOD活性测定的样品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04a6e703d8ce2f01662377.png)
皮肤组织中SOD活性测定的样品制备方法目的:确定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皮肤组织中SOD活性的生物样品处理方法。
方法:用不同的条件制备生物样品后进行皮肤组织中SOD活性的测定。
结果:皮肤组织中SOD活性测定的最佳生物样品处理条件是将皮肤组织的匀浆液以0℃,3 000 r/min离心10 min制备得到粗酶液。
结论:本研究建立测定皮肤中SOD活性的方法,为评价药品和化妆品对皮肤组织抗氧化、延缓皮肤衰老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optimal situation of the xanthine oxidas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OD activity in the skin tissure. Methods: Compared the different situation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OD in the rat′s skin. Results: The optimal situation was centrifuged at 0℃,3 000 r/minfor 10 minutes. Conclusion: The determination of SOD activity is available with the method. The study finds the basis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 of the drug or the cosmetics to anti-oxdization and anti-senility in the skin tissure.[Key words] Rat; Skin tissure; Xanthine oxidase method; SOD avtivity; Chinese medici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机体内重要的自由基清除酶,其活性的高低表征着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衰老程度。
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方法 黄嘌呤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方法 黄嘌呤氧化酶](https://img.taocdn.com/s3/m/69c168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d.png)
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方法黄嘌呤氧化酶摘要:一、引言二、超氧化物歧化酶简介1.定义与作用2.分布与生理功能三、黄嘌呤氧化酶简介1.定义与作用2.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关系四、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方法1.比色法2.化学发光法3.酶联免疫吸附法五、黄嘌呤氧化酶测定方法1.比色法2.酶联免疫吸附法3.高效液相色谱法六、应用与意义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在科研与生产中的应用七、总结正文:一、引言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氧化还原酶,它们的活性测定在生物学、医学和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酶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二、超氧化物歧化酶简介1.定义与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抗氧化酶,主要作用是清除生物体内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2.分布与生理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细胞、微生物和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抑制脂质过氧化、维护细胞膜稳定性、抗衰老等。
三、黄嘌呤氧化酶简介1.定义与作用黄嘌呤氧化酶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胞液和线粒体的酶,主要作用是将黄嘌呤氧化为尿酸,参与嘌呤代谢。
2.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关系黄嘌呤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关联,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增高可能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消耗增加,从而影响生物体的抗氧化能力。
四、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方法1.比色法比色法是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酶催化的超氧阴离子清除速率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从而计算出酶活性。
2.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法是一种灵敏、快速的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方法,通过监测酶催化反应产生的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反映酶活性。
3.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特异性强的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方法,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及酶标记技术,检测酶活性。
五、黄嘌呤氧化酶测定方法1.比色法比色法是测定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黄嘌呤氧化酶催化的黄嘌呤浓度变化,计算出酶活性。
人造板材制造人员血清中SOD活力及MDA含量分析
![人造板材制造人员血清中SOD活力及MDA含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25e8ecaef8941ea76e053d.png)
2 0 1 5 年第 2 6 卷第 3 期
H e n a n J P r e y M e d , 2 0 1 5 , V o 1 . 2 6 N o . 3
・ 1 7 5 ・
D O I : 1 0 . 1 3 5 1 5  ̄ . c n k i . h r , j p m. 1 0 0 6 - 8 4 1 4 . 2 0 1 5 . 0 3 . 0 0 4
随着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 , 装修业处 于持续繁 ( G B z 厂 r 1 6 0 . 5 4 — 2 0 0 7 ) 所 述方 法进 行取 样 和检测 。按 荣和市场扩大的状态 , 对人造板材的需求量也越来
照 《 工作场所有 害因素职业接触 限值化学有害 因
越高 , 催生 了大大小小 的板材加工企业 , 为探讨板 素》 ( G B Z 2 . 1 — 2 0 0 7 )所示作业环境中甲醛最高容许 材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对作业人员 的危害 , 作者对 浓度 含量进 行评 价 。
・
论
著・
人造板材制造人员 血清 中 S O D活力及 M D A含量分析
贾力 , 刘晓燕 。 , 徐 国锋 。
1 濮 阳市卫生监督局 , 河南 濮阳 4 5 7 0 0 0 ; 2濮阳市疾病 预防控制 中心
摘 要: 目的
原 因。方法
了解人造板材挥发出的有 害物质对板材制造人员机体 内抗氧化能力和脂质过氧化水平 的影 响及
1 . 3 统 计 方法
2 结 果
用t 检 验法进 行 统计学 分析 。
1 . 1 对 象 在全市县区内选择从事人造板材生产
的作业人员 1 7 5 名 为调查对象 ,年龄 1 8 — 4 5岁 , 其
普罗布考的抗氧化作用
![普罗布考的抗氧化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06717d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61.png)
普罗布考的抗氧化作用2、普罗布考的这种氧化还原性质与其生物活性有关。
●普罗布考和维生素E在血浆中的抗氧化活性作者:美国Merrell Dow研究所Arteriosclerosis, 1989; 9: 751a目的:比较普罗布考和维生素E的抗氧化活性。
方法:将不同量普罗布考和维生素E分别直接加入血浆和分离出的LDL中,以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量作为过氧化指数,测定抑制50% Cu++引起的脂质和LDL过氧化作用(IC50)。
结果:无论对血浆还是对LDL,普罗布考的抗氧化作用均是维生素E的5~6倍。
结论和讨论:天然抗氧化剂中维生素E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普罗布考的抗氧化活性较维生素E 更强,与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关。
●普罗布考抗氧化作用的临床观察作者: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国新药杂志,1998; 7(增刊):51~53目的:临床观察普罗布考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对照组,30例门诊健康者,不服药;试验组,3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门诊患者,服普罗布考0.5g/次,bid;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以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检测;丙二醛(MDA)以硫代苯巴比妥比色法测定;过氧化物岐化酶(SOD)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改进羟胺法测定;同时检测ALT、TBIL、BUN、Cr、血及尿常规、血小板计数;t检验。
结果:表血浆ox-LDL水平、血清MDA水平和SOD活力比较(x±s, n=30)试验组观察指标对照组服药前服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ox-LDL(mg/L) 0.46±0.14 0.57±0.19e0.38±0.10bc0.17±0.04bd0.16±0.07bdMDA(mmol/L) 5.24±1.18 6.37±1.63e 5.47±1.58a 5.22±1.69a 3.87±1.87bcSOD(NU/L) 1803.1±1867.4±1844.2±1860.6±1770.6± 366.5 294.3 259.0 381.5 296.5SOD/MDA 293.1±290.5±383.0±560.5±704.8±80.5 88.2 87.7bd 82.0bd118.3bd用药后与用药前相比a: P<0.05, b: P<0.001; 用药后与对照组相比c: P<0.05,d: P<0.001; 用药前与对照组相比e: P<0.05讨论:1、服普罗布考1月后,血浆ox-LDL水平和血清MDA的水平比服药前分别下降38%和14%。
燕麦抗氧化实验报告(3篇)
![燕麦抗氧化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45f87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0.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逐渐增加。
燕麦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谷物,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燕麦中的抗氧化物质被认为具有降低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验证燕麦的抗氧化活性,为燕麦的健康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探讨燕麦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2. 比较不同浓度燕麦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
3. 分析燕麦提取物的抗氧化机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 燕麦(市售)- 无水乙醇- FeSO4·7H2O- 硫酸亚铁- 碘化钾- 三氯乙酸- 氢氧化钠- 甲醇- 蒸馏水- 抗氧化活性评价试剂盒仪器:- 电子天平- 恒温水浴锅- 离心机- 紫外分光光度计- 移液器- 试管四、实验方法1. 燕麦提取物的制备:- 将燕麦研磨成粉末,用无水乙醇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即为燕麦提取物。
2. 抗氧化活性测定:-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燕麦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 将不同浓度的燕麦提取物与DPPH溶液混合,在517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IC50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燕麦提取物的制备:- 燕麦提取物呈棕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 抗氧化活性测定:- 不同浓度的燕麦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呈线性关系。
- 燕麦提取物的IC50值为5.2mg/mL,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3. 抗氧化机理分析:- 燕麦提取物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发挥抗氧化作用:- 与自由基反应,清除自由基。
- 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
- 增强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的含量。
六、结论1. 燕麦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IC50值为5.2mg/mL。
2. 燕麦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抗氧化物质含量等因素有关。
麦苗中阿魏酸、抗坏血酸(VC)、总黄酮协同抗氧化能力分析
![麦苗中阿魏酸、抗坏血酸(VC)、总黄酮协同抗氧化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78dad828ea81c759f5780c.png)
草纲 目》 《 得配本草》 《 伤寒类要》 等中国传统医学典 籍 中都 有 详 细 记 载 J 。现 代 医学 研 究 表 明 , 麦 苗 有 减肥、 降脂 、 抗氧化、 抗炎症 、 抗溃疡 、 降低胆 固醇、 降 血糖、 抗皮肤过敏等重要功效 J 。国外对麦苗 的开
发 与利 用从 1 9世 纪 开 始 , 美 国人 安 ・ 威 格摩 尔 创 立 了 以麦 苗 为主 的“ 生 食疗 法 ” 。近年 来麦 苗 作 为功 能 食 品的研 究 在 我 国逐 渐 得 到 关 注 - 4 J 。研 究 表 明 , 麦 苗 中含 有 多种 人 体 必 需 的氨 基 酸 , 丰 富 的抗 氧 化 成
麦 苗 中阿魏 酸 、 抗坏血酸 ( V C ) 、 总黄 酮 协 同抗 氧 化 能 力分 析
张志清 向建军 周利茗 蒲 彪
( 四川农业 大 学食 品学 院 , 四川 雅安
摘 要
6 2 5 0 1 4 )
采 用清 除二 苯 代 苦味 肼 基 法 和 2 , 2一连 氮 一双 一( 3一乙基 苯并 噻 唑啉 一6一磺 酸 )自由基 法 ,
研 究了麦苗 中阿魏酸、 抗坏血酸、 总黄酮之 间的抗氧化 活性 。结果表 明 , 它们之 间均具有协 同抗氧化作 用, 且 抗 氧化 能 力与 其 中任 意组 分 的 浓度 呈 正相 关 。 两两 复 配 的组合 中, 阿魏 酸 与 抗坏 血 酸协 同抗氧 化 能 力 最
高 。3种 组 分 的协 同抗 氧化 能 力较 两 两 复 配的 组合 大 , 回 归分 析表 明 , 芦 丁对 总抗 氧 化 能 力 的 贡献 率 最 大 , 抗 坏 血 酸 次之 , 阿魏 酸 最 小。 麦 苗含 丰 富 的 阿魏 酸 、 抗坏血酸及黄 酮类化合物 , 故 麦 苗 具 有 较 高 的抗 氧化
黄嘌呤氧化酶说明书
![黄嘌呤氧化酶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6f4291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6.png)
黄嘌呤氧化酶说明书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是一种重要的酶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它是嘌呤代谢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能够催化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氧化反应。
本文将对黄嘌呤氧化酶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疾病和药物研究进行介绍。
黄嘌呤氧化酶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蛋白质分子,由两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中都包含一个嘧啶核苷酸盒结构和一个黄嘌呤结合位点。
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黄嘌呤氧化酶能够与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分子相互作用,并催化它们的氧化反应。
黄嘌呤氧化酶在嘌呤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将黄嘌呤和次黄嘌呤转化为尿酸,进一步参与尿酸的代谢和排泄过程。
黄嘌呤氧化酶的功能不仅限于嘌呤代谢,它还参与了一系列生物学过程。
首先,黄嘌呤氧化酶在抗氧化防御中起到关键作用。
它能够产生一种强氧化剂超氧自由基,用于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和细胞损伤产物。
其次,黄嘌呤氧化酶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炎症过程中,细胞会释放出大量黄嘌呤氧化酶,它能够催化黄嘌呤的氧化反应,进一步产生一系列活性氧化物质,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炎症介质的释放。
此外,黄嘌呤氧化酶还与心血管疾病、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在黄嘌呤氧化酶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和突破。
首先,在药物研发领域,黄嘌呤氧化酶作为一个重要的靶点,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关注。
研究人员通过针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剂的研发,可以有效地抑制黄嘌呤的氧化反应,从而降低尿酸的生成和积累,进而治疗痛风等相关疾病。
其次,在疾病研究领域,黄嘌呤氧化酶的异常活性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
通过对黄嘌呤氧化酶的调控和干预,可以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总之,黄嘌呤氧化酶作为一种重要的酶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它在嘌呤代谢、抗氧化防御、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对黄嘌呤氧化酶的研究,可以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抗
氧化能力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发酵过程产物形成的测定(SOD活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OD活性测定的原理
2、学习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
二、实验原理
原理:黄嘌呤氧化酶催化黄嘌呤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后者氧化羟胺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对氨基苯磺酸与甲萘胺作用下呈现紫红色,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
当被测样品中含SOD时,则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专一性抑止作用,使可形成的亚硝酸盐减少,比色时测定管的吸光度值低于空白管的吸光度值,通过公式计算可求出被测样品中SOD 的活力。
操作步骤:如表2-1。
三、实验试剂
硫酸盐缓冲液,盐酸羟胺,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醋酸等。
四、实验步骤
试剂测定管对照管
0.550.55
75mmol/L 磷酸盐缓冲液
(pH7.8)
待测样品(ml)A(取样量)0
0.1mol/L 盐酸羟胺溶液0.050.05
75mmol/L 黄嘌呤溶液0.050.05
0.037U/L 黄嘌呤氧化酶0.050.05
双蒸水0.2-A0.2
用漩涡振荡器充分混匀,置37℃恒温水浴30min。
显色剂(ml)11
总体积1.9ml ,混匀,室温放置10min ,蒸馏水调零,测A530
五、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每毫升反应液中SOD 抑止率达50%时对应的SOD 量为一个SOD 活力单位(U ),待测样品中的SOD 活力由下式计算:
SOD 抑制率(%)=(A2-A1)/A2×100%
SOD 活力(U/ml )=(A2-A1)/A2×100%÷50%×反应体系的稀释倍数×样本测试前的稀释倍数 式中:A1:测定管的吸光值;A2:空白管的吸光值 六、注意事项:
1.试管要洗干净,在测定微量样品时尤为重要。
2.要做空白管,并且放在所有测试管的中间做,取平均值。
常用试剂
(1)诱导剂:分别配制 IPTG 100μmol/mL ; CuSO 4·5H 2O 250μm/mL ; ZnSO 4 100μm/mL 。
分别于0.22μm 滤膜过滤除菌。
(2)稀释菌体所用0.02mol/L pH7.4 PBS 缓冲液: 8.5gNaCl ,0.2gKCl ,Na 2HPO 4·12H 2O ,3.628g ,0.27gKH 2PO 4,定容至1000ml 。
(3)SOD 活性测定
①75m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8)母液配制:A :0.15mol/L K 2HPO 4 配置:准确称取17.115g K 2HPO 4·3H 2O 溶于500mL 蒸馏水中。
B :0.15mol/L KH 2PO 4 配置:准确称取2.041g KH 2PO 4 溶于100mL 蒸馏水中。
取母液A 91.5mL 与母液B8.5mL 充分混合后,用水稀释至终体积200mL ,用酸或碱调pH 至7.8。
②0.1mol/L 盐酸羟胺溶液(要求新鲜配置)准确称取6.949g 盐酸羟胺溶解于1ml 蒸馏水中。
③75mmol/L 黄嘌呤溶液(要求新鲜配置)准确称取11.41g 黄嘌呤溶于1mlNaOH 稀释液中。
NaOH 备用液:称0.8gNaOH 溶于50ml 水中,使用时稀释3 倍为0.133mol/LNaOH 稀释液。
④0.037U/L 黄嘌呤氧化酶溶液(要求新鲜配置,避光)
⑤显色剂配制(避光保存):
A: 量取冰醋酸172.5ml 于500ml 棕色瓶中,称取0.2g 甲萘胺加入冰醋酸中。
B:称取2g 对氨基苯磺酸溶于100ml 蒸馏水中(对氨基苯磺酸不易溶解,在棕色瓶里用超声波处理,水温60-70℃)。
C:待对氨基苯磺酸完全溶解后与冰醋酸混合,加蒸馏水至终体积5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