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至缓冲器垂直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
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监督检验方法的探讨
弹簧缓冲器2n ,与G 58 20 电梯制造 与安 0u n B78- 03《
3现行检测方法与G 58 03《 B 78 —2O 电 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 范》 的偏差
装安全规范》的相关 要求相差很大 。
( )液压缓冲器 是耗能型 的,对 熏撞击其 的 3 动 能大部 分通 过蓄 能器转 化成液 油 的 内能储 存 ,
部空 间和对 重越 程 的 “ 大允许 垂直距 离 ”;具 最 体的测餐 记录表见表4 。
数无 法消 耗 ,对熏 以检 修速 度撞 击它 时常 常会被 反弹 ,测 量 的压 缩 量小 实 际压缩 量 ,所 以无法 1 :
测 量 完 全 压 缩 。女 :沈 阳东 阳聚 氨 酯有 限 公 司 n 生产 的J Q c 4 氨酿 缓 冲器 ,电梯 检 验现 场 实 H— 一聚 际压缩 行 程 只有6 m , 可其 掣式 试验报 告 的试 验 5m 数据 为 :最 小试验 总熏 摄 1 0 k ,最人 冲击 速度 60g
的试验数据 也就存在偏差。
注 :符号解释 A :对重完全压 缩在缓冲 器上计算 出的轿顶空 间各个值 B:各个轿 顶空间要 求值 ( 最小 ) C:轿厢在上端 站平层位 置时所测 量的各个轿 顶空 间各 个 值 D:对重装 罱撞板与 其缓 冲器顶面 问的越程垂 直距离 E:对重完全 压在缓 冲器 上时轿厢 顶部空 间的富余值 H:对重完全压 缩在缓 冲器上测 出的层 门地坎 与轿 门地 坎 的高差值
上行对熏撞击后被 完全压缩 。 G 5 8 0 3《 8 78 —2 0 电梯制造 与安装 安全 规范 》
5 7 1 1 求当对重完全压在 它的缓冲器上时 ,应 . . 要
同时满足 四个条件 ; l. . . . 说 明在5 7 1 1 O4 122 ... 、
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
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1、测量出对重缓冲距离(轿厢在顶层平层时)2、将轿厢开到上端站平层,测量出上述距离包括:制导行程,站人距离,最高部件与顶部距离,绳头到顶部距离。
3、短接上限位上极限,轿厢检修上行至打滑状态,测量处上打滑距离。
4、计算出对重缓冲器压缩行程。
5、用额定速度代进上述四个公式计算出相应数值,6、用上述四个实测值减掉由公式计算出的相应数值,取一个最小值作为计算值,7、用这个计算值减掉缓冲器压缩行程即为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一般做法是:首先:在缓冲器没有压缩前的水平面对应的井道壁(可以明显观测处)划一标识A,即缓冲器压缩后应该复位的平面位置;第二:根据A标识,在顶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若是蓄能型缓冲器,则在该A 标识垂直距离350mm处再划一标识(表示对重缓冲距应该在这两标识之间);若是耗能型缓冲器。
则在该A标识垂直距离400mm处再划一标识;若在顶部空间不足情况下,应该根据GB7588-2003标准满足5.7.1.1的要求时,计算对重缓冲距的允许值,根据该允许值在A标识上垂直距离处再划一标识即可。
附:GB7588-2003标准5.7.1.1项: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υ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υ2 (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υ2 (m)。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基于现场的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分析
基于现场的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分析摘要根据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开展电梯的定期检验和监督检验工作[1]。
其中3.16项规定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本文根据现场实际测量的数据,结合检规要求,计算该电梯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在轿底具体标识,为加深电梯检验的工作能力提供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特种设备;曳引电梯;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检验1 对重至缓冲器最大垂直距离的有关标准要求1.1 相关标准的计算要求TSG7001-2009的3.2项是对电梯井道安全空间的检验,轿顶安全空间是对轿顶设备及维护保养和人员的安全的保护,保证轿顶安全空间是维护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仔细研读结合检规的具体要求,对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的要求具体分为两个部分,①是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该满足的四个条件;②是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对对重导轨制导行程的要求[2]根据TSG7001-2009,3.2项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的检验内容与要求:(1)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轎厢导轨提供不小于(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②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m);③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m),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m);④轿顶上方应当有一个不小于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
另规定A—4:当采用减行程缓冲器并对电梯驱动主机正常减速进行有效监控时可以用下值代替:①电梯额定速度不大于4m/s时,可以减少到1/2,但是不小于0.25m;②电梯额定速度大于4m/s时,可以减少到1/3,但是不小于0.28m。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林生富【摘要】电梯对重缓冲距的大小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文中针对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问题,介绍了电梯顶部空间、极限开关对它的直接影响,提出了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余量、轿厢冲顶时的救援对它的间接影响,通过检验案例给出了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的具体计算方法,在案例基础上提出了检验注意事项.文中给出的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计算方法及检验注意事项,可为电梯对重缓冲距的设计、安装、维修、检验提供参考性建议.【期刊名称】《质量技术监督研究》【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4页(P34-36,46)【关键词】对重缓冲距;制导余量;冲顶救援;顶部空间;极限开关【作者】林生富【作者单位】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8【正文语种】中文对重缓冲距是电梯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参数,其值的大小在超出一定范围后将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
由于缓冲距允许值的大小不仅涉及井道顶部空间设计值,还受到其它项目检验判定的影响,而目前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论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鉴于国内强制驱动电梯极少,以下论述的电梯缓冲距有关问题均针对曳引驱动电梯。
2.1 直接影响因素2.1.1 电梯顶部空间(1)轿厢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
轿厢导轨应能提供轿厢在各种工况下保持在导轨上运行的行程,对重缓冲距过大会导致轿厢在冲顶时跃出导轨的行程,轿厢脱离导轨或撞击井道顶部,造成事故。
检规TSG T7001-2009(以下简称“检规”)[1]规定轿厢导轨应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2)轿顶站人空间。
轿顶上应能提供足够的站人空间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对重缓冲距过大同样会导致轿厢在冲顶时轿顶站人空间的高度不足,无法保证轿顶上作业人员的安全。
检规规定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2(m),同时,轿顶上方应当有一个不小于0.5m×0.6m×0.8m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
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检验与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探讨
1)导靴上端距导轨顶端之间的距离较小值A; 2)轿顶最高可站人面积(上梁一般被认为是不可站人的) 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 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B; 3)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 (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C1; 4)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与导靴或滚轮或护栏最高部分之 间的自由垂直距离C2; 5)测量轿顶上最大的立方体空间; 6)用痕迹法或其他方法测量出轿厢在底层平层时对重导 轨制导行程D。
(a)
(b)
图2 极限开关安装位置示意图
(3)电梯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拉伸情况,当钢丝绳 不断伸长时,对重缓冲距就不断缩小,维修保养人员通常会采 用截短钢丝绳的方法来使缓冲距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 但截 短钢丝绳又会造成对重制导行程的减小,因此,最大允许距离
.标A识l还l应R考i虑g对ht重s制导Re行s程e。rved.
1 井道顶部空间检验
1.1 TSG/T7001—2009对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要求 (1)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 All1)R轿i厢gh导t轨s提R供e不se小r于v0e.d1+.0.035V( 2 m)的进一步制导
行程; 2)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摘要:随着检验理论的发展及检验工作的改革,对重缓冲距项目的检验要求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实际测量变为观察划线。无论哪种检验方式都存在缓冲器越程的取值范围。电梯缓冲器越程关系到电梯的安全,这一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维护保养人员不安全的存在。为此,笔者就针对此问题进行以下论述。关键词:对重缓冲距;顶部空间前言:对重缓冲距是电梯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参数,其值的大小在超出一定范围后将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由于缓冲距允许值的大小不仅涉及井道顶部空间设计值,还受到其它项目检验判定的影响,而目前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论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一、工况分析图1为电梯井道平面图,图2为电梯在顶层端站平层时对重所处位置,图3为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工况,图4为井道顶层空间,由图1中可知外缘水平自由距离为222mm。根据GB7588-2003中8.13.3.2(注:以下文中所提及的条款号均对应GB7588-2003中条款号),考虑到护栏扶手外缘水平的自由距离,扶手高度为:a) 当自由距离不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0.70m;b)当自由距离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1.10m。可知该电梯轿顶护栏高度为700mm即可(由图4可见)。图2中可知对重缓冲距定为200mm且该缓冲器是高度为80mm的蓄能型缓冲器。图3为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工况。此时按10.4.1.2对于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提到的术语"完全压缩n是指缓冲器被压缩掉9 0%的高度。即其被压缩了80x90%=72mm。因此对重与图2中相比,下降了200+72=272mm。此时图4中的原本在顶层端站平层的轿厢应该被对重上拉了272mm。参照5.7.1.1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H0.035V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注:0.035v2表示对应于115%额定速度v时的重力制停距离的一半。即=0.0337v2,圆整为0.035V2。(其中115%的额定速度是源于0.3.12当轿厢速度在达到机械制动瞬间仍与主电源频率相关时,则此时的速度假定不超过115%额定速度或相应的分级速度。)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v2(m)。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此时,由图4不难测出5.7.1.1中的各值,详见下表。由此可见最小差值为73mm,所以该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不应大于200+73=273mm。二、最大值的意义每台电梯在设计之初,其对重缓冲距就是固定了的。但在实际使用中,曳引钢丝绳被不断拉伸,导致对重缓冲距逐步减小。按照10.5.1极限开关应在轿厢或对重位(如有)接触缓冲器之前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的要求。如果对重缓冲距减小到先于极限开关起作用,就会有安全隐患。此时维保人员会对钢丝绳进行切割,以确保能满足10.5.1的要求。那么切割多少就是一个问题了。切得少,于事无补;切得多,会导致轿厢在极端清况下,不能有效保护轿顶维保人员的安全。此时标明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那切割多少,现一目了然。既方便了维护保养的操作,也保障了电梯的安全运行。三、检验注意事项检规和标准中许多项目是相互关联的,检验中在对电梯的某个项目进行判定时除了考虑与该项目直接相关的内容外的,还应考虑是否与其它项目存在关联。通过上述案例可知在检验对重缓冲距时应注意:(1)监督检验时,对重最大缓冲距通常会在缓冲器附近标出,检验员在对该值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判定时,应验算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多发生在无机房电梯,部分无机房电梯会将曳引机布置在对重导轨上方,占用了对重导轨的部分行程,实践中,多数该类电梯的对重最大缓冲距取值为所测得对重缓冲距值加上对重制导余量值。(2)定期检验时,由于电梯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会伸长,钢丝绳通常会被裁短,为了减少裁剪次数,通常会多裁掉一些,而以加墩子的形式来满足对重缓冲距在原有的允许范围内,这样对重框整体就上移了一段,当轿厢蹲底完全压缩缓冲器时,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就可能不足,此时不应直接判定对重缓冲距符合要求,应重新测量计算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是否符合要求,符合了以后,还需重新标注最大允许值。四、结束语缓冲器是电梯失控后安全保证的最后一道防线。缓冲距是保证轿顶工作人员安全的必备措施之一。为使缓冲距的检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上的取值范围是笔者的一点拙见。仅供电梯工作者们参考。参考文献[1]T 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2]何若泉,谢柳辉,张宏亮.电梯检验工艺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12.[3]张成钢.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监督检验方法的探讨[J].福州: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1,6.。
关于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探讨
关于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探讨在电梯的检验过程中经常需要我们计算对重越程距离的允许范围,以及判断电梯顶层空间是否满足要求,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本文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就电梯的对重越程距离进行详细的阐述。
标签:电梯检验;对重越程距离1 引言当前,我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主要依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含第1 号修改单和第2 号修改单)(以下简称检规)对使用单位的在用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进行检验检测。
《检规》附件A第3.15-(5)项:“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同时《检规》中附件A第3.2项也规定了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应满足的条件:①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②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 1.0+0.035v2(m);③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0.3+0.035v2(m),与导靴或者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1+0.035v2(m);④轿顶上方有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 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
上文提到的“最大允许值”为满足《检规》中附件A第3.2项的要求,通过现场尺寸测量及计算可得。
此值在电梯安装完毕就固定,一般不会改变。
而“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只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在计算值的基础上适当缩小,为电梯顶部多留安全空间,尽量不要触及顶部空间的“安全底线”。
而最多能缩小多少呢?即“最小允许垂直距离”,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曳引驱动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最小值。
曳引电梯对重至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
曳引电梯对重至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
曳引电梯对重至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电梯对重的重量和形状:电梯对重的重量和形状会直接影响其下落速度和撞击力,从而影响缓冲器的承载能力。
2. 缓冲器的类型和规格: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缓冲器具有不同的承载能力,需要根据电梯对重的重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缓冲器。
3. 电梯井道的高度:电梯井道的高度决定了电梯对重下落的最大高度,以及缓冲器需要承受的最大冲击力。
4. 安全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需要考虑安全系数,确保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进行如下计算:
1. 确定电梯对重的重量和形状,计算其下落速度和撞击力;
2. 根据电梯对重的重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缓冲器类型和规格;
3. 计算电梯对重下落的最大高度,即电梯井道的高度减去电梯对重和曳引机械设备的高度;
4. 根据缓冲器的承载能力和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确定安全系数,计算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
以上计算结果应当在实际施工中得到验证,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 1 -。
关于对重于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垂直距离的计算1
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1、测量出对重缓冲距离(轿厢在顶层平层时)2、将轿厢开到上端站平层,测量出上述距离包括:制导行程,站人距离,最高部件与顶部距离,绳头到顶部距离。
3、短接上限位上极限,轿厢检修上行至打滑状态,测量处上打滑距离。
4、计算出对重缓冲器压缩行程。
5、用额定速度代进上述四个公式计算出相应数值,6、用上述四个实测值减掉由公式计算出的相应数值,取一个最小值作为计算值,7、用这个计算值减掉缓冲器压缩行程即为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一般做法是:首先:在缓冲器没有压缩前的水平面对应的井道壁(可以明显观测处)划一标识A,即缓冲器压缩后应该复位的平面位置;第二:根据A标识,在顶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若是蓄能型缓冲器,则在该A 标识垂直距离350mm处再划一标识(表示对重缓冲距应该在这两标识之间);若是耗能型缓冲器。
则在该A标识垂直距离400mm处再划一标识;若在顶部空间不足情况下,应该根据GB7588-2003标准满足5.7.1.1的要求时,计算对重缓冲距的允许值,根据该允许值在A标识上垂直距离处再划一标识即可。
附:GB7588-2003标准5.7.1.1项: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υ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υ2 (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υ2 (m)。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电梯井道顶部间距对对重缓冲器距离要求
电梯井道顶部间距对对重缓冲器距离要求为防止电梯冲顶,在电梯上都设置有:上端站强迫减速开关、上限位保护开关、上极限保护开关、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对重缓冲器等作为安全保护装置。
其中,上限位保护开关及上极限保护开关均是通过制动器制动来达到保护电梯安全的。
当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位置制动器失效、对重重量又大于轿厢重量时,电梯将向上溜车发生冲顶事故,这时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中4.5.1条"当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位置时,对于蓄能型缓冲器,缓冲器顶面与对重装置撞板之间的距离应为200mm~350mm,对于耗能型缓冲器,此距离应为150mm~400mm"。
此规定中对重与缓冲器距离能否满足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5.7.1、5.7.1.1条规定的电梯井道顶部间距,能否保证轿厢和乘客安全呢?现就此进行分析论证。
一、GB7588-2003标准对对重缓冲器距离的要求对重缓冲器距离是指: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时,对重装置撞板与缓冲器顶面之间的距离。
根据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7.1、5.7.1.1条规定:"曳引驱动电梯的井道顶部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b)、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035V2m;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
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监督检验方法的探讨报告
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监督检验方法的探讨报告电梯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设备,为了确保其安全性能,需要对其运行参数进行监督检验。
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是电梯安全的关键参数之一。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参数的监督检验方法。
一、电梯顶部空间电梯顶部空间是指电梯顶部到顶板之间的距离,通常在建设安装过程中会留出一定的空间来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在电梯不断运行的过程中,这个空间的高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对电梯的安全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电梯运行前和运行中,需要对电梯顶部空间进行监督检验。
监督检验的方法为:将头顶板拆开,同时,将顶板靠近电梯顶部的缺口封死,再使用测高仪测量顶部空间的高度,比对结果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对重越程是指电梯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发生的运动过程:回程时传动装置在缓冲器支承面以上第一个支承点之前,电梯筒内的对重已经超过最低限度,并向上移动。
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是指,对重越程过程中,对重和轿厢之间垂直方向的最大距离,同样是电梯安全的重要参数之一。
对此,国家规定应当对每部电梯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进行监督检验。
监督检验的方法为:使用专业测量设备,将电梯轿厢和对重按照国家安全标准进行负载,同时关掉电梯的电源,使用测量软件测量“最大允许垂直距离”。
如果检验结果超出国家安全标准,需要对电梯进行修缮或重新调试。
综上所述,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是电梯安全的关键参数,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实际中,监督检验这两个参数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能。
数据分析是指在分析数据的统计数据基础上,结合业务知识、方法论、理论知识对数据进行解读、分析、预测等操作。
在实际中,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数据背后的逻辑和规律,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和帮助。
下面我们将以销售数据为例,进行一些常见的数据分析。
1. 销售额/销量数据分析通过对销售额和销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1)从月度销售额和销量趋势来看,公司在前三个季度销量和销售额呈现上升趋势,到第四个季度略有下降,但总体来看增长趋势良好;(2)从产品销售额和销量来看,产品A和产品C占据公司销售额前两名,占比分别为40%和30%;而产品B在销售额中占比较小,但在销量中占比高,说明产品B虽然价格不高,但销售量大;(3)从区域销售额和销量来看,华北地区销售额最高,但销售量最低;而华南地区销售额最低,但销售量最高;以上分析对于公司的产品和市场分析,甚至对于制定战略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电梯对重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计算方法
电梯对重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计算方法电梯对重缓冲器是电梯安全装置的一种,用于吸收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冲击力,并保护电梯本身和乘客的安全。
在安装电梯对重缓冲器时,需要计算出其最大允许垂直距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装的稳定性。
计算方法如下:
1. 首先,需要知道电梯对重的重量,包括电梯本身、乘客和货物等。
2. 然后,计算出电梯对重缓冲器在最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吸收的冲击力,即电梯对重向下运行时的冲击力。
3. 接下来,根据电梯对重缓冲器的规格和型号,查找其技术参数表中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
4. 最后,将计算出的冲击力与缓冲器的垂直距离进行比较,确保其在运行时能够正常吸收冲击力并保证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应根据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进行计算,严禁超过规定范围。
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应按照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1 -。
缓冲距及算法 2
缓冲距、顶部空间和底坑空间检测记录
下侧1995mm;4.轿顶护栏距顶部760mm;5.最底层平层时对重导靴距顶部710mm;6. 最底层平层时护脚板距地面600mm;7. 最底层平层时绳轮距地面900mm
缓缓冲距、顶部空间和底坑空间检测记录
项目名称:
其他具体参数如下:1.轿厢地坎至导靴距离d ;2.轿厢地坎至轿顶轮距离e ;3.顶层空间尺寸为f ;4.轿厢地坎至轿顶距离g ;5.轿厢地坎至轿底最低部件距离m ;6.轿厢地坎至护角板下面距离n; 底坑距离h
缓冲距、顶部空间和底坑空间检测记录
e=3200(mm);3.顶层空间尺寸为f=4800(mm);4.轿厢地坎至轿顶距离g=2420(mm);5.轿厢地坎至轿底最低部件距离m=640(mm);6.轿厢地坎至护角板下面距离n=760(mm);底坑距离h=2000(mm)。
曵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最小允许值计算方法分析
曵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最小允许值计算方法分析韩园园【摘要】本文以《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曵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中对曵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的要求以及极限开关的技术要求,分析计算对重侧缓冲距的最大最小允许值.【期刊名称】《中国设备工程》【年(卷),期】2017(000)015【总页数】2页(P107,109)【关键词】电梯;允许值;计算方法【作者】韩园园【作者单位】西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陕西西安 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57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常与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近年来,电梯冲顶、蹲底等事故时有发生,这就要求电梯井道顶部的空间满足规范的要求,顶部空间足够大可以有效防止轿厢冲顶时对人员和设备的损害,要求安装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井道顶部空间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而对重缓冲距符合要求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国关于电梯行业的检规,TSG T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曵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自2010年4月1日开始施行后,对于对重缓冲距的确定较2002版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分别探讨,以计算对重缓冲距的最大最小允许值。
电梯监督检验规程(2002)7.4项要求: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应为150~400mm,蓄能型缓冲器应为200~350mm,这个规定最早是基于电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曵引钢丝绳会伸长方面考虑。
而2009版检规,在满足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和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的情况下,对重缓冲距已不再需要区别耗能还是蓄能,只要电梯顶部有足够的空间,对重缓冲距可以足够大;如顶层井道高度不够充足而能满足极限开关在接触对重缓冲器前动作,对重缓冲距也可以小与150mm,甚至更小。
2009版检规3.10项规定:井道上下两端应当装设极限开关,该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如有)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
电梯对重最大越程距离的计算方法
电梯对重最大越程距离的计算方法唐熊武;朱灯明;夏艳光;郝超【摘要】阐述了电梯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不能超过最大允许值的重要性,指出了影响对重最大越程距离的因素,介绍了计算对重最大越程距离的方法.建议在满足相关要求的条件下,最大对重越程距离尽可能取较小值,以降低对重蹲底、轿厢上行失控时冲项的风险等级.【期刊名称】《起重运输机械》【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3页(P113-115)【关键词】电梯;对重缓冲器;最大越程距离【作者】唐熊武;朱灯明;夏艳光;郝超【作者单位】安庆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安庆246001;安庆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安庆246001;安庆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安庆246001;安庆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安庆24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570 引言TSG T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3.16第五条规定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
不能超过最大值主要是为了防止电梯上行超速失控冲顶时,保证其轿顶上方留有足够的顶部空间,保护轿顶检验保养人员的安全,当然也影响到轿厢乘客的安全。
当电梯上行超速失控时,如果对重越程距离过大,将导致电梯加速时间延长,电梯冲顶速度更快,乘客的危险性更大;同时电梯对重越程距离又不能过小,TSG T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规定井道上下两端均装设极限开关,该开关在轿厢或对重(如有)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这就确定了对重的最小越程距离,也就是说最小越程距离必须大于上极限距离。
1 确定影响电梯对重最大越程距离的因素影响电梯对重最大越程距离的因素主要有:1)要考虑对重完全压缩缓冲器时,电梯的顶部空间条件要满足:①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②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2(m);③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 0.3+0.035v2(m),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1+0.035v2(m)。
电梯对重缓冲器距离标准
电梯对重缓冲器距离标准电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它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
而电梯对重缓冲器作为电梯安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距离标准更是需要严格遵守。
本文将探讨电梯对重缓冲器距离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对电梯安全的影响。
首先,电梯对重缓冲器的距离标准对电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如突然停电、机械故障等。
这些外力可能会导致电梯突然停止或者下坠,给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而电梯对重缓冲器的距离标准的合理设置,可以有效地减轻电梯的冲击力,保护乘客的安全。
如果电梯对重缓冲器的距离过大,那么在电梯突然停止或下坠时,缓冲器无法及时起到减速的作用,乘客将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力,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因此,电梯对重缓冲器的距离标准的合理设置,是保障电梯安全的重要环节。
其次,电梯对重缓冲器的距离标准对电梯的运行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电梯作为一种高效的交通工具,其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出行体验。
而电梯对重缓冲器的距离标准的合理设置,可以减少电梯的停留时间,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如果电梯对重缓冲器的距离过小,那么在电梯停止时,缓冲器会过早地起到减速的作用,导致电梯停留时间过长,影响了电梯的运行效率。
因此,电梯对重缓冲器的距离标准的合理设置,可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最后,电梯对重缓冲器的距离标准的合理设置,还可以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电梯作为一种大型机械设备,其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电梯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性。
而电梯对重缓冲器的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会对电梯的运行造成一定的损伤,缩短电梯的使用寿命。
如果电梯对重缓冲器的距离过大,那么在电梯停止时,缓冲器无法及时起到减速的作用,导致电梯的冲击力过大,损伤电梯的机械部件。
而如果电梯对重缓冲器的距离过小,那么在电梯停止时,缓冲器会过早地起到减速的作用,导致电梯的机械部件过度磨损,缩短电梯的使用寿命。
因此,电梯对重缓冲器的距离标准的合理设置,可以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梯的经济效益。
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
重缓冲距是参照体在真实行走和赛道的水平状态的变化,通过改变腿长度来控制平衡的必要条件。
此外,重缓冲距也用于参照体的起跳,帮助其更快、更有力地前进,提高运动员的综合技术表现。
重缓冲距是在参照体接触地面和着地之间改变腿长度的技术。
由于腿长度的变化,参照体能够向前和向后发展,在落地和离地之间形成一个穿梭运动。
参照体在离地到落地的过程中,高度的改变,使运动非常有效率。
这是一个重要的两腿跨步的技术,会使运动员更有效地前进。
重缓冲距的最大允许值是依据比赛标准和体育运动规则而定。
它最小值大约为60%而最大值则增加到130-140%,常偏离最小值,目的是改变参照体的反作用模式,使其具有更好的起跳能力,并更紧实安全地去向他所希望的位置。
重缓冲距调节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有效发展起跳的力量和更快、更有效的前进。
它不仅能够实现各种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帮助运动员的综合技术表现。
此外,这种技术能让参照体改变平衡,维持更高的身体水平,从而更有效地前进。
缓冲器最大距离计算
缓冲器最大距离计算一般做法是:首先:在缓冲器没有压缩前的水平面对应的井道壁(可以明显观测处)划一标识A,即缓冲器压缩后应该复位的平面位置;第二:根据A标识,在顶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若是蓄能型缓冲器,则在该A标识垂直距离350mm处再划一标识(表示对重缓冲距应该在这两标识之间);若是耗能型缓冲器。
则在该A标识垂直距离400mm处再划一标识;若在顶部空间不足情况下,应该根据GB7588-2003标准满足5.7.1.1的要求时,计算对重缓冲距的允许值,根据该允许值在A标识上垂直距离处再划一标识即可。
附:GB7588-2003标准5.7.1.1项: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υ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υ2 (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υ2 (m)。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对于用曳引绳直接系住的电梯,只要每根曳引绳中心线距长方体的一个垂直面(至少一个)的距离均不大于0.15 m,则悬挂曳引绳和它的附件可以包括在这个空间内。
当轿厢顶端平层时,对中最大的缓冲距离为:轿顶最高部件与进道顶部的距离减去缓冲器的压缩行程减去(0.3+0.035V 的平方)。
对重越程距离标识上标注的最大允许值
对重越程距离标识上标注的最大允许值哎呀,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挺重要但又有点儿枯燥的话题——对重越程距离的标识上标注的最大允许值。
听着就觉得乏味对吧?但里面有不少故事呢!想象一下,你开车出门,路上突然看到一个标志,上面写着“最大允许值:500米”。
这时候,你是不是想,哇,500米听上去不少,可是这个“最大”可真是得小心着!这就像生活中的各种限制,虽然看似无形,却能让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更稳妥。
你看,人生就像开车,得遵守交通规则。
这个“最大允许值”就像是个不成文的法则,告诉你啥时候该放慢脚步,啥时候该加把劲儿。
比如说,有的人走路像飞一样,刚过个马路就开始飙车,结果一不小心就超速了。
而这个“最大允许值”就提醒你,要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问题。
就像咱们生活中,有些事情也是如此,虽然想做得很好,但得分寸,得有个界限,不然就容易走火入魔。
再说到这些标识,它们其实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字。
想象一下,当你走在路上,看到这些标识时,脑海中不自觉就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有人骑着自行车,旁边的小狗在后面追,远处的夕阳把天边染成了金黄色。
这个时候,那些“最大允许值”仿佛变得生动起来,它们承载的不只是数字,还有人们的生活,情感,甚至梦想。
要是没有这些标识,大家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那还真是乱套了。
咱们再说说,为什么这些标识要标注最大允许值?道理简单,安全第一呀!就像你去游乐园,坐过山车的时候,看到身高限制标识,心里想着:“要是我太高或太矮,哎呀,那可就惨了!”这些限制其实是为大家的安全考虑的,不然你想想,万一真有个超出范围的情况,后果可想而知。
生活中的界限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得学会适可而止,别把自己逼到极限,不然就容易出事儿。
标识的存在也是为了维护一个良好的秩序。
就像在办公室里,有人总是习惯加班到深夜,而另外一群人却准时下班。
于是你就会发现,办公室里的气氛渐渐变得紧张。
此时,适度的界限就显得格外重要。
大家各自都有自己的工作节奏,遵循这些规则,才能让工作更高效,也能让心情保持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井 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 设备的最高 与导靴或滚轮 、曳引绳附件 、 直滑动 部件 之 间的 间距 ( 3 ( 3 f )、 1 6); a
最 大 允 许 值 ” 在 新检 规 中 没 有 给 出 “ 。 最
④ 轿 顶 上 方 应 当 有 ~ 个 小 卜
. m . m . m的 空 间 ( 意 平 面 任 大允许值 ”计算方 法,现场检验 时稍不 0 5 ×0 6 ×0 8
注意 ,很容 易出现错 误的结论 。特别是 朝下 即 可 )。
()当轿厢 完全 在 缓冲器 上时, 2
对 重 导 轨 有 不 小 于 0 10 0 5v ( ) . + . 3 m 的制导行程 。
冲器 的乖直距 离是小变的 ,当对重全缓
冲 摧 垂 直 距 离 过 大 时 ,意 味 着 钢 丝 绳 过 短 ,会造 成对 重 脱 轨 。为 防 1对 重 脱 轨 , 卜
32曳 引驱 动 电梯 顶 部 空 间 : .
对重 至缓 冲器 垂直距离最大 允许值 的计算 方法
・文 /钱 志刚 卢智锋 ( 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 深圳 582 ) 10 9
摘 要 : 《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一曳 引与强制驱动 电梯 》实施后 ,需要电梯维保介、存底坑 标 识 【
对重至缓冲器垂直距 离最大允 计值,现场检 验发现 不少电梯从、 人员不熟悉该距离计算,本文作 f k 考 虑了对 该距离有影 响的各种 囚素,列出相关的计算方法 。
3 一
r 于轿 顶 梯 驱动 主 机 J 常 减速 进 行 有效 监控 时 ① 电梯 额 定速 度不 大 t m s时, 4/
l 一 O1 0 3v) a (.+ . 5 一 l 0
公式 ( ) 一
. 3 2 顶层 空间越大 ,根据它计算所得 的 “ 最 0 0 5V 可 以用下值代 替: 人允许值 ”数值会越大 ,当该数值 过人 条件 2 ,
动 电 梯 》 (S T 0 12 0 )发 布 并 实 V ( ) 的进 一 步 制 导 行 程 ; T G 70 0 9 2 m
施 已怏 一年 了, ‘ 些检验 中值得注意 的
② 轿 顶 可 以站 人 的最 高 而 积 的水 如 图 1 示 : 所
为 防 止 轿 厢 冲 顶 , 对 重 全 缓 冲 器 的
当轿厢底层 平层时 ,埘重会停住井
道 的最 顶 层 , 由 于 电 梯 装 好 后 轿 厢 至 缓
/ ,但 是不 小 于 0 2 m .8 此在 计算 “ 最大允许值 ”时 ,应该 同 以减 少 到 ] 3
时兼顾到轿顶顶层 空间与埘重导轨制导
行 程 均 应 满 足 要 求 , 能 避 免 出现 错 误 , 才
公式 ( 一 )求得 ,,表 示轿 顼测量 的垂
并给出完整的 汁算方法供大家参考 。
⑧井道顶 的最低部件 与轿顶设备 的 直距离 ,分别 为:①轿 厢 轨制 行程 ( ,);②轿 顶 可以站人 空问 ( 2 1);
不包 括 导靴、钢 新 榆 叶 .6 ( ) 规 定 : “ 重 最高部件之 间的间距 ( ]3 1 5 对
F 丽将 计算方法提 如下 :
2 按 照 曳 引 驱 动 电梯 顶 部 对 重至 缓冲器的最大垂直距离 必须加 以 、 层空 间和对重导轨制导行程 的技 空 间要求进行的对重至缓冲器最 限制 。 大 允许垂直距离计算 术 规 定 对重至缓冲 器的最人 允许垂直距离 1 、新 检 规 中有 关 的轿 顶 顶
关 键 词 : 电梯 检 验 对重至缓冲器距离最人允许 值 处 的 两 极 限 作位 置 的 安 全 边 界 条 什 确
特 种 设 备 奠 个 技 术 规 范 《 梯 监 电 督 检 验 定 期 检 验规 则一 曳 引 与 强 制 驱
同 时满 足 以 下 条 件 :
①轿 厢导轨提 供 小 于 0 i0 0 5 定 : . + . 3 条件 1 当轿厢位于顶 层平 层时 , ,
如 图 2所 示 ຫໍສະໝຸດ 轿厢何 j底层平 时 ,
/ ,但是不 小于 0 2m .5 ; 时 , 甫于 对 重 导轨 制 导 行 程 较 小 ,按 此 可 以减 少到 1 2
标 { 裁 短 钢 丝 绳 会 导 致 对 重 脱 轨 。 并
② 电梯 额定 速度 火于 4 / 时 ,可 ms
题 也逐渐 反映 :来 。水文作者 就 “ U 对 平 面 与位 于轿 厢投 影 部 分 井 道 顶 最 低 部
的限制 条什 根据 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顼面 问的垂直距 件 的 水平 面 之 间 的 自 由垂 直 距 离 不 小 于 最大 允许 垂直距 离 H
. + . 3 , m) 离 ”的 “ 人 允许 值 ” 的计 算 提 出见 解 1 0 0 0 51 ( ; 最
, 对 重 装 置撞 板 与 其 缓 冲 器 顶 面 问 的 最 大 门的横梁或部件 的最高部分之 间的间距 表 示 对 重 缓 冲 器 压 缩 行 程 : 1表 示 电梯
. + . 3 m 允 乖 直 距 离 ;并 且 该 垂 直 距 离 不 超 过 不 小 于 0 10 0 5v ( ) ; 的额定速度 。
:
f一01 0 3v) a , (. . 5 一 1 1 +0
时于对重 导轨 制导行 }较小 ,轿顶顶 层 早 『较大 时的一些特殊情况 , 日 J
注 : 当采 减行 程 缓 冲器 并对 电
』 (-035v,1 l 1+0.5)n (+0 2 , 0. .v一n】 0 0 -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