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4、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第一课时)2、学会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第二课时)学习重点:1、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2、学会运用中心句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及步骤:第一课时本节教学设想与要点:本文为说明文,但文章开头二段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是生动说明语言的典型段落。
因此,本课教学着力点为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并安排课内的练笔,力求一课一得。
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复习知识,导入新课:1、我们学过许多诗句,都有明显季节特征,请写出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参考:春天——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夏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天——晴空一鹤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也可以从第六单元的课文中找出一些)其中“早莺争暧树”、“新燕啄春泥”都是大自然以它独特的语言和我们交流,只要认真倾听,你就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课题。
(出示课题)二.学习课文第1、2段——品味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1、默读1-2段,思考问题。
出示问题:1、阅读第1段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试说一说。
2、用“大自然的语言”题目有什么好处?2、研读第1自然段。
(1)你觉得哪些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季节特点?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子说一说。
请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参考:A.“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B.“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C.“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D.“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E.“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3、研读第2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2 段。
提问:课文中写道:“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大自然的语言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
1、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zhú zhēn
ménɡ
piān
yùn
sù
nì
zài
yàn
zhǎnɡ yīnɡ
Yùn niànɡ
qiáo
shuāi
竺可桢 萌发 翩然 孕育 簌簌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谚语 连翘 酝酿 草长莺飞
竺可桢
《大自然的语言》
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
品味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志趣。
课堂目标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八月桂花遍地香
第一章
梅花欢喜漫天雪
第二章
壹
贰
目录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深入文本 合作探究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通常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即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即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如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等;
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等。
01
02
03
04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Fra bibliotek?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2019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01
2020
16、人教版《大自然的语言》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大自然旳语言
竺可桢
第1自然段 写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旳情况
春夏
摹状貌
冬秋
开头一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从人们熟悉旳现象说起,可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地简介物候知识。既生动形象, 又高度概括,使读者对物候学有直观旳 认识。
第2自然段
阐明什么是 大自然旳语言
杏花-传语-耕地 桃花-暗示-种谷子
布谷鸟-唱歌
举例子、引用
经度对物候旳影响 四月旳内蒙古草原 四月旳大连
高下旳差别对物候旳影响 天山山顶和山腰旳差别
古今差别对物候旳影响 当代三月旳长城 古代三月旳长城
思索: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旳四个原因 旳阐明顺序能否调整?
请阅读这首古诗,指出诗中这种现象反应了 决定大自然语言出现旳哪一种原因?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因为高下旳差别,植物旳抽青、开花等 物候现象越往高处越迟。“人间四月芳 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阐明这一点。
1.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2.拟定农作物区划 3.拟定造林和采集树种旳日期 4.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旳地域 5.防止或减轻害虫旳侵害
(1--3) 由自然现象引出物候 (4--5) 对农业旳主要性 (6--10) 影响物候旳四个原因 (11--12)研究物候学主要意义
两个月前,在广州, 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 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 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 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麻雀屯食要落雪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泥鳅静,天气晴 蚂蚁垒窝要落雨
四、拓展延伸 交流农谚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大自然的语言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大自然的语言,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运动和变化,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通过丰富的观察、实践和交流,学生将学会用大自然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自然中的声音:鸟鸣、风声、水流等;2. 观察大自然中的运动:树叶摇曳、云彩飘动等;3. 探索大自然的变化:四季更替、日出日落等;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知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单元一:大自然的声音(1)引导学生观察并聆听大自然中的声音,如鸟鸣、风声、水流等;(2)让学生形容这些声音,比如它们的音调、节奏等;(3)让学生模仿这些声音,进行声音创作。
2. 单元二:大自然的运动(1)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运动,如树叶摇曳、云彩飘动等;(2)让学生描述这些运动的方式和特点;(3)让学生模仿这些运动,进行身体动作创作。
3. 单元三:大自然的变化(1)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如四季更替、日出日落等;(2)让学生记录这些变化的规律和特点;(3)让学生用诗歌、绘画等方式表达大自然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用专注的眼睛观察大自然中的声音、运动和变化;2. 听力法:通过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3. 实践法:通过模仿声音和运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4. 表达法:通过绘画、写作、创作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想法。
五、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张贴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思考和联想;2. 单元一:大自然的声音(1)观察环节:带领学生到校园或户外,聆听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2)讨论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声音,并进行口头表达;(3)创作环节:让学生模仿这些声音,创作自己的声音作品。
3. 单元二:大自然的运动(1)观察环节:带领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运动,如树叶摇曳、云彩飘动等;(2)讨论环节:让学生描述这些运动的方式和特点,并进行口头表达;(3)创作环节:让学生模仿这些运动,进行身体动作创作。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一等奖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一等奖“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一等奖作品示例如下:作品名称:《大自然的语言》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和景观,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和景观,如四季变化、日出日落、风雨雷电等,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增强对自然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大自然中的四季变化2. 日出日落的奥秘3. 雨风雷电的科学解释4. 大自然中的生物多样性5. 大自然中的地质奇观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知识讲解:针对每个主题,讲解相关的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和景观。
3.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或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大自然中的现象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问答、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和景观的掌握情况。
2. 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报告、观察笔记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记录、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 审美能力:通过学生对大自然的描绘、描述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模型等形式,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大自然中的现象和规律。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3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篇13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欣赏四季美景。
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自然界的一切都显示出无限的魅力,请孩子们跟老师一起去欣赏几个画面。
出示课件(四季)2、揭示课题。
看了这些画面你想说什么?是呀,大自然多么美丽多么神奇呀!它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每一处景物,每一种动物,每一种植物都是属于大自然的,都是大自然的代言人。
孩子们,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呢,刚才你们说的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大自然的语言)3、质疑课题。
大自然的语言并不难懂,认真观察就能发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我们一起来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二、粗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诗配画朗读课文。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大自然的语言,认真听,仔细看,你听懂了什么?(诗配画范读)2、全班交流。
你听懂了什么?3、自由轻声地读这首小诗,想办法读准字音。
孩子们听懂了这么多东西,很了不起!如果我们再去把这首小首多读几遍,你会读懂更多的东西。
读好的孩子用行动告诉老师。
孩子们都会读了,有几个词语宝宝想出来考考大家。
我们开火车来读出它们,火车火车哪里开?火车要进入下一站了,现在进行小组比赛读这首诗,每一组只读一小节。
孩子们拿好书,火车火车哪里开?4、试着用“大自然用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的句式和同桌说一说自己读懂的内容。
5、谁愿来说给大家听一听?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适机板书:简笔画(略)三、精读课文,重点品评1、学生自由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体会大自然语言的神奇。
孩子们读懂的大自然的语言真多呀,在大自然这么多的语言中,你最喜欢哪一种语言呢?你最喜欢哪一种语言就去读哪一小节,边读边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小节)2、全班交流,重点品读你喜欢大自然的哪一种语言呢?找出来读给我们听听。
以第四小节为例指导学生朗读。
(1)现在我们请出大自然的这种语言。
(2)你来读一读。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一等奖部编版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一等奖部编版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一等奖部编版一、引言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也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它以无声的语言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智慧,是我们学习、探索和领悟的无尽宝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大自然的语言,共享我对其深刻的理解和个人观点。
二、大自然的语言1. 多样的气候与风景大自然的语言表达在于其多样的气候和风景。
从雪山冰川到雨林沼泽,从沙漠荒漠到草原湿地,大自然以其丰富多彩的气候和风景向我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和感悟。
这种多样性使我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无限可能性。
2. 生物的多样性大自然的语言还表现在其生物的多样性上。
各种形态各异的动植物生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展现着各自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性。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大自然生态系统里丰富而精妙的交流和信息传递。
3. 地质与地球科学大自然的语言也体现在地质与地球科学中。
地壳运动、地形地貌的形成,地球物质和地球活动的变化,都是大自然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在诉说着地球的演变和变化,以及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种深刻而神秘的智慧,是值得我们虚心探索和学习的对象。
通过学习和领悟大自然的语言,我们能够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素养,以更加全面、深刻、灵活的方式来理解和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四、总结与回顾大自然的语言是我们学习和探索的无尽宝藏,它以多样的气候与风景、生物的多样性和地质与地球科学为载体,向我们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智慧。
通过深入学习和领悟大自然的语言,我们能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提升素养,使自己能够更全面、深刻、灵活地理解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大自然的语言如此丰富多彩,它需要我们用尊敬、虚心和谦逊的态度去学习和领悟。
希望我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以更加全面、深刻、灵活的方式来理解和对待生活中的一切。
感谢大自然,感谢生命中的奇迹。
大自然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宏伟的交响乐,是一部生生不息的壮丽史诗。
《大自然的语言》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
设计意图:理清并学习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说明事理的严谨性。
第三学程:精读一段,品生动语言学习任务:找出具体的语句,品味课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
主问题3: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
从课文部分段落中找句子,感受其妙处。
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在课文中试着找出例子,自主分析。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理解。
(2)相互学习、启发。
(3)展学准备。
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
(3)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与分析,学习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生动不乏准确严谨。
四、盘点收获学生谈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
)五、布置作业课外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因素,与同学交流。
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读者接受。
展示与点拨预设:举例子。
列举三个例子,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物候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一等奖部编版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一等奖部编版(最新版)目录一、引言1.介绍大自然的语言2.阐述大自然语言的重要性二、大自然语言的含义1.大自然语言的定义2.大自然语言的表现形式三、大自然语言的特点1.多样性2.共通性3.持续性四、大自然语言的作用1.传递信息2.维持生态平衡3.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五、结论1.总结大自然语言的重要性2.提倡保护大自然,学习大自然语言正文一、引言大自然的语言,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语言,它是由大自然的万事万物组成的。
这种语言,虽然没有人类的语言那么复杂,但是它的重要性却绝不亚于人类的语言。
因为,它是大自然与人类交流的唯一方式,也是我们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重要工具。
二、大自然语言的含义大自然语言,就是指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通过其自身的存在和变化,向我们传递的信息。
这种语言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既有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也有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比如天气、季节变化等。
三、大自然语言的特点1.多样性:大自然语言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包括动植物、矿物、气象等各个方面,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2.共通性:无论在哪里,大自然语言都遵循相同的规律,这种共通性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大自然语言,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现象。
3.持续性:大自然语言是持续不断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它都会一直存在,一直为我们传递信息。
四、大自然语言的作用1.传递信息:大自然语言的主要作用就是传递信息。
比如,动物的行为可以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植物的生长状态可以告诉我们土壤的状况,天气的变化可以告诉我们气候的趋势等。
2.维持生态平衡:大自然语言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工具。
比如,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通过语言的传递,可以保持生态的平衡。
3.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理解大自然语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我们的家园。
五、结论总的来说,大自然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我们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工具。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1、《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2、引导学生认识雁、庐、鉴3个生字。
重点:从诗歌中了解大自然然的语言,认识雁、庐、鉴3个生字。
难点:懂得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过程:一、导入大自然手中的画笔色彩斑斓,,大自然独有的.语言更是魅力无限。
今天,我们就来自主阅读戴巴棣的诗歌《大自然的语言》。
二、初次自学诗歌。
1、认读生字词,并把诗歌读通读顺。
2、为诗歌标上小节号,思考:诗歌讲了哪几部分内容?3、小组内交流、订正。
三、再次深入阅读诗歌,独立完成下面的检查题。
(一)字词练习1、选字填空。
燕雁(1)我家的屋檐下有个()子窝,里面新增的几只小雏儿,可爱极了。
(2)秋风一起,大()就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的队伍向南飞了。
2、查一查鉴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照诗歌内容填一填。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中的现象现象传递的信息大自然中的现象现象传递的信息(三)选择填空,并写出理由。
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________就能___(竖起耳睁开眼)(听见看见)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基米的洗澡的时候,学会了鉴别皇冠。
可别人也都洗澡,为什么不会__________(计算浮力。
把浮力计算?)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从词语采集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小组学习1、小组内交流检测题的答案,意见不统一时,询问老师。
2、自主评价检测题的完成情况。
3、交流、讨论问题(1)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你从课文中提到哥白尼、阿基米德、富兰克林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用自己的说一说。
2023年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精选3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一全文共27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5段)通过文字人们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同样,了解了“大自然的文字”,人们便可以认识大自然。
第二部分(第6段至第19段)旨在说明通过星、云、鸟等大自然的文字,人们可以阅读天空这本大书,可以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
其中,第6段至第9段生动地说明了认识、掌握星、星座的知识可以指导人们充分利用自然。
第13段至第18段介绍鸟也是“大自然的文字”,留心观察它,人们也能认识了解自然。
第19段是对第6段至第18段的内容的总结。
第三部分(第20段至第24段)介绍了各种各样的石头也是大自然的文字。
第四部分(第25段至第27段)说明要认识和了解自然,就要从小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要学会大自然的文字。
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
要想生动准确地说明自然现象的特征,必须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如“有时候,在炎热的夏季,天空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
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
山变得像铁匠铺里的铁砧了。
”其中“耸立”“伸出”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云的变化,写出这种“文字”的特征。
另外,文中的“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到大门口了。
而飞走的鹤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热天已经过去了”等语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为文章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1、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
讲析:“文字”在本文这个地方不仅是指书面上的文字,它还暗含“大自然的文字”;同样“最厚的书”不只指用纸印刷的书,它还暗指玄妙无比、变化无穷的大自然的这部大书、活书。
“好东西”形象地写出了“文字”这种特殊物体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一种最好的、最常用的工具。
这样写,使文字的“工具作用”表现得更生动、形象。
2、你知道,在水面上船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什么写着:“由此往北”的有箭头的指路牌。
3、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大门口了,而飞走的鹤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
5《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5《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二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积累相关的字词并学会运用。
2.梳理文章结构,掌握本文有条理地安排说明顺序。
3.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提高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本文说明的条理性;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
难点: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
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开篇激趣,导入课题。
1.教师概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是现在对优化自然环境的高度概括。
一直以来,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提倡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大自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会告诉我们许多生活知识,这便是“大自然的语言”。
2.板书课题:大自然的语言二、预习课文,基础积累。
(一)作者简介。
(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毕业于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他是历史气候学的创建人,曾在中国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测量站的中国气象观测网。
主要作品有《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钱塘江怒潮》《气象与农业之关系》等。
(二)文体知识。
(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
)关于说明文:1.概念。
说明文主要是以说明为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体裁。
2.顺序。
说明文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形式。
3.类别。
事物说明和事理说明。
⑴事物说明: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
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用等。
⑵事理说明:说明对象是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事物本身的因果关系、揭示事物发展的逻辑、规律、道理等科学知识。
侧重阐述概念、原理、关系、方法等。
4.方法。
常见的方法有:⑴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常含有“例如"“比如”“据说"“譬如”等。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答题模式:①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与把握。②不 能调换。原文采用……的说明顺序进行介绍,条理清晰,调换后不合逻辑(不易使读者理解)。
(5)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
法?有什么作用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 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古今的差异
(4)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理规律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正确的顺序能正确地理清文章思路,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文章内容。
.考查形式:①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②选文某些段落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2、说明文分类
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按语言风格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按说明特点分: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画图表、摹状貌、引用等。
3、背景资料
竺可桢是我国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早在1934年,他就曾对推动农作物的观测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并 致力于观测冬小麦、棉花、水稻的物候现象。1961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 观测方法(草案),确定了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竺可桢带头撰写物候知识的科普文章《科学大众》,19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 案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
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能促进教学形式多样化,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对初中语文《大自然的 语言》第一课时教学为例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
4.涵泳品味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灿烂,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
(板书文题、作者)“大自然的语言”将大自然人格化,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认识作者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积累词语。
2. 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五、速读课文,合作展示(一)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学生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
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大自然的语言(诗歌)》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大自然的语言(诗歌)》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优质获奖教案】
活动目标1.体验诗歌中人和自然的情感。
2.学习诗歌,理解诗歌中的美。
3.能合作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课件、彩笔、四种颜色的卡纸活动过程一、直接语言导入:你们知道吗?不光是我们人会说话,大自然也会说话,而且大自然的话到处都是,不信?我们一起来看!(出示flash课件1)二、配乐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白云飘得高高,告诉我们什么呢?
2.瞧!谁出来了?(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
蚂蚁往高处搬家,这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3.这是什么呀?(大树桩)上面有什么?对!每一个圆圈就是一个年轮,大树桩告诉我们有几圈年轮就代表它几岁了!
4.教师小结:大自然的语言多奇妙啊!我们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够发现。
三、用图谱完整学习诗歌四、分组合作朗诵诗歌。
附诗歌:大自然的话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1、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导入。
师出示:黄叶纷纷落下的图片,请学生观察,思考看到这张图片,你想到了什么?生:秋天到了师:是的秋天到了,大自然用它自己的语言告诉我们秋天到了。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的记忆力,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
谁记得这首诗描绘了几种大自然的语言。
生:白云、蚂蚁、蝌蚪、大雁、大树、大鱼、三叶虫化石师:出示图片(白云、蚂蚁、蝌蚪、大雁、大树、大鱼、三叶虫化石)。
那么大自然用这些语言和我们说什么了呢?二、自由读文。
师:请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边想大自然用这些语言和我们说什么了呢?然后和同桌一起完成填空题。
出示填空:白云飘得高高告诉我()。
蚂蚁搬家告诉我们()。
蝌蚪在水中游告诉我()。
大雁往南飞告诉我们()。
大树的年轮告诉我们()。
鱼鳞上的圆圈告诉我()。
三叶虫的化石告诉我()。
生:读、划、想、与同桌交流填空。
三、指导读文。
师:哪种大自然的语言你最感兴趣,就把哪个小节多读几遍。
遍读边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该怎样读呢?生:读。
师: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生:我喜欢飘得高高的.白云。
我读给大家听。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把“天上的”突出读了为什么这么读呢?生:我认为这个词可以突出大自然的奇妙,所以------师:谁还有不同的理解,你想用哪个词表现你的理解。
生:师:是的,白云是大自然的语言。
那么,你还见过什么样的云?你知道它们告诉我们什么吗?生:-----------师(出示超级连接地课件):彩云。
我们经过观察,又发现了这么奇妙的大自然的语言。
那么你还知道那些预示着天气变化的大自然的语言呢?你也能像作者一样写一段吗?出示:你看那(),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明天准是()。
生:观看图片,仿写。
师:经过观察思考我们认识了天气的语言,那么季节的语言有趣吗?谁喜欢,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师:抓住词语来表达你对语言的兴趣,很好!春天和秋天都用他的语言和我们交流,那么夏天和冬天有语言吗?你也能像作者一样写一段吗?生:------师:你还喜欢那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 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这样 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在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时,采用了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间 的逻辑顺序。作者运用逻辑顺序,可 使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便于 读者掌握。
竺可桢
课堂目标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 述的事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3.品味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
志趣。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稻 花 飘 香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1、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 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 香、刺槐的花期比迟十天左右, 比1960年迟五六天。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作用:说明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 1741年到1750年……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引用
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 异。
深入文本 合作探究
• 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 严密性,回答下列问题。
• 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 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 2、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 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这样 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 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 所以才会有大部分地区的花儿已经开放 完毕,而山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
富的物候知识:
• “清明前,开秧田”
•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
•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
燕子低飞要落雨。
•
龟背潮,下雨兆。
•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
馒头云,天气晴。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预习检测
• 走近作者 •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 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 者。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 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物候学也 是他呕心沥血做出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 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 分不开的。
课后作业
• 请大家课后走进大自然,收集 几则有关物候的诗文谚语,说说 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1、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竺可桢 zhú zhēn 萌发 ménɡ
翩然 piān
孕育 yùn 簌簌 sù
销声匿迹 nì 衰草连天 shuāi
风雪载途 zài 谚语 yàn 连翘 qiáo 酝酿 Yùn niànɡ 草长莺飞 zhǎnɡ yīnɡ
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 象,叫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 科学,叫物候学。
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意义?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地运 用在农业生产上。
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的差异 高下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
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1.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2.确定农作物区划 3.确定造林和采集树种的日期 4.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5.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 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迟早……可以 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 天提前九天。
1、第一段文字连用杏花、桃花、布 谷鸟三个例子,都扣住“大自然的 语言”这一点,以灵动的语言表现 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
运用拟人的修辞,使大自然有了 人的情感和语言,语言更加生动形 象。
2、第2段给出物候记录中确定的时 间段、考察对象和精确的比较结果, 说明物候的古今差异。因为物候古 今的变化往往是缓慢的,因此用数 字说话,才能清晰地展现结论。这 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
可见,说明文语言的运用,要根 据说明内容的特点来决定。
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这首 诗透露了怎样的物候知识。
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 这两句诗中所描述的现象是由于地理
位置上的海拔差异造成的。高度每增加 1000米,气温就降低大约6度,海拔越高 的地方与平原地区气温差异越大,因此, 气温回升慢,会出现一种滞后现象。
3、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同。如在早 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
早10天。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说明纬度是决定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
深入文本 合作探究
•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 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 赶快耕地……唱什么:“阿公阿婆, 割麦插禾。”
决定物侯现象来临的因素
“首先…… ”
纬度差异 主要 空间
“第二个因素…… ”经度差异
“第三个因素…… ”高下差异
“此外…… ”
古今差异 次要 时间
描述物候现象 作出科学解释 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 阐述研究意义
深入文本 合作探究
• 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 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 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