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绿颜色成因探讨

合集下载

武汉地大教材-祖母绿

武汉地大教材-祖母绿

祖母绿属于绿柱石族宝石,是最著名和珍贵的品种,祖母绿呈翠绿色,它是由铬和钒的氧化物致色的,它的英文名称由古波斯语起源,又由拉丁语转化而成,Emerald即绿色的意思。

是最名贵的五大宝石之一。

祖母绿以青翠悦目的颜色使人着迷(图10-3-1),祖母绿是五月的生辰石,代表着春的承诺和忠诚。

一、祖母绿的基本性质1.化学成分祖母绿是铍铝硅酸盐,化学式为Be3Al2Si6O18,含有Cr、V、Fe、Na等微量元素,其中Cr是主要的致色元素,Cr离子类质同像取代晶体结构中的Al离子,含量通常达0.3%—1.0%。

2.结晶习性祖母绿属六方晶系,祖母绿常形成六方柱状晶体,柱面发育有平等柱状的条纹。

在柱状体端元发育有六方双锥和平行双面等晶形。

祖母绿的晶体结构中,6个硅氧四面体组成六方环,并叠加成六方管柱状体,管内可含碱性离子如D+、Na+、Cs+等和水分子,当水分子H—O平行于六方柱延伸方向,称为Ⅰ型水,当水分子中氧被碱金属离子吸引,H-O-H 与柱状体角度相交时称为Ⅱ型水(图10-3-2)。

图10-3-2 祖母绿中的结构水3.解理:底面不全解理,断口呈贝壳状或参差状。

4.硬度和韧性:摩氏硬度为7.25-7.75。

祖母绿韧性较差,脆性。

5.相对密度:2.67-2.78,通常为2.716.颜色祖母绿呈翠绿色,可略带黄色或蓝色色调,其颜色柔和而鲜亮。

一些产地如巴西的祖弹琴绿有时呈淡绿色。

在绿柱石中有些浅绿色,浅黄绿色或暗绿色品种由二价铁致色,称为绿柱石,而非祖母绿。

由于祖母绿是铬致色的宝石,通常以是否含有铬元素或具有铬的吸收峰线作为区分绿柱石和祖母绿的标准。

7.光泽:玻璃光泽。

8.透明度:宝石级祖母绿通常为透明至半透明。

9.折射率不同产地的祖母绿的折射率和双折射率略微不同,折射率在1.565-1.59之间,通常为1.57-1.58。

双折射率通常从0.005-0.009。

10.多色性:多色性明显,呈蓝绿、黄绿色,有时呈绿、黄绿色。

祖母绿化学式

祖母绿化学式

祖母绿化学式
祖母绿是一种贵重的宝石,其化学式为 Be3Al2(SiO3)6。

该宝石具有独特的美丽和耐久性,因此被广泛用于珠宝和装饰领域。

祖母绿的颜色通常为绿色,这是由其中的铬和钒元素所引起的。

其它颜色的祖母绿可能含有铬、钒、铁、钴、锰等不同的元素。

祖母绿的硬度为7.5到8,这意味着它具有很高的耐久性和抗刮擦能力。

但是,它也是一种脆性材料,需要非常小心地处理。

祖母绿可以用多种方法合成,包括熔融法、水热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

其中,熔融法是最早被发现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除了在宝石和装饰领域中使用,祖母绿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电子和光学领域中用于制造激光和LED等器件。

总之,祖母绿是一种非常有价值和多用途的宝石,其化学式为Be3Al2(SiO3)6。

它的独特美丽和耐久性使其成为一种备受追捧的宝石材料。

- 1 -。

祖母绿颜色成因探讨

祖母绿颜色成因探讨

祖母绿颜色成因探讨摘要:祖母绿是一种结构较复杂的硅酸盐矿物。

祖母绿是四大名贵宝石之一,以青翠悦目著名。

本文先是介绍了祖母绿作为宝石所具备的宝石学特征,然后从其形成之地质环境、矿物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等方面探讨绿柱石的颜色成因。

在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祖母绿颜色成因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它的致色机理、影响因素等。

最后以此为根据,对祖母绿的优化处理以及合成鉴定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祖母绿、颜色成因、优化处理一、祖母绿宝石学基本特征祖母绿化学式为Be 3Al 2[Si 3O 18],常含有Cr 、Cs 、V 、Fe 、Ni 等色素离子。

六方晶系,单形常呈六方柱状(m 、a ),具六方双锥(s 、p 、o )和平行双面(c )(图1-1)。

柱面可见纵条纹,不含碱质者比含碱质者柱面的条纹明显。

有一组不完底面解理(c )。

图1-1 祖母绿晶体形态硬度在7.5左右,非常脆。

相对密度2.69-2.9g/cm 3,RI1.577-1.600,DR0.004-0.010,色散0.014。

一轴晶负光性。

玻璃光泽。

透明至不透明。

可具有特殊光学效应如猫眼、星光。

有明显多色性。

祖母绿 祖母绿猫眼 哥伦比亚契沃尔达碧兹 紫外荧光通常很弱。

常见有平行排列的管状包体,延长方向与柱面平行。

二、矿物矿床特征与祖母绿颜色的关系除哥伦比亚祖母绿矿床外,绝大多数祖母绿矿床是花岗岩浆期后酸性热液交代基性-超基性岩的结果。

祖母绿通常呈不均匀的浸染状或斑晶赋生在变质片岩中或其与酸性岩脉的接触带中。

形成祖母绿所需的Be 、Al 、Si 等元素来源于酸性侵入岩或伟晶岩,而其致色元素Cr 、V 一般来源于基性和超基性围岩。

对祖母绿矿床比较认同的分类方法是按照成矿特征将其分为热液型、气成一热液型和伟晶岩型。

也有残坡积砂矿床,但因祖母绿性脆且裂隙发育,在搬运过程中较易磨损碎裂,所以不做宝石学讨论。

1.卤水-热液型祖母绿赋生于强烈碳酸盐化和钠长石化的炭质页岩、灰岩及其他沉积岩中的方解石脉、白云石-方解石脉及黄铁矿-钠长石脉内,与石英、白云石、方解石连生或充填在方解石脉的孔洞中。

祖母绿宝石学特征

祖母绿宝石学特征

祖母绿宝石学特征祖母绿,作为一种珍贵的宝石,常被用于珠宝首饰的制作。

它的独特色彩和高雅气质使得它备受人们喜爱。

然而,了解祖母绿宝石的特征对于珠宝行业的从业者和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

祖母绿的颜色是其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

祖母绿宝石通常呈现出深绿色,有时还带有一些蓝色或黄色的色调。

这种独特的颜色是由其中的铬、钴和钴元素所决定的。

正宗的祖母绿应该具有明亮而鲜艳的颜色,没有杂质或色带。

祖母绿的透明度也是其宝石学特征之一。

真正优质的祖母绿应该具有良好的透明度,能够让光线透过并反射出美丽的光芒。

透明度好的祖母绿看起来晶莹剔透,散发出迷人的光泽。

祖母绿的内含物也是需要注意的特征之一。

由于祖母绿的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它常常会含有一些杂质或裂纹。

然而,过多的内含物会影响祖母绿的品质,因此珠宝鉴定师在评估祖母绿宝石时会考虑内含物的数量和位置。

祖母绿的切工也是它的重要特征之一。

优质的祖母绿应该经过精细的切割,使其在不同角度下都能展现出美丽的光泽和色彩。

切工不良的祖母绿可能会显得暗淡无光,影响整体的美感。

祖母绿的大小和形状也是需要考虑的特征之一。

一般来说,大颗的祖母绿更为稀有和珍贵,但同时也更加昂贵。

此外,不同形状的祖母绿也会影响其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效果,因此选择适合的形状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的来说,了解祖母绿宝石的特征对于珠宝行业的从业者和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对祖母绿的颜色、透明度、内含物、切工、大小和形状等方面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鉴别和欣赏这种珍贵的宝石,为我们的珠宝选择和搭配提供更多的参考和灵感。

祖母绿的独特魅力将继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成为珠宝世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祖母绿矿床成因

祖母绿矿床成因

立志当早,存高远
祖母绿矿床成因。

祖母绿(Be3Al2[Si6O18])属于绿柱石家族的一员,但普通的绿柱石是无色的,而祖母绿呈现碧绿色是因为其晶格中少量的铝原子被铬和钒原子取代而致色。

矛盾之处在于铬、钒原子和铍原子分别处于地壳层和地幔层,二者能够相遇是伴随着大陆碰撞作用导致造山带的形成和大面积的变形、隆起和侵蚀作用形成的,实际上大多数的祖母绿矿床形成时期与大陆碰撞期是一致的也很好佐证了这一点。

此外,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绿柱石,摩根石,红色绿柱石等都同样属于绿柱石族,但祖母绿的致色元素铬是随着盐基性火成活动衍生的金属元素,不容易在海水蓝宝等一般的伟晶花岗岩矿床上结晶。

祖母绿大多数会以经过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结晶片岩为母岩,并且在因酸性火成作用而形成的伟晶花岗岩贯穿部分产生结晶,也就是在合体的地质活动性质完全相反、极为罕见的环境之下形成。

四大宝石相比,祖母绿生长的地质条件更复杂、更特殊,曾经有人估计,每100 万颗绿柱石矿物中仅有一颗是祖母绿,祖母绿是绿色宝石中百万分之一的奇迹。

产量比钻石、红蓝宝石少,价格上祖母绿比红、蓝宝石要昂贵,大于0.5 克拉的优质祖母绿价格已高于同重量的钻石。

祖母绿矿床成因
祖母绿矿床的形成过程,从原理上解释是在以下三个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一是含各种化学组分(Al、Si、Be、F、Cl、B、Li)的热液流体,如岩浆结晶分异后形成的高温气成热液、深部岩浆分异等形成的深熔流体、大气降水或地下溶解等形成的热卤水。

国家文物鉴定估价师熊胜华浅谈中国祖母绿价值与其颜色的关系

国家文物鉴定估价师熊胜华浅谈中国祖母绿价值与其颜色的关系

浅谈中国祖母绿价值与其颜色的关系世界各大产地所出产的祖母绿宝石的颜色好坏与其价值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祖母绿”也是同样如此。

早在1996年,国家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老先生将产自云南文山麻栗坡的祖母绿宝石命名为“中国祖母绿”,从此掀开了中国绿宝石历史新的一页,同时也为“中国祖母绿”得到世人认识而走入市场迈开了第一步!祖母绿宝石是绿柱石家族中最珍贵的一员。

产自中国文山麻栗坡的绿柱石,大多数属普通绿柱石,只有其中少部分质地优良的精品能达到祖母绿宝石标准。

其普通绿柱石虽说不能当作祖母绿宝石,但也可以用来加工成一般的饰品或作其它利用。

祖母绿宝石最突出的特点是绿色。

从古至今,人们喜爱祖母绿,并将它称作绿宝石之王,显然,祖母绿是以绿色而定名。

顾名思义,祖母绿越绿越好,同时越纯净、越通透、个体越大,裂隙越少,其等级越优、价值越高,与其相反,价值越低。

“中国祖母绿”天生存在质量两级分化。

其“种、水、色”综合优良的“正阳绿”顶尖好货好似“翠水欲滴”,具有春色生灵之美感,本人曾将这类产量极少的上好“中国祖母绿”堪称“世界帝王绿”,它的浓绿翠艳色泽的主要成因是含氧化铬成份丰富。

然而,在麻栗坡同一矿床、矿脉所出产的另一大类蓝绿色泽的祖母绿,它所呈现的颜色要么是绿中偏蓝,要么是绿中闪蓝,还有的是淡蓝色或青蓝色,甚至有的色调是蓝色胜过或替代了绿色,其蓝色的成因主要是含氧化钒成份较高而含氧化铬较低。

这类蓝绿色调的祖母绿摩氏硬度普遍相对要比含铬成份较高且综合要素达标的浓绿色泽上等品低得多。

应该肯定地说:祖母绿宝石在纯净、通透、大小、裂隙程度等同等综合条件的前提下,评价它的价值高低,还有最重要的一条是绿色为上,以绿为贵。

那么,“中国祖母绿”其色泽越绿、越纯正,价值越高,相反,价值越低。

显然,“中国祖母绿”同一家族中,绿色与蓝色及深浅不一的蓝绿杂色比较而言含“金”量各异,确有天壤之别!综合以上所谈,鉴定评估祖母绿的价值,首当必须在通过地质或珠宝等相关法定鉴定机构依据“国标”检测辨清质地真假的基础上,再凭专家人工目测、经验判断而根据颜色及综合条件的优劣来明确价值的高低。

祖母绿的历史和传说

祖母绿的历史和传说

祖母绿的历史和传说祖母绿的历史和传说祖母绿以其美丽的艳绿色吸引了数代人对它的赞誉和追求。

古代人留传下许多对祖母绿的赞美之词和奇异的故事。

一位古罗马的学者说到,没有任问一种宝石具有这样赏心悦目的颜色,对眼睛来说是那么的舒服。

祖母绿的颜色更令人感到快感,没有任何绿色是这样的浓艳,它是唯一能使人百看不厌的宝石。

不论是阴天或是睛天,它总是发出又柔和又浓艳的光芒,切割和琢磨宝石的工匠认为注视祖母绿那种柔和的绿色能使他们感到舒适并消除疲劳。

古代人认为祖母绿具有增强人们品性的奇异性能,持有祖母绿的人将具有超自然的预言未来的能力,并能增强记忆和雄辩能力,使持有者才思敏捷,更加忠诚。

有的古人深信祖母绿能使浪费的人变得节俭,从而使他们更为富裕。

祖母绿还能防病,女人佩戴祖母绿可避免羊角疯和其它严重疾病。

另外,还传说祖母绿具有极大的潜能。

一位古人这样记述道在塞浦路斯岛边的一个地方有一尊石狮,狮头的眼睛就是用两块美丽的祖母绿装饰的,这两只绿色的眼睛闪动着锐利的光芒,深深穿透到大海之中,使得海里的鱼感到害怕,纷纷逃逸,一时间渔夫捕不到鱼感到惶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最后他们将祖母绿眼睛拆了下来,换上了其它宝石。

据说古埃及的祖母绿发现已有约4000年了。

哥伦比亚祖母绿发现于16世纪,是印加人最先找到的,西班牙人占领印加王国时,从印加人手中夺去大量这种珍贵的宝石。

西班牙人为了弄清祖母绿的源地,酷刑拷问印加人,但是印加人宁死也不讲出祖母绿的源地。

在此之前,印加人早已去掉了开采祖母绿的痕迹,生长的灌木丛把矿口的路径掩盖起来。

西班牙人很难找到矿坑。

一个偶然的机会,西班牙人于1555年发现了哥伦比亚的木佐祖母绿矿床,随后一直为西班牙人和私人开采,直到1886年才归为哥伦比亚国家所有,至今仍在生产祖母禄。

我们知道祖母绿晶体多数比较小,然而1956年在南非阿扎尼亚发现了一粒优质祖母绿晶体,重达24000克拉,堪称世界之最。

哥伦比亚的木佐矿山也发现一粒重16020克拉的祖母绿,名列世界第二。

祖母绿论文:祖母绿的鉴别

祖母绿论文:祖母绿的鉴别

祖母绿论文:祖母绿的鉴别摘要:祖母绿以青翠悦目,柔和浓艳而著称,被誉为“绿色宝石之秀”。

如何将它和普通的绿宝石区分开,这是我们在选择这种珍贵宝石时需要学习和注意的。

关键词:祖母绿鉴别1 基本特征物理化学特征1.1化学成分祖母绿为铍铝硅酸盐矿物,成分为be3a12[sio3]6,并含致色元素铬等。

1.2 晶体特征祖母绿晶体主要呈六方柱状,而且柱面上发育有平行于晶体长轴的纵纹,并经常见垂直于柱体的纹理。

1.3 光学特征①颜色:绿色。

②光泽:玻璃光泽。

③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

④折射率:1.56~1.59。

⑤双折射率:0.004~0.009。

⑥光性:一轴晶,负光性。

⑦色散:色散低(0.014)。

⑧多色性:明显。

⑨发光性:在长波紫外线下呈无或弱色荧光和弱橙红至带紫的红色荧光;短波紫外线下无荧光,少数呈红色荧光。

x射线下呈很弱的红色荧光,可见到短时间的与体色相近的磷光。

部分祖母绿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红色或粉红色,这种发光效应常被作为鉴定哥伦比亚祖母绿的主要依据之一。

2 分类及品种祖母绿的产地很多,各个产地的祖母绿其特征各异,价格相差悬殊。

由于不同产地祖母绿形成的地质条件不同,因而它们具有各自的特征,并形成不同的品种。

①哥伦比亚祖母绿。

即为产在哥伦比亚的祖母绿。

这个产地的祖母绿质量最好,因此价格最贵。

其颜色一般为清澈纯绿色或稍带黄的绿色。

具有典型的三相包裹体,在穆佐矿黄棕色调的祖母绿中见有氟碳钙铈矿包裹体等。

达碧兹祖母绿也是哥伦比亚祖母绿的一种特殊品种。

②俄罗斯祖母绿。

即为产于俄罗斯乌拉尔山脉的祖母绿。

其颜色与哥伦比亚祖母绿相比,由于含铁量较高,带有更多的黄色调,并具有十分典型的单个或晶簇状的阳起石、愈合裂隙、管状包裹体。

③印度祖母绿。

即为产于印度的祖母绿。

其特点是含有十分典型的逗号状包裹体。

④巴西祖母绿。

即为产于巴西的祖母绿,呈浅绿色,常无瑕疵。

其伊塔贝拉的祖母绿质量较好。

⑤坦桑尼亚祖母绿。

即为产于坦桑尼亚的祖母绿。

云南祖母绿呈色机理探究

云南祖母绿呈色机理探究
云南祖母绿呈色机理探究
云南麻栗坡祖母绿矿床
1 3
伟晶岩脉型
2
气成高温热液型(云英岩脉型 气成高温热液型 云英岩脉型) 云英岩脉型
云南麻栗坡祖母绿矿床位于印度洋板块、扬子 板块和越北古陆相交的滇东南地区,地质构造十分 复杂。北西向文山—麻栗坡断裂和老君山弧形构 造是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控制了祖母绿矿床的分 布。矿区主要地层为中-深变质岩,祖母绿矿床的围 岩地层为一套寒武系黑云母片麻岩。
2、与世界其他产地的祖母绿相比,麻栗坡祖母绿中Cr2O3和 (Na2O+K2O)的含量普遍偏低,而V2O3的含量明显偏高,属高钒低 铬型祖母绿。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分析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601)对麻栗坡祖母 绿中具有代表性的蓝绿色和深绿色晶体吸收光谱进行 测试。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
在平行c轴的方向上,麻栗坡祖母绿 的主要吸收峰位为306.0, 386.0, 429.0, 619.5, 836.5 nm。
云南祖母绿颜色成因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分 光光谱
红外吸收 光谱
电子探针
激光拉 曼光谱
化学成分分析--电子探针 化学成分分析 电子探针
云南麻栗坡祖母绿的电子探针分析化学成分:
不同产地祖母绿成分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1、麻栗坡祖母绿的主要成分为SiO 2 (64.66%~66.63%)和 Al2O3(15.81%~18.19%),次要成分为FeO,MgO,CaO, Na2O, K2O,Cr2O3,V2O3,NiO,,CoO, MnO等。从浅绿色、绿色到深 绿色,祖母绿中Cr2O3的含量从0.01%变化至0.27%,V2O3的含量介 于0.04%~0.93%。
红外吸收光谱
麻栗坡祖母绿的红外光谱:

宝石学概论--第4讲-祖母绿

宝石学概论--第4讲-祖母绿

第3章绿柱石类宝石3.1 概述绿柱石类宝石是指以矿物绿柱石为原料的一类宝石的总称,由于绿柱石的形成条件不同,致使其中所含的致色离子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因而形成不同的宝石种。

常见有以下几个亚类:(1)绿柱石含致色离子Cr者,其颜色呈翠绿色,称祖母绿(Emerald);(2)绿柱石含致色离子Fe者,其颜色呈天蓝色或海蓝色,称海蓝宝石(Aquamarine);(3)绿柱石含致色离子Cs、Li和Mn者,其颜色呈玫瑰红色,称铯绿柱石(Morganite),其英文名称来源于美国宝石爱好者(J.P.Morgan)的名字;(4)绿柱石含Fe并呈金黄色、淡柠檬黄色者,称金色绿柱石(Heliiedor),其英文名称来源于希腊语的“太阳”。

(5)绿柱石含Ti和Fe者,呈暗褐色,称暗褐色绿柱石(Dark Brown Beryl)。

3.2 基本性质3.2.1 结晶学性质(1)晶系:六方晶系;(2)结晶习性:晶体呈六方柱状(图2-3-1),主要由六方柱、六方双锥和平行双面等单形组成。

图2-3-1 绿柱石的晶体(3)表面特征:表面常见横纹,轴面上可见六方形蚀痕,柱面上可见长方形蚀痕。

3.2.2 化学成分绿柱石为铍铝硅酸盐,化学分子式为Be3Al2(Si3)6。

不同种类宝石可含有铬、铁、锂、锰、•钒、铁等微量元素,并因此形成不同的宝石种。

3.2.3 物理性质1、光学特征(1)颜色:颜色变化大,常为绿色、蓝色、黄色、黑色、红色和无色等。

并由此决定品种;(2)光泽:一般为玻璃光泽;(3)透明度:透度-不透明。

(4)折射率:1.56-1.59,取决于品种。

(5)双折射率:0.004-0.009,取决于宝石种。

(6)光性:一轴晶,负光性。

(7)色散:色散低(0.014)。

(8)多色性:明显,取决于品种,见下表(表1-3-1)。

表1-3-1 绿柱色类宝石的颜色及多色性特征表(9)吸收光谱:祖母绿具有典型的吸收光谱,在红区683nm、680nm和637nm处显清晰的谱线,从630nm-680nm有一微弱的普遍吸收,在蓝区477nm处有一弱线。

珠宝文化之祖母绿

珠宝文化之祖母绿

祖母绿一、概述祖母绿被称为绿宝石之王,是相当贵重的宝石(五月的诞生石),国际珠宝界公认的名贵宝石之一。

因其特有的绿色和独特的魅力,以及神奇的传说,深受西方人的青睐,近来,也愈来愈受到国人的喜爱。

祖母绿被人们称为绿宝石之王,是相当贵重的宝石之一(五月的诞生石)。

二、物理化学性质1、化学性质绿柱石是自然界产出的,主要成分为Be3Al2[Si6O18],具有六方对称的铍铝硅酸盐矿物。

因含适量的Cr2O3(0.15~0.6%),而形成祖母绿。

它是绿柱石家族中最出色的成员。

材质属于高档宝石。

它的色彩来源是:微量的氧化铬使它呈现出晶莹艳美的绿色。

2、物理性质祖母绿是一种含铍铝的硅酸盐,其分子式为Be3Al2[Si6O18],属于绿柱石家族中最“高贵”的一员。

属六方晶系。

晶体单形为六方柱、六方双锥,多呈长方柱状。

集合体呈粒状、块状等。

其物理性质:(1)硬度:7.5°~8°。

(2)密度:2.67~2.78g/cm3。

(3)折射率:1.56~1.60。

(4)双折射率:0.004~0.010。

(5)光泽:玻璃光泽。

三、天然祖母绿与人造祖母绿的区别天然祖母绿与合成祖母绿的区别则大多数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它们的一般区别主要有:1、折射率:天然祖母绿的折射率一般在1.57-1.59之间,而合成祖母绿往往折射率较低,一般小于1.57,但有例外的情况。

2、比重:天然祖母绿的比重较大,一般大于2.7,而熔融法合成的祖母绿,比重只有2。

65-2.66左右。

但要注意的是,水热合成的祖母绿也有比重较高的。

3、包裹体:天然祖母绿大多会有瑕疵及三相包裹体,针状、柱状、粒状的结晶矿物包裹体等合成的祖母绿则往往比较干净,水热法合成的祖母绿包裹体,呈“窗纱状”,熔融法合成的祖母绿的包裹体呈面包屑状。

天然与合成祖母绿的包裹体特征不同。

4、颜色:天然祖母绿在紫外线下反应比较迟钝,或呈暗红色,而合成祖母绿则往往发强红色荧光。

做此项测试时一般应与标准样进行对照。

祖母绿的颜色种类是不是决定了祖母绿的价值

祖母绿的颜色种类是不是决定了祖母绿的价值

祖母绿的颜色种类是不是决定了祖母绿的价值五月生辰石祖母绿一直深受大家追捧,但是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鉴别祖母绿宝石的具体价值如何区分,以下是生日礼典范生辰拾给大家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祖母绿和钻石不同,颜色是决定祖母绿价值的重要因素。

钻石的颜色分级简单直接:无色的程度。

而这种无色的程度在计算机的帮助下相对容易分级。

祖母绿的颜色要复杂的多,虽然可以颜色可以通过纯度、饱和度以及色调来反映,但是很难决定哪一种颜色的饱和度或者色调的祖母绿更优,所以在祖母绿的分级体系中,颜色被评为以下几个级别:祖母绿的颜色种类-颜色亮绿(Intensive ) 这是祖母绿颜色中的最高级。

此色是所有祖母绿绿色之中能避免不透明或者过分着色的最深色,同时此类祖母绿的鲜艳度(brilliance)为优良(excellent)。

鲜绿(Vivid) 具有鲜绿的祖母绿在色彩上比亮绿略淡,但是极其受捧。

深绿(Deep) 颜色深度绿色(被很多人的首选),但因为颜色饱和度原因,此色通常在鲜艳度上比亮绿。

此色依然相当罕见并颇受欢迎。

中蓝(Medium) 给人视觉感受好,颜色不深不浅,而且具有很好(very good)的鲜艳度(brilliance)。

此色祖母绿的饱和度介于50%至70%。

柔绿(Soft) 比中绿略淡,饱和度介于20%至40%。

此类蓝宝石具有很好(very good)至优良(excellent)的鲜艳度(brilliance)。

祖母绿的颜色种类-净度净度是评价祖母绿的主要指标之一。

祖母绿的净度是通过肉眼去识别是否纯净,这与钻石是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净度不一样,因为祖母绿所含的杂志一般比钻石更加明显,无必要用大倍率放大镜观察。

一颗肉眼识别为纯净和一颗10倍放大镜下识别为纯净的祖母绿在价格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

此外,对于钻石,颜色、净度、重量以及切割对价格的影响几乎相同,但是在祖母绿中,颜色对价格的影响明显超过净度。

在祖母绿的分级体系中,净度被评为以下几个级别:祖母绿的颜色种类-净度无暇(FL/IF) 这是祖母绿净度中的最高级。

祖母绿的合成和优化处理原理 方法 及对应的鉴定特征

祖母绿的合成和优化处理原理 方法 及对应的鉴定特征

祖母绿的合成和优化处理原理方法及对应的鉴定特征祖母绿是一种宝石,也叫绿柱石。

它的成分是铬铝硅酸盐,通常呈现出绿色到深绿色的颜色。

鉴定真假祖母绿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外观特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镜像特征等。

首先,祖母绿的外观特征是最容易辨别的。

真正的祖母绿通常呈现出浓烈的绿色或蓝绿色,颜色一致且透明度高。

伪造的祖母绿可能颜色不一致,有残缺的斑点或颗粒状物质。

其次,祖母绿的物理性质可以用来鉴定真假。

真正的祖母绿的硬度较低,一般在7.5到8之间,容易被金刀或其他金属划痕。

而伪造的祖母绿使用的是合成材料,硬度可能更高,难以被划痕。

化学性质也是鉴定祖母绿真伪的重要方法之一。

真正的祖母绿在热水或有机溶剂中不溶解,而伪造的祖母绿可能会溶解或变色。

另外,镜像特征也是鉴定祖母绿真伪的重要依据。

在显微镜下观察,真正的祖母绿会出现细小的纤维状气泡或液滴,而伪造的祖母绿则没有这些特征。

祖母绿的合成是通过模拟地球上形成宝石的自然环境来进行的。

目前,主要有两种合成方法:水热法和熔炼法。

水热法是最常用的合成方法之一。

它模拟了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的条件,在水热环境下,将铝、硅和铬等元素溶解在热液中,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控制结晶过程,形成祖母绿的结晶体。

熔炼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

它是通过将铝、硅和铬等元素以粉末形式混合,并在高温下熔炼,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祖母绿的晶体。

在祖母绿的优化处理方面,常见的方法包括染色、热处理和辐射处理等。

这些处理方法旨在提高祖母绿的颜色饱和度和透明度,使其更具吸引力和价值。

染色是最常见的优化处理方法之一。

通过将无色或浅色的祖母绿浸入染料溶液中,使其吸收染料颜色,从而改变原有的颜色。

热处理是另一种常用的优化处理方法。

通过将祖母绿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不仅可以提高其颜色饱和度,还可以减少或消除原有的内部裂纹和不良区域。

辐射处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优化处理方法。

通过暴露祖母绿于人工辐射源,例如X射线或电子束,可以改变其原子结构,从而改变其颜色和透明度。

祖母绿

祖母绿

祖母绿——与传说和迷信纠治祖母绿是绿柱石家族中最珍贵的成员,也是四大名贵宝石之一,绿色宝石的代表,其昂贵的价格可以同钻石相媲美。

祖母绿的名称则起源于古波斯语,后演化成拉丁语smaragdus,又讹传成esmeraude、emeraude或emeralde。

而成为现代的英语拼写形式,则可回朔到十六世纪左右。

祖母绿青翠悦目,使各个时代的人都为之着迷。

选这种可爱的绿色宝石作为五月的生辰石是很合适的。

它的颜色是代表每当春来时,大自然的美景和许诺的标记。

同时,它也是忠诚、仁慈和善良的合适象征。

很久以前,祖母绿是用于给venus女神作奉献的,而恋人们则认为它具有提示被爱者忠贞与否的魔力。

祖母绿的历史是一个由传说和迷信纠织在一起的网,既丰富又迷人。

世界上还没有另一种宝石享有过它的色彩的荣光。

与有些玉石不同,即使是一个最无知的野人,在潮湿密林中他的脚趾绊到祖母绿上时,他也会明显地感觉到这颜色鲜艳的晶体的美。

古代人留传下关于这种华贵宝石的奇异故事,是因为他们把这种宝石的美视同奇迹一般。

普林尼,这位有名的罗马学者(他对大自然奇迹的观察记录至今仍常为人们所引用)有一次曾给予祖母绿如此虔诚的赞赏:“确实,没有任何一种宝石具有更赏心悦目的颜色,对眼睛来说是那么感到舒服,特别是,每当目不转睛地停留在嫩嫩的草坪和树叶的时候,但,这与祖母绿的色泽来说,祖母绿更加令人感到快慰。

可以说,没有任何绿色是那么浓。

除了各种贵重宝石外,它是唯一能使人百看不厌的宝石。

不论是阴是晴,或是人工光的效果不使它呈现何种变化,它总是发出又柔和又浓艳的光芒。

”祖母绿所呈现的颜色,归因于所含的铬和钒的氧化物。

属六方晶系,通常为六角形的柱状晶体,硬度为摩氏7.5-8度。

罕见完全没有瑕疵的,所以常以上油彩的方式弥补裂缝令其生色。

为使损失降低,常使用阶式切磨法(亦称“祖母绿切磨法”),但是古代著名雕刻品都是充分利用瑕疵祖母绿的最佳例子。

祖母绿上乘的产于哥伦比亚,其他有奥地利、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埃及、美国、挪威、巴基斯坦和津巴布韦。

奔驰祖母绿变色原理

奔驰祖母绿变色原理

奔驰祖母绿变色原理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奔驰祖母绿那超级神奇的变色原理呀。

你看那奔驰祖母绿的车漆,在不同的光线下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一样变来变去。

其实呢,这背后是有超级有趣的科学道理的。

咱们先从车漆的成分说起。

奔驰祖母绿的车漆可不是普通的颜料混合哦。

它里面有一些特殊的金属氧化物颗粒,这些小颗粒就像是隐藏在车漆里的小魔术师。

比如说,可能含有铜或者铬的氧化物之类的。

这些金属氧化物有个特别的本事,就是对光线有独特的反应。

当光线照射到车漆上的时候,就像是一场盛大的派对开始了。

正常的光线是由好多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就像彩虹的颜色都混在一起了。

这些特殊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呢,它们会吸收一部分光线,然后再反射出一部分光线。

比如说,在白天明亮的阳光下,光线里各种颜色的光都很强。

这时候,车漆里的那些小颗粒可能就会吸收掉一些蓝光或者紫光之类的,然后把更多的绿色光反射出来,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那种超级迷人的祖母绿颜色。

但是呢,宝子们,当光线发生变化的时候,就像派对换了个灯光效果一样。

比如说在阴天或者傍晚的时候,光线比较暗,而且光线里各种颜色的比例也变了。

这时候,那些金属氧化物小颗粒的“魔法”就又不一样了。

它们可能会吸收和反射不同的光线组合了。

也许会吸收更多的黄色光,然后反射出一些带有蓝调的绿色光,这就使得车漆看起来颜色好像变深了,而且绿色里还带了点神秘的感觉,就像从一个开朗的少女变成了一个神秘的女郎。

还有哦,当晚上有路灯的时候,路灯的光线通常是偏黄的。

这种黄色的光线照到奔驰祖母绿的车漆上,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车漆里的小颗粒会和这种黄色光线玩一场新的游戏。

它们可能会把黄色光线里的一部分能量转化成其他颜色的光,然后再反射出来,让车漆看起来好像又有了一种暖暖的、又有点朦胧的变色效果。

这就好比车漆是一个超级时尚的变色龙,它根据周围光线这个“时尚潮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颜色搭配。

而且呀,这变色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还让奔驰车更加独特,有一种只属于自己的个性魅力。

祖母绿canutillos为何呈现绿色

祖母绿canutillos为何呈现绿色

祖母绿canutillos为何呈现绿色祖母绿(canutillos)被称为绿宝石之王,与鲜红色的乌兰孖努同样稀有,国际珠宝界公认的四大名贵宝石之一(红蓝绿宝石以及钻石)。

因其特有的绿色和独特的魅力,以及神奇的传说,深受西方人的青睐。

祖母绿象征着仁慈、信心、善良、永恒、幸运和幸福,佩戴它会给人带来一生的平安。

它也是结婚55周年的纪念石。

canutillos祖母绿是很古老的宝石,在古埃及时代就已用做珠宝。

陶宗仪在其《辍耕录》中音译为“助木刺”。

我国旧时尚有“子母绿”、“助水绿”等叫法。

香港亦称其“吕宋绿”。

祖母绿属绿柱石家族,为六方晶系。

晶体常呈六方柱状,少见椎面。

柱面及底轴面有蚀坑。

祖母绿canutillos是很古老的宝石品种之一,最优质的祖母绿是可以比钻石还更有价值。

在古埃及时代就已用做珠宝。

当时的著名矿场-克利奥帕特拉(埃及艳后之名),现已因大量开采而耗竭。

祖母绿是很难找得到无瑕的宝石。

实际上,可以说祖母绿宝石中一定多少有裂缝及内含物,其裂缝内含物种类之多之复杂,甚至被研究者称为“花园”。

祖母绿的火彩受到宝石本身净度和透明度的影响,以及切工的优劣,包括了祖母绿的琢形、切工比例、抛光好坏等方面,如果祖母绿的腰身过于厚或是太薄了,其火彩都会受到影响。

祖母绿自古就是珍贵宝石之一。

相传距今6000年前,古巴比伦就有人将之献于女神像前。

在波斯湾的古迦勒底国,女人特别喜爱祖母绿饰品。

几千年前的古埃及和古希腊人也喜用祖母绿做首饰。

中国人对祖母绿也十分喜爱。

明、清两代帝王尤喜祖母绿。

明朝皇帝把它视为同金绿猫眼一样珍贵,有“礼冠需猫睛、祖母绿”之说。

明万历帝的玉带上镶有一特大祖母绿,现藏于明十三陵定陵博物馆。

慈禧太后死后所盖的金丝锦被上除镶有大量珍珠和其它宝石外,也有两块各重约5钱的祖母绿。

祖母绿的绿色来自其内的铬离子,此特点可以查尔斯滤色镜观察。

在查尔斯滤色镜下,由于铬离子的存在,大部份的祖母绿会呈现暗红色,其他绿色代用品则大多呈现暗绿色。

祖母绿宝石成分

祖母绿宝石成分

祖母绿宝石成分祖母绿宝石,又称为绿柱石或绿铝石,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宝石。

它的颜色是深蓝或深绿色,通常带有一些白色或黄色的条纹。

祖母绿宝石在世界各地都有产出,但最著名的产地是哥伦比亚和赞比亚。

以下将详细介绍祖母绿宝石的成分。

一、化学成分祖母绿宝石属于硅酸盐类宝石,其化学式为Be3Al2(SiO3)6。

其中,氧原子占据了大部分组成比例,而铝和硅则占据了较小的比例。

此外,祖母绿宝石中还含有微量元素如铁、钠、钙等。

二、物理性质1.颜色:祖母绿宝石的颜色通常为深蓝或深绿色,并带有白色或黄色条纹。

2.透明度:祖母绿宝石透明度较高,但不如钻石那么透明。

3.硬度:祖母绿宝石的硬度为7.5到8,比较坚硬。

4.密度:祖母绿宝石的密度为2.65到2.90克/立方厘米,比较重。

5.折射率:祖母绿宝石的折射率为1.57到1.60,属于高折射率宝石。

三、形成过程祖母绿宝石是由岩浆或岩浆侵入形成的。

在地球深处,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硅酸盐类物质会结晶形成宝石。

而当这些物质被地壳上升时,它们会与其他岩石混合在一起,并在地壳中形成祖母绿宝石。

四、产地1.哥伦比亚:哥伦比亚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祖母绿宝石产地之一。

哥伦比亚的祖母绿宝石颜色鲜艳、透明度高、纯度高,并带有天然内含物。

2.赞比亚:赞比亚也是一个重要的祖母绿宝石产地。

赞比亚的祖母绿宝石颜色偏向蓝色,并且带有天然内含物。

3.其他产地:祖母绿宝石还在巴西、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巴基斯坦等地发现。

五、鉴别方法1.颜色:祖母绿宝石的颜色通常为深蓝或深绿色,并带有白色或黄色条纹。

如果颜色过于鲜艳,可能是人造宝石。

2.透明度:祖母绿宝石透明度较高,但不如钻石那么透明。

如果透明度过高,可能是人造宝石。

3.硬度:祖母绿宝石的硬度为7.5到8,比较坚硬。

如果硬度过低,可能是人造宝石。

4.内含物:祖母绿宝石通常带有一些天然内含物,如气泡和裂纹。

如果没有任何内含物,可能是人造宝石。

六、保养方法1.避免碰撞:由于祖母绿宝石相对较脆弱,容易受到碰撞而损坏。

论哥伦比亚祖母绿的成因

论哥伦比亚祖母绿的成因

论哥伦比亚祖母绿的成因
Cheil.,A;刘伟
【期刊名称】《地质科学译丛》
【年(卷),期】1997(014)003
【摘要】一项新的哥伦比亚祖母绿矿床成矿作用的研究产生了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这些资料支持哥伦比亚祖母绿矿床热液沉积的成因模式,一个综合性的模式提出把构造作用和化学作用统一起来,这使Ottaway等最近提出的模式形式无效。

研究表明,哥伦比亚祖母绿矿床是由两阶段地质作用过程形成的,在整个成矿过程中,消减构造作用不仅影响了哥伦比亚东科迪勒拉的两个边缘,而且还促使了早白垩世黑色页岩岩系中滑脱构造面,逆冲断层以及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Cheil.,A;刘伟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9.281
【相关文献】
1.新疆祖母绿与哥伦比亚祖母绿颜色特征的对比研究 [J], 郭燕;汪立今;任伟
2.云南祖母绿与哥伦比亚祖母绿颜色特征对比研究 [J], 梁婷;刘永先
3.哥伦比亚Muzo热液型祖母绿矿床的形成 [J], Otta.,TL;王红梅
4.GUILD哥伦比亚祖母绿的探秘之旅 [J], 许婕[1]
5.阿富汗潘杰希尔祖母绿的宝石学特征及颜色成因 [J], 游云;余晓艳;郭鸿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能级吸收分裂能不同,对应不同可见光吸收
所以祖母绿透过绿色光,形成绿色, 所以祖母绿透过绿色光,形成绿色,且红橙区吸收大于紫 绿色往往偏蓝。 区,绿色往往偏蓝。
2.V对祖母绿颜色的影响 • 对于V3+的电子构型为3d2,3d2电子组构导出的自由离子 谱项为:3F、1D、3P、1G,在八面体晶体场中,自由离子 谱项3F会分离为3T1g(基态)、3T2g及3A2g,3P演变成3T1g。 • 当可见光照射时,d电子分裂,吸收能量发生跃迁: 3 T 1g →3 T2g, 3T1 g→ 3 T1 g,3 T1 g→ 3A2g , 相应形成 17150cm-1(583nm)及24930cm-1(即401nrn)附近内的两个 吸收,由基态向其余态的能级跃迁,如向1T2,1E(1D)和 1A(1G)能级的跃迁产生一些微弱的线状光谱。 • 这也导致祖母绿成为绿色。
云南不同祖母绿颜色色调差异分析
• 其中306nm吸收边属Fe2+—O2+荷移带所致。 • 386nm紫外吸收弱谱峰归属Fe3+的d电子自旋允许跃迁 6A1→4T2所致。 • 429nm可见吸收宽谱峰为Cr3+离子的d电子自旋允许跃迁 4A2→4T2和V3+离子的d电子自旋允许跃迁3T1g(3F) →3T2g(3P)联合作用所致。 • 619.5nm为V3+的特征可见吸收宽谱峰,由V3+离子的d电子 自旋允许跃迁3T1g(3F)3→3T2g(3F)所致。 • 836.5nm近红外吸收谱带为Fe2+离子的d电子自旋允许跃迁 5T2g—5Eg所致。 • 得出云南祖母绿为Cr3+、V3+、Fe3+替位杂质致色元素的 共同作用是导致云南祖母绿呈色的主要原因。
3.伟晶岩型 • 祖母绿晶体中的Be、Al、Si等元素来源于伟晶岩或花岗岩 浆,Cr、V等致色元素来源于变质围岩。在酸性岩浆活动晚 期,由于温度降低,熔浆中的矿物依次结晶,在比较稳定的封 闭环境中,由于挥发份的作用,使得结晶分异后的残余溶浆 形成具有带状构造的伟晶岩矿床。伟晶岩脉中的矿石矿物 分布常具分带性,从脉壁到中心一般为长石带、石英带和 电气石带,祖母绿一般产于中心部位。晶洞是由伟晶岩脉 形成后挥发组分逸出形成,为后期含矿气水溶液交代早期 形成的矿物提供了自由结晶的空间。 • 云南麻栗坡祖母绿为燕山期酸性花岗岩在矿区呈岩基产出, 后期经受强烈变质。成分中挥发组分丰度高,并富含铍、 钨、锡、砷、锂等元素,是祖母绿矿床的主要成矿物质源。 围岩为一套中-深变质岩,富含Cr、V、Fe、Co等致色杂 质元素,在高温蚀变过程中,这些致色元素充分淋漓析出, 以类质同象方式进入祖母绿,形成祖母绿系列颜色。
• 云南祖母绿与哥伦比亚祖母绿中Fe3+、Fe2+在晶体结构中 的位置均以八面体替代Al3+位置为主.哥伦比亚祖母绿中 Fe的含量较低,在吸收光谱中的吸收表现的不明显,仅在黄 绿色样品见有Fe2+的弱的吸收,云南祖母绿中Fe的含量较 高,吸收谱中均可见380-390 nm的Fe3+的边缘吸收,该吸收 的存在,使祖母绿在紫光区的吸收增强,会使祖母绿的透过 光颜色偏向黄色,而Fe2+的吸收在830-840 nm,位于可见光 区之外,对祖母绿的色调基本上无影响。 • 隧道水分为I型和Ⅱ型两类,其中I型水可进一步区分为I 型(与隧道中的杂质离子形成水合离子)和Ⅱ型(自由水)两 个亚类。祖母绿通道中Fe2+离子与水分子配位体之间通过 水解作用生成稳定的[Fe2(OH)4]2+聚合离子。对祖母绿颜 色影响微弱。 • 通道中不对称的CO2分子伸缩振动锐谱带出现在2358.7cm1,以自由分子形式存在,与水分子或其它金属阳离子关 系不甚密切。
第二节 祖母绿矿床特征及与颜色成因的关系
• 世界上祖母绿主要产地:哥伦比亚,巴西,津巴布韦,坦 桑尼亚,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云南等地。 • 除哥伦比亚祖母绿矿床外,绝大多数祖母绿矿床是花岗岩 浆期后酸性热液交代基性-超基性岩的结果。 • Be、Al、Si等元素来源于酸性侵入岩或伟晶岩,而其致色 元素Cr、V一般来源于基性和超基性围岩。 • 按照成矿特征将其分为: • 1.热液型 • 2.气成一热液型 • 3.伟晶岩型 • 4.残坡积砂矿床,祖母绿性脆且裂隙发育不能形成宝石。
第四节 晶体化学成分与颜色的关系
理论化学式Be3Al2[Si3O18],SiO2=66.9%,A12O3=19.0%, BeO=14.1%。通常,成分中还含有部分Cr3+、V3+、Fe3+、 Fe2+、Mg2+、Na+、K+等杂质离子。另外,晶体通道中还 含有H2O、CO2分子。成分中一部分AL离子被过渡金属元素 Cr,V,Fe以类质同象形式所替代,进入祖母绿的晶格中。 • 一般祖母绿中的Cr203台量为0.15%-0.2%,深绿色可达 0.5%-0.6%。V3+的含量高会使祖母绿更亮绿。Fe含量高 则产生不好的黄色调。 • 对于不同产地和同一产地的不同样品,由于产出环境的差 异、其主要致色元素的含量以及相对比例的不同,会对祖 母绿的颜色产生不同的影响。
2.气成热液型 • 在侵入到基性-超基性岩体中的酸性岩浆活动后期,熔点低、 流动性大的残余岩浆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发生结晶分异,先 形成伟晶岩,余下富含Be、Al、Si、F、Cl等挥发组分的高 温气成热液与超基性岩发生组分交换,从蚀变超基性围岩 中萃取金属Cr、V,在花岗岩和超基性岩的接触带上结晶形 成祖母绿晶体。 • 祖母绿矿体的围岩一般为有花岗细晶岩和伟晶岩侵入的超 基性岩的变质岩,如果变质较深,则成为角闪岩或片麻岩。 • 所产宝石级祖母绿呈六方柱状,透明到半透明,裂纹较发 育。颜色有翠绿色、深绿色、黄绿色、浅绿色等,以黄绿 色居多。颜色分布不很均匀,有分带现象,表现为内浅外 深的正环带,这可能与祖母绿的多期多阶段生长有关。
晶体环带成分差异对颜色的影响 • 曲刚对具环带结构样品的浅色内核及深绿色外壳作了化学 成分测试。在环带结构中,外层中ω(Na2O+K2O)普遍高于 浅色的内核。ω(TFeO)范围在0.4%-0.5%,含量在样品中波 动不大。整体上,外壳的ω(Al2O3)较内核略低,表明晶格 内部存在大量的杂质离子类质同相替代Al的现象,在祖母 绿的结晶后期这种替代有增加的趋势,伴随着V3+、Cr3+及 碱金属离子含量的升高。晶体浅色内核ω(V2O3)、(Cr2O3) 明显低于绿色外表层,尤其以Cr2O3最明显。
• 按Cr/V比率,将祖母 绿分为两种类型:I型 祖母绿的Cr/V>1,一 般1-40;Ⅱ型祖母绿 的Cr/V<1。 • 右图为不同Cr/V比的 云南/哥伦比亚祖母绿 吸收谱峰。 • 随着Cr/V比率由小到 大的变化,祖母绿吸收 光谱由紫区吸收较强 逐渐变化到红橙区的 吸收较强。从而使祖 母绿的颜色发生由绿 偏黄色到深绿色到绿 偏蓝色的变化。这就 解释了云南祖母绿多 带黄色调得原因。
1.Cr与祖母绿颜色关系 • 对于Cr3+的电子构型为3s23p63d3,即最外层有11个电子, 属于不规则电子层结构3d3电子组构。 • 能导出的自由离子谱项是:基谱项4F,激发谱项4P、2P、 2G、2D、2H、2F即四重和二重谱项。 • 当Cr3+进入畸变的八面体晶体场中,较低的几个谱项4P、 2P、2G(和其他一些二重谱项)分裂,4F基态谱项分裂成 4A2、4T2、4Tl,4P变换成4T1。 • 晶体场中的基态是4A2,它与以上谱项之间的跃迁是自旋 允许的。而与其他谱项之间的跃迁是自旋禁戒的。 • 当可见光照射祖母绿中,d电子发生分裂,发生以下跃迁: 4A2→4Tl,吸收2.92ev能量,对应380-450nm的蓝紫光吸 收。4A2→4T2,吸收2.05ev能量,对• Fe3+离子电子构型为3d5,为稳定的离子。基谱项是6s, 自由离子谱项有4G、4P、4D,八面体晶体场中,自由离子 谱项分裂为:基态6A1及4G分裂为4T1、4T2、4E1、4A1。 4P分裂为4T1g,4D转换成4T2、4E。在可见光照射下,形 成的电子跃迁为: • 6A1→4E(4G),对应吸收376nm波长的可见光 • 6A1→4T2(4D),对应吸收387nm波长的可见光 • 6A1→4E+4A1,对应吸收451nm波长的可见光 • 其中4E、4T2的跃迁很弱,只形成两个弱而宽的吸收,对 祖母绿颜色影响不大,4E、4A1的跃迁产生的吸收较强。 随着八面体的四重能态的进一步分裂,就会引起6A1→4E, 6A1→4T2的跃迁。386nm吸收弱谱峰是Fe3+的d电子自旋允 许跃迁所致,使紫光区的吸收增加。 • 这导致祖母绿的颜色中黄色调增加。
第五节 祖母绿呈色机理
• 晶体场理论是静电作用模型,把中心阳离子M和配位体 L的相处作用看成类似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的静电作用。 当M和L比较接近时,M中的d轨道受到L负电荷的静电作 用,使原来能级简并的d轨道发生分裂形成两个能量不 同的简并轨道。 • 在八面体场的影响下,d轨道分裂为两组:t2g(三个 简并轨道)和eg(二个简并轨道),后者能量较高。
小结: • 祖母绿的颜色和包裹体因成矿环境不同、所赋存的岩石性 质不同而异。围岩中Fe元素含量高,则相应祖母绿含Fe 量也高,使颜色变黄、变暗;围岩中Cr、V元素含量高, 则祖母绿含Cr、V也高,使颜色变绿。 • 伟晶岩中的祖母绿气液态包裹体较多,则会导致颜色较暗。 一般产在蚀变带的祖母绿含大量阳起石、透闪石矿物,云 母片岩中祖母绿含大量云母,滑石片岩中滑石、透闪石和 铬铁矿云母含量高都会影响宝石颜色色调和饱和度。
祖母绿晶体结构孔道中的水
结构变化与颜色成因 • 由于具有环状结构,结构较松散,离子堆积的程度较Be常 被性质相近的Cr、V、Fe、Mg、Mn、Li等替代,替代方式 为: • Al3+←Me3+,Me=Cr,V,Fe… • Al3+←Me2+ +Rf+channel,Me=Fe,Mg,Mn…; Rf+channel=Na+,K+,Li+… • Be 2+ ←Li++Rf+channel,Rf+channel=Na+,K+,Li+, Cs+… • 祖母绿通道中Fe2+、Fe3+离子与水分子配位体之间通过水解 作用生成聚合离子,会影响祖母绿颜色色调。 • 当别的致色离子代替Al3+,离子间键长改变会使晶体结构 畸变,产生各种色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