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绿颜色成因探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伟晶岩型 • 祖母绿晶体中的Be、Al、Si等元素来源于伟晶岩或花岗岩 浆,Cr、V等致色元素来源于变质围岩。在酸性岩浆活动晚 期,由于温度降低,熔浆中的矿物依次结晶,在比较稳定的封 闭环境中,由于挥发份的作用,使得结晶分异后的残余溶浆 形成具有带状构造的伟晶岩矿床。伟晶岩脉中的矿石矿物 分布常具分带性,从脉壁到中心一般为长石带、石英带和 电气石带,祖母绿一般产于中心部位。晶洞是由伟晶岩脉 形成后挥发组分逸出形成,为后期含矿气水溶液交代早期 形成的矿物提供了自由结晶的空间。 • 云南麻栗坡祖母绿为燕山期酸性花岗岩在矿区呈岩基产出, 后期经受强烈变质。成分中挥发组分丰度高,并富含铍、 钨、锡、砷、锂等元素,是祖母绿矿床的主要成矿物质源。 围岩为一套中-深变质岩,富含Cr、V、Fe、Co等致色杂 质元素,在高温蚀变过程中,这些致色元素充分淋漓析出, 以类质同象方式进入祖母绿,形成祖母绿系列颜色。
1.Cr与祖母绿颜色关系 • 对于Cr3+的电子构型为3s23p63d3,即最外层有11个电子, 属于不规则电子层结构3d3电子组构。 • 能导出的自由离子谱项是:基谱项4F,激发谱项4P、2P、 2G、2D、2H、2F即四重和二重谱项。 • 当Cr3+进入畸变的八面体晶体场中,较低的几个谱项4P、 2P、2G(和其他一些二重谱项)分裂,4F基态谱项分裂成 4A2、4T2、4Tl,4P变换成4T1。 • 晶体场中的基态是4A2,它与以上谱项之间的跃迁是自旋 允许的。而与其他谱项之间的跃迁是自旋禁戒的。 • 当可见光照射祖母绿中,d电子发生分裂,发生以下跃迁: 4A2→4Tl,吸收2.92ev能量,对应380-450nm的蓝紫光吸 收。4A2→4T2,吸收2.05ev能量,对应550—600nm的橙黄 光吸收。
第二节 祖母绿矿床特征及与颜色成因的关系
• 世界上祖母绿主要产地:哥伦比亚,巴西,津巴布韦,坦 桑尼亚,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云南等地。 • 除哥伦比亚祖母绿矿床外,绝大多数祖母绿矿床是花岗岩 浆期后酸性热液交代基性-超基性岩的结果。 • Be、Al、Si等元素来源于酸性侵入岩或伟晶岩,而其致色 元素Cr、V一般来源于基性和超基性围岩。 • 按照成矿特征将其分为: • 1.热液型 • 2.气成一热液型 • 3.伟晶岩型 • 4.残坡积砂矿床,祖母绿性脆且裂隙发育不能形成宝石。
2.气成热液型 • 在侵入到基性-超基性岩体中的酸性岩浆活动后期,熔点低、 流动性大的残余岩浆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发生结晶分异,先 形成伟晶岩,余下富含Be、Al、Si、F、Cl等挥发组分的高 温气成热液与超基性岩发生组分交换,从蚀变超基性围岩 中萃取金属Cr、V,在花岗岩和超基性岩的接触带上结晶形 成祖母绿晶体。 • 祖母绿矿体的围岩一般为有花岗细晶岩和伟晶岩侵入的超 基性岩的变质岩,如果变质较深,则成为角闪岩或片麻岩。 • 所产宝石级祖母绿呈六方柱状,透明到半透明,裂纹较发 育。颜色有翠绿色、深绿色、黄绿色、浅绿色等,以黄绿 色居多。颜色分布不很均匀,有分带现象,表现为内浅外 深的正环带,这可能与祖母绿的多期多阶段生长有关。
1.卤水型-热液型 哥伦比亚卤水热液型祖母绿矿床。赋矿围岩早白垩世为富 含有机质的黑色碳质灰岩和页岩,并己强烈钠长石化和碳酸 盐化;矿体受构造控制作用显著。祖母绿矿化发生在受层控 和受裂隙控制的薄的白云石-方解石脉、钠长石-黄铁矿组成的 脉体中。 祖母绿成因是由于热卤水在钠交代的过程中淋滤了黑色页 岩中的Be、Cr、V等元素形成祖母绿。热液流体来源于蒸发 沉积盆地的残余卤水。热液卤水将蒸发硫酸盐搬运至构造有 利部位并发生热化学还原反应生成S,S与页岩中的有机质反 应,释放出有机质中的Cr、V和Be,由此可能生成祖母绿。 页岩中的Fe与热卤水中的H2S反应生成黄铁矿析出。 所产祖母绿颜色鲜艳含翠绿、深绿、蓝绿、浅绿等,多为蓝 绿及微带蓝色调的绿色。
小结: • 祖母绿的颜色和包裹体因成矿环境不同、所赋存的岩石性 质不同而异。围岩中Fe元素含量高,则相应祖母绿含Fe 量也高,使颜色变黄、变暗;围岩中Cr、V元素含量高, 则祖母绿含Cr、V也高,使颜色变绿。 • 伟晶岩中的祖母绿气液态包裹体较多,则会导致颜色较暗。 一般产在蚀变带的祖母绿含大量阳起石、透闪石矿物,云 母片岩中祖母绿含大量云母,滑石片岩中滑石、透闪石和 铬铁矿云母含量高都会影响宝石颜色色调和饱和度。
云南不同祖母绿颜色色调差异分析
• 其中306nm吸收边属Fe2+—O2+荷移带所致。 • 386nm紫外吸收弱谱峰归属Fe3+的d电子自旋允许跃迁 6A1→4T2所致。 • 429nm可见吸收宽谱峰为Cr3+离子的d电子自旋允许跃迁 4A2→4T2和V3+离子的d电子自旋允许跃迁3T1g(3F) →3T2g(3P)联合作用所致。 • 619.5nm为V3+的特征可见吸收宽谱峰,由V3+离子的d电子 自旋允许跃迁3T1g(3F)3→3T2g(3F)所致。 • 836.5nm近红外吸收谱带为Fe2+离子的d电子自旋允许跃迁 5T2g—5Eg所致。 • 得出云南祖母绿为Cr3+、V3+、Fe3+替位杂质致色元素的 共同作用是导致云南祖母绿呈色的主要原因。
晶体环带成分差异对颜色的影响 • 曲刚对具环带结构样品的浅色内核及深绿色外壳作了化学 成分测试。在环带结构中,外层中ω(Na2O+K2O)普遍高于 浅色的内核。ω(TFeO)范围在0.4%-0.5%,含量在样品中波 动不大。整体上,外壳的ω(Al2O3)较内核略低,表明晶格 内部存在大量的杂质离子类质同相替代Al的现象,在祖母 绿的结晶后期这种替代有增加的趋势,伴随着V3+、Cr3+及 碱金属离子含量的升高。晶体浅色内核ω(V2O3)、(Cr2O3) 明显低于绿色外表层,尤其以Cr2O3最明显。
第四节 晶体化学成分与颜色的关系
理论化学式Be3Al2[Si3O18],SiO2=66.9%,A12O3=19.0%, BeO=14.1%。通常,成分中还含有部分Cr3+、V3+、Fe3+、 Fe2+、Mg2+、Na+、K+等杂质离子。另外,晶体通道中还 含有H2O、CO2分子。成分中一部分AL离子被过渡金属元素 Cr,V,Fe以类质同象形式所替代,进入祖母绿的晶格中。 • 一般祖母绿中的Cr203台量为0.15%-0.2%,深绿色可达 0.5%-0.6%。V3+的含量高会使祖母绿更亮绿。Fe含量高 则产生不好的黄色调。 • 对于不同产地和同一产地的不同样品,由于产出环境的差 异、其主要致色元素的含量以及相对比例的不同,会对祖 母绿的颜色产生不同的影响。
祖母绿颜色成因探讨
指导老师Biblioteka Baidu杨明星 石彬 作者:戴超 吴文杰
第一节 祖母绿宝石学特征
• 绿柱石族宝石 • 六方晶系,单形常呈六方柱状,具六方双 锥和平行双面。柱面可见纵条纹,不含碱 质者比含碱质者柱面的条纹明显。有一组 不完底面解理。 • 具有特殊光学效应如猫眼、星光。 • 达碧兹,哥伦比亚产的具特殊生长特征的 祖母绿。右图为契沃尔矿产达碧兹,中间 为绿色六边形的核,六条向外的绿臂之间 是钠长石和祖母绿的混合物,x射线衍射表 明达碧兹是单晶,钠长石被包裹在祖母绿 晶体中。
不同能级吸收分裂能不同,对应不同可见光吸收
所以祖母绿透过绿色光,形成绿色, 所以祖母绿透过绿色光,形成绿色,且红橙区吸收大于紫 绿色往往偏蓝。 区,绿色往往偏蓝。
2.V对祖母绿颜色的影响 • 对于V3+的电子构型为3d2,3d2电子组构导出的自由离子 谱项为:3F、1D、3P、1G,在八面体晶体场中,自由离子 谱项3F会分离为3T1g(基态)、3T2g及3A2g,3P演变成3T1g。 • 当可见光照射时,d电子分裂,吸收能量发生跃迁: 3 T 1g →3 T2g, 3T1 g→ 3 T1 g,3 T1 g→ 3A2g , 相应形成 17150cm-1(583nm)及24930cm-1(即401nrn)附近内的两个 吸收,由基态向其余态的能级跃迁,如向1T2,1E(1D)和 1A(1G)能级的跃迁产生一些微弱的线状光谱。 • 这也导致祖母绿成为绿色。
• 云南祖母绿与哥伦比亚祖母绿中Fe3+、Fe2+在晶体结构中 的位置均以八面体替代Al3+位置为主.哥伦比亚祖母绿中 Fe的含量较低,在吸收光谱中的吸收表现的不明显,仅在黄 绿色样品见有Fe2+的弱的吸收,云南祖母绿中Fe的含量较 高,吸收谱中均可见380-390 nm的Fe3+的边缘吸收,该吸收 的存在,使祖母绿在紫光区的吸收增强,会使祖母绿的透过 光颜色偏向黄色,而Fe2+的吸收在830-840 nm,位于可见光 区之外,对祖母绿的色调基本上无影响。 • 隧道水分为I型和Ⅱ型两类,其中I型水可进一步区分为I 型(与隧道中的杂质离子形成水合离子)和Ⅱ型(自由水)两 个亚类。祖母绿通道中Fe2+离子与水分子配位体之间通过 水解作用生成稳定的[Fe2(OH)4]2+聚合离子。对祖母绿颜 色影响微弱。 • 通道中不对称的CO2分子伸缩振动锐谱带出现在2358.7cm1,以自由分子形式存在,与水分子或其它金属阳离子关 系不甚密切。
3.Fe对祖母绿颜色的影响 • Fe3+离子电子构型为3d5,为稳定的离子。基谱项是6s, 自由离子谱项有4G、4P、4D,八面体晶体场中,自由离子 谱项分裂为:基态6A1及4G分裂为4T1、4T2、4E1、4A1。 4P分裂为4T1g,4D转换成4T2、4E。在可见光照射下,形 成的电子跃迁为: • 6A1→4E(4G),对应吸收376nm波长的可见光 • 6A1→4T2(4D),对应吸收387nm波长的可见光 • 6A1→4E+4A1,对应吸收451nm波长的可见光 • 其中4E、4T2的跃迁很弱,只形成两个弱而宽的吸收,对 祖母绿颜色影响不大,4E、4A1的跃迁产生的吸收较强。 随着八面体的四重能态的进一步分裂,就会引起6A1→4E, 6A1→4T2的跃迁。386nm吸收弱谱峰是Fe3+的d电子自旋允 许跃迁所致,使紫光区的吸收增加。 • 这导致祖母绿的颜色中黄色调增加。
• 按Cr/V比率,将祖母 绿分为两种类型:I型 祖母绿的Cr/V>1,一 般1-40;Ⅱ型祖母绿 的Cr/V<1。 • 右图为不同Cr/V比的 云南/哥伦比亚祖母绿 吸收谱峰。 • 随着Cr/V比率由小到 大的变化,祖母绿吸收 光谱由紫区吸收较强 逐渐变化到红橙区的 吸收较强。从而使祖 母绿的颜色发生由绿 偏黄色到深绿色到绿 偏蓝色的变化。这就 解释了云南祖母绿多 带黄色调得原因。
第五节 祖母绿呈色机理
• 晶体场理论是静电作用模型,把中心阳离子M和配位体 L的相处作用看成类似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的静电作用。 当M和L比较接近时,M中的d轨道受到L负电荷的静电作 用,使原来能级简并的d轨道发生分裂形成两个能量不 同的简并轨道。 • 在八面体场的影响下,d轨道分裂为两组:t2g(三个 简并轨道)和eg(二个简并轨道),后者能量较高。
祖母绿晶体结构孔道中的水
结构变化与颜色成因 • 由于具有环状结构,结构较松散,离子堆积的程度较Be常 被性质相近的Cr、V、Fe、Mg、Mn、Li等替代,替代方式 为: • Al3+←Me3+,Me=Cr,V,Fe… • Al3+←Me2+ +Rf+channel,Me=Fe,Mg,Mn…; Rf+channel=Na+,K+,Li+… • Be 2+ ←Li++Rf+channel,Rf+channel=Na+,K+,Li+, Cs+… • 祖母绿通道中Fe2+、Fe3+离子与水分子配位体之间通过水解 作用生成聚合离子,会影响祖母绿颜色色调。 • 当别的致色离子代替Al3+,离子间键长改变会使晶体结构 畸变,产生各种色调。
第三节 祖母绿晶体结构特点与颜色的关系
• [SiO4]、[BeO4]和[A106]以6:3:2的比例组成 Be3Al2[Si3O18]。结构中基本结构单元[SiO4]四面体以两 个角顶联结在平面上,形成封闭的六方环,垂直C轴平行 排列。下两环错动25。环之间由Al和Be连接,铝配位数为 6,铍配位数为4。[Al06]八面体和[BeO4]四面体以共棱的 方式连结,分布在环的外侧。 • 下图是绿柱石半个晶胞在(0001)面上的投影